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67000000002

第2章 大漠瀚海展宏图--记宁夏银湖农林牧开发有限公司经理郭有(1)

葛林

1

1968年3月6日,郭有出生在宁夏盐池县高沙窝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郭有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上面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郭有的出生,自然给这个家庭带来的是添丁增子的喜庆,但喜庆过后,很快便又有了一层忧愁--高沙窝是个穷苦的地方,养活一个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父亲给孩子起名叫郭有,就是期望着这孩子将来的日子能过得好、过得富有。

如今38年过去了,父亲当年在沙边地上种下的那些树木已经成材,长得参天般高了。郭有就是父亲辛勤栽种的一棵大树,这棵大树枝繁叶茂,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扯起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郭有是真的有了,他在家乡盐池县高沙窝有了一个网围栏加工厂,这个加工厂每年可生产网围栏丝500万米,给国家上缴36万元的税金,为村上的父老乡亲解决数十个剩余劳力,为改变家乡的穷困面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郭有是真的有了,他在宁夏灵武市狼皮子梁那地方,投资1800万元,搞沙漠开发、生态治理,创建了一个有1.1万多亩土地的生态园区。如今园区内的中草药种植和肉羊养殖,每年都有数百万元的经济收入。

郭有是真的有了,他还有了自己的甘草加工厂、肉羊养殖场。有专家曾给郭有的固定资产作过估算,那是一个连郭有自己也感到吃惊、感到欣喜、感到振奋的数字。

2

眼前的郭有,长得人高马大,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可谁又能想得到呢,小时候的郭有却是个体弱多病的孩子。10岁那年,郭有生了一场大病--哮喘,平日里,老觉着气不够用,只是张着嘴喘,这天地多么大的,怎么气就不够用了呢?看着村里的那些和他一般大的小伙伴们满天地里疯跑着玩耍,他就羡慕得很,可他却和他们玩不到一起去,他不能跑动,不能上树掏鸟,也不能到沙地上去拔沙葱,稍活动大了点儿,小脸儿就被憋得又青又紫。被那病折磨着,人就瘦成了弱弱的一棵杨树苗了,高沙窝那地方风大,村人常要担心,怕哪一天一场风来,就把这娃给刮跑了。那时候郭有正在镇上的小学上二年级,人都病成这样了,这学就自然上不成了。一家人为了郭有的病,犯了愁,一个娃娃就喘成这样,长大了又会怎么样呢?

孩子毕竟是爹娘身上的肉,一家人商议着要给郭有治病。他们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拿出去卖了,凑了一些钱,把郭有送到了县上的医院,县上的医院没有治好,父亲又带着他到了银川的大医院。银川的医院虽然大,医术固然高明,可却没能把郭有的病治好。哮喘病是一种慢性病,慢性病的治疗是心急不得的。

在那几年里,家里原本就穷,因为郭有的病,日子过得越发拮据起来。

1982年春夏相交之季,有一天早晨醒来,郭有突然感觉到了屋外的空气是那么新鲜,草地上的野花开得那么多那么美,他不喘了,呼吸变得流畅起来,整整折磨了他4年的疾病,在这个夏天里终于痊愈了。

郭有的病好了,但他却没有能再次走进学校。那年郭有14岁了,如果再让他走进教室,和那些比他小四五岁的孩子们坐在一起读书,对郭有来说,是一件很让他脸红的事情。郭有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对那种没面子的事,他是不会去做的。恰好这一年,中国的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革,生产队解散了,土地分包给了个人。郭有一家分得了十几亩的土地,还分得了20多只羊。家里正需要劳力,父亲对郭有说,病好了,既然不能上学了,就去放羊吧。

一年过去了,家里的羊群在郭有的精心放牧下,由20多只繁殖到了30多只,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年,他家的羊群就会像天上的白云一样多了呢。

郭有是个有理想的孩子,在草原上,他一边看着羊群安静地吃草,一边看着天边的白云羊群一样涌动着,他知道在那白云飘动的地方,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城市,前些年父亲带他去那城市看病,让他认识到了那城市的繁华与美丽。

一只鹰舒展了双翅,从他的头顶飞过去,向天边上那片白云飞去,在郭有的意识里,那只鹰一定是向那座城市飞去的,那时候他多想也能有一双翅膀啊,如果他也有一双翅膀,一定要飞到那座梦一样的地方去的。

