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41300000033

第33章 唐朝(1)

■洛阳之战

617年,李密在与隋将王世充交战过程中感到处处不利,就假意向越王杨侗投降。618年,隋将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自立为许国天子。李密先击败宇文化及,再与王世充争夺天下。

瓦岗军将领裴仁基主张派一支奇兵夺取洛阳,但李密不听,坚持与王世充正面交战。结果,李密兵败,瓦岗军全线崩溃。李密没有办法,只好投降唐朝,但他先降后叛,被唐将盛彦师所杀。

620年,唐高祖派秦王李世民征讨并州的割据势力刘武周。李世民不负众望,打败刘武周,收降尉迟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当时,有能力与唐朝争夺天下的,只有河北的窦建德、河南的王世充。李渊通过外交手段与窦建德结好,再命李世民向河南进兵。

此时王世充已废掉越王杨侗,自立为郑帝。他听说李世民率军来攻,就派遣能征惯战的军队驻守洛阳、虎牢等地,然后亲自率领三万人马抵挡李世民。

李世民分给部将罗士信一支人马,命他在慈涧迎击王世充,自己则率大军进击洛阳。王世充在慈涧被罗士信击败,只得退守洛阳。没过多久,李世民的军队攻入洛阳西面的青城宫。

王世充大为吃惊,亲自率领两万军队出城迎敌。李世民命部将屈突通带领五千军队抵抗敌军,并对屈突通说:“你一旦与敌人交战,就立刻放出烟火,我自然助你破敌。”当屈突通放出烟火时,李世民带领大军从郑军的后面发动攻击。

王世充发现腹背受敌,只得向洛阳撤退。唐军乘胜追击,歼灭郑军7000余人。李世民一面攻城,一面派军队消灭洛阳城外的郑国军队,使整座洛阳城陷入唐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王世充坚守半年,箭尽粮绝,只得派使者闯出重围,向河北的夏王窦建德求救。可是,窦建德被山东孟海公的军队缠住,不能分身去洛阳。

621年3月,窦建德消灭了孟海公的势力。夏国中书舍人刘斌对他说:“古语说得好——‘唇亡齿寒’,如果王世充被消灭,咱们夏国势单力孤,要想对付唐国绝不那么容易!您应该赶快发兵救郑!”

窦建德说:“你的主意不错。虽然王世充一向对我不敬,但为了对抗唐王,我也只得出兵了!”于是,他率10万得胜之师向洛阳进发。

李世民听说窦建德的军队到了,就命令弟弟李元吉与部将屈突通继续攻打洛阳,自己率领3000精兵来到洛阳东面的虎牢关(今河南省荥阳氾水镇),使郑、夏两国军队难以会合。由于李世民善于用兵,所以夏国军队虽有10万之众,却在虎牢关滞留一月有余,不能前进一步。

5月,窦建德再也等不及了,指挥军队猛攻虎牢,李世民率军紧守城池。夏军杀到中午时,非常疲劳,又饥又饿,战斗力明显下滑。

李世民果断地带兵出击,直扑夏军大营。此时窦建德正在大营议事,听说唐军发动攻击,仓促之间向东撤退。李世民带领秦叔宝、程咬金等将领包抄夏军的后路。

李世民的军队迅速分割夏国大军,然后亮出秦王的旗号。夏军的后翼部队惊惶失措,溃不成军。唐军追击敌军30余里,斩杀3000余人,生擒5万将士,其余夏军都逃散了。窦建德在重伤之后坠落马下,被唐朝车骑将军白士让俘虏,成了阶下之囚。

李世民率得胜之师回转洛阳城外。当时,王世充派往夏军中的使者王琬、长孙安世已被唐军擒获。李世民让士兵押二人至城下,炫耀兵威,并放长孙安世入城,叙述夏军失败始末。郑国君臣甚为惊慌,失去作战决心。

王世充想杀出重围,退至襄阳,但群臣都不支持。他万般无奈,只得打开城门,向唐朝投降。洛阳之战后,各方势力迅速瓦解,唐朝终于统一天下。

■玄武门之变

唐朝统一天下后,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为了夺取皇位,产生了很深的矛盾。太子李建成在李渊起兵的时候,曾经指挥一支军队作战,连连得胜,深得李渊的喜爱。唐朝建立后,他长期镇守关中,深得京城官员的支持,齐王李元吉也听命于他。

