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76400000004

第4章 争学欧美并力开民智

在体制破立的同时,掀起了学习欧美,开展文明开化,传布启蒙思想,兴办近代教育的热潮。

要破旧立新,改革图强,离不开学习欧美。兰学、洋学为学习欧美开辟了道路,但是,它们所提供的西方知识是很初步的。进入明治年代,有必要对西方作更直接、广泛、深入的了解与学习。在这方面,明治政府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一批启蒙思想家著书立说,大力推动,功不可没。

为了使自上而下的改革图强得以贯彻,获得支持,明治政府很重视开发民智。学习欧美,文明开化,启蒙教育,兴办学校,都与开发民智密切相关。特别是兴办近代教育,是开发民智的主要途径。

日本在学习欧美,开发民智方面做得好,是凭借着有关的良好历史文化传统,乐于学习外国的长处,注重实际有用的知识。同时在这方面又受到历史文化传统的制约,这就是“东洋道德,西洋艺术”与“和魂洋才”。

政府带头走出去、请进来

在明治初年全国学习欧美的热潮中,明治政府官员带头身体力行,其突出表现是岩仓使节团的出访。

废藩置县后4个月,1871年12月下旬,以协调行政统一的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和外务少辅山口尚芳为副使的使节团,先赴美国再往欧洲,历访美、英、德、法、意、俄、比、荷、奥、丹、瑞士、瑞典12国。使节团成员48人,另有随行的留学生59人,其中女留学生5人。原定出访目的有二:一是交涉修改不平等条约,二是实地考察欧美各国,探求可供学习、借鉴的事物与经验。改约交涉刚到美国、英国就遭到碰壁,使节团便改为全力进行考察。

当时,国内局势尚未稳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堆积如山,而政府的一些主要负责人却亲自出国,用长时间认真逐一地考察了几乎所有比日本先进的大小国家。每到一国都仔细考察,比较研究,各取所长。考察的内容从政治、经济、法制、军事到文化、教育、宗教、地方自治和社会状况,几乎无所不包。他们连续奔波,往往忙得筋疲力尽,但总是兴致勃勃地坚持不懈。原定考察6个月,后来竟延长到1年9个月,1873年9月回国;大久保、木户应留守政府的要求,提前于5月、7月回国。使节团成员久米邦武根据使节们的日记、书信等资料,编写了《美欧回览实记》100卷,1878年出版,共2110页。这一切都表明了他们如饥似渴,真心实意的学习精神,至今仍令我们感动。

百闻不如一见,这次考察使明治政府领导人增长了见识,转变了观念,坚定了学习欧美,推进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他们看到日本与欧美的巨大差距,鞭策他们急起直追;他们从各国的发展成就中,也看到了日本的前景,大受鼓舞。有的人出国前后判若两人,如大久保利通。出国前岩仓对他有个评语:“无才气无学识,唯一的长处是坚决果断。”政府内发生争论,别人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他总是沉默寡言,对答无词。对于国内改革,他是渐进主义者,如在废藩问题上,木户很积极,他却有过迟疑。可是一旦认准、同意的事,他必定排除万难干到底。出国考察后,他似乎变了一个人,成为积极改革的主要主持人。与大久保接近的地方官安场保和说:“由于欧美考察旅行,公的人品变化令我吃惊。从前,只是富于豪迈坚毅的气质,考察后却具有了潇洒风度,而且识见大增。原先,只是完全倾心于政治大局,对于其他事情并不留意。但回国后表示,为使我帝国对峙宇内万邦,必须建立富国的强固基础,其施政方针专在于大举奖励教育、殖产、工业、贸易、航海等事业。”

在英国考察时,大久保给人写信谈了自己的观感:“工厂的盛况早有所闻,此次考察益信传闻不虚。到处是黑烟冲天,大小工厂遍地,由此足知英国富强的原因了。”他回国后,新设内务省,自任内务卿,主管殖产兴业、国内治

安这两件大事,并推动其他各项改革。大久保成为政府的主要领导人,通常称这时的政府为大久保政权。

除了岩仓使节团,政府还向国外派出各种专业考察团。学习外国的方针,是从本国国情出发,博采众长。政府认识到,工商是富国强兵之本,教育发展水平决定经济发展的快慢;前者以英国为样板,后者主要以美国为楷模。关于整个国家的发展模式,既不学习大国,也不仿效小国,而是对普鲁士由“小国”走向“大国”的历程感到特别亲切和敬佩,决定要像普鲁士一样崛起于东方,并且在政治、军事方面以普鲁士为范例。

