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46700000072

第72章 宦海往事——成就事业的为官之道(3)

清朝末年,仕途冗滥,升迁很难,而曾国藩竟然能够做到10年7迁,而且连跃十级,这在当时的确是极为罕见的。对于生长深山、出身“寒门”的曾国藩来说,真可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变化如此之快,连他自己都感到事出意外。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37年)六月十七日,曾国藩在升任内阁学士时写信对他祖父说:“六月初二,孙荷蒙皇上破格天恩,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由从四品骤升二品,超越四级,迁擢不次。”同日,在给叔父的信中也说:“复荷皇上天恩,越四级而超升。”六月十八日,又不无自负地写信对他的弟弟们说:“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近年中进士十年而得阁学者,惟壬辰季仙九师,乙未张小浦及余三人。”

在曾国藩给朋友的信中说得更加坦白:“回想善化馆中同车出入,万顺店中徒步过从,疏野之性,肮脏之貌,不特仆不自意其速化至此,即知好三数人,亦不敢为此不近人情之称许。”

曾国藩升迁速度如此之快,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二:一是个人勤奋干练,在读书人中有一定声望;二是得到当朝大佬儿穆彰阿的垂青,受其举荐。而后一条尤为重要。

在翰林院供职期间,曾国藩坚持苦读,用功不懈,历次考试成绩都很突出,确实掌握了真才实学。这一时期,曾国藩在学术问题上除了向唐鉴、倭仁、一刘传莹等人请教外,还经常与吴廷栋、邵懿辰、何桂珍等人进行讨论。这些人多为理学名家,只有刘传莹、邵懿辰治汉学,刘传莹属古文经学派,邵懿辰为今文经学派。他们在京师都小有名气。这些交往活动,不仅使曾国藩增长了各方面的见识,也大大提高了他的个人声望。所以,曾国藩自己也说“在京颇著清望”,这也是他得以迅速发迹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不论曾国藩怎么努力,怎么勤奋好学,聪明能干,如果没有穆彰阿的提携,要想在十年内爬上二品京官的高位,都是不可能的。所以,非常熟悉内情的王恺运始终坚持认为,曾国藩的迅速发迹,主要得力于穆彰阿的扶持,比他稍后的人也大都持同样看法。

穆彰阿,字鹤舫,满洲镶蓝旗人,姓郭佳氏,翰林出身,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中进士,道光年间权倾朝野的重臣,是鸦片战争时期有名的投降派。道光九年(公元1828年),穆彰阿被加任太子少保,随即被任命为军机大臣,后来又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历任兵部、户部尚书。道光十五年(公元1834年)起,穆彰阿又任协办大学士,后加太子太保。两年后,穆彰阿担任上书房总师傅、武英殿大学士,负责管理工部。道光十九年(公元1838年),穆彰阿晋拜为文华殿大学士。后来有人评论穆彰阿,说他“在位二十年,亦爱才,亦不大贪,惟性巧佞,以欺罔蒙蔽为务。”这个说法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自秦以来一直实行中央集权统治,但皇帝个人专制的程度并不完全相同。唐及其以前诸朝,丞相有相当一部分权力。自宋代以后,宰相的权力逐渐削弱,君权日重。到了清代,事无大小皆由皇帝一人独断,相权也就微不足道了。道光即位后,“尤虑大权旁落,必择谨善之士佐治。故一时才臣半遭废斥”,而惟与曹振镛、穆彰阿“有水乳之合”。

曹振镛性情模棱两可,没有什么主见,最大的特长是善于逢迎谄媚,又最为忌贤妒能,“稍出己上,必排挤之使去。”前面说过,曹振镛做官的妙诀就是“多磕头、少说话”。曹振镛死后,由穆彰阿继任,他的“用人行事一遵其辙”。穆彰阿最善于窥测道光皇帝的意向,进而施加自己的政治影响,党同伐异,什么手段都用得出来。鸦片战争前,道光皇帝决心查禁鸦片,并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穆彰阿不赞成林则徐的禁烟爱国行为,所以当鸦片战争爆发,他窥知道光皇帝已改变了禁烟的主张,便怂恿道光皇帝与英国人妥协议和,遂使道光皇帝罢免林则徐。道光皇帝厌战,而穆彰阿则顺其意,竭力主和。终道光一朝,穆彰阿始终受宠不衰,主要得力于他的“媚”功。

