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10500000003

第3章

一章#2

道可道,非常道。

道者,虛極之理也。夫論虛極之理,不可以有無分其象,不可以上下格其真。是則玄玄非前識之所識,至至豈俗知而得知,所謂妙矣難思,深不可識也。聖人欲坦玆玄路,開以教門,借圓通之名,目虛極之理,以理可名,稱之可道。故曰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非常道者,非是人間常俗之道也。人間常俗之道,貴之以禮義,尚之以浮華,喪身以成名,,忘己而徇利。失道後德,此教方行。今既去仁義之華,取道德之實,息澆薄之行,歸淳厚之源,反彼恒情。故曰非常道也。

名可名,非常名。

名者,大道之稱號也。吾強為之名,曰大哉。名非孤立,必因體來,字不獨生,皆由德立理體,運之不壅,包之乃無極。遂以大道之名,詔於大道之體,令物曉之。故曰名可名也。非常名者,非常俗榮華之虛名也。所以斥之於非常者,欲令去無常以歸真常也。名有因起,緣有漸頓,開之以方,便拾無常,以契真常。陳之於究竟,本無非常之可拾,亦無真常之可取。何但非常,亦非無常。既非無常,常亦無常,亦非非常,非無常也。

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

道玄德妙,理絕有無。有無既絕,名稱斯遣。然則虛通之用,于何不可。是以非無而無,無名為兩儀之本始也。非有而有,有名為萬物之父母焉。故道生德畜,其斯之謂乎。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人之受生,咸資始於道德,同稟氣於陰陽,而皎昧異其靈,靜躁殊其性。若也夷心寂路,濯志玄津,可欲不足亂其神,紛銳無能滑其意,靈臺皎而靜,玄鏡湛而明,則可以照希微,通要妙,此無欲行也。若未能遺識情在有封,馳騖於是非,躁競於聲色,但歸有為之事跡,豈識無為之理本,此有欲行也。徼,跡也,歸也,來也,此謂依道德以為行,觀妙理以入環中,失虛靜以為非,染麤法而流徼來也。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近而言之,有欲,無欲,兩者也。此謂人也。共受五常之質,俱懷方寸之心,同也。黜聰明而恬憺,洞徹道源,則稱於妙。競前識而紛紜,迷淪俗境,則稱於徼。此異名也。遠而言之,聖人欲暢清虛之理,遂以道德為宗,是以此之一章,盛明斯義,雙標道德。故言兩者混沌理一,則所以云伺。自靜之動,從體起用,故言出。道生之功,著道也。畜養之義,彰德也。道德殊號,是曰異名也。

同謂之玄。

虛寂之道,深妙之德,悅惚非易測,冥默本難言,無能名也,寄曰同,玄玄之妙也。無物可建,唯道與德可以言玄,故曰玄德深遠,至道玄寂。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德杳冥,理超於言象。真宗虛湛,事絕於有無。寄言象之外,記有無之表,以通幽路,故曰玄之。猶恐迷方者膠柱,失理者守株,即滯此玄,以為真道。故極言之,非有無之表,定名曰玄,借玄以遣有無,有無既遣,玄亦自喪,故曰又玄。又玄者,三翻不足言其極,四句未可致其源。寥廓無端,虛通不礙,總萬象之樞要,開百靈之戶牖。達斯趣者眾妙之門。

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美,樂也。言人之稟性,咸不能以道為娱,而以欲為樂,樂不可極,樂極則哀來。欲不可縱,縱欲則傷性。故曰人皆以色聲滋味為上樂。不知色聲滋味,禍之大樸,既為禍樸,復為哀本。滅性傷身,斯惡已也。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天下地上,君子小人,並寡能虛心虛己,而各縱欲縱情。情性之愛,雖復不同,各任情情同有愛。愛名則以名為善,愛利則以利為善。以利為善,求利不以其道;以名為善,徇名以致亡身。稱情雖以為善,亡身是為不善。故伯夷死名於首陽之上,盜跖死利於東陵之下。此斯不善已也。

故有無相生,

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從無出有,自有歸無。故曰相生。

難易相成,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難起於易,易成難也。易由於難,難成易也。

長短相形,

夫物離之則無大無小,聚之則有短有長。太山秋毫之相殊,白鶴青鳧之脛異,故知忌之則無大無小,存之則有短有長也。

高下相傾,

傾,危也。夫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高以下為基,下亦危於高也。下之賤也,猶乃危高,高之貴焉,誠能滅下。失道則高下相危,得道則君臣俱泰。

音聲相和,

上之化下,猶風之靡草。下之從上,猶響之應聲。譬之宮商,更相唱和。夫調高則絃絕,上躁則下急。是知五聲和則八音克諧,其政和則其人歡悅。故曰王者人之師,而下取則。

先後相隨。

君先而臣隨,父先而子隨。故為君父者,不得輕躁而失道心,宜重靜以契德也。

是以聖人治,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辭,

緬觀萬古,或澆或淳。遐覽百王,時步時驟。未有紀尊號於金簡,照聖錄於王篇。皇上應千年之運,隆七百之基,不用干戈,樂推無厭,是以宗聖遠彰於未兆,先定於無形。故言是以聖人治,處無為之事也。猛士上將,承威以定四方,宰輔阿衡,論道而清百揆,化不以言。故云行不言之教也。作者云云,動作也。四民各安其業,萬物不失其真,任化自然,無所辭謝。

生而不有,

付之於獨化,日用而不知也。

為而不恃,

以萬物為芻狗,不恃德以為功。

成功不居。

雖有榮觀,宴處超然遠之。問道軼於襄城,凝神邈於姑射也。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至道彌綸於宇宙,上德範圍於兩儀。雖忌功用,百姓戴之。垂拱而清九野,無為而朝萬國,凝神常湛。故言不去也。

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争。

王道蕩蕩無偏無黨,貴賤將玉石同塗,賢者與愚人共貫,此大道之化,無争者也。夫賢當於位,賞須以功,愚受於役,罰須以過。若賞賢過度,則極以驕奢。役愚越分,則困於貧寠。驕奢必欺侮,獸窮者亦能鬥,則忿争生也。是以日月曜彩,不為賢不肖易光;天地覆載,不輕仁為善不善改度也。

四章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棄十城之璧,擲千金之珠,視如瓦礫。豈有盜乎?