走出去的另一种方式,是向欧美派遣留学生。外派留学生于1860年由幕府开始,到1867年的8年间,幕府、一些藩的留学生共153人。明治政府成立后,1869和1870两年就派出留学生174名。到1873年,日本的留学生共达373人,其中自费的120多人;两年后,留学生总数达500人左右。这时的留学生都是士族出身,除极个别人外,他们不辜负政府的期望,全都回国效力,在欠缺的条件下,为本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走出去的同时,政府重视把外国专家请进来。1875年,政府聘用的外国专家人数最多,约530人。在各部门则以工部省、文部省聘用的人数最多。起初,由于急需人才,不惜重金聘用外国专家,一般月薪在1000日元左右,最高达2000日元,但政府中地位最高的太政大臣,月薪不过800日元。政府部门的外国专家只是充当顾问,政府官员完全掌握决策的主导权。随着归国留学生、大学毕业生等本国人才的成长、增多,80年代初外国专家就减少了一半,以后继续逐步减少。

对于学习外国,同时期的中国清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之间,真有天壤之别。因为外国方面一再建议派人出国考察,清政府才于1866年派满族老顽固斌椿率使团访欧,这个头脑僵化的家伙对什么东西都看不顺眼,匆匆结束访问回国。清政府派出这样一个使团,就是因为不愿学习外国,害怕学习外国。第二年,美国公使蒲安臣即将卸任回国,清政府的总理衙门干脆任命他为中国出访欧美的特命大使,一位英国人为一等秘书,一位法国人为二等秘书,二位中国官员听从他们的领导。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让人耻笑。以后,清政府还曾派出考察使团,仍然是表面文章,应付差使。

关于出国留学,鸦片战争后不久,中国仅有容闳等3人出国留学,清政府和洋务派过了30年才开始行动,1872~1875年派出第一批留美幼童120人,1875年开始派出留欧学生。但对于留美幼童,后来却以“德性未坚,易沾恶习”为由,把他们绝大多数人中途召回了。

东方后进国要走上富强之路,学习西方的长处是唯一的选择。明治初年,日本争学欧美也表现在文明开化方面。

文明开化和启蒙思想

所谓文明开化,是学习欧美,在思想观念、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方面破旧立新的变革。文明开化的目的,既是为了开发民智,以适应富国强兵国策的推行,也是为了显示日本在努力与欧美国家并驰。

文明开化首先是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思想观念的变革。明治初年,活跃着一批启蒙思想家,1873年(明治六年)启蒙思想团体明六社成立,其成员为森有礼、福泽谕吉、中村正直、加藤弘之、西村茂树、西周、津田真道、神田孝平等人,他们都是第一流的洋学家、思想教育界的名流。一年后,明六社拥有会员月30人,网罗了当时日本所有高级知识分子。1874年发行《明六杂志》,其论文的内容新颖,涉及范围极为广泛,很受欢迎。

启蒙运动是通过批判封建意识形态,唤醒人们的理性和自我意识,克服愚昧、守旧和无所作为。明治启蒙思想家们通过著作、译著、发行刊物、举行演讲、从事教学等方式,传播西方的自由、平等、民主思想、功利主义以及自立、自强观念。福泽的《劝学篇》和《文明论之概略》,中村正直的译著《西国立志篇》(即斯迈尔著《自助论》)和《自由之理》(即穆勒著《自由论》),加藤弘之的《真政大意》和《国体新论》,都起过很大的启蒙作用。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代表是福泽谕吉(1835~1901),无论从批判封建意识的深刻性,或从立论见解的卓越性,以及思想影响的深广度来说,他在启蒙思想家中都首屈一指,被称为“日本的伏尔泰”。

福泽谕吉说:“所谓文明,归根结底是人的智德的进步”。在人的智德方面,传播很广、影响很大的,是自立、自强思想。这同明治政府的奋发图强精神是基本一致的。中村正直翻译的《西国立志编》是传布最广的启蒙书之一,加藤弘之在向明治天皇进讲时,也以它为教材。这本书特别强调“自助”,其格言是“天助自助者”。所谓自助,就是能够自主自立,不依赖他人。这种自助精神是人们获得智慧、克服困难、成就事业的基础。因此,“当大多数国民‘自助’时,国家便充满了生机和旺盛的精神”。