穆彰阿“自嘉庆以来,主持过乡试三次,会试五次。凡复试、殿试、朝考、教习庶吉士散馆考差,大考翰詹,每年都参加选拔文才的盛会。国史、玉牒、实录诸馆,都是他做总裁”。多年来,穆彰阿利用选拔人才的大权,网罗党羽,培植亲信,使其门生故吏遍于中外,知名之士多被援引,一时号为穆党。而对于那些不附于己者,则极力加以排挤。相传何桂清、张芾、罗婷三人同年中进士,主考官即穆彰阿,张、何都投靠了穆,惟有罗不肯相投。庶吉士散馆三人同得考差,罗又不去拜见穆彰阿。“次日忽传旨,罗婷年纪太轻,不能担当翰林,让他不用来了,另派某某人去。”其实,当年罗婷十九岁,张芾十八岁,何桂清才只有十七岁,张、何二人的岁数都比罗婷还小。

另外,据说清朝“已放差而收回成命的”,仅罗婷“一人而已”。对于这次罕有的异常更动,时人都认为是“穆彰阿所为”,并有“其权回天”之叹。

曾国藩的机遇与张芾颇为相类,只是时间稍后,机会也来得晚一些。曾国藩戊戌年会考得中,正主考就是穆彰阿,二人遂有了师生之谊,曾国藩便抓住这个机会经常与穆彰阿往来。由于曾国藩勤奋好学,颇有几分才干,对穆彰阿经常以晚辈求学的身份向他请教,实际上以此来接近穆彰阿,所以很得穆彰阿的器重和赏识,处处得到穆彰阿的关照。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大考翰詹,穆彰阿为总考官,交卷之后,穆彰阿便向曾国藩要应试诗赋,曾国藩随即回住处誊清,亲自送往穆宅。这一次拜访似乎成为曾国藩后来飞黄腾达的起点。

在此之前,曾国藩的官职一直滞留不动。从此之后,几乎是年年升迁,岁岁加衔,五年之内由从七品一跃而成为二品大员,前后的变化真是太明显了。

徐珂在《清稗类钞》中对曾国藩官运的这一转机作过生动的描述:一天,曾国藩忽然接到次日召见的谕旨,当晚便去穆彰阿家中暂歇。第二天被带到皇宫某处,环顾四周,却发现并非往日等候召见的地方,结果白白等了半天,只好又回到穆宅,准备次日再去。晚上,穆彰阿问曾国藩说:“你看到壁间(白天被带到的地方)所悬字幅了吗·”见曾国藩答不上来,穆怅然曰:“机缘可惜”。踌躇了很久,召来自己的仆从嘱咐说:“你快拿银四百两交给某内监,让他把某处壁间字幅秉烛代录,这钱给他做报酬也。”当天夜里,仆从将太监抄录的壁间的字副送给穆彰阿。穆彰阿即令曾国藩熟记于心。第二天召见时,皇帝所问的果然正是壁间所悬历朝圣训,因此奏对称旨,曾国藩大受皇帝赏识,道光皇帝并对穆彰阿说:“汝言曾某遇事留心,诚然。”从此,曾国藩便“仕途亨通”。

曾国藩在道光朝倚靠穆彰阿而发迹,在咸丰朝则倚重肃顺而得势,到了同治朝,又很快与恭亲王奕打得火热,从而历时三朝不衰并能呼风唤雨。值得注意的是,穆彰阿与肃顺两人在朝权的更替后都不得善终,就连恭亲王奕也是几经挫折,而曾国藩却是官照升、荫照封。宦海浮沉似乎与他无缘。尤为叹奇的是,掌政的后继者即使与前任有不共戴天之仇,曾国藩仍是岿然不动,这就很值得研究。肃顺与穆彰阿是这样,恭亲王与肃顺又是这样,都是“仇人接班”,曾国藩与穆彰阿和肃顺这一对“仇敌”的关系都不一般,这就不能不说是曾国藩权术的高明了。

