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10500000006

第6章 面对(1)

一个人不能正确地面对自我就很难真诚地面对他人

前章讲的是“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倡的是不仅要学会运动,更要明白动与思的科学匹配。本章的中心思想是两个字“面对”,同样可以看出这个词对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笔者在近年的教育咨询工作中发现,某些患者心理问题的产生,其实就是不能面对现实的结果。他们往往运用消极的防御机制使自己逃避到臆想的主观世界,以为这样就可以减少内心的痛苦,或者能达到自己的愿望,殊不知这样做就如同埋头的鸵鸟一般,只会使自己离真实世界越来越远,痛苦与压力却越变越大。而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有很多人在无意识间运用。当然,人本身就是各种因素构成的多元综合体,导致心理障碍也有综合的内外在因素。除生理因素外,本文更多的是从心理和社会角度加以分析。

一、举“案”说“法”

在日常生活中,不愿面对现实的例子举不胜举。为了能让读者更加直观明白,笔者将各种实际情况做了如下分类:

(一)不愿面对起源

具体表现为看不起自己的家庭出身、容貌体型、外在条件等等。

案例2-1:改变容貌不如改善心理

娟子(化名)在找到心理医生前,曾去过省内包括北京多家医院的美容整形机构。当她再次提出要做垫高鼻梁的时候,周围的人们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她。因为现实中她的鼻梁已经够挺拔了,已经到了医学上不能再填充的状态了,医院美容科里的医生,基本上都为她做过矫正与治疗。可是每次做完手术过一段时间后,她就会不满意。只要听说医院来了新人或者是有什么新技术,她总是提前报到。前两天接待她的这位医生正好是我的一个朋友,我们也经常交流一些心理学知识。他经过仔细检查和交谈后,对娟子说:“你还是先去看看心理医生吧!”娟子刚开始还很生气,认为我这个朋友侮辱她,指责我朋友是不想给她做手术,敷衍她而已。我这位朋友善心陪着她,一起来到了我们的咨询中心。

“你难道没发现我的鼻子太低吗?你难道没觉得我的胸部太小了吗?你没有发现我的身材不够苗条吗?”屁股还没有坐稳,娟子就在心理医生面前抛出一系列问话,言语之迫切、语速之焦急让接待她的刚毕业不久的男心理医生一时不知所措。等平静了一会儿后,她似乎才意识到问话的仓促。娟子沉默了一会儿对心理医生说:“像我这种状态,这辈子恐怕找不到一个好工作了。”给自己做手术是为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是吗?这些话听起来多少有点牵强。但心理医生明白她背后应该还有很多故事。

6年前,娟子从当地的一家大学毕业后,应聘进了一家化妆品公司。工作了没多久,她就被辞退了,具体原因不详。但听娟子自己解释说,大致是因为她肤色不够美白。接着她又去了一家化妆品公司。在单位组织的一次聚会上,有位和她年龄相仿的(据她说此女子是领导的情人)的女主管,酒后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说,她眉毛有点杂乱不够清秀,鼻子长得不够俊美,周围的人也是七嘴八舌胡乱添话,让她本来就很敏感的自尊心受了极大的伤害。最让她受不了的那位年龄可以大她一倍,平时一本正经地男经理也说三道四。这让她心理受到了极大地伤害。“这不就是说我长得丑嘛!”一气之下,这次她主动辞了职,并发誓不再从事化妆品行业。紧接着去了一家整形美容机构,把自己的眉毛做成柳叶眉,鼻梁也垫高了很多。她以为这次不会有人议论她了。可是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几次在工作中都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不是感觉到同事说她身材不好看,就是认为有人说她个子不够高,或者是认为自己的脸上长了不应该长得痤疮……就这样,从毕业到现在,除了换工作就是找美容机构。她自己挣得钱还不够自己花销,好在她的父母是当地一家效益不错企业的双职工,还勉强能供得起她的消费。