而秦王李世民战功显赫,又得到一些才能出众之人的辅佐。他手下的文臣有房玄龄、杜如晦等,房玄龄足智多谋,杜如晦处事果断,被称为“房谋杜断”。秦王帐下的武将则有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敬德等,都是难得的勇士。所以太子、秦王的实力都很雄厚。

一天下午,李建成请秦王到东宫吃酒。在酒席宴间,太子和齐王不断吹捧秦王,劝他饮酒。秦王非常高兴,多饮了几杯。可是,秦王回府后,就觉得腹中绞痛,原来是太子和齐王在酒中下了毒药。后来,经过太医们的抢救,李世民才保住了性命。

一次,唐高祖带大臣们去郊外打猎,李世民也跟着去了。李建成故意让李世民骑一匹烈马。李世民在追逐一头野鹿时,胯下的烈马狂性发作,险些把李世民甩下来。幸亏秦王驭马有术,才逃过了这场灾难。

626年,突厥侵犯唐朝边境。李建成对唐高祖说:“如今敌军犯境,可拜齐王为元帅,让秦王府的将领跟随他前往。”唐高祖早就想让太子的亲信掌握兵权,立即应允。李元吉非常高兴,就到东宫对太子说:“这个机会太好了,咱们应当趁这个机会,把秦王府众将全部杀死。秦王失去帮手,也就没有能力对抗咱们了。”

6月3日晚上,李世民进宫面见唐高祖。他说:“太子、齐王行为狂妄,与宫中妃子张婕妤、尹贵嫔相好。”唐高祖闻言大怒,说道:“竟有这等事?”李世民说:“不但如此,他们还要先杀儿的部将,再杀儿臣。他们如此丧心病狂,岂不令人痛恨?”

秦王流着眼泪说道:“我对太子、齐王够好的了,他们却对我居心不良。我死了不要紧,只是无法面对九泉下的王世充、窦建德。”

唐高祖沉吟了一会儿,才说:“你讲的事情非常重大,明天我会宣你们三兄弟入宫,好好调查这些事情。”

第二天早晨,李世民派内兄长孙无忌、尉迟恭率领一支精兵,在玄武门内埋伏起来,准备对付太子。玄武门的守将是常何,本是太子的亲信,此时已归顺秦王。李建成以为常何仍忠于自己,就与李元吉从玄武门入宫。他们刚过玄武门,常何就将门关闭。

李建成和李元吉下马后,进入临湖殿,发现情况异常。他们立即上马,向玄武门逃去,想和常何会合。李世民骑马在后面紧追不舍,并喊道:“殿下要到哪儿去?”李元吉向秦王射了三箭,都被秦王躲开了。李世民射了一箭,将李建成射死。

李元吉逃到附近的树林里,李世民紧追不舍,被树枝所阻,坠下马来。李元吉趁机骑在秦王身上,想扼死他。这时,尉迟恭闻讯赶来,将李元吉一箭射死。

东宫军队两千多人听说太子遇到危险,来到玄武门,与长孙无忌的部队展开一场混战。正当双方杀得难分难解之际,尉迟恭用长矛挑着李建成的人头,对东宫将士们说:“太子作恶多端,触怒圣上与秦王。我奉旨杀死太子、齐王,你们只要放下武器,就不追究你们的罪过。”

东宫将士们见太子已死,非常害怕,有的逃离玄武门,没有逃走的就放下武器,向长孙无忌投降。

此时,唐高祖正率领大臣、妃嫔们在海池中坐船玩耍。尉迟恭带兵赶到海池,唐高祖又惊又疑,问道:“你带兵入宫,意欲何为?”尉迟恭说道:“太子、齐王发动叛乱,秦王怕陛下惊恐,命臣保护您。”

唐高祖急忙问道:“太子、齐王怎么样了?”尉迟恭说:“他们罪在不赦,已被秦王所杀。”丞相萧瑀说道:“陛下只要把国家大事交给秦王,自然太平无事。”李渊只得传下诏书,让东宫、齐王府军队归秦王节制。至此,李世民发动的宫廷政变,以秦王府的全面胜利而告终。此次政变被称为“玄武门之变”。

■魏征直言敢谏

玄武门之变后,唐高祖立李世民为太子。为避免与李世民发生冲突,唐高祖很快禅位与李世民,自己当起了太上皇。李世民在即位后的第二年改元贞观,他就是唐太宗。唐太宗掌权之时,唐朝国力强盛,这段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

在李建成势力强盛之时,魏征几次劝李建成杀掉秦王。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将这件事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勃然大怒,把魏征找来,责问他道:“你这个人心肠太狠,为什么挑拨我与先太子的骨肉之情?”