福泽谕吉的《劝学篇》批判了封建道德对人的束缚,十分强调个人的独立精神,这与斯迈尔的“自助”、“自主”是一个意思。他在《劝学篇》中指出,“试看今天日本的形势,实在是徒有文明之名,而无文明之实;徒具文明的外形,而缺乏内在的精神。”那么什么是“文明的精神”呢?福泽回答说:“就是人民的独立精神”,“它是一种极其伟大而又重要的东西。”他所讲的“独立”,是指不论在智慧上,还是在钱财上,都“没有依赖他人的心理,能够自己支配自己。”他把这种个人独立看作国家独立的基础,只要“个人可以独立,一家可以独立,国家也就可以独立了。”《劝学篇》的一句名言是:“人人独立,国家就能独立。”因为有独立精神的人,才会把自己当作国家的主人,深切地关怀国事,把国家兴亡的责任承担在自己肩上。

福泽的《劝学篇》共17篇,是作为小学课本、民众读本而分篇出版发行的,后来合为一册。包括翻印版在内,出书竟达数百万册,流传之广世所罕见,影响非常大。福泽认为人人都能独立,未免有些理想化。但是,他认为人人都应有独立精神,讲得很有道理,也非常切合当时日本的实际。尽管在明治政府统治之下,人们的独立精神仍然受到限制,但是,正因为人们在各自的事业上独立自主地努力奋斗,才有国家的独立富强。福泽提倡的“独立精神”,至今仍是留给后人的重要精神财富。

在文明开化中,在出版书籍之外,传播媒体报纸杂志起着重大作用。幕末仅有不定期的报纸。明治初年,各种日报和其他报纸纷纷问世,到1877年共有一百四五十种。幕末仅有《西洋杂志》,明治初年各种杂志也相继发行。众多报章杂志的发行,既是文明开化的表现,也促进了文明开化与各项改革,使破旧立新的新思想、新事物得到广泛的传播与认同。

为了移风易俗,天皇和政府官员带头示范,甚至用法令加以推行,把文明开化的风气导入日常生活,诸如使用阳历(1873年元旦开始),允许武士剪去发髻,提倡穿西装,普及肉食,禁止华族染黑齿,不许男女混浴,禁止复仇,非军警人员不许带刀,不要随地便溺,等等。在大都市,建造了洋式砖房,装上了煤气街灯,开起了西餐馆,奔驰着公共马车,还有数不清的人力车在穿梭奔跑。因为公共马车一时未能普及,也不完全适应需要,有人想出了人力车,很快普及全国,车夫成为新职业,一些破落士族也加入车夫行列;中国的“黄包车”就是从日本传来的。80年代,东京等大都市,有了更快速平稳的铁道马车。东京的日本桥、银座、筑地一带出现了从来没有的繁华。

一些人把文明开化简单、片面地理解为在生活方式上刮洋风、赶时髦,男人西装革履带着怀表,妇女打着阳伞挟着书本,就以为很文明开化了,把怀表和阳伞看作文明的标志,有的人甚至进了屋还照样打着伞。有的人认为,不像西方人一样吃牛肉就不算文明,西装革履吃牛肉火锅被一些人视为头等文明开化的表现。想当年培里来日时,美国船舰向日本人分发食品,凡分到牛肉的人都随手把它倒进海里。真是彼一时此一时,虽说是赶时髦,也折射出文明开化带来的巨大变化。

当然,文明开化并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改变日本人原有的生活方式,日本人往往过着“和式”与“洋式”两种生活方式。在本国原有文明与外来文明激烈碰撞时,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欧美近代文明的基础是产业革命所确立的机器大生产,明治初年日本在这方面的差距还极大。明治政府领导人注意到,必须纠正“虚饰多而实效少”的弊病,应“徐徐诱导,勿为无益之举”。同时他们也认为,文明开化有“排除忠孝仁礼之风”,“令人不胜焦虑”。后来,旧思想、旧观念有所回潮。

