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76600000019

第19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18)

恩格斯最后指出,杜林的混乱的数学观点,不仅没有使它成为鼓吹先验唯心主义的根据,反而证明他的哲学是折衷主义的。杜林在他的枟世界模式论枠中,认为纯数学产生于纯思想,是知性的“自由创造物和想象物”。可是他在枟自然哲学枠中又说,纯数学是“完全经验的东西”,是来自外部世界,以后又脱离外部世界的东西。杜林在数学问题上前后矛盾,逻辑混乱,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混合在一起,这充分暴露了他的哲学所具有的折衷主义性质。

思考题:

1.恩格斯是怎样批判杜林“原则在前”的观点并论述原则和外部世界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原理的?它有什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恩格斯在怎样批判杜林建立“终极真理”体系的错误和论述人类认识过程的辩证法的?

3.如何正确理解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杜林陷入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是什么?

世界模式论

恩格斯在第四章通过对杜林的世界模式论的分析,揭露和批判了杜林在本体论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和折衷主义错误,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统一性的观点,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的重要原理。

(一)批判杜林用思想的统一性证明世界统一性的唯心主义,阐述存在的统一性决定思维统一性的唯物主义原理( 1—10段)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哲学问题,可分解为两个相互联系的问题:第一,世界是否统一?第二,世界统一于什么?杜林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但其论证的方法和根据却是错误的。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暴露了杜林哲学的折衷主义错误。

杜林是从公理出发推出世界统一性的观点。杜林的论证过程如下:第一,“包罗万象的存在是唯一的”,这是杜林解决世界统一性问题的前提和出发点。第二,“一切思维的本质就在于把意识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这是杜林把存在的唯一性变成统一性的论据。第三,关于存在的概念是统一的,一切事物都是存在统一体的组成部分。因此,世界统一于存在。杜林以公理为逻辑前提,从中推出逻辑结论就是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统一于存在。这个按公理方法所进行的推论中,思想的统一性公理起了关键性作用,由于它的奠基,存在的唯一性就变成存在的统一性。

恩格斯对杜林关于世界统一性的错误观点进行了分析批判。首先,“包罗万象的存在是唯一的”,这是同语反复,这表明杜林思想的贫乏性。其次,把思维的本质理解为综合是形而上学片面性的观点。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杜林把分析与综合对立起来,使综合离开分析,这是片面的形而上学观点。再次,用思维的统一性证明存在的统一性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存在的统一性应当是思维统一性的前提,先有存在的统一性,而思维的统一性不能证明存在的统一性,存在的统一性只能通过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发展来加以证明。最后,杜林关于世界统一性的观点是黑格尔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观点的翻版。杜林对世界统一性的论证也无法驳倒宗教唯心主义。

(二)批判杜林关于世界统一于存在的折衷主义,阐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唯物主义原理( 11—12段)

恩格斯指出,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折衷主义的命题。杜林的“存在”概念是借用黑格尔的术语,舍弃了各种事物的特性,这里“存在”概念就是“实有”,它只说明了一切对象都是存在的,实有的,至于存在的东西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都没有回答。因此,“世界统一于存在”这个命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因此,用存在这个抽象同一的概念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而不是用物质和精神的具体统一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就必然会掩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因而杜林关于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命题是一个形而上学折衷主义的命题。

恩格斯指出,存在只是世界统一性的前提,但世界决不是统一于存在。

恩格斯从正面论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重要原理。他指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

恩格斯提出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的命题,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统一性的经典表述。这里讲的物质,不是具体的物质形态,也不是物理学所研究的物质结构,而是指一切物质的共性,即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又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世界统一的基础,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要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来证明。恩格斯的这个论断,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无不证明了这一原理的正确性,并且今后具体科学的发展还将继续证明其正确性。同时,世界统一于物质,不仅要靠具体科学的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来证明,而且靠哲学的长期持续的发展来证明,需要运用哲学思维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从特殊上升到普遍,从有限升华为无限,才能真正把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是我们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理论依据。

(三)揭露和批判杜林的世界模式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来源( 13—23段)

恩格斯在分析批判了杜林的世界模式论的主要错误之后,又从总体上把杜林的世界模式论同黑格尔的枟逻辑学枠进行比较,从理论来源上进一步批判了杜林的世界模式论和唯心主义错误,揭露了杜林抄袭黑格尔枟逻辑学枠的卑劣伎俩。