大家都为魏征捏了一把冷汗,怕李世民杀他泄愤。魏征曾在李密、窦建德手下担任幕僚,见多识广,因此轻松地说道:“可惜先太子没有听从我的计策,若是听从,怎么会有命丧宫中的结局?”

李世民见魏征临危不惧,不但没杀他,反而对他产生好感。后来,李世民封他为谏议大夫,让他辅佐君王决策。

626年,唐太宗准备下诏征兵。朝中大臣向唐太宗提建议:“年龄不满十八岁的男子,如果身材长得高大,也应当从征入伍。”这种论调与唐太宗广开兵源的意见不谋而合,所以得到太宗的首肯。

征兵诏书写好之后,魏征将诏书扣住,不许向下传达。唐太宗催了几次,魏征依然如故。太宗非常生气,把魏征宣入宫中,斥责他道:“有些男子个子很高,却说自己不到十八岁,这非常可疑。我让他们一概当兵,是担心有人逃避兵役,这有什么不对?你扣住诏书不发,真是胆大包天,实在令朕失望!”

魏征说:“您的主张恕为臣不能苟同!军队强大不强大,不在于人数多少,而在于用兵是否高明。征兵的道理与打鱼相同。如果有人把湖水弄干,是可以捕到很多鱼,可是到了第二年将无鱼可捞!征兵的任务如果派到十八岁以下的男子,明年又让谁去当兵?”

唐太宗虽觉得魏征言之有理,但还是不服气。魏征就说:“陛下屡屡失信于民,这种不讲信用的习惯可不能助长啊!”太宗说:“我什么时候不讲信用了?”

魏征说:“陛下即位之初,曾下诏书,说征召十八岁以上的男子当兵,现在又征召十八岁以下的男子。这就是不讲信用!您总是说要以诚信待人,可是征兵之际却怀疑百姓骗您,以至于诏书自相矛盾,还讲什么诚信!”唐太宗被魏征说得哑口无言,只得重新下诏,只征召十八岁以上的男子入伍。

637年,唐太宗去洛阳巡视,路上在昭仁宫(今河南寿安)休息。昭仁宫的官员没有想到皇帝会来,安排的饮食不周到。唐太宗非常生气,把这些官员训斥了一顿。

魏征对太宗说:“当年隋炀帝嫌百姓进献的食物不够好,因而大发雷霆。后来,百姓对日渐加重的负担不满,纷纷造反。前车之鉴不远,希望陛下吸取教训,不要苛责别人。”唐太宗很赞同魏征的意见,说道:“多亏你来提醒,不然朕怎能听到这一番苦口良言!”

639年,魏征发现太宗开始荒疏政务,就写了一道《十思疏》给他,希望皇帝能保持十个方面的优点。这十个方面是:严于律己、节欲、不扰民、不骄奢、与民休息等。这道奏疏对太宗早期的政务进行了高度的肯定,并为太宗以后的工作进行及时的劝诫。

太宗把《十思疏》视若至宝,亲自将它抄写在金殿屏风上,时常提醒自我,以免理政失当,误国误民。

643年,魏征病逝,唐太宗非常悲痛。太宗为表彰魏征的功劳,亲自为他撰写墓碑碑文,并信守魏征生前之约,将一位公主嫁给魏征之子。这一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悬挂在凌烟阁,魏征名列第四。

太宗沉痛地说:“用铜作镜子,可以使衣冠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历代的兴衰;用人作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功过得失。我拥有这三种镜子,因此使自己少犯错误。现在魏征辞世,我失去了最宝贵的一面镜子!”

■李靖夜袭阴山

在唐太宗统治的初期,北方的突厥对唐朝不敬。突厥分为东突厥和西突厥,尤以东突厥兵强马壮,势力雄厚。唐太宗即位不到二十天,东突厥的颉(音jié)利可汗就率领十多万军队攻打唐朝。敌军进驻到渭水边上,离长安只有四十里。

颉利可汗派使者见唐太宗,说道:“我突厥军队所向披靡,很快就有一百万军队来到。你如果聪明的话,就应当马上投降,不然我军攻入长安,你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了。”

唐太宗率领禁军,来到渭水,眺望对岸的突厥大军。跟随太宗前往的大臣,有房玄龄、高士廉等六位大臣。当时,颉利可汗正在营中策划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听说唐朝皇帝来到渭水,就出营相见。

