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5000000095

第95章 明朝(11)

崇祯十年,兵部尚书杨嗣昌坐镇襄阳,统率十万大军,气势汹汹。他采用“十面拉网”的战略,企图将农民军一网打尽。张献忠在河南南阳被左良玉击败,额头中箭负伤。这时,农民军作战进入低潮,好几支队伍向官军投降。为保存实力,张献忠也向明朝官吏熊文灿投降。张献忠知道熊文灿贪财,就派人给他送去两块一尺多长的碧玉和两颗硕大的珍珠,熊文灿果然十分高兴,立即向皇帝呈请招抚张献忠。经崇祯帝御批,张献忠驻军在今湖北谷城。但张献忠并不真听熊文灿的号令,不接受明军的改编,更不接受调其去镇压其他农民义军的命令。利用驻兵的机会,他一边潜心研读兵法,创造了团营方针,左右营战法;一边加紧练兵,扩充军S)〗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使部队人数从两万激增到十万。此外,他还打造武器,制造出三眼枪、狼牙棒、埋伏连弩等新兵器;调出部分军队进行屯田耕种;设立关卡,征收赋税,积极筹备粮饷,积蓄精力。

经过一年半的休整,张献忠的部队人强马壮,士气旺盛。在崇祯十二年(1639)五月,张献忠在谷城再举义旗,杀死谷城知县,烧毁县衙,推倒城墙。此后,又有几支被招抚的农民军也再次起义,掀起了明末又一次起义的高潮。七月,张献忠联合罗汝才部在房山县罗猴山设下埋伏,大败明军主力左良玉,左良玉被打得军符印信全丢,狼狈而逃,报了一箭之仇,明军被歼上万人。消息传到北京,崇祯帝大怒,熊文灿被处死,左良玉被革职。

崇祯十三年(1640),张献忠又率兵进入四川。杨嗣昌尾随而来,进驻重庆。他命令所有将领都入川追敌,一心要消灭张献忠,还张出榜文:“谁活捉张献忠,赏黄金一万两,封侯爵。”可是,第二天,就有人向他禀告辕门里有张献忠的标语,“有砍杨嗣昌头的,俺老张赏银三钱”,把杨嗣昌气得七窍冒烟。北起广元,南到泸州,西起成都,东到巫山、荆门,张献忠的军队在四川境内到处活动,攻县城,杀贪官。义军采取游击战略,忽东忽西,声东击西,将明军打得晕头转向,大批官军来了,他们就转移,几乎把跟在后面的官军拖垮。

崇祯十四年(1641)正月,张献忠在进军当阳的途中听说襄阳城守备单薄,于是定巧计奇袭襄阳。他亲自率领轻骑兵一天一夜纵马奔驰了三百里到达襄阳城下。先派部将李定国和二十名骑兵扮作官军,拿着缴获的调兵文书混入城内。半夜,埋伏在城内的义军突然到处放火,城内一片混乱。他们又乘机打开城门,大批农民军立即冲进城里,攻占了襄阳。襄王朱翊铭被活捉,五花大绑地跪在襄王府的大堂上。张献忠叫人放开他,又给他倒了一杯酒,说:“你最好喝完这杯酒,我要借你一颗人头,让杨嗣昌因为没有保护好藩王而送命。”襄王吓得连连求饶,说愿献出王府一切金银财宝。张献忠大笑说:“你的王府全都在我手里,还用得着你献!”于是,将襄王就地处决,又打开他的仓库,拿出五十万两银子分给穷苦百姓,其余都成了农民军的战利品。听到襄王被杀的消息,杨嗣昌就像五雷轰顶。因为,不到一个月前,李自成攻破洛阳,处死了福王朱常洵。两名亲王被杀,他感到自己也难逃一死,就在湖北沙市徐家花园自杀了。

五月,张献忠又攻下武昌,逮捕了楚王朱华奎,把他装进笼子里投入长江。张献忠就在武昌建立了大西政权,改武昌府为天授府。崇祯十七年(1644)春,李自成大军挺进北京,张献忠则挥师向西,再次攻入四川,并攻克重庆,俘虏了瑞王朱常浩、四川巡抚陈士奇等。张献忠召开了公开审判大会,将他们处决。在处死瑞王时,天空突降大雨,电闪雷鸣,有人说这是上天警示不能处死瑞王。张献忠发怒道:“老子要杀人,与老天有什么相干?”

