登陆注册
28054600000035

第35章 地球之谜(5)

多种假设各有各的道理,但它们都不能说明,有些小岛怎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耍把戏”。它们在同一地点突现、消失,再突现、再消失,而在其邻近海域,却没有发生强烈的地震、海晡和湍流?这些现象始终困惑着无数科学家。

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在美国2000年总统大选中获得胜利的小布什,新上任不久就宣布:美国不再履行“京都协议”。一石激起千层浪。小布什的这一决定引起了各方面的不满和震惊。许多民间团体、政府组织纷纷指责美国的做法。人们的反应为什么如此强烈?原来,1997年12月,来自世界160个国家的代表,在日本京都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会上通过了一份《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其中美国削减7%欧盟8%日本6%。当时的美国政府在议定书上签了字。该协定书只有在55个国家批准协议后,才能生效(这55个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占1990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55%)。由于在执行的规则、条件等细节上争论不休,议定书的实施本来就困难重重;小布什的决定更令其雪上加霜。目前,美国释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5%而温室气体被认为是破坏臭氧层,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难怪人们对美国政府为维护本国利益而置全球环境于不顾的做法感到愤慨。

其实,《京都议定书》也罢,愤慨也罢,它们都反映了人类对不断恶化的生存环境的担忧。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文明的广泛传播,环境问题日益凸现,反常的气候及影响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在,人们的普遍感受是气候越变越热,暖冬,酷夏,及与之相伴的高温、洪水、干旱、飓风等,凡此种种,无不引起人们的忧虑。包括美国前总统卡特、当代的“爱因斯坦”霍金在内的许多人都认为:气候变化是今后100年里人类面临的最危险和最可怕的挑战。

这并非危言耸听。科学家们经长期观测,根据大量现代气象站提供的数据指出: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明显变暖,1900~1950年是一个显着的温暖期,1950~1975年间出现过波动,80年代后则出现了20世纪的第二个温暖期。现在全球平均气温比20世纪初上升了0.5T,是过去600年最温暖的时期。1999年3月,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和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地球物理通讯》月刊上发表文章说,他们通过研究对树木年轮、两极冰芯等记录气候变化的“替代标志”的测量结果发现,20世纪全球气温在逐步升高,90年代是这个千年和气温最高的10年,1998年是迄今气温最高的年份,这一年地球平均表面温度比1961年至1990年间的平均温度高0.58T。

自然界中,气候变暖的迹象随处可见,最明显的例子是,全球山地冰川一直节节后退。意大利境内的100多条冰川,在1925年至1950年间有80%处于后退状态;中国的天山冰川在20世纪上半叶后退了100多米;普若岗日冰原在近20年间退缩了50米。不仅山地冰川,世界上着名的雪山同样面临着危机。2001年,美国的《科学》杂志公布了一项令人不安的研究结果:乞力马扎罗山峰的雪很可能将在未来的20年内完全融化。美国作家海明威曾有一段着名的描述:“(它)像整个世界一样广阔无垠,在阳光下显得那样挺拔、雄伟,且白得令人难以置信,这就是乞力马扎罗的方形山巅。”杂志引述这段话之后,颇为伤感地告诉人们,“这些由海明威所描绘的令人难忘的景色,在未来的20年中很可能将消失得无影无踪。从20世纪初期开始至今,这座非洲的最高峰上已经融化了80%以上的冰雪。”

还有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山,专家们预言30年后其白雪皑皑的景象也会消失。另外,有卫星图像显示,1998年11月以来,南极的拉森陆缘冰和威尔金斯陆缘冰一直在“全面溃退”,它们分别减少了1174平方公里和2200平方公里。与此同时,海冰也在大量融化。据统计,20世纪中,北半球的海冰面积减少了10%以上,而南极的海冰面积仪在1973~1980年间就减少了250万平方公里。