唐太宗隔着河水,斥责颉利道:“当初我与太上皇在太原起兵,就与贵国结好。如今你违背盟好,兴兵来犯,实属背信弃义之举。”

颉利摸不清唐朝的实力,认为自己未必能灭掉唐朝,就答应讲和。过了两天,唐朝与突厥在便桥上杀了白马,再次订立和好盟约,颉利带兵回国。从此,唐太宗整顿军队,购买良马,准备击败突厥,报仇雪恨。他每天都要带领几百名将士在殿前射箭,坚持不辍。

627年,突厥下了一场大雪,很多牲畜被冻死。颉利可汗听从汉人赵德言的话,贪图享受,不抚恤部众,众将对他渐渐不满。628年,颉利派堂弟突利可汗征讨薜延陀、回纥(音hé),结果连吃败仗。颉利将突利先囚后放,突利从此与颉利结怨,暗通唐朝。

这年秋天,唐朝代州都督张公谨向太宗上了一道奏疏,列举了六条进攻突厥的理由。唐太宗觉得张公谨所奏有理,就命令李■、李靖、柴绍、薜万彻各率一支军队进攻东突厥。四路大军都由李靖节制,共有十万之众。

629年正月,李靖乘夜袭击定襄敌军。由于突厥军队一时疏忽,李靖大败敌军,夺取城池。与此同时,李■在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也击败突厥军队。

消息传到突厥牙帐,颉利可汗非常吃惊。他对部下说道:“唐朝假如不是举倾国之兵来犯,李靖又怎敢孤军深入,夺取我国的要塞呢?”他一面派人去长安讲和,一面将牙帐迁到阴山以北,再图后计。

唐太宗听说李靖夺了定襄,就写信给他:“西汉时李陵曾率领五千军队攻打匈奴,所向皆捷,但最后兵败投降。如今你只带三千铁骑就深入敌国,夺取定襄。你的功绩,足令敌军胆寒,是自古以来从没有过的!”

唐太宗接见突厥使臣后,派唐俭到突厥与颉利可汗虚意结好,再命李靖观察敌军动静,以便展开下一步的行动。李靖带兵来到白道,与李■会合。

李靖说:“突厥军队虽然被我们打败,可是颉利统率的主力部队并未受到损失。如果任凭敌军北窜,以后再想找机会与之决战,就非常困难。咱二人选一万精兵,准备二十天的干粮,就可以攻击敌军。如果咱们生擒颉利,岂不是一劳永逸?”

李■表示同意。于是,两支军队合兵一处,乘夜晚向阴山进兵。当时唐朝使者唐俭尚在颉利营中未归,颉利没有丝毫准备,只得仓促应战。

李靖命部将苏烈为先锋,率先头部队发动猛攻。突厥军队很快被击溃,李靖奋力拼杀,斩首一万余人,俘虏十几万将士,缴获的牲畜共有十万头。李■也俘虏5万敌军。颉利可汗无心恋战,乘千里马向北逃去。

630年,李靖率六路军队向北进攻,斩杀东突厥1万军队,连突厥的王后(即隋朝的义成公主)也被诛杀。颉利可汗带兵突围西逃,被李■部将所擒。曾经不可一世的东突厥帝国终于灭亡。

这次胜利,提高了唐太宗在西北游牧民族中的威望。这一年,回纥等各族首领都来到长安朝见,把唐太宗当成他们的共同领袖,上尊号为“天可汗”。

■玄奘取经

贞观时期,出了一个高僧,名叫玄奘(音zàng)。他俗家的名字叫陈祎(音yī),本是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缑音gōu)人。他十三岁就出家为僧,细心研究佛法。人们都尊称他为三藏法师(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

同类推荐
  • 卑鄙的圣人:曹操7

    卑鄙的圣人:曹操7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读懂日本战后60年

    读懂日本战后60年

    日本,一个曾经不被中国放入视野的国度,一个曾长期师从于中国的学生。从近代起却突然闯入了中国的视野,通过自己的努力转变为中国的宿敌!历史上从没有一个国家像日本这样深深的改变过中国的近现代史。可以说,是老师的学生比老师的子女更好地继承了老师的精髓。今天,相比日本对中国历史的深刻体察,我们对日本的了解还很肤浅,尤其是真正使日本民族获得重生的二战后现代史部分。这段历史其实很精彩!作为一个传统的东方国家,日本政局中的历史因素分量不轻,战后日本如何在美国的设计下走上政党政治;失去实权的天皇怎样待在“神坛”;平民政治家怎样问鼎权力巅峰;日本为何执意向右……《读懂日本战后60年》让你一次读个明白。
  • 四方之中

