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14800000015

第15章 政治(1)

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是一种权威型的政治文化,有一种使人信从的威望和力量。自政治发端以来,权威就构成了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天神崇拜、祖先崇拜和王权崇拜贯穿封建政治文化始终。

皇帝

皇帝是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中国古代最早所称的“皇帝”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帝”原来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天帝,后来许多国家混战,各自称帝,出现西帝、东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来到人间,成为超越“王”的人间尊号。(也有说是部落时期的黄帝、炎帝、蚩尤等)。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认为是“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将“皇”、“帝”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为自己的帝号,从此天子称为皇帝。

在封建社会时代,“皇帝”虽是一个无比尊贵的称号,但臣下在皇帝面前,却不能直呼“皇帝”二字,称呼皇上常常只用皇帝的别称。

东汉时称皇帝为“国家”,这是由于古代称诸侯为“国”,称大夫为“家”,人们便以“国家”作为国的通称,皇帝是国的化身,因而称皇帝为“国家”。晋代仍然沿袭这种称呼。

唐朝称皇帝为“圣人”,在皇宫里面称皇帝为“宅家”,因为皇权至高无上,“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故称“宅家”。

宋朝曾以庙、祖称皇帝,如称宋神宗为“神祖”,称宋仁宗为“仁庙”。还有称“官家”、“官里”的,是取“五帝宫天下,三王家天下”的意思。

此外,皇帝的别称还有天子、陛下、皇上、上、飞龙、乘舆、车驾、驾、万岁、万岁爷、至尊、人主、圣、家家(北朝)、郎主(辽、金)等,也有以年号作为皇帝别称的。

国王和皇帝都是君主国的国家元首,但国王和皇帝却是有区别的。皇帝是大一统中国的第一号人物,分封到各地的皇亲国戚和功臣才称国王。也就是说,国王是皇帝诰封的,是要听命于皇帝的。

皇后

皇帝之正妻称“后”或“皇后”。皇后在后宫的地位等同于皇帝在前朝的地位。“皇后”名称自秦汉沿用至清末。

历代皇后的遴选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种。

★选秀

未大婚的皇帝成年后进行选秀。第一次选秀,一般册封一位皇后(以玉如意为示,得如意者为后)和两位妃。这样册封的皇后地位最高,是皇帝的正妻,所生长子一般封为皇太子,皇帝的正妻皇后所生的孩子如果成为皇帝,那么健在的皇后则成为圣母皇太后;庶妃所生的孩子成为皇帝,那么皇后则成为母后皇太后。

★续弦

皇帝的正室皇后去世之后,皇帝会从后妃之中挑出一位成为继皇后。继皇后的地位高于寻常妃嫔,但比正室皇后要低。继皇后一般是皇帝宠幸的贵妃或皇贵妃中德行高尚者,要么是皇妃中育有子女者。

★母以子贵

皇帝死后,皇子中的某一位继承皇位,新皇帝的母亲自然成为皇后。这就是“母以子贵”的思想。清代的很多妃子都是这样成为皇后的。一般来说,皇帝生母(如果他不是正宫皇后的话)的地位要低于皇帝的正妻。

★追封

这是给予已过世的妃嫔死后荣耀的一种方式。一般被追封者是新皇帝已过世的母亲,但也有例外。

太上皇

历史上的太上皇大致有四个意思,一是皇帝父亲的尊号;二是特指把皇位让给太子而自己退位的皇帝;三是比喻在幕后操纵、掌握实权的人物;四是道教称远古时代的帝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追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但这不过是有太上皇称号的开始,真正做了太上皇的,是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太上皇。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做了皇帝。每当朝会,皇帝一到,百官山呼,依次奉贺。先前的地痞小混混刘邦,此时也摆起了天下至尊的架子。不过,有一件事却有损他的皇帝尊严。那就是碍于封建的孝道,刘邦在家中对自己的父亲刘太公,“五日一朝(看望)”,而且要拜见,“如家人父子礼”。太公的管家觉得不妥,对太公说:“现在的皇帝虽是您的儿子,但却是天下万民之主;您尽管是皇帝的父亲,可也还是个臣子。怎么能让皇帝拜见臣子呢?这样下去,皇帝就失去了权威。”太公认为这话不错,等到刘邦再来看望时,他就恭敬地拿着扫帚站到门口,又向后倒退,好像奴仆迎接主人。刘邦见状吃了一惊,急忙搀扶太公。于是太公把管家讲的道理说了一遍。刘邦听了自然高兴,便重赏管家,尊太公为太上皇。

