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09800000047

第47章 儿童期的心理(4)

十一、遗尿症

儿童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有尿湿裤子的现象。遗尿症在儿童期较常见,据统计,4岁半时有尿床现象者占儿童的10%~20%,9岁时约占5%,而15岁仍尿床者只占2%。本病多见于男孩,男孩与女孩的比例约为2:1。6~7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10岁以上则很少见,到14岁时,发病率降至3%。患遗尿症的男孩比女孩多两倍以上,遗尿症的患儿,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部分患儿,如未经治疗,症状会持续到成年以后。

遗尿症一般分为两大类:①原发性遗尿:是指出生后一直尿床者;这类儿童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发育迟缓,或从婴儿期开始就从未建立起排尿控制。几乎10%的这种儿童有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如先天性膀胱括约肌发育不全、尿道炎、糖尿病、身体虚弱、营养不良、智能低下或癫痫发作等等;②继发性遗尿:指患儿在5岁以内,曾有一段时间(约3~6个月)不尿床,而后再发生遗尿者。患这种遗尿症的儿童大部分都是由于精神紧张而引起的,同时还伴有情绪不稳、夜悸、梦游、言语障碍、多动症及其他行为问题和学习困难等症状。一般来说,5岁前如一年多没有尿过床而后来又尿床者,可诊断为继发性遗尿症。有调查表明,原发性遗尿症所占比例较大,约占遗尿症患儿的75%~80%。在性格上,患儿大多比较乖僻、内向,心绪不够安定,做事缺乏信心。

遗尿症的病因较多,归纳起来有几种:

1.遗传因素

本病的家族发病率甚高。国外报道74%的男孩和58%的女孩,其父母双方或单方有遗尿症的历史。单卵双胎同时发生遗尿者较双卵双胎者为多。提示遗传与本病有一定关系。

2.由某种病变所致

如脊柱变形、椎裂、****过长、****炎、****炎、膀胱结石、外阴周围皮肤炎、肠道寄生虫病、尿道感染等。

3.睡眠过深

有的儿童夜间睡眠很深,不易唤醒,唤醒之后,往往也是迷迷糊糊。因此夜间由于睡眠过深,不能接受来自膀胱的尿意而觉醒发生反射性排尿,遂成遗尿。

4.心理因素

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的突然亡故,父母吵闹离异,母子长期分离,黑夜恐惧等均可导致孩子遗尿。同时,有的孩子在尿床后,便受到家长的责备、打骂,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中,每天晚上睡前总要提心吊胆,生怕再次尿床,继而产生自卑心理,使遗尿经久不愈。

5.排尿习惯训练不良

有些患儿使用尿布时间过长,以致自幼就没有养成自己控制排尿的习惯,有的母亲训练幼儿的方法不对,让孩子边玩边排尿,没有构成条件反射,难以形成规律,还有可能造成孩子排尿紊乱。

如何对儿童遗尿进行诊断,需符合以下3项:

(1)5岁或5岁以上(或智龄4岁以上)反复有不自主排尿(日间或夜间)。

(2)严重程度:5~6岁儿童,每月至少有2次遗尿,6岁以上儿童每月至少有1次遗尿。

(3)不是由于神经系统损害、癫痫、躯体疾病或药物所引起遗尿。

当您的孩子患有遗尿症以后,应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诊断导致孩子遗尿的原因,以确定是生理方面的某些器质性躯体疾病,还是心理因素、教养方式等方面的原因,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其治疗方法一般有心理治疗、教育训练和药物治疗。

1.行为疗法

(1)设置日程表从治疗第一天起,要求家长为患儿设置日程表,以便每天进行记录(可使用日历)。当尿床时,努力寻找可能导致尿床的因素,并记录在日程表上,如未按时睡眠,睡前过于兴奋,白天过于激动,傍晚液体摄入量太多等。当患儿无尿床时,便把一颗星画在日程表上,并予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每周与医师会晤一次。

(2)建立条件反射从治疗开始起,要求家长每天在患儿夜晚经常发生尿床的时间前,提前半小时至1小时用闹钟将患儿及时唤醒,起床排尿,使唤醒患儿的铃声与膀胱充盈的刺激同时呈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条件反射建立,患儿就能够被膀胱充盈的刺激唤醒达到自行控制排尿的目的。此外,要鼓励患儿自己去厕所小便,目的在于使患儿在比较清醒的情况下把尿排泄干净。

(3)膀胱功能锻炼督促患儿白天多饮水,尽量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促使尿量增多,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鼓励患儿在排尿中间,中断排尿,数1至10,然后再把尿排尽,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2.正确对待儿童遗尿的问题

千万不要对患儿讥笑、羞辱、责骂甚至对外宣扬,让其出丑,以免伤害儿童的自尊心,使之产生自卑感和不满的情绪。应给儿童更多的关怀、安慰、鼓励,帮助患儿树立起克服遗尿症的信心,使孩子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克服遗尿症。

[病案]

