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07800000012

第12章 中庸伦理观

《中庸》是天人关系下的伦理哲学,是古代中国人文文化理想。

《中庸》的文化价值在于,它以一种人本的而非宗教(神本)的立场,围绕“中”与“和”,以主体和行为的领域为重心,生发出一个伦理哲学体系:大而及于“天人”,内而及于“身心”;两者之间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从系统论、相对论、两点论出发,以“相观对治”、“执两用中”处理问题。可谓“致广大”、“尽精微”、“极高明”。《中庸》这一伦理观使中庸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信念,而且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不是小智,而是人文睿智,根性智慧,是“道智”。

(一)通天人,以人为本

《中庸》说:“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二十章)

《中庸》中所说的“天”,不是西方宗教中那种万能的“天主”,而是包括天地万物的神秘的大自然,相当于今之“宇宙”。《中庸》这样描写神秘的大自然——“天”: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中庸》二十六章)

《中庸》的“天”,包括天、地、山、水及万类生物,无穷宝藏。“天”就是神秘的大自然。它“浩浩其天”、“溥溥渊泉”(《中庸》三十一章)

为什么“思知人,不可不知天”呢?因为中国文化认为,人是天地所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按照全息论,人本身是一个小宇宙。所以人之生,必得天地之理。所以《中庸》开篇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命与人性相通,“天理”与“人心”相通。所以孟子说:“心也,性也,天也,非有异也。”这样,天与人之间可以互推:知天可以知人,知人可以知天。孟子说:“天之与我者,知性则知天。”

通天人,就是天命与人性、天道与人道、天德与人德的相融相通,就是“天人合一”。

天正其命,人正其性,率性命之正而为道。此道就是天道,也是人道。“道,所行道也。”(朱熹)天地有它的行为方式和活动规律,即为天地之道。中庸中的“天地之道”是什么呢?

第一,天道重生。《中庸》说:“天地之道,生物不测。”《易传·系辞》说:“天地之大德曰生。”《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天道重生,所以中国人道也重生。不仅重个人生命,而且仁民爱物,重天下苍生。孔子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孔子家的马厩发生火灾,孔子听到后的第一反应是:“问人不问马”——不问烧死多少马,损失多少财,而只问伤没有伤人。儒家把爱护自己身体作为“孝”的内容,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在中国文化中,“自杀”是不道德的行为,是懦夫行为。因为重生,所以中国文化重“和”;中国人重“和”,因为“和”实生物。

第二,天道至诚。《中庸》说:“天地之道……为物不二。”“为物不二”是“诚”,“生物不测”是“神”。所以《中庸》认为“天地之道”,“至诚不息”,“至诚如神”。“神”,指天地发育万物之神奇,“不息”,是永远不停息。

孔子对天道的至诚不息,解释得很透彻。《礼记·哀公问》:“公曰:‘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也?’孔子曰:‘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止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己成而明,是天道也’。”这个意思在《易传·乾卦系辞》中表述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所以《中庸》用很大的篇幅论述“诚”,论述“诚之为贵”,论述“至诚不息”。《中庸》说:“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第三,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庸》讲“天道”,是天地万物合在一起说的。中国古人认为,浑圆一体之原始宇宙分化而为天地,进而旋转成为阴阳,再变而为四季。这一宇宙思想见于《礼运》,原文是:“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中庸》也有类似的说法,如“四时之错行,日月之代明。”

所以,中国古人讲“道”一定是指两个方面,如“阴阳”、“刚柔”、“仁智”、“仁义”、“礼乐”、“存亡”、“进退”、“张弛”等等,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互补互动才成为“道”,就像男人与女人配合才能生小孩一样。《易传》说:“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刚曰柔”;“立人之道,曰仁曰义”。“知进退存亡之道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论语》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单独一个方面不能为“道”。

由对立统一两个方面构成的“道”,可简述为“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道乃阴阳兼体,仁智合观”。这种“道”的观念是《中庸》“执两用中”的理论基础。

