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32800000005

第5章

57《谱牒》为《春秋》事传,所谓“其义则丘窃取者也”。各详一门,互相启应。今《公》《穀》每因弟子问录事迹,则《公》《穀》非不言事也。《春秋大传》今《曲礼》《繁露》中有其文,与事传初并不与经相连。依经附传,此为后出答问之书,故与今相比,《国语》者,弟子为六艺作,本为今学书,与伪《周礼》专条无一同者。古文家因传歆手,牵为古文,非是。刘歆羼《周礼》而不羼《左传》,以《左传》在前,迎合莽意后乃成,且心慕其书,不忍窜乱之也。

58《公羊》《穀梁》本一家也,由齐鲁而分。刘歆更造伪邹、夹之名,则《春秋》有四家矣。今会通齐鲁,合为一家,并收《国语》以补事实,则三传精华会萃一书,即邹夹二家之伪说,亦不能自立矣。

59周宇仁据《大传》文,主博士二十八篇为备之说,予初不以为然,以《古书》引用者甚多,不能以佚文为非《书》;致考《百篇书序》,然后悟周说为是。如《大传》言五诰,《孟子》引《汤诰》不在五诰中,盖孔子所笔削为经者实二十八篇,其余即孔所论之余,刘向云“周时诰誓号令”是也。及读牟黔人《同文尚书·小传序》力主此说。以二十八篇为孔子删定本,余存尚多,即《艺文志》之《周书》七十一篇也。其《百篇序证案》,以百篇出于卫宏、贾逵。盖圣作之经,不应亡佚过半,且既经笔削,则圣经也。孟子于《武成》,取二三策,以为原文则可,圣经则何以尚待孟子之甄别?当亦非所敢言。《书》分帝王、周公、四岳二十八篇,各有起文,互相照应,其文已足,不能多加一篇。以义理事证包括无遗,不能于外再有所补。经贵简要,传贵详明,人多以传为经。[孟子引“放勋曰”云云,或以为《尚书》佚文,顾氏以曰为日,如此之类甚多是也。]又《孟子》纪舜事,皆为《尚书》师说,故文体与《尚书》不同。其误源于《百篇序》,《百篇序》以在《史记》而人不敢驳,实则其说皆不通。古无《舜典》,卫、贾创为其名,以凑百篇之数,陈亦韩说,本无别出《舜典》,《大学》引《书》通谓《帝典》。《子华子》《孔丛子》亦称《帝典》。陈南浦误于序说,并回护伪古文,疑“月正元日”以下,实古之《舜典》。按《帝典》古称《虞书》,以虞包唐。故三统之说言有虞氏而不言唐尧,举虞以包唐,不必别有《舜典》。且尧、舜均称,二典当并重,西汉以前乃无人引其文,无人道其名,万不能轩轾若此,可悟古无《舜典》矣。旧本尧、舜并说,合为一篇,名曰《帝典》。《大学》《子华子》《孔丛子》所称《帝典》,其本名也。后师因其首言尧,称为《尧典》。诸书之称《尧典》者,非便文,则译改。《百篇序》本占文家仿张霸而作,羼入《史记》,以为征信。考张霸《百两篇》备录经文,其伪显著。刘歆欲攻博士经不全,故本其书作序。有序无经,不示人以瑕。序袭《百两》,非《百两》袭序。《毛序》出于谢,《书序》则刘歆所为。以百篇立名,愤博士二十八篇为备之说耳。伪古文之作,伪《书序》实为之俑。阎氏攻《伪孔》而不攻《书序》,未得罪魁矣。魏默深以《孟子》《史记·舜本纪》之文为《舜典》,据而补之;陈南浦强分“月正元日”以下为《舜典》;皆误于伪序之故。伪古文之《五子之歌》《咸有一德》等篇,本非书名,杜、贾引以凑百篇之数,乃亦附会其名,而撰为一篇,则不惟其文伪,并其篇名皆伪也。[牟黔人分二十八篇为三十一篇呵也,以《史记》所引序为真书则非。据云:《书序》不见《史记》者三十七,恐不如此之多,试再考之。]

60初以《毛诗》为西京以前古书。征之《史》《汉》,积久乃知其不然。使《毛传》果为古书,《移书》何不引以为证?《周礼》出于歆手,今《毛传序》全本之为说,刘歆以前何从得此伪说?[同学有《毛诗传序用周礼、左传考》甚详。]《艺文志》之《毛传》,《刘歆传》《河间献王传》《后汉书·儒林传》之“毛诗”字,皆六朝以后校史者误羼,原文无此。[旧有《毛诗渊源证误考》一卷。]