和无生命的自然景观相比,气候对各类物种的影响尤为明显:1997年及1998年间,太平洋水温上升了3.3T,大马哈鱼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加拿大g哈得逊湾的海冰,在春季融化的日期逐渐提前,使北极熊产仔减少;北美洲的一种蝴蝶100年内已向北迁移了100千米。英国《自然》杂志援引科学家的调查报告说,过去50年中,由于异常高温不停地袭击南极附近海域,大企鹅的数量已下降了一半多;这种身高可达90公分,体重超过29公斤的企鹅实在可对气候变暖感受最深的恐怕还是人类。1998年5月,印度出现了50年内最热的天气,2500多人因此丧生;同年夏,美国达拉斯的气温高达37.7T并持续了29天;2000年,中国西藏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2T-々t,雪域高原的人一彳们第一次有不穿棉衣过春节的经历;2001年6月4日,被誉为避暑胜地的中国哈尔滨市最高气温达到39.2,为该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全球气候究竟为什么会变暖?这种状况还会继续多久?科学家们对此看法界不一。有一种观点认为,20世纪气候变暖是自然演变的结果,是“小冰期”气温回升的延续。45亿年的地球历史证明,在人类社会诞生前的漫长岁月中,气候一直以不同尺度和周期冷暖交替变化。距今250万年的第四纪中便有多个尺度的冷暖变化。在周期为10万年左右的冰期一间冰期里,气温变幅为10%周期为2万年的,气温变幅为5T。在近1万年中,有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气温匕变幅为~百年尺度气候变化的变幅为~1.5十年尺度气候变化的变幅是0.3~0.5。一句话,现在的气候变化属于正常,它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到一定时期还会转冷。

但越来越多的人不同意上述观点。他们认为,从根本上讲不是大自然的所谓演变,而是人类的活动造成了这一切。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利用地壳中储存.的太阳能,大量开采煤、石油、天然气,致使生产用能、生活用能大大增加。这些能量散发到大气中,直接增热了地表。人们还开垦荒地,破坏森林,使生物固碳作用降低(研究表明原始森林比农田固碳作用大20~100倍)。最重要的是,人类活动释放出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大气保温气体),这出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保持较高的温度。大气保温气体中除了二氧化碳还包括甲烷、一氧化碳、氧化二氮、氟刊昂等。有观察结果显示,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已比工业革命开始时增加了三分之一。

一个权威性的政府组织PCC在进行了大量详尽的研究后明确指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过去100年里,由于二氧化碳的增加,全球气温已上升了0.56弋。美国俄勒冈大学的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从恐龙时代起,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就与地球的气温变化密切相关。他们在对远古树叶化石进行分析后认为,至少在过去3亿年里,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和全球气温升降的曲线比较吻合。

不过应该承认,气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总是多种多样。有人强调,尽管20世纪的气温呈上升趋势,但曲线的变动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仍有不一致的地方。比如在20世纪的40~80年代,世界气候曾出现了波动,这期间有过降温的过程。他们认为,地球自身的反馈机制对气候的重大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比如,大气增温会造成海水增温,大气与海水的热交换增强,大量热量被海水吸收之后,海水溶解二氧化碳的量也会相应增加。气温增高后,地球上的生物总量可能增加,许多寒冷地带的植物生长期变长,植物带向高纬度推移,在此情况下,森林将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并延长其返回大气层的时间。另一方面,极度湿润的天气会导致植物残体分解不充分,当残体以泥炭的形式储存到地壳时,碳元素也完成了生物圈一地圈的转化。气候变暖是促进还是削弱碳元素的这种生物成矿作用,科学家们目前还不能回答。

此外,水蒸气的作用也需考虑。气温升高后,将有更多的水从海洋里蒸发出来,大气中的云量相应增加,积云等较低的云会反射、散射大量的太阳辐射,这样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二氧化碳的增温效应。再者,二氧化碳的来源非常广泛,人类的工业生产、自然界中的火山喷发,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只有弄清这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及综合效果,人类才有可能正确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

当然,也有人从不同角度出发,认为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是水蒸气。还有人猜测,不久的将来地球的某些地区会变冷,理由是如果气温进一步升高致向北运送暖空气的“传送带”停止运转,从而令某些地区变冷,这种现象的不断发生将使世界进入“斑驳冰川期”。

尽管目前人们对气候系统的认识尚浅,尽管有关气候变暖的不确定性很多但有一点是确信无疑的,即全球气温正在上升,21世纪全球变暖现象将比20世纪更加显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为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正日益显着。PCC的科学家们利用电脑对收集的人口增长预测、经济增长预测、技术发展预测等大量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未来100年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数量的35种估计值(范围从60亿吨到350亿吨),采用了7种不同模型模拟全球气候变化。他们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未来100年气温可能增加1.-5.80如果真是这样,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全球气温哪怕上升1.4T,都会引发许多自然灾害,更不用说5.8T了。

