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44800000014

第14章 唐宋元时代(1)

丐母一言激娇子——元稹母郑氏

郑氏,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元宽妻,越州(今绍兴)刺史元稹的母亲,出身名门望族,从小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贤而文,含辛茹苦,教子有方,为世人所重。

元稹的先祖是鲜卑族后魏昭成皇帝,原姓拓跋氏,建魏后才改元姓。其祖先多为隋、唐两朝尚书、侍郎、刺史、县令之类的官僚。家庭成员世世代代信奉儒家学说,克尽职守,以竭忠皇帝、效力国家、积极用世、荣祖耀宗为自己的最大追求。元氏家族原居长安(今西安),自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世居洛阳。

元稹,字微之,唐河南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于大历十四年(779)生于长安城内靖安坊。从小聪明伶俐,求知欲极强。因此,从他二三岁开始,家人都争着教他识字、背诗。母亲郑氏,见儿子小小年纪就养成了爱好读书的习惯,且刻苦认真,于是从他六七岁开始就鼓励他读经书。读经书可比读书、背诗难得多,但元稹有一股韧劲和钻劲,要求自己不但要学懂,而且力求理解深刻,有时,他提出的问题,连父母都一时答不上来。

“安史之乱”的浩劫,使李唐王朝走上了不可逆转的下坡路,使所有的百姓都遭受了空前的灾难,也使大多数官宦人家遭到了磨难。元氏家族本是一个显赫的大家族,这时也很快衰落下来。更为不幸的是,元稹的家庭又发生了重大变故。贞元二年(786),元稹8岁,他的季父(最小的叔父)、侍御史元宵突然病故,丢下了他的妻子和几个没成年的孩子。数月之后,全家生活上唯一的支柱和精神上唯一的依托——时任舒王府长史的元稹父亲去世。此时,元稹的异母长兄元沂,原在蔡州汝阳尉任上,因淮蔡李希烈叛乱失去联系。父亡后,派人寻觅,要他回家奔丧,杳无音信,估计横死战乱了。异母仲兄元秬在历湖县县丞任上,闻讯归家料理丧事。按唐代惯例,父亡儿必须辞职在家守孝,这样一来,就绝了元秬的俸禄。这年又逢灾年,粮食无收,物价飞涨,元府大小和男女仆人20多人,家无隔夜之粮。

元家素无积资,靠俸禄生活,如今俸禄断绝,一无所有,仅剩下长安城内靖安坊的西北隅,隋代皇帝赐给祖上兵部尚书、平昌郡公元岩的一处“尚书楼”,郑氏不忍心一家人活活饿死,曾派人寻找卖主,可想到这是皇上所赐,卖了愧对祖宗,只得作罢。在极度困苦之中,更让郑氏为难的是,作为原本是士大夫家庭,在为元宽、元宵守丧期间还少不了应付种种礼仪,幸好元稹舅族及其他亲友,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精打细算,才不失体面地办完了丧事。接着,郑氏忍痛疏散人口,出卖婢女。最后,实在无法生活了,郑氏只得带着元稹、元积,走上街头,沿路乞讨。

元稹见到母亲抛头露面,以乞讨来养活自己,还要供自己读书,心里很难过,就提出要母亲留在家里,由他和哥哥一起去乞讨。母亲看到这懂事的孩子,心都快碎了,她含着泪对元稹说:

孩子,咱元氏门庭能否重新振兴,希望全寄托在你身上了,只要你能刻苦读书,将来有个出头之日,得个一官半职,母亲也就心满意足了。

元稹听了,流着泪发誓说:“请母亲放心,儿子一定不辜负你的希望。”

守丧期间,元稹见邻里的孩子聘师就读,暗暗伤心落泪。母亲十分理解儿子的好学之心,但家庭贫寒,哪有钱聘师受业呢?于是,郑氏只得把丈夫用过的、《诗》等旧书找出来亲自教导。元稹觉得这个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与兄元积一起,用心苦读。元稹9岁时,已经读完了童蒙应该读完的全部课程。接着,母亲先把五七言诗对仗的有关规则向元稹、元积进行讲解,如:

三姐对四妹,小弟应长兄。

张姑唤李嫂,耕夫呼牧童。

远山七八座,深院四五重。

门前栽杨柳,屋后植梧桐。

然后做一些示范,并出一些简单的词语,命他们来对。母亲说:“门前”,儿子们回答“屋后”。见他们已掌握了对仗的基本要领后,又教他们写作诗歌的基本知识,进而传播一些平仄、粘对、意境、诗眼之类的术语,引导他们向更深的领域探讨。

