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04800000006

第6章 幸福人生的五堂经济课(5)

杨绛曾说,她愿有一件凡间的隐形衣,而这隐形衣就是身处卑微。权力、财富上的不完美,使一个人隔绝于世,更能清楚地认清世间炎凉并能超越,更能快速找到人生的立意和价值。而当我们身处顺境招人羡慕时,特别是身处权力、财富的高位时,适当地授受一些人生的不完满,往往能够于无声无息中化解掉人生的灾祸。

唐朝的李泌是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时的三朝元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类似张良、诸葛亮的人物。

李泌在唐玄宗时以待诏翰林的身份到东宫做太子李亨的属官,与太子——未来的唐肃宗关系非常融洽。李亨对他极为尊重,称为先生。

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逃蜀,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是为唐肃宗。他寻找到李泌后,拜为广平王(皇太子李豫)行军司马,且事事与之商量。李泌帮肃宗处理军政事务,往往恰到好处,他的意见肃宗只要听从往往有奇效,只要肃宗不听,往往很快就有奇祸。唐军收复长安和洛阳时,朝廷议叙功劳,公推李泌为第一。

这个时候的朝廷,崔圆、李辅国专权,嫉恨李泌为皇帝重用,商议要加害他。而且在平叛过程中,有一次李泌因劝谏唐肃宗而得罪了肃宗的宠妃张良娣,张良娣也对李泌恨之入骨。李泌在观察完朝局后,便向唐肃宗请求隐退,遁避到衡山去修道。在归隐之前,肃宗固留不让。

李泌向皇帝提出他不能留下的原因,“臣遇陛下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宠臣太深,臣功太高,迹太奇”,并且还把这件事上升到了生死的高度,“不可留而硬留,等于是陛下杀臣”。肃宗留之不得,只好任由他遁隐衡山,敕衡山郡王,为之在山中筑室,给三品俸禄。

李泌的五不可留在某些人眼里,恰恰是五可留。是啊,这五个原因表明皇帝如此宠信自己,况且正是用人的时候,自己为什么不留下呢?

因为他对人情的了解实在是太深太深了。

皇帝虽然宠信自己,但这正说明他性格懦弱,依赖心强,偏听偏信。这正是为君的大忌,正是在这种性格特征主导下,这位皇帝身边围绕着一大堆小人,而且在这些人的谗言下,他偏听偏信,不辨善恶,竟然杀了自己最能干的一个儿子。

崔圆、李辅国、张良娣对自己的恨,不单单因为他们是奸臣、小人。最重要的因素恰恰正是自己的功劳太大、迹遇太奇,只要不是圣贤都会生起很强的嫉妒之心,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一旦自己出错,这些人大部分都会落井下石,最好的也不过是坐在那里看笑话。

面对人生的不完满,我们要学会以从容的心态来享受它,而不是一味地要除去它。

从容的心态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只要有了从容心态,面对金钱、名利、痛苦、逆境才能豁达而又不失进取。但从容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拥有的,一位哲人说:心静就会从容,快乐就会幸福,知足就会完满。可见,面对生命中的一切,保持恬淡、知足、平静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尽管人生充满了不完满,但生活仍然是美好的,不要因为不完满而伤感。如果错过了早上东升的太阳,我们还可以欣赏傍晚美丽的落日;如果错过了春天的花朵,我们还可以收获秋天的果实。如果错过了今天,那么,就期待着给明天一个大大的拥抱就好。上天是最公平的,他关闭了一扇门,同样会为你开启另一扇门。人生的诸多不完满,当你在面对的时候,别急着说别无选择,别以为所有的事情只有对与错,要记着,事情的答案远不止一个。

因此,面对不完满,我们永远有路可走。

第二节职场经济学

1.找准自己的比较优势

经济发展的真实含义,不是少数几个资本密集型产业“鹤立鸡群”式的发展,而是所有产业的资本密集程度的提高。而只有要素禀赋结构的提高,才可以达到这个目标。因此,一个处于落后地位的经济所要寻求的发展,应该是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或人均资本占有量的增加。当要素禀赋结构的水平提高了,资本变为相对丰富而便宜,劳动力变为相对稀缺而昂贵,以便宜的资本来替代昂贵的劳动就是经济的自然要求,整体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的升级就成为水到渠成之事。

——林毅夫(北大教授,曾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比较优势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来的,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当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作为个人,其职业生涯的规划也必须要找准比较优势,这样才能更快地摆正自己的位置,取得职业上的成功。

在一个公司中,新招来两个员工小赵和小李。小赵是名牌大学MBA毕业,上研究生之前,做过销售,但更精通公司理财业务;小李则是一所普通大学毕业,对公司理财几乎是一窍不通,但性格外向,对推销公司产品比较在行。

经过一段时间试用,小赵不管是在公司理财业务还是销售业务上,其能力都远超小李。此时如果两个人在同一个团队中,该由谁来理财,谁来营销呢?