陶某,男,13岁,初一学生。学习刻苦,成绩较好,深得老师的喜爱。某天,其母来到心理咨询中心,请求帮忙解决一个令他们头疼的问题。原来,陶某13岁了还有尿床习惯,母亲认定他是懒得上厕所,因此经常打骂他。可是这样做,还是解决不了孩子尿床的问题。于是,他的母亲竟然想出了新招,在他尿床后,即把床单和被褥高悬在阳台上,让放学路过的同学都看见,以此对陶某进行刺激,施加压力。陶某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每天放学后都要跑步赶回家,将晾晒的床单和褥子拿到屋里,以免被同学看见。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见效,其父母非常烦恼,对孩子脾气不好。这样一来,孩子一回家就心情紧张,情绪低落,到了晚上情况就更加严重。

陶某由母亲陪同来到心理诊所,心理医生先和陶某单独面谈,陶某称,自己经常受到母亲的打骂,一回到家就觉得很难过。而且妈妈总把他当小孩子,还让他睡儿童床,很反感。医生确定了陶某患的是遗尿症。而且他的病主要是由心理因素造成:家庭缺乏温暖,使其产生抵触情绪,因此遗尿很难控制;二是母亲仍把他当小孩,损伤了他自尊心。医生提出了治疗方案:①改善父母与陶某的关系,检讨自己过去的不恰当做法,从尊重入手,处处体贴与关怀,并注意表扬进步,使其感到亲切和愉快。②到商店买了大单人床,及时给陶某换上,满足其心理需要。

家长态度的改变,使陶某满心欢喜,脑内愁云顿消,从而大大提高了排尿的控制能力,陶某再也不尿床了。

3.正强化法

采取正强化技术治疗儿童遗尿症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此法可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当患儿在接受训练、治疗时有了进步,达到了近期目标,便要及时给予奖励。例如患儿憋尿时间达到了5分钟,便给他几块饼干。其奖励方式可以是物质的,如食物、玩具等;也可以是精神的,如表扬、赞许或许诺带儿童到公园、动物园去玩等等,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需要兴趣来定。

4.药物治疗

酌情采用丙咪嗪、氯酯醒、******治疗,或针刺关元、气海、三阴交、阳陵泉等穴,均有良好的疗效。

十二、口吃

口吃俗称“结巴”,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语言障碍,表现为说话时频繁地不自主地重复,发音延长或停止。口吃现象大多发生在2~4岁左右的儿童。据统计,约有10%的儿童曾一度发生过口吃,但其中50%~80%的儿童不经治疗也会自愈,9岁以后很少看见口吃现象,而延续到青年期或成年期的只有1%,男孩比女孩多2~4倍。

口吃的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综合各种研究报道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生理原因

口吃有一定的遗传基础,而且口吃主要是语言障碍,所以它与大脑两半球优势或某种脑功能障碍,以及语言神经末梢缺陷有关。口吃还与一些疾病有关,如儿童脑部感染、头部受伤以及患百日咳、麻疹、流感、猩红热等传染病后也易引起口吃。

2.心理原因

口吃是一种精神不健康、不稳定的表现。大量事实表明,儿童口吃是儿童在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受到惊吓、被严厉斥责、嘲笑,或是环境改变、父母亡故、家庭不和睦等情境下引起恐惧、焦虑情绪的结果。

3.模仿和暗示

儿童期正是学习和掌握语言的时候,这个时期的儿童心理特点之一是模仿性强和易受暗示,儿童由于好奇、顽皮去模仿口吃患者的语言,也易患口吃。

口吃的症状表现为:

(1)难发性。在说话时,对开头的一个字的发音感到特别困难,给人一种非常吃力的感觉。

(2)重复性。反复重复发出某一个字的发音。

(3)中阻性。在说话过程中拖长某个字的发音或停止某个字的发音,表现出语言极不流畅,对话不能顺利进行,听话者也特别吃力。有的患者在说话时还伴有挤眼、面部歪斜、唇颌颤抖、歪脖子、摇头晃脑、踏脚等症状。

[病案]

赵某,男,11岁,小学五年级。

小时候说话有点结巴,上小学后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为语言不流畅,一句话中间老是有不恰当的停顿,或某个字的发音拖得很长,如“我不……想睡觉”,让人听起来很吃力,平日患者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但是喜欢唱歌,常常是一个人独自哼哼,唱歌时不结巴,很流畅,在家与父母讲话时情况好些,与老师谈话或上课发言时,结巴得比较严重。有时遭同学嘲笑,他说话就更口吃了,越是这样,他就越不爱讲话,因而,讲话就更加不流利。

儿童由于精神紧张容易发生口吃,如果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口吃就会加重,赵某可能是因为在校受到同学的讥笑而加重了口吃,因而一张口说话就紧张,一紧张便更口吃。所以,基本上可以认为,赵某是因为精神紧张而导致的口吃。

施治方案:请其家长、老师协助,改善其周围环境,同时进行语言功能训练。首先缓解他说话时的紧张情绪,等情绪安定后,再让他说话。父母在家里要多同他讲话,不要心急,他一时说不清,也不要责怪埋怨,更不能训斥嘲笑。要鼓励他慢慢说,想好再说。其次是加强说话训练,多说、多练。具体实施:与老师取得联系,做好班上同学的工作,赵某说话时,要求同学们认真、安静地听,不讥笑,老师要多鼓励表扬他的进步,同时,给患者制订出训练计划,每日朗读一篇短文至熟练为止;还可进行专门的语言功能训练,包括学会松弛肌肉,均匀地呼吸,控制说话的速度,延长“声母”的发音等。最后,还要注意培养赵某的意志力,只有知难而进,持之以恒,才能达到矫正口吃的目的。这样经过两个多月的刻苦练习,赵某说话口吃的毛病基本上克服了。