多数启蒙思想家都曾作为幕臣,在幕府的洋学翻译研究机构任职,是幕末开明派。进入明治年代后,几乎都曾在政府中担任官职,即使拒不任官的福泽,也是倾向于官方立场,他们是官僚自由主义者。他们都有较深厚的儒学教养,除福泽曾强烈抨击儒学外,其他人并不否认儒学的价值,或者力图把儒学与西洋思想相折衷。这些情况不能不使他们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如加藤弘之在“天赋人权”思想的宣传上很有贡献,1874年兴起自由民权运动,要求成立民选议院,其立论依据就是“天赋人权”说和“四民平等”思想。但加藤弘之和其他启蒙思想家以“时期尚早”不予支持,甚至强烈反对。1875年,明治政府为了压制自由民权运动,颁布了《新闻纸条例》、《谗谤律》。同年9月,明六社宣告解散。以后,启蒙思想家们先后向右转向国家主义立场,如加藤弘之于1882年发表《人权新说》,否定了“天赋人权”思想,鼓吹国家主义。文明开化、启蒙思想在观念、意识上有冲击,但有很大局限性。

在文明开化中,还有另一项重大的进展,即兴办近代教育。

“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为了使富国强兵、殖产兴业顺利推行,必须让一般国民接受最起码的教育,同时需要培养中高级人才。

1872年9月,政府颁布了《学制》和《关于奖励学业的告谕》。《学制》对学校设置和学校教育作了规定,《关于奖励学业的告谕》主要是讲述了人人“非学不可”的道理,指出“学问乃立身之资本,凡为人者皆不可不学也。夫迷途失向,陷于饥饿,家破身亡之徒,终皆不学之过也。”

“告谕”提倡教育是为了“国家富强安康”,但是向民众诉说的却是从个人利害着眼的功利主义教育观,这比后来的国家主义教育观要实际、进步得多。

在制定、实施《学制》的同时,岩仓使节团的考察,特别是看到美国教育之发达,使政府官员感触很深。他们在对比中深刻体会到:“东洋之不及西洋,非才劣,非智钝,唯在于对济生之道用意甚少,于高尚之空谈中度日”。

木户孝允写信告诉国内,要奠定“牢不可破之国基者唯在于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无穷者,唯真正在于教育而已。”木户的话表现了明治政府对于教育的长远战略眼光。

明治政府重视教育的实际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政府经过多年实践,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近代学校教育体系。《学制》于1879年废除,此后发布、实施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法令,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以双轨制为特征的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体系,其中包括小学、中学、高等学校(大学预科)、大学以及师范学校、实业学校、专科学校等,适应国家对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同时,以培养“忠良臣民”、“良民良兵”为宗旨的国家主义教育确立了支配地位。

政府强调普及教育、“国民皆学”,并采取各种措施、主要是财政支持使之实现。《关于奖励学业的告谕》要求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政府从此把推行义务教育作为长期坚持不懈的政策。与欧美国家相比,日本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制比较早,如英国是1870年,法国为1882年,美国为1918年,德国为1919年,日本则为1872年。不过,日本到1875年虽设立了24000多所小学,入学率却只有35.4%。这是因为受实际条件、主要是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一蹴而就。当时,政府还无力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小学办学几乎全靠学生的学费和社会捐助;不少地方的捐助有名无实,实际上是摊派到各户。对于贫困家庭,办学、上学成为不轻的负担,许多家庭还无力送子弟上学。一些地方当局规定父兄不送儿童上学要受处罚,或县知事到各地巡查,或出动警察督促儿童上学。这表明了政府对实施义务教育的重视与决心,但强制做法甚至在有的地方激起反对小学的农民起义。

以后,政府主要从宣传教育、改进教学内容、提高师资质量等方面,吸引儿童入学。从1885年到1895年,小学的入学率从49.6%上升为61.2%,男童的入学率为65.8%~76.6%,已经相当不错了。这除了政府的努力,还有赖于民间的积极性。在江户时代,民间就形成了重视掌握实用知识的风气,设在寺院内,主要教儿童识字、珠算等知识的寺子屋到处可见,有的地方一个村就有好几所。明治年代,家庭经济逐步好转,小学教学也有改进,明显优于寺子屋,于是送儿童上学的家庭越来越多。不过,入学率虽提高了,读完三、四年的却不多。

从90年代起,政府由于财政状况的好转,对普及小学义务教育采取了两项关键性措施:一、1896年颁布《小学教员教龄津贴国库补助法》,对在同一学校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教师发给教龄补贴,数额为基本工资的15%—35%。改善小学教师待遇,提高了小学教师的地位,加强了教师队伍。二、1900年8月,公布修改的《小学校令》,规定免收小学生学费,义务教育费由国家财政补助;把义务教育年限规定为4年(原先是三或四年)。

