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76600000046

第46章 所谓原始积累(4)

商品拜物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商品生产的社会存在的反映。要消灭商品拜物教,必须消灭产生它的社会基础。只有当不受剥削的自由劳动者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有计划地管理整个社会经济的时候,才会揭掉商品拜物教的神秘面纱。为了要达到这个目的,“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在没有商品生产的社会里,劳动不必以价值的形式来表现,劳动时间也不必以价值量的形式来表现,人与人相互交换其活动的关系,不必通过物的关系来表现,商品的神秘性就消失了。

思考题:

1.什么是商品?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2.商品价值的质和量你是怎样理解的?

3.劳动生产力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如何?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正比和反比?

4.什么是劳动二重性?为什么它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5.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分及其现实意义?

6.你对价值形式以及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理解的?

7.为什么说简单价值形式包含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

8.什么是商品拜物教?为什么说商品拜物教是商品生产关系的必然产物?

9.试述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重大意义。

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

货币转化为资本

这一章的中心是分析货币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转化为资本。在这里对资本的分析,还不是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本身,而是分析资本和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和条件。因此,可以说它是从商品和货币的研究进入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研究的过渡和前奏。

1.资本的总公式

这一节通过两种流通公式的对比分析,着重对资本运动的形式分析来说明资本的实质。共选17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问题。

一、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1—2段)

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货币是商品流通的最后产物,又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

二、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的区别( 3—12 段)

(1)它们具有不同的流通形式。作为货币的货币,是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它的流通形式是商品( W)—货币( G)—商品( W) ,是为买而卖,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而作为资本的货币,是作为资本流通的货币,它的流通形式是货币(G)—商品(W)—货币(G),是为卖而买。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

(2)它们在内容上还有区别。作为货币的货币即商品流通,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消费;而作为资本的货币即资本流通,“决定目的是交换价值本身”。它要求价值增殖,“这个增长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

三、资本的实质(13—15段)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运动是没有限度的”。在不断运动的过程中,不断带来剩余价值,不断改变自己的量。

四、资本的总公式(16—17段)

资本的流通公式的完整形式是货币( G)—商品( W)—更多的货币( G′)。这个公式不仅适用于商业资本,而且适用于产业资本和生息资本。因此,它是资本的总公式。

2.总公式的矛盾

这一节共选13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问题。

一、资本总公式与商品经济规律的矛盾(1段)

从G—W—G′本身看,交换的结果产生了剩余价值,这与等价交换的规律矛盾。

二、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 2—12段)

(一)流通过程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1)等价交换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2)不等价交换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二)离开流通过程也不会形成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过程。“商品生产者在流通领域以外,也就是不同其他商品所有者接触,就不能使价值增殖”。

三、总公式的矛盾的解决条件( 13段)

总公式的矛盾怎么解决呢?马克思指出:“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既要遵守等价交换原则,又要让资本家“在过程终了时必须取出比他投入的价值更大的价值”。因此,“必须在流通中,又必须不在流通中。这就是问题的条件。”

3.劳动力的买和卖

这一节共12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问题。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1—4段)

(一)劳动力商品化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基础

转化为资本的货币的价值的变化,在于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购买的一种特殊商品,它在使用时能够创造价值,并且创造大于本身具有的价值。因此,劳动力商品化,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基础或前提。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力的所有者要有人身自由;第二,劳动者自由得一无所有,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在社会发展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出现的。

二、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5—10段)

(一)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和其他商品不同,劳动力的价值规定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力的使用,也就是劳动。同时就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它是价值的源泉,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比它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

三、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的虚伪性(11—12段)

劳动力的买卖是在流通领域进行的。这个领域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一旦离开这个领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却是另一番情景。在那里,赚钱的秘密才能暴露出来。

思考题:

1.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有什么区别?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什么?

3.试述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基本内容。

4.如何理解“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这一章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中心在于揭示价值增殖的秘密。

1.劳动过程

这一节共13个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问题。

一、劳动过程的简单三要素( 1—10段)

撇开各种特定的社会形态,劳动过程有三个简单要素: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劳动资料。这三要素互相结合,在劳动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二、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11—13段)

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产品是资本家的所有物,而不是直接生产者工人的所有物。

2.价值增殖过程

这一节共1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问题。

一、价值形成过程( 1—12 段)

按照价值规律,每个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价值形成过程,就是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和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第一,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第二,工人新加的劳动形成的价值。

在价值形成过程中,一方面是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另一方面是工人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产品的总价值。但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不产生剩余价值。要揭示剩余价值的秘密,还必须分析价值增殖过程。

二、价值增殖过程(13—15段)

价值增殖的源泉是什么?秘密又在哪里?马克思是从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来阐明的。

价值增殖的秘密在于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劳动力在它的使用过程即劳动过程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的价值。这个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就是价值的增殖部分,也就是被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

价值增殖的秘密解决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16—18段)

(一)价值增殖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关系

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指劳动力的价值。

(二)价值形成过程与劳动过程的关系

价值形成过程与劳动过程,实际上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前者是从劳动过程的量的方面来考察的;后者则是从劳动过程的质的方面来考察的。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这种二重性,不外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特殊表现。

思考题:

1.马克思是怎样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分析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

2.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价值增殖的秘密何在?