儿童在2~4岁时出现口吃现象,这是暂时性的口吃,属于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慢慢消失。成人不要特别予以纠正或指责,因为这无形中起了一个强化作用,儿童越注意越担心和越紧张就越口吃。到了幼儿晚期或学龄初期,儿童还有口吃现象,则要采取治疗措施,主要采取心理治疗和言语矫正法。

1.消除社会因素

父母、老师、同学和周围的人不要过分地注意患儿的言语缺陷,不要模仿、讥笑、指责患儿说话。因为口吃患儿一般都存在恐惧感和自卑感,在说话前就焦虑不安,担心别人会取笑他,倘若不消除以上因素,会加重儿童的口吃。所以,教育者应多给孩子以温暖和关怀,采取正确的方法,提出恰当的要求,尽量减少和消除引起儿童精神紧张的因素。

2.言语矫正法

其简单步骤如下:

(1)了解口吃的有关因素。比如在什么环境和情绪下儿童容易产生口吃?口吃通常伴有哪些表现?人们对儿童口吃反应如何等等,尽量设法减少或避免不利因素。

(2)安排口吃儿童在自然环境下和程度不同的恐惧情形下练习讲话。例如,先和熟人朋友说话,逐步与陌生人讲话。老师先在课前单独向他提问,要他回答,如果能顺利地回答不口吃,就立即表扬;进而老师在课堂上向他提问,鼓励他回答,使他相信自己能答好。这个步骤是让口吃儿童自己体验到各种情境下讲话并不可怕,对别人的反应能够忍受,不致紧张。

(3)设计特种练习。让口吃儿童在某种情境下不老是产生一种反应。如果儿童在口吃时有歪脖子或低头的动作,就要他站在镜子面前端正脖子或抬头说话。只要儿童能做到这点就给予表扬、鼓励,再通过多次训练将这种正常反应巩固。

3.语言训练

语言训练的基本步骤是:

(1)教口吃儿童用唱歌的方法说话,训练发音的节奏感和力度感。

(2)教口吃儿童慢慢地说话,一个字一个字地发音。

(3)对已识字的儿童,让他阅读文字,一字一字地大声朗读,等等。

4.树立矫正的信心

家长和老师要常常鼓励孩子大胆地表达,不要为自己口吃而自卑,要坚信口吃是可以矫正的,只要一直努力。对孩子的进步要进行及时的表扬,树立孩子矫正口吃的信心。

5.放松训练

研究表明,口吃与情绪也有一定的关系。当儿童情绪不稳定、精神紧张或焦虑的时候口吃现象会更加严重,因此可通过放松训练来消除儿童的紧张情绪。

十三、厌食

儿童厌食也称为神经性厌食,是一种主要由心理因素引起的饮食障碍。表现为儿童长期对食物不感兴趣,缺乏食欲,食量小,经常回避或拒绝进食,如果强迫,则立刻引起呕吐。儿童厌食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影响生长发育,对身体的损害很大。一般来说,婴儿较少有厌食行为,幼儿则经常表现出不主动或不好好吃饭的行为。13~25岁青少年发病较多,而且主要是女性,男女患病比例约为1:9.5。这时的女生大多是因为想要得到一副苗条的身材,进行有意识的节食减肥所致。

引起儿童神经性厌食的因素较多,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点:

1.不良饮食习惯

有的家长过分迁就孩子,爱吃什么买什么,吃饭的时候不停地劝喂,致使孩子食欲不振。或者父母天天给孩子做他喜欢吃的某几样菜,结果孩子吃腻了,就不再想吃,甚至对其他菜的兴趣也下降。还有的孩子边玩耍边吃饭,边看电视边进食,父母强迫孩子吃饭等等因素,都会降低食物中枢的兴奋性,导致儿童厌食。

2.精神心理因素

当儿童离开父母或熟悉的人而到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时,如断奶、入托儿所、上幼儿园或到其他新环境,儿童易出现食欲降低、精神委靡,甚至拒食的现象。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以瘦为美,因而使得一些青少年特别是女孩为了达到“苗条”、保持“苗条”,有意识地限制自己的食欲,控制进食量,使体重下降。起初并非没有食欲,而是不敢吃饱。由于长时间如此,病症后期则真的出现食欲减退现象,而活动量增加,使体重远远低于正常人体重标准,给人以憔悴、病态之感。

3.生理因素

(1)遗传因素。研究发现,神经性厌食症的家族中,此病的患病率远高于无家族史的人。这表明,此病虽不是遗传性疾病,但其发生可能与某些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2)下丘脑功能异常。下丘脑位于大脑皮层下,是负责调节情绪、控制进食及内分泌调节的中枢,是大脑中很重要的部分之一。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存在明显的下丘脑功能异常的表现,如月经紊乱或闭经;血液中甲状腺素水平低;食欲及进食量异常;情绪低落或烦躁等。