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耳不聞鄭衛絲竹之聲,眼不見褒姒妲己之色,洗心潔己,遺情去欲,豈有亂乎?

是以聖人治,

皇一積德積仁,盡善盡美,老君欲重揚聖德,故亦言之也。

虛其心,

除嗜慾,絕是非,遺萬慮,存真一。

實其腹,

道實於懷,德充於內。

弱其志,

心志柔弱,順道無違。

強其骨。

唯道集虛,虛心懷道。道在物無害者,得成仙骨自強。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矣。

上扇無為之風,下行淳樸之化。下從於上,上下皆安,則無不化之化矣。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冲,中也。盈,滿也。道非偏物,用必在中。天道惡盈,滿必招損,故曰不盈。盈必有虧,無必有有。中和之道,不盈不虧,非有非無。有無既非,盈虧亦非,借彼中道之藥,以破兩邊之病。病除藥遣,偏去中忘,都無所有。此亦不盈之義。

淵兮似萬物之宗。

海深,故百谷朝而歸之。道深,故萬物宗而奉之。

挫其銳,

前識傷性,長惡害人,銳也。虛懷忘己,以道折之,挫也。

解其紛;

可欲亂正,得失滑心,紛也。遺彼忘我,遠欲制情,解也。

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光而不耀,涅而不緇,和而不昡於體,同而不累其真。故知湛然清靜而常存也。

吾不知誰子,象帝之先。

道深甚奧,虛無之淵,迎隨之所不能知終,惡乎而可定。故言不知誰子。開自然之治,闢之以三才,運造化之功,羅之以萬有,考之事用,在天帝之先,象天也。

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長短相形,是非相對,理自然也。仁,愛也,有愛則有憎。天地無心,絕於憎愛,以無愛故,故曰不仁。芻狗者,結草為狗,古人祝所用,已而棄之。言人於芻狗,用之不以為愛,棄之不以為憎。喻明天地暖然若春氣之自和生者,不以為仁,凄然若秋霜之自降殺者,不以為義。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聖人無心,與天地合德。不仁,芻狗義可知矣。雖恩霑草木,澤被豚魚,宣風闡化,必先於人,故云百姓也。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橐,排橐。籥,樂管。屈,竭也。間,中也。夫橐籥中空,故能出聲氣而不竭。天地中空,故能生品物而無盡。言人若能虛心空身,運用智德,無窮極也。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窮,困也,若言當理滿天下而無過。言而不中,亦出口而禍入,禍云入也,是困窮。然禍福在當與不當,得失非多。今言多則數窮,欲戒多言之失,勸以守中之得,使無滯教內契忘言也。

六章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河上以為,養神乃是思存之法。輔嗣言:谷中之無,此則譬喻之義。雖真賢之高見,皆指事之說也。今則約理,嘗試言。谷,空也。玄,道也。牝,靜也。夫有身有神則有主,有生有死不可言道,流動無常,豈得言靜?若能空其形神,喪於物我,出無根氣,聚不以為生,入無竅氣,散不以為死,不死不生,此則谷神之道也。生死無常,浮動之物也。幽深雌靜,湛然不動,玄牝之義也。

玄牝門,是為天地根。

道之靜也,無形無相。及其動也,生地生天。氣象從此而出,名之曰門。天地因之得生,號之曰根也。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綿綿,微妙也。玄牝之道不生不滅,雌靜之理非存非亡。欲言有也不見其形,欲言亡也萬物以生。不盛不衰,不常不斷,故曰綿綿也。勤者,苦也。得玄牝之道,運用無窮,無為逸樂。故曰不勤也。

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日月迴薄,虧昃之運難停。陰陽慘舒,寒暑之期易往。萬物於焉不足,兩儀所以獨長。故摽天地之德,問乎長久之由,莫不彼無心,不自營生也。言人若能法天地以無心,不自營以厚養,仙骨冠金石以長存,惠命絡方圓而永固。若不能泯是非以契道,遺****以凝真,聲色聾盲於耳目,香味因爽於鼻口,形勞於外,心疲於內,則百年同於朝露,千金齊於暮擭。故曰人之輕死,以其生生之厚,是以輕死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忌情息機者少,逐欲乖真者多。唯聖人能知能行。此行謙退以居物,後德尊所以居先,存道於是外身,身存自與道合也。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凡情幽滯,靈識疏通。無至公之心,有偏私之行,尊已而加物,厚身而薄人,欲先而不能超物,須存而報體已亡。聖人無心欲居物先,自然在先無情欲得存,固自然存。故曰成其私也。

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又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理本深遠,難可測知,善人修道,行亦微妙。故借於水以為喻焉。水能潤物,道能濟人,故言善利水則决壅。任人道則大順平等,故言不爭。物多惡下,人多愛上。今水流趣下,道行謙退,故言處惡。幾者,近也。水性與道相近,故取以為譬焉。

居善地,

水不擇地,隨處俱流,行道之人,所居皆善也。

心善淵,

水,心靜而明。人,心虛而鑒也。

與善仁,

水洽於物,仁惠於俗。

言善信,

水之鑒物,妍醜不失其形。仁者為言,終始不乖其實。

正善治,

太平莫盛於停水無偏,不越於善人。

事善能,

水之無用不成,君子何為不可?

動善時。

水冬凝夏溢,不差其節。君子相時而動,不失其宜也。

夫唯不爭,故無尤。

水本無心,人能虛己,不與物争,自然無過也。

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欹器滿而必傾,奢侈極而必敗。若欲不傾不敗,唯有不驕不盈。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尊則議,廉則挫,銳意出羣,為人所辱,難長保也。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金玉無趾,自爾流行。水火之灾,莫之能却。盜賊之來,難可固守。是

知貪而聚者失理也,積而散者合道也。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積貨不能散,乘貴以陵人。咎自內生,非自外得。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陰陽遞代,凉燠推遷,物無恒理,天之常道。若貪榮不退,必致危亡,二疏所以見機。四皓於焉長往,達於物理。合於天道也。

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載,運也。營,護也。魄,身神也。一,道也。人者神之車,故言載。身清則魂魄安,心濁則真神遠,絕慮以守神,故言營。灰心無有二,故言一。智將道合,神與形同,故曰無離。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一身心則純和不散,專氣也。得長生之道,致柔也。未識陰陽之合,無復是非之情,能嬰兄也。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浴玄流以洗心,滌也。蕩靈風以遣累,除也。內外圓靜,同水鏡之清凝。表裏貞明,絕珠玉之瑕類也。

愛人治國,能無為乎?

