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20600000004

第4章 游迹(4)

最难对付的是有文才武略的辛弃疾。帝裔们太了解他了。辛弃疾22岁时在敌占区聚众2000多人起事抗金,旋后加入农民首领耿京的起义队伍。辛弃疾奉耿京之命来杭州奏归附事,刚启程,就得知耿京被降金的张安国所杀。辛弃疾毅然率50骑兵突袭敌营,生擒张安国斩首示众,难以置信地从敌营带出一万多汉人南渡归来。你来归附我欢迎,封你做个小官。队伍留下,让杭州的暖风吹醉,软化掉。

赵构的儿孙们从辛弃疾身上依稀看到了岳飞的影子。同是自幼丧父,苦学成才;同是沦陷区之人,岳飞河南,辛弃疾山东;同是抗战支持者;同是20多岁就能统兵作战,以少胜多,是最令人担心的军事奇才;同是统兵的帅才,岳飞有"岳家军",辛弃疾有"虎儿军":同是诗词了得,豪放沉雄""岳飞的词只是抒发了抗金的壮志,而辛弃疾居然还在词中借古讽今,歌颂孙权、刘裕皇帝,暗讽我等为怯懦无能,畏敌如虎之辈。贬,贬你到武夷山去,贬你到冲佑观去。不信誉为"奇秀甲于东南"的武夷山水软化不了你。于是,历史出现了奇怪的一幕。辛弃疾三次贬到冲佑观。6年间连贬3次,来回的路途就够你受了。让你在路上跋涉,看你还能讽刺我吗?真的没奈何。风景如画的武夷山水,就是软化不了辛弃疾的铮铮铁骨。辛弃疾3次遭贬冲佑观,那已是赵构儿子宋孝宗的事了。宋孝宗代岳飞平了反,追夺了秦桧的谥号,但就是不放心辛弃疾。他惊叹辛弃疾《美芹十论》分析的精辟,也依稀看到黄袍加身的影子。他想,与其统一了全国,帝位让姓辛的捞去,还不如偏安好。

辛弃疾在冲佑观没有填过一张词,只是写过三、四首诗。诗的水平相当一般,不是很出名。这同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发而为词的性格显然不合。一个文可同苏东坡齐名,武能与岳飞媲美的旷世奇才,壮志难酬,仕途坎坷,还有什么闲情逸致填词作赋呢!

辛弃疾到冲佑观当闲官,最精彩的一笔是同隐居在武夷精舍治学的朱熹成了莫逆之交。志同道合的政治主张,遭际相同的官宦生涯,学富五车的渊博知识使他们成了挚友。两个大文化人相见恨晚。他们同游九曲溪,共登天游峰,足迹遍及武夷;携手游山水,秀口吐学问,互为对方的学识所折服。

辛弃疾对朱熹禅道、文章、楚辞、诗、兵学无所不晓,建树显赫佩服得五体投地,推崇备至,称赞朱熹"历数唐尧千载下,如君仅有两三人"。朱熹的理学后来成为明清治国的指导思想,从祀孔庙。时代发展证明,辛弃疾的看法真知灼见。孑L子的儒学,朱熹的理学,成为文化史上的顶峰。

当代著名哲学家蔡尚思赋诗评价:"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与辛弃痪见解一致。

朱熹最了解辛弃疾的出将入相之才,知道辛弃疾为抗金在积蓄钱财。当辛弃疾因"备安库"遭陷害时,朱熹冒险上疏朝廷,替一心爱国的辛弃疾喊冤,为意在强化军队而处心积虑的辛弃疾鸣不平。

武夷山两位大学者的友谊,传为千古佳话。我们今天能读到陆游这么多激情奔放的诗,辛弃疾这么多豪放沉雄的词,朱熹这么多格物致知的理,还是得肯定赵宋帝裔们对文化人是宽容的。宋代文化的灿烂,同这种政策有直接的关系。连遭贬的陆游都承认:"祖宗优待文士。"近来读一段资料,才知道那是其乃祖赵匡胤"誓碑"的教诲。据说,赵匡胤开国的第三年,立一"誓碑"于太庙寝殿之夹室。继他之后,凡新皇帝登基的第一节课,就得跪在碑前默背碑文。其文日:"不得杀士大夫及上言事者,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从宋代文化人遭贬不杀的事实看,也许真有此碑。