    四方之中

    兰陵萧家以军功授爵,手握重权,世代忠心确遭皇帝疑心、奸佞排挤。世子萧乾初胸怀大志,可惜朝堂浑浊,家人遇害,赤子忠心渐被消磨,到底何去何从......可是,无论如何,还是在这四方天下之中。
  • 藏器

    藏器

    古董,又称玩器。古董,又称玩器。每一件古董都承载着一段时期的文化每一件古董都承载着一段时期的文化每一件器物的诞生伴随着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每一件器物的诞生伴随着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它们有着鲜活的生命它们有着鲜活的生命小弟愚人,先辈托付我一小小铺馆,名唤德宝斋小弟愚人,先辈托付我一小小铺馆,名唤德宝斋德宝斋所售之物,皆为良物。所识之人,皆为缘人德宝斋所售之物,皆为良物。所识之人,皆为缘人德宝斋恭迎各位客官的到来德宝斋恭迎各位客官的到来
  • 系统陪我闯天下

    系统陪我闯天下

    刘卞一个现代死肥宅,本来无所事事的他,突然穿越至东汉末年,刘卞:”老天,NMD坑啊“
热门推荐
  • 守望吾土吾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

    守望吾土吾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

    本书收录33篇文章,介绍了阆中市的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等内容。
  • 蓝色妖姬之贴身女保镖

    蓝色妖姬之贴身女保镖

    相知是一种宿命,心灵交汇,诉不尽的浪漫情怀;相守是一种承诺,人世轮回,忘不掉的柔情蜜意。一个只为活命的女子,却只是保护他人的杀人工具;一个只为复仇的男子,却在情仇中湮没沉浮。恩怨情仇浇灌出怎样娇艳晶莹的蓝色妖姬?
  • 末世铭记

    末世铭记

    终于可以离开这可怖的世界了么?终于还是结束了吗?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唉~想那么多干什么,终于可以休息一会儿了……
  • 疯人愿:那天开始等日落

    疯人愿:那天开始等日落

    这个故事并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在年少轻狂时遇到的一些人和做过的一些事。总希望有那么一章的一小段故事可以打动到你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玉京曾忆昔繁华

    玉京曾忆昔繁华

    【神经病版文案】本欲拐个美男子当帝后,怎料抱走闷骚归???【正儿八经版文案】魔族始祖赪离,自从离开魔族,来到晔宇泽,过的可是风生水起。没事打打架,免费帮父神拆拆迁,喝喝小酒,调戏美人,日子简直浪到飞起!一不小心,同父神帝子滚一块儿去了。再一不留神,睡了个十八万年。一觉起来,连一直以为会光棍到老的好基友,都找到了妹子,自己还是条单身狗。尽管已经有了二十万来岁,但心理年龄还是可以装装嫩,撩撩小狼狗。(讨厌,人家还是六万岁的小姑娘,不许说我老)某男看着身后的小狼狗们,“你们敢上去个试试!”众小狼狗们:“不敢不敢,我们一点都不敢动。”上门参加婚宴就拆了神族当权者的大殿,回来起就没有平静过……想想十八万年以前的事儿,再加上现在看到的,她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我不怕麻烦,我也不屑于惹麻烦,但既然有人不长眼的要上来给我找麻烦,”美目一弯,“那就别怪我让他再也找不了别人麻烦了。”犬系粗神经女汉纸VS猫系闷骚腹黑小傲娇天雷滚滚,变态出没,请系好安全带,不适者请下车,咱们开车了!!!
  • 都市之殇系统

    都市之殇系统

    少年李琦本是一个平凡的学生,可一次倒霉的被雷劈后,意外的获得了系统,开始了强者之路.看他如何屌丝逆袭,收尽各类美女。校花?我未婚妻。娇萌小萝莉?我女朋友。啊!不说了,御姐媳妇来了。
  • 宇智波鼬在花都

    宇智波鼬在花都

    上天为了补偿宇智波鼬,让鼬穿越到现代。完成之前没有完成的心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石羊河,我家乡的河

    石羊河,我家乡的河

    这是一本散文集,主要记录了家乡石羊河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石羊河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