满族贵族中最初主张重用湘军集团的文庆,虽在咸丰六年病死,但后继有人,而且权势更大。咸丰后期,皇族出身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及其异母弟肃顺为首的集团已经形成,并且愈来愈得到咸丰皇帝的信任,拥有越来越大的权力。三人“盘结,同干大政,而军机处之权渐移,军机大臣拱手听命,伴食而已。”肃顺尤为突出,遇事敢作敢为,对权力的争夺尤为执着。肃顺一方面排斥打击秉政的满汉大臣,使大学士翁心存、大学士军机大臣彭蕴章、协办大学士周祖培等不安于位;甚至怂恿咸丰帝处死曾为大学士的耆英、大学士军机大臣柏俊。清廷对朝廷大臣一向较为优礼,平时以罪论死者极少。可肃顺为了在朝廷中树立自己威严的形象,丝毫也不顾这一点,竟然在两三年内,两次力主处死大臣。另一面,肃顺又与军机大臣杜翰、兵部尚书陈孚恩、两广总督黄宗汉等人结为死党。同时,又广泛招纳有名望的官吏和名士,“颇搜罗人才,资以延誉树党,先及留京公车,次京曹,次外吏。”当肃顺查访到江西道员李桓为干吏,有能名,即令人示意李桓向他递“门生柬缄”,“即可晋秩两司”。

肃顺这样打击大臣和政敌,大肆结纳党羽,显然是为他长期把持朝政铺平道路。后来,肃顺与那拉氏、奕争夺最高权力,就是这一图谋的体现。试想有如此野心的人,对当时军队,特别是战斗力最强的湘军,怎能漠不关心。

不过,军队是国家机器的支柱,大臣与带兵将帅密切往来,最易招致皇帝的猜忌和政敌的攻击,甚至引来不测之大祸。肃顺自然不敢贸然行事。肃顺对湘军集团的笼络远比上述种种活动更为微妙,更为精心,而曾国藩心里明白得很,自然也会因避嫌而巧妙为之。

事实上,肃顺与湘军集团的确有着非常微妙的联系。在其招纳的众多人员中,不少人与湘军集团有密切关系,甚至就是湘军集团的骨干成员。如尹耕耘不仅为曾国藩任礼部侍郎时之属员,而且很受曾国藩所器重。同时,尹耕耘也为肃顺之属吏,肃顺对他也是“礼敬有加”。其他如郭嵩焘、王恺运、龙臬臣、李寿榕等人均与曾国藩和胡林翼同为长沙府人,且有交往,郭嵩焘更是与曾国藩为“金石至交”,而肃顺与他们也关系密切。郭嵩焘不仅为肃顺所赏识,而且与肃党陈孚恩交往甚密,陈孚恩向咸丰帝推荐郭嵩焘“堪充谋士之选”,被“即日召见,在南书房行走”。龙臬臣为肃顺的家庭教师。肃顺对王恺运更是“激赏之”,要与之结为“异姓兄弟”。这样破格相待,使王恺运终生感激不尽。以至于数十年后,王恺运至北京还专门去看望肃顺的儿子,并加以资助。李寿榕虽然后来与肃顺关系破裂,但李寿榕为户部下吏时,却“见赏于本部尚书肃顺,部事辄咨之”。此外,还有一些人,虽与曾、胡等人没有过多的交往,但却与王恺运、郭嵩焘等人关系密切,又为肃顺所赏识,如高心夔等人。

肃顺笼络这些名士,除了培植为自己将来的亲信外,还可与他们共议政事。他们实际上起到了肃府幕僚的作用。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其时夷患初兴,朝议和战,尹杏农(耕耘)主战,郭筠仙(嵩焘)主和,而俱为清流;肃豫亭(顺)依违和战之间,兼善尹、郭,而号为权臣。余(王恺运)为豫亭知赏,亦兼善尹、郭,而号为肃党。”这就是说,肃顺在和战间是听取他们意见,甚至参与他们的讨论,但没有表示明确的主张。

平息太平天国革命、湘军集团的兴起及其显赫战功是当时最大的政事,肃顺自然也会与他们商议。事实上,肃顺就经常与王恺运讨论军事,即所谓“军事谘而后行”。这些人在为肃顺出谋划策的同时,还与曾国藩和胡林翼等人在书信中议论政事。

从以上所列种种情况,可以明显看出,肃顺与湘军集团,完全是通过郭嵩焘、王恺运等人进行间接甚至直接的交往。不过由于后来肃顺身败名裂,这类资料已被销毁,交往的具体情况已成历史之谜,谁也无法弄清。但在一些私人记载中,还是偶而露出些许端倪。如九年樊案发生,官文欲趁机打击左宗棠。此案后来和平了结,左宗棠没受任何处分。胡林翼求情于官文固然起了作用,但主要还是因为肃顺的鼎力相助。肃顺得悉要严惩左宗棠的诏旨,即告知幕僚高心夔,高马上转告王恺运、郭嵩焘,王反过来求救于肃顺,肃顺答以“必俟内外臣工有疏保荐,余方能启齿。”郭便巧妙策动潘祖荫上疏,肃顺即趁机说左宗棠在湖南“赞画军谋,迭著成效,骆秉章之功皆其功也。人才难得,自当爱惜。请再密寄官文,录中外保荐各疏,令其察酌情形办理。”这样,官文自然不能不见风转舵。这件事不仅证明,肃顺主动讨好于湘军集团,并且力图通过王恺运、郭嵩焘等人,与湘军集团建立某种特殊的合作关系。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闰二月,成丰皇帝任命刘长佑为广西巡抚,正是湘军开始被重用的先兆。三四月间,当江南大营彻底崩溃,苏南正在瓦解的消息传到北京时,朝廷大员们普遍感到问题的严重重,一时间议议纷纷,争执不下。