居上不能自化,叉藉於人。化物理人,事資安靜。但有為而躁動者,傷物也。無為而安靜者,愛人也。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天有四時之門。青門開而暄,赤門開而熱,白門開而凉,黑門開而寒。今之小人,暑雨祁寒,皆生怨嗟,此不能靜也。闔,閉也。一門開三門閉,雌靜也。聖人神凝於太漠,智寂於虛玄,死生否泰不能驚,水火寒熱不能動。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聖人智周萬物,明齊兩曜,四方皆照,為四達也。照而常寂,光而不曜,遺識混心,能無知也。

生之畜之。

道生之,德畜之,聖人同道德之生畜,長黔黎於淳化,養庶類於自然。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忘功德也,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忘德之德,深而且遠,故言玄也。

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輻,外也。轂,內也。內轂空,故外輻凑之。聖人虛心,億兆歸之。無者,空虛也。車形雖有,賴無為用。若車無空處,其用不成。今用本由空,故曰當其無有車之用。借此為譬,以况理教。教具文字為有也,理絕名言為無也。教之行也,因理而明。理之詮焉,由教而顯。理因教顯,無教,理無所寄;教藉理明,無理,教何所說。既知理教之相由,足體有無之為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作器必須知泥,泥調則器可用。修身理宜鍊行,行潔則道可成。埏,和也,埴,土也。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為室內不空虛,外無戶牖,其為用也,不亦難乎?為道內既闇昧,外復聾瞽,以此求道,理非易乎?室開戶牖,有用也,人生慧解道成之。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單有而無無,有不得為利。單無而無有,無不得為用。明有因無以為利,無因有以為用。既識有無之相因,自知麤妙之相籍也。

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目雖能見,躭色不已,喪其明。耳雖能聞,淫聲無倦,失其聽。口雖能嘗,察味而後,乖其養。爽,失也。然盲以不見為義,聾以不聞為義。有目而不見,真人大聖盲也。有耳不聞希聲之廣樂,微妙之靈音聾也。口以知味為用,若貪俗味失於道,味故言爽也。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縱之於畋漁,太康失業,獵之於名聲,張毅發病,狂之大也。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美色重寶,難得也。以此亂心,傷行也。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虛心而內實,為腹也。反聽而不盲,不為目也。有累之業遣去也,無為之道來取也。

十三章

寵辱若驚,

官高而慮危,賤極而多恥,皆懼也。

貴大患若身。

夫外其身者,得失難駭。貴其身者,寵辱易驚若也。貴身即有大患,故言貴大患若身也。

何謂寵辱?起問寵為下。

釋,答也。寵為貴應言上,辱為賤應言下。令說寵則知有辱,言下自明於上,不能具出,略舉也。若依文而解,俗愛榮華,以寵為上,居上近危,榮來辱及,寵乃為下。

得之若驚,失之若驚。

寵則榮來,辱便枯至。得之與失,並悉皆驚。唯虛澹之人,不駭其慮。

是謂寵辱若驚。

此結上義也。

何謂貴大患若身?問也吾所以有大患,為吾有身。

解也。有身帶榮悴之病,兼生死之灾,故云大患也。

及我無身,吾有何患。

虛己忘心,無身也。是夫患累起在於身。身苟忘也,則死生不能累,寵辱不能驚,何患之有?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若可託天下。

太上貴德,不貴身。明王愛人不愛己,苟能知此,則可以長久也。若貴身而賤物、愛己以憎人,不能同天地之不仁,齊日月而均照,則寄託而已。

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

道遠乎哉,眼所不見,聖人體之,獨見曉焉。名之曰夷。夷,平也。大道甚夷,坦然善謀也。

聽之不聞,名曰希;

大音希聲,耳所不聞,聖人洞之,獨聞和焉。名之曰希。玄教難遇,希言自然也。

搏之不得,名曰微。

大象無形,難可搏觸。聖人玄悟,了達虛無。故言微。微者,機也,無也。動而應物,機也。妙絕有名,無也。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希、微、夷,三者也。俱非聲色,並絕形名,有無不足詰,長短莫能議,混沌無分,寄名為一。一不自一,由三故一,三不自三,由一故三。由一故三,三是一三。由三故一,一是三一。一不成一,三是一三,三不成三。三不成三則無三,一不成一則無一○ 無一無三,自叶忘言之理,執三執一,翻滯玄通之教也。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乘乘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皦,明也。昧,闇也。乘乘,猶泛泛也。乘物以遊,而無繫也。言乎至道不皦不昧,不可以明闇名;非色非聲,不可以視聽得。希夷之理,既寂三一之政,亦空以超羣有,故曰歸無。無,無所有,何所歸,復須知無物,無物亦無。此則玄之又玄,遣之又遣也。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超有物而歸無物,無物亦無色,視聽而契希夷,希夷還寂,恐迷塗之未悟,但執無形,示失路之有歸。更開有象無狀之狀,此乃從體起用,無物之象,斯為息應還真。息應還真,攝迹歸本也。從體起用,自寂之動也。自寂之動,語其無也,俄然而有。攝迹歸本,言其有也,忽爾而無。忽爾而無,無非定無,怳然而有,有非定有。有無怳惚,無能名焉。

迎不見其首,隨不見其後。

有也,有前可接。無也,無後可追。迎之不見,非有,隨之不見,非無也。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御,正也。古道無為正也,今道有為邪也。聖人持無為之道,以正有為,息澆薄之風,反淳和之化也。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玄古之道難知,無為之風罕悟。上御下以正,下從上以敬。

十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昔之道者難行也,古之智士能修也。道乃機微要妙,玄寂虛通,行亦極細窮微,不滯無壅。行與道合,不測難知。不可以言言,言之者非道;不可以識識,識之者乖真。故云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容,相貌也。夫道既難思,行亦叵識,恐來人無因體道,學者不知立,行,下文略舉容相,以勸勖也。

