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58400000017

第17章 “问题教学”及语言的运用(2)

解决问题首先要“创设问题”,创设问题是教师的一种教学策略,在执行该策略时所使用的语言叫“问题语言”,教师的“问题语言”水平同样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技能水平,同样是教学语言的艺术化反映。

一、问题的类型

正确理解与适当掌握问题类型,有利于教师正确运用问题策略,更好发挥问题的教育价值,更好提升“问题语言”的艺术水平。

1.R蒙克问题说

对于问题类型,美国学者R蒙克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将其分成三类:

一类是解释性问题。其特征为“已知某个现象(或结果等),寻求一个能够(合理地或正确地)解释它的假说或理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寻找和构建出相应的理论和假设来。

二类是协调性问题。其特征为“已知一个明显的冲突(如不一致等)存在于A与B之间,找出一个消除它的途径”。在这里A与B可分别代表理论或事实。

R蒙克认为如果冲突仅是表面的,我们便可通过调整A或B或同时调整两者来消除冲突;如果冲突是深刻的,这就需要否定一方而用别的东西取而代之。

三类是测定性问题。其特征为“已知一个可测定项,找出一个对它的合理的或正确的测定”。一个具体的可测定项,可以定义为一种变量,对其加上某些限制条件以缩小其取值范围,而这个值却尚未被揭示。一般的可测定项就是上述尚无限制的变量,如速度、函数、结构等。测定项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具有等级结构的。

2.R蒙克问题说的实践意义

R蒙克所指的第一类问题——解释性问题,在中国传统启蒙教学中早已有人尝试,但作为一种有意识的教学策略进行设计或运用,则显见于“问题教学”的课堂。

如经典的传统数学命题:“4-1=5”

解释它的假说或理论:“把一个长方形的桌面锯掉一个角,就会有五个角。”显然,这类命题超越数学范畴,而实际演化为对生活现象的特殊解读,这里需要寻求的解释它的假说或理论是其合理性,而不一定非得求正确性与绝对性。

类似的命题还有很多:

“5+5=5”

“人手有五指,手套有五指,把手套戴在手上。”

思维培育中的一个经典命题:

“一只狗过沙漠,行程需要七天,它带足了干粮和水,结果它没有走出沙漠,死啦,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正常的合理的解释可能是狗没办法把干粮和水从背上解下来,所以饿死渴死了;或者即使能够把干粮和水解下来,第二天它没有办法再把干粮和水背在背上,所以同样会饿死渴死。

然而合理的因果链中常常有类似的多因一果情况。有人对此给出的解释是:

(1)狗是给热死的。

因为狗的皮毛吸热但不散热,狗散热的器官仅有舌头,皮毛吸收的热量舌头来不及散出去,导致体内热量大量聚集,热死了。

(2)狗是给憋死的。

狗把干粮从背上解下来,由于驯养师不在跟前,它自己不懂得节制,所以干粮吃得太多,憋死了。

(3)狗是给冻死的。

沙漠昼夜温差太大,这只狗只接受过抗热训练,而没有接受抗冻训练,所以冻死了。

(4)累死了。

(5)迷路了。

……

专家推崇的“合理性”解释是:狗是给尿憋死的。因为狗在撒尿时要找墙根或树根,这些东西沙漠里都找不见,狗找不到撒尿的地方,所以让尿给憋死了。

关于这样的问题,符合“合理性”特征的解可以有无数组,人们推崇的“合理性”解求独特、求新奇,但不求唯一。

R蒙克所指的第二类问题——协调性问题。“已知一个明显的冲突(如不一致等)存在于A与B之间,找出一个消除它的途径”,“问题教学”的首创者们就是此类问题的高明制造者。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案例描述1:

请同学欣赏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谈谈自己对诗境的感受。

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词话》中对这首诗的评价:“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映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请同学讨论杨慎的观点。

杨慎一改,索然无味,原诗“千里”“四百八十寺”并非实指,这些超越时空的物象,能使读者对江南的春色产生无限的遐想。而杨慎所改,确实符合事实,但所失太实,缺乏想像,也就缺少了一种意境、美感。其实诗,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是不能用科学的眼光去苛求的,我们欣赏诗,要领略诗中的意境之美,就必须调动自己的想像。

杜牧的《江南春》不符合生活的事理逻辑,这就与实际发生冲突,艺术与生活的平衡之点,就是“调动自己的想像”。

案例描述2:

师:让我们做个假设,假如让你在蚊帐中,对着蚊子慢慢地喷烟,让你对着墙角的乱砖头、乱草愣愣地看一两个小时……你愿意吗?不愿意?但是曾经就有一个孩子在蚊帐中对着蚊帐慢慢的喷烟,看蚊子在烟中怎么飞;对着墙角的乱砖头、乱草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

你们觉得奇怪?有问题要问?那就问吧!