杜林的“存在基本形式”的理论,是对黑格尔枟逻辑学枠中“存在论”的抄袭。杜林关于存在的基本形式根源于黑格尔的枟逻辑学枠中的“存在论”,完全照搬黑格尔的“序列”。杜林的“存在的逻辑特性”是对黑格尔枟逻辑学枠中“本质论”的抄袭,但他并没有吸收黑格尔哲学的合理成分,他把黑格尔矛盾辩证法思想歪曲成为关于力的对抗的思想,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恩格斯最后得出结论:杜林的世界模式论的整个体系完全是从黑格尔枟逻辑学枠中抄袭而来的,是黑格尔范畴的肤浅翻版。但杜林自己并不这样认为,他说自己“不是从笼子里谈哲学”,而是具有独创性的新哲学。恩格斯给予了无情揭露,并辛辣地讽刺说,他是在黑格尔的范畴模式论的笼子里谈哲学。

思考题:

1.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恩格斯揭露批判了杜林的哪些错误观点?

2.恩格斯在批判杜林关于“世界统一于存在”的观点时,提出了哪些重要的原理?

道德和法。 永恒真理

本章是针对枟哲学教程枠的第三篇枟意识的元素枠、第四篇的第一章枟道德的根本法则枠写的。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揭露和批判杜林的形而上学真理论和唯心主义的道德论,同时论述了真理发展的辩证法和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性。

本章共有2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问题。

(一)揭露杜林在真理、道德问题上的谬论(1—5段)

恩格斯在前两段揭露和批判了杜林在思维和语言关系上的谬论。杜林说:“谁要是只能通过语言来思维,那他就永远不懂得抽象的和纯正的思维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思维可以不通过语言,而且只有不通过语言的思维才是“抽象的和纯正的思维”。杜林这里完全歪曲了思维和语言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工具,人类就是通过语言来从事思想交流和进行思维活动的,语言是思维的直接实现,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

恩格斯在第3段和第5段分别摘引杜林的两段话揭露杜林的道德观和真理观。杜林在道德观和真理观上的谬论,可以归结为两点:第一,道德原则是永恒的,是超历史、超民族和超阶级的,是适用于一切世界、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的。第二,真正的真理是永恒不变的,它不受一切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而道德原则就是这种终极的最后的真理。

(二)批判杜林形而上学的真理观,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6—20段)

1.批判杜林个人思维至上的谬论,论述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关系

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是杜林的用语。杜林强调个人的思维是至上的、绝对可靠的、具有无条件的真理权,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

恩格斯首先指出,人的思维不是单指个人的思维,而是指整个人类的思维,是就整个人类的认识能力而言的。因此,整个人类的思维具有至上性和绝对性,只要人类能够无限地延续下去,那么人类是可以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的。但从另一方面看,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每一个具体的人和每一代人,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有限的。

其次,恩格斯论述了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关系,指出,“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的思维着的人中实现的;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谬误中实现的;二者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所谓“无条件的真理权的认识”指绝对真理的认识,所谓“一系列相对的谬误”指认识的相对性和条件性。整个人类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代一代具体的人的非常不至上的思维和认识的发展过程中实现的,只有在人类生活的无限前进过程中才能实现。离开具体的人的思维能力的相对性和非至上性,抽象地夸大人的思维的绝对性和至上性,必然是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的片面性错误。

最后,恩格斯论述了认识过程中的矛盾和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这个矛盾就是:“一方面,人的思维的性质必然被看作是绝对的。”这就是说,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另一方面,人的思维又是在完全有限的思维着的个人中实现的。”这就是说,人的思维不能脱离具体的个人思维而存在,而个人思维所能认识的东西是极为有限的,避免不了犯错误。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从这个意义来说,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情况和每次的实现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这里讲的“本性”,指思维的本质,思维从本质上讲是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只有尚未认识的东西。这里讲的“使命”,是指思维的任务。思维的任务就是要完全彻底地认识世界,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尚未认识的东西逐渐转化为已被认识的东西。

综上所述,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不至上的,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这一矛盾的不断发展与解决,推动着人类认识不断地向前发展和走向深化。

杜林的错误在于否认思维的矛盾性,割裂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无限和有限、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只承认思维的至上性和无限性,只承认绝对真理,是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的片面性。

2.批判杜林“永恒真理”谬论,阐述人的认识的相对性

恩格斯为了驳斥杜林的“永恒真理”的谬论,用科学发展的大量事实,说明在一定历史阶段,人的认识本质上是相对的,现在一切科学成就都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为此,恩格斯首先从两个方面表明对永恒真理的态度。