气候变暖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海平面上升。PCC估计,21世纪中随温度的升高,海面将上升9~88厘米。而假如海平面升高1米,埃及国土的1%、荷兰国土的6%、孟加拉国国土的17.5%、太平洋中马绍尔群岛的80%都会被淹没。海面上升的同时,洪水泛滥会更加频繁,热带风暴也将愈加肆虐。20世纪后期,全球变暖已使热带风暴的强度加大(气温升高后低强度热带风暴可转化为高强度的热带风暴)。2000年,孟加拉湾受到热带风暴袭击,使百万人无家可归;而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目前有四分之三的人生活在靠海洋30公里的地带。

海平面上升还将影响淡水的供应。现在,全球大约有20亿人面临缺水境地,到2050年,水荒将危及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水资源的紧缺会使邻近的国家之间发生争议甚至爆发战争。持续的炎热还会为各种病原体微生物的滋生繁衍提供条件,疟疾、登革热等疾病可能大面积反复流行。气温升高也会使全球h生态系统向极地移动,移动过程中,都市、公路等大量人造设施的阻碍,将使原有的生态平衡不可避免地受到破坏。

气候变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尤为严重,因为它们的经济偏重于和气候密f切相关的产业,如农业;再加上财力、技术力量、自然资源的匮乏,全球气候变化很容易令它们陷人困境。一些富国甚至有可能利用先进的技术,制造出抵御气候变化的产品,赚取穷国的钱,使“穷的越穷、富的越富”。特别是非洲g国家的发展,在未来将受到严重制约。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洲北部连年干务旱,22个国家、2.5亿人口遭受了20世纪最严重的粮食危机。不仅是人类,随着气温的升高,各种物种的生存同样面临着挑战。它们的生态环境,生态模式正在发生非常危险的改变。

如此看来,世界对于气候变暖再也不能犹豫、观望、等待了。所渭“全球气候变暖的不确定性”,不应成为少数发达工业化国家放纵自己的理由。他们在200多年的工业化过程中得到的太多,而工业化的负面影响则让全世界承担。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宣言》中提出了一项原则:对于严重的或不可逆转的破坏性威胁,缺乏完全的科学确定性不能作为延迟的理由;因为越早采取措施,危险就越低,所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小。不利因素正以指数形式成倍地增长。最大限度地减少大气保温气体的排放,使用清洁高效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是当务之急。据最新消息称:由于受气候变暖、海面上升的困扰,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打算举国迁往新西兰。不管是否得到证实,这确实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其实说到底,还是那句老话: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道理谁都懂,问题在于该怎样去做。

除了冬天比较少见,在一年当中的其他季节,尤其是夏天,每当天空乌云密布时,就会出现雷声隆隆、电光闪闪的景象。雷电到底是什么?自古代一直到近代之前,欧洲人受各种宗教观念影响,普遍相信这是“天神”或者“上帝”“发怒”的结果。这些神灵用雷电“净化”恶俗的世界,还用它来惩罚做坏事的人。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里,“雷”和“电”分别由一男一女两个神灵掌握(“雷公”和“电母”),他们听命于自己的“上司”,出双人对,联手行动。此外,诸如“天打雷轰”等语言,是世界许多地方人们常用的凶誓恶咒。

但是即便在科学蒙昧的时代,也早就有许多不相信“上帝”和“天神”的有识之士,试图解释雷电的自然成因。他们的思路是对的,可都没有获得成功。近代以来,人们的认识逐渐接近客观。一个时期里,欧洲学术界比较流行的是荷兰学者布尔哈维的观点,他认为雷电是一种“气体爆炸”。再后来,富兰克林用风拳证实,天上的电与地上的电其实是同一种东西。人们这样解释:闪电是分别携带正电荷与负电荷的两种高电压云团,相撞之后产生的电火花。这种碰撞释放出的能量可以很大,声光具备,撼人心魄;它们在碰巧的时候,对人、畜、树木以及建筑物,构成危害。

但是,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仍有“层层迷雾”包裹着闪电。比如,天空上卷舒变幻、来去无常的云彩,怎么会突然变成“高电压发生器”?本来是中性的云层,怎么会产生大量的正、负电荷?