父丧服满后,元秬谋得兴平县县尉的职务,但每月只有三四万的下士之禄,收入微薄,无法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在十分无奈的情况下,郑氏带着10来岁的元积、元稹兄弟俩,离开繁华的京都长安,来到陕西凤翔府,投靠元稹舅族和长女元秀。

在凤翔府,元稹、元积在大姐、姐夫的精心照料下,加上舅父们的悉心看顾,虽然过的仅仅是粗茶淡饭、麻布薄被的生活,但比在长安好多了。

元稹的姐夫陆翰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元氏兄弟二人怎肯放过学习的好机会,他们如饥似渴地接受姐夫儒业的师授。在母亲和姐夫的指点下,小哥俩还兴致勃勃地读着姐夫家的藏书。姐夫家的藏书读遍了,他们开始向四邻八舍借书阅读。

凤翔不比长安,地处偏僻,图书缺少,近处的图书借阅完了,元稹跋山涉水,来回几十里山路,前往齐仓的曹家恳求借书。曹家的长者曹平,十分喜爱元稹这个好学上进的少年,看到他小小年纪能吟赋佳诗,家藏图书向他全部开放,还认真地指导元稹的学业。就这样,元稹三天一趟,五天一次地到曹府借书苦读。他在给侄儿的信中曾说:“捧先人旧书于西窗下,俯仰沉吟,久而不窥园井矣。”意思是说,当年我捧着先人的旧书在西窗下认真阅读,深入钻研和思考,只是一个心眼读书,从不看园中一眼,也从不贪玩。在凤翔三年,元积和元稹没进过学校,靠母亲和姐夫的指导、自己的刻苦钻研及兄弟二人相互探讨,学业大有长进。

《新唐书·元稹传》中说:“元稹九岁工属文,十五岁擢明经。”即是说,元稹在刚9岁时,就能写诗赋文,而且满篇文字精练。到15岁时,进京考中了明经科(唐代科举考试的重要项目),并且名列榜首,获得了吏部考试资格。授秘书省校书郎。元稹考试及第之后,走上了读书做官的道路,这位含辛茹苦的母亲回到长安家中,喜告亡夫,乐誇稹儿。宪宗元和元年(806),吏部开考,他去应试,一举成功,获对策第一,封左拾遗,可不久元稹为当事者所恶,被贬谪为河南尉。重病在床的母亲,眼看稹儿即将赴任谪地之时,在希望儿子早日归来的期盼中撒手人间。从此元稹走上他五受诬陷五遭贬谪的坎坷宦途,先后出任监察御史、通州司马、祠部员外郎、祠部郎中、工部侍郎,同干章事。穆宗长庆二年(822)拜相。未几罢相。

翌年八月至文宗大和三年(829)九月,元稹任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治越7年。元稹还于长庆末,在越编删其稿,自作序,所著诗赋、诏册、铭诔、论议等凡100卷,号《元氏长庆集》。又有小集10卷,古今刑政书300卷,号《类集》,又有传奇《会真记》,为《西厢记》之蓝本,又有《续会真记诗》30韵。《全唐诗》录其诗28卷。

元稹一生所以获得如此大的成就,他成名后,曾在给侄儿的一封劝学信中写道:“母亲的一句话,令我感叹,于是就立志于学业。”应该承认,在元稹成才的道路上,郑氏这个极普通、极平常的中国妇女,是元稹——这位在中国文学史上作出重要贡献、占有重要地位的伟大诗人的第一位启蒙老师。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绍兴市志·人物传·元稹》。

(2)吴伟斌:《元稹全传》,长春出版社。

贤后苦心谏皇儿——唐穆宗李恒王皇后

王皇后(?~845),唐越州会稽(今绍兴)人,金华县令王绍卿女,母张氏。穆宗李恒皇后,敬宗李湛生母,历经4朝,是一位关心社稷,勤教皇子的贤德皇后。

王氏生身于仕宦家庭,自幼聪明机灵,两只丹凤眼十分招人喜爱。10多岁时便被选送大内,充当宫女,在东宫侍奉宪宗三子遂王李恒。王姑娘仪态端庄,妩媚动人,很得李恒喜欢,并生下了李恒的第一个儿子李湛。不久,李恒即皇帝位,是为穆宗。他仿效先皇不册封皇后,只册王氏为妃子。长庆四年(824)正月,穆宗李恒病死于长安,时年30岁,在位5年。

