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44900000027

第27章 石油危机与国家能源战略(2)

一方面是自主开发国外石油资源。早在1958年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就开始强化国外尤其是中东地区石油的自主开发,设立了阿拉伯石油公司,专门负责在中东地区的石油开发。当时,日本获得开采权的沙特阿拉伯海上油田正式投产之后,日产原油30万桶,相当于当时日本进口石油总量的5%。数十年来,日本不断努力,在许多国家获得石油开采权,建立起了庞大的海外石油开采基地。到上个世纪末,由本国公司自主开发的原油已占到日本原油进口的15%左右。世界石油最重要的产地中东一直是日本最大的石油进口地,目前在日本的石油进口中占有88%份额。但由于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以及美国对中东石油的垄断,日本从未忽视过其他地区。冷战后,日本随即加强对非洲、中南美洲的官方援助,大力发展和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与中国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石油资源的争夺,正是最新的例子。1997年,日本提出“欧亚大陆外交”的新战略,目的即在于抢夺中亚和高加索地区能源开发的主导权。为了保障石油进口的多元化,日本大力推行“日元外交”,注重对石油生产国实施经济援助和技术合作。这些年来,日本已不再只是消极被动地等待石油进口,而是积极主动地利用资金技术优势走出国门,与石油生产国合作开发石油甚至争夺石油的优先开采权。另一方面,日本政府还制定《石油公团法》,设立了专门在世界各地寻找和开发石油的公团。目前,该公团的注册资本高达150多亿美元,下属公司中负责探查石油资源的有22家,正在从事石油生产的有39家,即将投产的有4家。与此同时,该公团通过资金援助、技术支持等措施,与产油国政府建立稳定的石油供应关系。产油国政府和国营石油公司提供的原油占日本原油进口总量的比重1975年度只有14.3%,2002年度已提升至69.6%。

2.实施节能政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是建立在高能耗基础之上的。经历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日本开始大力推行节能政策,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政府于1979年专门制定了《节省能源法》,主要措施包括:调整产业结构,限制或停止高能耗产业发展,鼓励高能耗产业向国外转移;制定节能规划,规定节能指标;对一些高能耗产品制定严格的能耗标准等,要求企业在保证同等产出的情况下,每年必须以1%的速度递减能源消耗。此外,建筑物的隔温指标也必须符合节能标准。日本1998年修改的《节能法》还提高了汽车、空调、冰箱、照明灯、电视机、复印机、计算机、磁盘驱动装置、录像机等产品的节能标准。例如,到2004年,冷暖空调机能耗必须比1996年降低50%;到2006年,复印机的能耗标准必须比1997年降低31%;到2010年,轿车的平均能耗必须比1995年降低22.8%。在政府多种措施的鼓励和督促下,日本企业节能成效显着,电器产品在节能方面取得飞速进展,汽车百公里油耗不断减少,成了世界公认的节能车。

3.大力推行能源消费多样化政策,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20世纪的前两次石油危机对日本经济造成重大冲击。此后,日本决定调整能源战略,实施能源多样化方针,增加液化天然气的使用,发展核能和水力发电,并加强对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燃料电池以及其他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日本政府于1980年专门制定了《石油替代能源法》,积极推进核能、天然气等替代能源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并取得明显效果。1973年石油在日本一次能源供给中所占的比重高达77.4%,目前已降到50%以下,而原子能和天然气的比重已分别提升至16.0%和12.4%。到2001年,天然气在日本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的比例已经从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的1.5%提高到13.8%,核电占日本能源消费的比例则达到14.1%。

4.石油战略的全民化。

1970年代初日本内阁针对危机即制定了石油紧急对策的纲要,减少对企业供应,要求国民自动节省石油和电力,全国范围内开展节能运动。整个1970年代,日本产业政策的重点由“资源能源多消耗型”转向了“省资源能源型”。

民间对政府的石油战略可谓投入了激动人心的热情。在厉行节能上,日本一直领先国际社会——节能技术先进、国民意识强、政府推动力度大。企业界对政府节能政策积极响应,经济团体联合会在1997年6月制定“经团联环境自主行动计划”。不少大企业像东芝、松下甚至把节能作为他们提高竞争力的战略之一。

70.发达国家的石油安全战略对我国有何启示?