第四,圜道观。阴阳兼体,自本自根,互补互动,终始相接,“四时(春夏秋冬)之错行,日月(白天黑夜)之代明”(《中庸》),其运动轨迹一定是一个圆,所谓圜道。“圜道观”是中国哲学的关键词。《中庸》隐含着圜道观。

“圆”的力学特征是膨胀力与收缩力平衡,它外部的阻力最小而内部空间最大。“圆”的伦理学特征是“和合”,是“圆融成事”,很合中庸之旨,因而是中国人的审美观。南宋袁采在《袁氏世范》一书中说:天体主圆,故生其中者,无一不肖其体。悬象之大者,莫如日月,以至人之耳目手足、物之毛羽、树之花实。土得雨而成丸,水得雨而成泡。凡天地自然而生皆圆。盖禀天之性者,无一不具天之体。万物做到极精妙处,无不圆者。圣人之德,古今之至文法帖,以至一艺一术,以极圆而后登峰造极。

在《中庸》中,天地之道就是人道,天地之德就是君子之德。这种以“自然率”为背景的道德心,有助于人生观的统一并形成坚定的价值观。其结果是,道德成了庄严肃穆、值得一代一代的人永远追求的东西。这是中国文化绵延不绝的一个原因。

《黄帝内经·素问篇》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中国古人认为天为阳,地为阴,阴阳交合而生人。人是天地之“中”,天地之本,万物之灵。《礼记·礼运》说:“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人者,天地之心也。”《礼运》意思是说,人类是天地的产物,阴阳的配合,为诸要素之精华,实为宇宙的心灵。所以《中庸》主张“天地参”。“参”即“叁”,指天地人“三才”。所以中国文化从源头上就是人本文化。“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人道为本,天道为末”(东汉仲长统)。通天人、以人为本,是中庸伦理观的根本思想。

(二)平人己,以己为本

通天人,以人为本,而人的存在是个体的。每一个个体都可以称之为“我”,称之为“自己”。所以《中庸》说:“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首先用来完成自己的人格;道,首先用来引导自己走向正道。(《中庸》)“诚者自成”、“道者自道”,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从我做起”,“从自己做起”。

在“你我他”的人际关系中,中国人以“我(吾)为本。中国古代第一人称是“吾”。“吾”“五”古音相同。“五”有“中”意。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基数中,“五”处中位阳性。神秘的“河图”“洛书”以数理关系确立“五”的中位性质(任何一个方向三数相加,和都为15):

古音相同的字,基本义项相同,所以段石羽在《汉字中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一书中认为“五”“吾”同源,“吾”也有中义、本义。

这个道理容易理解,在人际关系中,没有第一人称“我”(吾)的确立,也无所谓“你”与“他”。

上世纪末,纽约电话公司就电话用词做过一次调查,看日常通话中哪个词使用频率最高,在500个电话对话中,“我”这个词使用了3950次,远远高于其他词。这说明,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的实际状况如何,在伦理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你都摆脱不了“我”的本位作用。只有确立了“我”,才会有“你”和“他”。伦理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好坏,主要在于自己。以己为本就是“正己”、“尽己”、“责己”、“推己”,以之“平人我”,实现人际和谐。这也正是《中庸》的伦理观的根本思想。

《中庸》说:“处在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在下位不攀附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对别人无所要求,自然没有什么怨恨。上不怨天,下不归咎别人。”孔子说:“射箭很像做人的道理,箭不中靶,不怨天尤人,只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这里讲的是“正己”。君子待人处事,以“正己”为本。《中庸》的原文是:“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中庸》十四章)

《中庸》说:“君子应就他所处的地位去做他应该做的事,不希望去做本分以外的事。处在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地位所应该做的事;处在贫贱的地位,就做贫贱地位所应该做的事……处在患难的地位,就做患难处境中应该做的事。君子守道安分,无论在什么处境下都自得其乐。”

