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84600000018

第18章 乡党篇(2)

10.8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译文】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霉烂发臭,鱼和肉腐烂,都不吃。食物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到该当吃食时候,不吃。不是按一定方法砍割的肉,不吃。没有一定调味的酱醋,不吃。席上肉虽然多,吃它不超过主食。只有酒不限量,却不至醉。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吃完了,姜不撤除,但吃得不多。

【注释】

而——音懿,yi;音艾,ai;饮食经久而腐臭。

馁,败——馁音“内”的上声,nei,鱼腐烂叫“馁”,肉腐烂叫“败”。

不时——有两说:(甲)过早的食物,冬天在温室种菜蔬,在《汉书·循吏·召信臣传》和桓宽《盐铁论·散不足篇》里便称为“不时之物”。但在汉朝,也只有“太官园”和其他少数园圃才能供奉,也只有皇上和极为富贵之家才能享受,而在孔子时,不但不必有温室种菜的技术,即有,孔子也未必能够享受。(乙)不是该当吃食的时候。《吕氏春秋·尽数篇》:“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即此意。

割不正——“割”和“切”不同。“割”指宰杀猪牛羊时肢体的分解。古人有一定的分解方法,不按那方法分解的,便叫“割不正”。说本王夫之《四书稗疏》。

食气——食音嗣,si。“气”,《说文》引作“既”。“既”、“气”、“饩”三字古书通用。“食气”,饭料。

乱——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云:“乱者神志昏乱也。《左传》宣公十五年传:‘疾病则乱。’《论语·乡党篇》:‘唯酒无量不及乱。’《易·象传》曰:‘乃乱乃萃,其志乱也。’得其旨矣。”

10.9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译文】参与国家祭祀典礼,不把祭肉留到第二天。别的祭肉留存不超过三天。若是存放过了三天,便不吃了。

【注释】

不宿肉——古代的大夫、士都有助君祭祀之礼。天子诸侯的祭礼,当天清早宰杀牲畜,然后举行祭典。第二天又祭,叫做“绎祭”。绎祭之后才令各人拿自己带来助祭的肉回去,或者又依贵贱等级分别颁赐祭肉。这样,祭于公的肉,在未颁下来以前,至少是放了一两宵了,因之不能再存放一夜。

祭肉——这一祭肉或者指自己家中的,或者指朋友送来的,都可以。

10.10食不语,寝不言。

【译文】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

10.11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译文】虽然是糙米饭小菜汤,也一定得先祭一祭,而且祭的时候还一定恭恭敬敬,好像斋戒了的一样。

【注释】

瓜祭——有些本子作“必祭”,“瓜”恐怕是错字。这是食前将席上各种食品拿出少许,放在食器之间,祭最初发明饮食的人,《左传》叫泛祭。

10.12席不正,不坐。

【译文】坐席摆的方向不合礼制,不坐。

【注释】

席——古代没有椅和凳,都是在地面上铺席子,坐在席子上。席子一般是用蒲苇、蒯草、竹篾以至禾穰为质料。现在日本人还保留着席地而坐的习惯。《墨子·非儒篇》说:“哀公迎孔子,席不端,不坐。”以“端”解“正”,则“席不正”,是坐席不端正之意。然而《汉书·王尊传》说,“[匡]衡与中二千石大鸿胪赏等会坐殿门下,衡南乡,赏等西乡。衡更为赏布东乡席,起立延赏坐……而设不正之席,使下坐上”云云,那么,“席不正”是布席不合礼制之意。

10.13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译文】行乡饮酒礼后,要等老年人都出去了,自己这才出去。

【注释】

乡人饮酒——即行乡饮酒礼,据《礼记·乡饮酒义》“少长以齿”。《王制》也说:“习乡尚齿。”既论年龄大小,所以孔子必须让杖者先出。

10.14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译文】本地方人迎神驱鬼,穿着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注释】

傩——音挪,nuo,古代的一种风俗,迎神以驱逐疫鬼。解放前的湖南,如果家中有病人,还有雇请巫师以驱逐疫鬼的迷信,叫做“冲傩”,可能是这种风俗的残余。

阼阶——阼音祚,zuo,东面的台阶,主人所立之地。

10.15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译文】托人给在外国的朋友问好送礼,便向受托者拜两次送行。

【注释】

问——问讯,问好。不过古代问好,也致送礼物以表示情意,如《诗经·郑风·女曰鸡鸣》“杂佩以问之”,《左传》成公十六年“楚子使工尹襄问之以弓”,哀公十一年“使问弦多以琴”,因此译文加了“送礼”两字。

拜——拱手并弯腰。

10.16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译文】季康子给孔子送药,孔子拜而接受,却说道:“我对这药性不很了解,不敢试服。”

