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47700000070

第70章 告子章句下(凡)(6)

鲁欲使乐正子为政。(乐正子,克也,鲁君使之执政於国。)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喜其人道德得行,为之喜而不寐。)公孙丑曰:“乐正子强乎?”曰:“否。”“有知虑乎?”曰:“否。”“多闻识乎?”曰:“否。”(丑问乐正子有此三问之所能乎?孟子皆曰:否,不能有此也。)“然则奚为喜而不寐?”(丑问无此三者,何为喜而不寐。)曰:“其为人也好善。”(孟子言乐正子之为人也能好善,故为之喜。)“好善足乎?”(丑问以但好善,足以治国乎?)曰:“好善优於天下,而况鲁国乎?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讠讠,予既已知之矣。’讠讠之声音颜色,距人於千里之外。(孟子曰:好善乐闻,善言是采,用之也以此治天下,可以优之,舜是也,何况於鲁不能治乎!人诚好善,四海之内皆轻行千里以善来告之;诚不好善,则其人将曰讠讠,贱他人之言。讠讠者,自足其智,不嗜善言之貌。讠讠之人,发声音,见颜色,人皆知其不欲受善言也。道术之士闻之,止於千里之外而不来也。)士止於千里之外,则谗谄面谀之人至矣。与谗谄面谀之人居,国欲治,可得乎?”(怀善之士止於千里之外,不肯就之,则邪恶顺意之人至矣。与邪恶居,欲使国治,岂可得乎?)

[疏]“鲁欲”至“得乎”。正义曰:此章指言好善从人,圣人一概,禹闻谠言,答之而拜。讠讠吐之,善人亦逝,善去恶来,道若合符。《诗》曰:“雨雪漉漉,见见聿消。”此之谓也。鲁欲使乐正子执政,故言於弟子曰:我闻鲁欲使乐正子为政,遂喜而不寐。以其乐正子将得行其道也。“公孙丑曰:乐正子强乎”至“曰否”,公孙丑见孟子此言以为喜而不寐,乃问孟子曰:乐正子有强力胜乎?曰否,孟子答,无以力胜也。公孙丑问:有智虑能善谋乎?曰否,孟子又答之,曰无用智虑谋也。公孙丑又问曰:有多闻见识乎?曰否,孟子又答,曰无多闻见识也。“然则奚为喜而不寐?曰:其为人也好善”,孟子曰:乐正子为人能好善言,故为之喜也。“好善足乎”,又问,言乐正子但好善言,足以治国乎?“曰:好善优於天下”至“可得乎”,孟子与之曰:能好善言,足优为於天下也,而况鲁国乎?夫人苟好善,则四海之内,有善言之士,皆得不远千里而来告之也;苟不能好善,则四海之内,人将曰彼人之讠讠自足其智,不好善言,我既已知之,如此,则讠讠之人,发声音,形颜色,以距止人於千里之外。是则善言之士既止於千里之外而不来告之,则谗恶谄佞面从之人至矣。然而与谗恶谄佞面谀之人居,国欲使之治,尚可得乎?言不可得而治也。《庄子》云:“好言人之恶以为谗,希意导言以为谄,不择是非而言以为谀”。注“乐正子克”。正义曰:已说於前矣。注“闻善言,虞舜是也”。正义曰:孟子曰:“舜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是之谓也。注“禹闻谠言,答之以拜”至“此之谓也”。正义曰:禹闻善言则拜。《尚书》“谠言”,说於前矣。“《诗》曰:雨雪漉漉,见见曰消”者,此盖《角弓》之诗文也。注云:见,日也;漉漉,雨雪之盛貌。

陈子曰:“古之君何如则仕?”(陈臻问:古之君子谓何礼可以仕也。)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闻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於我土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所去就,谓下事也,礼者,接之以礼也;貌者,颜色和顺,有乐贤之容。礼衰,不敬也;貌衰,不悦也。其下者,困而不能与之禄,则当去。矜其困而问之,苟免死而已。此三就三去之道。穷饿而去不疑也,故不言去,免死而留,为死故也。权时之宜,嫌其疑也,故载之也。)

