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80100000012

第12章

从此大文。第二明俱生诸法。于中有二。一正明俱起。二广辨差别 就初正明俱起中。一明色法俱生。二明四品同起。且初明色法俱生者。论问起云。今应思择。一切有为.如相不同。生亦各异。为有诸法决定俱生(此总问也) 有定俱生(总答) 谓一切法。略有五品。一色。二心。三心所。四不相应行。五无为法。无为无生。此中不说(此总标诸法。意取俱生。简无为也)今先辨色决定俱生(别问色也)。颂曰。

欲微聚无声  无根有八事

有身根九事  十事有余根

释曰。欲微聚无声无根有八事者。欲谓欲界。微是细义。非极微也。色聚极微细。立微聚名为显更无细极此者。此在欲界。无声无根。八事俱生随一不减 言八事者。谓四大种色香味触 有身根九事者。有身根聚。九事俱生。八事如前。身为第九。十事有余根者。眼耳鼻舌。名有余根。此眼耳鼻舌各。十事俱生。且如眼根。必有身根。此上必有地水火风。色香味触。故成十也。如眼既然。耳鼻舌三。十事亦尔。故论云。眼耳鼻舌必不离身。展转相望。处各别故(此上两句。显必有身。下两句。明四根各别。不可眼上。加耳等也) 于前诸聚。若有声生。如次数增。九十十一谓前八上。加声成九。前九上加声成十。前十上加声成十一。又论云。以有声处。不离根生。谓有执受。大种因起(以根上。有声义隐故。此文别指也)。

从此第二。明四品同起者。论云。如是已辨色定俱生。余定俱生。今次当辨。颂曰。

心心所必俱  诸行相或得

释曰 心心所必俱者。心与心所必定俱生。随阙一时余则不起。诸行相或得者。诸行即是一切有为 此即有四种。谓色心。心所。心不相应行 相谓四相。此之诸行。必与有为四相俱起。故前句必俱二字。流至于此 应言诸行相必俱 或得者。得谓诸行上得也。谓诸行内。唯有情法。与得俱生。不通非情。是故言或。从此上来两段不同。总是第一。正明俱起竟。

其次第二。大文广辨差别。于中有二。一明心所有法。二明不相应行。就明心所有。文分四段。一明五地。二明定俱生。三明相似殊。四明众名别。就初明五地中。一总标名数。二别释名体。且初总标名数者。论云。向言心所。何者是耶。颂曰。

心所且有五  大地法等异

释曰。心所且有五者。标心所位也。大地法等异者。列其数也。一大地法。二大善地法。三大烦恼地法。四大不善地法。五小烦恼地法 略释大地法名者。论云。地谓行处。若此是彼所行处。即说此为彼法地(释地一字义也。地是心王。是心所所行处。故言地。谓行处也。言若此者。此心王也。言是彼者。彼心所也。所行处者。心是心所行处也。即说此为彼法地者。由心是行处故。即说此心。为彼心所法家地也) 大法地故。名为大地(释大地二字也。此言大者。目受想等。十心所也。以受想等。通三性等。一切心品。故名为大。若言大地。还目心王。心但是地。而是非大。今言大地者。大法之地。名为大地。依主释也)。此中若法。大地所有。名大地法。谓法恒于一切心有(此释大地法三字也。此中者。此心所中也。此心所中。受想等十心所法。是大地家所有。名大地法。大地之法。名大地法。依主释也。故知唯言大者。但目心所。若言大地。便目心王。言大地法。即还目心所法也。此上有两重依主释。善应思之) 此下第二。别释名体。正明五地。文分五段。且初大地法者。论云。彼法是何。颂曰。

受想思触欲  慧念与作意

胜解三摩地  遍于一切心

释曰。前三句标列。第四句。释得大地法名。受谓领纳。此有三种。苦。乐。俱非。有差别故(俱非是舍受也)想者取像。谓于前境取差别相。思者造作。谓能令心有所造作。触谓触对。根境识三和合而生。能有触对。欲谓希求所作事业。慧谓于法能有简择。念谓于缘明记不忘。作意者。动作于意。谓能令心警觉为性。胜解者。谓能于境印可。此事如此。非不如是。起殊胜解。三摩地者。此云等持。平等持心。于一境转。亦持心所从强说心。遍于一切心者。释得地名也。此十心所。遍三性等一切心品。诸余心所。即不能遍。故于此独名大地法。

从此第二。明大善地法者。论云。大善法地。名大善地(此释大善地三字。信等十心所法。遍一切善心。得大善名 心王名大善地者。是大善法所行处故。大善之地。依主释也。故大善地言。唯目心王)。此中若法。大善地所有。名大善地法。谓法恒于诸善心有(此释大善地法四字。此中者此心所中。谓信等十。是大善地家所有法故。名大善地法。大善地之法。依主释也)。彼法是何。颂曰。

