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71700000044

第44章 我所认识的李敖(2)

勾勒出这个简介时,李敖才30岁,已经写出许多惊天动地、掷地有声的作品,这张脸谱是忠实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李敖在20年前,虽因他的叛逆精神,没有拿过一张文凭,但已粗具了他成为思想家的雏形,也奠定了他对社会的理想。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天生的理想社会,理想社会必须通过实验与改革,问题是中国背负了5000年的包袱,所以实验与改革更难,必须下猛药。

今年1月,李敖因工作过度,犯了胃出血的毛病,住在中心诊所1106号病房,我提水果去看他,他仍然精神焕发,笑着说:“没想到你也不能免俗,提水果干什么?”我看他精神好,自然很高兴,他拉开病床旁的抽屉给我看,说:“医生警告我不能工作,我还是偷偷地做剪报。”我们谈到16年前他的简介,他开玩笑地说:“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一身官司,两眼发直,三餐点滴,四面楚歌。”

后来又谈了很多生活琐事,他说刘会云又回到他身边来照顾他,显得很快活,谈到文章写作,他只把文章归为三个层次:

一、一时一地的层次

二、中国的层次

三、世界的层次

他说:“现在台湾的作家眼光均放在第二个层次,实在眼光太小了,我们要创作出我们自己的,到世界去搞——光在小地方搞,又算什么!”

第二天我随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编辑到南部去采访,一路上都想着这个层次的问题,想到“眼光放远”,20年前主张全盘西化的李敖,眼光确有独到之处,那时不知道有多少人围攻他,骂他太保、流氓,甚至疯狗!可是20年后的今天,形势比人强,李敖的许多论点都不幸应验!

但是他为了坚持,也付出不少代价,可见看得远和看得巧,都会使人变成孤独的强者,不免要忍受强者的孤独。

李敖确是个强者,他办到了许多我们在想象里都办不到的事。

他第一次坐牢的时候,就要求把自己关在“黑牢”里,所谓“黑牢”,是只有两坪大的房间,用来处罚那些在监狱里惹韦生非的人,一般囚犯都怕去,因为在“黑牢”里没有同伴,没有光,没有谈话的对象,只能一个人孤单的沉思,李敖却自愿进去,并且一坐就是5年10个月。

在“黑牢”里的李敖什么都不做,他每天在牢内散步,因为牢实在太小,他只好走对角线,每天走两个小时来维持身体健康。其余的时候,他只好沉思,思考中国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许多问题,大大小小,前前后后都想过了。有时闷得无聊,一个茶杯就可以思考一天——这就是为什么他出狱后的文章写得比入狱前更成熟、周延的原因。

后来有人问他怎么样保持青春(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少十几岁),他常开玩笑说:“上帝很公平,坐牢的时间他没有算在内。”

牢里的后半期,他可以看书了,他在狱中读完了两套百科全书(大英、大美),还重读了一次二十五史,他不只是读,而是研究,有一次我翻他的大英百科全书,发现每一页都用蝇头小字写了密密麻麻的眉批和感想,这样的专注恐怕是人间少见。

今年2月26日,李敖刚被判了6个月徒刑定谳,他来我家吃晚餐,说到他怎么度过5年10个月的军法牢,他把自己的生活条件放在生物的最低层次,以维持一点点快乐的心情,他说:“在牢里,每星期一、三、五都是‘放风’的时间,可以出来见阳光10分钟。每星期二理发,星期四会客,都可以出来一下,这是快乐的事。有时候坐着没事,突然从窗外飞进来一小片报纸,里面的字一看再看,觉得文字真可爱,都可以乐半天。我觉得我最快乐的时候不全在出狱后,有一些是在狱中。”

在牢里他还研究城市,伦敦、巴黎、纽约的街道结构,文化、艺术、社会、经济都能了如指掌,卧游天下,也是一乐。他说:“我这一次坐6个月,比起以前是小儿科。”

李敖的强不只表现在牢里,他出狱后住在金兰大厦,把自己封闭起来,在门旁边开了一个小洞,报纸、杂志、食物全从小洞里塞进来,他在里面工作,整理书籍和文稿,6个月不出门一步,不见任何的访客,他称为“闭关”,企图弥补他和社会长久的隔离,他终于做到了。

他的意志和精神力之强,很少人可以做到,他本来抽烟、喝酒、喝咖啡,可是说戒就戒,一日就办到。他长期每天工作16小时,从未间断,饿了只吃冷冻水饺和生力面,依靠的全是超强的意志力。

入狱前,他又闭关一次,不听电话,不见访客,自己锁在房间里一个月,为的是写他的《千秋评论丛书》,预计在牢里的半年,每个月出一本《千秋评论》集,他在一个月内写完了6本,并且自己设计、编排、做校对。这种超凡的力量,真是叫人吃惊。

