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87500000003

第3章 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1.黑面天使——黑脸琵鹭

黑脸琵鹭又叫黑面琵鹭,它身长约80厘米,羽毛呈白色;后脑勺有长羽毛构成的羽冠,额头至面部皮肤裸露,呈黑色;嘴也呈黑色,长20厘米左右,嘴前端扁平呈汤匙状;腿长约12厘米,腿与脚趾都是黑色。雌性和雄性的黑脸琵鹭羽色相似,但是它们的羽毛会随着冬夏交替发生细微的变化:冬天,它们的羽毛是纯白色的,羽冠较短;夏天,它们的羽毛、羽冠和胸羽是黄色的,好像经过印染一样。

黑脸琵鹭一般生活在湖泊、沼泽及沿海滩地等处,经常涉水觅食小鱼、虾、蟹及螺类等动物。

世界上现存的黑脸琵鹭现存大约只有400只,主要分布在我国、朝鲜、俄罗斯和日本。在我国,黑脸琵鹭大致分布在东北至华南沿海、长江流域、海南岛、香港、台湾省等地。有人认为东北一带可能有繁殖地,但至今没有确切的证据。台湾省台南县曾文溪口海岸滩地是世界最大的黑脸琵鹭越冬种群栖息地,多时可达200只;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广东福田自然保护区及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也曾记录有数十只黑脸琵鹭的越冬小群在那里驻留。

2.琵琶之鸟——白琵鹭

白琵鹭又叫篦鹭,它全身大约长85厘米,羽毛呈白色,眼睛周围的裸皮呈黄色;嘴长而直,扁阔很像琵琶,因此还有“琵琶嘴鹭”的美称;它的脖子和腿都很长,腿下部裸露呈黑色。

白琵鹭喜欢生活在沼泽地、河滩、苇塘等处,涉水啄食小型动物,有时也食水生植物。它们喜欢把巢穴搭建在近水的高树上或芦苇丛中。

白琵鹭每窝产卵3~4枚,卵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颜色为白色,有时有细小的红褐色斑点。繁育期间,白琵鹭夫妻轮流孵卵,约需25天,雏鸟留巢期约40天。

白琵鹭是迁徙类候鸟,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在国外,白琵鹭在欧洲、印度、斯里兰卡和非洲北部海岸繁殖,在马里、苏丹、波斯湾、印度、斯里兰卡、日本南部等地越冬;在我国,白琵鹭夏季一般在东北、华北、西北一带繁殖,冬季南迁,在长江下游和华南一带过冬。

3.沉默轻盈的舞者——白鹮

在我国东北一带,白鹮又叫白油老鹳子。它全身长约70厘米,长着白色的羽毛;头与颈皮肤裸露,呈黑色;背及颈的下部有灰色饰羽(冬季褪落);嘴长而下弯,黑色;脚也是黑色,但是脚比较短。

白鹮喜欢生活在河、湖岸边及沼泽湿地。它们习惯小群活动,有时也单独活动在水边或草地上。通常,白鹮在白天活动,活动时没有多大声响,平时几乎听不到它的叫声,行走也很轻盈沉着。白鹮的主要食物是小鱼等水生动物,有时一些植物也成为它们的食物来源。雌雄白鹮共同在近水岸边的大树上搭建爱巢,孕育下一代,一般每窝产卵2~4枚,卵呈淡蓝色,有少许斑点或无斑点。

在国外,白鹮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爪哇和苏门答腊等地;在我国,白鹮分布于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台湾、山东、河南、广东、香港、海南、四川、云南等地,在东北繁殖,在广东、福建、云南等地越冬。

目前,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进行的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过多的压力,导致整个动物界都受到影响,白鹮的分布区也受到影响,种群数量明显减少,据统计,在整个亚洲大约有8000多只。