后代的太上皇,倒不一定都是做皇帝的儿子尊奉的。有的是主动传位于太子;有的是在形势逼迫下,不得不给儿子让位。他们的境遇也很不一样,有的仍牢握权柄,操纵朝政;有的颐养天年,悠哉游哉;还有的被软禁起来,与囚徒无异。

丞相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丞相是皇帝的股肱,他典领百官,无所不统。

丞相制度起源于战国。从秦武王开始,设左、右丞相。汉景帝时改称为相。属于军事大计或其他要务,皇帝会召集公卿、二千石、博士共同在御前商议,避免专断。一般政务,则由丞相决定即可施行。皇帝有事,常向丞相咨询,丞相有时可封驳诏书,表示对皇帝命令持保留态度。

丞相具体职权是:任用官吏,或是向皇帝荐举人才;对于地方官的守、相有考课和黜陟、诛赏的权力;主管律、令及有关刑狱事务;地方上若有暴动等事,丞相派属官前往镇压;在军事或边防方面也承担一定的责任;全国的计籍和各种图籍等档案都归丞相府保存。西汉时御史大夫辅佐丞相,职掌大致相同,所以不少事务常由丞相、御史共同出面处置。

丞相之秩为万石,月俸之谷三百五十斛,钱六万。属官有长史二人,为丞相的助手。另有少史、征事等。又设西曹、东曹、奏曹、集曹、议曹等机构,分管官吏迁除、郡国事务、章奏谋议、征集租谷等事。武帝元狩年间,又置司直,专司刺举百官不法者,从而加强了丞相的监察职能。

西汉初,为相者多为开国功臣,位尊职重,敢于直言进谏。到武帝时,擢用公孙弘为相,开以后布衣登相位的先例。随着君主集权加强,武帝重用内廷近臣,对丞相不甚信任,其在位者大多谨小慎微,庸碌无能。

汉武帝末年,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从此到西汉末,大司马权势在丞相之上,而大司马多由外戚充任。西汉晚期,丞相职权为内朝所取,已无所作为,在君主和权贵面前,阿意曲从,以保持其禄位而已。

汉成帝时,建议立三公制,旨在分散丞相的权力。三公制一直实行到东汉末。

汉献帝时董卓为相国,俨然在百官之上。后来曹操废三公而恢复丞相、御史大夫,并自任丞相。董卓和曹操都是大权独揽,和君主无异。

魏晋南北朝在易代之际有时也设丞相或相国,性质均与董卓、曹操时无异,并非正常官制。

唐、宋以后尚书省或中书省有时设左、右丞相,相当于原来的尚书左右仆射,位居尚书令或中书令之次,握有实权。

明初中书省无令,仅设左、右丞相,权极重,后为明太祖所废,以内阁大学士行丞相职权,迄清末未再恢复。

三公

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以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

西汉初承秦制。从武帝时起,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被称为三公。汉武帝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大司马权越丞相之上。汉成帝时将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

西汉末虽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马权力最大。新莽时,沿袭了西汉三公制。东汉初仍设三公官,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三公各自开府置官属。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汉光武帝虽仍设名位显贵的三公官,但实权渐归尚书台。和帝、安帝开始,外戚、宦官更迭专权。外戚窦宪、梁冀等,都拜为大将军,位在三公上。

东汉末年,董卓为相国,居三公之上 。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年),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且自为丞相,两汉时实行了200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终止。

曹魏重新恢复三公之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依然位居极品,且开府置僚佐。但实权则进一步向尚书机构转移。至隋,三公不再开府,僚佐全部撤消,完全变成虚衔或“优崇之位”。宋代以后,往往亦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其虚衔性质不变,并渐次演化成加官、赠官。明、清同。

九卿

《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条谈到建筑宫室规模时说:“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注云:“六卿三孤为九卿。”此指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以及少师、少傅、少保,合为“九卿”。