以自己所处的地位——社会角色(包括职业角色)做应该做的事,以安分守道为本,以履行角色职责为本,此所谓“素位”,此之谓“尽己”、“责己”。《中庸》原文是:“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中庸》十四章)

《中庸》说:“手执斧头削斧柄,斧柄的式样就在你手中,你只要斜着眼睛看看就可以。说到平人己,这种看着手中的斧柄去削斧柄还不够切近,因为最好取法自己的心。如果一件事放在自己身上不愿意,你就切不可加之于别人。对己严,对人宽。别人的缺点,只要改了就好。”

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最为重要。“尽己”叫做“忠”,“推己”叫做“恕”,一个人能行忠恕之道,那么离人道就不远了。《中庸》原文是:“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于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在人与我的伦理关系中,“君子之道,本诸身”。(《中庸》二十九章)中庸文化中有许多格言警语表达了这一哲观,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为仁由己,岂由人哉?”(《论语》)“前半夜想自己,后半夜想别人”(俗语),“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此涉世一极乐法。”(《菜根谭》)

“平人己,以己为本”是《中庸》一书中的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庸》,它是一本实践伦理学,故朱熹说它是“实学”。

(三)合内外,以内为本

在行为与心理的关系中,《中庸》以“心”为根本,这从开篇对“中和”的定义可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碰到事情,要有冷静、客观、公正的心态,以之权衡、审察应物之节度,这就叫做“中”;然后才说出意见或产生行动,这就能得到“和”。孔子以射箭为例,他说:“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论语》)引而不发,跃跃欲试的过程,是屏声静气的过程,是瞄准的过程。这叫“中道而立”。只有“中道而立”才能得射之“和”——取得好的成绩。《乐记》说:“和顺积中而英华在外”,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程颐认为《中庸》的精髓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圣圣相传的“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中庸》中“天命率性”为“道心”,“择善固执”为“精一”,“君子时中”为“执中”。不论“上智”和“下愚”,每个人都有“道心”和“人心”两个方面,这是上天赋予的。“道心”指“性命之正”,也叫“天理之公”、“天地良心”;“人心”指“行气之私”、“人欲之私”。心是行为的司令部。一事当前,这两种心都会跑出来。“精”就是明辨二者,不使混淆;“精一”,就是以“道心”主宰“人心”使“人心”听命于“道心”。只有这样,才能应物无差谬,言行无过无不及。程颐认为《中庸》的精髓在这里,所以他认为《中庸》“乃孔门传授心法”。程颐出入佛、老,再回到《中庸》,发明了《中庸》哲学的“心”的方面。这是很有见解的。朱熹继承了他的观点。

人的言行受内心支配,具体地说,人的行为是以心理活动为中介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人不是动物也不是机器。动物的活动模式是“刺激——反应”,例如鱼碰到饲料就会吞食。机器的活动也是这种模式;特定的刺激导致特定的反应,不过机器从“刺激”到“反应”都是人预先设定的。机器是替人完成某项任务的工具。

人是有情感、有认知、有意志的主体。在刺激和反应之间,有着复杂的态度和情绪,需要在一瞬间抉择和“精一”。

《中庸》虽然没有能像现代心理学那样细致地分析“态度”的内涵,但它在刺激和反应之间能抓住人的心理活动来“精一”,以之为“中”为“本”。对于几千年前的古人,这确实是很有见地的。《中庸》把人的心理活动分析为“道心”、“人心”,有点像19世纪弗洛伊德的“超我”、“自我”、“本我”理论,有某些真理性。头脑最困难的问题是不断面临选择和斗争,以“道心”主宰“人心”,由“精一”实现“执中”,这种思想斗争方针,确也高明。

《中庸》说:“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合外内,以内为本”,是《中庸》伦理观的又一个关键内容。中庸的心理模式是趋中内敛,中国人习惯于“内求”。

内求之“内”是相对的,在不同的关系中有不同的内容。例如在“天地人”三才系统中,“人”是内;在“你我他”人际关系中,“我”是内;在“智仁勇”三达德中“仁”是内,在“礼乐仁”的伦理生活中,“仁”是内。“内”就是“中”,是“本”。难怪《说文》释“中”为“内”。