[疏]“陈子”至“己矣”。正义曰:此章指言士虽正道,亦有量宜,听言为上,礼貌次之,困而免死,斯为下矣。备此三科,亦无疑也。“陈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则仕”,陈臻问孟子:古之君子何如则可进为之仕。“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孟子答之,曰古之君子为仕,所去、就有三也。下文孟子解之者是也。自“迎之致敬”至“死而已矣”,是解所去、就有三矣。言国君迎接之,致其敬以有礼,言将行用其言也,则就而仕之,是所谓行可之仕也。如礼貌接之以礼,又有乐贤之容未衰,而言弗得行也,则当退而去之,以其为道而仕,道不行则去矣。其次国君虽未行用其言,然而接之致敬以有礼,则就而仕之,是所谓际可之仕也。及其国君接之不以礼,又无乐贤之容,是其礼貌衰也,是则退而去之,以其为礼而仕,礼既衰则去矣。其下朝旦无以食,夕昏又无以食,以至饥饿困乏不能出其门户,国君闻之,乃曰吾大为之君者,不能使之得行其道,又不能听从其言,而使饥饿於我之土地,吾羞耻之也。如此,国君有以周赐之,亦可以受之而不辞也。无他,免其饿死而已矣。以其为贫而仕,是公养之仕也。是以昔之孔子去、就如是,此孟子答陈臻之问,所以执此而详悉告之。

孟子曰:“舜发於畎亩之中,傅说举於版筑之间,胶鬲举於鱼盐之中,管夷吾举於士,孙叔敖举於海,百里奚举於。故天将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舜耕历山,二十徵庸。傅说筑傅岩,武丁举以为相。胶鬲,殷之贤臣,遭纣之乱,隐遁为商,文王於鬻贩鱼盐之中得其人,举之以为臣也。士,狱官也。管仲自鲁囚执於士官,桓公举以为相国。孙叔敖隐处耕於海滨,楚庄王举之以为令尹。百里奚亡虞秦,隐於都,穆公举之於而以为相也。言天将降下大事以任圣贤,必先勤劳其身,饿其体而瘠其肤,使其身乏资绝粮,所行不从拂戾而乱之者,所以动惊其心,坚忍其性,使不违仁,困而知勤,增益其素所以不能行之者也。)人恒过,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虑,而後作。徵於色,发於声,而後喻。(人常以有谬思过行,不得福,然後乃更其所为,以不能为能也。困瘁於心,衡,横也,横塞其虑於胸中,而後作为奇计异策、愤激之说也。徵验见於颜色,若屈愿憔悴,渔父见而怪之,发於声而後喻,若甯戚商歌,桓公异之,是而已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後知生於忧患,而死於安乐也。”(入,谓国内也。无法度大臣之家、辅弼之士。出,谓国外也。无敌国可难,无外患可忧,则凡庸之君骄慢荒怠,国常以此亡也。故知能生於忧患,死於安乐也。死,亡也。安乐怠慢,使人亡其知能者也。)

[疏]“孟子曰”至“安乐也”。正义曰:此章指言圣贤困穷,天坚其志。次贤感激,乃奋其虑。凡人佚乐,以丧知能。贤愚之叙也。“孟子曰:舜发於畎亩之中”至“死於安乐也”者,孟子言舜初起发自历山亩亩之中,而尧禅其位;傅说筑於傅岩之间,而高宗举之为相;胶鬲鬻贩於鱼盐之中而商,文王举为贤臣;管仲为士官之囚,而桓公举为相国;孙叔敖隐遁於海滨,而楚庄王举为令尹;百里奚亡虞归秦,而隐於都市,秦缪公任之以为相。故天欲降其大任,与之卿相之位於此六人也,必先所以如是苦楚其心志,劬劳其身,已饿其体,使之焦枯疫瘠其皮肤,又使其身空乏无资财,所行不遂,而拂戾其所为,又所以惊动其心,坚忍其性,曾益其素所不能而已。又言人常以过谬,然後更改而迁善。困瘁於心而无所通,则其操心也危,横塞其虑而思虑无所达,而後乃能兴作,其大憔悴枯槁之容而验於色,而後有吟咏叹息之气而发於声,则人见其色,闻其声,而後喻晓其所为矣。又言国君者入於国内,无大夫循守其职而为之法家,又无辅弼谏诤之士;出於国外,则无强敌之大国为危难之警:如是者,其国未为不丧亡矣,故曰国常亡。如是,则然後因而知人以忧患谋虑而生,以安乐怠慢而死也,故曰:“生於忧患,而死於安乐也。”注“舜耕历山”至“不能行”。正义曰:“自舜耕历山”至“缪公举之以为相也”,是皆案《史记》之文也。注若屈愿憔悴,与甯戚商歌,桓公异之。正义曰:案《史记》:“屈原名平,与楚同姓,事怀王,为三闾大夫,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因谗之。王怒而疏平,复逐放之。平乃游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时有渔父钓於江滨,怪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乎,何故至此?’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混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啜其糟而其ㄤ。’原曰:‘吾闻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谁能以身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鱼腹中耳。’遂作《长沙》之赋,怀石自投汨罗以死。後百馀年,贾谊为长沙王大傅,过湘,投书以吊之。”甯戚角歌者,案《三齐记》云:“齐桓公夜出迎客,甯戚疾击其牛角,高歌曰:‘南山粲,白石烂,生不遭尧与舜禅,短布单衣至,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曼曼何时旦?’桓公乃召与语,说之,遂以为大夫。”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教人之道多术。予,我也。屑,也。我不其人之行,故不教诲之。其人感此,退自修学而为仁义,是亦教诲之一道也。)

