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30700000010

第10章 农地流转的负面问题

关于农地流转,我在实践中思考的结论主要有四点:

1、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减少农民的必由之路是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实现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流转。路径没有问题,关键是这段路要走多久。

2、土地的流转规范了,就不可能导致农民失地,也不可能导致农民减收,但绝对会导致大批农民失业。

3、农村土地流转求快不得,尤其在农村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仍然处于低水平的情况下,农村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会加剧城乡矛盾,造成社会不稳定。如果说分田是前三十年农村改革的破题之作,那么流转则是后三十年农村改革的进行曲。用三十年时间来完成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这个速度不慢。

4、土地流转后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将大量减少,势必给整个社会管理带来很多新问题。如果速度把握不好,很可能导致农村社会贫弱综合症,这种综合症是农民基因,在低收入保障、低文化满足条件下爆发的一种低道德行为方式。

2004 年 4 月,我在后农业税时代的灯光下写下了《农地流转的深层问题》一文,提出农地流转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从现行政策和法律上寻找农地流转的空间,在现实可能性和必然性分析中,我痛彻地感到,必须加快架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推进农地流转,打破农村沉寂,再造农村生机和活力。2005年江西省在经过一年农业税降点后宣布取消农业税,这一石破天惊的政策出台迅速引发一轮农民工返乡潮,农民需要找回农业税时代被荒芜被口头契约式流转了的土地。

然而没有那么容易。农业税时代我帮你种田纳税,现在税没了,你想要回就要回,没那么简单。更为复杂的是,农业税时代种田基本上处于亏本的临界点上,有些农民为了逃避农业税,田土已经用来接收深山区移民了。有一户农民求着村小组把15亩责任田全部分给了5户深山区农民。取消农业税后,他感觉吃了大亏,为他自己这个几乎断了儿孙路的决定悔断肠。这个事对我触动很大。

这年春天我接访了20多户要求还地的农民。他们的激烈情绪和执著精神,让我深刻地感悟到农民在生存问题上的艰难选择,而土地始终是给予农民寄托的最后屏障。只是在土地不能糊口的前提下他们才会有弃地谋生的打算,而那些口头契约的不规范流转则是他们自己惹的麻烦。

此后的几年,我仍然十分关注土地流转。国家对种粮农民实施直补政策以后,农民对政策的期望远远高于了种田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农民那肯放松他们手中的土地?

2008年12月****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农村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地流转作出了政策性安排,几个返乡农民工打着农民合作社的旗臶,做起了农地流转的文章,流转双方洽谈的焦点是政策性补助归谁以及流转的年租金。我抓住了这个事情,并主动介入,从政策层面指导流转。

第一个问题,政策性补助归土地经营权人。这个结果与政策的初衷不符,但农民对政策的期望远远超过了种田本身,农民说,种田不化算,政策有盼头,让农民放弃政策性收入谈流转是不可能的。

第二个问题是流转年租。对流转方而言当然是越高越好,但接转方期望的是越低越好,以保证更多的资本有效投入,同时降低农业灾害及管理带来的风险。通过算账,群众评议,最后达成的协议是每亩年租金为400元。这个数基本上是南方种稻农民除去劳动力成本的全部利润。对接转方而言,要创造新的价值就必须靠规模靠组织化程度靠科技含量。

第三个问题是流转期限。根据南方地区的特点,我认为 3-5 年为一个农业灾害周期,流转期限应该是5年较为合适。这个意见大多数群众认同。在上述三个框架下,接受流转的一方带着钱,一边签流转协议,一边发钱,几天时间,流转土地面积签了1300亩,涉及400户,其中全部责任田流转的有20户。这是我主持乡镇工作以来,组织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土地流转,但我没想到的是这个作品也是我在乡镇的收笔之作。

从流转环节说,做得规范合理,农民就会满意。但是土地流转后,农民怅然若失,又让我忧过于喜。今年南方地区春旱,很多土地没有种上稻子,把土地流转出去了的农民暗自庆幸,但也实诚地讲出了心里的惶惑:土地都流转了,我们去干什么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过去的想法主要有几点,一是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尽量避免全流转,这样做既可安排农村年龄偏大的劳动力适当参加农业生产,又可实现农民家庭对农产品的自给。二是农村劳动力适度转移,因为农地流转下来的农村劳动力大部分都是40岁以上的人群,所以要转移这部分劳动力很困难。三是农村产业的转移,有条件的农户可以进入小城镇经营三产。四是发展农村精细农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可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粗放农业都做不好的农民能做精细农业吗?

