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27700000012

第12章 中国现代文学(6)

《学衡》和《甲寅》是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一股复古思潮,是所谓“东方文化”派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出现反映了封建势力在“五四”高潮过后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反扑。此外,上海鸳蝴派的刊物、小报也曾猖狂一时。新文学战线必须回击他们,以巩固文学革命的成果。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这对于整个中国的政治生活,也对现代文学的发展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党成立以后,在政治上促成了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在文化战线,“那时,以共产党的《向导周报》,国民党的上海《民国日报》及各地报纸为阵地,曾经共同宣传了反帝国主义的主张,共同反对了尊孔读经的封建教育,共同反对了封建古装的旧文学和文言文,提倡了以反帝反封建为内容的新文学和白话文。”建党初期从事理论宣传工作的一批共产党员,还以《新青年》季刊、《中国青年》等为阵地,揭露《学衡》派是受欧化影响而带一点资产阶级性的封建士大夫文化,“是穿着西装或者还挂十字架的‘康有为’。”揭露章士钊公然高唱复古,“现在索性赤条条的连西洋色彩也抹掉”,指出他已卖身给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段祺瑞。党的刊物把《学衡》、《甲寅》放在整个“东方文化之复辟运动”逆流中,从政治实质上予以揭露,并号召思想界进步力量联合起来,一致向他们进攻。

许多新文学报刊也都发表文章批驳《学衡》、《甲寅》的复古言论。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这两个最大的社团,虽因文艺思想的差别而有着争论,但他们与复古派的斗争是一致的。他们的刊物上都有重要的文章揭露、批判复古派的各种言论。鲁迅站在新文学战线的最前列,在《估〈学衡〉》中指出,与《学衡》派从学理上进行辩正,这是过于“拘迂”了,因为这些复古派人物“于旧文学并无门径,并主张也还不配”,“于国粹也差得远”。他的杂文“随手拾来”,列举了《学衡》派和章士钊做不通古文,用错普通典故的例子,指出“倘说这是复古运动的代表,那可是只见得复古派的可怜,不过以此当作讣闻,公布文言文的气绝罢了。”

新文学战线还对鸳蝴派进行了批判,文学研究会作家在这方面做了较多的工作。由于文言文的深奥,使它很难在群众中立足,但鸳蝴派的章回体小说形式通俗,在城市市民中拥有广大读者。新文学作家揭露此派小说对群众的麻醉作用,是十分必要的。虽然他们那些黑幕、言情、侦探等作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是无法完全扫荡的,但新文学战线的批判、进步思想潮流的冲击,也有可能对他们中某些人产生影响。

“五四”后鸳蝴派最有影响的作家张恨水,他的创作就表现了逐渐进步的趋向。张恨水,安徽省潜山县人,1924年开始发表他的成名作《春明外史》,1926年又开始发表《金粉世家》。这些小说用章回体形式,以言情为主干,也常对军阀统治下的上层社会的黑暗有所揭露,往往带有“谴责小说”的色彩。他一生所写中长篇小说约110部,3000万字以上。到了抗战后,他创作的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小说,显示了进步的倾向。

在对封建复古派的斗争中,“五四”时期形成的新文化统一战线内部各种成分的分歧、斗争,已经越发尖锐激烈了。胡适在当时思想战线的论争中,仍然发表一些批驳封建复古派的言论。但他一方面指出章士钊“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坚持白话文学的产生“有历史的根据,有时代的要求”等。另一方面又大唱“整理国故”。整理中国几千年来丰富的文化遗产,本是一项意义重大的任务,但胡适的“整理国故”却与封建复古派的“保存国粹”含有相同的意思。他说古书中错误舛伪,佶屈聱牙,所在皆是,青年人不能读懂,“即使‘国粹沦亡’,亦非青年之过,乃老先生们不整理之过。故欲免‘国粹沦亡’之祸,非整理国故,使一般青年能读不可!”同时,他的“整理国故”又是为了引诱青年人“踱进研究室”、埋头故纸堆,以脱离当前现实斗争。他在《爱国运动与求学》一文中,重新宣扬易卜生主义,说在这纷乱的时代,不要跟人家乱跑乱喊,只有救出自己,埋头造就自己,才算尽了爱国之责。这些言论是与他当时政治上逐步与封建势力妥协的行动一致的。