李湛生于元和四年(809)六月七日,长庆元年(821)三月封景王,翌年十二月立为太子。李恒驾崩后,即皇帝位,除将生身母亲王氏封为皇太后外,还将王氏的父亲王绍卿封为司空,王氏的母亲张氏封为赵国夫人。

李湛当皇帝后,还是个10多岁的孩子,年少贪玩,且很任性。他不但不懂朝事,也不想担起治国安邦的重任。好游宴,喜击球;好手搏,招募力士。整天只知道和宫中的一帮太监们不是在中和殿击球,就是在飞龙院蹴鞠。晚上又与妃嫔女侍们嬉笑欢宴,成了一个少年风流皇帝。

王氏对儿子李湛抱有极大的希望,希望他身在皇位,治理国事,做一个贤明有为的好皇帝,这不仅关系到她自身的荣辱待遇,更关系到社稷兴衰之大事。为此,她经常将李湛召来,或在李湛前来请安之时,谆谆诱导,促其勤理朝政,然而尽管母亲多次劝谏,百方努力,李湛却旧心难改。诸大臣也纷纷上谏,劝说皇上该以勤理朝政为英明之道,可李湛更不予理睬。

王氏对李湛荒废朝政的作为,急在心里,又拿不出办法,只得将李湛的所作所为及时向李恒之母太皇太后郭氏禀报,共商良策。两位太后(婆媳)多次进谏,要他安坐朝廷,整顿朝纲,弘扬祖业,兴国安邦。然而,他仍将长辈的教诲与期望置于脑后,放荡的野心不但无所收敛,反而更无约束,昼夜球猎,多不在宫,还任意鞭挞身边的太监,直打得流血方止,众皆怨恨。

李湛接位后,宰相李逢吉用事,他与官宦王守澄相勾结,陷害正直之士,诬陷户部侍郎李绅树朋党,致绅失势。后来,宦官权势不断增大,互相残杀,争权夺利,甚至胆大妄为,可以废立皇帝。因敬宗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怀恨在心。宝历二年(826)十二月八日晚上,李湛夜猎归来,与宦官刘克明、军将苏佐明等28人饮酒。痛饮之际,李湛入后宫更衣,殿上烛光忽灭,顷刻之间,年仅18岁、在位仅3年的唐敬宗李湛被苏佐明杀死,成了唐代宦官专权的牺牲品。

李湛驾崩后,唐穆宗的第二个儿子李昂继位,是为文宗。文宗尊他生母萧氏为皇太后,王太后被尊为宝历太后,仍居义安殿。当时后宫有穆宗李恒母郭氏、敬宗李湛母王氏和文宗李昂母萧氏,并称为“三宫太后”。为了便于分辨,因宝历太后居义安殿,文宗将王氏尊称为“义安太后”。文宗32岁去世,武宗继位,义安王太后仍居义安殿,享受原有尊号和待遇。

会昌五年(845),义安皇太后王氏因病去世,先后经历的四朝中,既得到了丈夫穆宗的宠爱,又得三朝皇子的尊敬、孝顺,在封建社会的后妃中,算是比较幸运的一位后妃。王太后驾崩后,正是庆贺武宗上尊号之时,红白喜事遇到了一起,因此,武宗为王太后上谥号“恭僖皇后”。五月,葬于穆宗光陵东园。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唐书·后妃·穆宗恭僖皇后王氏传》,中华书局校点本。

(2)赵孟祥:《中国皇后全传·穆宗李恒妃王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母女歌才震艺坛——歌手刘采春、周德华

刘采春(约841年前后在世),唐越州(今绍兴)人,演艺人周季崇妻,中唐女伶,女诗人,能歌善舞,尤善唱歌,其歌声如清泉般纯洁、宛转而悠扬,又似行云流水,令人神往,还能作诗填词,自制歌曲,深受文人墨客的宠爱,名震浙中,与薛涛、李冶、鱼玄机并称唐代四大才女。《全唐诗》存录她《罗唝曲六首》,其中3首选入《唐诗鉴赏辞典》。其女儿周德华,亦为著名歌手。

唐代著名诗人元稹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二月拜相,三个月后贬为同州刺史,翌年八月,被远贬到地处东南的会稽,以越州刺史兼观察使的身份巡视浙东。元稹到越任职之初,正好遇上刘采春随丈夫周季崇和其兄周季南自淮甸(今江苏淮安、淮阴一带)赶回浙江。