1907年,实行六年义务教育制。1908年,小学入学率达到97.8%。历时30多年,义务教育制终于实现。这离不开国家的财政支持,因为有一大批落后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儿童难以入学,或者即使入了学却不能读毕业,入学率不等于完成义务教育。免收小学学费才真正保证了义务教育的实施,这也真正表明了日本政府对普及教育的重视。

自80年代以来,小学入学率的不断提高,实业教育的逐步开展,国民素质、劳动者素质有所改进,有助于推进富国强兵事业。但是要改善国民和劳动者的整体素质,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据农商务省1903年的调查,在日本工业中最具代表性的纱厂里,没受过教育的男工占28.7%,女工为41.5%,而小学毕业的男、女工仅为14.9%和8.1%。这表明实施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是一个长期战略任务,期望很快取得近期显著效应是不现实的;正因为如此,必须早重视、早落实。

明治政府的另一措施是着重发展了近代高等教育。1873年工部省的工学校开学,专门培养高级科技人才,1877年改称工部大学校。同在1877年,对幕府留下的朱子学和洋学的教育、研究机构进行改组,创办了近代综合性的东京大学,后称东京帝国大学,设法、理、文、医、工艺等部。文部省把教育经费的大部分给了东京大学,从欧美聘请专家、购买图书设备,大力引进欧美先进的科技文化。东京大学是为国家输送官员和其他高级人才的最高学府。1897年后,又相继设立京都帝国大学、东北帝国大学(在仙台)、九州帝国大学(在福冈)。此外还有私立大学,如福泽谕吉创办的庆应义塾大学、大隈重信创办的早稻田大学。到1918年,全国共有大学、专门院校118所。

大学教育和出国留学快速而显著地增强了日本的科技力量,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如1879年开工的京都至大津的铁路、1880年下水的军舰“盘城”号、1885~1890年的琵琶湖水利工程和水力发电厂,都是日本人自行设计、建造的。80年代后半期,大企业已普遍聘用大学工科毕业者担任技术人员,他们一般都曾赴英留学、考察,外国的或工匠出身的技术人员被逐步取代。

在发展近代教育方面,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要落后很多。1897年才出现第一所公办小学南洋公学外院;1895年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创建,是中国最早的工科大学;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创立于1898年,当初仍是一个旧式书院,专攻诗、书、礼、义、春秋,1910年才设经、法、文、格致(理科)、农、工、商、医8科,1912年改名北京大学。

“和魂洋才”与“教育敕语。”

明治政府的改革以“东洋道德,西洋艺术”为指针,具体到文化教育上就是“和魂洋才”。

文明开化的开展,自由民权运动的兴起,使保守派越来越按捺不住内心的忧虑和反感。1879年在政府内发生了一场德育争论,天皇侍讲元田永孚是保守派的代表,争论的另一方是伊藤博文。此时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已不在人世,伊藤博文(1841~1909)接任内务卿,成为政府主要领导人。元田永孚是横井小楠的门生,他趁天皇视察了学校,便写了天皇圣旨《教育大旨》,指责“最近专尚知识才艺,追逐文明开化之末端,破坏品行,伤风害俗者不少。”强调“今后须基于祖宗之训典”,宣明仁义忠孝之道,“道德之学”应以此为主,其他之学可听从各人自学。也即要求教育以“东洋道德,西洋艺术”为宗旨。伊藤博文撰写《教育议》上奏天皇,进行辨解。元田再写上奏文《教育议附议》,批评伊藤“对圣旨之所在,似未融会”,进一步阐述了必须“明仁义忠孝”的主张。伊藤博文不再做声,他作为天皇的官员,不可能去反对忠孝之道,保守派轻而易举地占了上风。

此后,强调“忠君爱国”的国家主义教育风行起来,1881年文部省把“修身”课置于各课程之首,其次是重视历史课,并制定《小学教员须知》,要求小学教员懂得“导人善良比教人多识更为紧要,故教员应特别致力于道德教育。”

问题在于,“须知”对道德教育的根本要求,是“振兴尊王爱国之志气”,首先是忠君爱国。1882年,元田永孚根据天皇之命,又编写了修身课本《幼学纲要》,发给全国小学,其中充满忠孝仁义的说教。

