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73600000024

第24章

但多年来,只要我知道他来上海的消息,总会找机会去见他。有一次我还是中午时头顶骄阳,骑着破自行车,从虹口区骑到虹桥路去看他,我自认为是我是大陆少数真正理解他的思想的学者之一,也是从他那里得到思想启示与人格感召的受惠者。此后,虽然每次见到他,也还是能谈得很投机,不过他再也不托我做任何事情了。

至于那位美国教授,说了些什么话,我并不清楚,只是我觉得他肯定误解了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思想史不能解释全部历史,这话并没有错,正如经济史不能解释全部历史一样。但这位美国学者却把我的话解释为我对林先生的学问不以为然,而且,他把自己的误解传给林先生,确实也不合适。现在已经过去了二十年,由于林先生从来没有主动向我提起这件事,由我再主动向林先生去解释,也太突兀,反而有些不自然了。

后来他来华东师大讲学,我从华师大思勉网上得知他的讲课时间与地点后,特别去听他讲演。不过他的表达仍然令许多人不知其所以然,尽管在座听讲的研究生们估计没有几个人听懂他说什么,但由于他名声实在大,大家仍然认真地听,对他十分敬重,大家都觉得听不懂他讲的微言大义,都是自己的问题。讲演快结束时,有一个学生用一种很自信的口气,问了一个很浅的问题,这说明发问人并没有听懂林先生说的内容,林先生当时就有点不高兴了。我自信我还是懂了他的意思,于是再问了他另一个问题,他就很认真地投入到回答我的问题中去了,把刚才那个学生忘记了。

中餐时,我自然加入了许纪霖做东的招待林先生的餐会,餐桌上的林先生讲话特别有意思,可以说是妙趣横生,字字玑珠,令人回味无穷,与刚才讲演的枯涩完全不同。

他说,费正清是“帝国主义者”,有白种人的优越感,自以为很了解中国,但对中国并没有深入了解的兴趣,费正清有很强的行政组织能力,但学术上不行,总是用自己的一套固定想法来套中国,他说,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费正清的“文革”与毛泽东现象会做出如此皮毛的错误的判断。

他说到哈佛大学的史华兹教授,说史华兹是真正的中国学大师,谈起话来似乎总是不着边,颇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往往说到一句最重要的话时,只说了一半,再也不说下去了,如同猜谜一样让人回味。

我说,你今天的讲演好像也是这样,你说的有些话,很多人都没有听明白,例如,今天你讲的最重要一句话,也只讲了一半,这句话就是“儒家的道统本身也肯定君权至尊”。如果你再讲下去,就应该得出结论说,“所以在儒家道统中,君统与道统并不是两元的。道统层级低于君统”。但你并没有说。

他还说了一句对我很有启示的话,他说,其实,人们在运用演绎法时,演绎法本身还是受主体固有观念的支配,并没有纯粹的客观的逻辑演绎。他的意思是,人们自以为按客观的形式逻辑在推导,但潜意识里仍然是受自己的主观心态的支配。这也是我过去从来没有想到过的。这样的话他还说了许多。

我对西方人对中国的研究一般不太有兴致,总觉得洋人讲的不是太肤浅就是不着边际,一般讲演也很少有兴味去听。但林先生的讲演,三十年来,只要我知道,我总会去听,他的思想始终对我有吸引力。

与高人聊天你会时时感到有所收获与启示。林先生身上始终有一种人格魅力。一种夹杂着书生气、率真、自然、睿智、学识,一种北方官话特有的直白质朴,林毓生说话有时似乎很冲人,但却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你会把这些都当作书生本色,记得就在这次餐桌上,他毫不掩饰对某位台湾知名学者的学术贡献的不以为然,他为台湾“中研院”没有接纳此学者为院士而感觉到很满意,满意到甚至很兴奋的地步。即使他说话很冲,你也会知道这也是他的真性情与魅力所在。

(本文原载2014年7月《读书》杂志)