10.17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译文】孔子的马棚失了火。孔子从朝廷回来,道:“伤了人吗?”不问到马。

10.18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译文】国君赐以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座位先尝一尝。国君赐以生肉,一定煮熟了,先[给祖宗]进供。国君赐以活物,一定养着它。同国君一道吃饭,当他举行饭前祭礼的时候,自己先吃饭,[不吃菜。]

【注释】

荐——进奉。这里进奉的对象是自己的祖先,但不能看为祭祀。

10.19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译文】孔子病了,国君来探问,他便脑袋朝东,把上朝的礼服披在身上,拖着大带。

【注释】

东首——指孔子病中仍旧卧床而言。古人卧榻一般设在南窗的西面。国君来,从东边台阶走上来(东阶就是阼阶,原是主人的位向,但国君自以为是全国的主人,就是到其臣下家中,仍从阼阶上下),所以孔子面朝东来迎接他。

加朝服,拖绅——孔子卧病在床,自不能穿朝服,只能盖在身上。绅是束在腰间的大带。束了以后,仍有一节垂下来。

10.20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译文】国君呼唤,孔子不等待车辆驾好马,立即先步行。

10.21入太庙,每事问。

【注释】

《八佾篇第三》。

10.22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译文】朋友死亡,没有负责收殓的人,孔子便道:“丧葬由我来料理。”

【注释】

殡——停放灵柩叫殡,埋葬也可以叫殡,这里当指一切丧葬事务而言。

10.23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译文】朋友的赠品,即使是车马,只要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的时候,不行礼。

10.24寝不尸,居不客。

【译文】孔子睡觉不像死尸一样[直躺着],平日坐着,也不像接见客人或者自己做客人一样,[跪着两膝在席上。]

【注释】

居不客——客本作“容”,今从《释文》和《唐石经》校订作“客”。居,坐;客,宾客。古人的坐法有几种,恭敬的是屈着两膝,膝盖着地,而足跟承着臀部。做客和见客时必须如此。不过这样难以持久,居家不必如此。省力的坐法是脚板着地,两膝耸起,臀部向下而不贴地,和蹲一样。所以《说文》说:“居,蹲也。”(这几个字是依从段玉裁的校本。)最不恭敬的坐法是臀部贴地,两腿张开,平放而直伸,像箕一样,叫做“箕踞”。孔子平日的坐式可能像蹲。说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10.25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译文】孔子看见穿齐衰孝服的人,就是极亲密的,也一定改变态度,[表示同情。]看见戴着礼帽和瞎了眼睛的人,即使常相见,也一定有礼貌。在车中遇着拿了送死人衣物的人,便把身体微微地向前一俯,手伏着车前的横木,[表示同情。]遇见背负国家图籍的人,也手伏车前横木。一有丰富的菜肴,一定神色变动,站立起来。遇见疾雷、大风,一定改变态度。

【注释】

式——同“轼”,古代车辆前的横木叫“轼”,这里作动词用,用手伏轼的意思。

版——国家图籍。

迅雷风烈——就是“迅雷烈风”的意思。

10.26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译文】孔子上车,一定先端正地站好,拉着扶手带[登车]。在车中,不向内回顾,不很快地说话,不用手指指画画。

10.27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译文】[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见几只野鸡。]孔子的脸色一动,野鸡便飞向天空,盘旋一阵,又都停在一处。孔子道:“这些山梁上的雌雉,得其时呀!得其时呀!”子路向它们拱拱手,它们又振一振翅膀飞去了。

【注释】

共——同“拱”。

嗅——当作狊,ju,张两翅之貌。

这段文字很费解,自古以来就没有满意的解释,很多人疑它有脱误,我只能取前人的解释之较为平易者翻译出来。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厚黑智典

    曾国藩:厚黑智典

    本书分为五章,内容包括:曾国藩厚黑变脸智典、曾国藩厚黑诛心智典、曾国藩厚黑韬晦智典、曾国藩厚黑纵横智典、曾国藩厚黑借势智典。
  • 庄子的智慧

    庄子的智慧

    庄子是一位自由心态大师,在感怀世事之情方面,他那种感悟是超然的。那种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闲适的逍遥和“扶摇九万里”的心态,确实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庄子渴望平静的生活,主张人不要为利而忙碌,呼唤人性的复归。本书对庄子哲学中心态的研究,以告诫人们心态虽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却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 人生的五个问题:莫洛亚生活的艺术

    人生的五个问题:莫洛亚生活的艺术

    本书收集了安德烈·莫洛亚对人生、生活的一些思考,这些沉重的明天再作者笔下显得举重若轻,压制隽永。他用清新的语调、十个班的语言描述了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五大人生问题。在每一个问题的解答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莫洛亚机智诙谐的生活艺术,就像作者本人一样,是以为用诗意话语记载伟大深刻思考、用精妙语言解释生活智慧的伟大艺术家!
  • 墨家的攻守之道