(四)《中庸》以大系统立论

中庸伦理观以“人生”为中心,上涉“天人”,外涉“人际”,内及“人性”。中庸是一种人道观,一种人生观,一种系统论。

“中”是属于系统的。宋代哲学家程颐论中庸说:“中,天下之正道”,“庸,天下之定理”。程颐以“天下”点明中庸的大系统论性质。确实,《中庸》从大系统立论,极尽天道、地道、人道;三者不是分开讲的,是融合在一个系统中讲的。

《中庸》十二章说:“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君子之道就是中庸之道。它极大而又极小,极远而又极近,极深奥而又极平常,所谓“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中庸》三十三章),程颐因此说它“放之而弥六合,卷之而退藏于密”。所谓“弥六合”,指中庸是“万事一理”,无处不在的“实学”;所谓“藏于密”,指中庸为“孔门传授心法”,玄之又玄,其味无穷,终身受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中庸》教人“既明且哲”,近至“保其身”,远至“柔远人”、“怀诸侯”,所谓“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也。“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二十七章)这是一种整体论,一种对立统一论,一种整体功能的优化论,一种天地人的大系统论。

说到系统论,这是上世纪中叶才发展起来的科学。系统论把事物、现象、过程、变化都看成系统,系统外有大系统,系统内有小系统。系统存在和维系的必要条件,是系统内部构成要素的统合性和互补性,只有是互补的,才能统一为一个整体。

关于系统的思想和方法是系统论研究的内容。系统论是在掌握了系统概念、系统形态和系统特征的基础上,把对象作为系统并放在系统中去考察。系统论要求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把握系统的目的,从整体与部分之间,从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准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处理问题的效果。因此,系统论的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和整体功能的最优性。

《中庸》是一种系统论。只有用系统论观点解读《中庸》,才能获得中庸之慧解。

同类推荐
  • 父亲的乡村

    父亲的乡村

    本丛书精选几位当代著名作家的散文作品,集结成册,力求打造一套极具文学价值、审美价值的文化丛书。书中充满泥土气息的文字,弥漫着乡愁的韵味,这是文人们记忆中的故土、记忆中的乡村,乡村里的那些人和发生过的故事,都是远在海角天边的游子们无法割舍掉的情愫。本书是一本饱含作者们对故乡的人和事浓浓的思念之情的文集,文字中渗透着作者的情思。
  • 善德堂随感诗集

    善德堂随感诗集

    该诗集共收录张邦应同志革命一生、呕心沥血所著的300余首诗文,分为家亲、经事、时势、游览、外访、悟言、悼友七部分。诗中生发出育人、立德、忠党、爱民、奋进的心声,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史料性。
  • 吟诵关中———陈忠实最新作品集

    吟诵关中———陈忠实最新作品集

    《吟诵关中——陈忠实最新作品集》收集了作者自2002年至2006年之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2篇、散文、随笔57篇,文论、对话49篇,共40余万字,由于作者近几年未出版图书,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出版本书是为了给关心他、研究他的读者与机构一个交代。
  • 普希金书信集

    普希金书信集

    本书是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个人书信集,这数十封信件曾寄给作者的恋人、妻子、朋友、文学编辑(合作伙伴)、主管大臣等等,从中可以亲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普希金的样子,一个现实中的、活生生的文学巨匠的样子。信件的语言多是生活化的,没有创作的束缚,完全是生活化的呈现。他会毫不羞愧地跟家里要钱,也会不知疲倦地写信给自己的爱人——有时会猜忌对方是不是有不轨的行为……这本书信集完整而鲜活呈现出了普希金一生的写照,对于文学爱好者与研究者都是十分珍贵的材料。
  • 诗人十四个