答案是,为了团队的总体利益,小赵必须让出营销岗位给小李。原因就在于比较优势:尽管小李在营销能力上不如小赵,但他在理财业务上的能力更差;将营销业务交给小李,将为小赵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公司理财,这样团队的总体效益将更高。

在该案例中,小赵在营销和理财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一个团队中,分工合作的基础是比较优势。小赵的比较优势是理财,而小李的比较优势则是营销。他们两人分别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将比小赵一个人什么都干创造更大的价值。因为小赵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

比较优势这个概念告诉我们,对一个各方面都占尽优势的团体——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最聪明的做法不是倚仗强势,四面出击,处处事必躬亲,而是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资源集中使用在自己最擅长的地方;反之,一个各方面都处于劣势的国家或个人,也不必担心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因为强者为了自身的利益,必定要将自己相对不太擅长的地方让给弱者。

汉高祖刘邦,是一个具有多种高超能力的领导人。

(1)军事才能。在秦末天下大乱的岁月里,作为一个政治军事集团的领袖,刘邦首先是一个很厉害的军事家。从沛县起兵开始,三年多的时间里,他率领部队经历数十场大小战争,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扩大到十万之众,并最终攻入关中,拔了灭秦的头功。

(2)能得人心。在丞相萧何看来,刘邦最突出的才能在于他会而且喜欢“得人心”。不管是张良、郦食其那样的智者,还是樊哙、周勃、灌婴这样的猛将,还是韩信、彭越、英布这样的统帅型人才,都认为刘邦很亲善自己,都愿意为他付出自己的才智,甚至普通的民众,也都认为汉王刘邦是一个宽厚长者,唯恐其不能在关中称王。这一点倒是与信陵君魏无忌十分相似。

(3)宽容、仁慈、有大胆量。与项羽喜欢屠城的举动相反,刘邦做事较有分寸,对人十分宽厚。在楚地转战不久,即得楚国长老的称赞:“沛公,长者也。”

入武关到灞上时,面对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和诸将的劝杀之声,刘邦并没有杀掉子婴,只是将他暂时拘押而已。

项羽兵败死后,刘邦以鲁公礼葬项羽于谷城,并且还“为发哀,泣之而去”,对项羽的族人,也没有株连,对多次帮助自己的项伯还封了侯爵。

淮南王英布造反被击败后,刘邦分封自己的侄子刘濞为吴王,此时尽管有方士说刘濞以后可能会造反,但他仍抵制住了自己的猜忌,没有出尔反尔,这种胆量对一个帝王来说是绝无仅有的。

(4)能纳谏,有决断力。在刘邦豪放不羁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深广的智谋,具体表现就是喜欢纳谏,而且有很强的决断力。

正是因为有这些能力,连自视甚高的张良也敬佩地对人说:“沛公殆天授也。”最终他能以一个平民出身的“流氓”,团结着一大批才高气傲的谋士、将军为之效力,岂一般的手段所能致?

尽管刘邦有这么多远超一般人的能力,但作为一个军事政治团体的首领,他对自己和自己麾下的将领、谋士的比较优势有着十分透彻的了解,绝不大包大揽,而是将自己相对不太擅长的地方而别人却相对十分擅长的“领域”不断地让出去,让他们放手发挥自己的才华。

刘邦的相对优势是什么呢?得人心的能力,几乎没有成本地生产所有人都需要的“感情”的能力,让所有人都认为汉王很看重他的能力,能够精准地把握人心并放手使用的能力。尽管所有接受这份“感情”的人,在产品保质期到来的时候,都遇见了难以预知的祸患,但这却丝毫不影响它刚生产出来时的威力。

萧何的相对优势是什么呢?“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

张良的相对优势是什么呢?“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

韩信的相对优势是什么呢?“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最终,靠着这个团体中每个人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所形成的合力,刘邦终于击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