应该承认,我对农地流转的利好看得比较多,对农地流转的不利一面想的少,有些问题虽然看到了,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现在问题摆在面前,我不得不深入分析和思考。

1、农地流转造成农业劳动力减少的数量分析。一个2万人的中等规模乡镇劳动力数量大约在12000左右,实际进城务工人员大约在4000左右,也就是说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大约在8000左右,假若这个乡镇有30000亩土地,那么平均每千亩土地占用了266个劳动力,农地流转后,机械化、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每千亩土地用工大约在60人左右,也就是说,一个乡镇实现土地流转后,节余劳动力将达到6000人,刚好是这个乡镇劳动力的半数。这个数字放大到全国那是相当可怕的。

2、农业劳动力锐减给城市管理带来巨大压力。在这些转移下来的农民中,在农村就地安臵就业的不会超过三分之一,其中的三分之二,部份滞留农村,部分流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然而目前中国城市化的进程,短期内不可能容纳这么多农村劳动力。而且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这些农村劳动力,大部分文化素质低,就业能力差,很难在城市找到谋生的途径。专家估计,按目前农村劳动人口的劳动技能和城市就业的容纳能力,10 年以后,能够在城市谋生立足的农村劳动人口,不会超过3个亿。即使扣除新增劳动力,至少还有1个亿的农村劳动力没有就业途径,加上他们需要抚养的对象,至少有3亿农民没有生活的来源。如果国家缺乏相应的政策保障,这批数量庞大的农民,将成为城市的新增失业和流浪大军。这对于城市管理、城市发展带来的难题,给中国改革发展带来的难题,是可以想见的!我认为这个推断总体上是符合实际的。

3、农业劳动力税减给农村社会管理带来很多新的问题。“让农民做什么”?这的确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重大问题。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总部署,农地流转只要做到规范,并把维护好农民利益作为流转的前提,我相信,农地流转不可能造成农民失地,也不可能导致农民失去生活来源。但失业却是必然的。失业后的农民有六种选择:一是带小孩;二是打麻将、扑克;三是游荡乡村,四是进城打工;五是流浪城市;六是产业转移。对多数人而言,能选择的只有一、二、三条。所以我担心,大批农民失业将会导致农村走向贫弱化“农村综合症”。这个综合症的明显特征是低收入、低消费、低文化生活满足,由于城乡收入分配持续拉开差距,很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而最为突出的则是整个农村社会的颓废和低道德水平对抗。

基于上述理由,我以为适度把握流转速度是十分必要的。我提出 30 年解决这个问题,其假定条件是:

1、农村文化建设将得到快速发展,30年内农村各种文化娱乐设施将十分普及和完善,并将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农民对健康文化的需求。

2、农村医疗保障水平将得到很大提高,按照现在新型合作医疗的发展水平和保障能力,30年内实现城乡一体化保障标准应该没有问题。

3、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将会有一个较大程度的提高,这个提高不仅表现在保障的资金,而且表现在保障面上。

4、农民技能培训力度加大,30 年内 70 后农民将普遍掌握一名以上实用技术或劳动技能。

5、60年代以前出生的农村人口,30年内将不断退休和死亡。

同类推荐
  • 中国回族金石录

    中国回族金石录

    《中国回族古籍丛书:中国回族金石录》所收录的碑记和匾额楹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回族的发展演变和主要特点,从而为研究和编写中国回族通史、回族伊斯兰教史提供了重要的参阅资料。然而,分布于全国而未收录进《中国回族古籍丛书:中国回族金石录》的回族碑记还有很多,我们希望各省、市、自治区古籍办和热心人士继续收集、整理这方面材料,为在21世纪初推出《中国回族古籍丛书:中国回族金石录》的续编而共同努力。
  • 绘画艺术(上)

