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08500000005

第5章 北京著名的天地日月坛(1)

一 自古始,天地日月,从未间断过对人类做贡献

赵先生问:

北京著名的祭祀性的“天地日月坛”,与自然界中的“天地日月”的关系,肯定是非常密切的。那么自古始,人们为什么要进行祭祀天地日月呢?究竟有什么道理?您能否对这个问题回答我一下,使人们也闹个明白!

钱先生答:

您提的问题的确值得认真回答一下。

自然界中的天地日月,自古始从未间断过对人类社会做贡献,这里不可能一一列举,举上两三个例子,就足以说明问题。

例一:何谓“天”,何谓“地”,天地究竟是怎样产生的?与人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中国名著《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里,提出了一些认识和看法:清阳之气上升而为天,浊阴之气凝聚而为地。生活中,人们谁也离不开自然界中的云和雨;而云和雨,与天地的关系,又是非常密切的,为什么?因为地气上升成为云,天气作用于云,下降为雨,雨来源于地面的水气,云成于天气的蒸化。而非人所为的天地,与人体的关系,又是极为密切的,为什么呢?因为天——清阳之气,出于人体的上窍,才会有发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功能;其糟粕和废水则由前后二阴排出;不仅如此,而天——清阳之气,其特征是:发布于腠理,而能温煦体表肌肉;其浊厚的阴精,则就会分别贮藏于五藏(脏)——心肝脾肺肾;而天——其清阳之气,亦就会充实于四肢,使其饮食之物归于六腑。

其实,上面所说的这些内容,用《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里归纳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来说,就是叫做: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腑。

例二:《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里,对自然界中的天地还提出了这样的一些认识和看法:天所以有精气,地所以有形体,主要的就是因为天有八风的纲纪,地有五行之道理,因而天地是万物的根源。其具体的就是说,清阳上升为天,浊阴下归于地,所以天地的动静,以变幻莫测的阴阳变化为纲纪,因此有生长收藏的变化,并且其特征是:终而复始,循环不休。

不仅如此,还指出:天地与人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究竟怎样的密切,其具体的指出:古代的贤人法象天地自然,在上部,配合天气以养头;在人体的下部,取象地气以养足;在人体的中部,傍合人事以养五脏。

然而不仅如此,天气与“五脏”中的肺气相通,地气与嗌,相通,风气与肝相通,雷气与心相通,谷气与脾相通,雨气与肾气相通,而人体的六经好比河川,肠胃犹如大海,九窍为水气灌注之处。

还有就是:以天地自然比类人体的阴阳,阳气发泄所形成的汗,就像天地间的雨;其阳气的运行,就像天地间的疾风。而刚躁暴怒的发作,就像雷霆,人的上逆之气,就像自然界阳火升腾。所以说,生活中,人们讲究调养身体,如果不取法天的八风之纪和地的五行之理,那么,疾病或疾病灾害就要发生了。

其实,上面所说的一些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里归纳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来说,就是: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理,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例三:《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里,对自然界中的“天地”、“日月”,还提出了这样的一些认识和看法,其内容大体上是黄帝问道:我听说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而大月和小月合起来,共三百六十天,为一年,生活中,人亦与此相应。如今所说的人体的三阴三阳,和天地阴阳之数不符,这是怎么回事呢?黄帝手下的大臣,或曰天师(尊称)岐伯听了,回答说:阴阳在具体运用时,只要是经过进一步推演,就可以由一及十,由十及百,由百及千,由千及万,甚至数也数不清;但是,归纳概括说来,其规律只有一个。天地之间,万物初生,当未长出地面时,叫做阴处,又被称之为阴中之阴;如若已长出地面,就可说成为阴中之阳。

总而言之,当在万物的生长中,其阴和阳,则各有其自己的职责,即阳主发生,而阴主其成形,所以说,万物的生发是因为春天的温暖;而盛长,则是因为夏季天气的炎热;其收成,是因为秋天的清凉;而闭藏,是因为冬天的寒冷。如果说,其阴阳的消长失于正常,那么就会使其天地间生长收藏的变化发生止息。这种阴阳的消长变化,联系人来说,亦是有一定的规律,并且亦是可以推知出来的。