生1:这个小孩为什么要对着乱砖头、乱草一看就是半天?

那里有什么?

生2:他对蚊子喷烟干什么?

生3:他把蚊子放进蚊帐里,不怕蚊子咬吗?

生4:蚊子被熏了,有什么反应?

生5:这个故事的主角是谁?这些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生6:这两件事有什么联系?

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设置悬念,为何这个孩子能为常人所不为(不一致等存在于A与B之间)?教师引而不发,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空间,刺激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生的心里投入了石子,平静的水面起了水波,大脑兴奋了,先前的经验被激活了,于是新的问题就发现了,产生了,提出了。

师:同学们的问题问得很好,很多,我们来整理一下:

①这个孩子为什么要熏蚊子?他看到了什么?

②这个孩子为什么要对着墙角发愣?他在干什么?

③这两件事有什么联系?

刚才还有同学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哪个孩子是谁?其实这两件事不是我“瞎编”的,它是清代文学家沈复在自己的作品《闲情记趣》里回忆的童年趣事。不过,这两件事他觉得有趣,是他的感觉,今天我们读读,看看你认为是否有趣?让我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自读课文,有问题我们一块儿研究。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下面我们来探究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采用“小合作”+“大合作”的形式。全文共有四段话,我们每个小组译读一段,要注意:

①读懂文章内容;

②你是怎样读懂的?你用了什么方法?

③你还有什么不懂的?

“问题”就是思维上的冲突,R蒙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

(1)善于发现和制造冲突;

(2)让冲突激发出思维的浪花朵朵;

(3)在平息冲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的同时又构成新的冲突;

(4)课堂教学的目标不是单纯地消除冲突,而是形成冲突的循环链,接连不断地延续下去。

R蒙克所指的第三类问题——测定性问题。“已知一个可测定项,找出一个对它的(合理的或正确的)测定”。一个可测定项可视为一个标的,对其进行的测定,可以定义为一种变量,而这种变量值的被揭示或值域的被定义,是形成该类问题过程指向的关键。这种问题情境在理科教学中常会见到(如数学中常见的根据已知条件证明所给出的结论)。有教师把属于理科教学常用模式沿用到其他学科教学中,形成别开生面的课堂问题情境。

下面是作文教学的课堂片段:

师……刚才我们共同找到作文中的不足,俗话说,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着(学生笑)。

既然作文通病在这里,我们如何来改变这种现状,使自己的文章“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呢?

“感动源于真实”,那些脍炙人口的佳作都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展现,所以,我们要在文章中抒写真挚的情感。

我们的文章如果能以真挚的情感引起老师的共鸣,以“俏丽”的语言包装吸引老师的眼睛,那么一篇文质皆美的文章就水到渠成。

这堂课,我们就从语言的角度来共同探讨如何使文章“俏”起来。

(板书:语言“扮”得文章“俏”)

问题的提出,针对学生作文中的缺点与常见毛病,提出如何写好作文,写好作文:“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标的,而“源于真实”和“俏丽”的语言是可被定义的值域。

师:下面让我们通过分析具体的文章来学习如何使自己的语言更有魅力。

1.初步感知——锤炼词语铸华章

读《心灵的变奏》,圈出你认为用得精彩、有特色的词语。

例句:

(1)我能观察音乐的形状,触摸音乐的质地,品尝音乐的滋味。

(2)音乐融进了我的血液,我的体内流淌的就是音乐。

(3)长大的我也长大了父母对我的期望。

(4)我觉得我是一匹年轻而老迈的狼。

分析:音乐何来的“形状”可“观察”,何来的“质地”来“触摸”,何来的“滋味”供“品尝”,但恰恰是这些词语的超常规搭配,使词语鲜活起来,形象地表达“我”对音乐独特的爱好方式。