我们时代最需要本土思想家——读李泽厚的谈话录

思想家需要一些特殊的素质,那就是思辨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触类旁通的联想能力,特殊时代的问题意识、洞察力、悟性,甚至还需要一点浪漫情怀与真性情,而所有这些禀赋要同时结合起来,可以想象这样的人是多么罕见。

我最喜欢读思想家的人生谈话录。我总觉得,思想家的传世名着,如同杜鹃啼血,而他的谈话录,却如同山中的清泉,在青石之间,轻松地、不经意地、鲜活地流淌着。我们当年读过《歌德谈话录》就会有这样的体会。李泽厚先生的这本小小的谈话录,也同样如此。

也许正因为如此,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思想家的对谈录,要比他的学术长篇大论更具吸引力,一个有足够智慧的思想家,只要遇到了能激发他思想的谈话者,他无须在此前有任何准备,他的人生识见、经验、感悟,就会如横放着的瓶子里的水一样,自然而然地通过日常语言而流淌出来。他无须通过刻意的复杂的逻辑与抽象的概念,来包装自己的想法,他也无须如同写论文那样,在桌前正襟危坐,引经据典去考虑周全的理论论证。有时往往是随想而发的几句话,就会引人深思,会让人回味无穷。

在李泽厚这本《该中国哲学登场了》这本谈话录里,我特别喜欢这本书中作者以下这些在不经意间说出的内涵丰富,发人深思的话:

——中国道路怎么走,我仍然赞同邓小平的“摸着石头过河”,我认为,重要的不是中国应该往哪个方向走,重要的是,“中国不应该往哪里走”。

——中国是讲究经验的合理性,而不是像西方讲先验的理性,先验的理性是绝对的,而中国人则要根据经验合理地改变。

——真正发挥每个人的潜力,也应该包括每个人的片面发展在内,只要身心健康,片面发展,正是一种全面,这种发展才是人生最大的愉快。

——作为一个历史主义者,我不同意“天赋人权”这种非历史的假定,但某些不正确的理论,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有好作用。如“天赋人权”在启蒙、争取人权与开民智上就是如此。

——我虽然一直赞同改良,但也不能一笔抹杀革命,如平等、社会正义等观念,在有过革命的地方,比没有经过革命的地方,要浓厚得多,这仍是值得珍惜的宝贵遗产。

——宣讲民族主义,在一个国家贫弱的时候,有好处,它可以让人振奋起来,但在一个国家强大起来的时候,大肆宣扬民族主义,那就很危险,民族主义加民粹主义,正好是国家社会主义,即纳粹,它容易造成可怕的盲从,这是当前中国往何处去的最危险的一个方向。

——王国维、陈寅恪、钱钟书,是今天人们羡称的三大家,论读书多,资料多,恐王不如陈,陈不如钱,但论学术业绩,恐恰好相反。

——评论家就是要用理性的文字,把感觉表达出来。

李泽厚是一个思想史学者,但又和一般的思想史学者不同,因为他有很强的史学、史识和史才,他对很多问题的看法是举重若轻的,常常几句话就点到要穴,说到自由主义,他认为“天赋人权”是不存在的,但是在特定的时代有它的那种特殊功能,对启蒙、对打破迷信有它的作用。我觉得这个分析就非常准确,因为我们很多自由派还在用“天赋人权”套东西来套世界、套中国,认为这套东西就是好的,不拿来就是反动的,反动就要斗争,斗争就是你死我活,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谈到民族主义,特别强调一个国家强大的时候特别要防止民族主义,因为现代社会当中,现代世界当中,商品化、世俗化,基本精神是很平庸的,而民族主义恰恰是一种反平庸的时候有一种精神上的补偿,所以我觉得一个后发展国家在一定时期出现了民族主义的膨胀,他没有用浪漫主义的概念,实际上说的就是浪漫主义。他还提到国家主义的危险性,他说国家主义极其具有煽动人的情感和力量。