案例分析: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人们的心理需求也越来越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论是一线还或是二线城市,美容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可以这么讲,现在医疗美容业的兴旺与人们的爱美标准提高有关。但也不能排除与心理问题障碍患者增多有关。表面上看是对自我外表的不满意,深层次讲是对自我的不满意,对自我的不自信,就像娟子一样的人大有人在。单凭别人的议论就去做整形手术,就是完全按照他人的思维逻辑走。比如:好容貌可以找到好工作。可是领导是会换的,没有实在的能力职位是肯定不会长久的。在经过几次咨询后,我确定她已患上了抑郁症,还伴有一定的强迫状态。于是,我推断娟子其实是一种自我没有成熟的表现,是她压抑和自卑的症状反映。事实上,不是别人说她不好,而是她自己不能接纳自己。娟子做完了眉毛做鼻梁,做完双眼皮又做脸型。她已经坠入了自我设置的怪圈中。如果不实施心理干预,她就是做完了全身整容置换,也不会满意,或者说她也不一定会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因为她的容貌没有问题,而是心理有障碍。

纵观周围,像娟子一样的人不在少数。我接待过一位减肥已经到了皮包骨头的地步还不满意的主持人,还有一位身高一米八九还不满意的戏剧演员等等。无数个案例都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他们的外表都相当不错,可是自己仍然抓住自己的小辫子不撒手,对自己极其不满意,宁可忍受饥饿之苦或刀伤之痛也要达到自己所设定的完美状态。假如不进行专业的心理干预,他们会不辞劳苦、痛不欲生地追逐一辈子,结果还会落下一个答案“不满意”。

(二)不愿面对过程

具体表现为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空谈主义者。

案例2-2:成熟与成长

记得笔者前几年接触过一位由父母带来咨询的学生。他很健谈,每次到我这里都是滔滔不绝。他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告诉我等他大学毕业后计划开一家证券公司,而且还要做到在国际上有发言权。每当他给我讲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脸上总洋溢着无比的自豪。可是,作为心理医生的我们心理都很明白,职业经验告诉我们,不是我们刻意打压他的积极性,而是以他的现状基本上是很难达到他所讲的目标。因为这是一种典型的夸大妄想,已脱离了正常的心理状态,是一种通过畸形的外在夸大来掩饰自我脆弱的心理。

我笑着对他说“非常欣赏你的聪明和想象力,非常期待能看到你成功的那一天。但是我们一起想想看,你现在正在做什么?你现在的身份是一个十八岁的高中生,学习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一名。我抛开你的学习成绩,单凭你学习的时候每天在自己的房间里上网、聊天、打游戏,而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一点来分析,你就是有了大公司,不知道你管理公司会是什么样子。你的家庭既没有雄厚的资产也没有高官达贵或海外关系,父母都只是在普通企业里工作的双职工,如果不通过务实的辛勤劳作,我不知道你的证券公司什么时候才能开张,什么时候才能闻名世界……

通过一定的药物治疗和一次次深入而坦诚的对话,这个学生终于慢慢回归了常态,懂得了努力学习的重要性,也终于明白了万丈高楼平地起,需要的是坚实的地基——专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良好的综合素质这一道理。于是他迎头赶上,在重新复读一年后,考取了本地一所大学,并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国际金融专业认真就读。

(三)不愿面对结果

具体表现为不接受情感受挫、生活琐事及人生挫折等。

案例2-3:不让结婚的妈妈

小丹(化名)今年31岁,身材很好,长得也很漂亮。她要是不说年龄真看不出像三十岁的女孩。她是从朋友那里打听到我们心理咨询机构而来的。她告诉我,从22岁就陆陆续续开始谈朋友,数量已将近一个排了。每次分手的原因大都不是他们两个所致,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母亲过于挑剔男友最终告吹。曾经小丹也坚持过自己的选择,可是母亲就寻死寻活地折腾,去单位监视跟踪,还调动其他亲朋好友来劝导。有的男友看到小丹的这种状态还能坚持一段时间。可有的男友看到这个样子,索性提前分手了。这不刚谈了一个中意的男友,小伙子非常不错,又是一名军官,小丹不想再放弃了。可是小丹妈妈又开始挑男友的毛病了,先说男友家是农村的文化层次低,后说男友是军人,以后还要面临转业等等。总之,恋爱关系可能又要泡汤了。

“你和男友的感情怎样?”我问道。

“很好。我们两个说好今年年底登记结婚呢。对方的家属要求双方老人坐在一起碰碰面,商量一下我们的婚事。可是我妈根本就不见。”

“你已经大了,在婚姻这事上,你不能为自己作主吗?”我问。

她听到这句话一下子哭了。“我的确是应该为自己做主。可是每次和妈妈争执到这个问题,她都是痛哭流涕地让我做一个选择,让我选择要妈妈还是要男友!”