3.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增殖过程之间的关系怎样?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这一章是上一章的直接继续。进一步分析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将变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和变为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明确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从而说明只有工人的劳动才是剩余价值的源泉,而生产资料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这一章共13个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问题。

一、劳动过程的不同因素在产品价值的形成上起着不同的作用( 1—10 段)

同一劳动既创造新价值又转移旧价值。同一劳动的二重结果是由劳动的二重性产生的。作为具体劳动,把生产资料旧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作为抽象劳动,劳动力的使用在产品中加进了新价值。劳动力的劳动,“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生产出一个超额价值。”这个超额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1—13段)

马克思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因此称为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它在生产中不仅再生产出自身的等价物,而且还生产出剩余价值,这部分资本从不变量不断变为可变量,因此称为可变资本。

资本的这种划分,是马克思的又一伟大功绩。这一理论,在马克思的全部经济学说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思考题:

1.劳动过程的不同因素在产品价值的形成上起着哪些不同的作用?

2.马克思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其划分的意义何在?

3.怎样理解马克思所说的“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

4.机器人是不变资本,为什么还能给资本家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率

1.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这一节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率,说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最准确地表现在剩余价值率上。本节共选8个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问题。

一、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价值变动的结果(1—3段)

研究劳动力的被剥削程度应抽象掉不变资本。剩余价值首先表现为产品价值(C+V+M)超过它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值总和( C+V)而形成的余额。剩余价值就表现为预付资本价值的增殖额,这是一种假象。因为在预付资本中,不变资本的价值只是再现在产品中,不会改变自身的价值量。而剩余价值包含在工人新创造的价值中,它是由新加进的劳动创造的,是可变资本变动的结果,与不变资本无关。

二、剩余价值率和它的表现形式(4—8段)

剩余价值既然是可变资本价值变动的结果,那么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即可变资本价值增殖的比率就由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来决定。剩余价值率也可以用剩余劳动同必要劳动的比率来表现。前一个比率是以物化劳动的形式来表示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后一个比率是以流动劳动的形式来表示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剩余价值率是劳动力受资本剥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

思考题:

1.什么是剩余价值率?它有哪两种表示方法?

2.研究剩余价值率的意义何在?

工作日

工作日的界限

这一节从理论上说明决定工作日界限的因素,说明工人和资本家围绕着工作日长度而斗争的实质。本节共选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问题。

一、工作日是一个可变量(1—2段)

工作日由两部分劳动时间构成: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已定的情况下,工作日是随着剩余劳动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二、工作日的界限(3—5段)

工作日是一个可变量;但是它只能在一定界限内变动。它的最高界限取决于两点:劳动力的身体界限;道德界限。

三、工人和资本家围绕工作日界限的斗争(6—8段)

资本家总是力求延长工作日;而工人则尽力反对延长工作日。在这种对抗中,力量就起着决定作用。所以,工作日的长度就取决于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斗争。

思考题:

1.什么是工作日?为什么说工作日是在一定界限内可以确定的可变量?

2.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于哪两点?

3.如何理解工作日的长度要取决于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的实质是什么?

第四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本章的中心是阐明相对剩余价值及其产生。本章共选13 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问题。

一、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1—7段)

相对剩余价值是由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那么,在工作日不变的前提下,怎样才能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呢?

同类推荐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国家制度体制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国家制度体制

    《党建工作实务:国家制度体制》:是对社会主义改革性质的理论概括。《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十四大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年的实践经验,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本书主要通过大会纪实、重要文献、代表论坛、海外视听、会议花絮、历次全会、热点聚焦等栏目全面清晰展示了十四大的前前后后。
  • 良好的政治秩序

    良好的政治秩序

    对于良好政治秩序的追求一直是人类社会最核心的诉求。好的政治秩序可以使生活在该秩序中的人过上一种好的生活,而不好的政治秩序则无法让他们过上好的生活。
  • 从“110”到“民生110”

    从“110”到“民生110”

    《从“110”到“民生110”》以福建省邵武市“从‘110’到‘民生110’”的社会治理创新为案例,探讨怎样通过“110”一个号码的变革升级把市场机制引入民生领域,倒逼政府部门改革和公务员工作作风转变,重铸执政党条件下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常识(译文经典)

    常识(译文经典)

    《常识》,本书内容确实如书名所言,全是常识,但这些常识是就今天而言的。在莱克星顿的枪声打响之后的1776年1月,这本书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作用是今人所不可想象的,可以说它就是促使美国从不列颠帝国中独立出来的出版物,本书的出版深刻揭露了英国的黑暗与压迫本质,使得很多人最终下定决心与英国决裂,极大地鼓舞了人们谋求独立的士气。
热门推荐
  • 仙荒神纪