十几年以后,当他第一次乘坐飞机飞向天空的时候,看着身下的白云和白云下面那细若银线的江河,他在心里说:"我比那只鹰飞得还要高啊。"

3

1983年的春天,宁夏刮了一场有史以来罕见的强风暴,那场风暴,让宁夏的农业生产和人畜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那场风暴,让郭有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郭有回忆说,那天午后,他正在滩里放羊,天是暖暖的,太阳在头顶朗朗地照着,若是在平日里,这时刻总会有那么几只百灵鸟远远近近地唱着动听的歌。可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天所有的百灵鸟不知道都去了哪里,天地间充满着的是大风暴到来之前的那种可怕的寂静。羊是很有灵性的,它们似乎感受到了一种危险,它们不再吃草,纷纷向郭有围拢过来,把郭有围拢在中间,它们是想从郭有这里获得一种安全和依靠。从羊群这种反常的举动里,郭有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他抬头向远处看去,在远处的天底下,蓦然之间就有了一堵灰黄色的大墙。这堵大墙以极快的速度在增高增大,随着它的逼近,整个草原似乎也颤抖起来。郭有惊叫了一声:"大风来了。"就急忙赶着羊群回家。但风来得太快了也太猛烈了,郭有和他的羊群刚刚走到半路,那风就铺天盖地地卷过来了,一只小羊羔被风卷起,倏忽之间就不见了踪影。郭有紧紧地抓着羊群中最大的那只头羊,艰难地向家的方向走去,那时候已经看不见家了,东南西北都分辨不清。有不少人遇到这样的灾难,就是因为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家才丢失了性命的。郭有凭着他的灵性,最终还是带着他的羊群回到了家里。这时候的羊有一大半都被风刮走了,回来的只有十余只,这对郭有一家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损失。第二天风停了,郭有和家里人到草原上去找羊,当他把一只又一只被风沙闷死的羊从沙子里扒出来的时候,他的心里难过极了,也后怕极了,那时他就想,如果昨天的风再大一点,如果他找不到家了,那后果将会是怎么样的呢?也就从那一天开始,郭有决心要离开这风沙肆虐的地方,他要到外面去闯世界。

4

郭有告别了家人,带着他平时挖甘草攒下的120块钱,就闯到银川来了,那一年郭有刚满15岁。

和家乡县城盐池相比,银川可是座大城市。这座城市很繁华,但也很陌生。他满怀着一腔希望来到城里,可进了城,举目四顾,没有一个他所认识的人,心里不由得就茫然无措起来。他在街上一连流浪了好几天,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活路。那是夏天,天很热,他发现街上有不少和他一般大的孩子背着一个冰棍儿箱在卖冰棍儿,他的心怦然一动,就去买了一根冰棍儿。他一边吃着冰棍儿一边就和那卖冰棍儿的男孩子攀谈起来,他们谈得很投机。中午的时候,他又请那个男孩吃了一碗羊肉面条,一来二去,很快他们成了好朋友。末了,他向那男孩说了自己的想法,他说他也想卖冰棍儿,不知道男孩肯不肯帮忙?那卖冰棍儿的男孩是很讲义气的,当时就拍着胸脯说:"你放心,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在那个男孩的帮助下,郭有花了6元钱到迎宾楼租了一个冰棍儿箱,在银川的街头开始卖起了冰棍儿。郭有的创业之路就从这里开始了。

郭有说,你可千万别小瞧了卖冰棍这活儿,其实里面的利润还是很可观的,那时候一根冰棍儿从迎宾楼批发出来是3.5分,卖出去是5分,一根冰棍儿的利润是1.5分。一箱冰棍200根,卖完了就能赚3块钱。正常情况下一天少说也能卖2箱,若是到了节假日,四五箱也能卖。这样一个月算下来,就赚了300元。300元现在不算个啥,可在那时候就很了不得了,你知道那时候工厂里一个有技术的工人一个月才拿七八十。一个政府里的科长也才拿七八十啊。你说你一个卖冰棍的娃娃,一个月就挣了300块,那还不让人乐坏了。当然卖冰棍儿是有季节的,也就5、6、7、8、9月几个月吧,一到了秋天天凉了就卖不动了,就得另想出路了。