秦汉通常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大鸿胪)、宗正、治粟内史(大司农)、少府为九卿,实即中央各机关的总称。北齐改廷尉为大理,改少府为大府。魏晋南北朝以后,设尚书分主各部行政,九卿专掌一部分事务,职位较轻。

明清有大小九卿之别。明之大九卿为六部尚书及都察院都御史、通政司使、大理寺卿;小九卿为太常寺卿、大仆寺卿、光禄寺卿、詹事、翰林学士、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苑马寺卿、尚宝司卿。

清代皇帝的谕旨中常以六部九卿并提,可见不把六部计算在九卿之内。九卿究竟指哪些官,说法不一致。其小九卿则指宗人府丞、詹事、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鸿胪寺卿、国子祭酒、顺天府尹、左右春坊庶子。

郡县制

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秦汉。

春秋时期已有县、郡的设置。战国时期,随着边防设郡之地逐渐繁盛,内地的县逐渐增多,需要建立起更高一级的管理机构,于是就形成了郡、县两级制的地方管理体系。郡守为郡之长,多由武官充任,有征兵领军之权。至战国末年,各国郡县的设立已很普遍。

秦统一后郡县制遂遍行于全国。司马迁说秦始皇分天下为36郡,《晋书》以为统一后又有所增设,可达40郡之多。

汉继秦制,比秦更为严整。汉时不断增立新郡,东汉顺帝时全国共有105郡国。国指诸侯王国。武帝以后,国的地位相当于郡。一郡所统之县,一般约为20县上下,一郡总人口数以20万左右者居多,多者也可逾百万。县之下置有乡、亭、里。里是民户聚集之处,犹如后世之村落。

秦称郡之长官为守,汉景帝时改名太守。郡之长官,除太守外,秦置监、尉。汉景帝时改尉为都尉。都尉和太守的治所可分设于两地。都尉也设府置官属,在郡中和太守并重,有时可代太守行事。

县之长官为令、长。《汉书》说县满万户者,其长官称令,不满者称长。令、长的职责是掌管一县的治安、刑讼及赋敛徭役等事。

郡县制确立后,中央通过考课和监察以加强对地方政权的控制。秦汉之制,郡县每年都要向中央汇报。同时,中央或郡也要对其下属进行考核,有功者可受奖赏或升迁,有过者轻则贬黜,重则免官、服刑。

秦汉的郡县制代替了周的分封制,也即从地方分权演进为干强枝弱的中央集权制,为后来2000年的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三省六部

三省六部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隋唐中书省的长官为中书令(隋称内史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隋称内史侍郎),主要职官有中书舍人。中书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起草之责主要由中书舍人负担。

门下省的长官为侍中(隋称纳言),副长官为黄门侍郎(后改称门下侍郎),主要职官有给事中。门下省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敕,如认为不当,可以封还和加以驳正,称“封驳”。驳正之权主要由给事中掌握。

中书、门下二省都设在宫内,所以又有谏诤之责,设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左右拾遗,分属二省(左属门下、右属中书),以匡王皇帝的过失。

尚书省设在宫外,长官为尚书令,实际不任命,由副长官左、右仆射代行职权。仆射之下有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负责都省职事,总领六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副为侍郎;各司之长为郎中,副为员外郎,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他们对中央担任具体事务的九寺三监(或五监,见卿监)及地方上的府、州、县官有领导、监督之权。“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是三省分工原则,从而彼此制约,以掌管国家大政。

这个原则并没有始终贯彻。唐中叶后,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元代改革三省六部制。金、元、明只设一省六部,一省,金为尚书省;元、明为中书省。明洪武十三年(1380)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自此,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之制。

御史台

御史台是监察机构,自秦汉以后,历代都设此机构,掌监察之事。

秦在中央设立了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其长官是御史大夫。在御史大夫之下设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察史等各级监察官员,而以监察史负责地方各郡的监察事务。

汉承秦制,以御史大夫为全国最高长官,全国最高监察机构亦称御史府,又称御史大夫寺,别号“宪台”。汉代在御史大夫之下设有御史中丞和中丞,其具体的职务是内掌图书秘籍,外督十三部刺史,举劾案章,居殿中察举非法。御史中丞之下设御史、侍御史,其具体职责是监察违法、举劾违失、受理中央诸公卿奏事,典法度、掌律令、督察部刺史等。