一方面,就认识的总体来说,永恒真理是不存在的,把一切真理宣布为永恒真理,就是封闭认识发展的道路。恩格斯讽刺杜林到处鼓吹永恒真理,就等于计算完无限数一样荒唐可笑。

另一方面,为了推进人们的认识,必须停止对永恒真理这个字眼的庸俗玩弄,才能正确地认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恩格斯接着列举分析了人类认识领域的三个部分的发展事实和情况,说明在一定阶段,人的认识是相对的和不断发展的,从而有力地驳斥了杜林的“终极真理”。第一类科学包括研究非生物界以及在当时或多或少能用数学方法处理的一切科学,第二类科学包括研究生物有机体的科学,第三类是从历史发展和现状研究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历史科学。通过以上分析,恩格斯指出,永恒真理是根本不存在的,一切认识成果都是相对的,新的科学成就不断修正以往的认识。

3.批判杜林把真理和谬误绝对对立起来的形而上学观点,论述认识过程中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杜林从真理是永恒不变的形而上学观点出发,把科学发展中真理的相对性,统统说成是谬误,把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看成是绝对对立的。恩格斯针对杜林的这一错误观点,阐明了真理和谬误的辩证法。

同类推荐
  • 转轨期中国劳动关系调节机制研究

    转轨期中国劳动关系调节机制研究

    本书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当前劳动关系的调节机制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 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

    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

    《刘诗白选集》收录了刘诗白教授70多年来从事经济学研究的著述、论文、书法作品,包括未出版的哲学、经济学手稿,主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产权理论、所有制问题、经济改革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等问题的见解和研究。在社会主义产权理论、转型期经济运行机制,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改革的深化,起了有益的影响,也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本选集以刘诗白先生经济学的研究为主体,突出其杰出的学术贡献,展现一代学者在中国关键历史时刻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的创新性判断和前瞻性研究,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卓越贡献和一代学人的治学风范。
  • 热土丹青

    热土丹青

    本书围绕“独山子百年发展历程”这一主题,宣传1897年至2011年独山子的发展历程,向人们所讲述的是一百多年来独山子人所进行的开天辟地的事业,惊天动地的事业,翻天覆地的事业。“存史、资政、团结、育人”——让历史忠诚地告诉未来,让未来永远地不忘历史,激励当代人不断开拓创新,让后来者理解创业的价值和人生的真谛。
  •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四)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四)

    本书内容包括:道德、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涵和作用,公务员的责任、义务和纪律,公务员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务员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关要求,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做法,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和实现途径等。
  • 大国民生

    大国民生

    本书通过大量鲜活的民生案例,集中向读者呈现了作者对民生改革的思考与谏言,其中不乏曾获高层批示的相关提案解密。本书深刻挖掘了影响中国经济的民生因子,通过拷问与还原时代变迁中的民生理性需求,痛击了现代社会的种种假象、矛盾和民生弊病。书中提出“只有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大民生’观,才是实现中国梦的最好诠释”,并构建了防范潜在民生危机的“大国民生战略”。本书文字虽朴实无华,但良心和真情在文字里流淌;道理浅显易懂,而人性和温暖却充满了字里行间。每一个文字都凝结着国是高参的拳拳之心。
热门推荐
  • 嫡女不坏,太子不爱

    嫡女不坏,太子不爱

    多年夫妻,大恩成仇,她成为弃子,渣男白莲联手将她残害致死。临死之前,她才恍然,这一生都在被人欺骗愚弄,多年心血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重生一世,她心怀刻骨仇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欺她者诛之,害她者除之,辱她者百倍还之。本打算孤独终老,没想到却误惹有两幅面孔的太子爷。话说,太子殿下,您不是一匹孤独的狼吗?咋开始摇着尾巴变忠犬了呢?
  • 宿主今天又没吃药

    宿主今天又没吃药

    【1V1双洁双宠。】千琤作为新时代好青年,本来应该……在睡觉的她莫名被拐。千琤表示:……这个系统一看就好凶,弄不死的样子,默默投降。面对乎如其来的小哥哥,千琤:……本尊不是颜狗,本尊只是不忍心祖国的花朵被外人祸害而已。系统:【……】您已经祸害了……直到。某一天系统看见千琤……【美人宿主,您要说什么吗?】千琤:“……”天空一声巨响本尊犹如醍醐灌顶一般打通了任督二脉感觉浑身充满力量想打……
  • 万物终将逝,迹往昔为须臾

