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90100000018

第18章 清代道教的世俗化过程

清代满族贵族兴起于关外,入关之前信奉藏传佛教,入关后重视利用儒学治国,对道教虽仍予以保护,但远不及明代那样尊崇。

清初顺治、康熙、雍正3朝为笼络道教,开始对道教重视和利用,依明代旧例,封赠正一真人,令其掌管天下道教。

1651年,第五十二代天师张应京入朝觐见,清顺治帝敕授正一嗣教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给一品印。随后,第五十三代天师张洪任入觐,袭封大真人,并敕免本户及龙虎山上清宫各色徭役。

清代康熙皇帝曾命第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进香五岳,祁雨治河,袭封大真人,授给光禄大夫品级。清雍正皇帝笃信禅宗,对道教方术亦感兴趣,认为“道教炼气凝神,与儒家存心养气之旨不悖”。

清代雍正皇帝提倡三教各有所长,缺一不可,故对道教的功用也给予肯定,对天师后嗣张锡麟及龙虎山道士娄近垣优礼有加。

1727年,第五十五代天师张锡麟入觐,清雍正帝依前朝旧例,袭封大真人,授光禄大夫。雍正皇帝晚年多病,曾召龙虎山正一道士娄近垣入宫,设坛礼斗,以符水治病有验。娄近垣因此被封为妙应真人,赐四品龙虎山提点,又拨官银修葺龙虎山宫观,置买香火田数千亩。

娄近垣在清代正一道士中最有学问,撰有《龙虎山志》18卷,文字通达。又撰《阐真篇》,对禅宗及全真道内修法颇有见识,被选入清雍正年间所编的《御选语录》。

清代初年,全真道龙门派宗师王常月应运而出,以振兴道教,恢复祖风自任,传戒弘教,使明代沉寂已久的全真龙门派出现了中兴景象。

王常月,号昆阳子,山西潞安人。少年出家云游四方,参访明师50余人,得龙门派第六代律师赵真嵩之传,成为第七代龙门律师。王常月受师父之嘱托,看准时势,改革旧制,以公开传戒度人出家,整顿教规作为振兴宗门的主要手段。

清军入关时,王常月即从隐居的嵩山北上京师,挂单于北京白云观,被道众推举为方丈。王常月奉旨主讲白云观,登坛说戒,度弟子千余人,一时南北道流纷纷来京受戒。在八方归附的形势下,他的传戒活动也得到了清政府的许可。

1669年,王常月率弟子詹守椿、邵守善等南下,在南京、杭州、湖州、武当山等地立坛说戒,皈依受戒者甚多,龙门教团于是大盛。

王常月著有《碧苑坛经》2卷,又名《龙门心法》,是弟子们整理他在南京碧苑登坛说戒的语录而成。龙门派所传戒法分为初真戒、中极戒、天仙大戒三级,王常月将此三级戒作为实践真功的基础。

王常月羽化后,其弟子继续在东南江折诸省开坛传戒,形成不少龙门支派。清康熙帝敕赠“抱一高士”,命于其墓上建堂塑像,每年都派官致祭。

例如:黄虚堂开创苏州浒墅关太微律院支派,其弟子有孙碧阳;金筑老人盛青涯开创余杭金筑坪天柱观支派,门下有潘牧心、王洞阳、潘天涯等递相嗣传;吕云隐开戒于苏州冠山,门庭颇盛,其弟子吕全阳、鲍三阳、樊初阳、丘寅阳、徐艮阳、钱函阳、孙则阳、归南阳、邵悟真等人,活动于苏州、无锡、湖州一带;陶靖庵开创湖州金盖山纯阳宫云巢支派,门下有陶石庵、徐紫垣、徐隆严等相继嗣传。

清代龙门律宗除王常月门下诸派外,还有与王常月同辈的沈常敬所传派系。沈常敬隐居江苏茅山,门下有孙守一、高守圆等大弟子。

孙守一弟子周太朗,开创栖霞金鼓洞支派,四方从学者达千余人。孙氏另一弟子范太清,住持天台山崇道观,为东南龙门派一大道场。

周太朗再传弟子沈一炳、闵一得,均为清代道教内丹术著名学者。闵一得住持金盖山纯阳宫,撰《金盖心灯》8卷,详记明清龙门派传承历史。又编辑《古书隐楼丛书》,收明清道书28种,多为内丹学著作。

除东南地区外,清初至清乾嘉年间,全国各地,甚至全真道历来影响甚微的东北、西北、西南地区,也都出现龙门派活动的踪迹。

在东北,有辽阳道士郭守真于明末赴马鞍山师事龙门第7代道士李常明,后返归辽东,隐居本溪铁刹山八宝云光洞修道30余年。康熙初年应盛京将军乌库礼之请,住持盛京即沈阳太清宫传戒,受戒者先后达数百人。