一日,刘采春等在浙东演出,无稹闻讯,极为高兴,立即前往观赏,一赌刘采春的风采。他听了刘采春的演唱,看了她的表演后,见她容貌秀媚艳丽,举止温柔端庄,曲辞含情,演技高超,声声赞赏。此时,他联想到唐宪宗元和年间,自己奉命赴蜀地任职时的一段往事:当年,自己因久闻薛涛诗名,意欲相见。第一次见面时,自己备好笔砚,求其留名。薛涛笔走龙蛇,一口气写下了笔、墨、纸、砚《四友赞》,自己对她的书法、诗文大为惊叹,从此相互引为知己,互赠诗篇。今日见到刘采春,其貌、其才、其曲、其艺,竟比自己在四川时见到的那位既有诗才又很美貌的薛涛更胜一筹,感慨万端,乘着酒兴,于是在东武亭上题诗一首:“因循未归得,不是恋鲈鱼。”元稹的同行者看到这首诗后,知其寓意,开玩笑道:“你虽然不恋镜湖的鲈鱼,但你却留恋镜湖的好春色,是想时常到镜湖采春吧!”众人闻言抚掌大笑。元稹听了也不作答,只是微微点首。后来,元稹在越一住7年,期间,真的常邀请刘采春到身边演唱呢!

刘采春自作《罗唝曲》即《望夫曲》一组六首,曲辞曰: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情同东园柳,枯来得几年?

自无枝叶分,莫怨太阳偏。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小钱。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那年离别日,只道在桐庐。

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

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昨日北风寒,牵船浦里安。

潮来打缆断,摇橹始知难。

罗唝,古楼名。据《云溪友议》所注,金陵有罗唝楼,即陈后主所建。“罗唝”一词可能是苏南方言。《罗唝曲》是民歌体的诗作,表现了只重金钱的商人给商妇带来的痛苦,有盼望远行的丈夫归来之意。辞意真切,声调凄苦,据记载:刘采春每唱此《罗唝曲》,“闺妇、行人,莫不涟泣”,可见其艺术感染力之深。第一首出口不凡,“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生憎二字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第三首“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活脱画出盼夫痴情。

元稹也常被刘采春所演唱的《罗唝曲》所感动。他曾在《赠采春》诗中写道:“新妆巧样画双娥,幔裹恒州透额罗。正面偷轮光滑笏,缓行轻踏皱纹靴。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元稹在诗中说,最使人迷恋的而为之心醉的,不止是刘采春的“新妆巧样”,而是听取她轻援檀板,唱一曲“恼人肠断”的《望夫歌》。

周德华,刘采春女。自幼聪颖,喜歌好学,随父母过着漂泊的演艺生活,耳濡目染,长大后竟象母亲一样能自己制曲作词,善歌能舞,《杨柳枝词》是其成名之作: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情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诗人在这里展开了一幅美丽的春江送别图。此诗对“痴心女子负心汉”这一谚语,作了生动形象的刻画。末句一个“恨”字,既揭示了对昔日情人的无情,也充分体现了女子的痴心。全诗一气呵成,天然风韵,情文并茂,精妙自然,为唐诗上等佳作。明人胡应麟在《诗薮》内编类六中发过感叹:“晚唐绝如‘清江一曲柳千条’,真是神品,然置之王(昌龄)、李(白)二集,便觉短气。”同时又有“晚唐绝‘清江一曲’为冠。”清人施闰章在《蠖斋诗话》中认为它属于“一口直述,绝无含蓄转折,自然入妙”,且认为“此等着不得气力学问,所谓诗家三味,直让唐人独步。”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朝汎、天华《中国历代才女传·刘采春》,湖北人民出版社。

(2)杜珣:《中国历代妇女文学作品精选·刘采春、周德华》,中国和平出版社。

慈母飞泪追爱子——范仲淹母谢氏

同类推荐
  • 丰臣秀吉(二)