4.自然“导航仪”——鲣鸟

鲣鸟全身约70厘米,毛洁白,翅膀狭长,嘴呈圆锥形。嘴和眼睛周围的裸皮或为绿色,或为淡黄色。

鲣鸟属是热带海鸟,世界各大热带海洋均有分布,共有6种,其中印度洋圣诞岛的粉嘴鲣鸟有时被单划为一属。我国的鲣鸟均属于鲣鸟属,包括红脚鲣鸟、褐鲣鸟和黑脸鲣鸟(蓝脸鲣鸟)。其中,红脚鲣鸟是西沙群岛最主要的海鸟,体重1千克左右,两足趾间有蹼,善游泳,善于捕捉小鱼和昆虫,仅在夜间及孵卵期间停留在海岛上。

鲣鸟在陆地上和树枝上很笨拙,倘若掉在地面上,就要费劲地扇动双翅才能慢慢起飞,甚至要爬到高坡上往下滑一段再起飞。

渔民们称鲣鸟为“导航鸟”,因为当人在茫茫的大海中迷失方向时,可以跟随飞翔的鲣鸟安全返回海岛。

当繁殖季节来临时,所有雄鲣鸟都用优美的舞姿向雌鲣鸟献殷勤。这种舞蹈是以原地踏步开始,然后左右脚交替踏动几次后,举颈向前,平展双翅,翅尖指向尾部,看起来非常优美。接着,它们抬头发出一串悠长而连贯的鸣叫声,好像在召唤雌鲣鸟,别有一翻情趣。

5.情有独钟——犀鸟

犀鸟与犀牛角有着相似的特征,是奇特而珍贵的大型鸟类。它体长70~120厘米左右;嘴长达35厘米,占身长的1/3左右;脚趾又宽又扁,非常适合在树上进行攀爬活动;一双大眼睛上长有粗长的眼睫毛,这在鸟类中非常罕见;更奇怪的是它的头上长有一个铜盔状的突起,叫做盔突,好像犀牛角一样,故而得名犀鸟。

犀鸟的大嘴和盔突显得很笨重,其实它们非常灵巧,能完美地完成采食浆果、捕食昆虫和修建巢穴等工作。它吃东西时,往往先用嘴将食物向上抛起,接着再用嘴准确的接收,然后吞下食物,享受美味,你说这是不是很灵巧呢?可是这又是为什么呢?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它的嘴和盔突属于中空结构,里面如同蜂窝,充满了空隙,这样就减轻了重量,轻巧而坚固。

犀鸟喜欢生活在密林深处的参天大树上,啄食树上的果实,有时也捕食昆虫,以及一些爬行类、两栖类等小型动物。

犀鸟在每年的春末夏初进行交配,一般选择在天然大树洞里孵卵,当雌鸟产完卵后,就待在树洞里专心孵卵,雄鸟衔泥将洞口封闭,只留一个投食的小孔。在雌鸟卧巢孵卵期间,全由雄鸟寻找食物,然后飞回来用大嘴敲打树干,通知雌鸟“吃饭”,雌鸟此时就将喙伸出那个小孔。白天,雄鸟为了寻找食物每天劳碌奔波于森林与“家庭”之间;夜晚,雄鸟栖息在洞外树枝上,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站岗放哨,让“家人”免受敌人的侵害。直到幼鸟羽毛丰满,这样的生活才结束。雌雄鸟破洞团聚,共同带领孩子们练习飞行和觅食。

犀鸟不仅是一种珍贵、漂亮的鸟类,而且还是一种比较注重感情的鸟。一对犀鸟中,如果有一只先死去,另一只绝不会苟且偷生或另寻新欢,而是在忧伤中绝食而亡,因此被人们称作“钟情鸟”。

犀鸟的一般寿命在30~40岁左右,最长寿的可达50岁。

犀鸟分布在非洲及亚洲南部。在我国,犀鸟大多生活在云南西部和南部,以及广西南部,有双角犀鸟、冠斑犀鸟、白喉犀鸟、棕颈犀鸟4个种类。

6.骨肉相残——鵟

……又叫土豹子、土豹、鸡母鹞。它属于普通的中型猛禽,体长在51~59厘米之间,体重为575~1073克;上体位深褐色或淡褐色,并具有深棕色横斑或纵斑;尾羽为淡灰褐色,呈扇形散开。