早在道光末年就与曾国藩结好的莫友芝,“与二三名流议江督非公(即曾国藩)不可,而其时君者为尚书肃,适湖口高碧湄(即高心夔)馆其家,遂往商焉。高白于肃顺,肃然之。翌日下直径至高馆,握手曰事成焉”。当年四月,即宣布任命曾国藩署理两江总督。曾国藩为湘军创建者,也是咸丰皇帝最不信任的人。曾国藩能否出任督抚兼掌军政大权,就成了湘军集团与满族贵族的关系能否进入新阶段的关键。肃顺乘时进言破关,其他人就不难继曾而出任督抚。这就是说,满族贵族终于抛弃旧的方针,而采用新的方针,即由限制使用,改为全面依靠。事实也证明了这一转变。六月,不仅实授曾国藩为两江总督,而且加以钦差大臣重任。十月,任命严树森为河南巡抚。二月,更命田兴恕为钦差大臣,督办贵州军务。十一年正月,命李续宜为安徽巡抚。此后数月未再有新任命,湘军集团人员出为督抚的势头似遭到了抑制。七月十七日咸丰帝病死,朝政由肃顺等八大臣执掌,任命高潮再起。七月二十日命骆秉璋为四川总督,毛鸿宾为湖南巡抚,八月命江忠义为贵州巡抚(未到职,即命田兴恕兼署巡抚),九月十七日,命彭玉麟为安徽巡抚,李续宜调任湖北巡抚。不久即发生“祺祥政变”,肃顺等人成了那拉氏和恭亲王的阶下囚。

肃顺在朝权独揽期间,曾多次向湘军统帅曾国藩等人予以肯定的表示,但善于揣摩政局变化的曾国藩并没有投挑报李,他只是通过郭嵩焘等人暗送秋波,特别是当看到肃顺杀人立威之后,曾国藩愈加感到不能将自己的命运拴在肃顺这棵易撼倒的大树上。这就是肃顺被处死抄家后,抄出很多文武大吏与之往还的书信,而独不见曾国藩与之交往只字片言的原因所在。也正是因为如此,那拉氏慈禧才称赞曾国藩为大大的“忠臣”。

为官者要善于容下属之短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部下的小过失、小毛病不要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以免人心离异。而应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假装糊涂,如此才能拢住人心。容人所短,用人所长,甚至能折敌所长为己所用,是管人者精明过人之处。

同类推荐
  • 亚欧战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亚欧战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世界形势,包括共产主义的发展和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法西斯起于德国,而后很快的传到日本等一些其他的帝国主义国家。这些国家赤裸裸的展现了瓜分世界的野心。
  • 穿越之领主崛起

    穿越之领主崛起

    新书《冥界临时工》求支持他穿越到了一个原本不存在的异世界;骑士的世界,杀戮的世界;每时每刻都有死亡和灾难的世界;他开办厂房,建造城市;他渴望打造一片乐土;他被迫走上一个又一个的战场;他被迫反叛自己的王;他就是—凯撒大帝。
  • 熊布天下

    熊布天下

    一个1000万年以前,在人类未进化完全的时候,王跃这个熊就进化大脑,阻挡人类的进化,并以熊为主扩散在全世界。
  • 我成了曹操

    我成了曹操

    一次惊奇穿越旅程,重新回到东汉末年,战乱不断,流离失所,程简穿越过去,改变并创造历史,一统九州,中兴华夏,败匈奴,征乌桓,击高丽,收东夷,五千年风雨华夏,数古英雄看今朝,英雄豪强争霸,舍我其谁?
  • 天地随逍遥

    天地随逍遥

    神话故事就一定为假吗?5000年历史其实只是冰山一角?神魔鬼怪,魑魅魍魉与人们共存?秦始皇其实没死,只是闭了一口长达千年的气?当年的历史又有何掩埋?为什么要将这5000年的历史永久尘封?请看一个学生如何见证这深藏的历史……
热门推荐
  • 时光把你还给了我