    丰臣秀吉(二)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为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纪念首任院长胡乔木,我们编辑了《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三部分:一、综述两篇:《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乔木》,分别评述他创建中国社科院的突出贡献和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二、回忆录七篇。是与胡乔木在社科院一起工作过的领导同志、著名学者或是身边工作人员所写。其中邓力群、朱元石的回忆录选自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我所知道的胡乔木》一书。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与胡乔木的接触、交往,对胡乔木的认识、感受,不仅记录了他的言论思想,而且留下了他的音容笑貌。三、文献资料二十七篇。
  •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本书反映了一个真实的郁达夫的生活原貌,它是一部包涵郁达夫浪漫无依的生活轨迹、勇往直前的左倾思想,为国抒难的爱国主义文人的个人生活史。严格地说,这枯书不是简单的人物传记,是中国“五四”到“抗战”的一部中国文学艺术史,你可以从中窥见鲁迅、郭沫若、茅盾、徐志摩、林志摩、林语堂、周作人……等文学艺术巨匠的生活轨迹、历史片断与艺术鸿爪。而且它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历史,从晚清到民国,一直写到解放。离开屈辱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氛围,你无法理解郁达夫的思想与生活,他的复杂个性其实与他的苦难、成就、生活切切相关。他的人生与创作融入了历史环境,与他的国内屈辱家的屈辱无法分离。读者进入的是一个立体的全景式的世界。
  • 相对论之父和新思维首倡者:爱因斯坦

    相对论之父和新思维首倡者:爱因斯坦

    1953年,天才的物理学家、伟大的思想家爱因斯坦在总结中国为什么没有近代科学,而西方的近代科学却发展飞快时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西方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
  • 绿之梦“全国十大绿化标兵”张万钧写真

    绿之梦“全国十大绿化标兵”张万钧写真

    本书记录了绿化英雄张万钧的真实事迹,共有7章,其中包括:“千里始于足下”、“春花秋实”等。
热门推荐
  • 舰娘企业的旅行

    舰娘企业的旅行

    只是一个变成舰娘的小哥在碧蓝航线世界中所遇到的故事。
  • 长愉

    长愉

    “长愉,身为灵女,一方女帝,掌管凡界花木的上神,以权谋私,祸乱人间,幸挽救即时,故以三劫为罚,定下天命,终要尝尽世俗之苦,还天地一场春风。”
  • 大佬她的马甲

    大佬她的马甲

    ?男强女强?顶级黑客vs顶级黑客?娱乐顶流vs一夜爆红?二人竟是……(多年后)陆搁:宝贝,你还有啥事我不知道的?
  • 遇见了你,是我的缘

    遇见了你,是我的缘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见了他。后来,发生的点点滴滴,我都铭记在心……
  • 清穿之守寡皇后续篇

    清穿之守寡皇后续篇

    之前的那本青柳手贱的申请了完结,导致番外不能发了,要是不写,总觉得心里不舒服,现在写续篇,
  • 优秀教师教与学的启示

    优秀教师教与学的启示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十九册,本书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大量生动形象、多学科的实践案例,对教师在教与学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得到更全面的启发,本书将知识性、趣味性与可操作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可谓各阶层教师的必备良书。
  • 双剑恩仇录

    双剑恩仇录

    江湖之中最惬意之事情莫过于“纵有神剑无双,焉抵佳人在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洪荒之最强大师姐

    洪荒之最强大师姐

    “我洛秋修行一生广交善缘,没想到出卖我的人不仅有我最信任的朋友,还有……你!”人群中一个身影微微颤抖着,却是沉默无声。洛秋身体微微颤抖,眼泪在眼里打转“哈哈哈哈,可悲,可叹,可怜我洛秋一身正气,到头来皆是一场空!”洛秋闭上眼,眼泪顺着那张绝美的面容落下,声音透着沙哑道“若有来生,我洛秋定不会让任何人负我!”说完睁开眼,她的目光透着决然,朝着人群中那个身影看了一眼,转身朝着那绝望的深渊奔去——她像一只鸟,孤注一掷的鸟,既然学不会翱翔,那就去迎接毁灭!待她重生面对新身份的时候苦涩道“红颜祸水多薄命,洛秋啊洛秋,幸好是你,幸好……是我!”
  • 梦道之凤凰涅槃

    梦道之凤凰涅槃

    白隙爻存在犹如她的名一般,因意外得了凤凰之身被称为夹缝里的变数。幼年她因落入凤凰池而得了梦道之术,也因梦道之术被人忌惮防备,十七岁那年她被骗吃下掺有痴愿花的丹药,从而破了凤凰之身,也因如此她与他相遇“凤凰于飞,吾之所依;青山不老,此志不渝!”誓言如画,美好缱绻;誓言如刀,高悬于顶,时时警醒!十日之期她等了又等,终究是他失了约,另有了天定的姻缘。凤凰麒麟同现,她成了旁观者,只是为何他却紧紧抓住,死死不放,就连天命亦敢违?最后称帝为魔!而她却在劫与罚之间,她茫然四顾,最终从凤凰台上一跃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