的种类很多,但在我国只有四种,常见于开阔平原、荒漠、旷野、开垦的耕作区、林缘草地和村庄的上空。它们的主要食物是蛙、蛇、虫、鸟,有时也吃一些小型猛禽的尸体。当食物少的时候,也到村庄附近捕食鸡、鸭等家禽。捕食方式主要是通过在空中的盘旋飞翔,凭借锐利的眼睛观察和寻觅地面的猎物,一旦发现猎物,就突然快速地俯冲而下,用利爪抓起猎物。它们的食量也非常大,曾经有人在一只的胃中发现了6只老鼠的残骸。由于它们本性凶残,当食物不足时甚至还会吃掉自己的同类,即使是“亲骨肉”也不放过。在捕猎食物的同时,它们也常常成为雀鹰、游隼等猛禽的猎捕对象。

大多喜欢单独活动,偶尔也能见到2~4只在天空盘旋。性情机警,视觉十分敏锐,善于飞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空中盘旋滑翔。翱翔时宽大的两翅左右伸开,稍微向上抬起,呈“V”字形,短而圆的尾羽呈扇形展开,姿态极为优美,它的叫声却和家猫的叫声相似。

每年5~7月份是的繁殖期。通常,喜欢把巢建在林缘或森林中高大的树上,尤其喜欢针叶树。巢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要由枯树枝堆集而成,里面垫有松针、细枝条和枯叶等,有时也垫有羽毛和兽毛。在5~6月份产卵,每窝产卵2~3枚,偶尔也多至6枚。卵为青白色,通常有栗褐色和紫褐色的斑点或斑纹。当第一枚卵产出后,双亲共同承担孵化任务,不过以雌鸟为主。孵化期大约28天。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蒙古、中国中部及东部。在中国,在北方分布区非常常见,在南方则比较罕见。在中国北部和东北部、青藏高原东部及南部的部分地区繁殖,冬季南迁至华中及华东,偶有至广西、广东及福建地区。

7.移情别恋——鸳鸯

鸳鸯属于中型鸭类,全长40厘米左右,体重630克。雄性鸳鸯是最艳丽的鸭类,喙为少见的鲜红色,端部具亮黄色嘴甲;颈部具有由绿色、白色和栗色构成的羽冠;胸腹部纯白色;背部浅褐色;肩部两侧有两条白纹;最内侧两枚三级飞羽扩大成扇形,竖立在背部两侧,非常醒目。相比之下,雌性鸳鸯黯淡了很多,通体为暗浅的灰色,喙也是灰色。

鸳鸯喜欢栖息在树林里,在距地面很高的枯树洞中筑巢。它的主要食物是鱼虾、昆虫和野果、稻谷等。

鸳鸯分布于我国东部、日本、朝鲜和西伯利亚等地区。他们不仅会游泳,还善于行走,同时飞翔能力也很强。秋天的时候,它们飞往华南长江流域一带越冬,春天回归并繁殖后代。

目前,随着我国北部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为破坏,鸳鸯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导致数量不断减少。在福建省屏南县,有一条白岩溪,那里环境优美,溪水恬静,是鸳鸯最喜欢的地方,因此又称为鸳鸯溪,成为我国第一个鸳鸯保护区。

古人有“只慕鸳鸯不羡仙”的句子,人们一直认为鸳鸯是爱情鸟,并传说鸳鸯永不分离,生死相许。假如一方死去,另一半就会“守节”终生。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鸳鸯并不这样。根据动物学家观察发现,鸳鸯平时并没有固定的配偶,只是在繁殖期间才会出现亲密无间、相亲相爱的现象。当孵化开始时,雄鸳鸯并不参与,甚至和其他的雌鸳鸯继续繁殖,更遑论为“爱情”而“守节”了。雌鸳鸯独自承担孵化、抚育幼雏的任务。