    万物终将逝,迹往昔为须臾

    万物终将逝,迹往昔为须臾。也没啥好介绍的,就是突然有一天想写东西了,又突然有一天想把写的东西发出来了,于是这篇类似于日记一般的东西就产生了,仅此而已
  • 末日燃烧

    末日燃烧

    陨石接近地球,被核弹在大气层爆破后全球下起青色雨水,被雨水淋到的大部分都成为了丧尸,只有一小部分觉醒属性。虽然我是个二货,但是,我也知道,我们只需要,活下去!!!
  • 超纪元女神传说

    超纪元女神传说

    上古一战,重伤陨落。魂魄化阴阳,跌落轮回。五千年后,张天羽:“虽然我喜欢女神,但并不表示我要当女神啊!”
  • 先婚厚爱,豪门影后

    先婚厚爱,豪门影后

    童星出道,二十三岁,十八线开外,不知其名。二十岁,秘密嫁给豪门公子。以为自己这一辈子都会当着三流不知所谓的明星,做着隐形的豪门太太。却没想到,所有的一切都因为一块玉佩脱离了轨迹。丈夫的曝光,初恋的回归,事业的欣荣……影后不好当,豪门影后更加不好当!
  • 盛开的樱花林下

    盛开的樱花林下

    坂口安吾怪谈·怪奇小说名作集,与太宰治齐名的文学大师。日本人气动漫《文豪野犬》原型人物,日本动漫“青之文学”系列原著作品,再现东瀛怪谈写作中怪异诡谲和妖艳阴柔的古典美学极致,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旗手,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推崇备至的日本文豪。日本战后“无赖派”旗手坂口安吾怪谈·怪奇小说名作集。本书共收入10篇坂口安吾小说名篇,分别为《盛开的樱花林下》《禅僧》《夜长姬与耳男》《闲山》《紫大纳言》5篇怪谈小说,《风博士》《傲慢之眼》《关于不可理解的失恋》《白痴》《替青鬼洗兜裆布的女子》5篇怪奇小说。此10篇小说覆盖了安吾创作生涯的各个阶段,基本展现了其小说创作的整体风貌。特别是《盛开的樱花林下》为其代表小说,围绕山贼和抢来的新娘的生活展开,故事有趣奇特,气息冷峻诡异,具有话本小说的特点,堪称日本怪谈式说话小说的压卷之作。怪奇小说中以《白痴》最为著名。1946年发表后,获得“日本战后文学样板”的赞誉,小说以战乱时的一名男子带着疯女人逃难作为中心,反映了日本战时的苦难和民众的疯狂。坂口安吾创作的怪谈·怪奇小说名作,深刻表现了日本古典式的残酷和美学,以及对于战争时期男人和女人关系的反思,在怪异的情节设定折射出其独一无二的人性观照,成为最受读者追捧的日本经典小说作品之一。
  • 灭世録

    灭世録

    "不知道为什么,人们在面对着即将来临的灾难时,他们总是喜欢怨天尤人。尤其是在面对着世界性的灾难时,他们总是喜欢把一切的过错全部推到别人的身上,似乎他是最清白和最无辜的那一个。也许正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太多需要我们去反思的东西,才会有了这本书……故事发生在一个十分混沌的地方,世界性的灾难在不期然中来到了人间。一时间,人间遍布了妖魔鬼怪的身影,惟独看不见的就是神仙。难道这个世界最终崩溃的结局已经无法避免了吗?是不是任何事情都会有个转机?也许是,也许不是这个答案并不在书里,而是在每个人的心中。几个人的几段情事组成了整个故事,也许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
  • 超级修仙者

    超级修仙者

    方超回到十年前,这个时候大劫未起,修真者没有入世,人类世界一片和平。凭借着重生的先机,与手中的宝物,方超一步步地提升着实力。等到人间大乱,各方争夺资源,仙魔两界的大佬血拼到最后,看着一个个空空如也,被扫荡的干干净净的遗迹,终于忍不住发出了震天怒吼:是谁!到底是谁!在吾之前拿走了宝物!……有热血,有装X,有扮猪吃虎……有萌妹子,有萝莉,有御姐熟妇……哦,还有修行,这是一个关于修行的故事……
  • 千子恋

    千子恋

    改革开放后,北国的小村庄,李姓人家,以种地和卖粉格子为生,家中三儿一女,学习优秀,因母亲车祸,女儿高二辍学,加入到个体经营的洪流中,故事围绕四个孩子的婚姻恋情展开,用生活体验揭示了真正爱情,亲情,友情,以及社会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