在西北,有龙门派第十一代道士刘一明,隐居甘肃金县栖云山修炼多年,往来于兰州,陇上士庶多与之交往。刘精通内丹易学,著有《道书十二种》,流传颇广。在江西有龙门第八代道士徐守诚,隐居西山修炼,门下有谭太智、张太玄、熊太岸等弟子。

在广东有龙门派第十一代道士曾一贯,于康熙年间入罗浮山任冲虚观住持,其徒柯阳桂门下弟子百余人。

在四川有龙门第十代道士陈清觉,于清康熙初年从湖北武当山来到青城山,后住持成都二仙庵,开创龙门碧台丹洞宗。二仙庵与武昌长春观、西安八仙庵并称为天下龙门派大丛林。

在云南鸡足山,还有被称作“龙门西竺心宗”的特殊道派。该派创始人鸡足道者原名野怛婆阇,本为月支国人,自称元末从印度来滇,精通“西竺斗法”,常诵咒不绝。1659年鸡足道者赴北京白云观皈依王常月门下,受龙门戒法,改名黄守中,成为龙门派8代弟子。后归鸡足山,创“龙门西竺心宗”。直至1790年,闵一得游历鸡足山,还曾见到黄守中,并从他受西竺斗法而归。

自明末清初至清代中期,全真道龙门派遍传全国各地,其势力远远超过正一道派及其他全真道派,与佛教“五家七宗”中的临济宗地位相当,故世有“龙门、临济半天下”之说。

自清乾隆时期起,清政府对道教活动的限制日趋严格。清乾隆帝将正一道的组织发展限制在龙虎山,禁止到其他地方传道授箓,又将正一真人的品秩由二品降至五品。清道光时更下令停止正一真人上京朝觐,正一道与执政者的关系被隔绝。

清乾隆以后,道教的地位不断下降,组织发展基本停滞,教理教义毫无创新。但正一道在民间,其活动还在进行,在民众中还是有影响的,并向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中传播。

据清康熙年间的1661年统计,全国道士有21286人,约为僧尼总数的五分之一。自清乾隆年间废除僧道度牒制以后,僧道数量增长很快。而且随着清代疆域的开拓,汉族向边疆地区迁移,一些原来很少有道教的地区,如东北、新疆、内蒙古、台湾等地,也陆续建起道教宫观,有道士住持,供奉香火。

据《诸真宗派总簿》所记,正一派、茅山派、清微派、灵宝派、净明派等符箓道派至清末皆传承不绝,尤以正一派、清微派两派分支最多。

此外还有西河派、天山派、奉真武大帝的武当派,以及九宫山派、张玉皇高上派等正一支派。这些道派虽传承不绝,但其学说及修持方法多已相互融合,彼此区别不大。

清代,在道教音乐管理上基本沿袭明代旧制。北京的东岳庙、蟠桃宫、吕祖祠、岳庙、关庙均属神乐观,居乐舞生,平时著道装,蓄发住庙,但可有家室,父子世袭。遇有朝廷盛典,即奉诏入宫参加祭典仪式。演奏的乐曲属宫廷祭典音乐,使用乐器比较多,雄壮宏伟而又不失欢快。

在民间,道教音乐与各地的地方曲调广泛地融合,形成各地不同的道教音乐风格。伴随着道教的世俗化过程,道教音乐走上了多样化、地区化的道路。

[旁注]

藏传佛教 或称藏语系佛教,又称为喇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藏传佛教是以大乘佛教为主,其下又可分成密教与显教传承。虽然藏传佛教中并没有小乘佛教传承,但是说一切有部及经量部对藏传佛教的形成,仍有很深远的影响。

徭役 封建社会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古代,凡国家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皆称为徭役,包括力役和兵役两部分。它是国家强加于人民身上的又一沉重负担。起源很早,《礼记·王制》中有关于周代征发徭役的规定。以后历代徭役名目繁多。

羽化 道士修炼到极致,跳出生死轮回、生老病死,是谓羽化成仙。羽化源自古代阴阳学,古人认为,阳气产生于盘古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阴阳比较平均的就演化成了人。因此古人相信通过修炼可以羽化成仙。有道高士去世也被称为羽化。

五家七宗 我国南宗禅各派的总称,又称五派七流。即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等五家,加上由临济宗分出的黄龙派和杨岐派,合称为七宗。禅宗分为六祖惠能的南宗禅及神秀的北宗禅。此中,北宗禅主张渐悟,不久即衰落;南宗禅主张顿悟,在中唐以后渐兴,成为禅宗主流,而传衍出五家七宗诸派。

神乐观 官署名。明洪武年间的1378年置,属太常寺,掌祭祀天地、神祇及宗高、社稷时乐舞,由提点、知观等官主管。清初沿置,乾隆年间改观为所,知观为知所,后又改所为署,改提点为署正,知所为署丞,属乐部。

[阅读链接]