随着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石油安全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各大石油消费国纷纷制定和实施了其国家石油安全战略。

目前西方各国石油安全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增加本国的石油生产,提高石油利用效率,全力开拓国外石油资源,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开展国际能源合作,并运用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各种手段建立和加强其石油安全保障体系,以保证本国的经济、政治安全并力图影响和控制世界局势。深入了解这些国家的石油安全战略,对于中国国家石油安全战略的研究与决策颇有启发意义。

综合美日等国国家石油安全战略的内容与实施情况,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某些共同的特点,值得我们注意,并对我们结合本国情况,构建中国的石油安全战略以重要启示。

其一,重视和增加勘探开发投入,拥有充足的石油资源储备,从根本上保障石油的安全供应。

拥有充足的石油资源储备比储存石油更安全、保险。为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防止石油供应突然中断给国家造成危害,美、日等国采取的一系列能源保障措施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增加石油投资,更多地拥有资源储量。例如,英国和挪威扩大北海石油勘探规模。美国政府为了增加石油储量也鼓励石油公司增加勘探开发投资,投资地区不是仅局限于国内,还将大量资本投向国外石油前景良好地区,如加拿大和北海地区及一些发展中国家。90年代以来美国各石油公司在海外投资都高于在国内投资,其中1991年海外勘探开发投资总额为337亿美元,是其国内投资的两倍。

日本的行动则更为积极主动。由于日本国内资源贫乏,所以其开发石油资源的力量全部集中到海外。在日本政府对本国公司到境外勘探开发石油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下,日本公司以多种方式参与国外油气合作,如购买股份参与开发,签订产量分成协议,签订各种转让协议,直接投资开发油田等等,以图拥有更多的油气资源和获得更多的股份油。

同样的道理,中国石油安全供应的根本保证应是立足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力量的发展上,鼓励中国石油企业参与国内和国际石油资源合作,寻找并拥有更多的石油资源,这样石油供应的安全才有长久的、可靠的保障。

其二,努力使石油进口的来源多样化,分散石油进口的风险。

中东地区是世界的“大油库”,已探明可采石油储量占世界的66%,其石油输出量占世界石油市场的接近一半;中东又是世界的“火药库”,政治、经济、民族、宗教各种矛盾与斗争复杂而尖锐,经常发生的政治动荡和军事冲突严重影响世界石油的安全供应,自50年代以来,中东先后十几次发生了石油供应中断事件,其中三次造成了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因此,西方各国在积极插手中东事务、竭力控制中东资源的同时,无不努力寻求油气进口来源的多样化,分散进口来源,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避免某一进口来源发生供应中断时或受到威胁时所带来的被动局面。

美国大部分石油进口来自西半球,即其周边较可靠的地区和国家,与之相应的一个明显倾向,则是近年来着力减少其从中东的石油进口,减少对动荡不定的中东地区的依赖程度,从1990年的25.0%,降到1996年的17.54%。

分散石油进口来源也是日本的基本做法。日本已制订并开始实施“欧亚大陆外交”,力图从中亚高加索地区获得稳定的能源供应。1995年4月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访日期间,日本就向哈提供了l0亿美元的投资,帮助哈解决石油加工和运输问题。目前,日本正积极地投入修建从土库曼斯坦经中国到日本的长达8000公里、耗资220亿美元的天然气输送管道的工程,都是为了拓展油气来源,增大油气供应的安全系数。

在我国的原油进口结构中,中东原油的比例几年来呈较快上升趋势,1996年已达到1196万吨,已占原油进口总量的52.9%,预计我国今后对中东原油的进口量将会继续增多,比例还将提高,石油供应的风险也将会进一步增大。这是一个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严峻局面。

其三,国家、政府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石油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都是高度市场经济化的社会,其从事石油业活动的基本上都是以获利为目的的工商企业。但是,众所周知,石油不仅是一种商品财富,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具有政治特性,能够产生种种政治后果,影响整个国家的稳定与安全,所以,西方国家的政府机构及其领导人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介入石油活动,运用政治的、军事的、外交的和法律的各种手段,发挥影响,保持国家对国内外石油资源的有效控制。

美国政府总是动用一切力量保护美国石油公司的海外投资,在西半球和前苏联地区的石油开发建设中,美国的驻外使馆担当着鸣锣开道的角色;在非洲,美国的石油公司在排挤法国的石油公司,其后台也是美国政府。

如果说美国的石油公司活动基本上还属于自发性的市场行为,那么日本则主要是政府的自觉行动。日本政府对海外石油勘探开发做了大量的调查,成立了国家石油公司(1978年以前是名为石油开发公团的政府机关,以后改称日本国家石油公司),并采取一系列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鼓励其石油企业从事海外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以图拥有更多的油气资源和获得更多的股份油。