61《周礼》出于刘歆,《古书》出于东汉,前人皆早疑之,惟以《毛诗》出东汉,古无此说。然《后汉书》明以训为谢曼卿作,序为卫宏作。使魏晋间果以《毛诗》出于西汉,郑君有以《毛序》为子夏、毛公所作之说,范氏何敢以卫、谢当之?《后书·儒林传》《古书》《周礼》创始之注皆名“训”,皆马氏、郑氏注。以二书相比,足见其例。此等为范书真文,后人不能伪改。若十四博士之有“毛诗”字之类,则后来史者所羼补,误信后说,以改古书。今当由此类推。至于《郑志》书有以传为毛作者,则又刘炫等之伪说,证之本书,考之本传,有明征者也。[牟黔人先生《诗切》主此说,以《毛诗序》为卫宏作,别为序,并以笙诗五篇为纂人之名。]

62孔子言“诗三百”者不一而足,今《诗》三百,是《诗》备也。刘歆愤博士“以《尚书》为备”一语,欲诋博士之诗不全,于是于《周礼》伪羼六义,于风、雅、颂之外,添出赋、比、兴。其意不过《三易》《百篇书序》故智。然赋、比、兴之说,古今无人能通,亦别无明证,此必出于伪说无疑。如言《三易》,孔子本“坤乾”作《易》,商得“坤乾”,何缘有《连山》《归藏》皆六十四卦之说?[旧《易》言“坤乾”,孔子修之,改为“乾坤”,扶阳抑阴之说所由出焉。]《书》实只二十八篇,十六篇特为传说。歆创为百篇之序以攻博士,不惟杂凑乖谬,其病百出,即捏造《舜典》《帝诰》二篇名,已万不能通。《艺文志》邹、夹二家《春秋》,按既言“无书”,则《艺文志》何以列之?无师则不必有书,即使有书无师,又何列之?而当日桓公、贯公、庸生之书所引用者,乃不收之?既有二家,《移书》何不引之?凡此皆刘氏报复“《尚书》为备”一语之说也。而《毛诗序》首引六义《周礼》之文,传又于诗下加“兴也”字,[朱子乃加比、兴。]此谢、卫为刘歆弟子,据《周礼》为说之切证也。若《毛诗》为古书,则必实能将六义说清,与《三易》《百篇序》皆通,然后能信为真西汉以前之毛公,非谢、卫作也。[牟黔人先生以六义为刘歆伪说。是其一证。]

63六经皆为孔子所传,刘歆《移书》亦同博士说,此歆初议也。[歆于事莽以前,议理上书,皆本今学,与博士无异,如庙制用《王制》《穀梁》是也。]至后乃造伪说,以攻博士。《周礼》为周公手订之书,又有“三易”“六诗”,是经全为周公旧文,非孔子作,明矣。《论语》云“雅、颂各得其所”,今歆创为本之周公,而《毛诗》则据国史为说,此亦不可通之明证也。

64古无大小毛公之说,始于徐整,此魏晋以下人依仿大小戴、大小夏侯伪造而误。且有二说:一同时,一隔代;亨、苌之名,叔侄之分,均不能订。凡此皆伪说。[同学《大、小毛公考》已极明矣。]《释文》《隋志》多采六朝人无稽之谈,捏造名字,妄编世代。如《公羊》之数世,《穀梁》之数名,《左传》与《毛诗》之渊源授受,立为二学。经学惟《易》授传可考,《史记》有明文。此等如《唐书·世系表》臆造汉高祖父母之名,与近世地志姓氏俗说相同,不足以为典要。若先入为主,酷信其说,则亦听之耳。[河间献王以毛公为博士,亦误说,汉惟天子立博士。]

65今学《诗》有传,如刘向、董子所引诸条是也。所说多在文字之外,是为一经微言大义。故汉人重师法,如《乐纬》之先周后殷、绌杞故宋之类,亦是也。《毛传》但言训诂,与《周礼》杜林训同,此为谢氏之训。[《马传》今有辑本。]盖《毛公诗》不传,刘歆弟子以《周礼》《左传》二经不足以敌博士,乃推其说于《诗》《书》,务与博士诸经相比。刘歆改《逸礼》为《周礼》,弟子又从三家、欧阳、夏侯本翻改《毛诗》《古书》。三家《诗》师说详明,礼制俱备,非只言训诂而已。粗言训诂,不足以为经说。[今陈辑本与《韩诗外传》可见。]谢氏初翻经文,未有诗说,欲变博士则不能臆作,欲袭三家则无以自异,称为训,与《周礼》《尚书》之称训同也。后来马、郑继起,乃从而补之。《毛诗》之简陋,正其门户初立,穷窘无聊,非得已也。今欲只就传序,欲通《诗》之意,则欲渡无津,势不能行。陈石父疏亦惟有泛滥引用今说以济其穷,非古学之真。或以《毛诗》为古师简奥。夫《论语》《戴记》《国语》《孟子》说《诗》之文多矣,何尝似此钞录《尔雅》,便为经说哉!