这样,围绕着“整理国故”问题,新文学战线内发生了一场斗争。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的许多作家都反对胡适的“整理国故”运动。沈雁冰指出,提倡“整理国故”是一种倒退,“遂引起了复古运动”。针对胡适给青年学生开出《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以数量浩繁的书目引导学生钻故纸堆,鲁迅在回答《京报副刊》征询青年必读书时,提出少看或不看中国书。因为“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成仿吾也指出胡适打着“科学”的旗号,其实“他们的方法与态度,不外是承袭清时的考据家。”结果不外“增加一些更烦琐的考据学者。”

当时党的理论刊物也发表文章分析胡适的言行,一方面认为应该联合胡适向封建文化共同进攻,一方面则对胡适的政治表现、他所宣扬的实验主义和“整理国故”等主张给予严厉的批评。求实的《评胡适之的“新花样”》,揭露胡适否认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以及提倡“好人政府”为军阀张目,并指出他所号召的“闭门读书”也就是历年军阀政府提出的“学生不应干预政治”。邓中夏也指出,胡适这些言行所造成的罪恶并不在章士钊之下。

新文学战线分化的加剧,还表现在鲁迅与陈西滢的斗争上。陈西滢(1896~1970),江苏无锡人,原名陈源,《现代评论》周刊主要作家之一。《现代评论》创刊于1924年12月,它是个综合性刊物,但也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出现的重要的新文学阵地。它在编辑方针上持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态度,既发表宣传马列主义、赞扬苏联的文字,也发表一些反苏反共的文章。在“五卅”运动和北京的“女师大事件”、“三一八”惨案中,既有主持正义、揭露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支持进步学生的言论,也散布污蔑学生、为军阀开脱罪责的流言。在文化思想上,既发表批判《学衡》、《甲寅》乃至“整理国故”运动的文章,也发表胡适的《爱国运动与求学》。它发表过许多重要新文学作品,培育过一些新作家,是新月社作家的重要园地。除了闻一多、徐志摩的诗歌,它还发表沈从文和凌叔华的许多小说。凌叔华,是20年代着名女小说家,出版过《花之寺》、《女人》等短篇集。鲁迅认为“她恰和冯沉君的大胆,敢言不同,大抵很谨慎的,适可而止的描写了旧家庭中的婉顺的女性。”这时期收在《花之寺》里的那些短篇的女主人公,多出身于旧式家庭,有的还没有受过新思潮的洗礼,她们也有种种苦闷,然而又都无力摆脱自己现在的生活环境。这些小说确使人看到了“世态的一角,高门巨族的精魂”以及在风格上的一点闺气。