豫若冬涉川,

履薄冰者,恐陷在浮,生者慮危,兢兢不敢為非,勤勤唯知進道也。

猶若畏四鄰,

處俗行惡,驚鄰保以覺知,志道從善,懼幽明以彈糺也。

儼若容,

為容唯事安然修道,不宜妄動。

渙若冰將釋,

春日麗而冰釋,玄風舉而累銷。

敦兮若樸,

厚而不薄,實而不華。

曠兮若谷,

谷之虛也,容物而應聲。心之虛也,懷道而濟俗。

混兮其若濁。

心無分別,混也。與俗和同,濁也。懷玉無染,握珠自明,似濁也。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安,靜也。徐,漸也。夫息動於心而神自靜,莫撓於水而濁自清。行之者少。故曰誰能。

保此道者不欲盈。

上來廣陳道行以勸學人,人能守之,自得清靜,義存謙退,不事滿盈。

夫唯不盈,能弊復成。

立身者不志滿盈,匡輔務存忠正,雖老而還少,在弊如更新。學道者虛心遺於聲色,澡慮蕩於紛累,雖於朽身弊俗,復得成於真道也。

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

其性靜而貞,其行清而遠。守之厚者,可得虛極之道。

萬物並作,

凡物常人不能守無為,以安靜為情之動作,去真以從偽,失本而逐末也。

吾以觀其復。

復,本也。凡人失本而逐末,離淳以入澆。聖人抑末而崇本,反澆以還朴也。

夫物芸芸,各歸其根。

物,亦人也。根,亦本也。言人以一心攀緣萬境,其事非一,故曰芸芸。聖人皆勸以反本,故言各歸其根也。

歸根曰靜,

在末所以輪迴反本,寂然不動也。

靜曰復命。

近而為語,強梁不得其死,名之中夭。虛靜保其天年,是謂復命。遠而言之,動則有生有死,失於真性。靜則不死不生,復於慧命也。

復命曰常,

有死有生,故斷。不死不生,故常。

知常曰明。

迷斯理者闇,悟此道者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信道,所行皆善,天祐人助,故云吉。背道從邪,縱情任意,觸塗妄作為失當,人誅鬼責,故云凶也。

知常容,

知常達理,等虛空,無所不包,故曰容也。

容能公。

正而無私。

公能王,

偏私不堪宰物,公正自可君臨也。

王能天。

無心廣覆,運行以時。

天能道,

與天地合德,共道齊真,疏通無滯,動皆合理。

道能久。

道則自古以固存,聖則永享無期壽也。

沒身不殆。

沒,終也。與天為期,與道同久,終於此身,永無危殆也。

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

太上,謂上德之君。德既不德,名亦難名,但以大人在上,寄言太上,而上懷道德於下,無所須下,皆自足於上,無所奉,君臣上下知有而已。

其次,親之譽之。

下德之君有為迹起,未能忘言。上則親信於臣下,下則稱譽於君上。

其次,畏之侮之。

不能因萬物之化,任自然之性,設刑法以威之,故言畏。令繁而下欺,故言侮。此下古之化也。

信不足,有不信。

夫為上也,化之以道,示之以信。上能信下,下亦信上。上若不能信下,下亦不信於上。

猶其貴言。

此中古之時也。未能忘言,借言傳意,更相親譽,是以重言。

功成事遂,百姓謂我自然。

帝皇之道隆,功成也,無為之風著,事遂也。前歷明三古,言失道後德,自淳至澆,後重結之,欲示絕仁棄義,反澆還淳也。道淺易睹,德高難見。今聖化既深,神功莫測,日用不知,故言自然。

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

夫重玄之境,氣象不能私。至虛之理,空有未足議。迎隨不得,何始何終乎?盛衰無變,何廢何興乎?純粹之日,彼此不隔於親疏,靜恭之辰,上下不彰於貴賤。自然符會,未待結繩,蹈乎大方,寧資書契。時冥至一,故言道興。行偏愛之仁,用裁非之義,澆薄斯作,不能行道,故言道廢。時有澆淳,道無興廢。

智慧出,有大偽。

昏昏默默,道之極也。昧昧晦晦,行之至也。未能光而不耀,故知飾智慧以驚愚,競是非以先物,是非迭起,姦巧互生,盜跖履之以為盜,田成乘之而竊國,斯大偽也。

六親不和,有孝慈。

父子、兄弟、夫妻,六親也。彼此相須,是非不作。長短相形,好惡斯起。和以不和標稱,孝因不孝立名也。

國家昏亂,有忠臣。

羲農之時,未聞股肱之節。桀紂之日,始稱關比之賢。故知旭日麗天,星宿無以照其景;時雨降矣,浸灌無以著其功。若君昏於上,臣亂於下,有能內輔其君、外靜於寇,忠名顯矣。

十九章

絕聖棄智,人利百倍;

聖者,人情之所仰;智者,愚人之所求。非智無以照機,非聖何能宰物?今言棄絕,所未聞也。夫聖人合道,道本無名,名生而物迷,言聖不及於忘聖,智出而偽起,用智不及於忘智。故須絕棄也。然聖生則盜起,智用乃賊來。今言棄絕,盜賊不起,其利實多,略言百倍也。

絕仁棄義,人復孝慈;

仁以愛物,義以讓人。雖曰立人之道,實亦矯人之情。今棄矯情之仁義,歸天性之孝慈也。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攦工倕之指,息機械之心,絕巧也。擲玉毀珠,棄利也。但盜賊之行規之以利,棄寶無利,寧有盜乎?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

文,教也。屬,繼也。夫大人之設教也,莫不修凡以成聖,從愚以歸智,去害而之利。今皆棄之,於教不足。未知學者何所措心,是故繼以後文,示令立行也。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樸,本也。萬境無染,見素也。守一不移,抱樸也。公而不黨,少私也。以性制情,寡欲也。

二十章

絕學無憂。

夫志無為之道,則學無所學,混之以愚智,則得失未聞,懷忘之進退,則榮悴不驚。抱自然合道,寧有憂乎?存有為之業者,學非為己,懸頭刺股而競者名,映雪聚螢所争者利,懼榮名之不立,驚厚利之未來,以此存心,憂患生矣。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