为保证国家石油安全,西方国家无一例外地都是法律先行,制定完善的石油法律法规体系,利用法律对石油资源和石油的生产、消费、进口、储备等进行强有力的政府控制。美国有《能源政策与节约法》、《综合预算调节法》、《内政部和相关机构拨款法》、《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日本有《基本石油法》和《石油储备法》;德国有《能源安全保障法》和《石油储备法》。

西方国家制定和实施石油安全战略的情况充分说明,由于石油所具有的政治特性,事关国家发展与安全的大局,所以一个国家所需石油的安全供应,在某种意义上,是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生命线”。

中国自1993年开始由石油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后,进口国外石油的比重不断加大,不安全因素迅速增加,这是我国石油安全将长期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因此,1997年上半年,有关领导与专家研究论证了初步的“中国国家石油安全战略”方案,提供国家领导人决策参考。所提出的我国石油安全战略总的方针是:立足国内,开拓国际,抑制消费,建立储备,保持长期稳定的石油供应,保障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安全。

71.发达国家如何进行石油储备?

所谓战略石油储备,是应对短期石油供应冲击,比如说应对大规模减少或中断时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本身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以保障原油的不间断供给为目的,同时具有平抑国内油价异常波动的功能。

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不断上升。中国2003年的石油消耗量达到2.5亿吨,其中进口量为9112万吨,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达到35%。目前,由于尚没有战略性储备库存,中国石油系统内部原油的综合储备天数仅为21.6天,因此,中国对石油突发性供应中断和油价大幅度波动的应变能力较差。未来随着进口石油数量的增加和国际市场油价的波动,进口石油资源的安全性日益严重。而与石油高价位相比,国际局势紧张,尤其是战争时的石油供应保障更加紧迫。因此,我们有必要参考发达国家的石油储备情况,建立自己的石油储备。以下是对美日等相关方面的介绍。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国,其石油储备体系包括民间的商业储备和政府的战略储备两部分。战略石油储备完全由政府承担,并授权能源部具体负责。美国于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的1975年,由国会授权政府开始兴建庞大的应急石油储备体系。由于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度相当高,美国政府对石油储备问题备加重视,并主要着眼于政府直接掌握的“战略石油储备(StrategicPetrol-

eumReserve,简称SPR)”。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的动用必须由总统签字,石油储备的日常管理由能源部专设的办公室负责。美国能源部(DOE)负责管理用做战略储备的石油,有权进行必要的更换,包括将品质不合适的原油置换成高质量原油,也可以临时性借调有限数量的原油,帮助石油公司解决因运输等造成的暂时困难。

美国自1975年开始兴建庞大的应急石油储备体系。1977年进行了第一次政府购买。1981年,尽管当时油价很高,美国购进的战略石油储备仍高达每天33.6万桶。为此,美国政府至1991年已为战略石油储备拨款190亿美元,其中购买原油用了160亿美元,其余30亿用于设施建设。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总量目前已达到6亿桶。

海湾危机期间,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海湾战争之所以并未引起油价如大多数人战前所估计的那样上涨,主要原因是美国动用了战略石油储备。动用战略石油储备起到了稳定市场供应,稳定人心和平抑市场原油价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庞大的战略石油储备成为美国对付海湾危机、发起对伊拉克战争的强大后盾,是美国一系列国际军事、外交行动能够奏效的关键因素。战略石油储备作为对付危机、维护石油安全的一张王牌,其作用已得到美国政界认同,并被国际上的有关人士看重。

同类推荐
  • 经济学常识1000问

    经济学常识1000问

    作为如今社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经济”当之无愧——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经济学更是大行其道,成为最热门的研究领域,科学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抽象的学问。一门科学,必有一套自己的概念和体系,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古代大臣们对经济问题的真知灼见,也许有不世之功,但不系统、不规范,都不是经济学。经济学这门学问,是对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进行理论的、应用的、历史的以及有关方法的研究的各类学科的总称,是20世纪的显学,其根本作用是富国裕民。照理说,这样的学问一定历史悠久,可是,正相反,经济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科学。
  • 中国2014:改革升挡

    中国2014:改革升挡

    随着十八界三中全会公告和《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决定》的公布,中国新一轮改革已经开启。国人的关注点也由是否重启改革转变为如何落实中央的政策。根据这一特点,本书选取各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企业家,就其所从事的研究、行业献言献策。为了力求拨开改革的迷雾,推动社会将改革的道路坚定走下去。书中选取的文章尖锐而犀利的指出中国在各领域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当采取的措施,学者、企业家思维力度之强,行文尺度之大,充分展现了改革的勇气与智慧。
  • 经济学常识全知道