陈西滢是《现代评论》上“闲话”专栏的主要作者,后来结集为《西滢闲话》。从这部散文集来看,大致上可以代表《现代评论》的倾向。他对军阀混战、政治腐败的社会现实,常常表示不满与愤怒,因而对群众反帝反军阀的斗争也曾有所同情。如他指出“五卅”惨案不是租界役吏的“个人的暴行”,而是“政治的问题”(《五卅惨案》、《干着急》);“三一八”惨案是军阀“残杀爱国民众”(《文化的交流》)。在文化领域里,他支持新文学和白话文,反对复古倒退,对胡适提倡“整理国故”也有惋惜的表示。但在女师大事件中,他站在章土钊、杨荫榆一边,在《粉刷茅厕》、《多数与少数》等文中污蔑进步学生,攻击支持学生的鲁迅。“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竟说学生之被惨杀,“群众领袖”也要负“道义上的责任”,是他们把盲目的群众引向“死地”。此外,他的一些《闲话》还流露了对人民群众、对革命斗争的错误观点。一部《闲话》非常典型地表现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两面性。鲁迅对他在“女师大事件”和“三一八”惨案中表现的政治上的反动性,进行了有力的斗争,两本《华盖集》中的大量杂文,就是与陈西滢等斗争的产物。鲁迅说:“我的杂感集中,《华盖集》及《续编》中文,虽大抵和个人斗争,但实为公仇,绝非私怨”。他在《我还不能“带住”》中说:“我自己也知道,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说话有时也不留情面。但我又知道人们怎样地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号,温良敦厚的假脸,流言公论的武器,吞吐曲折的文字,行私利己,使无刀无笔的弱者不得喘息。倘使我没有这笔,也就是被欺侮到赴诉无门的一个;我觉悟了,所以要常用,尤其是用于使麒麟皮下露出马脚。”这段话概括了陈西滢的手法,说明了对他进行斗争的意义。鲁迅与陈西滢的斗争,不是文艺论争,而是政治斗争。从胡适的脱离《新青年》到陈西滢的攻击、诽谤学生运动,都说明新文学队伍内不仅在文艺思想上,而且,在政治态度上都存在分歧,矛盾已越来越尖锐,预示着一个大分裂必将发生。

1928年,一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的运动在中国开展起来了。这年1月,创造社的。创造月刊。第一卷第八期上发表麦克昂(郭沫若)的《英雄树》,提出以牙还牙、以限还眼地对待反革命的白色恐怖,这在文艺上便是建立“无产阶级文学”。同月,创造社新办的《文化批判》杂志创刊。在发刊词中,他们引用了列宁的“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的语录,并宣告“它将从事资本主义社会的合理的批判”,其中包括文艺的批判。创刊号上冯乃超的《艺术与社会生活》一文,便把鲁迅、叶圣陶、郁达夫、张资平都当做“社会变革期中的落伍者”加以批判。蒋光慈、钱吉屯、孟超等新组成的太阳社,也在一月出版了《太阳月刊》。这个社团同样以提倡无产阶级文学为使命,发表许多倡导文章。此后,这两个社团发表的重要的倡导文章有成仿吾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李初梨的。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蒋光慈的《关于革命文学》、钱杏邮的《死去了的阿Q时代》等。由此引起了一场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这是“五四”文学革命之后又一场文学大论争,也是标志着新文学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大运动。现代文学史上的“三十年代”,实是从此开始的。

到了1928年,在新的形势下,徐志摩、陈西滢等创办了《新月》杂志后,曾经是兼包并容的《现代评论》就结束了它的历史。在鲁迅与陈西滢斗争过程中,语丝社的一些作家是站在鲁迅一边的。但就是语丝社作家,其思想也正在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是鲁迅思想的不断进步,另一面是周作人的日渐消沉。

在“女师大事件”、“三一八”惨案中与章士钊、陈西滢等斗争的过程,也正是鲁迅思想酝酿着大转变的时期。他后来回顾自己思想发展状况时说过,先是只看到旧社会腐败,但不知什么是“新的”。“待到十月革命后,我才知道这‘新的’社会的创造者是无产阶级,但因为资本主义各国的反宣传,对于十月革命还有些冷淡,并且怀疑。现在苏联的存在和成功,使我确切的相信无产阶级社会一定要出现,不但完全扫除了怀疑,而且增加许多勇气了。”1924年9月,他还在翻译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1925年4月,他已给《苏联的文艺论战》一书写前言,称译者的工作“实在是最为有益的事”。他自己在1925、1926年间,也购置了多种有关苏联文学艺术的书籍,说明他正在学习马列主义的理论和文艺观。“三一八”惨案后,他结束了《野草》的写作,不久离开北京,宣告“我已决定不再彷徨”。后来到了广州,直接接触到共产党人。