一部宋史,几乎没有杀过大文人,遭贬却是司空见惯。苏东坡一贬再贬,从湖北贬到海南。辛弃疾也是一贬再贬连三贬,三次贬到冲佑观。

幸亏赵宋帝裔们只把辛弃疾看成文人而不当成将帅。如果将其杀后再平反,可就毁了诗词,毁了文化了。

对武将,就是嫉恨。老祖宗是以大将身份黄袍加身而当上皇帝的!帝裔们怀着这种矛盾的心情对待将帅们。时势需要将帅统兵,那就选拔任用,功高权重了便降职或杀戮,决不让你有黄袍加身的机会。北宋赵匡胤有"杯酒释兵权"的序幕,南宋赵构有风波亭冤杀岳飞的高潮,继之有三贬辛弃疾到武夷的余波。重文官,轻武将成了宋代300余年彻头彻尾的基本国策,弄得帝裔们从北窜到南,也一样地遭到金国的"贬",成了贬皇帝儿皇帝。

当皇帝当到这般模样,气数也快尽了。但帝裔们仍不忘祖训,只要政见不合,仍贬大学者。陆游、朱熹、辛弃疾于是被贬冲佑观。

冲佑观是南宋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聚焦。武夷的山水美,文化底蕴却在冲佑观--武夷官。看老龙头。登孟姜女庙猜联,进林彪别墅探秘,终于到了神往已久的碣石山。

碣石山是燕山的余脉,在秦皇岛附近的昌黎县北十五里处.已开辟为游览区。眼前景致秀美的碣石山,怎会是曹操笔下的碣石?曹操"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写到了当时环境的恶劣:天下大雨,水漫高岸。道路崎岖,海道不通。到碣石山受水阻,对沧海情感哀伤。一千多年前曹操路过碣石山,情景就是这样,这是他在"艳"(序言)中写到的。

碣石山有近百座高低错落的山峰,主峰叫仙台顶,又名汉武台,俗称娘娘顶,海拔695米,是渤海沿岸的最高峰。

碣石峰顶有南北并立的两座峰峦,因其远看似"碣然特立"的凌空柱石故名。

有人说曹操登的不是这碣石山,而登的是位于右北平郡骊城县西南(今河北乐亭县西南)的碣石山,此山南北朝时已沉人海中。但昌黎人有鼻子有眼睛、有证有据地确认曹操登临的就是他们的碣石山。

我认为昌黎人说得有理。那倒不是其邑人是吾潮导师韩文公而有所偏袒,而是其论点论据确凿,难以驳倒。站在碣石山上,望长城似带,观渤海无涯,登高望远,胸怀宽阔。其实就是曹操登的不是这座碣石山,也丝毫无损曹操《碣石篇》的千古魅力。苏东坡把黄冈城外的赤壁矶,当作周瑜大败曹操的今湖北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的赤壁,写《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史家认为彼赤壁非此赤壁。但这不影响该词气势磅礴、格调雄浑的艺术力量。苏东坡的"赤壁怀古"奔放豪迈得足可遏制北宋词坛缠绵悱恻之势。谁也不会去计较苏轼怀错了地方。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7),曹操远征乌桓凯旋至碣石山,写出了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千古绝唱《碣石篇》。

《碣石篇》为曹操乐府诗《步出厦门行》的篇名,因首句有"东临碣石"而得名。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章,内容写北征乌桓胜利过碣石山所见景色,抒发了诗人的抱负。

有人认为,站在碣石山观沧海,远不如在秦皇岛观沧海壮阔。两者我都观过,感觉不同。碣石观海,可登高望远。山上一老者告诉我,远近不同,早晚也不一样。晓观无边无垠,海连天际;晚观有声。

碣石诗篇

曹操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毛泽东词"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古今两位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诗人在诗词中都写到碣石这个地方,对碣石情有独钟。

趁到北京学习之机,我用假日时间跑了趟秦皇岛。游山海关,有色,一碧万顷,我的感觉是辽阔;秦皇岛观海,眼看波浪汹涌之势,耳听惊涛拍岸之声,我的感觉是壮观。

曹操是在碣石山上观沧海:"水何澹澹"。望到的是辽阔的海面恬静,微波荡漾。毛泽东在秦皇岛边观海:"白浪滔天"。看到的是壮观的海潮汹涌,浪涛排空。同一海域,地点不同,感受不同;诗词的意境也有别。

碣石山是皇帝登临之山。毛泽东在其《沁园春·雪》中写到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四个皇帝,只有宋祖赵匡胤没有到过碣石山的记载。其时,碣石山为辽国辖区,当然去不得。