    经济学常识全知道

    本书为“知识大百科”系列之一,结合大众实际生活,系统介绍经济学知识。
  • 创新力:江宁民企创新故事

    创新力:江宁民企创新故事

    本书从多个侧面概述了南京市江宁区民营企业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取得的辉煌成就,记叙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本书认为,创新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全书内容有报道、有分析,有深度、有温度,洋溢着正能量。
  •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任何灾难——经济领域的或其他方面的,余波中不可避免的互相谴责、推诿已经滋生出许多政治性的修辞和政治性的导向宣传,其中许多反反复复见诸媒体,并有一部分现身学术界。因此,要想穿越政治迷雾,理解究竟是什么将我们带到了何处,关键在于将事实与辞藻剥离。否则,我们的研究工作将难免成为无益的延伸,甚至是重复。
热门推荐
  • 囚龙出

    囚龙出

    罪囚之人,皆已认命,百受压迫。罪囚之人,皆无斗志,逆来顺受。我为罪囚,不信天,不信命,打破枷锁,为求自由。我为罪囚,破狱,破国,破天,为求正义。我为罪囚,我可执枪跨马,亦可维护心中公义。这地囚我,我便踏地而出,这天囚我,我便捅破这天。
  • 凌天武神王

    凌天武神王

    一本无名的功法,一个稚嫩的少年。一段传奇的旅途,一场精彩的人生。传闻大陆的亘古时期,有至强者手可摘星辰,臂能揽日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弃少修真

    弃少修真

    华夏第一家族弃子夏天他被家族赶出了家门但是机缘巧合下捡到一枚戒指从此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成地球唯一一个修真者从此各色美女全都投到怀抱里来,携美一路杀伐,万物见了也要跪拜,吾为宇宙大主宰。
  • 创世泰拉

    创世泰拉

    未知陨石“泰拉”所带来的高纯度能量集合体,夹带着神秘的宇宙病毒,在降临地球的那一刻,变成无数流星雨发散到每个角落,沉睡的远古生物,未知病毒的感染,全球的疯狂进化,人类异能觉醒,远古血脉激活,智脑科技重置了世界,通往宇宙世界的大舞台,揭开迷离扑朔的创世之战,白子,黑子,罗刹之魂白羽,修罗之魂将臣,虚空之灾背后的意图到底是什么?泰拉白子之手推动着历史的齿轮……这一切都是出自创世陨石“泰拉”,白子之手,将进化历程缩短几亿年……
  • 等爱的女人

    等爱的女人

    明知道爱情那么伤,女人依旧飞蛾扑火。单纯如瑞君,勇敢如宁子,另类如樱桃,传统如小慧……天壤之别的女人都为爱苦苦等待。一幅画,展开一段爱情旅程,也许它太过短暂,但对初涉爱河的瑞君,就是一种刻骨铭心;几段不如意的爱恋,从爱入膏肓到破茧化蝶,宁子的爱情永不落幕;迷一样的樱桃,她的故事令人发笑,又令人瞠目;小慧,这个最平凡的女子,却令人羡慕地拥有爱情与事业;还有小喇叭同事莉莉、变态女上司方洁、天使般美丽的李婉……她们的故事各有各的精彩。有飞蛾扑火的女人,就有在爱情里绝对强势的男人。画家池原、商人海先生、企业家张总、同学陈峰、异国情侣CHARLES……各色男人波澜不惊地来了又去,留下唏嘘与回味……不管是遭遇幸运还是挫败,她们都是等爱的女人,为着那个爱情童话,脆弱,坚强而又美丽。
  • 吸血鬼学校

    吸血鬼学校

    莫名其妙的入学通知书,偏僻神秘的学校,这个学校的学生竟然分为两批?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密?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 步入尘埃

    步入尘埃

    左手理想,右手爱情。你会选择哪个?二者都可兼得,你是不是太贪心。二者都已兼得,你是不是在说谎。年少时,那束光,镂刻于心。再回首,我已小荷露角,而你早已消弭。我们,都步入了尘埃。
  • 我真的忘记了元素啊喂

    我真的忘记了元素啊喂

    你叫李致远,作为天选之子你失忆了,忘记了自己的元素,这能忍这能忍?于是你和八位守护者踏上了守护世界和寻找自己元素的道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