    墨家的攻守之道

    墨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完整版的辩证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论。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一种人伦文化,热爱自然科学、关心物质运动的人被划人”劳力者”阶层,这种近乎本能地看轻自然科学的意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弊端。所以,中国历史上,自然科学家很少有崇高的地位。墨子懂得太多的自然的道理,有那么多发明创造,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奇迹。
  • 冰鉴全鉴(第2版)

    冰鉴全鉴(第2版)

    《冰鉴》是晚清重臣曾国藩所著的一部识人鉴人的专著。曾国藩采用由外而内、动静结合的方法,全面阐述了自己在识人用人方面的心得,极具实用价值。尽管时过境迁,但其中仍不乏精华,很多见解仍然值得现代人借鉴。
热门推荐
  • 暗影刀

    暗影刀

    一段故事,一段经历。由一把暗影刀所引发的种种故事。
  • 倾城志:亡国公主之帝临天下

    倾城志:亡国公主之帝临天下

    那一年,她七岁,从万人之上沦为乞丐。那一刻,她发誓,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那一瞥,她遇见,从此两个人的命运紧紧相连。这不是甜蜜文,这是一代女皇的成长史。
  • 回归末途涯

    回归末途涯

    17岁的逗比御姐—墨竹,在努力备战高考的悲惨暑假,偶然间被分离子传送带选中作为实验品穿越到未来的2700年。可惜的是,主角并不知道她是如何来到这个冷漠无情的未来世界,永远相信自己是个三观超正的好学生。可是好学生也要赚钱养活自己不是么?何况还是一个完全没有社经验的好学生啊......然后,我们亲爱哒墨竹小朋友就开始了她悲催的求职生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惹身是相思

    惹身是相思

    四月槐花序曲,她也是出生在四月,本以为她嫁过去,仙门世家会放过秦氏,没想到在成亲的一月前她被未婚夫诛杀在秦氏白越城外,她绝望闭眼不想再醒来,而她始终未能如愿,她被人救起,封锁修为,困在塔中十年,十年后她重出仙门,与救她之人搅的所谓正义之人天翻地覆。
  • 弃少逍遥

    弃少逍遥

    杨寒森,惨遭灭门之祸。但觉醒双瞳的他就注定不会平凡。双瞳者号称位面旅行者,十万多文明世界。武侠文明、魔幻文明、修真文明、晶卡文明、灵魂文明……。无尽的世界,无尽的能力。而杨寒森,他拥有着进入那些世界并带出物品的能力!
  • 天魁传

    天魁传

    北斗七星中第二星的名称。宋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一》:“天魁者,斗魁第一星也,斗魁第一星抵于戌,故曰天魁。从魁者,斗魁第二星也,斗魁第二星抵于酉,故曰从魁。”天魁,一种古老的种族。因种族力量过于强大,被神族和神族联合绞杀。仅存的一个天魁族人发誓一定要让人族和神族付出代价。多年以后天魁带兵反攻,不幸落败。身体虽亡,但心中怨气不灭,每过333年便会复活。每次复活都会给世界造成巨大的灾难,人们从此称他为“天魁”
  • 突然成了NPC

    突然成了NPC

    一觉醒来,严谨古板的班主任脑袋上多了一行字:绝世美男。耳边传来的电子机械音提示距离公测还有99天22小时17分钟。公测1.0版本叫毁灭的前序,区域聊天室有人叫嚣要对城市发起一次亡灵天灾。面对即将崩坏的世界,苏远戴上面具,加入混沌阵营,立志要成为阵营内最出名的交际草以及最大的二五仔。但在此之前,他必须要处理掉家里那只顶着发光词缀的布偶猫。
  • 杠上妖孽王爷:冰山杀手妃

    杠上妖孽王爷:冰山杀手妃

    傲然如冰,清冷如月。她是新生代顶级特工,果断机敏,睿智冷酷,却因一次正义感而遭到同伴的偷袭,魂穿古代。任何人也走不进她冰冷的心,因为她知道任何的感情任何的疏忽都可能要了自己的命!她是最得力的棋子,一次次出色的完成任务。她也是最难以掌控的棋子,令人又爱又恨又想毁之。冰山美人是她的代号,冷血无情那是浮云。作者微信z274388742,喜欢的粉丝加当一代战神妖孽王爷杠上绝美冷酷杀手,是他道高一尺,还是她魔高一丈?当杀手的身份被揭穿,这来之不易的爱能浴火重生吗?
  • 涂山全传

    涂山全传

    一代妖王陨落,再转成人,又将会掀起怎样的风波呢?答案……未知。想知道的话,就收藏吧。其实我才不是因为太费脑才这样写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