8.双宿双飞——鹈鹕

鹈鹕又叫塘鹅,全长约180厘米,通体白色。嘴宽大,直长而尖,嘴的下面有一个与嘴等长且能伸缩的皮囊,这是它最显著的特征。

鹈鹕喜欢栖息在湖泊、江河、沿海水域,善于飞行和游泳,也善于在陆地上行走,但是不会潜水。它主要以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两栖动物等为食。

鹈鹕配对后,双宿双飞,终生不换。它的繁殖期为每年的4~6月份之间。每窝产卵3~4枚,卵是淡蓝色或微绿色。雌雄鸟轮流孵卵,刚出蛋壳的小鹈鹕体色为灰黑,不久之后就会长出一身浅浅的白绒毛。鹈鹕夫妻将捕获的食物吐在巢穴里,让雏鸟啄食这种半消化的鱼肉。雏鸟长大一点后,就会把头伸进父母的皮囊里,啄食里面储存的小鱼。

鹈鹕是一种大型的游禽,世界上共有8种,大多分布在欧洲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亚洲东部一带。在我国,鹈鹕共有斑嘴鹈鹕和白鹈鹕两种。斑嘴鹈鹕嘴上布满了蓝色的斑点,头上被覆粉红色的羽冠,上身灰褐色,下身白色。白鹈鹕通体白色,主要分布在新疆、福建一带。

9.直冲九霄——天鹅

天鹅是一种善于高飞的鸟,它们的飞行高度可达9千米,是世界上唯一不费力气就能飞越珠穆朗玛峰的鸟类。同时它们也是十分古老的鸟类,在历史的演化中大多数种类都已经灭绝了。存活下来的天鹅几乎遍布全球,在温带、寒温带地区比较常见,主要的种类有大天鹅、小天鹅、黑天鹅、疣鼻天鹅等。天鹅的嘴很宽,而且呈扁状,它们的上喙有一块很坚硬的东西,叫做“硬瘤”。在喙的周围有一排牙齿状的东西,舌头上覆盖有一些细小的东西,这样是为了更好地捕食。另外,它们长长的脖子不仅扩大视野和发现天敌,而且也是为了寻觅丰富的食物。天鹅的羽毛很浓密,皮肤上有一些细小的绒毛,这样可以使它们在寒冷的时候保温;它们的翅膀比较粗壮,保证它们快速飞行。

由于天鹅的羽毛很轻,并且有一定的油脂,再加上它具有船一样的身体,使得它们更适合在水中活动;它们的脚上长有宽大的蹼,在划水的时候就像是两支船桨在划动一样,游动得非常快。它们的脚长在身体中部,这样在走路时会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

疣鼻天鹅也叫“哑天鹅”,是天鹅中体型最大者,分布在瑞典、伊朗、俄罗斯以及我国的一些地区,栖息在水草繁茂的河边或者是开阔的湖边。它们的主要食物是水生植物的一些果实或者叶子等,也吃水藻和小型的水生动物。疣鼻天鹅一般白天寻找食物,晚上休息。疣鼻天鹅的体重在6~11千克之间,身体的长度140厘米左右,它们全身的羽毛洁白无暇,但嘴是鲜艳的红色,嘴甲是褐色,头顶为淡棕色,眼线是黑色,爪和蹼也是黑色,尾巴上的羽毛比较尖而且稍长。在嘴和额头交界的部位有一块疣状突起,这就是它特别的黑色的鼻子,“疣鼻天鹅”之名也由此而来。我国的疣鼻天鹅,由于人类对它们生存环境的影响,导致它们的数量一天天减少。调查统计显示,我国的数量不会超过5000只。

黑天鹅,是一种身披黑色羽毛的天鹅,全世界只有唯一的一种。黑天鹅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同时也是澳大利亚的象征。它们主要生活在大型的湖泊以及一些水浅的地方,喜欢群体生活,体长110~114厘米左右,体重在3~8千克之间,翅膀展开的宽度160~240厘米左右。它们主要以水草及其他水中植物为食物,有时候也会在牧场和积水的地方寻找食物。