那么神经性厌食和减肥是否相同?二者虽有相同之处,但存在本质上的区别。相同点都在于以减轻体重为目标,表现出许多相似的以围绕减轻体重为中心的各种行为。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①减肥的人是在正常心理状态下展开的一系列的减肥活动,其目的是要除去多余脂肪,使体重回复到正常范围即可,减肥活动也就结束。而神经性厌食的人是在病态心理支配下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无休止地进行着体重减轻活动,其理想标准远远低于标准体重的标准,只有体重不断下降才感到安全、满足。②在减轻体重的措施上不同:进食方面,减肥是有选择性地限制一些进食量,如只减少主食(糖、高脂肪,而对鸡蛋、瘦肉、蔬菜等并不减少或仅略有减少),是在保证身体健康需要的前提下进行的;而神经性厌食是对所有食物进行全面限制。运动方面,减肥采用的是有益身体健康的一系列体育运动如常规的跑步等,而神经性厌食采取的是强迫的近乎残酷的超负荷的运动,如每日几乎不进食而要长跑两三个小时等。神经性厌食者还采用一种自我诱吐法,即将吃进去的少量食物吐出来,此行动一般是秘密进行的。③生理反应:正常减肥对内分泌系统没有什么影响,但神经性厌食者则出现内分泌系统紊乱的现象,如闭经。

[病案]

付某,女,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该小女孩一直都长得有些胖,常回到家向父母哭诉同学们笑她胖。爱美的天性使付某一心想瘦下来,于是每天吃饭只吃很少的东西,根本不沾荤食,家长说服教育不听从,仍我行我素。两个月后,她只要一见荤食就发呕,人也逐渐消瘦苍白,因缺乏营养而常常四肢发软,父母无奈,只好将她带到心理门诊寻求帮助。

付某主要是精神心理因素所致的厌食。一方面她希望自己能拥有苗条的身材,以此为美;二来为了避免同学们的嘲笑,因而刻意减少进食,限制自己的食欲,造成了儿童厌食症,如不及时得到治疗,一旦加重可能会伴有低血压、下肢浮肿、皮肤干裂脱屑甚至严重虚脱以致死亡。

施治方案:要求患者的父母积极进行配合治疗,首先要帮助付某认识到,她现在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果盲目减肥,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损害。其次家长应该帮助其建立自信,认识到身材不是决定她是否可爱的唯一因素,知识、修养才是现在应该大力去追求的,将其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去。再者对其辅以一些药物治疗。

对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治疗,首先要弄清病因,对症下药,一般采用心理治疗、正确教育、药物治疗等方法,而且在治疗时常常是同时进行,综合治疗。

1.行为疗法

根据行为矫正法的原理,消除儿童厌食行为,首先要对孩子不吃饭的行为进行“冷处理”,不能因为孩子不吃饭而满足他们的要求和目的,也即是不要有任何的强化刺激。例如孩子不吃饭或不好好地吃饭,发脾气、哭闹,家长都不要理睬甚至走开;当大人都吃完了,他还不吃就将饭菜收好,并说:“你大概是不饿,什么时候饿了,再自己拿出来吃。”千万不要哄喂吃饭,给零食吃,更不要满足他提出的要求。而如果孩子吃饭有一点点进步,大人则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并根据孩子的进步情况,逐步提高要求,慢慢就可养成按时吃饭习惯,消除厌食行为。

2.支持治疗

对患儿进行疏导,帮助他们摆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了解一些食物、营养学方面的知识,正确理解健康体魄的概念,理解标准体重与身材苗条的意义,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使患者自觉克服厌食行为,恢复体重。

3.教育疗法

孩子的厌食有很大成分是由家长教育不当引起的。家长要注意,不要采用一味迁就或恐吓胁迫等手段来强迫孩子进食。这样会造成孩子对进食的兴奋降低,进一步引起厌食。

4.药物治疗

(1)病因学认为厌食症可能与抑郁症有关,所以使用较多的药物为抗抑郁药。一般采用氯丙咪嗪、阿密替林、多虑平等。最早用于治疗厌食症的药物是冬眠灵(氯丙嗪)、奋乃静等,使用小剂量,以治疗病人极度怕胖、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体格(体形障碍)等,收到了一定的疗效。对于严重的营养不良者、体重指数低于14时应采取住院治疗的方式,哪怕是病人拒绝住院,也应通过劝说、强迫等方式使其住院治疗,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2)厌食病患者90%以上属于胃阴损伤,可选用以下一些食疗方法,效果较佳。梨汁:梨汁有生津开胃、止咳化痰的作用。可每次吃梨汁50毫升,每天2~3次,或用2个梨加粳米50克烧粥吃。番茄汁:番茄汁能解渴开胃,并且无副作用。因此可将新鲜番茄洗干净用滚开水泡一泡去皮和籽,挤汁,每次饮100毫升,每天服2~3次。醋浸生姜茶:生姜能刺激胃黏膜,使消化液分泌增多;醋、姜均能促进食欲,助消化。可把生姜洗净切片,用醋浸24小时,取3片加少许红糖,放入开水中煮一下或用滚开水冲泡茶饮。山楂茶:山楂100~150克,加水3000毫升,以文火煎煮至500毫升,再加少量白糖调味,每次服30毫升,每日2~3次。鸡内金粉:1岁以内每次服0.3克,每日3次;1~2岁每次服0.45克,每日3次;2岁以上每次服0.6克,每日3次。