“你是单亲家庭对吗?”我嗅到了一点味道。

“是的,我爸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就不幸去世了。我们娘俩一直相依为命,坚持到现在。所以,有时候我也不愿意让我的妈妈因为我的婚姻而伤心。”

“那你这次想怎么办呢?”心理医生问。

“我这次想好了,我不能再放弃了,我必须要坚持。可我还是不想让妈妈太伤心。”小丹说。

“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如果您认为这个男人值得托付的话,我相信您能坚持。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您。”心理医生说。

我们在和小丹交流一段时间,了解了详细资料,决定把咨询的重点转移到真正需要做心理干预的母亲身上。因为我们知道母亲在这种关系当中是主因。她的心结打不开的话,不仅女儿的婚姻能否成功是个问题,进一步说假如孩子结了婚,做丈母娘与女婿的关系也很难和谐。因为问题的症结就在妈妈还没有恢复的心理上。

案例分析:

此类案例,日常生活中多少都会看到。从一般层次看来,母亲的举动是为了女儿的将来好。可是深层次来讲,小丹的妈妈是为了自己的心理需要,这话可能让人难以理解,或者说是有点不近人情。可是当你了解他们家的情况后,就会明白小丹母亲身上有一种很强烈的“恋子情结”。正是这一情结,使得做母亲的,始终处于希望女儿幸福,但又怕自己的幸福被他人剥夺的矛盾当中。于是,就有了女儿没对象,心里着急托人为女儿找对象,而当女儿有了对象又怕被抢走的矛盾情结,最终导致妈妈歇斯底里地干预女儿婚姻的做法。

恋父或恋母情结作为一种现象已为社会很多人所认知。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家长和孩子之间还可能会形成另外一种情结:“恋子”,也可以叫“护犊”。也就是说,家长对孩子依恋过度而形成了难以解开的心结。这一心结会让家长无法离开儿女而独立生存,会使得本来无私的母爱或父爱变得自私且不可理喻。我们也可以这么讲,作为家长还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母爱。因为真正的父爱或母爱应该是无私的,是乐于看到孩子健康成长,离开自己怀抱后可以自由翱翔,而不是强留孩子在自己的襁褓之中。这才是真正的长辈之爱,一种世上带有分离但最伟大的爱。

从多年咨询案例来看,“恋子”情结导致的心理问题要比“恋母或恋父”更为严重。因为时间是长久的,孩子在家庭中角色还是处于弱势,不像成人带有独立的思维。孩子从小跟在父母身边,是被动受影响的。纵观我们的现实:大学生的陪读、对儿女婚姻的过度干预等现象,都或多或少是恋子情结起作用。

有不少人说:“和别人处对象,就是害怕家长。”

“我其实是在和未来的丈母娘谈恋爱!”一位深受其害的小伙子曾激动地说。可以看出,即使未来儿女结婚,如果母亲不能矫正此问题的困扰,也会影响到下一代人的正常夫妻生活,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的分居、离婚等不良事件。同样也可以看出,家长因辈分、年龄较长,固然经验多一些,但对于感情最好还是提倡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很多单亲或再婚家庭容易复制相同家庭。笔者不是说单亲家庭不好,而是在自己的咨询经验中,看到了很多类似的事情。唯一能提醒的就是,假如您看到这本书或您的亲友是类似现象的话,一定要把重点放到母亲身上。当然,这只是经验之谈,不可刻板复制。

(四)不愿面对“面对”

案例2-4:我们娘俩谁有病

记得有一天早上,当我们正在交班的时候,电话铃响了。一位女士很焦急地给我们打电话,让我们帮她给孩子看看病,话还没有说完,就匆忙挂断了。我隐隐约约感觉到电话那头还有争吵声。不到一小时,就进来了娘俩。母亲大概四十多岁,孩子也就是个高中生十七岁左右。