他的强更表现在他不怕被误解,他说:“一个人只要知道他自己就好,别人了不了解都不重要。”

他是拚命在工作着,拚命的思考中国文化思想的问题,但是仍觉得时间不够,他早年爱看电影,现在也不看了,他说:“我不看现代小说和电影,觉得太浪费时间,我喜欢直接的东西,不爱拐变抹角。”

去年10月27日,我们聊天到天亮,李敖谈到两个问题,显得有点激动,一个是伟大的人格典型已经没落。他说:“这年头缺少伟大的人格典型,像胡适、蔡元培、殷海光、傅斯年等人在中国已不可再得。也看不到有血有肉的好文章,到处充满蛋头学者。现代学者成名以后常常杂务太多,浪费许多时间,胡适晚年就受了杂务太多之害,而且胡适在写日记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写文章就少了,思想未能阐扬出来,因此,要现代中国有思想前途,必须产生几个伟大的人格典型,学者还需减少杂务,多写好文章。”

一个是只要维持自我人格就好,不管别人。他说:“印度圣雄甘地的太太偷人家东西,儿子叛教;从印度叛教到回教。林肯的儿子把母亲送进疯人院……许多圣人都有这样类似的事,可是不影响到他的人格。”

我想,少年时代的李敖,是曾经想建立一个伟大的人格典型,他也努力过,可惜社会和环境没有让他朝这条路走,反而逼他成为文化的顽童。他用美国劳工领袖戴布兹的话说:While there is a lower class I am in it.

While there is a criminal elemints I am of it.

While there is a soul in prison I am not free.

只要有下层阶级,我就同俦;

只要有犯罪成分,我就同流;

只要狱底有游魂,我就不自由。

我又想,历来中外古今伟大的人格典型都是出于不合作主义者,李敖20年来惹了很多是非,但是到今天他还没有放弃伟大人格典型的理想,这是他真正强的地方。

许多人和我一样,都非常关心李敖的近况,关心他的第2次牢狱之灾,虽然甘地在牢里坐了2338天,戴布兹被判了10年徒刑,最后才得洗刷。李敖也说:“有冤屈的人,必须有赖于‘时间的因素’来辩冤白谤,当时没有反击能力的人,他必须设法长寿,练得比他的‘敌人’

活得更长久。这些话,说来好像笑谈,但笑谈之中,往往有不少白发和眼泪。”

李敖第二次坐监已经2个月了,可是没有见过一个访客,连写《胡适杂忆》年高德劭的唐德刚先生远从美国到土城去看他,他都不见,我四处打听,没有人确知他到底过得怎么样。只知道他关在一个电梯大的小房子里,伙食还可以,每天还有书看。让我忍不住想到强者李敖理平头在那里来回走对角线的情景。

李敖是我尊敬的朋友,我觉得这样的朋友不可多得,总像在黑暗里点着一盏灯,让我们在受到挫折时想到他,就有勇气期待更好的天光。李敖曾在谈到坐牢的哲学时,引用过甘地的一句话:“朋友们不需要惦挂我。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这儿所能做的并不比外间少。我留居在此,对我有如入校。”他认为心灵自由的人,在牢里也能像快乐的小鸟,而在牢狱外的人,是很难想象的。让我们不必惦挂牢中的李敖,让我们欢迎他回来,为我们写几本鸟巨著。

写到这里,我想起1957年李敖写的一首诗《我将归来开放》:因为我从来是那样,

所以你以为我永远是那样。

可是这一回你错了,

我改变得令你难以想象。

坏的终能变得好;

弱的总会变得壮;

谁能想到丑陋的一个蛹,

却会变成翩翩的蝴蝶模样?

像一朵入夜的荷花;

像一只归巢的宿鸟;

或像一个隐居的老哲人,

我消逝了我所有的锋芒与光亮。

漆黑的隧道终会凿穿;

千仞的高冈必被爬上。

当百花凋谢的日子,

我将归来开放!

同类推荐
  • 中华对联(第七卷)

    中华对联(第七卷)

    本书是一套中国关于对联的作品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普及读物。
  • 丰子恺散文

    丰子恺散文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书法家和翻译家,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称,深受几代读者喜爱。《丰子恺散文》收录散文三十八篇,共分四辑。第一辑“给我的孩子们”,收录作者描摹儿童、回忆童年相关文章;第二辑“山中避雨”,收录作者游览感悟相关文章;第三辑“劳者自歌”,收录作者人生杂感相关文章;第四辑“随笔漫画”,主要收录作者谈论随笔、漫画、音乐、艺术的文章。丰子恺散文如片片落英,含蓄人间情味。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是清末重臣,太平天国起义后,清王朝正是得益于曾国藩的辅佐才得以有延续了半个世纪。曾国藩的家书记录了他在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达三十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一千五百封。曾国藩去世后,李瀚章、李鸿章兄弟二人从曾国藩众多家书中精选数百封,编撰成书,出版后广受好评,成为时人争相阅读的经典之作。本次再版的《曾国藩家书》以李氏兄弟二人所编撰的版本为底本,重新加工,加入了更适合现代人阅读习惯的新内容。
  • 论“京派”