5.按摩疗法

小儿厌食可以选择以下反射区作重点按摩:大脑、脑垂体、颈、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胃、十二指肠、胰、大肠、小肠、肝、胆等,对腹腔神经丛也应按摩。所谓腹腔神经丛是指调节肠胃等功能的神经系统,小儿厌食与此有关。此外,颈椎、胸椎、腰椎、尾椎和尾骨也应按摩。中国民间推拿中专治小儿厌食的“捏脊”,就是推拿按摩者顺着孩子的脊椎和脊椎两侧,从上往下、从下往上地边捏边按摩。从西医解剖学的角度看,人的脊椎两侧有许多神经穿出来进入我们的消化系统,对整个消化系统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而捏脊就是刺激这些神经,改善其功能,从而起到治疗小儿厌食的作用。

十四、偏食

偏食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是指儿童不喜欢吃(不吃)某种(某些)食物的现象。儿童偏食的现象在我国非常普遍,据调查,城市孩子中有偏食习惯的占25%~50%,农村孩子好一点,但也约有10%的儿童有偏食习惯。

一般说来,儿童在1岁前没有偏食现象,因为这时他们还不会挑选食品,抓到什么都往嘴里塞。所以说,儿童偏食是后天养成的,造成儿童偏食的原因有:

1.父母偏食

很多儿童偏食都是受了大人特别是父母的影响,有的父母常在孩子面前说这不好吃那不好吃,孩子也就跟着不爱吃了;有的父母由于自己不喜欢吃某种菜,平时也就很少买,甚至看到别人吃还流露出厌恶的表情。这一切都可能引起孩子对这种菜偏食。

2.心理因素

有的儿童联想丰富,常常会以一种事物或现象联想到某种食物,从而拒绝吃该食物。例如苋菜的颜色像血,小孩感到害怕,所以不敢吃等等。还有,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在饭桌上也有所表现,诸如吵架或是冷战,都让孩子感到紧张压抑,所以食欲减退,也诱导了偏食。

3.不良的强化

味觉的分化,南北方的饮食文化差异,瓜果蔬菜的季节更替,导致儿童对某些食物产生偏爱是很正常的。但有的父母凭主观臆断,希望孩子多吃或少吃某些食物,或是为了能让孩子多吃点食物,投其所好去迎合孩子的择食倾向,而不是以营养和健康为先导,这些都强化了孩子的偏食倾向。另外,现在很多孩子零食不离口,对主食兴趣降低,使得偏食现象更为严重。

其实在生活中,由于季节、加工和烹调方法、各地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很难做到膳食平衡,而偏食、挑食更容易导致某些营养素的摄入不足或过量。研究发现,由偏食、挑食导致的锌、铬、铜、硒等微量元素缺乏,是造成儿童视力障碍和近视的原因之一。此外,偏食、挑食导致的维生素缺乏,还可能引起儿童皮肤病。例如,缺乏维生素A,可能引起皮脂腺和汗腺萎缩,使皮肤粗糙,出现鸡皮疙瘩样的毛囊丘疹,毛发干枯,皮肤无光泽,指甲也会变脆、变形;缺乏维生素B,可能引起皮肤发红、脂溢性皮炎等;缺乏维生素B,容易引发口62角炎、舌炎和唇炎;而缺乏维生素C的孩子还会发生“糙皮病”。可见偏食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对于孩子的偏食一定不能熟视无睹,要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治疗儿童偏食的方法主要有:

1.饥饿疗法

俗话说“饥不择食”,饥饿能使人们提高对食物的需要,增进食欲,甚至平时不喜欢吃的食物也能吃下去。因此,用饥饿疗法治疗儿童的偏食习惯效果较好。一般可通过下列途径造成儿童饥饿:①当儿童因为没有特别喜欢吃的菜而不肯吃饭时,大人不要理睬他,同时大人自己要在孩子面前吃得津津有味,吃完后将饭菜收拾好,好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似的。直到孩子喊肚子饿了,再将原饭菜端出让他吃。②通过游戏、户外体育活动、旅游等加大孩子的活动量,使其感到饥饿,增进孩子的食欲,也可以减少偏食。

2.正强化法

有些儿童的偏食习惯是由于不良强化而形成的,可采取正强化的方法来改变。例如有的孩子不喜欢吃蔬菜,那么当他偶尔吃一点后,一定要立即进行表扬和鼓励。这些奖励方式可以是实物的、精神的或其他的,根据孩子的喜欢和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坚持下去,就可以使孩子逐渐改掉偏食的不良习惯。

3.系统脱敏法

让儿童慢慢地习惯于某种不喜欢吃的食品的味道。例如有的孩子不喜欢喝牛奶,开始家长可将牛奶做成孩子喜欢吃的冰激凌,牛奶比例由少到多,再慢慢让孩子吃些牛奶制品,如奶油包、奶油蛋糕等,直到孩子能喝牛奶。有的孩子只喜欢吃瘦肉不吃肥肉,这时,如将肥肉掺在瘦肉中剁成肉泥,做成肉丸或包饺子、馄饨,也可塞入油豆腐、油面筋等食物中煮给孩子吃,使其不厌肉不偏食。