同在1882年,天皇颁发了《赐予陆海军军人之敕谕》,通称“军人敕谕”。因为发现军人受到自由民权思想的影响,竟有军人为了要求开设国会而在行宫前剖腹自杀,当局感到必须以天皇这一最高权威来控制军心。“军人敕谕”经其他人起草、修改后,由参谋总长山县有朋(1839~1922,原长州改革派武士)定稿。敕谕宣称,遵从神武天皇的传统,朕亲率兵马大权,望子子孙孙永传此旨。然后训谕道:“朕乃汝等军人之大元帅,朕赖汝等为股肱,汝等仰朕为头首,其亲殊深。”要求军人应像手足(股肱)一样,绝对听从天皇这一头首的指挥、命令。敕谕列举忠节、礼仪、武勇、信义和质朴五项为军人必须遵循的道德,特别强调“军人以尽忠节为本分”,应“不惑于舆论,不干预政治,唯有一心遵守自己忠节之本分”。军人敕谕的要害,是把忠节与政治隔绝,所谓“忠节”就是奴隶般地盲目服从。

在自由民权运动的压力下,天皇于1889年2月颁布宪法,并定于1990年召开议会。但对宪法还有不同意见,同时政府在修改条约谈判中让步过大,遭到舆论抨击,以致“人心激昂,竞发政论”。当局很担心,不知议会召开后会出现什么局面。日本于1885年改行内阁制,宪法公布的这年年底,山乡有朋出任内阁首相兼内务大臣。他于次年召集地方官会议商讨对策,同样抱有危机感的地方官提出了“大兴德育”的建议书,认为祸根是“偏重智育”,以致培养的人“热衷于政论”,“紊乱社会秩序,终将危及国家”。

在山县的主持下,由井上毅和元田永孚起草有关诏敕,以井上为主。井上毅也是横井小楠的门生,长于儒学、国学,富有文才,也曾接受洋学。井上、元田起草的诏敕,由山县上呈天皇。在议会召开之前,天皇于1890年10月下赐了《关于教育之敕语》,通称“教育敕语”。

这个敕语主宰了日本几代人的头脑和心灵,今天日本还有人吹捧它。全文300多字,为便于了解,把主要部分摘录于下:

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厥美。此乃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在于此。尔臣民,应孝父母,友兄弟,夫妇相和,朋友相信,恭俭持己,博爱及众,修学习业,以启发智能,成就德器。进而广行公益,开展世务,常重国宪,尊国法,一旦危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斯道,实乃我皇祖皇宗之遗训,子孙臣民俱应遵守……

这是一个神道、国学、儒学和近代国家主义的混合物。敕语所说“皇祖皇宗,肇国宏远,树德深厚”,主要指天神和神武天皇的“建国”伟业具有深厚恩德,这是国民道德的渊源。正因如此,“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厥美(世世代代继承皇祖皇宗的伟业)”。这种“君民一体”的传统,是国家和教育的根本所在。在这里,把以忠孝为核心的儒家道德与神国思想、天皇神圣观相拼接,突出忠君爱国观念。敕语有着浓厚的复古、神秘的色彩,同时为适应时代变迁,又加上近代世务观念,即所谓“修学习业,以启发智能,成就德器。进而广行公益,开展世务”。但归根结底是强调国家主义:重国宪,尊国法,“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贯穿敕语的核心思想,是造就忠孝合一、忠君爱国的忠良臣民。

随后,“教育敕语”和天皇、皇后的“御影”(照片)被分发到全国各地的学校,并规定学校在庆祝日、大祭日的庆典上,全体师生必须向天皇和皇后的“御影”行礼,山呼万岁,再由校长奉读“敕语”,大家必须低头毕恭毕敬地听着。后又规定歌颂天皇统治千秋万代的《君之代》为必唱歌曲。仪式具有强烈的宗教气氛,重复举行这种仪式,加上天天通过课堂灌输“敕语”的思想,很容易潜移默化青少年的单纯心灵。第一高等中学举行恭迎教育敕语的仪式,教师内村鉴三信因奉基督教,认为教徒只向上帝致敬,没有向教育敕语敬礼。结果遭到口诛笔伐,并被解除教职。军队里还规定,士兵必须背诵“军人敕谕”。它稍长,如果背不出,要遭罚,甚至被殴打。这是用强力来主宰士兵的心灵。

