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83600000007

第7章 引言(4)

二是荒诞艺术特色研究。评论家们关注的品特的第二个研究领域是对他的剧作的艺术特色的研究,学者们主要是探讨品特戏剧如何构建荒诞艺术特色、如何体现悲剧精神与喜剧色彩等方面。艾斯林在指出“不确定性”是品特戏剧的主要特征的同时,认为“品特作品中倡导的是比那些社会现实主义者更为严厉无情的现实主义”。[46]品特的作品中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现实主义,他所描述的是事实的抽取,而不是事物的外表,因而品特戏剧跟其他荒诞派剧作家一样,用非理性的形式反映了非理性的人类终极真实,所以他也是一名荒诞派作家。艾斯林还认为品特的戏剧是一种诗意戏剧,他指出:“哈罗德·品特代表了先锋派和传统要素的最具独创性的结合,他的想象世界是一个处于卡夫卡、乔伊斯和贝克特阴影下的诗人的世界。”[47]弗朗西斯科·库柏则关注到了品特戏剧的喜剧生发方式,他在自己的评论文章《神圣的玩笑———品特早期剧作中的喜剧和政治》一文中指出:“品特戏剧是一个三角形的结构,入侵者、受害者及观众分别代表三方。入侵者用种种荒诞的行为制造笑料,如果观众笑了,表明他们支持入侵者,如果他们不笑,表明他们持受害者,笑话变成了检测观众的工具。”[48]而凯恩·莱斯雷的看法更是别具一格,他认为品特的戏剧世界就是一个犯罪的世界,他的作品极少偏离犯罪和罪犯,在他的戏剧中,对于语言的压制和自由的限制是最大的犯罪,而正是通过犯罪的破坏,品特放大了普遍存在的生存和权力之间的冲突,让观众只能发出不轻松的笑声。[49]

语言特色是品特戏剧艺术特色上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几乎所有的评论家都注意到了品特戏剧中的语言现象。对此,艾斯林认为:“品特的戏剧是语言的戏剧,正是从语言及它们的韵律中,怀疑、戏剧张力、笑声及悲剧产生了。语言,在品特的戏剧中,成为控制、讨好的武器,沉默突然出现,言语的细微差别将人类剥至肌肤。”[50]在语言研究上,评论家们首先关注到了品特戏剧语言中显现出来的英国特色,认为他的戏剧语言充满了英国人的日常生活语言和地方俚语。彼得·拉比指出:“品特大范围地研究和探索了英语及英语对话,他的戏剧语言是来自英国城市的声音、首都伦敦的语言,他解构和重构了这些语言。”[51]而品特语言最引人注目之处是他戏剧中反复出现的沉默与停顿。在比灵顿看来,这是因为品特对生活的细微观察所致,品特戏剧中众多的沉默与停顿正是人们日常话语的真实写照,他说:

在品特的戏剧中,语言起着多层次的作用———是面具,是武器,是退避的盾牌———但不论用作什么,它总能最精确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品特的戏剧语言忠实地再现了日常话语中出现的重复、停顿和空白等现象,再加上大量的市井俚语,这是他对英国戏剧的最大贡献。[52]

评论家们对品特戏剧语言关注的另一个方面是其戏剧语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层面。评论家着重研究语言在品特戏剧中如何成了人物隐藏自己内心真实、控制对方的武器,反映了社会人际权力关系与人物的生存状态。佩内洛普·普伦蒂斯就指出:“在品特的剧作中,人物对白的意义在表面上看似混浊而狭隘,但打开后却发现下面藏着惊人的深度。人物语言的真实与谎言杂糅其实反映了人物的生存状态,他们一方面用语言攻击对方,另一方面其实也是用语言保护自己,使自己能在当下社会中生存。”[53]阿玛诗( Guido Almansi)则干脆把品特戏剧语言称为“谎言词汇”,认为:“品特总是强迫他的人物使用违反常规的异常语言以隐藏真相……他的语言从来就不是纯洁干净的,而是从一诞生开始就是腐化堕落的。在他的戏剧中,即使是空白的页面也被污染了,因为它们传达了邪恶的目的并显现出卑鄙的意义。”[54]

品特戏剧艺术受到关注的第三个方面是其编导艺术。品特不但是成功的剧作家,也是具有特色风格的导演,他一生中导演了自己及他人的27部作品。这些作品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例如,史蒂芬·盖尔( Steven Gale)在他的著作《单刀直入———品特的荧屏剧和艺术加工》一书中,对品特的20部舞台作品作了深入探索,用他的话说,他的意图在于“探索品特舞台戏剧的意义及其意义表达的方法”,[55]盖尔通过分析品特戏剧的各种手法:视角的选取、材料的剪裁、灯光音响的运用、叙述方式的采用等,展现了作为导演的品特的艺术思维。