4.认知疗法

父母和老师要经常向孩子讲偏食的危害,介绍各种食物都有哪些营养成分,对他们的生长发育各自起什么作用,一旦缺少会患什么疾病。尽量用孩子能够接受的话语和实例进行讲解,以求获得最佳效果。

[病案]

小美,女,4岁。一直都很喜欢吃蔬菜,但半年前的一天,在电视上看到某地虫灾,蔬菜上都是毛毛虫,就不再吃蔬菜了。让她吃菜,她总说:“菜上有毛毛虫。”由于偏食,身高不怎么长了,而且原来漂亮的头发也开始变黄,手指甲也变形,家长十分着急。后来家长和老师商量,在自然课上,老师专门讲到了蔬菜与毛毛虫的关系,那天回来小美高兴地对妈妈说,原来菜也会生病,生病的菜才有毛毛虫,健康的蔬菜是没有虫的。借此机会,妈妈赶忙给小美讲,一般的脏东西,只要煮开了,就消毒了,这使小美消除了“蔬菜脏”的顾虑。而且不吃蔬菜,个子就长不高,皮肤也不好了,头发也不亮了……过了两天,小美向妈妈要蔬菜吃了。

该案例就是典型的认知疗法,孩子由于知识结构的缺陷,对某些知识或是现象存在认识的偏差,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对其进行正确的解释和教育,这样会有不错的效果。

5.创设良好的进食环境

大人要注意不能让自己对食品的偏爱流露出来而影响到孩子,在帮助孩子改正偏食习惯的同时,有偏食习惯的父母也要纠正。注意进食时的心理卫生,吃东西时不要讲那些引起孩子厌恶联想的话,吃饭时应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进食兴趣,而不要在孩子吃饭时训斥孩子。饭菜尽量做得色香味俱全,注意变换花样,唤起儿童的食欲。如果有可能,多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其他小伙伴一起进餐。因为孩子们在一起进餐时有竞争心,有热闹的进食氛围,这都可以让孩子觉得吃饭很有意思。

十五、异食癖

异食癖又称嗜异症,是指儿童喜欢吃一些普通人不能进食的东西,如泥巴、沙石、毛线、头发等等,而且对异食感到快乐,不吃就感到不舒服。所以患有异食行为的儿童一旦被发现阻止后,还常常偷偷吞食。

异食癖是儿童期不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多发生于1岁半至6岁的儿童,男孩比女孩多。导致儿童异食癖的原因主要是心理因素,是一种心理失常的强迫行为,往往与家庭环境的异常状态有关,如失去母爱、营养失调等。孩子刚出生时,对客观世界的了解最直接、最主要的途径是嘴,稍大一点后,仍喜欢拿到什么东西就往嘴里塞。若无人照顾、制止,任其发展,便会养成这种习惯。另外,这与儿童体内缺乏某种营养物质也有关,如缺铁、缺锌等。

异食癖的表现其基本特征是异食,好吞食不可食用的物品。对较小的物品就吞食到肚子里去,对于较大的物品或较硬的物品就用舌头舔吃或放在嘴里咀嚼,而且不听人劝阻,常躲在一边悄悄吞食。儿童异食癖的危害并不在于这种行为的本身,而是在于儿童吃下去后对其身体的影响。由于吞食的异物不同,造成的并发症也不同。如吞服石头、头发、布块等可造成肠梗阻;吞食大量的黏土会导致贫血及缺锌;吞大量泥灰和金属品会产生重金属中毒;吞食粪便等污物可造成寄生虫病等等,严重者甚至会危及儿童的生命。

治疗儿童异食癖的方法主要有:

1.控制环境

在婴幼儿活动的场所尽量不要摆放颜色鲜艳,外形新异能吸引儿童又易中毒或导致机体损伤的物品,如颜料、粉笔等;不要买过小的橡皮擦或塑料玩具,因为儿童在玩时免不了要用嘴去咬,有时咬下部分吞入肚中,有时则整个吞食下去;切忌玩具食品化,食品玩具化。若玩具做得像某种能吃的食品或食品做得像玩具,易唤起儿童的食欲和将玩具、食品混淆,而将玩具当食品误食。

[病案]

林某,男,6岁,家住农村。林某顽皮活泼,3岁起就经常一个人外出找小伙伴玩耍,4岁时开始喜欢玩弄泥土,捏小泥人。虽然没人教,可他捏出的泥人却很像样,周围许多小朋友向他要,却很少得到。每次捏完小泥人后,林某就独自离去。父母多次发现他回家时嘴边有泥痕,以为是他不留心粘上的,也没在意。某天,林某的一个亲戚到他家耍,想要他捏的泥人,但林某不肯,后林某离去。该亲戚为了要得到小泥人就悄悄尾随着,到了一片竹林处,惊奇地发现林某拿着小泥人玩了一会儿就往嘴里塞。这位亲戚回家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其父。在父亲面前林某承认吃过小泥人,说是肚子饿了才吃的。父亲进行了教育和阻止,但在随后半年,还是有好几位小朋友发现他还偷吃小泥人。虽然其父母多次教训甚至打他,可林某吃泥人的行为屡教不改。后来在邻居的建议下,父母带他来到了医院。