大天鹅是一种圣洁高雅的鸟类,体型庞大,全身总长在120~160厘米之间,全身羽毛为纯白色,只有头部和嘴部的颜色为棕黄色,嘴端和嘴角是红色,看上去非常美丽。大天鹅体型丰满,脖子非常长,甚至超过了身体的长度,腿比较短。大天鹅的主要食物是水菊、莎草等水生植物,不过有时也会捕捉蚯蚓和一些昆虫等。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天鹅,它们小时候都是“丑小鸭”,直到长大后才会拥有和父母一样漂亮的羽毛。另外,天鹅终生不换配偶,一旦双方确定了“夫妻”关系,从此双栖双飞,形影不离。

10.空中“游侠”——游隼

游隼的分布几乎遍布世界各地,中国东北、华北、长江以南、广东和海南岛等地均有分布。

游隼体长在40~48厘米之间。头顶和后颈的颜色从灰色渐变到黑色;背和肩都是蓝灰色,上面有一些黑褐色羽毛和横斑;腰部和尾巴上覆盖的羽毛也是蓝灰色,但是颜色稍微淡一些;尾巴是暗蓝灰色,有黑褐色和淡色横斑;翅膀上覆盖的羽毛是蓝灰色,上面有一些黑褐色横斑;脸颊部是黑褐色;嘴是铅蓝灰色,嘴根部是黄色,嘴尖黑色;脚是橙黄色,爪黄色。

游隼主要捕食野鸭、鸥、鸿鸽和鸡等中小型鸟类,偶尔也会捕食鼠类和野兔等小型哺乳动物。它们主要在空中进行捕食,多数时候在空中飞翔着寻找猎物,发现猎物时先是快速升上高空,然后将双翅折起,急速向猎物猛扑下来,以尖锐的嘴咬穿猎物要害部位,当猎物受伤失去飞翔能力下坠时,游隼快速冲过去,用利爪抓住猎物,带到较隐蔽的地方,用双脚按住,用嘴剥除羽毛后再撕裂成小块吞食。有时也在地上捕食,不过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游隼喜欢栖息在山地、丘陵、荒漠、半荒漠、海岸、旷野、草原、河流、沼泽与湖泊的沿岸地带,有时候也到开阔的农田、耕地和村屯附近活动。它们一般会把巢筑在林间空地、河谷悬岩、地边丛林等地,有时也会利用其他鸟类的巢如乌鸦,有时候也在树洞与建筑物上筑巢。巢主要由枯枝构成,巢内放有少许草茎、草叶和羽毛。它们的繁殖期在每年的4~6月之间,每窝产卵2~4枚,偶尔多至5枚或6枚,卵是红褐色。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卵期间它们的领域性极强。因此,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去打扰它们。孵卵期需要28~29天,幼雏出世后,由双亲共同喂养。

11.飞翔的风筝——鸢

鸢通常叫老鹰,广泛生活在亚洲、欧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在我国,鸢分布在西藏、新疆和内蒙古一带。它们的主要食物是老鼠、兔子、小鸟,有时候会捕捉农家的小鸡,另外它们也会吃动物的尸体。鸢的目光非常犀利,可以在高空一面盘旋,一面搜索地面的猎物。一旦发现目标,便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俯冲下去将猎物捕获。

鸢的嘴蓝黑色,上嘴弯曲,脚强健有力,脚趾上长有锐利的爪,翅膀很大,善于飞翔。身长在56厘米左右,体重约630~1030克,全身大致为褐色,翼下初级飞羽基部有白斑,尾羽具有鱼尾状特征,幼鸟有明显淡色羽斑,与成鸟明显不同。