此外,北魏文成帝、北齐文宣帝以圾秦二世胡亥,都曾登临碣石山。碣石山遗篇满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三十二年(前215)东临碣石山,在碣石山勒《碣石门辞》以记功。汉武帝于元封元年(前110)"东巡海上至碣石",留下汉武台。唐太宗登临碣石写下《春日望海》诗。而最著名的为曹操所写的《碣石篇》。

1954年,毛泽东在秦皇岛写《浪淘沙·北戴河》,只提"魏武挥鞭"而不提及秦皇汉武唐宗。这些皇帝都登临碣石山,但他们不是"略输文采",就是"稍逊风骚"。文章诗词都不能同曹操媲美。

毛泽东肯定过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武功。也曾提过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的文治。而对曹操的文治武功都予以高度的肯定。他曾对他的子女说过,曹操的文章诗词,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还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谈过:曹操是一个了不起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了魏国""称赞曹操是"真男人、大手笔"。

毛泽东写《浪淘沙·北戴河》是要把小令写成壮词,用"固一世之雄"、文治武功了得的曹操以壮词意,自是情理之中。

1962年,毛泽东谈《浪淘沙·北戴河》一词的写作缘由时说:"李煜写的《浪淘沙》都属于缠绵婉约一类,我就以这个词反其道行之,写了一首奔放豪迈的,也算是对古代词坛糜弱之风的抨击吧。""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壮语终致在词中出现。曹操"挥鞭"的雄姿,"遗篇"的瑰丽,武功文治形象跃然纸上。

《浪淘沙》词牌系南唐后主李煜创制的。平韵五十四字,十句,前后阕各四句用韵,婉约伤感,抒情缠绵。毛泽东借用此词牌,把小令写成壮词,反婉约而为豪放。有比较才有鉴别。同填《浪淘沙》词牌,李煜写春雨,毛泽东写秋风。李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与毛词"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同是开头,可有差别?李词"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和毛词"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一样煞尾,有何不同?

毛泽东借曹操这个历史人物人词以壮词意。"魏武挥鞭"征乌桓,完成北方统一,武功赫赫;碣石诗篇,万古千秋传诵,文治煌煌。

曹操的《碣石篇》确是气壮山河的大作,文学史上的瑰宝。全诗在点明观海的地点以后,描写了登山观海时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抓住大海静止和动态的变化,大笔勾勒出一幅色调苍茫、气象雄伟的沧海图。通过丰富的想象,极写大海吞吐日月,含孕星辰波澜壮阔的气势。曹操的情怀和抱负也在诗中得到体现。

曹操的《碣石篇》魅力无穷,就连代魏立晋的司马氏,虽同曹魏矛盾极深,但仍以曹操的《碣石篇》为歌词编出《碣石舞》,在宫廷演奏。

《碣石篇》"观沧海"是我国诗史上现存的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碣石篇》奠定了曹操中国山水诗开山鼻祖的地位。

笔者曾在毕业论文《各领风骚数百年--谢灵运山水诗和陶渊明田园诗比较》中,立论谢灵运是中国诗史上山水诗的开山鼻祖。现站在碣石山上,玩味曹操的"观沧海",方觉此论不当。山水诗的开山鼻祖非曹操莫属。谢灵运由晋人宋,是继承和发展山水诗的集大成者。

毛泽东是改变词牌《浪淘沙》由婉约而豪放的首创者。

聂耳之歌

游罢昆明西山龙门,沿小路缓步下山。无意间瞥见一座精致墓园,是"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我放慢脚步,轻轻踱进墓园。步入聂耳墓,感觉就是冷清。这感觉来自思维定势同冷峻现状反差的撞击:划时代的巨响和张扬力的微音;民众音乐的丰碑与平淡无奇的墓地:摩肩接踵的龙门景点同肃穆宁静的聂耳墓园。令人感慨良多!

墓竹篁摇曳,松柏伫立。不知名的小白花点缀在斜阳草树间。一只小鸟"啾"地一声朝滇池方向飞去,更使人感到空旷静谧,静谧得犹如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前的沉思。

一代音乐奇才就悄悄地长眠在这里!一个劳苦大众的歌手就静静地躺在这里!也好,这是他小时候拉小手提琴的地方。这符合他的性格,少了浮躁,少了喧嚣,有的是宁静,如同在沉闷的小阁楼上创作国歌一样。没有沉寂的积聚哪来轰天巨响!自古文人多寂寞,寂寞的氛围更能创作出不朽之作。