冰棍儿卖不动了,郭有就开始卖水果。卖水果的利也不错,郭有还是很高兴的。这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情,让郭有又踏上一个新台阶。

那一天,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来到郭有的摊上买苹果,买了苹果却不走,一边吃苹果一边看郭有,一会儿对郭有说:"小伙子,我看你人挺机灵的,总不能一辈子卖水果吧,想不想学门手艺啊?"郭有看那人也是个忠厚的人,就说:"学手艺当然好,可没有师傅啊?"那人说:"你要想学就跟我去吧,我给你当师傅。"郭有看了一会儿那人,觉着这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不知为什么偏就让自己给撞上了。郭有问那人是做啥手艺的?那人说:"油漆匠。学会了这手艺,保你一辈子吃喝不愁,怎么样啊,想干了就走。"郭有二话没说,卷起水果摊子就跟那人走了,摊子上还剩半袋子苹果,也不卖了,全送给师傅了,就权当给师傅一家的见面礼。

5

打那以后,郭有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向前走了。他先是学会了油漆的活儿,承包了几项工程,挣了钱,眼看着市场上玻璃需求量大,他马上又转行开了个玻璃店,紧接着又开了个杂货店。郭有的脑子活、转得快、看得准,在那些年里,他是哪一行赚钱他就干哪一行,干哪一行都能赚钱。

1994年,郭有看到宁夏市场皮鞋很走俏,他又动了做皮鞋生意的心思,经过一番详细的调查了解,他发现市场上的大多数皮鞋都是从温州过来的。那时候他就想,温州人能做皮鞋,我们宁夏人也可以做皮鞋,做我们宁夏人的皮鞋。但做皮鞋需要设备,更重要的是需要技术。郭有放下了银川的生意,只身到了温州,找到了一家私立皮鞋厂,一边给人家打工,一边偷偷地学习制鞋技术。

郭有说在温州那一年里,他一天只能睡4个小时,尤其是到了夏天,天热得像个蒸笼,让北方去的人受不了。

郭有是吃过苦的人,不怕吃苦,郭有的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让那温州老板也深感敬佩。一年以后,郭有回到了宁夏,在银川注册成立了自己的皮鞋厂--金达皮鞋厂,并且在周边地区成立了6个皮鞋专卖店。郭有做生意是很讲信誉的,郭有在南方学习的时候,深得制鞋行业的奥秘,南方人极为聪明,他们不仅能用皮子、合成革做皮鞋,还可以用牛皮纸做皮鞋。郭有深知自己是宁夏人,他的产品大都是销售给宁夏的父老乡亲们的,那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所以他的鞋厂从来料到加工都是很严格的。有了这样的理念,他的皮鞋就做得式样美观,且价格低廉,很快就占领了市场。在那几年里,金达皮鞋厂的产品很受欢迎。

6

狼皮子梁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因其有一道沙梁,上面长满了一种灰色的刺,远远地看去很像狼的皮毛,狼皮子梁便因此而得名。狼皮子梁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每年春天,从毛乌素沙漠涌过来的流沙,借着强劲的风暴,大片大片地吞噬着这里的生态植被和沃野良田,严重地威胁到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计算,每年在风沙的威逼下,这里都要失去数百亩的农耕土地。为了治理这片沙漠,宁夏灵武市政府动员社会力量来这里投资搞开发建设。生在沙漠并身受风沙之苦的郭有,对这里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他闻讯后,立刻来狼皮子梁进行了一番认真的考察,于是,一个更为宏伟的建设蓝图在他胸中酝酿而成了。

1999年9月,郭有卖掉了他经营多年的金达皮鞋厂和6个皮鞋专卖店,筹集了860万元资金,毅然来到了狼皮子梁,承包了1.1万亩的沙荒地,注册成立了一个集荒沙地开发、生态治理、中草药种植以及羊只繁育为一体的民营企业--宁夏银湖沙生药材开发有限公司。

这时候有不少好心的亲戚朋友来劝他,说郭有啊,你的皮鞋生意那么好,你何必又要去搞那个什么荒沙开发呢?那些沙漠地,连草都不长,你去开发,你又能把它开发成个啥样子?还有人甚至说,郭有啊,你是钱多得没地方花了吗?要往那沙漠地里投,你搞那个沙漠治理,沙漠是那么好治理的吗?你吃苦受累不说,那是拿着钱打水漂。