    仙荒神纪

    我不欲成仙,只愿执一人之手,共赴白头,做一个江边逍遥自在的放牛郎……
  • 百鬼众魅

    百鬼众魅

    爷爷是个老摄影迷,喜欢给我拍照,却从来都不给我看,直到爷爷去世那天,我看到了这些让我惊诧的照片……我试图寻找真相,梦魇接踵而来,一件件事情让我猝不及防……
  • 锦双城:暴君,不做你的妃

    锦双城:暴君,不做你的妃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流光飛舞】编辑旗下出品买饭都能穿越?她不知何故,穿越到那从未听说过的朝代,目瞪口呆的看着身边一群群唤她“娘娘”的宫女。她是北齐最受宠的、令帝王日日笙歌,被众人唾骂,堪比褒姒、妲己的“妖妃”——连碧双。他是北齐最伟大的帝王,狠心利用心爱之人,却让百姓敬之如神的景帝——君誉。她给了他深宫不曾有过的温暖,不曾有过的真心,他却还她手中的毒酒!她施施然起身,嘴中念念着一句“谢主隆恩”。眼眸含波,她从容不迫的在他面前吞下那瓷杯中无色透明的酒。他不惊,不痛,不动,不言,不语,看着她。却终是敌不过那一句“我恨你”。一别经年。再见,她是高高在上的神,他不过是她手中的蝼蚁。她掩面而笑,看着他匍匐在脚下,嗓音幽媚:“你觉得,我现在还可能会帮你么?”****那人偎在他怀中,他眼眸含笑,悠然淡定的看着她:“你真的以为,朕会爱上你?来人,赐碧贵妃毒酒一杯。”她没有露出他所想的钝痛,只是笑着看着他:“君誉,你爱过我么?”他沉思,看着她:“既然你这么问,那朕告诉你,从来没有!”她接过太监手中的毒酒,眼角勾出讽刺轻佻的弧度,看着他:“那么……君誉,你一定会后悔的。不过在这之前……臣妾谢主隆恩。”****声明:当时给朝代起名字的时候没有注意,写了半天才发现原来有~大家就当没有看吧!!泪奔……
  • 纸不语

    纸不语

    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张纸上谁能了解真相?三世与真身的纠缠里,又有谁动了真心?我从阴谋中醒来,起眼望见这个世界:凡人飞仙,红尘续断,天之劫,身份代替;欢喜禅,孟婆汤,云海仙宫,盛世长安,罪与罚...希望依然存在,真相从不遥远,这是属于一张“白纸”的传奇故事..
  • 这一刻爱上你

    这一刻爱上你

    她叫林枫,父母双亡奶奶是林氏集团董事长,她8岁出国15年后回国被迫替代董事长。他叫韩商言,电竞公司董事长的儿子10年前退役,现在带队打比赛,是公司的总经理,但只负责关于他们队里的事情。(想看他们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吗?)
  • 成帝舒凌

    成帝舒凌

    舒凌一言:“本公子年方二九,家财无数,更兼貌美如花...如此优秀的我,姑娘怎还不满意?”舒凌二言:“玉树临风、资质无双,说的正是本公子。”舒凌三言:“志在安乐的我,为毛最后当了成帝?本帝苦思冥想许久终得一悟:当是闲的!”……成帝本纪:成帝舒凌起于商贾。适逢千年之劫将至、天下大乱,百姓多疾苦。北域烈国之王都,有一富户姓舒……本书字数150万-210万字。
  • 从地狱回归的男人

    从地狱回归的男人

    大梦一场,恍然未觉。直到很多年后,苏木才幡然醒悟,那不是一场冒险,也不是一场大梦,不是他天赋异禀,也非血脉尊贵,那只不过是仙人抚他顶,结发授长生。……“阿青,我曾经,遇到过一个人。”
  • 少年吉他手

    少年吉他手

    在一场慈善晚会上,被称为摇滚音乐教父的山住先生捐赠了一把价值一百三十万的吉他,吉他的名字叫天瀑。三年后,天瀑的一弦断了。
  • 冰冷公主pk冰山王子

    冰冷公主pk冰山王子

    原是冥界最受宠爱的小公主,在一夜之间家破人亡,为了报仇,她来到人界筹谋划策,只为报仇!却不曾遇上了风华正茂的他.....爱恨纠结,究竟谁是谁的良人?又是谁赢了谁?谁输了谁?
  • 绝世界灵师:腹黑五小姐

    绝世界灵师:腹黑五小姐

    一个从二十五世纪穿越而来的异世孤魂。带着一朵让世人闻风丧胆的上古妖花。体内还封印着一只统领七大灵界的幽灵界界灵。本应该是五大世家中叶家尊贵无比的五小姐,却是家主捡来的一个女娃娃。野种?废物?她很快就会让这群愚蠢的古代人知道什么叫后悔莫及!谁来告诉她,那个邪魅,傲娇不可一世的家伙是不是上古妖花?那个蠢萌,嚣张就知道闯祸的骚年是界灵中的霸主?她的父母又是何许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