三国魏晋南北朝,监察制度经历了一个较低落的发展时期之后,进入隋唐,随着皇权的再次强化,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隋代中央监察机构沿用东汉以来的名称御史台,首长仍为御史大夫。唐代的监察制度最具规模。唐代在中央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至唐高宗时改名为宪台,武后临朝,又改为肃政台。唐中宗时,又改为左右御史台。唐代中央监察机构不同于前代的是,在御史台之下设立三院,三院分立,相互牵制,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善严密的中央监察机制。这是唐代中央监察系统高度完备的重要标志。

宋元明清时期的监察制度,虽大致沿袭前代,但在某些方面还是有重大创设和发展。

明代废除宰相制度之后,六部直属皇帝,在六部各设一都给事中,称“六科给事中”,加强了对六部官员的监督。明代在地方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到了清代,其单线垂直的独立监察体系基本沿用明制。

枢密院

官署名。五代后梁建立崇政院,后唐改称枢密院。宋代沿置,主要管理军事机密及边防等事,与中书省并称“二府”同为最高国务机关。辽设北枢密院(相当于兵部)、南枢密院(相当于吏部)及汉人枢密院(掌汉族地区兵马)。元代枢密院主要掌军事机密、边防及宫廷禁卫等事务;战争时设行枢密院,掌一方军政。明清废除。

同类推荐
  • 知堂两梦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知堂两梦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这个选本和坊间流行的其他选本所选篇目,几乎无一篇同者。周作人在传统中找到了他所称的“中国思想界之三盏灯火”——汉代王充,明代李贽,清代俞正燮,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疾虚妄、爱真实”,并由此上溯到墨子、颜回、大禹,梳理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系统。本书清晰地呈现了这个思想体系。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家讲座第二辑:莫砺锋讲杜甫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家讲座第二辑:莫砺锋讲杜甫诗

    本书是莫砺锋教授在南京大学讲授杜甫诗歌的实录,举凡杜诗学的重要问题,如杜诗的流传和接受、杜甫诗歌的思想内核和艺术特色,以及杜甫本人的诗歌理论等,作者都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书中有许多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解读,且结合了大量的具体实例,处处显示作者的研究心得,更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治学门径的指点。不论对于杜诗研究者还是爱好者,本书均为理想的参考读物。
  • 余秋雨文化之旅

    余秋雨文化之旅

    余秋雨,他学贯中西,推动了当代中国散文的发展,被誉为“余秋雨现象”。他的近十本“文化散文”著作,自上世纪90年代初出版至今,频频刷新销售排行榜,且拥有了无数读者,创造了出版界的奇迹。本书作者以鲜活的语言为针脚,所穿之线是余秋雨的“读书生活”。作品清晰地再现了余秋雨的成长之路,使读者从这位文化大师身上,领略到了作为一个人生存奋斗、发展完善的方向。
  • 什刹海九记

    什刹海九记

    本书是什刹海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研究成果的回顾、检阅、梳理、归纳和再认识的文集,冀图体现存史、传承、借鉴作用。全书分为九记,从整体上对什刹海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角度的梳理和勾勒,是对什刹海地区研究和保护的系统总结。
  • 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本书立志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些人类历史未解的谜团,分别从外国军史谜团、中国军史谜团、历史疑云、名人疑案、古老的文明、传说中的历史、迷雾重重的宝藏这七个方面向读者一一展示了人类历史所存在的扑朔迷离、神秘奠测的谜团。此外,本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将一个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谜题以及众多富有传奇色彩的话题,借助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描绘得栩栩如生,从而披露出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再现历史的丰富与变幻。
热门推荐
  • 无遇

    无遇

    一个从开始就是错的故事,能会有一个好结局吗?错过的人也永远不会回来了。
  • 穿越之老婆换我来追你

    穿越之老婆换我来追你

    女主本是现代某财经学院的职专生,与同校女学生发生了矛盾然而因为一个契机,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的一个王国。遇到一个腹黑冷酷的王爷,活在乱世注定要战争才能生存。她能改变男主命运吗?一个尊贵无上的古代王爷居然倒追女主到现代,落魄到给丈母娘家卖土豆。
  • 剑指三千世界