母子俩走进了咨询室,在长沙发的两头分坐着,都是气鼓鼓的样子。显然,在来咨询中心的路上,他们的争吵并没有停息。妈妈对医生说道:“快帮帮我吧。孩子现在每天都在跟我吵架,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顺心。我什么话都不能说,一说话就挨呛。总之,我这当妈的干什么都不好。您说我这孩子是不是心理不正常啊。”

儿子马上插话说:“我心理正常得很,心理不正常的应该是我妈!她真是病得还不轻,整天唠叨不止,而且整天管我这个,管我那个。今天上学校看我,明天找老师交流,就连每天上学都送我。你说我都这么大啦,让同学都会笑话我。”

母亲也不示弱:“这还不是为你好?如果我不去学校,不找老师,你的学习不就更差了吗?你这样下去,一辈子就毁了。你爸忘恩负义地在外边找了个小三,把我们无情地抛弃。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你怎么就不念我半点好……”

还没等女士说完,儿子就反驳:“我不需要你养,我花的是爸爸的钱!你除了唠叨我、控制我,你还能给我什么?”母子俩当着心理咨询师又开始大吵起来,声音一句高过一句。

“你今天为什么骗我?”儿子问。

“我不骗你,你能来吗?”母亲说。

“说说妈妈都怎么骗你了?心理医生问。

“我到这里来,才知道我妈让我看心理医生。她为什么不跟我商量一下?”儿子反问。

“她骗我,说她身体有病,让我陪着她看医生。”儿子怒视着母亲说。

说实话,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确有很多父母是哄骗孩子过来的。因为我们的接诊制度是“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自愿性原则。为了充分保护好双方的权益,我们一般不外出咨询。因此很多父母的做法是善意的谎言。因为很多重症心理患者是没有自知求治欲的。

为避免再次发生冲突,心理医生让这位母亲先暂时回避。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儿子罗列了母亲的几十条病症和对自己的伤害。整个过程,儿子一直在使用一个代词“她”而不是妈妈。儿子也没有说到妈妈对自己的点滴关爱,而且还说出了一句惊人的话语,父母的离婚主要原因在于母亲。

同类推荐
  • 受益一生的34种记忆方法

    受益一生的34种记忆方法

    好的记忆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端正记忆的态度,树立信心。其次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只有不断的应用各种精彩的记忆方法到记忆中去,才能真正的提高你的记忆力。再次就是创新的精神和习惯。
  • 你的形象价值百万你的礼仪价值百万(超值金版)

    你的形象价值百万你的礼仪价值百万(超值金版)

    与人之间的竞争是智力的竞争,也是口才的竞争。口才决定了我们的价值,决定了我们的成败。无论你从事何种行业,无论你身居什么职位,也无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你是年轻还是年老,你都必须重视礼仪。一个成功的形象,展现给人们的是自信、尊严和实力。个人形象是昂贵的,有的时候它价值连城。本书深刻地点明了形象、礼仪、口才在人生中的巨大价值和重要作用,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形象、礼仪、口才的基本原理和法则,指出了提升自我形象、修炼优雅礼仪、练就口才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从交际到生活、从求职到工作、从说话到办事、从推销到谈判。
  • 好口才让你如鱼得水

    好口才让你如鱼得水

    口才是金,它能让你如鱼得水,助你迈向成功。本书从实际出发,对做人办事所需要的口才知识做了完备详尽的介绍。
  • 做事先做人的潜规则

    做事先做人的潜规则

    会做人,能左右逢源,不会做人,四处碰壁;会做人,做事有人帮;不会做人,处处碰壁;会做人,办事有捷径,不会做人,命运多舛。如何行动,如何去把握自己做人的原则成就了不同的人生局面。做人有差距,做事当然会有不同的结果。在智力大体相当的情况下,如何行动,如何去把握自己做人的原则就成就了不同的人生局面。有的人不贪图安逸,从来就没想过要有所作为;有的人虽然有远大的抱负,但没有孜孜以求的耐力;有的人刻苦发奋,但始终抓不着努力的方向,有劲用不到对的地方。成功属于会做人的人。本书既是通过:自强不息,做命运的主人;精挑细选,不断扩大朋友圈;勇往直前,追求心中的爱。
  • 商用谋略策划老手