    诗人十四个

    《诗人十四个》围绕“春天”意象与“青春”经验,用古诗词阐释友情、孤独、情欲、死亡、别离五种生命事件,渴求与接纳两种生命态度。全书根据这些主题分为七章,每章选择两个诗人,讲解其在这一主题下的文学样貌与诗人个人气质,并在两个诗人的对比中,呈现诗歌的不同解读,展现生命的矛盾性和可能性。作者整合知人论世的学术方法和现代心理学的分析语言,在继承经典笺注释义的基础上进行解读,旨在发掘古典诗词对于人生真正问题的助益性,激发读者心灵深处的共鸣,唤起深切的生命体验。
热门推荐
  • 隐藏性格

    隐藏性格

    天使不一定是善良的,恶魔也不一定是邪恶的。天使温九笙和恶魔尹依沫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里红妆:妖孽少主取红颜

    万里红妆:妖孽少主取红颜

    冷血杀手一朝穿越孤僻的小姐。想要她就这样活下去?不可能。说什么废材?这明明就是个天才!修灵力,拜师傅,降神兽,炼神器。站在大陆之巅。顺便为自家姐姐找到身世,却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财宝万千,这都是自己的?怎么可能?正在疑惑之时,不知从哪里蹦出一个妖孽少主,抢着要娶自己!“玄祭渊,你实在寂寞难耐的话,富贵街有青楼百欢楼,绝对会满足你的!”“可我就要你!”“......”且看昔日废材如何逆袭成为千古强者!(本文男强女强,结局一对一,宠文无敌,欢迎入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英雄联盟之战

    英雄联盟之战

    一个退役的选手在家中通过直播的方式每天混吃等死,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个穿着女仆装的女孩。
  • 国医养生堂:本草纲目中的女人养颜经

    国医养生堂:本草纲目中的女人养颜经

    在中医历史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许是最伟大的一部了。本草如何养颜则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这本国医养生堂:本草纲目中的女人养颜经将给现代的女性最健康与天然的美容保健常识。
  • 那年夏天的悸动

    那年夏天的悸动

    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般的太阳,在这个炎热的夏天,花开般的年龄,青春懵懂时,又会有怎样美好的邂逅。她对他埋下感情的种子,他又为她生根发芽。
  • 夫人求带我躺赢

    夫人求带我躺赢

    欢迎大家来戳绝地求生新书《祁戏精今天又又又作死了》 【王者荣耀】宋诗昕只想做一个小助理,度过实习期,顺便把傲娇的前男友撩回来,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但是,为什么最后她却掉了进去和前男友一起打比赛赢冠军?嗯…不过前男友变现,这波操作不亏!陆熠城原本以为他的职业生涯的最后,除了能够带走冠军,其他没什么了,但是,当她再次出现在他的生命中,还一直招惹他,陆熠城勾了勾唇,最后抱得美人归好像比拿冠军更高兴。 PS:读者交流群878752946欢迎来戳
  • 写你成书之足迹

    写你成书之足迹

    她是佟芯,一名网络作者,长了一双恬静又从容的眼眸,整日在现实的悲欢离合中窜梭和探索,收集不同的故事,见证生活中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坚持着这份热爱,她对生活和爱情有了不同的看法,甚至产生了恐惧!恋爱是一种无聊的身体慰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现任变前任,无休止的循环!这是她的看法!直到杜宇其的出现,她沦陷在他坚持数年的狂热追求里,杜宇其从后边抱住她,开始了日常撒娇……“媳妇!”“嗯?”佟芯勾起嘴角应了一声,总有些在普通不过的称呼,却轻易的暖到人的心底,她突然觉得,为了爱的人解决一些麻烦,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可就在她勇敢的尝试爱情的同时,父亲的一沓文件,终于揭开了杜宇其神秘的背景!他带着目的接近,和烂俗的背叛,终使她在次封存自己的心。直到一次的新书首发会上,疯狂的粉丝将现场的高台挤塌……现场顿时陷入一片慌乱,突然出现了一道与众人背道而驰的身影,在佟芯的眼底闪着奇异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