其实,前面所说的这些内容,用《黄帝内经·阴阳离合论篇第六》里归纳概括出来的精辟语言来说,就是:

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数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上面所说的三个例子,只不过是属于中医科学认识方面的非常少的三个例子而已!既然自然界中的天地日月,自古始,就不间断地对人类社会做出了许许多多的贡献,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的确应该采用各种方法,或曰采取各种形式,来祭祀天地日月。

二北京为什么会出现南有天坛

赵先生问:

北京著名的天地日月坛,亦是属于祭祀性的。那么,其祭祀天地日月的具体内容究竟都有什么呢?您能不能在这些方面解答一下?

钱先生答: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古代人们对天、地、日、月的认识说起。

·古代人们对天、地、日、月的认识·

古代,人们将“天”想像成为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的主宰者。出于农业生产和人们精神生活上的需要,我国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已经出现了祭天礼俗,如《周礼·春官·大司乐》里记载: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部分“六舞”中的“云门”和“大咸”,就是属于当时用以祭祀天地的两种乐舞,就是属于企图祈求“天”每年都能风调雨顺,使农业生产有个丰收的好景,让人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以示敬重天文学家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才出现了祭天活动·

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发展的需要,春秋时代的天文学家通过用土圭(古观测仪)对日影长短变化的观测,不仅确定出春夏秋冬时间最短的一天——日南至(亦称冬日至等,即今称的冬至),而且还将经过连续四次对“日南至”日中日影的观测,其日影准确无误恢复到原处的时间为一千四百六十一天作为一个周期,并将这一周期分为四份,每份为三百六十五天多,为了计时和使用上的方便,取其整数,确定一年为三百六十五天。天文学家取得这一重大科研成果,亦影响到生活中的祭天礼俗。所以就出现了讲究每年祭天要在“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周礼·春官·大司乐》)即指演奏古乐和跳“六舞”中的“云门”或者“大咸”进行祭天。但为何非要在“圜丘”之地进行祭天呢?唐学者贾公彦作了解释:“土之高者曰丘,取自然之丘圜者,象天圜也。”古时,“圜”同“圆”;而“天圜”,即指天体。《易·说卦》里。亦作了比较透彻的解释,即“乾为天,为圜”。所以说古时选择“圜丘”之地进行祭天,是一种有含意的活动。

古代密切结合农业生产上的需要,而逐渐出现了讲究捉拿贼鱼和猎取豺兽进行祭天的礼俗,可以说自古开始,春秋,是属于一年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两个季节,所以,古时每年一到春季雨水节气时,人们为了祈求“天”能使农业生产风调雨顺,就讲究捉拿贼鱼进行祭天。如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1249—1339年)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记载:“祭鱼,取鱼以祭天。”所以,祭天的礼俗,亦被“科学家”概括名曰为“獭祭鱼”,选作为雨水节气一候的“候应”了。而秋季,人们为了答谢“天”与庆贺五谷丰登,每年一到霜降节气时,讲究猎取豺兽进行祭天。所以,古代“科学家”将秋季猎取豺兽祭天礼俗概括叫做“豺乃祭兽”,并将它选定为霜降节气一候的“候应”了。

封建帝王为了以示重视农业生产,下谕旨而营建了祭天用的天坛。

到明代时封建朝廷为了表示重视农业生产,紧密配合帝王祭天祈谷的需要,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正阳门外,永定门内大街东营建成精美的世界闻名的天坛。它占地约273万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同时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

天坛,它是圜丘和祈年两坛的总称。其主要建筑在坛内,即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尤其是北面祈谷坛的祈年殿建筑。格外突出典型,同时亦格外引人注目。建造宫殿的艺术大师们,将祈年殿建筑的设计构思,同“天圆地方”和“天有九重”及“天数”说,以及与我国独创的农业二十四节气密切结合。根据古老的“天圆地方”之说,建筑大师们将祈年殿建筑成圆形,以示象征天。由于自古流传“积阳为天,天有九重”;而“九九”的概念,古时又是代表“天数”;所以建筑大师们将祈年殿结构的高度,设计为九丈九,象征天有九重。而祈年殿内,四根大圆柱子,象征一年四季。殿内中层和外层设计建筑成两排柱子各有十二根。殿内中层的十二根柱子,象征一年有十二个月;殿内外层的十二根柱子,象征每天的十二个时辰。那么每月有三十天怎么表示呢?建筑大师们也想出了恰到好处的办法,就是将祈年殿的殿顶建筑成为周长三十丈,象征一个月三十天。如将殿内中层和外层两排柱子加起来,恰好是二十四根,它又象征一年春夏秋冬的二十四节气。