    剑指三千世界

    穿越异界,化身扫地小厮,且看一个身份卑微的小子如何一步步逆天改命,既说我是魔,那便化身为魔,杀到世上再无神佛!
  • 敲然恋爱

    敲然恋爱

    1v1设计院少女vs医学院鼓手男神陈七七一脸花痴的看着舞台上的祁嘉树把衣袖挽到小臂,跟随音乐打鼓的时候,心里乐开了花,这是在打鼓吗,这明明是击中了我的心啊。小剧场:陈七七推着祁嘉树往外走:“哎呀,我等下要换衣服,你也在这儿?”他沉思了一会儿,一本正经的开口:“也不是不可以。”陈七七小脸一红,抓狂道:“祁嘉树,你流氓!”
  • 倾城泪,彼岸花开

    倾城泪,彼岸花开

    我想,有些事情是可以遗忘的,有些事情是可以留念的,有些事情是心甘情愿的,有些事情是无能为力的原来不是没有明白而是明白的时候已经晚了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 君先生每天在线吃醋

    君先生每天在线吃醋

    “我不会再爱你了,你到现在了还不明白嘛!”,女人撕声揭底的嘶吼吼着,声线颤抖中绞着哽咽,垂在两侧的手阻挡着他逼近,发丝凌乱的飞舞,她脸上早已泪流满面毫无形象可言。此刻,但这些已经不重要了。“不,棠儿,你不会的…………你不是说过无论我怎么对你,你……都会十分爱我的嘛!我不信……不信你现在不爱我了。”,男人将她扯进怀里,结实双臂紧紧拥着她,宛如藤蔓缠绕着她动弹不得,沙哑柔沉的嗓音里满满不可置信颤抖。他们之间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黎棠拼尽所有将他推开,先后迈着,心脏的疼痛蔓延了她全身,狠狠的擦拭着泪水,怒吼着,“我真的……真的……不会去爱你了……”“棠儿!”男人猩红的眸色猛地睁大,迅速奔去却不及如火箭驶来的货车,女人就那样在他眼前被撞飞,他身体僵在了原地,脚像嵌了千重的铁难以步行,他不知道他怎么走到她身边,将她紧紧的抱在怀里……那刻,他才知道,不是所以的对不起,会换来她亲口说——没关系……——“君先生?你能送我最独一无二的礼物吗?”,女人搂着男人脖子说。“当然!”“那是什么啊?”
  • 风起何由水浅流

    风起何由水浅流

    因果轮回,生世不休。只因前世恩怨未尽,今生注定纠葛。只能今生情深缘浅,破天寻道可否?
  • 在火影里当宇智波

    在火影里当宇智波

    【半日常】【轻松】简介?不会写哎~,所以本人就决定不写了哎!哈哈哈哈哈(哈哈凑字数)书友群:1129284274
  • 叶先生久等了

    叶先生久等了

    小时候最想要的就是哆啦A梦,因为觉得它的大布兜里好像装了全世界一样。长大后我也终于拥有了我的哆啦A梦,虽然他没有大布兜,但他站在我身后,我就感觉拥有了全世界。生命重新来过,事事顺心,好想并不快乐,明月澜觉得她的生命里少了那么一点刺激,于是,她踏上了寻找刺激的不归路。后来发现一直以来,有一个人在身后,在路上,在尽头,一直陪着她。前世今生,往后余生,不好意思,叶先生,让你久等了。
  • 女帝不侍驾

    女帝不侍驾

    这是一片诸神没落的大陆,九天圣地沦为了残垣废墟,沧海云峰湮没了通天旧路,十里碧落黄泉,皆化沧海桑田。 问这乱世天地,谁主浮沉?有南离储君于大婚前夕离奇失踪,两年后一统七国,演证人间道。有妖族大圣托生通灵古猿拿日月,缩千山,执掌五大天妖禁地,演证灵妖道。有九幽之境冥主携天机入世,取春秋轮回笔,谱人书生死簿,演证幽冥道。有魔尊血脉于阴灵海千万道劫数中归还本位,演证天魔道。而独不见那九天之上,诸神道?有人以法天象地摆下九曲轮回阵,要聚那三魂七魄。有人不惧千难万险,要在赤焰山洞取那焚天暖玉石。有人不知情为何物,却以生死相许。有人明知是场劫数,却也福祸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