66刘歆《周礼》中,暗寓攻击圣经之言。除“三易”外,《诗》有“六义”,则经佚其半矣;有“豳雅”,“豳颂”,则《风》不及半矣;有“九夏”,则《肆夏》只得其一耳。此等说全无依据,歆悍然为之而不顾者,明知其无益,特以此说迷惑后人,使人有疑经之心。故至今千余年来误说从无人正之也。

67东晋伪《古文尚书》,近人皆知其伪,作俑实始于歆造《百篇书序》羼入《史记》,使人疑史公从孔氏问故,必为真序。不知《移书》明云“增多十六篇”,安得有五十九篇之说,使歆不造伪序,后人何从而作伪?且伪书《周官》一篇,直为《周礼》师说,由伪生伪,歆其罪魁矣!《孔丛子》《家语》伪书也,中多与《周礼》同,即是其伪证。哀、平以前,《周礼》专条伪说无一佐验,凡有与《周礼》同者,皆为刘歆以后伪书,可由此决之。[《百篇序》为攻“《尚书》为备”,故自作之,《汉志》引用其文,出于歆手无疑。《毛序》则谢曼卿仿而为之。]

68六朝人物于刘学炎隆之际,笃信不疑。因其无本,反增撰伪说渊源,致成风气。凡《隋志》《释文》所载,十无一真。即如《伪古文》,当时亦专信不疑,更为之辞。幸阎氏讲明此事,世知其伪,今并删去《周礼》专条与《毛诗》《古书》之误说,则道一风同,雾霰消而日月重光矣。

69博士说经,皆有传授,经师说为主。西汉中如伏、韩、贾、董、匡、刘诸书,全以经义为主,不徒侈言训诂而已。专言训诂,是为古文派,其学既无本源,又多与经相反,今为考订,其误自见。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

    新版《巴蜀文化丛书》包括《地下成都》《地上成都》《人文成都》《湖广填四川》《客家人》五册,从古蜀文明遗址、文化标志、人文掌故、近代移民史、客家文化源流等方面,对巴蜀历史文化进行系统梳理。
  • 剑斩雷霆

    剑斩雷霆

    既然肩负重命,那便一往无前!英雄路,勇者无敌!我握巨剑在手,斩出雷霆万钧!成名史,张扬任性!
  • 古语星辰

    古语星辰

    皇猷被寰宇,端扆属元辰。参辰昭文物,宇宙浃声名。海黑天宇旷,星辰来逼人。载欣凉宇旷,复念佳辰掷。弘扬中国文化。
  • 末世棋盘

    末世棋盘

    人生如棋,棋盘上黑与白的交接,便是世间生与死的交融。在传说中的末世将近之时,各方不甘于命运的执棋者,以世界为棋盘,遍布棋子,以图超脱。……一个少年被卷入世界棋局旋窝的中心,摆脱身为棋子的命运,由棋子变为下棋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妃想傲世

    妃想傲世

    上一世,护她的人为她而死,她却落了个跳崖的下场这一世,为了她要护的人,她会怎样……精彩片段:one:“本王的银子什么时候还?”“欸,此言差矣,什么还不还的,我们要一荣俱荣嘛!”“你是说?”“你的银子就是我的,我的银子还是我的。”two:“徒儿就是徒儿,哪怕她作恶多端、背信弃义、众叛亲离,她也是我的徒儿,做师傅的,那就要护好她!”three:“那个就是,哦,对了你等等!”某女背过身去,掏出小纸条,极快的扫了一眼,随即笑盈盈的说:“冰块脸,你知不知道你天生冷淡不讨人喜!”“然后呢?”“正巧,我也是没心没肺不讨人喜,咱们凑一对吧!”
  • 城回首,重来作有期

    城回首,重来作有期

    世家之争,狼烟四起,四国暗斗。青黛只愿能够力所能及的救助更多的人,最大的心愿是守护,可事与愿违遇见了他们,当乱世中各自自凭本事明暗相斗,谁成了那棋局中的棋子?谁有甘心默默守护?当背叛、反目成仇所有的一切一切化为利剑刺向她,是谁义无反顾。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hrough Russia

    Through Russ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