总之,北京天坛,是由古老祭天的礼俗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

三内斋宫和外斋宫的由来

赵先生问:

天坛祭天,有一个斋宫不就够用了吗?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斋宫,即内斋宫和外斋宫,究竟是因为什么?您能不能将这个问题给我讲讲?

钱先生答:

回答这个问题,我可以用《内斋宫的由来》为题目,给你说说。然后,再说天坛内的外斋宫!

·内斋宫的由来·

封建帝王进行祭天要斋戒,本来在天坛内有一座斋宫就足够用了,但为什么在紫禁城内还要营建一座“斋宫”呢?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雍正即位时尽管平定三藩的战事已结束,但是全国各地,甚至京城及京都附近,仍然不断有抗清起义;二是宫廷斗争激烈,主要表现在康熙晚年诸子争夺皇位,不少皇子骨肉相残,各有死党,各有谋士和打手,雍正即位以后,虽然说雍正利用皇权的优势,采用诛杀监禁等残酷手段,清除了一些皇族兄弟,但雍正仍然是提心吊胆做皇帝,十分担心被人暗害,所以不敢在天坛的斋宫里独宿三昼夜。但祭天大典的要求,又不能随意废弃。怎么办?雍正经过精心琢磨之后,就想出了用内斋和外斋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斋戒。因此,雍正九年(1731年),雍正皇帝下谕旨在紫禁城内东路南端又营建了一座斋宫,美其名曰“内斋”;将天坛里的斋宫称为“外斋”。这样,就变成了在祭天前一天的夜间十一点钟,雍正皇帝才从内斋宫移往外斋宫进行象征性的斋戒。算起来,雍正皇帝在天坛内的斋宫里停留的时间,只有四个小时左右。这样,就使雍正皇帝的人身安全得到了相应的保证。

·天坛内的外斋宫·

天坛内的外斋宫为五间正殿。其建筑结构和正式宫殿一样,亦为重檐垂脊,吻兽俱全。但外斋宫的建筑,与其他宫殿不同的是:其殿顶为拱券形,不露栋梁榱痕迹,故被人们誉为无梁殿。外斋宫在北京亦是一座相当著名的古建筑。

天坛内的外斋宫,与其他许多建筑一样,亦讲究左右对称。其殿前左右不仅各置配殿三间。而且在外斋宫殿前的丹墀(露台)上,其左右也各置一座白石亭子,左边的名曰斋戒铜人亭,右边的名曰时辰亭。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左边的斋戒铜人亭里,摆放的铜人像据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著名宰相魏征。将魏征的像摆在这儿,是为了警示皇帝要虔诚斋戒,切忌胡思乱想。为什么斋戒铜人亭,其铜人像为魏征呢?这是因为魏征自唐朝以来,在社会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这里将魏征的一生作个简要的介绍。

同类推荐
  • 放言有忌

    放言有忌

    《放言有忌》分为三辑:读史,回溯中国和世界的重大政治、文化事件,多维度看待历史事件,评点古今历史政治文化的得失;读书,遍寻中外名家、经典,汲取智识,从书中探寻走出现实困惑的蹊径;读世,既有对“盛世修典”等热门事件的述评,又有对故人的追忆,冷眼记录亲历世事的感悟。
  •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下的大裂变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下的大裂变

    本书力图满足读者“看热闹”和“明智”的两种需求,同时,笔者还有一点存心,那就是汲取古人思想学说中的人性光辉,涵养我们的心灵。在风格上,尽量写得轻松些。当然,限于笔者水平,这只是个美好的愿景,到底如何,还需读者评判。
  • 南宋岳李平西扫北演义