禮對為唯,野應曰阿。稱心為善,乖意為惡。幾何,言不遠也。體道則百慮俱遺,任真則萬塗皆適,實亦無逆無順,不美不惡,然有為強生分別偏私,妄起愛憎,不留心於道德之鄉,唯責人以華薄之禮,悅心謂之為是,不問賢與不賢;潤己稱之曰能,未論智與不智。此則智者翻闇於不智,賢者倒愚於不賢。故曰相去幾何也。亦言人性自然己足,益之則憂。夫進智以徇美,與飾偽以為惡,事雖不同,失性均也。故曰相去幾何也。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水火可畏,不畏又遭燒溺。豺狼可畏,不畏終遇於損傷。故知人行愛憎而不已,歸玆損敗;貪名利而無息,致此危亡。今流俗滯之有年,溺之忘反,悠悠莽莽,欲出無期。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熙熙,悅樂也。太牢,味也,春臺,色也。言流俗眾人,務學以規名聲,縱情以昏色味。悅之以色,不知盲之有時;適之以口,不知爽之有日。逐慾老而愈溢,勞形困而不休,仍自欣欣,以為悅樂。

我獨怕兮,其未兆,若嬰兒之未孩。乘乘兮,若無所歸。

聖人言眾人馳騖於有為之境,為聲色之所動,我澹泊於無為之端,香味不能惑。猶如赤子未識牝牡之合,不知淫泆之情,心無所在,豈定有歸也。

眾人皆有餘,我獨若遺。

俗人於清虛而不足,在昏濁而有餘,積財貨以為外累,肆****以增內垢。聖人塵埃無染,俗事都捐,故曰若遺也。

我愚人之心也哉,純純兮。

俗人愚也,自以為智,惑於情慾,穢亂日以至。聖人大智若愚,形神虛靜,純白日以生也。

俗人昭昭,

不知強言知,內明於心,外曜於物,自言了了,故曰昭昭。

我獨若昏。

知如不知,如將闇也。

俗人察察,

銳情於是非之境,專心於得失之路也。

我獨悶悶。

遺心識,自無分別,忘善惡,故曰悶悶。

淡若海,漂無所止。

德宇恢恢,心臺淡淡,猶如大海風動波隨,漂泊東西,終無定止。

眾人皆有以,

用有為也。

我獨頑似鄙。

若愚人之無知,同賤者之不飾。

我獨異於人,而貴求食於母。

食,用也。母,道也。人皆得意,未假以言。物既失理,聖人設教。自春臺已下,並是眾生有為之病。聖人隨病救之,皆用無為之藥。有病有為,有無不同,故言異也。凡夫滯俗,聖人用道,故言食母也。

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

孔,甚也,大也。道,理也。德物無不包,故言容也。動皆順理,故言從也。亦言大德,不由他至,唯從道來也。

道之為物,唯怳唯惚。

未知道是何物,而令德從明矣。大道幽玄,深不可識,語其無也,則有物混成;言其有焉,則復歸無物。歸無物而不有,言有物而不無,有無非常,存亡不定,故言怳惚。

怳惚中有象,惚怳中有物。

非有非無之真,極玄極奧之道,剖一元而開三象,和二氣而生萬物也。

杳冥中有精。

至理唯一,故言精。妙體無變,故言真。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寂乎無象,感而遂通。福善禍淫,影響斯在。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閱,簡也。甫,始也。愚者無知,凡情有滯,謂杳冥之理,本絕因緣,怳惚之中,元無果報,遂令行善者有怠,長惡者不悛,未識精而有靈,豈知真而有實,言其中有信,欲照理非虛,為救眾生開方設教,從終至始,簡其善惡之因。自古及今,閱其邪正之行。忠孝者賞之以爵,過忒者罰之以刑,含貫空有,彌羅宇宙,體既獨立,而常存名,亦湛然而不去。

吾何以知眾甫之然,以此哉。

我何以得知大道自古及今,從終至始,簡閱於物,分別於人,度脫四生三代不失,但以觀之於見在,足知過去未來也。

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外順於內,內養於神,物我無傷,全也。屈己從人,身不失道,直也。謙退處下,室也。混而不濁,新也。理本是一,故言少。忘言契理,故言得。有為為境羣典百端,多士逐欲情亂,滯教生迷。故言惑也。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一,道也。聖人懷道,故言抱一。動皆合理,可以軌物,故言式也。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去分別而遺識,智慧自明。捐物我以全真,道德自彰。取其功而反失,誇其德不長也。

夫唯不爭,故莫能與爭。

以我為是,指他為非,不能順人,唯知逆物,起於爭。聖人屈曲從物,豁蕩是非,不争功名,與物無競,故天下雖大,誰能爭乎。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聖不自專,寄言古昔,枉正少得,不是虛言,誠全歸身,皆為實錄也。

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希,少也。多言數窮,少言合道,故曰自然。道則非無非有,理亦非少非多,欲明多言之失真,故借少言而合道。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迅風暴雨,尚不竟日終朝,輕躁多言,豈得全身遠害?少言合理,則十日雨五日風也。多言有損,則狂風暴雨也。

孰為此,起問天地。解也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

此舉大以明小也。

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得之。

道者,清虛無為,救人濟物,若舉事皆從於道,道亦得之。

同於德者,德亦得之。

德者,畜養於物,潤益於人,人能行同於德,德亦得人也。

同於失者,道失之。

不能行同道德,體存化義,共惡者之為非,同罪人之受罰也。

信不足,有不信。

同於道者道得之,信於德者德得之,同於失者道失之,信不足有不信也。

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跨,越也。徐行緩步,其行久也。企踵越分,行不久也。喻明謙卑退讓者可久長也。跨企矜伐者,自危自亡也。

自見不明,自是不彰,自伐無功。自矜不長。

此非君子之行,豈是忘懷之士。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殘餘之食,不可以薦饗。跨企之行,不可以進道。昏亂者愛斯行之為是,乃安之。達理者惡此道之為非,故不處也。

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有物者,道也。名之曰道,故言有物。然道之為物,唯怳唯惚,不可以有無議,不可以陰陽辯,混沌無形,自然而得,故曰混成。自然之理,運之以變化,無形之內,開之以氣象。原其本,則先天地生也。

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混成之道,先天地生。聽之不聞,則寂寥無響,搏之不得,則澹漠無形,喪偶而無對,故言獨立。湛然而常存,故言不改。無處不在,周行也。用之不勤、不殆也。覆載生畜,母之義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