从“三一八”惨案时赞叹群众的英勇牺牲,到目睹共产党人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鲁迅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他比较多地看到了人民群众的伟力,在《写在〈坟〉后面》中说,“世界却正由愚人造成,聪明人决不能支持世界,尤其是中国的聪明人。”他在号召青年人创造“第三样时代”的同时,便已认识到“改革最快的还是火与剑,孙中山奔波一世,而中国还是如此者,最大原因还在他没有党军”。这都说明鲁迅思想已由追求“精神界之战士”,强调改造“国民性”,以批判的武器来改革社会,发展到重视武器的批判,并把广大人民群众看成改造社会的动力。他在社会历史观上,已非常接近马列主义。因为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所以在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广州发生“四一五”大屠杀时,鲁迅的思想就发生了突变。他后来回顾此时的思想说:“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然而后来我明白我倒是错了。”“我在广东,就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书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从此他抛弃了进化论,完全接受了马列主义。

鲁迅跟随着中国革命的大潮流前进,终于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最重要是他具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精神。他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宁愿牺牲自己的一切,因此,一旦发觉自己思想上的偏颇,也就能从善如流。尽管他也有过苦闷、彷徨,比起许多较为年轻的人,他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痛苦更多,但他的心始终与最广大的人民一起跳动;所以最终也是必然地要皈依马列主义这个人民革命的唯一真理。反之,周作人未能跟上时代步伐,从根本上说并不在于他原先思想上存在着多少消极因素(如反对暴力的“新村”方案),而在于当他站在时代的前列时,并没有把自己的全身心交给人民。鲁迅看到自己的思想上也有“毒气和鬼气”,他憎恶它,想除去它,为此而严于解剖自己。

周作人说他的灵魂中有一个“叛徒”还有一个“隐士”,但他并不憎厌那“隐士”,绝不肯放弃自我所占有的这一角思想地盘。尽管他在文学革命中与鲁迅一样,都十分强调“思想革命”的意义;在那个时期,无论是与封建复古派斗争,还是在“女师大事件”、“三一八”惨案中,也与鲁迅站在一起,发表不少有战斗力的文章;乃至当“四一二”政变发生后,他仍写了《传单抄本》、《灭赤报国》、《日本人的好意》等散文,抗议反动派屠杀人民的血腥暴行,赞扬革命者英勇献身的精神。然而,在此同时,他那“隐士”的阴魂始终不散。1924年他曾笼而统之地认为政治斗争中并无是非,哪一派的话都靠不住。1925年他在《上下身》中,借人体的上下身无区别来反对封建的尊卑观念,同时又引申出“睡觉、饮酒、喝茶也不是可以轻蔑的事。”于是《吃茶》、《谈酒》之类颇有隐逸气味的小品,接连而出。到了政治形势逆转后,他不断消沉下去,终于连“隐士”的清高也守不住,滚入了敌人的怀抱。如果说胡适、陈西滢等是一类人,他们已经与新文学阵线发生了公开的分歧、尖锐的冲突;那么周作人和林语堂是另一类人,此时正在酝酿着即将到来的与新文学阵线的分裂。

同类推荐
  • 感悟母爱——催人泪下的115个篇章

    感悟母爱——催人泪下的115个篇章

    一部永恒的畅销经典,令亿万人感动而泣的心灵读本。由席慕容、林清玄、张晓风、铁凝等联袂推出,本书内容在网上点击过亿次,被众网友称为华文史上最催人泪下的作品,一上市,便受到世界各地华人的热烈追捧,销售量一直雄踞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前列。总有一个,默默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泪流满面。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亲。常常,我们感动于“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无私和“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但人世间没有任何一种无私和奉献能与母亲相提并论。即使再冷酷无情和铁石心肠的人,也能体会到母亲的关爱给予我们的心灵慰藉与情感抚摩……
  • 与镜中人交谈

    与镜中人交谈

    本文是后视镜诗系诗人田雪封的诗集。是个的内容写的很唯美,情节动人,令人遐想空间。。。。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纯粹倾听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纯粹倾听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积累而成的世界

    积累而成的世界

    本书试图建立一种统一解释生命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综合性理论,并把发展的本质定义为信息的积累,进而把“结构”定义为信息的一种类型。思想者所面临并必须要解释的一个重要事实——有史以来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是等级制的——在本书的理论探索中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 哈罗德·品特的戏剧艺术

