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08500000006

第6章

三得人者。欲色二界有情之内。若其天眼。欲界六天及以三洲除北拘卢得四静虑根本定者能起天眼。以许得通故。二乘有慧眼。照生空理故。虽亦得法眼以小劣故不说彼成。菩萨有法眼。以有种智故。能缘一切故。佛有佛眼。相显可知。又成后后必得前前。胜得兼劣。劣不成后故。成前前不必定能成于后后故。智度论云。天有天眼。二乘有慧眼。菩萨有法眼

问。若佛有法眼即得名佛眼。菩萨有法眼应名菩萨眼

答。佛眼唯佛有。从佛以立名。法不唯菩萨。从境名法眼。余者准知

问。法不唯菩萨不名菩萨眼。天眼不唯天何得名天眼。又天眼不唯天而得名天眼。肉眼不唯人应得名人眼

答。肉通余趣报。不名唯人眼。天唯属彼法。是故名天眼

问。法通于佛有不名菩萨眼。天通诸众成何独唯天眼

答。佛等亦天号通故名天眼。人虽起彼天属天名天眼。又名字假立何假苦求。设作多通终还有难。且各据义以立其名

四废立者。何故唯立五眼不增减耶

答。一切诸法略有二种。一色法。二非色法。色法之中有其二种。一显现近色。二隐覆远色。知显近色故立肉眼。知隐远色故立天眼。或色根中定散果别。散业果眼立为内眼。定所起眼立为天眼。胜劣不同故分二种。故无著论云。谓法果修果此为五眼。粗境界故是初色摄。非色法中有理事境。为了理境立其慧眼。为了事境立其法眼。又虽一智本后智殊故立为二。故无著论第一义谛摄世谛摄。又以果对因总立佛眼。故智论之前之四眼若至佛果总名佛眼。或据得人分五种。思准可悉

废立虽尔云何次第

答。以其劣胜引生次第。于色之中肉眼最劣。唯见显露。天眼次胜。通见隐显故次肉说。于非色中由了真谛俗智不例。又了俗由证真故说为后故慧先法后。前因后果故次佛眼。故无著论云。此为五眼。粗境界故是初色。据第一义智力故世智不颠倒转。是故第一义摄在先

五相摄者。准瑜伽论说。眼有三。华严经中眼有十。列名相摄。皆如疏辨。若瑜伽第三立一至十一与此相摄。恐繁不述欲广之者可寻彼文

问。经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者。菩萨二疑中今除何者

答。二俱除。他知自得作佛。亦不疑他不得作佛。何以得知。答唯论释喻。第三为破一向求大乘执无二乘故说两喻

问。菩萨除知得作佛何无授记

答。声闻久来学小。虽信自得作佛恐未决定。令得决定之心故与记别。菩萨先不学小。但恐彼退闻说一乘知无别小。即住大决定故不假记。又亦与记别

前云无一不成佛。即总与记何不别记

答。以略故宜闻异故

问。既云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为自知当作佛为不知耶。若自知者千二百人应同鹙子一时与记。何故说化城已方生解心始与授记

答。有二解。一云知得但未趣向。以乐少故。闻说化城方解舍小。始与授记。二云未知但是佛说彼当作佛。闻第三周方始领悟

问。何故菩萨闻即疑除知得作佛。千二百人自未能知。但是佛说

答。利钝异故。鹙子利根一闻尚解。菩萨更胜故即疑除。千二百钝根故未能解

问。准分别功德品云。若闻寿量一品功德于无一菩提退者。无有是处。舍利弗等过去曾闻妙法华经。如大通会等。何故并退

答。二解。一云究竟退者终无是处。设退还发故。二云据利胜者。或据领悟者。说九净者。显扬第三云。一尸罗净。善住尸罗。乃至于小罗中见大怖畏受学学处。二心净。依戒净故住四静虑。三见净。依心净故得漏尽智。现观诸谛。四度疑净。依见净故于佛法僧无惑无疑。五道非道智见净。依度疑净故得妙智见。知佛所说道能出离外道所说不能尽苦。六行智见净。依道非道智见净亦得净妙智见智。出离道有上中下。谓苦迟通行所摄等。七行断智见净者。依行智见净得妙智。谓我应断下中之行及为发起上妙圣行。八无余寂灭净。依行断智见净证得无余。诸漏永尽。九国土净。谓诸佛共有无上功德器。示现能不可思议国土庄严。极净佛思。极净菩萨思。及思眷属

问。火宅譬喻舍利弗请为千二百人即皆无学。何故论释云为有学具足烦恼性众生

答。有二解。一云谈本说权本为凡夫。今以喻显故言为具足烦恼性。即谈昔意故不相违。二云准声闻请。正为无学傍备有学。据傍云凡夫。无学文显。论略不释。不尔。此经宗明一乘。如何药草品云令知乘异。说种种乘故。约内有学声闻令趣于大。文显可知。故具不引

问。羊鹿车体正取何法

答。准疏家释。取二乘无学解脱道后世间定心虚指。此为种智之车。引子令出此世间心。实不能了一切法故出门不得。可须臾修义言索车。故论云第一人者与世间种种善根三昧功德令其游戏。后令入大涅槃故