天有形者立稱,無象者絕名,約通生而為用,字之曰道。無一法而不包,名之曰大。理無名,無名而名,謂之強也。

大曰逝,逝日遠,遠日返。

逝,往也。即大求之,而不得往也。就往追之,而不及遠也。體之近在於身,故謂之返也。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道尊德貴,彌羅無外。天能廣覆,無隔於貴賤。地能厚載,不擇於妍媸。帝王控制,通貫於遠近。字育普均於貧富,用各有主,歷言大也。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寰宇之表,自可絕言。形象之中,理生稱謂。雖具萬品,究之唯有四大。大名既一,用義難殊,欲勸帝王抱式於道德,取則於天地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夫為人主者,靜與陰同德,其義無私,法地也。動與陽同波,其覆公正,法天也。清虛無為,運行不滯,動皆合理,法道也。聖人無欲非存於有事,虛己理絕於經營任物,義歸於獨化,法自然也。此是法於天地非天地以相法也。

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大小俱輕,不能為於根本。上下皆躁,未可為於君主。是以一輕一重,輕者以重為根。一躁一靜,躁者以靜為主。故無為重靜者,君之德也。有為輕躁者,臣之事也。上下各司其業,為君必須重靜也。

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

有道之主,君人子物,務於重靜,不為輕躁,舉不失道,動不離靜。是以行必輜重,居必攝衛。不至危亡,由重靜也。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聖人所貴者,大道所寶者,重靜。雖有瑤臺瓊室之麗館,身之所託者,虛寂。孋姬飛燕之美,御心之所遊者,無為。****不足以累身,華屋未能以惑己。物無累者,故曰超然。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萬乘之君,豈宜妄動。

輕則失臣,躁則失君。

前明重靜,則超然無累,今明輕躁則必致有損。無累則上下俱安,有損則君臣皆失也。

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

七香流水之車,動之者有轍。千里浮雲之馬,躍之者有跡。不疾而速,雲軿不蹍地。不行而至,鳳鳥本無跡。言聖人垂拱,廟堂不遍周至之轍。賢士銷聲,丘壑不削孔丘之跡也。

善言無瑕謫,

言必有中,千里應,非法不言,有何過也?

善計不用籌策,

籌策者,以筭物數。以道觀之,物無不盡道,非於數,寧用籌策也。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

門以關,亦有閉有開。若能以道制

之,無閉無閉。是以理國者以道百姓,無以窺窬。修身者以道聲色,無由開鑿。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用繩之者,有縛有解。以道控制於四方,善結也。萬國共戴於一人,不解也。修身者必契於道,故言善結。抱一無離,不可解也。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一物失所,慮軫納隍,視人如子,寧有棄乎?真聖演經以開化,赴感以導凡,以道濟之,曾無遺棄。

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始終用道,故言常。慶及萬方,故言善。德能廣濟,故言救。通言一切,故言物。

是謂襲明。

善行五者,人物兼濟。承道而用,是謂襲明。

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

行與道合,德能利物,善人也。人之儀表,物之楷模,師也。闇者求明,明者不求於闇,受之以作役,具之以束脩,資也。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知大迷,此謂要妙。

尊師重道,貴也。仁惠善誘,愛也。資之義當貴愛也,若師不愛於資,壅玄流而不潤,資不貴於師矣。惠路而難反,悟之者要妙,昏之者大迷也。

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

不諂不驕,在於中平,君子之行也。不靜不躁,處於中和,入道之基也。故知懷雄猛之心者,未可全真。抱雌柔之性者,不能志道。今知性雄而守雌,則不躁不速,亦知性雌而守雄,則不靜不遲,不滯兩邊,自合中道。然行雄猛者眾,守雌柔者少。故喻明漢壑處下,眾流歸之。人士謙退,道德歸之。

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內無分別絕是非,赤子之行也。若常能守靜,恒與德合,是不離也。小則無情,大則有欲,去大時之有識,反小日之無知,故曰復歸也。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大白若辱,大智若愚,晦以安身,斯為法式。

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忒,差也,不以智耀人,不為名害己,內雖潔白,外實同塵。立身者受祿無窮,修道者成真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有官有爵,榮也。無位無名,辱也。能知居顯不驕而守卑辱,可謂包含一切,為天下谷。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在貴如賤,處榮若辱,真常之德,自然滿。常德反歸,故言復樸也。

樸散為器,聖人以為官長,是以大制無割。

一氣未分,樸也。三才有位,器也。自無形以關有象,故言散樸以為器。天尊地卑之體既著,君貴臣賤之體亦明,樹之以君,故云官長。統御萬國,故言大制。上能子育,下獲不傷,故言無割。亦明聖人開不言之教,此即散樸為器也,作真仙之主為官長也,以道攝物,物無不歸,大制也。慈能被物,物得以全,無割。

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夫無為無事,可以攝天下也。若以有事有為,吾見其不得已也。

天下神器不可為,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若乃與天下之善,不私其利,除天下之害,不處其功,四海沐德以飲和,萬物從化以樂俗,可以安大寶,守神器。若不知有為之非,而執之以為是,則敗失也。

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贏,或接或隳。

夫有為之法,有前可行,有後可隨。一溫一寒,一盛一衰,聚之則接,散之則隳。若行有為,雖成必敗。若用無為,能弊復成也。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奢泰者,即有為之事也。逐欲為甚,心存侈靡為奢,極樂無厭曰泰。聖人虛心知足,去甚也。見素抱朴,去奢也。忘歡而復樂足,去泰也。

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忠臣輔於君上,賢相理於陰陽,以道勝於海內,不以兵強天下。下之事上,猶以道佐,上自有道,寧專用兵。以道則彼此各安,用兵則互相侵伐。一來一往,故曰好還也。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嘉禾不得植,荊棘所以生。此亦用兵之過也。

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

能用為善殺敵,為果。賊來侵我,所以除之,不以國大兵強專用,為是也。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

自大為矜,取功為伐,好勝不已,示賢於敵,謂之驕。故曰義兵王,應兵勝,忿兵死,驕兵滅。善用兵者决定果敢,不矜不忿,不貪不驕,迫不得已,從後應之,義在除敵救人,亦非恃力好戰矣。