提到“新左派”,他又不像我们很多自由派知识分子那样一棒子打死。他认为“新左派”也有值得同情之处,他们提倡不要把中国美国化,中国只有根据自己的特点,走自己的路,才能够找到新的发展的健康的发展方向。但是同时他又指出“新左派”又有非常严重的问题。比如“新左派”要打中国的“资本主义”,把中国的改革当作“资本主义”来批判,这是找错了对象,中国现在存在的恰恰不是这样的总理,中国现在需要的是发展和进步。

评点了这些以后,中国应该怎么办?他提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念,说中国首先要考虑哪些路是不可以走的,首先不是考虑我们要从理性上认准目标我们去寻找这个目标,因为理性常常犯错误,人的分析能力是有限的,按照理性的原则建构并设计的目标往往是很危险的,怎么办?那就是人类的试错,在尝试和错误当中寻找新的机会,我们要知道哪些路是不可以走的,哪些是死胡同。我们通过经验的办法,在试错中重新寻找出我们的道路来。他主张的是一种合乎常理的经验论的立场,在我看来这里面有着某种保守主义经验论的智慧。

李泽厚提到未来的中国目标的时候提到了几点,二十年以前就提出来了:首先是经济发展,然后是个人自由,再后来才能有真正的宪政民主。这一逻辑有他的常识哲学和理性作为基础的。这不是从乌托邦的原则推导出来的,也不是所谓的理性主义推导出来的。

中国最近十年有一点很明显的问题,国内从思想界到大众,社会共识正在逐渐地消失,左右激进主义思潮的那种情绪化的程度要比十年以前更严重。整个社会正在呈现出一种共识开始逐渐瓦解的危险趋势。当在这种情况下,李泽厚提出的思想和观念,从经验试错这个角度探讨哪些路不可以走,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多年以前刘再复先生提出“告别革命”,遗憾的是当时很多人并没有读懂,一看到要告别革命,就以为要和共产党要告别了,其实只要我们不是从意识形态思维定势来思考问题,就会发现,李泽厚要告别的是激进主义的思维方式。尤其是改革开放中的激进主义思潮。这正是执政党努力强调的东西。所以邓小平早就说过了,中国需要明白人,如果不是明白人的话,大家跟着一起倒霉。所以现在我们特别需要明白人,但是要做明白人其实很简单,多读理性的书,使我们的民族能够避免最近可能出现的民族共识的分裂,重新回到一种共识上面来。

我们这个时代曾经缺乏过许多东西,但最缺少的是本土的思想家,在中国,做学问的人不少,但学问家中出思想家者可以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除了政治上的干预、文化气氛的制约、世俗化的影响,更重要的,也许是思想家需要一些特殊的素质,那就是思辨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触类旁通的联想能力,特殊时代的问题意识、洞察力、悟性,甚至还需要一点浪漫情怀与真性情,而所有这些禀赋要同时结合起来,可以想象这样的人是多么罕见。李泽厚就是那个缺乏思想家的时代中的罕见的例外。

这里我要谈一下我当年是如何受到李泽厚的影响的。我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时候,我在南京大学历史系攻读元史研究生,我的导师韩儒林先生是个学贯中西的考据派大学者,但我的学术志趣与导师的风格差距很大,导师虽然宽容我,但我自己是十分苦闷的,我总觉得元朝这段历史和我们的现实关系太遥远了,考证也并非我的所长,我总想找出一个立脚点,但总是找不到。非常偶然的是,八十年代初,李泽厚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了他的那篇“孔子的再评价”。我读了如获至宝,非常兴奋。因为他第一次用一种新的理论方法,即我们现在大家很熟悉的结构主义方法,把儒家思想概括为几个关键要素,并对这些要素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结构进行考察,从而能从结构角度来解释儒家思想的意义与内在困境。我就非常冒昧地给他写了封信,谈了他的结构主义方法对我的启示,他来信说,欢迎我到北京来,我们可以见见面,他对年轻人这点非常可贵。说来也巧,正好1981年的时候,元史研究室有个机会,要我这个研究生到北京出差,我就找到李先生家里去了。他就住在煤炭部的宿舍里面,院子里很乱,只记得他家里面还有一个大床,唯一记得那个大床是铜的,其他的都忘掉了。我就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是方法论方面的东西。后来我在研究生阶段就写了《大蒙古国的皇位继承危机研究》,采用的就是这样的方法,多年来,我对思想中的结构的重视,就是深受李泽厚的结构系统论方法的影响。