这段文字因“时空错位”表现出了鲜明的个性,作者将一些极具现代意识的词语进行“嫁接”,使得语言幽默风趣,让人忍俊不禁。

板书:动词妙用

褒贬互用(过程略)

移用嫁接(过程略)

——“已知一个可测定项,找出对它的合理的或正确的测定”。这就是教师的小结:

“有时候锤炼好一个词语能救活一个句子,用好一个句子能救活一段话,写好一段话能救活一篇文章”。

2.深入领会——巧用修辞出佳作

师:以上我们从词语角度展开了讨论学习,接下来从修辞角度来继续学习。

跳读《心灵的变奏》,并从修辞角度划出你认为值得学习的词句。四人小组交流所划句子,看看是否英雄所见略同;并谈谈你选择的理由。

(师生互动,全班交流。)

第一组:引用例句(齐读)

(1)“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

(2)“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3)“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风吹过,漫漫的黄沙掠过。我只有咬住冷冷的牙,报以两声长啸……”

教师(分析语):引用众多的歌词贯穿首尾,间接表达了我一个人流浪时的心情变化轨迹,既美化了语言,又诗化了意境。

这几段文字轻灵优美,绚丽多姿……这就要求作者不仅要有广泛阅读的基础,而且对作品要有深切的理解,读、思、用才能融为一体。

有时除了直接引用外,还可化用具有文化韵味的古典诗词。

灿若星辰的古诗词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宝库。写作时,若能根据文章的需要,巧妙地穿插一些诗文名句,必能使文章摇曳多姿,别有一番情趣。而且,这些有着深厚的知识积累的语句,既能体现你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体现你开阔的视野,何乐而不为?

板书:引用添彩

排比壮势(过程略)

比喻增色(过程略)

教师(小结语):如果把文章比作一条小河,修辞就是这条河上的片片白帆;如果把文章比作一棵绿树,修辞就是这棵树上的朵朵红花;如果把文章比作广阔的蓝天,修辞就是天上的缕缕白云。巧妙地恰当地运用修辞,会使我们的语言熠熠生辉,佳作也将频频出现。

当然,使文章具有文采,成为美文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适当构造短段,运用夸张、拟人、借代等多种修辞手法,整句散句交叉,长句短句结合,大词小用或者小词大用等。这些方法,既可单独运用,也可综合生效。

3.学以致用(略)

教师总结:天空之美,离不开云霞和星辰的点缀;大地之美,离不开花草和树木的点缀;生活之美,离不开真情和至爱的点缀;文章之美,离不开修辞和词语的点缀。希望同学们能在抒写真情实感的同时,“巧用修辞出佳作,锤炼词语铸华章”。

R蒙克关于问题类型划分,对“尝试教学”和“问题教学”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与问题链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是实质性的。

有人按照问题在师生互动中的作用,分为基础性问题,拓展性问题,探究性问题。也有人按照问题产生的方式,把问题分为呈现型问题、发现型问题、创造型问题。上述几种问题的分类,均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问题教学的优势,体现问题在教学中的真正价值。

二、课堂“问题语言”的作用

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达成课堂教学的和谐。所以,可以说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艺术。

新课堂“问题语言”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启发思维,有利于调动课堂情绪

布鲁姆乔伊斯认为,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就是给学生一种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教学应教会他们通过活跃的思考去寻找最佳结论。而不是放弃一切活跃的思考,盲目地去相信某种结论。

教师的“问题语言”,对学生的刺激程度远远超出一般的讲解。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在新的教学内容生成、多方面信息引入、多角度观察体验、多向性思维联通等诸方面无疑能起到“一石激起千重浪”的作用。

有教师指导学生做下面的数学练习题:

1.提出问题

师:有35人参加戴面具舞蹈表演,如果站成3行,平均每行站几人?还余几人?

2.引导学生尝试解决

师:你从题中获得了什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了什么?

(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师:你能把题目中的问题先解决吗?