    南宋岳李平西扫北演义

    以说岳为背景,继叙岳雷扫北后继续率军征西的故事,还有被忽略的名将李显忠的出现,表现南宋孝宗朝的短暂治世
  • 历史典籍

    历史典籍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星空商会

    星空商会

    一艘飞船意外找到虫洞,刚出虫洞撞上陨石,飞船大部分撞毁,只有一人幸存,进入逃生舱后,漂流在宇宙中。不知过了多久,进入了一个冷兵器时代的生命星球。看主角是如何从无到有,发展这个星球。争霸宇宙的。
热门推荐
  • 斗破开始的万界无敌系统

    斗破开始的万界无敌系统

    带着万界无敌系统,穿越到斗破世界,无限装逼,跟着主角对着干。斗破完结之后…狐妖…超神学院,之后还有。
  • 武圣任不平

    武圣任不平

    一宗灭门惨案,带出关于身世的天大秘密,为了解救父亲,任不平踏上了修炼之路,一路过关斩将,遇佛杀佛,遇神杀神。本以为只是复仇,却不曾想,不知不觉中,自己已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他是魔,却心怀苍生,知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是神,却杀伐果断,从不手软。这是作者的处女作,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有恩怨仇杀,也有铁骨柔肠;有激烈打斗,也有细腻情感。热血、励志、正义是主元素,好看的小说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 唐唐恐龙奇幻历险记

    唐唐恐龙奇幻历险记

    这是一部老少皆宜的儿童读物。可作为睡前故事系列广泛流传。
  • 万界超次元公会

    万界超次元公会

    穿越异界感受不一样的人生。穿越到和地球相似得平行世界,只不过多了很多很多超自然力量
  • 街道上的幽灵

    街道上的幽灵

    咚咚咚,一阵低沉的敲门声传来。当我从猫眼看出去,微微的一阵风吹来……白色的头发在空中飘动,我一脸惊吓,当我在用我那双害怕的眼睛看时…她……消失了。
  • 剑破异界

    剑破异界

    一人一剑破苍穹。问。这天,挡我。一剑破之。这地阻我。碎之。我必逆天。
  • 战起灵邪

    战起灵邪

    在那个年代,奇人辈出,茅山天师,可占吉凶的阴阳算命先生,北方出马,湘西三邪……当这些所有人联合在一起的时候,千年僵尸,万年老鬼,鬼国鬼帝,什么日本阴阳师,九尾狐,南洋降头师,通通的都给我乖乖等死吧!
  • 我和我的女神们

    我和我的女神们

    他是如假包换的人族,修炼的却是妖族功法;他本想着报完父仇,老老实实的欺男霸女过完这一辈子,却被迫去征战天下,统一大陆。他自诩可以为兄弟两肋插刀,身边却是女人多过男人;他自诩肯为千金轻一笑,却又不敢招惹身边的任何一位女神。他从东北边陲的一座小城起家,灭妖族,平内乱,纵横沙漠三千里,笑傲海疆五十年。他是两大帝国的摄政王,是一大教派的创始人。他是兄弟眼中的好哥们,他是女人眼中的好男人。有他在,妖族重新焕发了生机;有他在,人族的未来不是梦;有他在,四海升平,海晏河清。他被各族人民尊崇为:大帝天尊!本书讲述的便是他的传奇故事!
  • 宝莲灯之我为沉香

    宝莲灯之我为沉香

    天庭腐败,心魔当道;举旗伐道,民心所向。重生异世,手持神灯;弑神斩龙,霸绝三界。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统帅天河的天蓬元帅,掌控天条的司法天神,八臂哪吒三太子……当这些人全部聚集,又是何等阵仗!宝莲灯之我为沉香,不一样的故事,一样的精彩,一样的热血沸腾。
  • 几归期

    几归期

    她是魔族附属妖族的一个先天无灵力的小妖,他是叱咤风云的一方封王,机缘巧合,她撞到他的视线里,确是因为偷吃贡品结果“被迫还债”留在他身边,相伴几百年,却没捅破心思,她日日与自己弟弟厮混!终有一日,他去讨了人“该把她还我了!”自此开始告诫四方,这是他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