品特戏剧艺术特色备受关注的第四个方面是对其剧作中戏剧元素的研究。而品特戏剧中受到关注最多、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房间意象。在房间主题的探讨上,评论家们一方面力图揭示房间的象征意义,例如评论家鲁比·科恩( Ruby Cohn)认为品特式的房间是“封闭的子宫,现实的棺材”,[56]另一方面则试图探讨品特式房间在实现主题意义、达成戏剧效果上的功能,例如艾斯林认为:“房间是品特戏剧反复出现的主题之一……一个舞台,两个人,一扇门,构成了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和期待的诗意形象。”[57]

三、品特的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品特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译作研究。国内对于品特戏剧的研究是从翻译品特的剧作开始的,1978年的《世界文学》第2 期刊登了由杨熙龄翻译的品特的多幕剧《生日晚会》,这可能是国内品特戏剧研究的开始。随后,对于品特其人及其戏剧的介绍和研究陆续出现在各类刊物上,例如施咸荣所译的《送菜升降机》出现于1980年出版的《荒诞派戏剧集》中,许真翻译的《看管人》则出现于1981年出版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中。这些译作为国内学者了解品特及其戏剧提供了机会,拉开了国内品特戏剧研究的序幕。随着品特在文学界的影响力的上升,国内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对品特及其作品的译作,南京师范大学的华明教授在品特翻译方面的贡献巨大,他先后翻译了包含品特介绍的艾斯林的《荒诞派戏剧》(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品特的剧作译本《归于尘土》及《送菜升降机》(译林出版社2010年出版) ,两部译著共收录了品特的13部剧作。

二是综合性研究。综合性研究主要是对品特及其戏剧的综述研究,这类研究成果多为文学史和专著,例如王佐良、周珏良主编的《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1994)专门用了一节,讲述品特主要剧作的内容及风格特点。桂扬清等撰写的《英国戏剧史》( 1994 )在第十章“1950 年以来的戏剧”中,也专门辟出一节“品特和他的威胁喜剧”来探讨品特的主要作品和艺术风格。1999年出版的何其莘教授的专著《英国戏剧史》也专门以第18章“品特和他的同代人”对品特的生平及其几部名作作了详尽的介绍。邓中良的专著《品品特》则通过品特生平资料的收集整理,从三个创作时期对品特戏剧风格进行了评述。陈宏薇的专著《战后英国戏剧中的哈罗德·品特》(2007)则对品特其人其作作了全面综合分析。

三是主题研究。在品特戏剧主题研究及戏剧艺术表现手法上,中国期刊网上有大量的相关论文,尤其是2005年品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论文数量更是呈爆炸性增长。学者们特别关注的领域与国外研究类似,主要是品特戏剧的房间主题、威胁主题、政治权力主题、女性主义主题等。

四是影视舞台演出艺术研究。1990年,在中央戏剧学院上演了由著名的先锋派导演孟京辉导演的《送菜升降机》,标志着品特戏剧舞台演出在国内的展开。一年以后,同样在中央戏剧学院,上演了品特的另一部戏剧《情人》。1992年,《情人》又由上海青年话剧团搬上了舞台,该剧演出在国内获得了巨大好评,迅速走红全国,在国内巡回演出三百多场,是国内1978年以来演出场次最多的戏剧,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品特戏剧由此在中国尤其是中国戏剧界家喻户晓。1996年,上海市话剧中心排演了品特戏剧《背叛》,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品特本人也发来了贺电。品特戏剧舞台演出在中国的成功,激起了观众及学者们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发文对其艺术手法及其舞台表现艺术进行探讨,例如萧萍的《爱或暴力的想象与现实———评谷亦安导演的〈尘归尘〉》对2011 年由谷亦安导演的、在上海端均剧场上演的《尘归尘》进行了评述。同时,国内学者对于品特导演的电影也颇感兴趣,例如袁小华、焦国美的论文《从小说到电影剧本的编码与解码———论品特〈法国中尉的女人〉的改编艺术》、张中载的《评品特的影视剧本———以〈法国中尉的女人〉为例》即是此方面的研究。

五是硕、博论文研究。国内有相当多的硕士、博士选择了品特戏剧进行研究,目前(至2012年12月1日止)中国期刊网上出版了的品特相关博士论文已达7篇,硕士论文已达25 篇,研究的内容涵盖了各个领域。例如上海戏剧学院萧萍的博士论文《折光的汇合:暧昧与胁迫性生存》(2005)对品特戏剧的威胁主题作了深入分析;上海外国语大学施赞聪的博士论文《权力与政治》( 2008 )则主要集中于品特戏剧中的权力与政治主题的研究,探讨了品特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上海交通大学王燕的博士论文《哈罗德·品特戏剧话语里沉默现象的语用文体学研究》( 2008 )则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聚集于品特戏剧的沉默现象研究;天津师范大学齐欣的博士论文《品特戏剧中的悲剧精神》( 2008 )对品特戏剧的内涵及艺术风格作了较详尽的研究。