(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很快解答出。)

师:你是怎样解决的,说出你的想法。

教师在此时,已经圆满完成该练习题的训练,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完全采用“问题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然而新课堂所追求的二元目标是否真正实施了呢?这位老师并没有止于此。请看下面:

3.拓展应用

(1)你还想解决什么问题?说出你的想法。

(让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总合又提出问题。)

如果要使每行人数同样多,该怎么办?

(2)分组讨论。

(3)汇报交流。

生1:我是通过画图,把余下的2人分到其中的2行,另一行就少一人,所以再添一人每行的人数就同样多。

师:你对这个小组的方法有什么意见?说说你的看法。

生2:我同意这种方法,但我的方法是把余下的2人去掉,每行的人数也同样多。

生3:我还可以再添上更多的人……

生4:我还有更好的办法:我把35重新分成5行,平均每行站7人。

师:为什么说你的办法更好啊?

生:因为我没有增添人数,如果增添人数,那就得要再做面具,如果人数不变,只改变行数,就简单得多啦。

师:太棒啦,老师为你喝彩。

生:老师,我还有,我还可以把35人平均分成7行,每行站5人。

让学生展开讨论,比较总结出这样两个观点:

(1)行数不变,改变人数。

(2)人数不变,改变行数。

最后教师对这两种观点加以肯定,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以上教学案例,是尝试教学目标典型的二元结构形式。老师立足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根据具体的问题情景,通过学生自我尝试与人合作等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去发现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语言全部是“问题”语言:无一言不启发思维,无一语不调动情绪。通过阶梯式的逐层深入,通过叠加式的步步升华,逐步推动参与者加速思维活动,迅速处理信息,积极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而非单纯追求问题答案)。

(二)形成链接,有利于综合调动课内外信息

巩固已有知识,运用已有知识,扩展已有知识,在已有知识结构基础上架构新的知识体系,重要的是找到一个联结点。“问题语言”在建立新旧知识联系方面,有其他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类推荐
  • 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

    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

    本书以新闻学学科建设为主线,集中反映了作者关于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问题的一些理论思考,表达了作者“保卫新闻学”和“发展新闻学”的学术见解与理念诉求。本书集中展现了作者在新闻学学术研究方面的志趣及成果,同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新闻学研究的发展轨迹,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我国新闻学理论传承与创新的研究方向。本书可作为新闻与传播院校师生、新闻实务工作者研修新闻理论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生进行上述方向专题研究的辅助教材,同时对撰写新闻学术论文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编者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五届(2008)年会收到的大量文稿中,经作者同意在部分新闻学期刊2008年发表的有关文稿中,共选取111篇稿件,辑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以飨读者,并恳请各方指正。
  • 老观念,新观念

    老观念,新观念

    某份著名杂志的宣传语是“我们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再新一点”。“新一点”是一份努力、一种跨越、一分灯火阑珊处回望时脱胎换骨的感悟。本书的总结出关于人生的100个观点,从老观点里挑出精髓,从新观点里迸出火花,让老观点不老,新观点更新。
  •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平时勤于积累,是打开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那么,我们要如何积累素材呢?一是通过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的语言、技巧等前人已经成功运用过的“间接材料”,为此,平时我们可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片段,对于比较好的材料事例,可摘剪下来;二是通过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直接素材,无论是阅读积累还是生活积累,都围绕一个核心观察世界与社会,思考自我与人生,积累生活感悟。有感悟,你的文章才具有思想性。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个仓库,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
  • 天地人心:中国打假治劣备忘录

    天地人心:中国打假治劣备忘录

    《天地人心》既充满了责任与良知的热情担当,又寄托了冷静与理智的思索。这部作品是义愤、激动的,光是那些惊心动魄的假冒伪劣案件,就令人震撼;这部作品又是深刻的、尖税的,它的笔角不仅停留于对案例的叙述,还探究时代的特色与渊源,人性的埤微与失落,地方保护的短视与狭隘。
热门推荐
  • 穿过荒野的女人:华文女性小说世纪读本

    穿过荒野的女人:华文女性小说世纪读本

    本书选取了写作于20世纪初至2004年的31位有代表性的华文女作家,每位选取其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一篇,并配有作者简介及主编撰写的千字导读,较完整地展现了20世纪华文女作家在短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构成了一部简明的20世纪华文女作家书写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失踪的女人