    绘画艺术(上)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知堂两梦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知堂两梦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这个选本和坊间流行的其他选本所选篇目,几乎无一篇同者。周作人在传统中找到了他所称的“中国思想界之三盏灯火”——汉代王充,明代李贽,清代俞正燮,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疾虚妄、爱真实”,并由此上溯到墨子、颜回、大禹,梳理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系统。本书清晰地呈现了这个思想体系。
  • 古文字学讲义

    古文字学讲义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先生研究古文字学的方法、观点和路径,本书将先生关于治古文字学的数篇论文也一起收录其中,读者可通过这些论文了解先生治学思想的发展和变化(自然,先生关于古文字学方面的观点和看法,当以正式发表者为准)。另外,还收录了先生早年所写的《金文嘏辞释例》及《北狄在前殷文化上的贡献》两篇长文,前者为治金文者不可不读,后者则是先生以文字证史的一篇范文。
  • 十七的月亮照样圆

    十七的月亮照样圆

    本书为身残志不残的作家梅芷的最新散文集,记述五十年前作者处于年少时期的人们的各种生活和作者的少年时代,其中是对各种童年生活细节的精致记述,涉及亲情、友情以及各类趣味横生的童真小事,题材怀旧,文字温馨,展示了浓郁的人文情怀与始终贯穿的坚强乐观精神。
热门推荐
  • 创世狂神奏

    创世狂神奏

    一个丑八怪样的天使来到充满各种各样魔法,斗气,武魂的世界会有什么样的作为,是屈辱?还是创造奇迹?是否因为创世神的消失来缔造一曲狂神奏,来谱写新的乐章?一切的一切,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尽在创世狂神奏!
  • 侠女笑泪之断情剑

    侠女笑泪之断情剑

    这是一部反映西汉末年百姓与朝廷之间矛盾日趋激化的长篇武侠小说。女主人翁天生笑洒泪珠,后来由世外高人指教,行侠丈义,杀富济贫,用以笑泪得天独厚的绝世功夫摆平了天下武林败类。她的母亲施展“小剑”杀开一条血路……故事情节深刻地描绘了人性的美与丑以及紧张而又曲折的情景场面。写爱,爱之铭心。写恨,恨之入骨。一波三折,扣人心弦。……那女婴突然开了腔:“娘,我不会哭,我生来只会笑,我要笑得山崩地裂,我要笑得海水横流……”
  • 愤怒的蓝鸟

    愤怒的蓝鸟

    有压力,未解决。压力生活已经成为当前都市人群的生活常态。
  • 好想与你共余生

    好想与你共余生

    这辈子最值得的事就是,窗外阳光明媚,我在床上一睁眼就能看见你。
  • 流水知音

    流水知音

    一位追梦女孩,为了梦想不惜一切代价,以及生命;一位篮球天才,内向冷漠,他又用了什么来包裹住了真实的自己呢?又是为什么包裹呢?他们之间又将发生什么呢?敬请期待!~~~
  • 行书:千古行书精品

    行书:千古行书精品

    本书介绍了中国著名的行书字帖三希宝帖、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蜀素帖以及与之有关的历史故事。
  • 云梦夕颜

    云梦夕颜

    遥远古老的云梦大泽,生长着一朵薄命花,花开花落,随风飘零。情之一字,何苦来哉!
  • 南山上的城堡

    南山上的城堡

    佛曰:六意。这座莫名出现的神秘城堡就是众生得解脱的具象。不过这个生死涅槃的出现,表现在每个人的个人行为前是不同的而已。
  • 神则之道

    神则之道

    种种致命原因,李若凌渡神劫失败重生轮回到少年时代。这一世李若凌发誓必要化出自己的规则之道!
  • 压轴金丝雀:首席稍后请买单

    压轴金丝雀:首席稍后请买单

    一百万的巨款让她身陷魔窟,她的出现让她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这个女人,我带走了。”然而突如其来的深吻却让她惊慌失措。“我会还你钱的,做牛做马的还给你。”年轻英俊的男人冷笑“你现在就可以还,用你的身体……”然而当她真的身心沦陷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不过是一个影子,一个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