“军人敕谕”、“教育敕语”实际上是向国民提出的道德规范。各种解释教育敕语的著作铺天盖地而来,多达三百几十种,影响很大。天长日久习惯成自然,以至连言词都统一到教育敕语或军人敕谕上来,特别是大小官吏、各种团体和市町村的头头脑脑,开口闭口离不开“忠君爱国”、“忠孝仁义”这一套,不断向民众进行灌输。当年日本国民的极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读过几年小学就很不错了,很容易接受这种无休止的灌输。特别是男子,读小学和服兵役的六七年、八九年灌输,让他们的头脑基本定型、僵化了。男子当家作主,他们的思想又影响着家庭和后代。

思想、道德领域已经显著复旧。国家需要的是“和魂洋才”,首先是保证“和魂”,成为“忠良臣民”。

同类推荐
  • 武魂甲

    武魂甲

    1.故事中最重要的道具之一“武魂甲”,是当世最热门又极稀缺的强大战器,拥有自我意识,只有受到武魂甲认可的武人才有资格披甲,能加持武者自身能力,提供防御与治愈的能力,所以武魂甲士也成为天下诸侯争相求夺的宠儿,坐拥荣华,立不世之功。2.故事主角流云多年来为医治亲姐的病而将赚钱做为人生的头等大事,因此投身军营做起出卖自己军功牟利的买卖。为筹资金上京就医,不惜铤而走险的参与盗取本国最强武魂甲——龙骧的计划。却不知道自己只是另一大计划中的小棋子,在经历了一番生死挣扎后,流云终于完成了愿望,他的人生目标也从守护亲人转为向救命恩人还债,为恩人的意志奋战不休。自己也从当初的简单小子成长为能担起重任的大人物,但在与恩人所坚持的信念路上渐行渐远后,流云也终于明白,人不一定要做大事,但一定要做对的事,如此才不枉活一世。由此开始了他成为真正的英雄之路,与同伴一起在乱世之中抗击无道强权,为弱者开辟一片新的天地。3.故事主要讲述了一群普通人为自己的人生各个阶段的理想去坚持奋斗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各自的理由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最后获得了不...
  •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军阀风云卷(1913-1920)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军阀风云卷(1913-1920)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军阀风云卷(1913-1920)》本书分为江西民政长事件、宋教仁被刺案、第一届国会召开等部分。
  • 南海之子

    南海之子

    (说明一下,这个书暂停了,新书《迹南》火热连载中)南蛮王朝与南蛮扶南族数千年的僵战即将打响号角,被称之为魔王之子的阿迪莫卡,在危难时刻也是一筹莫展。扶南族人为永占大陆的伟大刹想,献上了热腾的鲜血,唤醒那条曾被击败而封印的远古恶龙。终是少年的怒火,中烧了整个南海。
  • 莫高天经变

    莫高天经变

    来喜定,字笑我,世居塞上,好捕风捉影,偶遇敦煌经变二十四画失窃,不慎卷入其中,从此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波橘云诡的历史迷雾背后,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羌笛胡笳,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三国潘龙传

    三国潘龙传

    一觉醒来,阿星发现自己床边站着一位身披铠甲的猥琐男,此人竟然是三国中“逗名鼎鼎”的上将潘凤。而悲剧的阿星则变成了潘凤的废物弟弟潘龙,此时离汜水关之战潘凤丧命只有三月之期,阿星究竟该如何做才能从猛将华雄手下保住自己这个哥哥的人头呢?随着阿星的到来,三国的历史也已经悄无声息地发生了改变,诸葛、司马、郭嘉、赵云、吕布、周瑜等等奇人异士纷纷登场,历史的大潮滚滚向前,驶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方向……
热门推荐
  • 萌紫蝶

    萌紫蝶

    萌紫蝶,本书与魔法紫蝶为主,紫蝶美音,粉蝶楚音,蓝蝶薇雪,与帅气人类男孩邂逅,开展美丽的魔幻路程……
  • 这个毒奶有点狠

    这个毒奶有点狠

    新书启航《一夜暴富从捡垃圾开始》希望大家可以支持一下。 …… 别人治疗的时候病人是享受的,而我们的主角治疗的时候就厉害了,病人是痛苦的。病人:“不不,你不要过来。我自己上点药就好了。”主角:“没事的,乖。快过来,让我给你扔个治愈术就好了。”……病人:“我求求你了,别治我了。我挺一挺就好了。”主角:“那怎么能行。放心,让我捅一捅就好了。”一个不一样的觉醒,让余生成为了别人既爱又恨的人物。当一个治愈者却拥有了攻击技能,将伤口当做怪物去攻击的时候。又会诞生怎样的传说?
  • 惊喜田园:扑倒克妻夫君