当然,作为思想家,李泽厚成为那个时代的仅存硕果,也许与他在谈话录中告诉我们的一些偶然事情不无关系:在反右斗争高潮的那三个月,李泽厚正好在敦煌千佛洞研究壁画,幸运地逃过了一劫。后来60年代后期,“左”的思潮起来的时候,又是他的运气,因为他的工资太低,只有64块,在社会科学院那样的大学者云集的地方,人家算来算去也算不上他是学术权威,所以也漏掉了。因为两次漏掉以后,他始终在那么艰苦的环境当中保持着思想者的那种贵在自得的乐趣,他在那个环境中顽强生活下来。成就了他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事业。

(本文根据《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泽厚2010年谈话录》上海译文出版社图书发布会发言稿修改)

2002年夏,全家摄于女儿读书的瑞士卢森河畔

同类推荐
  • 生死归队

    生死归队

    1946年6月26日,中原军区大部从湖北宣化店出发,开始了震惊中外的中原大突围,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两个月后,突围转战到甘肃天水麦积山一带的三五九旅七一六团一营三连指导员朱良山,为救战友桑子而负伤,加上严重的痢疾,身体极度虚弱,不愿拖累战友,被迫离队。在高桥镇周边讨饭,帮工,守夜,磨面,当伙计,被诬陷,被欺骗,被绑架,被抓伕,被打被盗,历尽千辛万苦,尝遍人间辛酸。一路频遭各种艰难险阻,步步困境,日日惊魂。凭着坚如磐石的信念,机智勇敢地同各种困难斗争,在组织和战友的冒死帮助下,辗转来到延安,回到老部队。
  • 战神将之人皇

    战神将之人皇

    武国第一战神将是他的爷爷,武国大将军是他父亲。身为武国最有势力的他,本能呼风唤雨,但权倾朝野的家族,最终受皇帝所忌惮。而他,也因为身份的不同,最终陷入家族斗争之中。“唉!宇文家倒下,失去定海神针的武国,恐怕也只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 刺秦记

    刺秦记

    一个由荆轲开始的传说,并没有因他的失利而结束……侠客,寄情于山水,寄志于天地,寄心于万物;以侠养志,以志明心,以心鉴行。侠之者,为民之护佑,为国之督策;一己之力,欲力挽动荡之狂澜,清除时代之恶气!而肝脑涂地,在所不辞!虽死不惧!——侠者
  • 三国召唤之全能系统

    三国召唤之全能系统

    也没什么好介绍的,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写。这小说只是我的兴趣,我这个人也懒,所以更新时间很随意。不过我还是会尽自己所能去写。
  • 三国之逆天改命系统

    三国之逆天改命系统

    当现代学生成为刘协时时代会发生什么改变?请期待
热门推荐
  • 我师兄实在是太有钱了

    我师兄实在是太有钱了

    天才修士诸葛善真机缘巧合,成了平凡穿越者的牺牲品,一身精湛的修为,也因此失去,斗法大会上出了意外,惨被断了灵根,自此后再也无法通过炼气修炼成仙。生性坚强不屈的穿越者,向这个修仙世界发起挑战。不能炼气修仙,那便买买买买成神仙!
  • 西行编年史

    西行编年史

    当克斯塔尔岛激战正酣时,银雀也来到了菲律宾,只是一项任务还没有结束,他便接到了新的任务,救援岛上的希尔上校,于是他们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搭乘一架MD-500直升机,以最低高度急速飞抵该岛,但是耳边已经听到了猛烈的炮击,各种厮杀声混成一片,此时已经有防空导弹锁定他们……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以你为名的救赎