若尔云何下合喻云乘。是三乘以无漏根力觉道禅定等而自娱乐

答。彼是此乘庄严具故。又无漏身中所有诸法亦名无漏

若尔牛车亦应如是

答。彼究竟故。是实德故。此虚指故。非究竟故

若尔有漏岂名出宅

答。出分段故名为出宅。又释即指无学果位所得无漏生智为羊鹿车。下言自在无系无所依求无漏根等故

若尔如何出门索车以得知故

答。以指此智假为种智。此不能了一切法故。当更修故。义云索车

若尔如何名为世间

答。缘俗俗事故。以劣智故名为世间。若尔对车说城应取真理。云何论云涅槃城者诸禅三昧城。涅槃既取禅三昧城。菩提何故取后世间智。又复二乘无漏后得不能起通了知诸法。何名令戏故前说善

问。门外索车为三乘人。并悉索车为唯二乘

答。有二解。一云通三乘索。文无简故。旧德说故说诸子故。二云唯二乘索非菩萨。何以故。宅喻分段。得出分段名为出宅。二乘出宅得无学果。菩萨出宅在于初地。二乘无学未得种智当能修学名为索车。初地已上得种智车故不须索。若以修学即名索车。十地皆修故。恒常索。若尔即应菩萨无不上车何得说言者乘车游戏。又论云为令入不退地示与无量智业。初地已上即得智业。虽知修学经不云索说游戏故。二乘出宅未得种智。未至初地可能修学义名索车。又论云其第一人与世间种种善根三昧功德令其游戏。后令入大涅槃城。以与人天世善。未得其真可须言索。菩萨不指羊鹿。初地已上得真。所以菩萨不索。或有说云。初机虚指故车须索。或云宅内闻三。门外见一。不知谁知一。是故须索等皆非实说

问。既菩萨不索车得名出宅坐不

答。称出宅坐。但约二乘学究竟故。离障尽故。心止息故。建立果故。菩萨之人学未究竟故。未离障尽故。不建立果故。心不息故。不得说云露地而坐。若虽分别名露地坐。前三果人亦应如是。若谓有学亦名出坐。云何下合喻中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怖畏崄道得涅槃乐。又释菩萨亦得称坐。虽不止息及以不制果。然以智安处亦得名坐。能伏惑故出分段故名出三界。露地无妨。若尔三果亦应如是许亦无失。取舍任意

问。三车门外出此车体有多不同。古解即是涅槃。今说即取后得正智。取涅槃而为车体。经论明文。经合云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论云后入涅槃故取后智而为三车。复何文据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秦王又被我撩了

    秦王又被我撩了

    遇到苏浅浅,就算你上辈子是秦王又怎么样? 苏浅浅得到了一枚戒指,戒指里住着一个魂,里面还是一个霸道自恋的王,本不想被这位王缠上,但某王一脸霸气的说。“本王的戒指可是你想带就带,想脱就脱的?简直愚蠢至极!”苏浅浅满脑黑线…我带上的时候怎么不见你出来说?后来……“女人,你不知道有一种东西…叫命中注定吗”
  • 无尘道

    无尘道

    “纵令道消剑陨,不使我心蒙尘!”情感压抑的少年,醉酒之后,遭遇了诡异莫名的事件。醒来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未知的世界,并且完全失去了记忆。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没有安定、没有平和,充斥着杀戮与死亡,污秽与黑暗。被封印的记忆,被压抑的本性,一切都在血雨腥风、生死轮回中逐渐苏醒.....
  • 史上最强衰神系统

    史上最强衰神系统

    “恭喜宿主踩到狗屎,获得身体强化剂。”“恭喜宿主表白失败,获得魅力药丸一枚。”“喝凉水塞牙缝,放屁蹬脚后跟,穿道袍遇见鬼……恭喜宿主完成大满贯,获得扫把星认可,成为扫把星君!”楚枫一脸懵逼。别人得到系统,都是装逼打脸,啪啪啪,他得到系统……就是倒霉?!
  • 曾经的虫

    曾经的虫

    0202年,球星出现了世纪生物大变异,这种生物被称为异生物。人类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人口骤减,只有当年人口的一半,人类陷入危机。过了两年,人类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手环,这种手环被称为兽灵环。它能吸收被杀死的异生物,凝刻出带有异生物力量的卡片,借助它来作战,这种职业被称为,兽灵师。人类又通过五年的奋斗,重新掌握了蓝星的主宰权!!!(本文不可能有封面!不定时更。)好吧,我真香了。
  • 屏岩小稿

    屏岩小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浩渺即虚无

    浩渺即虚无

    浩渺·灾,看似是一个十分柔弱的少年,唯一与他人不同的便是身体里的两个强大灵魂体,可这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 无限之狭处逢生

    无限之狭处逢生

    山河巨兽,天眼青龙,泰坦古鲲,四翼吞天虎,岛龟…与巨兽狭路相逢,用勇气绝境求生。
  • 与生俱来的依恋

    与生俱来的依恋

    本书上篇主要讲述了艺术设计的来历、特点、本质、内涵,以及在现代生活的作用、地位;下篇则选取艺术设计中最具代表的衣、住、用、看几个环节做样板,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加上自己动手训练这两种方式。
  • 火的种子

    火的种子

    在这个世界上,充满着肮脏,也充满着贞洁。如同人的善恶两面一样,肮脏与贞洁并存,且并存与人性中截然不同又千丝万缕的两面性中。我们深信,贞洁终究可以洗刷肮脏,善良终究战胜邪恶,但是在此之前,诸如金钱、权利的欲望不会从人类社会消失,就像贞洁洗刷肮脏后肮脏依然存在;善良战胜邪恶后邪恶依然存在一样,都将永恒存在,但是我们怎能因此而放弃对贞洁与善良的追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