六是作家、作品比较研究。国内学者们一方面专注于国外作家与品特的比较研究,例如,品特与贝克特等其他荒诞剧作家的比较研究,品特与莎士比亚、萧伯纳等人的戏剧比较研究,品特改编的电影与原作的对比研究等,例如杨春艳的《对阿特伍德和品特〈使女的故事〉的对比分析》(2004)就是以加拿大作家阿特伍德的小说《使女的故事》为蓝本,对比该部作品在被品特改编前后的艺术特征,进而评述二人创作思维的异同。另一方面,国内学者还尝试将品特与国内作家作品进行比较研究,例如将品特的荒诞戏剧艺术与国内作家作品中的荒诞艺术进行比较研究。这些比较研究力图通过纵向及横向比较,探索西方荒诞戏剧对国内戏剧创作的影响以及品特戏剧的独特艺术。

综观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可见,历经半个世纪的发掘,学者们运用各种理论方法、选取各种不同的视角对品特其人其作的探索研究已经充分展现出他独特的艺术才能及其作品的高度艺术价值。然而,作为品特剧作中频繁出现的意象,“疾病”却未能获得学者们应有的关注,不能说不是品特研究的一大缺失。品特所处的时代正是世界剧烈动荡的时期,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了无尽的心身创伤,然而世界大战的结束并未意味着世界太平,新的“冷战”又产生了,并继续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的民主政治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深受战争及哲学转向影响而产生的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弥散于从政治、宗教、经济、家庭到个人的各个社会角落。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品特将自身的独特感受与文学象征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学表现方式抒发了自己对世界、社会、人生的认识及内心的强烈情感。疾病既是个人的伤痛,又是社会的伤疤,文学中的疾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本文使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疾病作为介质,以文本作为基础,探寻品特疾病叙述的书写动因及其疾病本身作为文本推动情节生发的动力,探索品特疾病创作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探索品特疾病的政治主题意蕴,并力图揭示品特疾病在构建荒诞诗学上的强大功能,展示其诗学思想,以期揭示疾病表象后的深层意义,更深入地理解品特其人其作的广博内涵及深刻喻意。

同类推荐
  • 现代性视野中的赵树理小说

    现代性视野中的赵树理小说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小说的出现的确显得有些异样,陈思和先生言“赵树理是‘五四’以来新文学传统的异端”。《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的发表,使赵树理迅速地成为闻名全国的作家,在解放区、国统区批评家的高度赞扬下,赵树理被树立为“方向”性的作家。然而,在被树为“方向”的同时,“农民作家”的称呼也部分传递出一些批评家对赵树理作品价值的疑虑,由于没能塑造出阶级新物、不擅长表现社会重大题材等“缺陷”,赵树理的作品在建国前后都不断地受到批评。
  • 别浪费失败

    别浪费失败

    它会用一个个故事和经历告诉你,在那个人生中困难的时刻,再坚持一下、再忍耐一下、再自信一下,跨过去,就会实现最初的理想。请你相信,你经历的眼泪和挫折终会消逝,而你坚持的信念和理想终会美好。
  • 森林报——秋

    森林报——秋

    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 话题中国文学史

    话题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悠悠三千年演变发展的历程,早已汇集成一条起伏蜿蜒、波澜宏阔的漫长河流;而它各体兼备,于世间万物众象无不包纳涵盖、尽收之笔端眼底的复杂构建,也显示出一种气象恢弘、异常绚丽丰繁的巨大空间容量。所以,力图描述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与承传生新、消长盛衰的进化现象,探究那凸显的外在形式和深层潜注贯通的艺术特质,以给出较切实恰当的审美与社会文化层面上的价值评判,由之认定它在寻觅、确立民族—国家的灵魂或自我精神面貌上的标志性意义,换言之,即尝试着为文学编写撰作总结性的“史”的工作也相应而生———这同样可谓是渊源久长且古老,因为中国本来就有浓厚的历史情结、强烈的历史意识,是一个拥载了悠远史学传统的国家。
  • 名演讲录

    名演讲录

    马丁·路德·金曾经让身处不平等环境的黑人们站了起来,只因一句“我有一个梦想”。温斯顿·丘吉尔曾经让千万士兵们奋不顾身投入战争之中,只因一句“我们将战斗在沙滩!”。索琼娜·特鲁斯曾经让妇女们敢于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只因一句“难道我不是个女人?”。当慷慨激昂的演讲灌入耳中,人们往往会为之动容。历史上有许多名人演讲,它们带给人们除了追溯历史,还有更多可以汲取的精神。例如:自由、平等、勇敢。
热门推荐
  • 江左寒门