    论“京派”

    《论“京派”》共20章,是作者“京派”研究20余年的一个论文集。在书中,作者选取了“京派”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如废名、冯至、卞之琳等人的现代诗歌,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析。同时,改选取了一些与“京派”有关的文学论争,在再现这些文学论争的时候,对事件的起因并没有因循传统研究观点,而是结合当时的论争情况,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如,高恒文认为,梁实秋与“京派”的论争,除了文学观点的差异,人事上的分歧也是引发论争的重要原因。民国时期,几乎每一个文学群体都有自己的文艺刊物,“京派”也不例外。高恒文相信论述了《大公报》文艺副刊在“京派”发展史上作用,这一点很少有研究者关注到。《论“京派”》对“京派”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刊物、文学论争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对“京派”的一次全方位呈现。
  • 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

    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

    《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内容简介:走进名家的心灵深处,体验不朽名篇的智慧与美。生命中瞬间的感悟,定格为永恒的经典。一本温情的合辑,亲情的温馨,爱情的甜美,友情的珍贵——一篇美文,一种感悟。
热门推荐
  • 王三娘逃难记

    王三娘逃难记

    普普通通种田文,金手指不粗大,不脑残不小白,第一人称慎入。无cp,没啥感情戏。
  • 寻道不朽之上

    寻道不朽之上

    三十三重天之上,三千朵大道青莲合于一体,融于混沌之心。自此,世间便有了第一个超越道祖的人物---叶北。但是,他却甘愿归于红尘。在红尘大道的背后,又连着一件横跨数十亿年的阴谋。在他的心中,始终回响着天道的警告“不要接近那个答案!”
  • 孤行者

    孤行者

    每个人,都是孤独而又冷清的走完那条叫做人生的道路的...
  • 曾有故梦栖孤岛

    曾有故梦栖孤岛

    “七叶,这么多年,我一直想问你,为什么我们非要穿过那些荆棘密布的路?”七叶看过去那双赤裸的脚上,一条条细小的伤痕纵横交错,犹有血丝渗出。
  • 绯色落雨

    绯色落雨

    每个故事的灵感都来自生活自己、朋友的梦偶尔幻想的一个片断跟朋友有关的都己经其同意上传(自创,懂?别说什么不好听的话)
  • 万物皆可辅

    万物皆可辅

    天才中单,内因外素,饮恨退役,一场人为制造的车祸,反而让其回到三年前,势必卷土重来,回忆赛场风云,发现中单无力回天,一代法王,从回神位,万物皆可辅,我就是王,王就是我。
  • 风渡蝶恋花

    风渡蝶恋花

    云芊璃、蓝雪仪是蝶恋花学校的校花,因为被刚转学过来的慕辰、黎若逸、南宫宁三人抢了风头,心中不满便前去花园散步,在花园里与慕辰、黎若逸、南宫宁三人相识,并成为了好朋友……
  • 农门医女不好惹

    农门医女不好惹

    苏月人民医院的妇产科主任,偶然间为了救人香消玉殒,意外重生在了安平郡边远的小村庄。同样也叫苏月,两人的命运却截然不同。爹娘双双离世,附带着留下六个面黄肌瘦,体弱多病的小包子。狠心祖母强占地?小白花的堂妹要抢自己的未婚夫,没事,这样的渣男,不要也罢,附带送你一个寡妇小妾。买地种田,重操旧业,开诊所,办酒楼,样样拿手,自制的胭脂香水,更是风靡全国。苏月心满意足之时,身旁的某只忠犬也伺机而动,“月娘,我们这都成亲一年了,什么时候行夫妻之礼呀?”苏月暗自咬牙,当初她嫁的时候可不知道这货竟然个腹黑的主,兜里装着半个国库。要是知道他这么土豪,自己至于这么拼命吗?她仰天长啸,“寒少恭,老娘要和离。”
  • 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

    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

    乱世草莽称雄天下,民国的世界也很精彩。新旧交替的混乱,东西方文明的倾轧,海洋霸权的崛起,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野心家的乐土,也是一个给我们留下很多伤痛和遗憾的时代。但现在我来了!
  • 水蛭惊魂

    水蛭惊魂

    朱帅是一个热血的高中生,然而时常被同学们排挤。他无数次想证明自己但还是冰火两重天,有一天他成为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不死之神的人。然而,却出现了一个叫科德的科学家试图想利用他的基因来改造整个世界,朱帅应该怎样应对呢?在他的生命里又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让我们进入此书,进入一个虚幻又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