因此,在职业生涯中,要根据你对自己生命的立意和工作的环境,来寻找自己的比较优势,提升自己的比较优势,这可能需要一生的努力。

2.跳槽的机会成本

经济学有一个很重要的术语叫作机会成本,它讲的是你收获一种东西,所以你必须放弃另外一种东西所带来收益。比如说你有一百块钱,如果说放到银行里面去,你这一百块钱就不能投到股市去。那么你投到股市去的那个收益,也就是说你是存到银行里所获得收益的机会成本,那么怎么抉择由你自己来选。时间也是一样,今天上午8点到12点你到北京大学参加开放日,你就恐怕得放弃周末在家里团聚,跟你的亲人,或者外出踏青这么一个机会。那么你后面放弃的这个,也就是你今天来参加开放日的成本,所以哪个大哪个小,你自己去抉择、衡量。所以我希望你们今天在这儿的收益是很大的,机会成本是很小的。

——孙祁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机会成本是指,当把某种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的最大收益。在进行选择时,力求机会成本小一些,是经济活动行为方式的重要的准则之一。

例如,当一个厂商决定利用自己的经济资源生产一辆客车时,就意味着该厂商不可能再利用这些经济资源生产50辆电动车。于是,可以说,生产一辆客车的机会成本是所放弃生产的50辆电动车。如果用货币来代替对实物商品数量的表述,且假定50辆电动车的价值是10万元,则可以说,一辆客车的机会成本是价值为10万元的其他商品。

“机会成本”的概念告诉我们,任何稀缺的经济资源,只要具有多种用途,不论在实际使用中是否为之支付代价,总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负担,也即为了这种使用所牺牲掉的其他使用能够带来的益处。这一概念拓宽、深化了对经济资源成本的理解。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对同一种经济资源在不同的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不同收入的比较,将使得经济资源的配置逐渐优化,从所得收入相对低的生产用途上,转移到所得收入相对高的生产用途上,否则就是一种浪费。

当代职场生活中,随着经济生活的巨变,经济要素和资源流通速度越来越快,而“跳槽”变得越来越普遍。

跳槽实际上是一种职业选择,资源的重新配置。而待价而沽的资源实际上正是自己的生命,因此,实现它的价值最大化就是跳槽的终极目的,也即跳槽的机会成本要足够小。

跳槽的机会成本是当前工作岗位能带给人的效用,对这个效用的考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

工作与生命立意的匹配程度

当一个人的工作与自己的生命立意高度匹配时,不用别人催促,他也会满腔热情,持续不断地高效率工作。在他看来,持续的工作能生产出一种巨大的喜悦感和满足感,这种喜悦感和满足感足以抵挡住工作中身体的疲劳和常见的心理障碍。

相反,当一个人的工作与自己的生命立意毫无关系,仅仅只是一个赚钱糊口的工具时,工作中的低效率、无团队精神等问题开始持续涌现。

工作的前景

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公司领导的能力如何,当前工作岗位的发展前景如何,这些前景是否能够为自己带来切实的、明显的影响。

工作的学习机会

当前的工作岗位能否给自己带来能力上的飞跃,这是衡量跳槽成本的重要尺度。如果当前工作能够给自己带来较多的学习机会,它的价值还是很高的。

当前薪酬福利水平

它包括目前的工资收入、补贴、社会保险、重新择业所消耗的时间以及相应的工作环境等。

从这四个角度综合衡量之后,跳槽的机会成本已经基本清晰了。之后,我们仍然从这几个角度衡量跳槽的潜在收益。如果潜在收益确实能够超过机会成本时,跳槽就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秦末汉初的陈平,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在楚汉相争时,多次出奇谋帮助刘邦脱离困境,曾先后受封户牖侯、曲逆侯。但就是这样的一个智者,也曾经多次易主。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贵族也纷纷起兵,陈平往事魏王咎。但魏国国小兵弱,魏王咎刚愎自用,而且魏国朝廷小人环伺,所以陈平很快就易主了。

同类推荐
  • 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条件分析与机制设计

    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条件分析与机制设计

    与其他衍生产品一样,利率衍生产品的基本功能也包括套期保值、套利、投机、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但作者以为,这五种功能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前三种功能基于特定需求而产生,具有内在性,并直接体现了利率衍生产品的作用机理,而后两种功能则基于前三种功能而存在,具有外延性,更多体现的是利率衍生产品发展的意义和影响。切合本书研究主题的正是前三种功能,因此本章仅对这三种功能及其作用机理加以分析。
  • 2009~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状况与发展趋势