    惊喜田园:扑倒克妻夫君

    一次的扑倒是意外,两次是巧合,三次……呜呜,没脸见人了啦!如果问程小婉最郁闷的事情是什么?她会非常肯定的回答你,在大学毕业当天出车祸穿越到苦哈哈的农村。如果问她最丢人的事情是什么名字?她只会吞吞吐吐的告诉你,上天在给了她一个好脾气的未婚夫,同时却让自己一次次意外的将其扑倒在地,只是……
  • 吴老成的那四年

    吴老成的那四年

    那四年,你懵懵懂懂的来;那四年,你渐渐老练的活;那四年,你经历了很多;那四年,你带有遗憾;那四年,你成长了心智;那四年,你收获了什么。可悲可泣的四年等你来感悟。毕竟,都在那四年……你是否也曾想起那几年,欢迎点评留言
  • 青梅竹马很嚣张

    青梅竹马很嚣张

    洛星云这辈子从开始就被指腹为婚,关键是对方都已经出生一年了,自己才出生,完全是指着躺在床上的许允辰和在肚子里的自己订了婚。“星云啊,你对允辰好一点吧。你看看,人家多喜欢你啊。”洛妈妈从小时候就开始说了,听的洛星云晕头转向的,自己哪里对他不好了。到了高中,许允辰是校草还是少爷,自己却被埋没了。“小洛子,大爷我罩着你。”许允辰装作很大方的样子说道。“我才不要你许美人照顾。”洛星云终于受不了身边都要杀死她的目光了,毫不客气的一脚踢出。
  • 此生有缘有憾

    此生有缘有憾

    一只已经离去的猫,却不曾被他的主人忘记。
  • 万重山

    万重山

    “王爷!敌军还有五秒到达战场。”挖掘机,坦克,铲车统统拿来,把他们统统吓死!修真者?哼!它敢下来我就电死他,雷劫算个球,我有核电站!“一群逗比,一个避雷针加一个地线,统统搞定,非要自己挨雷劈,修真者都是逗比吗?”千里传音?Out了,看我的爱疯九,全位面视频通话,是可以看到人的呦!
  • 恋爱有你才会甜

    恋爱有你才会甜

    圣樱高中的人都知道,高二〈六〉班的顾林深高冷话少脾气臭,还不近女色,学校里被他拒绝过的女生都不知道能凑多少桌麻将了,直到某一天……顾林深揪着一个小姑娘的衣领,不让人走,可怜巴巴的说:“你都多久没来找我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两个小时而已”说好的不近女色呢?你在这追着人家小姑娘要亲亲算怎么回事儿?说好的高冷呢?你这对着人小姑娘笑的跟朵花儿似的,有是什么鬼?
  • 凌枫归来,翼初夏

    凌枫归来,翼初夏

    你相信命运吗?命运是个奇妙的东西,它会让你遇见你爱的和爱你的人!它会让你认识好朋友与那些不该认识的坏朋友!你曾经难过过,失望过,绝望过!命运会让你认识爱你的人,也有可能让你们因为一些事失去他!你爱的他,爱你的他。命运也会让你再次遇见他,命运也有可能改变他!变成一个你完全不认识的人。
  • 法医王妃

    法医王妃

    传闻,这聂三小姐天生草包无能,从小读书,却是连三字经百家姓都说不全!又传闻,这三小姐凶悍泼辣,骄纵跋扈,甚至在自己大婚当日,便端着王府正妃的架子,当众责骂侍妾,引得众宾客侧目,最后使得新郎官湛王爷拂袖而去,从此成亲半年有余,却再没进入新房半步!不进新房吗?好,有种这辈子你都别进!想要休妻吗?行,说话算话,休书赶快拿来!面对冷面王爷,她誓要将‘泼妇’之名发挥到底!不过先说好,她只是泼妇’而不是‘毒妇’,可为什么一睁眼,看到的竟然会是一具尸体?什么?这人是她杀的?!不会吧,怎么可能?什么?不信?还说这人是她的通奸对象?尼玛,是可忍孰不可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