心理医生了解病史后,对林某作了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体征。在作精神检查时,发现这孩子比较活泼,情绪活跃,有问必答,口齿清楚。提及吃泥人之事,他显得不好意思,但承认自己经常吃泥土,认为黏糊糊的好吃,特别是肚子饿时想吃,吃了就不觉得饿了。当问他最初为什么会吃时,他说:“我以前只是喜欢捏小泥人,后来在街上看见有人吃米粉捏的小人,一次在肚饿时我就试着咬了一口,觉得还可以,就把一个泥人都吃下去了。以后吃多了就越想吃了,吃了便感到好受……”进一步检查未发现精神症状,智力正常,脑电图也正常。后来医生确诊,林某患了异食症。

2.认知治疗

从儿童的行为态度可以看出儿童对该事物的认知情况,一定的认知预示着一定的行为。因此要纠正不良的行为模式,首先要考虑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家长应向儿童进行认知教育,明确地告诉孩子什么东西是不能吃的,并形象地描绘一番吃了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只有当儿童对异食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才会改掉异食这一坏习惯。

3.正强化法

正强化法是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而设计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是指对一个行为给予奖赏,以增加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被用来作为奖赏的强化物称为正强化物,一般有实物奖赏:如食物、玩具等;精神奖赏:如表扬、鼓励等;活动奖赏:如游戏、看电视、去游乐场等。正强化法常被应用于治疗儿童异食癖。

[病案]

有一患儿,6岁,男。足月顺产,母乳喂养至12个月,14个月学会走路。从小较顽皮,好动,无其他异常行为,无重大疾病史。患儿在四五岁时,常与其他小朋友在室外用泥土捏小泥人玩。回家时,嘴边常有泥痕,家人未予注意。后其小伙伴告诉患儿父母,说他在玩的时候常将小泥人吃掉。后经父母询问,患儿承认一开始是好奇地尝了尝,后发现泥土像巧克力,但不及巧克力好吃。患儿吞服泥土已一年,他平时不喜欢吃蔬菜,零食中特别喜吃巧克力制品。

心理医生针对患儿特点制定了分步强化的治疗计划。

(1)连续强化。在第一步连续强化中,家长选择其他孩子喜欢的食物作为奖品,并且一再告诫患儿吃泥土是要得病的。在这段治疗过程中,尽量少让患儿玩泥土,发现患儿偶有吃泥土的现象也不公开指责。如患儿接触泥土但没有进食,即刻给予表扬并奖励。经过一段时间后,患儿的异食次数明显减少了。

(2)部分强化。在患儿的异食行为有所减少之后,就要提高要求并改变强化奖品。在这一治疗阶段,严格观察儿童,有意让他多接触泥土,或买橡皮泥陪儿童一齐玩,并兑现许诺。结果患儿的异食行为基本得以消除,半年后复查,未见复发。

在应用正强化法治疗儿童异食癖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强化物,要根据患儿的特点,投其所好。而且一种强化的、一种奖赏方式的连续使用不要太久,否则可能会减弱强化作用。

十六、睡眠障碍

足够的睡眠和良好的睡眠习惯对儿童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生理需要睡眠时间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但睡眠时间长短和深浅,可有个体差异。任何原因引起的睡眠时间减少、质量下降,或生物钟紊乱等问题,都被称为睡眠障碍。儿童一般的睡眠质量都较好,但是仍有部分儿童可能发生多种形式的睡眠障碍,最常见的有入睡困难和睡眠不安、夜惊、梦魇、梦游等。

引起儿童睡眠障碍的原因有:

1.生理因素

睡眠障碍与儿童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及功能的失调、抑制和兴奋的调节不平衡有关。患儿家族中也常有类似发作史的亲属,有一定的遗传因素。

2.心理因素

儿童因为某些生活事件出现过度惊吓、过度兴奋、受到重大刺激,都可能引起儿童精神高度紧张、焦虑、恐惧而产生睡眠障碍。如白天玩耍时受了惊吓,晚上看了紧张恐怖的电影电视,突然离开亲人等都易使儿童产生紧张、后怕和焦虑情绪。做错了事情后,家长或老师采用恐吓、威胁等消极的教育方式责罚儿童,都会使儿童产生高度的紧张感、恐惧感。

3.睡眠习惯

如果儿童睡眠时间无规律,睡眠姿势不正确,俯卧、手臂压于胸口等,睡眠前喜欢进行过度兴奋的活动等,都容易引起睡眠障碍。

4.环境因素

睡眠的周边环境也起到了客观的影响,如果居住条件不好,住在闹市区、大路边或厂矿中心等地方,人来车往、机器轰鸣,过于吵闹或室内空气污浊、闷热,被褥过厚或过薄等也会影响儿童的睡眠。

儿童期常见的睡眠障碍及表现特征:

1.入睡困难和睡眠不安

此现象多见于婴幼儿,有的不愿上床睡,要抱着走动,或是迟迟不能入睡、浅睡或早醒。睡眠时经常翻动、肢体跳动、反复摇头、无故哭闹、磨牙、说梦话等。由于患儿夜间睡眠不足,因此早上不肯起床,易发脾气,白天无精打采,食欲不振或烦躁不安。