鸢的种类很多,并且每一类都不是很相同。鸢的卵为白色,伴有红棕色斑点,一次生1~3枚蛋,孵卵期约为38天,鸢一次能孵出四五只小鹰。

以前在内蒙古的一些农家平原上,随处可以看得见鸢,当地人担心它们会捕食小鸡,因此很少把小鸡放在外面。但是,随着环境变化,已经很难看到鸢的身影,已成为濒危动物。

12.捕鱼能手——鸬鹚

鸬鹚是一种水鸟,体长70~77厘米左右,体重在1180~2200克之间。全身羽毛呈黑色,头颈部具有紫色光,其他部分有绿色光泽。除南极和北极以外的所有地区,几乎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鸬鹚在地上行走时像鸭子一样摇摇摆摆,样子很可爱;一旦进入水里,游动的速度却又非常快,鱼儿一见到它们,便会吓得晕头转向。鸬鹚的喉部有一处能膨胀的地方,它们会把捕到的鱼暂时储存在里面,等饥饿的时候再享用。因此,有些渔民就利用它们的这个特点进行捕鱼。

鸬鹚一般都能飞翔,但也有不能飞的鸬鹚,例如加拉巴哥群岛就生活着一种不飞鸬鹚。因为不会飞,它们容易受到天敌的侵害,但它们游泳和潜水的本领很强。

在我国,鸬鹚主要栖息在海岸、河口地带,以鱼、虾为主食,有时也会食少量的海藻、海带、海紫菜等。活动时多沿海面低空飞行,或在海岛附近海面游泳,并且频频地潜入水中觅食。有时也能见到少数个体在海岸附近的沼泽地带活动。休息的时候,如果受到干扰,它们就会急促飞起,并将胃内没有消化的鱼骨、鱼鳞等食物用一个黏液囊反吐出来,用来减轻体重,加快飞行速度,以便迅速逃避敌害。这样,它们吐出的食物残骸会被成群的海鸥食用,进行“废物利用”。

每年6月份是鸬鹚的繁殖期,每窝产卵3~6枚,卵的形状为圆形,颜色有白色和蓝色,由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化,孵化期约28天左右。不过在靠近北方的一些地区,它们的繁殖期比较晚。

大部分鸬鹚是留鸟,但是也有一小部分要飞到温暖的季节过冬。

13.小巧玲珑——翠鸟

翠鸟是一种体型娇小,外形美丽的鸟类。它的头比较大与身体不相称,喙大,体强,腿短,能发“格格”声或尖叫声。翠鸟一般喜欢生活在水滨附近的树枝上,主要以小鱼为食物。它们可以从空中俯冲入水捕捉小鱼,飞行时速可达90千米,能够既准又狠地叼起鱼儿飞离水面,因而又有“鱼虎”、“鱼狗”之称。

从动物学上来划分,翠鸟属于鸟纲的翠鸟科。它主要分布于我国中部和南部,属于留鸟。但是非洲和亚洲南部的一些翠鸟并不吃鱼,它们喜欢吃昆虫,而且远离水域。

每年4~7月份,翠鸟成双成对地在陡峭的河岸上掘洞建家,用它的粗壮大嘴穿穴为巢,不过它们的巢有时也筑于田野堤坝的隧道中,洞底一般不加铺垫物。翠鸟一般把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

翠鸟羽毛美丽,头顶羽毛可供作装饰品。它的全身的颜色大部分为蓝黑色,密杂以翠蓝横斑,背部有些翠蓝色,腹部栗棕色;头顶有浅色横斑;嘴和脚都是赤红色。从远处看很像啄木鸟。因背部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通称为翠鸟。我国的翠鸟有3种:斑头翠鸟、蓝耳翠鸟和普通翠鸟。普通翠鸟是最常见的一种,分布较广。

同类推荐
  • 希利尔讲世界史

    希利尔讲世界史

    希利尔通过精彩的历史故事,激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书中不仅将发生在这颗星球上的历史囊括殆尽,而且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一种崇敬之情,那就是——不论何种文化,它所经历的苦难和它所创造的辉煌,都值得钦佩尊敬。
  • 冰川全景大图解

    冰川全景大图解

    本书介绍了世界上最长的冰川、世界上最大的冰川、高山上的公园、冰川活化石、中国最东部的冰川、世界三大冰川之一、世界最高的大江之源、最高的天然滑雪场、冰与火之地、阿尔卑斯山的心脏、赤道线上的壮丽冰川等内容。
  • 未解知识之谜