八月,张献忠攻下成都,占领了整个四川。他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西,建元大顺。他命令臣民一律称他为“老万岁”,而且不论贫富,每家都要在门前立上一块牌子,上面写上“西朝皇帝万岁”,还要在牌子周围供献鲜花。

大西政权建立后,隐伏在山野的明朝官员和地主纷纷组织武装,与大西政权对抗。为了镇压他们,张献忠将在四川能够抓到的明朝宗藩好几万人全都处斩。之后,又以举行“特科”为名,命令各府县将参加科考的生员全部送到成都,然后找了个借口,把这五千多人也都杀了。张献忠此举无疑太过分了,这样就将整个士人都推到了敌对方。

顺治二年(1645),清政府给张献忠下了一纸诏书,希望他归降,被张献忠断然拒绝。顺治三年(1646),清廷命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征讨张献忠。八月,张献忠放火焚毁成都,带大军转移。十一月,与清军在凤凰山下遭遇。张献忠在战斗中被箭射中左胸,当即身死,结束了他铁血疆场的一生。大西军余部后来南下与南明政权联合抗清,他的义子李定国继承遗愿,带领大西军誓死抗清,又血战了十六年,直至马革裹尸。

半壁江山

崇祯帝吊死煤山之后,退居到江淮以南的原明王朝的亲王和官员们重建政权,先后出现了福王弘光政权、唐王隆武政权、鲁王监国政权、绍武政权、桂王永历政权,统称为南明政权,或南明小朝廷。但他们偏安一隅,只图享乐,不思进取,甚至相互攻击,争权夺利,在清军强大的攻势下,最终都难逃败运,谁都没能承担起再兴大明的愿望。

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占北京。在中原的潞王、周王、鲁王、福王、桂王等纷纷逃到南方。南京,作为明朝的陪都,此时成为了明朝残余势力的聚集中心。在这里,群臣决定拥立新君,重建统治南方的半壁江山。但立谁做皇帝以继承明朝皇室血统呢?大臣们分成了两派:一派以正直爱国的官员、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为代表,主张拥立相对贤明的潞王;另一派是以凤阳总督马士英为首的腐败官僚,他们力主拥立福王。福王朱由崧是明神宗的孙子,福王朱常洵的长子,从血缘关系上最有资格当选。但他贪婪荒淫,喜欢酗酒,昏庸无能。马士英正是看到福王的昏庸可以用来方便自己专权,因此力保福王,甚至调大军前来施加压力。最后,由于马士英有强大的军队做后盾,他的意见终于占了上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皇帝位,年号弘光。马士英则独揽大权,任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而史可法被排挤出朝廷,前往扬州督师。

弘光朝廷自始至终是个腐败透顶的政权,它把明末政府的腐败丑恶一股脑儿地继承下来。弘光帝朱由崧整天沉湎于酒色之中,以演杂剧、饮烈酒、淫幼女为乐。他派人挨门挨户地搜罗美女招进宫中,弄得人人自危,社会骚乱。而他的人生信条就是及时行乐。崇祯十七年(1644)除夕,清军大兵压境,百官见朱由崧在大殿上愁眉不展,以为皇帝是在为兵事担心,谁知一问,原来他却是因为梨园中没有好的戏子而发愁。皇帝昏庸,大权则完全旁落在马士英的手中。马士英任人唯亲,把正直的官员逐渐都排挤出朝廷,还卖官鬻爵,对官阶公开标价,而向他行贿的数量多少不仅决定官阶的大小,还直接影响升迁的快慢。百姓们愤慨极了,街头巷尾流传着这样的歌:“都督满街走,职方贱如狗。相公(指马士英)只爱钱,皇帝但吃酒。”朝中权臣胡作非为,对战事毫无抵抗的决心,错误地制定了“联清灭顺”的方针,造成武将间纷争不断,军事上不堪一击。

弘光政权本拥有近百万的军队,但一开始就与农民军誓不两立,还一厢情愿地派遣使臣与清军议和,幻想用割地赔款纳贡的方式联合清军进攻农民军,重建大明王朝。满洲贵族入主中原的野心由来已久,此时力量强大,根本不买南明政府的账,将明朝使臣软禁了起来。顺治二年(1645)三月,派清和硕豫亲王多铎率军南下。清军出虎牢关,直指徐州。徐州总兵李成栋归降,引导清军南下。在此紧急关头,镇守长江中下游的明军将领左良玉不满马士英的专横跋扈,发兵进攻南京。弘光帝急忙下诏给史可法,命他率军回撤,救援南京。在江北督师的史可法主张应着重对付清兵,但大权在握的马士英还以清除异己为重,将得力部队从江北撤回,调到西面前线对付左良玉,造成江北空虚,清军如入无人之境。史可法无奈也只好带兵回南京,刚过长江,得知左良玉已经病死,而清军已经逼近扬州,又急忙赶回江北。此时的扬州就是一座孤城,城内守备力量单薄,史可法只有一万多人却要抵挡清军十万大兵,形势万分险恶。他给远在南京的母亲和妻子写了遗书,决心与扬州城共存亡。