[疏]正义曰:此章指言学而见贱,耻之大者,激而厉之,能者以改,教诲之方,或折或引,同归殊途,成之而已。孟子言教人之道,非特一术耳,以其多有也。我之所以於不人之行而不教之者,此亦我有以教之也。以其使彼感激自勉修为之而已,是以亦为教诲之者也。盖谓教亦多术者,有君子之五教,或三隅不反,则不复也;或叩两端而竭;於鄙夫或渎则不告;或谓子之归求有馀师;或为挟贵而不答:是教之多术矣。

同类推荐
  • 教女遗规

    教女遗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海上和柴军使清明书

    海上和柴军使清明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女散花

    天女散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台三圣诗集和韵

    天台三圣诗集和韵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健康智慧枕边书:老婆从这里读起

    健康智慧枕边书:老婆从这里读起

    俗语说得好:要想抓住男人的心,首先要抓住他的胃。会吃的男人不是饭桶,他们吃的是精华。老婆对老公的爱表现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遵从“人是铁,饭是钢”的箴言,饮食营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 天珠变II创世之力

    天珠变II创世之力

    本人比较喜欢三少的天珠变,在此希望写一本属于自己的天珠十二变
  • 修仙天骄

    修仙天骄

    沈傲不过是个山村富贵人家的儿子,却沉迷于修仙。当他看到银龙这个修仙少年时,就决定跟定他了。银龙的师傅告诉沈傲,他虽然七窍未开,却是与修仙深有机缘的妙人,需得前往琅琊仙境拜师……这俩人此后又会有何种际遇呢?
  • 逆袭的雨

    逆袭的雨

    一心只为复仇的青年罗雨,投身异界,在阴谋、斗智、战争中成长,最后却发现,自己早已深陷巨大的漩涡之中。
  • 狂秦

    狂秦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毕六王,一四海,逆古制,称皇帝,威震天下。废诸侯,立郡县,平百越,镇匈奴,功传万世。八荒之内,皇帝之土,六合之间,帝王之业。始皇帝如山巍峨,镇压这个时代。但人固有一死,帝陨之际,这个帝国将何去何从?当一个来自两千年后的灵魂出现在这个时代之后,帝国是分崩离析,还是万世绵延?历史会因此而改变吗?
  • 做有正能量的女人

    做有正能量的女人

    生活中遇见磨难,不妥协、不将就、不盲目、不抱怨、不害怕,最要的是以怎样的姿态去度过。正所谓风雨过后方能见彩虹,磨难过后总有美景。做一个有正能量、自信的女人,不怨天尤人,不依附他人,要坚强独立的生活。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处之泰然,宠辱不惊。
  • 露幽宫PK血盟帮

    露幽宫PK血盟帮

    “我们不能让他们活着出去!”难道是竞争对手就要互相残杀吗?当我爱上他时,她又是谁?那个她,是爱他,还是因为恨我?难道作为世上第一杀手宫派“露幽宫”的宫主,就应该遭人恨吗?我究竟是该面对?还是逃避?我是该夺回他,还是该放弃?我,会赢得!!!我会坦然面对!!!我会很快乐的!!!!!【PS:新文已出炉《爆笑囧穿:萌傻逆天妃》求收藏】
  • 平行宇宙中的我和你

    平行宇宙中的我和你

    我和你本是宇宙平行两个人,却相交连成线。
  • 橙子真甜

    橙子真甜

    “苏橙,你过来,乖,哥哥不打你。”“信你我就是傻子。”“小辰啊,别追她了,累坏了吧,吃个橘子吧”苏橙:你真是我亲妈。“苏妈妈,橘子我就不吃了,”傅凉辰抓着苏橙的脖子说“这个橙子我带回去教育教育。”“嘿嘿,凉辰~~我再也不吃辣条了,我发誓!”
  • 长歌梦之帝影

    长歌梦之帝影

    一副铁石心肠,踏进这纷扰红尘、她拥有这世间最大的权势,朝廷江湖,一呼百应,无所不能、可是就算她武冠群英,才倾满朝,却始终只是一个寂寞的人罢了。。他说:我龙霸天在此立誓,和眼前这人恩断义绝,碧落黄泉,永不相见。他说:我愿做她身畔一颗星,长伴无求。他说:妖也罢,仙也罢,我都当你是我白玉郎的朋友。他说:我要你,对镜梳妆,点脂傅粉,女装相伴,一日为限。云天、玉郎、红衣客、都是属于那一个个虚无的梦中人。。。最终,那个明日可是她的将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