    以你为名的救赎

    他们初识时,都看对方很不顺眼,她处处与他做对,他也一度认为她很幼稚。却不知,他是她内心最深处的思念。
  • 网游与机械人也要谈恋爱

    网游与机械人也要谈恋爱

    一个可爱的小男生,和她的游戏路程,在初中的时候……你爱我吗?我爱你吗?……原本是都市文的说,可惜太不好了,就变成了网游文。……好吧最后发现还是逃脱不了二次元…………so……各位还是看我的幻想吧……
  • 长生轮回决

    长生轮回决

    濒死少年得大道传承,在修仙之路上不断轮回往复,厚积薄发,终得大道。
  • 今天的我也很乖

    今天的我也很乖

    就算没有记忆,神力被封我也很厉害就算我年龄小,我也很厉害但是……你说要我乖乖的……那我每一天都会很乖,但我依旧很厉害。墨染:“淘气。”自己家的自己宠初白:“不是吗???????*??*?-??-?”
  • 稼穑:稻花香之歌

    稼穑:稻花香之歌

    作者1973年移居到黑龙江省五常市龙凤山彩桥乡,常年的东北生活,居住地又是国内著名的稻花香大米产区——五常市,因此作者对黑土地、稻田、农民产生了深厚的情谊。“昔在大山峡,植树栽瓜。涧边禾垄绿如纱。树左小溪田右树,稼穑人家。”“惊飞小鸟,人比雄鸡早。育柳栽杨东北坳,为抢农时最好。”叙事般的笔法,使平和的乡村生活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同时又加入了作者探访名山大川、写作感悟的诗词近百首。书中的重心是田间劳作,作者用朴实、热情的语言讴歌这片土地、赞美土地上辛勤劳作的人民。
  • 瞬息万变的海洋灾难

    瞬息万变的海洋灾难

    海洋——生命的摇篮,海洋为地球上生命的诞生与繁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地球上的生命诞生于海洋,海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的过去和现在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将继续影响人类社会的未来..对于海洋,人类已经做了很多:但人类做得还远远不够。海洋的无穷奥秘和未解之谜又说明人类对海洋仍是一知半解。它们只是一部浩瀚巨著的一段引子,期待人们去撰写它丰富多彩的华章。我们更希望它成为一种诱饵,吸引当代青少年,从而开拓我们民族的新视野,在21世纪刻上我们民族的海洋印记!21世纪已经降临,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也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 晨霜

    晨霜

    七年前,为了救父亲她成了他的妻子,实际上却是他的禁脔。抛却自己最最珍贵的东西——纯洁、自尊,让她痛不欲生。七年来,他的孤高跋扈,他的予取予求让她麻木不仁,她永远搞不懂,为什么一个高高在上的商界骄雄会一直留着她这颗毫不起眼的小尘埃……
  • 血棺惊魂

    血棺惊魂

    经过18年的苦修,王轩终于掌握了盗墓的终极奥义。不料,刚一出山就看到一群僵尸在天上飞......吐血的一幕令其再次入山,苦训了40年,王轩终于可以飞起来了。当他再一次飞出山时,睥靡天下,准备一展拳脚的时候。不曾想,忽见一人飞在空中,大喝了一声:“开。”下一秒钟,王轩彻底的呆住了。尼玛,这一声喊的地动山摇,江河倒流,诸天神佛都为之颤抖。原来地球已经孕育出了灵气,可以修炼成仙了!我擦.......苦闷的王轩再次入山,苦修百年终于打通了大小周天,上天遁地无所不能。但刚一出山,自信满满的他就听见有人对他大喊道:“我操,你们看见那个变态没。他就是那个140年前僵尸打不死,100年前世界末日都没能弄死的死盗墓的!!”敬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盗墓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