清军开始轮番攻城。扬州军民在史可法爱国精神的鼓舞下,誓死抵抗,打退了清军的一次又一次进攻。三天过去了,扬州城岿然不动。最后,多铎调来西洋大炮轰城,而且把炮口对准了史可法亲自防守的西门,一颗颗炮弹呼啸着落到西北角,终于将城墙炸开了一个大缺口,潮水般的清军冲进城来,史可法自刎未死,被清军俘获。多铎劝他投降,他说:“城存我存,城亡我亡;头可断,志不可屈!”从容就义。多铎因为攻城的清军伤亡严重,竟惨无人道地下令屠杀扬州百姓作为报复。大屠杀整整持续了十天,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惨案——“扬州十日”。

扬州失守后不久,清军轻而易举地攻占了南京,弘光政权宣告灭亡。之后,又有两个小朝廷建立起来:一个是鲁王政权,明末著名的大学者黄宗羲在余姚起兵,杀掉了清浙江抚使,联合浙江总兵方国安等,推举鲁王朱以海继承王位。另外,礼部尚书黄道周等在福州拥立明太祖第九世孙唐王朱聿键继皇帝位。唐、鲁两个政权同时出现,却势同水火。唐王以叔辈自居,要求节制鲁王,鲁王拒不听从,双方互杀来使,同室操戈。而这两个政权同弘光政权一样,十分腐败,迅速灭亡了。后来,南明势力还曾建立永历政权和绍武政权。建立永历政权的是明神宗之孙、桂端王朱常瀛的第四个儿子朱由榔,在广西巡抚瞿式耜等人拥戴下在广东肇庆监国,后迁到广西梧州。建立了绍武政权,但仅一个多月就被清军李成栋在广州杀死,绍武政权灭亡。

由于有瞿式耜的坚守和英勇抵抗,永历政权得以在广西一隅稍得喘息,并得到大西军余部的支持。但永历政权内部统治者争权夺利,而且对农民军猜忌,甚至准备进攻农民军。不久,瞿式耜在桂林城被破后,为清军俘获,英勇就义。大西军领袖李定国也抵抗失利,后病逝。顺治十六年(1659)正月,清军攻下昆明,桂王逃亡缅甸。顺治十八年(1661),吴三桂率兵进入缅甸,将桂王俘获,第二年在昆明将桂王处死,南明的最后一个政权也灭亡了。

国破山河在

在南明政权与靖军的抗争中,有一支主力,他们一直坚持斗争,把明朝的旗号又保持了一段时间。其间,涌现出一位流芳百世的英雄人物——郑成功。

郑成功,原名森,字大木,是郑芝龙的长子。郑芝龙,福建南安人,原来是来往于福建沿海和南洋一带的大海盗。后来受明朝招安,任福建总兵。他拥立南明隆武帝,因手握兵权在小朝廷里举足轻重。郑成功的母亲是一位日本人,他出生在日本,崇祯三年(1630)七岁时回到祖国。此后,他一直接受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教育,不但聪明敏捷,而且有远大志向,喜欢读《孙子兵法》、《春秋左传》等书。后来考中秀才,二十一岁时进入南京国子监学习。

隆武帝准备北伐时,郑成功已是父亲军中的一名将领,才二十二岁。他深得隆武皇帝的赏识,被赐姓朱,改名为成功,并封他为御营中营都督,人称“国姓爷”。清兵攻入福建后,父亲郑芝龙要投降清军,以保住郑家的财产。郑成功找到父亲苦苦相劝,想用民族大义打动父亲,放弃降清的念头。但郑芝龙执迷不悟,亲自到清营投降,反而被清军挟持,带到北京软禁起来。后来清兵杀来,隆武帝出逃,郑成功的母亲受辱自杀。他悲愤地跑到金门,顺治四年(1647),率领九十余人在海上起义,在广州南澳招兵买马,组织军队。顺治四年到六年,他从南澳出发,攻占闽南沿海,顺治七年(1650)夺取厦门。厦门当时叫中左所,郑成功将它改名为思明州,并遥奉在广西的南明桂王为尊,以示自己反清复明的决心。郑成功在厦门设立了六官分理政事,扩大武装,制造战舰,操练兵马。郑成功军纪严明,在一次战斗中,他堂叔郑芝鹏临阵逃跑,郑成功按照军法,将他斩首。从此,没有人敢再违犯他的军令。为了解决部队给养,他还利用漳州、泉州等地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海上贸易,筹措资金,准备与清军战斗。