是果而勿強。

心定能不驕不矜,行不得已者,是果而勿強也。

物壯則老,謂之非道,非道早已。

少而必長,盛而必衰,此物壯則老也。明以兵為強者,兵敗而必弱,故言非道也。是道可以常行,非道理宜先止也。

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精飾為佳。祥,善也。兵者,動有亡國失人之患,故言不善。存者,人之所愛。亡者,物之所惡。有道之主不處好兵也。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經天曰文,止戈為武,其為用也,彼此實齊,禮樂所以並行,水火故宜難廢。用須得理,動叉以時。是以平居好生,以左為重;行兵主殺,以右為貴也。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兵雖可用,多有損傷。是爪牙之所司,非元首之器用。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

恬淡,靜也。王者用師,有征無戰,動不失靜,故言恬淡。不好用兵,不以為美也。

若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

君者,人父母。美兵,好殺,非謂養人。

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陽道貴生,所以吉。陰道貴殺,故云凶也。

是以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

偏將副軍不當殺,故居左。上將閩外以行誅,故居右。

殺人眾多,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兵之所用,義在救人,哀失道,悲其過殺。古者以慈用兵,貴之以德,賤之以器,克敵之後,將軍素服主喪,行禮受弔也。

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不敢臣。

有名之物,並悉無常。今謂無名,理。歸常道。樸,本也。臣,賤也。常道妙本,非大非小。非大而能大,雖大不可貴;非小而能小,雖小不可賤也。

王侯若能守,萬物將自賓。

天王諸侯若能抱道,遐邇人物自然賓服也。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守道則功格四表,無為則乾坤交泰。非唯天地相合,抑亦德合天地。德合天地,既知甘露降,亦知醴泉出,此有道之化也。

人莫之令而自均。

上如標枝,人如野鹿,不須教令,自然太平也。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

自本自根,生天生地,始制有名也。既得其子,以知其母。子之依母,天之理也。故言知止也。

知止所以不殆。

子依母,物無傷害;人依道,理無危殆。

譬道在天下,猶川谷與江海。

川谷上源而不竭,鈴以江海為本。以江海為本,復本而歸江海。明人從道而生,還須歸道。今不知歸,失於本也。亦言人有道,物歸之,如川谷歸江海也。

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聞而知之謂之聖,見而知之謂之智。然則外難知者,人也;內難知者,己也。今鑒人而知善惡,智也;照己而知得失,明也。知善就君子,如染芳蘭,知惡遠小人,如去鮑肆;知得盡之以忠貞;知失除之以悔恡。此乃明智也。若乃清重玄之路,照虛寂之門,知人者識萬境之皆空,自知者體一身之非有。一身非有內,豈貪於名利。萬境皆空,外何染於、聲色。內外清靜,故曰明。物我皆通,

故言智。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夫用力者,力大則勝人。用德者,德高則伏物。進德修業,自強不息,不溺於非,斯自勝也。修道者忘懷,則外物無害,故曰勝人。虛心而仙骨日強,故言自勝也。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知分之人,樂一瓢而為富。貪利之者,積百萬而為貧。飾躬勵己,強行信道,彌篤為有志也。

不失其所者久,

上乘所說,本以教人。依教修行,不乖其理也。欲言不失其所。理國者用之,則國祚長久。修身者用之,則性命長久。

死而不亡者壽。

國王有道,天清地靜,人安神泰,無復傾危。設令時遇灾衰,運逢屯否,居危而得安,處否而常泰,以保於萬壽,故言死而不亡者壽。修道者以百年將盡之身,獲萬劫無期之壽,此亦死而不亡也。然物則百生有死,人則有存有亡者,皆為天也。道則不生而能示生,雖生而不存。不死而能示死,雖死而不亡。不存不亡,故云壽也。但存亡既泯,壽夭亦遺。

三十四章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

夫虛舟汎而不繫,大道汎而玄通。不繫者,無滯於西東。玄通者,寧封於左右。是以入毫芒而遺小,彌宇宙而忘大,影見非一,靈化難常,物無不應,何為不可也。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

物之得生,皆賴大道。道則信之以獨化,物則稱之於自然。能生者不以為功,所生者不以為德。真之至理,不相辭謝也。

成功不名有。

道之生物得以生,成功也。能所皆忘,故不名有也。

衣被萬象不為主,可名於小。

生育普均,覆載無二,衣被也。長而不宰,不為主也。可言於小,言不小也。

萬物歸之而不為主,可名於大。

萬象輪迴,不出無形之表。品彙終始,會依虛寂之中。故曰歸之。可名於大,言不大也。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聖人同大道之停育,齊至理以忘功,不滯空有之端,寧拘小大之域,必定忘於小大,故言終不為大。執則成小,亡心則為大。不大而大,故言成其大也。

三十五章

執大象,天下往。

大象無形。無形者,虛無之大道大。執,專也,持也。能持身庇玄德之影,專心駐幽寂之門,有道則物歸,故言天下往也。

往而不害,安平泰。

油雲布而萬物潤,膏雨降而百草滋。但以被微物而有益,是知歸大道而無害。無害之理,其致云何?身神不動曰安,死生泯然曰平,彼此玄通曰泰也。

樂與餌,過客止。

五音之聲,樂也。八珍之味,餌也。百年寄身,過客也。止,留也,依也。歸往於道,可以平物情,不悟少能依止,乃留心於絲竹,以此暢情,依身於蘭桂,用茲適口,不能執象,欲泰難乎。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

繁華者,物情之所悅。虛寂者,人性不能安。情悅謂之為美,不安呼之為淡也。

視不足見,聽不足聞,用不可既。

既,盡也。目所見者色,炫之於青黃;耳所聞者聲,惑之於宮徵;心所貪者利,昏之於珍寶。寶雖為利,用有盡也;聲雖可悅,聾不遠也;色雖可愛,盲在近也。故知止樂餌者,有斯患也。然恬澹無為之道,視雖不能見,致之者洞視無不明;聽雖不能聞,契之者洞聽而更聰;心雖不能計,會之者運用而不盡。道

俗之好如彼,利害之塗如此。

三十六章

將欲嗡之,必固張之。

將欲塞兌而閉門,愚夫不服,縱其開兌而濟事,困而後已。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

將欲息其雄猛之心,縱其剛強之志,柔弱生徒,剛強死行,苦至當止也。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欲衰而更盛,物極而自反。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欲奪其惡,惡行不除,惡積滅身,臨時自悟。