    商用谋略策划老手

    本书分五章,内容包括:市场竞争中的商用策划、稳操胜券的竞争策划、迅速准确的信息策划、企业策划的广义灵感等。
热门推荐
  • 帝画眉:失贞王妃

    帝画眉:失贞王妃

    新婚之夜,她的夫君眼看她承欢于他人,自此心碎神毁。悲苦无人知,只得到夫君的一句“贱人!”还有一记响亮的耳光。白皙的肌肤上赫然印着一朵妖冶的红莲。他原本慵懒的目光捕捉到那一抹嫣红,骤然变冷。“不必找了!”他语气森寒,“今晚你侍寝。”常言道:“最是无情帝王家。”在外漂泊了十余年的她,被迎回故国,却体会到了什么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父皇和母后的疼爱,皇兄的宠爱,还有他小心的喜爱,温柔的呵护,逐渐抚平她创伤累累的心。
  • 青春总会散场

    青春总会散场

    平平淡淡的校园文,作者是个小白,先来练练手嘻嘻
  • 晨曦de光

    晨曦de光

    她叫欧阳汐,没有倾城之貌,没有高贵的身份,却与他们擦出了火花。她的青梅竹马和初恋离开了她,两个约定,她负了他!她欺骗了谁?谁欺骗了她?而让她动心的泰迪熊又是谁?得知身世,他们又该如何面对?
  • 超级妖孽保镖

    超级妖孽保镖

    兵王回归,再创辉煌。贴身保镖,美女校花。叱咤风云,众美归心,横行都市校园,铸就传奇之路!为兄弟,甘愿两肋插刀,为亲人,不惜血洗全场,为美女,挺枪直上,义无反顾!清纯空姐、霸道白领、冷艳总裁、可爱萝莉等等各路美女也都纷纷而至……
  • 紫金灵神

    紫金灵神

    他,本是规则下的一族之尊,距离灵神仅一步之遥,却不愿屈服于规则下,与规则博弈,众灵士皆可为子,只为胜规则半子。曹皓轩身本富贵,因果轮回之下,陷入惊天迷局,成为一颗棋子。不入彼岸,天地有恨。不成灵神,生死无门。且看这一枚过河卒,如何破这生死局。
  •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

    肖淡淡是个调皮的姑娘。慕航是个有些大男子主义的男孩。由于肖淡淡父母的原因,她的童年是跟着外婆的,而外婆是慕航家的老保姆,所以肖淡淡也一直住在慕家。顾羽的出现所打破了他们的安静生活。顾羽的爸妈都是工人,并且前后被工厂的机器绞断了双臂。一家人生活的很艰难。生活方面的压力,养成了顾羽霸道、固执、冷静、早熟的复杂性格。顾羽成为肖淡淡的同桌后,逐渐被她的善良吸引着,他并不打算抗拒,即使他知道慕航和肖淡淡的关系,他骨子里的好战仍旧决定了他会放手去抢,去赢得属于自己的温暖……
  • 执悟

    执悟

    《执悟》记录着初础同志读书学习的勤奋经历,包含着他对管理工作的静心思考,蕴涵着他对人生阅历的经验积累。全书共94篇文章,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为《读书与思考》,下篇为《小故事的启迪》。虽然,书中每篇文章的篇幅不长,但从一个金融管理者的独特角度,反映了作者学习过程中的感悟,无不闪耀着作者的思想火花。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乃至其他各个行业的管理者都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作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举步维艰

    网游之举步维艰

    凌峰是个脑桥游戏高玩,曾在很多游戏里叱咤一方。最近开始迷恋上一款叫做《上古世纪》的网游并准备大干一场。谁知在正如日中天的时候竟然遇见了这一辈子罕见的游戏高手,并被击败。从这一刻开始他的游戏之路便从未顺利过。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