北京白云观一直以《全真正韵》之发源地和正宗而著称。清代初期,受清皇室支持,全真第七代祖师王常月奉旨公开在北京白云观举行传戒的****。一时之间,全真著名斋醮大家云集北京,登坛演法,全真科仪、经韵等得到全国性的演练与统一。

白云观的道教音乐用的是韵腔,属于全真正韵的《十方韵》。据传,清末白云观主持孟永,为留住过往云游的道家高士,共礼三清,光大白云观,他把道家通用的音乐进行了修订,加入北京地方的特色,把《十方韵》改为《北京韵》后,从此闻名仙林。

同类推荐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十大弟子传:佛教传记经典系列

    十大弟子传:佛教传记经典系列

    在佛陀的十大比丘弟子中,像舍利弗、目犍连,本是外道的学者或领袖;迦旃延、大迦叶,也是婆罗门的权威和长老,但他们一皈依佛陀,就唯有信仰、尊敬,从没有对佛陀有过批评。对佛陀没有建立信心的人,可以心平气和地踏着这些先贤的足迹,在佛陀的法海中来完成自己的修学。
  • 佛解人生

    佛解人生

    本书是梁启超撰写的研究佛教在中国发展兴衰的经典之作,从史学角度来阐述对中国佛教兴衰流变的看法,以及佛法之于人生的意义。是梁启超佛学研究不可多得的代表作之一。
  • 星云日记28:自在人生

    星云日记28:自在人生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二十八册。收录星云大师1994年3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的日记。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象棋俗人

    象棋俗人

    如何是好呢?棋盘上的棋子已经少了一半,年迈的棋手早已病入膏肓。他抬起头,看着秋天的落叶,带着腐朽的气味,一片一片,盖在垃圾场里那台破碎的电脑屏幕上。他有些忧郁的拿起了一片片落叶,放在棋盘上,凑齐了那早已找不到的棋子。他哈哈的笑,像极了那棋盘上的落叶,也像极了地上那迎风飘扬的杂草。
  • 沧海横空

    沧海横空

    我是姬玉阳,父亲是大周王朝十二虎臣之一,所以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官二代,并且我还是大周陛下亲封的辅国大将军,然而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我要有我自己的追求......
  • 刀锋女贼的电竞养成

    刀锋女贼的电竞养成

    我,不仅仅想当个玩家而已。我热爱这个游戏,我想站的更高,我想捧起那座属于我们的奖杯——枫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变身暖暖爱

    变身暖暖爱

    误食不知名野果的王忆逐渐变成大美女,他不善交流,甚至有些呆萌哦,俗话说呆到深处自然萌!又会遇到怎样的人和事。嫁人向!^_^
  • 网游之冰冻法神

    网游之冰冻法神

    “这个世界重启之后,希望你我还能相识,继续结缘,毕竟你是我喜欢的人。”他站在她面前说。“这个世界重启了之后,希望你可以找到一个真正属于你的爱情,虽然我喜欢你。”一个女孩在他身后哭泣着说着。
  • 猫妹降临我身边

    猫妹降临我身边

    “所以这就是你打算趁机揩我油的理由?”“这是我健康发育的最好证据好吗!!!!”“所以这就是你打算趁机揩我油的理由?”“...其实吧,我只是想看看你还活着不”“所以这就是你打算趁机揩我油的理由?”“...对不起我有罪,我该死,别告我啊啊啊啊啊,我还年轻,还有喜欢的人,还想多体验几年肥宅生活,呜呜呜,我还。。。我还不想进局子,听说,听说里面,全是五大三粗的壮汉,你看看我,你看看多瘦弱,多无助,多...”“啪”“别打脸!”猫妹突如其来,冬小月高中生的日常生活被打破.一个选择让冬小月踏入了一个妖怪和人类和奇怪种族的混杂日常,发生的一系列轻松,恶搞,偶尔伤感的故事
  • 青梅狠会撩竹马太强势

    青梅狠会撩竹马太强势

    小时候,小雨萌对辰哥哥说:“小哥哥,你长得真好看,我长大给你做新娘子,好不好?”第二次见面,小雨萌拉着小言辰的手:“小哥哥,真巧呀,我对你可是‘一见倾心,二见倾城,下次见,可就非君不嫁’咯~”小言辰不作回答,但微红的耳尖已然出卖了他。长大后,夏雨萌把慕言辰一把推在墙上:“慕言辰,你说你到底喜不喜欢我?我都追你追了一个青春了!”慕言辰宠溺的看着夏雨萌,微凉的唇瓣抵住了夏雨萌的:“傻瓜,这么多年了,你还看不出来么?”欢迎入坑哦~
  • 最佳奶爸在都市

    最佳奶爸在都市

    一代传奇林风去干外卖小哥,还得天天逗自已的娃娃乐呵
  • 网游之月辉

    网游之月辉

    银月之光辉,即我吾之荣耀。我离不开我的荣耀,并且我也会继续缔造属于我的荣耀。——沐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