为了揭开闪电之谜,人们想出了种种办法。或者把气球放入雷电云层进行观测,或者派飞机围绕雷电云层进行“飞行侦察”。有的甚至还让飞机冒险穿越雷电云层,或者干脆用火箭引发闪电,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人们对闪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人们也意识到,距离揭开闪电之谜,仍有遥远的路程。

同类推荐
  • 穿越死亡地带

    穿越死亡地带

    我们的地球至今已经有45亿~46亿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地球孕育了太多充满浪漫意境的地方,这些地方堪称人间天堂,美景怡人,让人流连忘返。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一门人类根本学不到的艺术,我们只能站在这些浪漫地方的边沿,去感受岁月洗礼的痕迹和地球演变的魅力。
  • 每天进步多一点

    每天进步多一点

    刘墉给孩子的成长书”是华人世界首席励志大师刘墉先生首次专为8-14岁孩子量身定制的一套成长全书。全系列从刘墉先生作品中分主题精选适合孩子阅读的篇目,涵盖了学习、写作、口才、交友、处世、挫折、情感等多方面内容,帮孩子解决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刘墉以亲切、有趣的文笔和养料丰富、事例详尽的故事将人生万物浓缩成一个个细节、一幅幅画面,为初涉人世的孩子奠定起步基石,开启广博视野。
  •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农业园艺知识篇》(下)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农业园艺知识篇》(下)

    本书结合当前最新的知识理论,根据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特点,向青少年即全面又具有重点的介绍了宇宙、太空、地理、数、理、化、交通、能源、微生物、人体、动物、植物等多方面、多领域、多学科、大角度、大范围的基础知识。
  • 激发孩子潜能的智慧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激发孩子潜能的智慧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国民阅读文库·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系列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方面,人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易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孩子的文化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大事业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生命需要鼓舞,心灵需要滋润。《国民阅读文库·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图书的故事极具启蒙意义,可以启迪孩子的心灵,开发孩子的潜能,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为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愿孩子们拥有一次快乐的阅读之旅。本书由韩震担任主编。
  • 自然界趣闻(自然瞭望书坊)

    自然界趣闻(自然瞭望书坊)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大自然美丽而神奇,无论是广阔的天空,还是浩瀚的海洋,无论是遥远的地球两极,还足近在身边熟悉的土地,总有那么一些现代科学努力探索却又无法清楚解释的未知事物和神秘现象。这些扑朔迷离的谜团既令人惊奇,又引人深思,勾起人们探索的兴致。
热门推荐
  • 伊利亚特之创世神明

    伊利亚特之创世神明

    美颊的女子布里塞伊斯啊,你和海伦一样,都是战争的源泉;捷足的阿里琉斯啊,你才是史上仅存的神明。伟大的神宙斯啊,你的毁灭将带给我重生;远射神阿波罗啊,你是我脚下的臣民。
  • 樱花依旧在

    樱花依旧在

    灭门之仇,骨肉亲情,难舍相思意。不管如何,我都爱着你,你若安好,一切都值得。
  • 尘封小店

    尘封小店

    时间交错的遇见和道别,去现实找寻在梦中的故事。
  • 鬼道邪君

    鬼道邪君

    方亦羽为了找回挚爱女友西雅的魂魄,不惜进入阿修罗界,却适逢妖魔界与三界的逆天改世之约,妖魔界就可以按照妖魔界之王的心愿重新调整这个世界的秩序。经历接连的不断的生死考验和血腥杀戮,最终成为一代邪君传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客居杭城

    客居杭城

    一个美女奸商与高校老师门不当户不对的都市爱情故事,宠物猫“殿下”作为定情信物贯穿全程,最终,猫逝人离,缘尽情未了,敢爱敢恨的她终身客居杭城……
  • 本宫非良

    本宫非良

    世人皆知,南珩的嫡长公主卫茵深受先皇喜爱,赐号“明熙”,是为光明之意。可是她却生性放荡,喜好玩弄权势,偏偏生得及其美艳妖娆,搅得朝堂乌烟瘴气。有志之臣以及天下百姓恨不得人人得而诛之,这其中,对她恨意最甚的,便是太傅大人顾惟白。尤其是顾大人在经公主私下传召,气血上头鼻血四流的时候,他恨不得弄死她。对于南珩的长公主卫茵来说,守住父亲的江山,抓住手里的权势是她毕生所求。但是后来,她遇见了顾惟白。天不怕地不怕美艳妖娆长公主VS中规中矩忠心耿耿面瘫太傅
  • 冷宫弃后

    冷宫弃后

    冷情杀手女主一朝穿越成为冷宫弃后,青帝王朝的太子爷来插一脚咯
  • 末世争雄

    末世争雄

    当末世毫无征兆的突然降临,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人间炼狱!重生末世,如何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