    江左寒门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多年以后,C位出道的寒门少年,成为东晋顶流、一代诗仙、光照江左的智慧之光、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荀羡的带头大哥、王导、郗鉴的衣钵传人、何充的左膀右臂、桓温不可战胜的一生之敌、谢安的亲密战友、王羲之的至交好友、谢玄的人生目标、王猛的秘密主公、慕容恪的死敌兼偶像、朝廷的“普通权臣”、门阀政治的掘墓人。面对那些问他为何能够做到这一切的吃瓜群众,张恪一本正经地回答道:“因为我长得太帅。”书友群:719502176
  • 皇后,再嫁朕一次

    皇后,再嫁朕一次

    凤素月在青楼里找小倌玩,没想到阴差阳错之下却强了微服出巡怒道皇帝,顺带甩下一百两嫖资。史上第一位被嫖的皇帝怒了,发誓一定要找到这个胆大包天的女人!她拼命地隐瞒,他使劲地掠夺!得知真相后,他勃然大怒:“皇后,你有种就不要逃!”皇后很淡定:“我已经被被废了。”皇帝无奈:“皇后,再嫁朕一次。”
  • 狂欢城镇

    狂欢城镇

    安格尔伯达的寒风裹挟着兰顿城的号角吹向了西南的勃登堡。尼洛帝国的铁骑再一次越过了海尔辛防线进入了北克里泰——而这一次奇迹还会再一次绽放在海尔辛吗?西海深处的船队传来了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东海边境上却流传着龙神再现的故事。而位于北克里泰大陆西南的狂欢城镇,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女孩正趴在阳台上摆弄着布偶和积木,不时停下来从镂空的金属阳台边的缝隙眺望一眼不远处的大海。”妈妈,你和爸爸是怎么认识的呀?“每当女儿提及这个问题的时候,坐在小女孩旁边面色温婉的少妇都会都会噗嗤一笑,然后想起那天那个想偷自己东西结果被自己打了一顿的少年......
  • 复仇女神之夜之篇

    复仇女神之夜之篇

    长夜漫漫,月影重重,血雨如下,唯有月下美人,女神归来!暗夜降临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二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二卷)

    本书是一套中华文化的普及性的读物。内容介绍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中华民族的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足以让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到由衷的骄傲。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世事沧桑,朝代更替,从盘古开天到夏商周文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西晋,再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这是一套中华文化的普及性的读物,目的是给读者提供一套全面了解中华传统文明的书籍。
  • 又逢红尘两生花

    又逢红尘两生花

    月茹和月羽本是一对长相相同,性格不同的双生姐妹,因父亲生意失败而欠下一笔债务,出于无奈,只好将姐姐月茹送给别人家寄养。妹妹月羽却因姐姐从小与尹家的许瀚文有着一纸婚约的证明,被迫嫁给他当媳妇,却阴差阳错的嫁给了自己深爱五年已久的尹成……
  • EXO之异能的ta

    EXO之异能的ta

    韩芷汐是韩氏集团的继承人,却遭人诬陷被赶出家门,然后阴差阳错来到异能世界,后来才知道自己原来不是人类,然后和12个大男孩展开了一场拯救世界的有趣冒险。
  • 周门风水师

    周门风水师

    风水周家的故事。既有周家几百年来一代代风水大师的不传之秘,又有现代子孙——周不易行走都市的风水故事。周不易,风水周家的嫡传后人,在现代都市中,探寻气脉,化解凶煞,搅动风水,穿梭古今。
  • 悲催小媳妇翻身记

    悲催小媳妇翻身记

    魂穿很经典,但不要太悲催,呜呜,狗血的镜头啊,柳兰芷变成了受苦八难的悲催小媳妇刘兰芝,不,坚决不“举身赴清池”,焦仲卿你想去“自挂东南枝”?那请便吧!彪悍的婆婆刁氏,你嫌弃儿媳妇不好啊,那好吧,没有最彪悍只有更彪悍,没有金刚钻怎么能揽你这一大家子的瓷器活呢?圆滑的大嫂,刁蛮的小姑子,好吧,一起来吧,看二十一世纪的小女子应对古代宅斗。什么?还有小三秦罗敷?还有预备役的美男几名,也好,进可攻,退可守,看悲催小媳妇如何走上阳光、康庄大道。
  • 那个傲娇又离家出走了

    那个傲娇又离家出走了

    我穿过无数个世界只为与你相遇,那个傲娇你给我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