清军派他弟弟带着郑芝龙的亲笔信,来劝郑成功投降,说:“你不投降,父亲的性命难保。”郑成功回信,宣布尽忠不能尽孝,坚持抗清立场。顺治十一年(1654),支持永历政权的大西军李定国进攻广东,约郑成功会师,郑成功亲自率领水师进攻揭阳(今广东汕头一带),永历皇帝封他为延平郡王。但因清军的进攻,李定国转而向西,会师作战的计划没能成功。

顺治十六年(1659),为了牵制清军对桂王的进攻,郑成功又自任招讨大元帅,联合抗清将领张煌言的部队,率领八十三营水陆十七万大军,几千艘战船,开始北伐。不出半个月一连攻下四府三州二十二个县,江南许多州县,纷纷起义,响应郑成功,清廷大受震动。但接连的胜利使郑成功有所骄傲,就在南京指日可下的时候,竟中了清军的缓兵计。清军南京守将郎廷佐派人哀求郑成功,说:“按照本朝的法令,如果守城超过三十天再败,守将的妻儿就不会一同受罪责了。请宽限三十天,就开城投降。”郑成功以为对方真心投降,便下令大军只困守城池,但不进攻。部下劝他应一鼓作气打下南京,郑成功不听,竟一拖就是两个月,在南京城外设酒摆宴,以捕鱼为乐。清军准备充分后,趁郑军懈怠之机,从城内挖地穴出城,突然发动袭击,郑军则仓促应战,全线溃败,损失惨重。郑成功被迫退回厦门。

北伐失败后,清军乘势向福建扫荡。郑成功在金门、厦门一带与清军苦战。但这一带地方狭小,军饷不足。清廷又下了“迂海令”,命沿海的居民内迁三十里,渔船、商船都不许出海,这就切断了郑成功与沿海人民的联系,使郑军在大陆更难以立足。郑成功急需一个更为稳固,清兵不易进攻的根据地。台湾地处福建对岸,隔着台湾海峡,善于陆战的清军却不善舟楫,因此,台湾成为郑成功理想的选择。

当时,台湾正处在荷兰人的控制之下。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天启二年(1622),当时的海上强国荷兰,为扩展其殖民势力强占我国台湾西南的澎湖列岛,虽曾几次被赶出,但后来不甘失败的侵略者还是在崇祯十五年(1642)打败西班牙,独占了台湾。荷兰殖民者为了巩固对台湾的统治,在岛上的险要地方建筑起城堡和兵站,驻军守备,对台湾人民则强加苛捐杂税、贩卖鸦片、抢掠奴隶、镇压居民的反抗,实行血腥统治。

同类推荐
  • 大谋士

    大谋士

    三国!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那是武将和谋士的天下。三国的时期的谋士,有人可以用智谋夺取一座城池,有人可以用智谋夺取天下。而意外穿越到三国,成为荀家子弟的荀颜,将如何用他的智谋,掀起整个时代的波浪。
  • 权卧江山

    权卧江山

    他儒雅翩翩,谦逊礼让。他眉目如画,风姿俊朗。他谋略在手,江山在望。他运筹帷幄,掀翻秦浪。他是一介书生,一个身负国仇家恨的不由之人。他腹内藏有万卷书香,指点江山,无人能挡。他力灭八国,权势在手毅然释放。他笑看红尘,舞墨人生,辅佐君王。他是寒梅公子,他也是宋柳。
  • 这个故事有点玄幻

    这个故事有点玄幻

    一个刚步入美好大学生活的混小子,现实中碌碌无为却阴差阳错地回到三国时代当起了大哥。开始了自己光辉而又奇葩的日子。但是这个三国好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神仙、妖魔、戏精层出不穷。经历过了所有的一切,才发现自己不过是身陷一盘巨大的棋局而已。是逆天改命还是惨死局中?透过一层层的迷雾,幕布揭开好戏登场。
  • 贞观暴徒

    贞观暴徒

    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穿越。戏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吊打皇亲国戚。对内拳打太宗,脚踢皇子。对外为红颜一怒灭吐蕃,谈笑间西域诸国灰飞烟灭。----《贞观暴徒》不一样的历史爽文。
  • 武唐风华