    未解知识之谜

    本书讲解的主要内容为神秘现象,在某些问题上,在资料客观翔实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也许其中的观点并不能为读者接受,但是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就已经达到目的了。
  • 月亮的女儿·日本卷

    月亮的女儿·日本卷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文库:月亮的女儿·日本卷》收录了《大战大盗鬼同丸》;《日出王子和日落王子》;《海之神须佐之家族故事》;《大国娶八上姬公主》等故事。
  • 智力闯关西游记(第6集)

    智力闯关西游记(第6集)

    《智力闯关西游记》犹如一个“现代版西游记作战沙盘”,请你参与故事的设计和问题的解决。英雄和魔鬼与你纠缠在一起,你们之间会发生一件件好玩而有趣的事情比一比,谁更聪明?谁更智慧?"
热门推荐
  • 我轮回了三千年

    我轮回了三千年

    我在同一天,轮回了三千年。PS:精品老书《都市之无上天骄》同步火热更新中,等不及的朋友,可以先行观看老书,品质保证,绝对精彩。
  • 魔城兄妹

    魔城兄妹

    繁华的都市里,一对平凡兄妹的传奇故事,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
  • 大梁女武神

    大梁女武神

    一杆雪蒹葭,红袍守西梁。谁言女子不为将?偏有人持枪仗剑战八方。你看此处是江湖,你看此处是沙场,翻手便卷动了乱世浮云,起笔则掀开了旧时冷暖,拿起长刀可化大梁之魂死守国门,放下书卷皆是儿女情长恩怨昭昭。君且看,红袍玄甲,银面高髻,大梁女武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如律令

    如律令

    崔正有一卷仙人遗落的书籍,于是,崔正在不经意间,就会念出,急急如律令....
  • 召唤帝国时代四之农民

    召唤帝国时代四之农民

    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以报受人涌泉之仇,定当翻江倒海以复之。一个召唤与武力的大陆,一个残酷与铁血的世界;一个贫穷的家庭,一个穿越的人士,一个不入级的召唤内天地,一个毫无战斗能力的召唤兽——农民,帝国时代四《国家的崛起》之农民。他会什么?种地、伐木、挖矿、建设基地。于是一个“迷你的国家”形成于召唤内天地之中,短短百年,从远古游牧时代迅速演进至信息时代。《国家的崛起》九个时代,数百兵种、战略工事,对上各级召天士,世界奇迹的特殊功能、将军技、间谍技对上诸多法宝,趣味无穷,妙趣横生。灵兽圈?看我间谍技——收买!隐形羽?看我将军技——伏击!追风靴?看我将军技——急行军!顺风耳、千里眼?看我间谍技——安插线民没有玩过帝国时代IV《国家的崛起》的书友,也可以放心阅读,文中各时代兵种都有介绍。
  • 重生神医娇妻总裁宠不停

    重生神医娇妻总裁宠不停

    前生的她,弱弱,无能,被欺负死了都不知道反抗!今生的她,强势归来,吊打继母,撕下继妹伪善的面具。神档杀神,佛档杀佛邂逅神秘的他之后。开始炫爱模式。且看她如何从一个弱小无能的千金大小姐,成长为优秀耀眼的明珠吧?敬请期待后续的故事
  • 圣猿传

    圣猿传

    灵明石猴,盘古之后又一个天生地长,自然孕育的生灵,他会给我们带来怎样不一样的感觉?
  • 祝者

    祝者

    巫,祝也。司巫者,格于上下,通鬼神事,龟为卜策为筮。大荒西经曰: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爱在。(耽美向!)
  • 英雄传说之风之轨迹

    英雄传说之风之轨迹

    帝国,石碑,至宝,阻挡历史究竟是无谓挣扎还是存有意义?尘封的记忆,错位的命运,手中的刀是否能斩开阻碍前行?导力,魔法,七耀石;月隐,清风,祈光地;琉璃,泪珠,白花母树。这是一段穿越者洛特在塞姆利亚大陆上书写的英雄传说。............《空之轨迹》《碧之轨迹》《零之轨迹》《闪之轨迹》衍生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