    失踪的女人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半部道藏书

    半部道藏书

    九十年代初,科技远不如现在发达,民风与各地风俗息息相关。恰逢打倒牛鬼蛇神二十余年,山鬼野狐孤魂野鬼渐渐显露于世间。风水先生,算命大师,阴阳术士,死的死,藏的藏。妖鬼肆虐时,竟是无人敢出手为天下先。身怀孽债的我回老家吊丧,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我眼前,故事便从这里开始了。半部道藏书,菩萨对我笑......
  • 鬼幽毒医:拐妻四小姐

    鬼幽毒医:拐妻四小姐

    死,有何可惧?活着,也许才最是卑微。身处末世,强大如你,却也俱焚。老......(衲)……
  • 三流制作人失格记

    三流制作人失格记

    下面我们要采访一下节目制作人皈千言先生。请问这次跟臭名昭著的女明星万语合作如何?——折磨那两人合作期间有没有什么火花?——我们只想让对方死。是什么原因让您决定跟万语合作的?——我是三流制作,请不来大明星;她臭名昭著,需要节目洗白额?那能具体展开讲吗?——她长得太像我的前女友了,看到她对我来说是一种折磨。那万语的黑道背景是真的吗?——我的腿就是被她家的小弟打断的。?为什么?——因为我强吻她了还拍照了??——哦,貌似还拆散了她和她的男朋友。万语有男友?能具体透露一下吗?——是顶流CP中的一个。别尖叫了,他们已经分手了。问点别的吧。那合作期间还有什么其他想法吗?——制作人对嘉宾有其他想法都是失格。失格的事情,我不喜欢。想知道万语在另一个采访怎么描述您的吗?——她一定说我是个贱人,又腹黑又善于伪装,她想枪毙我十五分钟,最后悔的事就是没有在录制节目期间整死我。对吧?天啊,您看了隔壁的采访吗?——没有,我猜的。万语的确是有些刻薄了。她自大骄傲还婊里婊气的,是业内脾气最差的女明星了吧?她没有人喜欢是有原因的。——......请别这么说我女朋友。?????
  • 元古纪年

    元古纪年

    究竟我们是在虚幻之中,还是那个世界才是虚妄?太华仙府要开了!这一次,一定要拿到易元丹!可恶!如果苍天只能给我这么多,那我就不要这苍天的帮助了!人弃我,我心无悔,固心无痕;天地弃我,我心无怨,固心无波;你要弃我,我心如刀裂,然天地难全。无始化生,不惹尘因,不沾凡果。过去未来,不成唯我!天元3万年,无极星,天元大陆上,落下了一颗流星。。。
  • 绝世盛宠:第一王妃

    绝世盛宠:第一王妃

    “你在这宸王府除了能得到宸王妃的名号外,其余的你要一分,我便讨十分回来。”“残忍?殿下说笑了,挽华虽是淡漠冷情之人,却还不至于无情无心。”芸芸众生,不期而遇。一个是清艳绝伦有着一双异色双瞳被世人称为妖孽的穿越女子,一个是薄幸名狂慵懒闲适的无良皇子,还有一个艳绝天下一袭红衣媚惑世人的魔宫宫主。爱恨情仇,真假几分?一个爱的步步紧逼,一个爱的惊天动地。是人是妖又如何,只要爱,便是星辰陨落,天地毁灭,也无法阻挡!
  • 谛听晚潮

    谛听晚潮

    一场意外让叶凡回到了他小学最后的那几天,作为90后,他重生在改革开放的大浪潮的最尾端,家境的贫困让他连最后那一点点尾巴都抓不住,他只能努力让自己拥有下海的本领,然后在丰收的人们都回家的夜晚,在黑暗的海潮之中摸索,寻找收获。
  • 纨绔缔女:任性妄为

    纨绔缔女:任性妄为

    叛逆天道,目中无人,一个比一个更过分。“舞霓裳,你究竟想干什么?”某位缺心眼的人问道。“我想干什么?你居然还问我为什么?!呵!呵呵!”“姐姐,姐姐,对不起,对不起,都是我的错,殿下你放过姐姐吧。”“雾雪,亏我之前那么相信你,你居然这么对我,我,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