    2009~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状况与发展趋势

    《2009~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状况与发展趋势》含综合篇、行业篇、省市篇及附录四个部分,分行业、地区、领域回顾了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并对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附有世界主要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统计数据,反映了2009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全貌。
  • 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与我国外贸发展战略调整分析

    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与我国外贸发展战略调整分析

    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逻辑思想和研究视角上,也就是说,本文将国际经济学的内外均衡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的外贸发展战略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并将外贸发展战略视为实现内外均衡目标政策协调的内生变量,然后从内外均衡目标与外贸发展战略的关系上来研究我国外贸发展战略问题,并最终提出“开放型内外均衡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模式应是我国在新的国内、国际环境下的最佳选择。
  • 掘金印度

    掘金印度

    这本书的视角是冷静客观的,尽管作者充满了乐观精神,但他的分析判断确实值得对投资印度感兴趣的读者认真了解。作者用了两章篇幅生动介绍了印度的概况,其中引用了多个案例进行说明。本书并非投资指南,但详略得当,重点介绍了印度主要土邦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并让读者对于印度的国体、政体的关键特征有了深入认识。此外,书中还介绍了投资人最感兴趣的印度经济、金融体系和价值投资(私募股权和股市投资),其系统性是目前市面上其他同类书所不具备的。印度即便现在和可见的未来不会是一个发达国家,但确实给中国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和投资机遇。它的农业、基础设施、制造业、金融业都存在巨大的机会,而其民主政体也更合乎世界发展的大潮流。
  • 财富的规则

    财富的规则

    《财富的规则》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政治是分配财富、经济是创造财富;第二章历史不可重现、人性亘古不变;第三章增长不等于发展;第四章财富不等于幸福;第五章一切从“头”开始;第六章资本主义精神:新教伦理;第七章勤俭与奢靡: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第八章公平与效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第九章市场的帝王:诚信法则;第十章树与草:人治与法制;第十一章消费商品化;第十二章商品的品牌等。
热门推荐
  • 姻缘薄若当来世

    姻缘薄若当来世

    心底烙印的记忆真挚的执着,汇聚成誓言不知彼此来世相逢是否还记得谁是谁千百万年的牵挂我无惧无畏,你无怨无悔许下的承诺永垂不朽等待命运的回答
  • 末世游戏者系统

    末世游戏者系统

    在美国唐人街,张昊在……(其实这本小说很好看的!)
  • 武纪灭天

    武纪灭天

    敢问世间谁人又能不死?任你一代天骄,芳华绝世,终要化为一堆白骨!任你脚踏乾坤,手握阴阳,战力滔天,最终也要泯灭于历史的长河中!一段毁天灭世的历史!一个青铜棺中爬出的少年!再次构造传奇,演化大道!让世人对永生的追求,铸就久了一段不死不灭的传说!
  • 水仙恋物语

    水仙恋物语

    一段炫目的回忆一个冬季的物语《水仙Narcissus》同人小说,有兴趣可以去玩下。
  • 巫师超凡

    巫师超凡

    在无尽知识中探寻力量和规则追求世间真理,与世间永恒!魔兽践踏,巨龙咆哮,巫师诅咒,魔法璀璨之光照耀知识灯塔!
  • 内部控制工程论

    内部控制工程论

    本书分析了内部控制工程的研究方向、范围,阐述构建和发展内部控制工程策略和框架,并将内部控制系统分建设和运行两阶段进行研究和探讨。
  •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

    本书以绩效管理的流程设计和技术方法介绍为主线,从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和绩效结果应用五个方面讲述了绩效管理的基本流程,从实际操作角度讲述了绩效考核的各种技术手段,包括基于目标管理的绩效考核、基于关键绩效指标的绩效考核、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考核等,同时,在各章中穿插了大量案例。本书作为修订版,与第1版相比,内容更全面,模块更清晰,更易于学习掌握,更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绩效管理的理念,真正建立系统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 若初见温柔着岁月

    若初见温柔着岁月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我们的故事很平淡,却也很美好。
  • 十年之后我依然在等你

    十年之后我依然在等你

    【虐恋文】本以为遇见了对的人,没想到竟是人生的一大劫难十年之后,重新遇见,承蒙厚爱顾辰:白芷晴你要躲我到什么时候白芷晴:到你儿子原谅你为止顾辰:那也要先有个儿子对吧
  • 九妖传之战无止境

    九妖传之战无止境

    异世界的战斗,永无止境,围绕着一颗舍利子而展开的故事,一个普通的女生莫名地成为了神女,却也卷入了一场无止境的争斗中,为了打破僵局,她踏上了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