"省垣之西,有一山焉。高百仞,临昆湖,风景绝佳,即西山也。"到了山水诗的开创者曹操。他们对诗词的创造精神是一致的。

文学贵在创新。曹操首创的山水诗,犹如一股清泉,到晋时已汇成激流。毛泽东首创的《浪淘沙》壮词,至今仍脍炙人口。

碣石山是帝皇遗踪山,更是灿烂文化的遗篇山。聂耳中学时代的游记道出了对昆明西山的眷恋之情。

魂兮归来,来这生他养他的昆明,来这魂牵梦萦的西山。迈上墓道,24级石阶使我想到了聂耳只活了24个春秋。生命短暂,浩歌久远。

聂耳是在昆明出世的。按公历的算法,聂耳只活了23岁。我估量是人们希望他不要消逝得太快,就以农历虚岁算他为24岁。聂耳一睁开眼睛就看到了民族希望之光。这年清帝宣告退位,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寿终正寝。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民主共和由理念变为现实,虽反复较量,但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共和国深入人心,仁人志士为此憧憬着,奋斗着!

国歌的作曲者诞生了,这是辛亥革命翌年的1912年。聂耳聪明好学,6岁便能演奏多种民族乐器。聂耳,凭天赋和勤奋在音乐的殿堂中渐进。他出生于清寒医家,生不逢时,社会激荡,风雨如磐。社会不幸诗人幸。他在这多民族的故土上汲取各族的艺术精华,在春城的沃土上成长。充满革命热情的聂耳,中学时代就加入了共青团。他以音乐为武器,鞭挞旧时代,召唤新生活,奋不顾身地向旧制度挑战。反动派要对他下手了,不得已别井离乡,18岁孤身闯荡大上海。

是金子总会闪光。一年后上海明月歌舞团活跃着小提琴师聂耳的身影,奔忙在左翼音乐、戏剧、电影领域里。三年后当聂耳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时,正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白色恐怖怖人心之际。这可以从这一年在上海已经站不住脚,舍弃大本营,跑到毛泽东创立的苏区去的临时中央总负责人博古的行动中窥见。聂耳充当《开路先锋》,唱着《大路歌》、《毕业歌》,高歌猛进,召唤劳苦大众共进!歌曲风靡大江南北。中国电影史上有声电影插进音乐而为民众所喜闻乐见,即由此始。大上海响彻聂耳之歌,全中国传颂聂耳之名。

其实聂耳原名叫聂守信。因他多才多艺,常即兴模拟表演一些动物的叫声,如猪叫狗吠,并用一对神奇的耳朵抖动配合表演,声形兼备,令人捧腹,文艺圈子里的人便称他为耳朵先生、耳朵博士。以至在一次祝寿宴会上,报幕小姐介绍他为"聂耳先生"。

昵称成了姓名,聂耳也乐于接受。他戏称自己成了"四只耳朵"。有谁知道,现在赫赫煌煌地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作曲"聂耳"的大名,却是由此而来的。这正是中国文化的幽默和巧妙。

凝视墓园花台,七个花台象征七个音阶。聂耳一生与音乐结缘,七个音符,演化出千古绝唱。

同类推荐
  • 我从印度活着回来了

    我从印度活着回来了

    想做一件事前问问自己,会不会死?会,那不能搞。不会,那就去他的!气场强大的22岁女汉子Sukey,花了4871元,用59天时间,独闯10座印度城市,经历了一场疯狂、放肆、温暖而又充满心跳的印度大冒险。在这里,她遇见了没完没了的求婚和性骚扰,也遇见了上流社会的王子和痞子,曾在又脏又乱的火车地板上倒头就睡,也曾在琥珀宫城堡的月夜温柔漫步,喝过一杯差点儿让人病死他乡的酸奶,也吃过充满咖喱气息的盛大婚宴……新奇、有趣甚至充满惊险的故事背后,更有独立的勇气与行走的温暖。最热门旅行分享网站蚂蜂窝爆笑怒推,猫力有爱作序,献给每个想要独自上路的年轻人。青春这么好,无论怎么过都是浪掷,旅行这么好,无论何时出走都不晚。
  • 春天的奇迹

    春天的奇迹

    外宣局是这次拆迁宣传工作的总策划和具体实施者,肩负着引导社会、影响舆论、弘扬正气、凝聚人心的重要职责。本着“高站位把握导向,求实效舆论先行”的原则,在区领导赋予“宣传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次拆迁能否顺利完成”的重大责任面前,外宣局局长孙海芬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压力。
  • 风雨人生