是謂微明。

上之權道觀之,則未似施教。究理則極有濳資,甚自微妙,分明歷然有益,故謂微明。八十一章廣陳化道,而凡情有繫,所執不同,以實示之,而不從將權化之,令知返玄教,深遠左右宜之。權釋辯於前,實解彰於後。欲噏斂之,開經化之;欲弱俗情,強其仙骨。欲廢邪志,與之正道;欲奪惡行,與之善業。

柔弱勝剛強。

權道順之而不違,故言柔弱必竟能制於剛強,故言勝也。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脫,失也。魚之游泳,事藉於江湖。聖人大寶,理資於利器。魚不可以失水,失水則魚亡。利器不可以示人,示人則危殆。故曰人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知執權之道不易其人。

(後文元闕)#3

#1 按《道藏》本原將老子道經李榮註分作四卷。現據敦煌本合併為一,改題『道德真經註卷上』。後文卷題亦刪去。

#2 按《道藏》本原未分章,僅題篇名『道經』二字。現據通行本分章,列出章次,以便閱讀。下同此。

#3 《道藏》本原止於此。以下第三十七至八十一章缺。據敦煌本及強本補。

#4 此行係整理者補。下卷敦煌本尾題『老子德經卷下』,可證上卷尾題應作『老子道經卷上』。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纳米研究

    纳米研究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言灵妃

    言灵妃

    罂魅:你离开了我三千年,我寻了你三千年,如今我终于找到你,即使有整个世界阻挡,我也不可能放手。 夏倾睛:我是夏倾晴,我就是现在的我,不论我的前世多么憎恨他,但那也是从前,管他是怎么样伤害我的前世,我只知道我爱他,生死不离。 唐韵:我一直都知道他爱的不是我,但我可以等,我庆幸我是鬼,只要不灰飞烟灭,我就会一直等下去。即使我永远都等不到,我也可以静静的陪伴在他身边,就这样看着他就好。 冥城:身为一个臣子,却爱上了他的女人,是不是很可笑?我也曾有想要背叛罂魅,将她抢过来,但是我心里一直都明白,即使拥有她,却得不到她的心。 这是个多组cp多主角的故事当然主要主角还是男女主作者性子散漫随心情更,请宝贝们慎重入坑
  • 冰山少主偶来也

    冰山少主偶来也

    倒霉地接受保护任务,原以为是个闲差,可是虾米被保护的对象竟是座百年不遇的冰山!横眉冷眼、俊美星目、额头上却刻着“生人勿进”踏入艾豪顿大学后,刘晓雅费尽周折,可冰山依旧坚硬。刘晓雅内心吼叫:“偶来也!不信我融化不了你!”
  • 神尊眉眼储星光

    神尊眉眼储星光

    【吊儿郎当的狼系尊神VS作天作地的黑瞎子系末渣渣】这是一个宠宠宠宠宠宠~文!!!!三年前,傲娇的龙疏傲娇的说:“你说你一个天上地下神仙都敬你三分的神尊,何故对我一个屁大点的小孩过不去?”“……”“我可告诉你啊,你若再偷摸进我寝殿,我就在门口放猪青的便便~”“……”三年后,一心为色折腰的龙疏,仰着张红润的小脸只顾一个劲的撒娇:“神尊~抱抱~”“神尊,隔壁东海的小贱人欺负我,你快去帮人家帮人家出气气,把她揍死死,好不好?”“神尊,你说咱们是生一个宝宝好,还是两个宝宝好?”“神尊~”“神尊~”“神尊~”
  • 萌妻宠上天:男票,你大姨妈来了

    萌妻宠上天:男票,你大姨妈来了

    一场意外,系花跟男神顾易互换了身体,之后,他们是这样的。一向意气风发的大神,窝在床上,捂着肚子,看着窗外的风景,享受大姨妈的痛感…一向考试前才冲刺的秦安宁,一跃成为了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成为了同学眼中的学霸“男神”,日子过的不要太爽了。每天被数不清的萌妹子围着,人人喊着她大神,除了偶然会蛋疼之外…
  • 我真不想当神豪啊

    我真不想当神豪啊

    “呵呵,别开玩笑,我就是个跑腿的。”——某首富公子接受采访时说。“这两人就是电竞界的耻辱,如果我有这样的队友,我一定会当场宣布退役。”——大魔王某假赛风波采访上如是说。“对不起各位,我和T1解约了,下赛季我将和RG战队并肩作战,我的队友都是世界级的,我很期待。”——大魔王推特最新动态。“那里联赛的水平有所欠缺,我应该会在尤文退役。”“巴塞是我的家,我哪里也不会去的。”“哈哈哈,宣布一个好消息,我要和梅西当队友了。”“C罗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球员,东方那边的联赛水平很高,我很期待。”——来自马卡报新闻报道。“我是贝索斯,我现在就是一个乞丐......”“我是拉菲特,他包了我一年的午餐......”“我是盖茨,电脑方面我就是个小学生......”——来自华尔街新闻报道。“我是马化云,谁再说我不喜欢钱我跟他急!”“我是刘东,他是我兄弟。”“我们已经掌握了6G技术,这项技术至少领先世界三十年!”——转自微博头条。............
  • 仙侠世界的莽夫

    仙侠世界的莽夫

    仙侠世界开始复苏了你敢相信,李缘看到眼前的这些妖魔,感觉还是……打死得好!
  • 反派们都说讨厌我

    反派们都说讨厌我

    变身前“姐姐,姐姐我舍不得你~”姐姐要离开了吗?变身后“唯一,你离那个男人远点那个不是好人”喜欢我就好了窦唯一:赶紧逃逃逃命,变强变强变强(男主跟屁虫,女主小戏精)晓希,晓是知晓的晓;希是希望的希。知晓一切信息,把希望给予你。“姐姐对不起,我把你给的希望给弄没了,我现在就把一切还给你”反派配角们“窦唯一,这臭丫头好讨厌!!!”大反派:真让人讨厌啊!为什么你是白色的如白纸,而我是黑色的就如那地狱上的黑泥,空间扭转的我也能让你知道一下黑暗是怎么样的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