    时光把你还给了我

    与自己有着婚约的男人与妹妹在一起了,还在订婚宴上宣布,我成为了笑话。小时候的哥哥突然出现把我带走了,还成为他的未婚妻,但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他那么帅吗?“老公,我想去游乐园了。”“明天出发去迪士尼。”“老公,我想吃火锅了。”“我给你做。”某女表示这个男人的厨艺真的很不错。
  • 混沌邪尊

    混沌邪尊

    君绝,上古至尊混沌之体,亿万年不出的绝世天才,传说一出世便会带来无尽灾祸,踩在数之不尽的尸骸上证道无敌!他出身上古十大家族之一,家族畏惧他带来灾祸却又不忍残杀如此天才,故用秘法将他封印。岁月悠悠,上古湮灭,不知多少年后,封印破损,君绝被一个不起眼的小家族发现,自此觉醒……携带上古时代的无双真传,无数秘辛的他,注定将强势崛起,高歌猛进,摧枯拉朽,横扫一切!带来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大风暴!
  • 初音未来与杂音未来

    初音未来与杂音未来

    杂音未来:一个处事果断,尤其讨厌人类,表演时个性鲜明,因为有着痛苦经历,较初音成熟很多,也比初音有更多演唱技能,擅长节奏比初音快很多,且变化幅度大,但声音较初音却比较沙哑。其实内心不坏,看起来冷漠无情,其实有着呆呆的软绵绵的性格,有点腹黑,属于外冷内热那种妹子,有一颗少女心。初音未来:杂音未来的原版......
  • 神医之废柴逆天大小姐

    神医之废柴逆天大小姐

    她,21世纪的顶级杀手,结果完成任务时被炸死,还是她所爱之人炸的!醒来后附在一个不会轻功,没爹疼,没娘爱,还没有人喜欢的废材大小姐身上.却有一身好医术.而他----西楚的妖孽王爷---幽王殿下向以冷酷为名.可是遇见她却赖在了她的身边.但是幽王殿下的爱慕者和仇人也不少,她要该怎么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偷星九月天漫同

    偷星九月天漫同

    一场爱与梦想的奇妙冒险……是男仆还是热血的少年侦探?江洋大盗竟是如花美眷?!迷雾一层接一层,悬念一环紧接一环,喘不过气了?黑月铁骑魅影闪现,是兄妹的情谊还是死敌的较量?少年侦探热血登场,赢得梦想的时刻能否换来她回眸一笑?一个是水漾可人的粉嫩蜜桃,一个是傻得冒泡的青涩地瓜,一纸债单,冤家合同生效!娇蛮小姐在闪亮的橱窗前痴迷拜金,国际大盗在暗黑的月色下飞檐走壁……猫和老鼠的追捕游戏,他屡屡失手,是在黑白公主的爱中摇摆不定?命运的黄金罗盘转动[1]欢迎阅读同名漫画改编小说偷星九月天。
  • 倾若天下之穿越兽世

    倾若天下之穿越兽世

    (1v1!所有男主都是一人碎片!超级甜宠!!)
  • 所修不是仙

    所修不是仙

    >死后奇遇记!>吉尼斯纪录小说版!大开你脑洞!>治愈系玄幻小说!>玄幻推理悬疑大剧!欢迎各界奇葩参与破解!“李澈抽出腰间的短剑,反复擦拭,只见剑身锋锐、夺目逼人,李澈抬起头来,又将短剑收回剑鞘,他擦剑不是为了用它,只是觉得擦了它之后,自己仿佛也不一样了,夺目的不只是剑,而是他自己,剑不在他的腰间,剑就是他自己!“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其中的奥秘,我一步步为你破解!(有脑爽文,所修不是仙)
  • 废柴捉妖师

    废柴捉妖师

    生为废柴的杯具,原来是另有他因;本着无为的本性,却入道踏上云极;素不愿惹世间情,难得一片心相许。是人?是妖?是道?大风起,只愿此生无拘。****************************日更,求收藏,求推荐,求…:)
  • 热血传奇之邵八传奇

    热血传奇之邵八传奇

    一场离奇的车祸,一个求生望超强的屌丝,第一个全息头盔的游戏,一个完美的智能程序。2030年热血传奇再现江湖,且看邵八如何在新的热血传奇江湖里演绎属于邵八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