    哈罗德·品特的戏剧艺术

    哈罗德·品特为当代英国戏剧的旗帜性人物,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戏剧家。他的作品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热演于英国戏剧舞台之上,直至今日。同时,这些作品也成为了许多其他国家、地区剧院的经典演出剧目。品特的独特魅力在于他作品的丰富性和隐晦性。该书探讨了哈罗德·品特戏剧的艺术特点,主要侧重以下几方面:品特戏剧的结构,语言,人物设置以及作品的思想内涵。无论是涉及的主题,人物的类型,或是语言的风格等,都有独到新奇的一面。通过阅读此书,希望品特在国内能被更多人了解,有更多品特作品在中国的舞台上被演绎。
热门推荐
  • 千年之恋之美男我来了

    千年之恋之美男我来了

    或许会有人问:“你失踪时究竟发生了什么?”而我却一笑而过。说起来或许许多人会不相信,但我却我明明真正经历过。就在穿越前,女猪大人还梦到自己即将穿越。穿越后女主大人又走了狗屎运,遇到了美男,随后一系列美男重重来,看女主怎样摆平世界美男,找到自己的一份真心。
  • 修真界行脚商人

    修真界行脚商人

    家被毁,村无存,矢志报仇的易天放弃了大好的前途,成为一名行脚商人,流浪天涯,寻找仇人的踪迹,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 东京夜不眠(新聊斋系列之画皮)

    东京夜不眠(新聊斋系列之画皮)

    东京电影节,电影人不可错过的盛会,国内超级巨星唐宣自然也携带他新作参加。不想,电影女主角暗巷被杀,是情杀?是劫杀?抑或是是恐怖活动?整个剧组人心惶惶,唯有电影男主角和他的经纪人兰错淡定自若,水来土掩。而他们的关系也在这一场突发事件里,有了迅猛进展。咦?他们当中居然还夹杂了一只鬼?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好妈妈富养女孩全书

    好妈妈富养女孩全书

    本书从“走进女孩的世界,解读成长的秘密;富养女孩,妈妈要把握的关键细节;家有女孩,妈妈要掌握点沟通艺术;养育女孩,重视培养她的良好习惯;为女孩“投资”,打造她的非凡气质;疏而非堵,帮女孩顺利度过青春期”等十大方面,全面解读富养女孩的方法与细节。和男孩相比,女孩天性柔弱,需要更多的爱和关注。因此,“富养”是最适合的教养方式。妈妈只有给女孩一个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才能让女孩开阔眼界、精神富足、气质高贵、人格独立,从而变得更聪明,更自信,更有内涵。富养不仅指生活的富足,更是教育的富足。富养女孩不是娇生惯养,而是给她更为精细的教育。可以说,富养的着眼点,是给女孩一个幸福的人生。
  • 血殇之代卿天下

    血殇之代卿天下

    灭族之仇,救命之恩,患难之情,缠绵之爱,难舍难分,到底谁对谁错?是生死相依还是无牵无挂?
  • 学校器乐项目的训练与比赛(上)

    学校器乐项目的训练与比赛(上)

    本书是学校文化娱乐活动项目训练与比赛系列之一,学校的文化娱乐活动项目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文学、语言、曲艺、戏剧、表演、游艺等多方面内容,在这些文化娱乐活动中,广大青少年通过接受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有益教育,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对造就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适应时代腾飞的新一代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一个反派的成长史

    一个反派的成长史

    一个普通的现代人莫名出现在未知修行世界,科学与鬼怪使他迷茫,不知何者才是真理。而在修行中又要面对生死与情义的抉择,究竟是命重要还是情义重要?没等他想明白这个问题就已经是全民公敌,不得不成为人们口中的邪魔叛徒!
  • 诡事敲门

    诡事敲门

    一个奇女子与一个21世纪的风水抓鬼师之遇。是相爱还是逗逼?
  • 有命

    有命

    世间本无仙,长生者自居而已。修道即人生,人生即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