    风雨人生

    我出生在河北农村一个贫寒的家庭,自四岁起就一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我过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母亲一起承担着生活的重负。虽然家境贫寒,但我一直感受着母亲给予我们兄妹的关怀和爱护,母亲的爱是我童年最温暖的回忆。
  • 下一站拉萨

    下一站拉萨

    本书是一个80后背包客探访以拉萨为中心的环游西藏的旅行笔记。从昆仑山口到可可西里,从格尔木到拉萨,从拉萨到日喀则,从日喀则到墨脱……作者以富有诗意的笔触,配以旅行中的感触、心得以及旅行花絮等,从各个角度记录了一行人的见闻游记、幽默轶事,为读者倾情讲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西藏风情文化。通过这次的旅行,作者对生命和生活有了更深的体悟,思想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升华,找回了真实的自己。读后将带给你身临其境的感受,有了旅行的冲动。现在,就启程,向着梦想之地出发!
  • 英国,没有老虎的地方

    英国,没有老虎的地方

    数学家、诗人、作家蔡天新根据自己游学英国时期的经历写作而成的游记,作者的足迹遍布英伦三岛,从剑桥到牛津,再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英格兰,最后到伦敦。他将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趣闻轶事、历史典故、文化习俗、著名建筑、名人轶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下来,鲜活生动,文笔优美。全书采用文字结合摄影照片的体例形式。128篇游记外加近200幅摄影照片,英伦三岛的风土人情全貌跃然纸上。
热门推荐
  • 绍兴传:鉴湖越台名士乡

    绍兴传:鉴湖越台名士乡

    《绍兴传:鉴湖越台名士乡》是大型书系“丝路百城传”之一。作者以严谨的态度,用文学的笔触,赋予了绍兴历史文化以鲜活的人文色彩,并通过对绍兴历史文化脉络进行重新梳理和回顾,对鉴湖越台先贤名士杰出代表和他们的事迹进行重新评价和传颂,对江南水乡民俗风情与戏曲之乡进行重新阐述和描摹,对丝路名城绍兴丰富物产进行重新挖掘和展示,在还原绍兴历史文化来龙去脉的同时,对绍兴大地的前世今生、风物地貌、人文掌故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与解读。在这本书里,绍兴已不仅仅是一个地域性的存在和文学叙事的空间,而是一个为世人诠释绍兴整座城市精神、气质、品格的壮阔而高远的平台。
  • 安东女王的不思议殿下

    安东女王的不思议殿下

    看见你心跳就会加速的感觉,是喜欢;只要和你在一起就会开心的感觉,是喜欢;就算惹你生气,和你吵架也会甜蜜的感觉,是喜欢;不见了你就要死掉的感觉,是喜欢;我所有的想念,心疼,担心,紧张,敏感,神经质都是因为,我喜欢上了你……我疯狂的喜欢上了你!!没有理由,不需要解释……
  • 灵魂出租也出卖

    灵魂出租也出卖

    灵魂大陆,一个奇幻的大陆,这里与人类不同的地方是,灵魂出租也可以出卖。“小姐,请付钱。”“没钱,怎么办?”“那就把灵魂留下抵债吧。”
  • 尸皇鬼帝

    尸皇鬼帝

    赶尸、捉鬼、养蛊、看相,一个现代宅男,凭借天赐灵眼修习道法巫术,纵横大汉天朝。这是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谜团,期待着你来给我揭晓答案。关键词:【第一人称】【灵异类玄幻】【三国争霸】【驱尸役鬼】
  • 快穿每天都有人想让我死

    快穿每天都有人想让我死

    半夜遇到鬼怎么办?青梅竹马诡异系√自己眼盲了怎么办?盲画家与禁欲小管家√对象是个穷酸秀才,怎么办?千金大小姐的小甜心√…………莫沫很烦,每个世界都有人想灭自己不能打,不能骂,更不能杀回去!简直岂有此理!她能怎么办呢?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品王妃

    一品王妃

    与姐换夫,代姐出嫁,她覆上红盖头去了楚王府。新婚之日发现,傻王相公并不傻,不仅人神共愤,还风华无双,吵着嚷着要吃她。尼玛!装傻讹人也不带这样的?分明是一头恶狼!
  • 桃子味的热狗

    桃子味的热狗

    她和她的小可爱相伴到大,她们和自己的懵懂走过来整个青春,她们曾经遇到很多人,哭过笑过受过伤,她一直等,她却向前看你两个好朋友的未来又会怎么样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