2.夜惊

夜惊以2~5岁的儿童较多见,男孩多于女孩。儿童夜惊多发生在入睡后15~30分钟内。表现为突然惊叫、哭闹、惊恐表情、手足乱动、呼吸急促、心跳增快、出汗、瞳孔散大。有的则紧闭双眼,面部显得焦虑痛苦;有时会起床在室内行走、奔跑,抓住人或物喊叫求助,摆出防御姿态,怎么哄也不能安静下来,偶尔有些重复的动作。夜惊一般持续10分钟左右,发作后再入睡,醒后完全遗忘。一般随着年龄增长,夜惊可自行消失。

3.梦魇

多见于8~10岁的儿童。它发生在做梦阶段,就是生活中俗称的“做噩梦”。通常梦见一些可怕的人、动物或景象,此时一般会惊醒。由于梦魇大多都是可怕的情景,所以一般都伴有胸部压迫感、窒息感等,十分难受。儿童梦魇时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有的大声呼喊、哭泣而醒。梦魇醒后能回忆起一连串可怕的梦境,仍感到恐惧、焦虑,醒后往往难以入睡。梦魇持续时间不长,一般只有2~3分钟。梦魇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大多会自行消失,无须特殊治疗。

同类推荐
  • 怪癖心理学

    怪癖心理学

    本书通过大量案例、现场试验解读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种种怪诞现象背后的心理秘密,剖析了那些不易察觉的非理性行为。诠释了生活的本质与真相,并为读者提供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读懂他人、透视社会,做到“见怪不怪”“以怪治怪”,化生活的“非常态”为“常态”,更好地驾驭学习、工作、生活。
  • 无所畏惧:颠覆你内心的脆弱

    无所畏惧:颠覆你内心的脆弱

    布琳·布朗二十余年的研究成果显示,脆弱性是消极情感的核心,但同样也是积极情感的诞生地,如果我们勇敢尝试迈入新的竞技场,生活一定有所不同,本书用科学的方法讲述了如何利用好内心的脆弱让自己变得强大。
  • 心理学与沟通技巧

    心理学与沟通技巧

    本书从心理学专业知识出发,以全新的视角解读听与说的重大价值,从非语言沟通、职场高效沟通、日常情感沟通、幽默沟通和自我沟通等方面,深刻精准地揭示了沟通在生活与工作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读完本书,你会发现情商忽然高了一大截!
  • 爱可以不伤

    爱可以不伤

    爱是心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这本《爱可以不伤》围绕发生在都市中的爱情故事展开。著名心理咨询师顾歌,从心理学角度,为渴望爱又不懂如何接近爱和处理好情感问题的都市人,提供了各种面对情感困惑的方法。
  • 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众心理研究》是一本杰出的心理学名著,颠覆了通常对群体的认识,《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勒庞以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深入地剖析了群体的种种特点及其成因,为众多常见而令人称奇的社会现象及群体行为开创了独特的观察视角,即群体创造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与繁荣,但群体心理与行为也会给人类社会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
热门推荐
  • 纪先生的一往情深

    纪先生的一往情深

    她以为她这一辈子在也遇见不一个值得她所爱的人了,但直到她遇见了纪博远。余生请多指教我都纪先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竹林剑出鞘

    竹林剑出鞘

    天有四季,春夏秋冬,人心如四季,善恶情仇。我竹凉走过江湖,度过四季,见过人心,然有一言不说不快,还有一剑不出不行。
  • 枯骨若生花

    枯骨若生花

    为了她,偷取锁阳珠,盗取浮生诀,值得么?值。那你可知,她又因你而受到了怎样的处罚吗?她若每轮回一世,我愿意为她自断一尾,换她一世安宁。过了忘川桥,喝了浮生水,你于她不过是一个陌生人。不管是十世也好,百世也罢,我终会一直等她。.....
  • 被魔王认定的救世之旅

    被魔王认定的救世之旅

    卡卡赞:“这个世界有很多未知,就如同你不是我,所以你不了解我一样!”吉姆特:“我本来想复仇,重建国家!当我了解战争的残酷我放弃了。所以为什么不开心的活着?”亚托克斯:“我不是这个星球的存在,因为她的存在,我愿意留下来。”维鲁斯:“这是!意外!”菲拉茜、菲拉朵:“帝国为什么要毁掉我们的家!”
  • 求知文库-保卫绿色的生命

    求知文库-保卫绿色的生命

    人类对于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自然对我们的惩罚不仅仅是现在,这种贻害与恶果将延伸和影响到下几辈的人。
  • 纯白如谨

    纯白如谨

    生如夏花,绚丽多姿度一生。纯白如谨,愿能相伴于一生。
  • 位面守护人

    位面守护人

    我的名字叫吉良吉影,33岁,住在杜王町东北部……咳咳,弄错了。这是白锋的故事,在凌儿和白锋两个身份的互换中,他/她将守护多个位面,向自己的仇敌发出挑战!
  • 霸气大佬要宠我

    霸气大佬要宠我

    无父无母?孤儿?宁玖呸呸呸!我还有大佬呀,当姥姥不宠,舅舅不爱,宁玖会在乎吗?玖哥表示:哥只在乎我老公!!某天,宁玖问洛南肖:“老公啊,你喜欢我什么?”“我就喜欢你傻了吧唧。”本文双洁,1V1甜宠女主宁玖,男主洛南肖女强男强,女主可甜可盐可撩全文无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