    武唐风华

    天授元年,武瞾革唐改周。丽景门犹如虎兕出柙,成为朝堂梦魇。混世小魔王狄景晖横空出世,开武唐一世风华!狄仁杰:“元芳,你我身陷囹吾,此事你怎看?”“阁老,丽景门里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超喜欢在里面的。”
热门推荐
  • 小城细雨

    小城细雨

    成兰和身边的人的故事,一群平淡而真实的人故事。他们也有并不伟大的理想和追求,也有刻骨铭心的爱或者恨,也有笑和泪,挨打也会痛喝酒也会醉。成兰和父母以及成兰某些成长中不得不提的故事。比方成兰尿床挨打以后痛不欲生的悔恨和死不悔改,比方成兰在涂改考卷分数后被用发现并被父母混合双打用后,用泪眼朦胧且仇恨的有着双眼皮的眼睛看着舔着奶油冰棍幸灾乐祸的弟弟和妹妹。第一个是因为作为老大在手下面前的羞愤,第二个因为作为老大被手下出卖的愤怒。总之,成兰就这样和他的家人一起幸福地生活着。成兰和他的老婆以及历任女友的情感戏剧。这些女人里不包括成兰小学扯过头发的学习委员和暗恋过的中学音乐老师,也不包括让成兰让梦遗的成兰母亲的朋友。以及,成兰的朋友们和同事们之间的某些故事。
  • 天差地别只因一念之差

    天差地别只因一念之差

    原本完美的一生,也许会因为你的一次逃避,会让你一无所有。
  • 暗肢

    暗肢

    远古的恐怖灾厄赏赐给仅存的幸运儿以不朽的力量。那些疯狂的呓语时常萦绕于他们耳边。暗影攀附于仅存之人的身体,他们在生与死的轮回之中迈向衰亡。世界将熄,位不见王影,不死的古者奔赴四方寻求挽救之道。异变的肢体,升华的力量,轮回的命运与时空,涌动在时间之下的阴翳。在齿轮转动的日子里,蒸汽轰鸣,那些掩藏于角落的可憎生物,伺机而动。存活一时之人是否可以安度一世,谁又会是最后的赢家?
  • 我爱你从天堂到地狱

    我爱你从天堂到地狱

    那年最青涩的时光里,顾皙和苏词本来完美的爱情划上了一个不完美的逗号。也许在一起需要很多理由,但分手不需要太多过程只是需要一秒的时间而已。顾皙在所有人诧异的目光中选择艺校,当了钢琴老师,苏词在音乐界成了小有名气的小提琴家。顾皙没想到他们在一次的相遇会是因为自己的亲哥哥顾安勋举办的一场大学宴会。后来的后来,我们都还是有那么多在那年相似的地方,也许就是那么一点点留恋,我愿意爱你一直从天堂到地狱,也不曾后悔你把我亲手送进地狱。
  • 邪王宠妃:草包逆天小姐

    邪王宠妃:草包逆天小姐

    ‘扮猪吃老虎,可是我的强项’那又有什么用?遇上腹黑男主是我的不幸还是…
  • 我的烎世界

    我的烎世界

    一个指环,带走一个平常的灵魂,进入一个离奇的世界……虽然这个世界我不能做主,但是我可以影响它,哪怕是一点点。(本故事源自生活,有改编,有夸张,有虚构。请读者切勿模仿故事中情节。大家看着乐呵一下就行,吐吐槽就好,别当真。)
  • 给曾经的你

    给曾经的你

    在这座城市有一个高中生叫杨哲,一个初中辍学在网吧工作的女孩李雪。两个人从相遇,相识到相知……多年以后的再次相遇已为人妻为人父……
  • 我是夜一

    我是夜一

    杀手夜一穿越异界,竟遭遇惊天阴谋。看他如何在龙族夺舍中求生;如何在人、血、狼三族争霸中崛起;又是如何在步步紧逼的阴谋中奋起!本文背景是玄幻蒸汽朋克风格,让我们一起在科技与元力的世界尽情遨游吧!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论道中国发展——金帝雅论坛实录

    论道中国发展——金帝雅论坛实录

    本书是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李晓西教授主持,在北京金帝雅酒店召集国内官产学界高层人士和著名专家学者畅论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政策(是谓金帝雅论坛)之实录文集。目前一共举办了十次。包括宏观经济分析、经济市场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战略、绿色经济、西部大开发回顾与展望、气候与经济、交通现代化、创新机制体制、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真知灼见,精彩纷呈,极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