郭有谢绝了亲友们的好心劝说,他坚信,他是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画出一幅最新最美的图画的。

这一年的10月,天逐渐地冷了起来,郭有购置了2台推土机,开始平整土地,他想在这个冬天里,先把土地平整出来,到了明年春天,就可以不失时机地着手种植了。农民出身的郭有,深知季节不等人的道理。

他所承包的那片沙荒地,放眼望去,沙丘连绵,没有一星一点的绿色植被。在沙地边缘,有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土坯房,是放羊人遗留下来的,他和几个开推土机的师傅,就住在那个小土房子里。沙漠里没有水,吃水要到1公里地外的地方去拉。冬天里风沙大,他们的住房四处漏风,沙子无孔不入,灌得到处都是;他们吃饭的时候,常常是吃过的碗底上有一层的沙子。郭有开玩笑地说,在那个冬天里,他所吃下去的沙子,差不多能有一大老碗了。

经过了3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平整出了500多亩的沙地。眼看着春节临近,他满怀着胜利的喜悦,赶回银川的家过年。那年的春节连着刮了两场大风,等春节一过,他便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工地。出现在他眼前的情景,让他叫苦不迭,那原本已经平整过的土地,又恢复了原来的面目,那些被推土机推走了的沙丘,一个一个竟然又回来了。数万元的资金,3个月的辛苦劳作,就这样被一场风给刮跑了。

郭有在那片土地上徘徊了很久,也思考了很久,也只有这时候他才真正领教了狼皮子梁的凶悍与无情。在他之前,也曾有十几个沙地承包者来这里搞开发,他们在这里洒下心血和汗水,可最终却没有能在这里站得住脚,一个一个都被风沙赶跑了,他们临走的时候,望着这片沙漠,都未免要发出一连串英雄无为的叹息。

郭有是个永不言败的人,他没有被最初的失败所压倒,而是重整旗鼓,从头再来。终于,沉寂了多日的狼皮子梁又一次响起了推土机的巨大的轰鸣声。

7

沙漠治理,那也是要讲科学技术的。只上过两年小学的郭有,深切地感受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一个伟人就曾经说过,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郭有凭着一种非凡的毅力,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他参加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了市场营销专科文凭。他从自己和别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并虚心地向专家咨询,向当地的老农请教,逐步地认识到,要搞现代沙漠开发,搞现代的种、养殖业,搞现代的农业企业,光凭吃苦蛮干是不行的,一定要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才能取得成功。

同类推荐
  • 赋税论

    赋税论

    对于想法幼稚不切实际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结婚主要想法或者唯一目的并不是为了繁衍后代,更不是为了生育适合某种特定职业的后代。可是,他们一旦有了孩子,还是会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而尽力培养他们。与此类似,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只是为了厘清自己脑海中烦躁不安的思绪,并没有想出版供人们学习参考,也不想解决什么现实中的问题。但是,既然这本书已经问世,而且适逢奥尔蒙德公爵即将出任爱尔兰总督之际,我还是认为它对于了解爱尔兰以及相关的其他地方的情况有些许借鉴意义,虽然可供借鉴的地方或许不多。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中国—东盟经贸新合作(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中国—东盟经贸新合作(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这是一本讲述如何建设发展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书籍,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其目的并不是要去建立一个实体,而是建立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是普通伙伴关系的升华,体现出成员之间强烈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包括空间认同、价值观认同,以及对区域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未来挑战的认同。
  • 迷航

    迷航

    本书是全球航空运输业公认的一部管理“圣经”。全世界多家航空院校将其作为必修教材,还有很多院校将其列为课外参考读物,其在业界的影响可见一斑。本书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航空公司的运营、规划、市场营销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是航空运输专业学生,以及所有与航空运输行业相关的人员的一本难得的参考书。
  • 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

    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尽力还原经济学的本来面貌,剔除了经济学中那些枯燥、抽象的数学函数和定理法则,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揭示其中的经济学原理,让您在轻松的阅读中,真正掌握这门会使您的人生更加幸福的学问。全书共分12篇,以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骨架,以古今中外的经济学现象为血肉,几乎涵盖了经济学的各个专业和领域,囊括了国内最新、最经典的经济学概念,生动而又严谨地阐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经济学热门话题,可以说是一部经济学知识的百科全书。
  • 经典品牌故事全集

    经典品牌故事全集

    本书通过200多个生动翔实的品牌故事,将世界名牌的品牌之道呈现在读者面前,帮助读者借鉴成功的经验,吸取他们失败的教训,不论是品牌的经营者,还是品牌的使用者,只要一册在手,您一定会受益非浅。
热门推荐
  • exo之十二殿下的宠妻

    exo之十二殿下的宠妻

    宋茗误打误撞救了一个神人,他来自神族,本是下凡寻找神族圣女的使者,却爱上了人类,那人伤害了他,他以为永远也找不到圣女了,结果却恰巧被圣女所救,这位圣女就是宋茗。宋茗来到神界,神族女皇却将十二个美男赐予她……宋茗:我的天哪!神族竟然是女尊男卑的世界!等等,这好像不是重点……什么,我一下子就有了十二的老公,有木有搞错啦!不带这么狗血的!不过这十二个老公挺帅的说……本文主exo十二只,偏勋鹿灿白凡桃兴,不喜勿入坑。
  • 犹太人教你的14堂理财课

    犹太人教你的14堂理财课

    有着数千年文明的犹太民族,虽然没有留下什么特别值得骄傲的宫殿和建筑,但却给世人留下了永恒的智慧,而这智慧正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也正是凭借着这些智慧,到了最近1000年左右,犹太人摘取了“世界第一商人”的桂冠,他们在其他领域的成就也让世人叹为观止。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很难再找到一个民族像犹太民族那样,在5000多年的历史中,竟有2000多年流离失所,行走天涯,且屡遭屠戮。他们在世界各地流浪,没有一种力量可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复旦成功学习法

    复旦成功学习法

    本书是复旦学子满腹经纶献秘方,成功学习来自成功的方法,明确目的,掌握方法,持之一恒,你就能登堂入室考复旦了。俗话说:“考场如战场”。这话一点不假,试想全国几百万考生而大学不过几千所,因此,这“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阵势不能不给考生及家长的心理上带来莫大的压力。
  • 剑灵俏皮王妃

    剑灵俏皮王妃

    帝级杀手云惜摆脱了前世木偶般地生活,依靠自己体内的灵石穿越到了修灵的异界大陆—瑰灵大陆。但却穿越成了剑灵!她失去了记忆,与异界美男签订了契约。唯一与其它的剑灵不同的是:她拥有自己的智慧。她身藏银珑空间,组精英战队,炼神丹,斩妖魔…看她如何得美男倾心!
  • 斗罗之百兽

    斗罗之百兽

    穿越斗罗大陆绝世唐门时代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留下属于主角的神话
  • 小道士修真记

    小道士修真记

    小道士不会任何除鬼降魔之术,却走上了修真之路,潇潇洒洒,好生逍遥,邂逅狐仙,建佣兵军团,从师上古龙皇,修得奇异功法,欲知后事如何,嘿嘿,自己进来看……
  • 霸宠萌妻:错惹冷酷总裁

    霸宠萌妻:错惹冷酷总裁

    她偷偷潜入酒店,在咖啡里下药,一觉醒来却发现睡错了人!此时不逃更待何时?谁知某个霸道冷酷的男人拿着一碟“证据”摆在她的面前,咬牙切齿道:“苏颜言,你敢不负责?”某女顿时脸红心跳,“我…梦游了……”于是胸咚壁咚啪啪啪,精彩的画面又重复播放,当小绵羊遇上大灰狼,通常后果只有一个被“吃掉”。“陌翊辰,我要翻身做主人。”想在上,打赢他再说。
  • 惊神之境

    惊神之境

    比神鬼更可怕的,永远是人心!这只是个简单而又平凡的故事,请容我在余下的时间里娓娓道来。
  • 一树烟柳碧玉妆

    一树烟柳碧玉妆

    故事里有三个主人公:郕国的二世子赢祌和、祁国的小“庶民”姬梓溪、雍国开国君主邕緹。生活背景不同,人生经历不同,造就了三个性格不同的人在六国混战时被卷入一个又一个阴谋,最后在战争和疫情中,放下仇怨,从小爱中升华。在经历了大起大落大是大非后每个人都找到了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