信及不放逸  轻安舍惭愧

二根及不害  勤唯遍善心

释曰。信者澄净也。如水清珠能清浊水。心有信珠。令心澄净。有说于四谛三宝善恶业果。忍许名信。及不放逸者。修诸善法。论云。离诸善法。复何名修(此难意。善法即修。离善之外。何者名修。名不放逸也)。谓此于善。专注为性(答前难也。专注是修。名不放逸也)。余部经中。有如是释。能守护心。名不放逸轻安者。轻谓轻利。安谓安适。于善法中。有所堪任。名心堪任性 舍者舍离沉掉。令心平等。无警觉性 惭愧二种。如后当释。颂言二根者。谓无贪无嗔。二善根也。不说无痴者。无痴善根。以慧为体。前大地法中。慧已摄竟。故大善地法中。不重说也 言不害者。谓无损恼。勤者精进。谓能令心勇悍为性。颂言唯遍善心者。释得地名也。谓唯遍善心也。由前信等具此两义。一则唯是善性。二则遍一切善心。如大地法。虽能遍善心。不是唯善。唯信等具二义。得大善地法名也。

从此第三。明大烦恼地法。论云。如是已说大善地法。大烦恼法地。名大烦恼地(释大烦恼地四字。唯目心王。心是大烦恼之地。名大烦恼地。依主释也) 此中若法。大烦恼地所有名大烦恼地法(此释大烦恼地法五字。此心所中。谓痴等六。是大烦恼地家。所有法故。名大烦恼地法。大烦恼地之法。依主释也。故知大烦恼三字。唯目痴等。大烦恼地四字。即目心王。大烦恼地法五字。还目痴等。应善思之) 谓法恒于染污心有(释上大义也) 彼法是何。颂曰。

痴逸怠不信  昏掉恒唯染

释曰。痴者愚痴。亦名无明。迷境起故 亦名无智。无决断故 亦名无显无彰了故 逸者放逸。不修诸善。是修诸善。所对治法。怠谓懈怠。心不勇悍。是前所说。勤所对治。不信者。令心不澄净。是前所说。信所对治。昏者昏沉。谓身心重性。于善法中。无所堪任。亦名身心之无堪任性。掉者掉举。令心不静。恒唯染者。释得地名也。遍者是恒义。此上六种。一则唯染。二则遍染。具此两义。独得大烦恼地法名。且如受等。虽是遍染。不是唯染。忿等十惑。虽是唯染。不是遍染。故皆不得大烦恼地名也。

从此第四。明大不善地法者。论云。如是已说大烦恼地法。大不善法地。名大不善地(此释大不善地四字。目心王也。心王是大不善法之地。名大不善地也。依主释也)此中若法。大不善地所有。名大不善地法。谓法恒于不善心有(此意释大不善地法五字。目无惭等。谓无惭等。是大不善地家。所有法故。名大不善地法。大不善地之法。依主释也) 彼法是何。颂曰。

唯遍不善心  无惭及无愧

释曰。此遍不善心者。释无惭无愧。得大不善名也。谓无惭无愧。一则唯不善性。二则遍一切不善心。具此两义。独得大不善名。且如受等。虽是遍不善心。不是唯不善性。忿等七惑。除谄诳憍。此七及嗔。虽唯不善性。不是遍不善心故。皆不得大不善名。此二行相。如后当释。

从此第五。释小烦恼地法。论云。如是已说大不善地法。小烦恼法地。名小烦恼地(小烦恼三字。忿等是也。小烦恼地。即目心王。心王是小烦恼法之地。名小烦恼地。依主释也) 此中若法。小烦恼地所有。名小烦恼地法(此小烦恼地法五字。目忿等十。谓忿等是小烦恼地家所有法。故名小烦恼地法。小烦恼地之法。依主释也) 谓法少分。染污心俱(释小烦恼名也。不遍一切。故言少分) 彼法是何。颂曰。

忿覆悭嫉恼  害恨谄诳憍

如是类名为  小烦恼地法

释曰。此忿等十。名小烦恼。谓有三义。一唯修所断。二意识地起与无明相应。三各别现行。具此三义。故独得名小烦恼地也 且如受等十大地法。痴等六大烦恼地法。及无惭愧二。不定中贪嗔寻伺睡眠。此等诸法。三义俱关。慢疑二种。虽与意痴相应。俱阙唯修断 慢通见修断。疑唯见断故。恶作虽唯修断。阙意痴相应。通善性故。皆不名小烦恼地法也。已上五段不同。总是别释五地名体竟。

从此第二。明定俱生。于中有二。一明欲界。二明上界。且欲界俱生者。论问云。此中应说于何心品。有几心所决定俱生。颂曰。

欲有寻伺故  于善心品中

二十二心所  有时增恶作

于不善不共  见俱唯二十

四烦恼忿等  恶作二十一

有覆有十八  无覆许十二

睡眠通不违  若有皆增一

释曰。欲晓此颂。且要先知于欲界中。心品有五。谓善唯一 不善有二。一与不共无明相应 谓此心品。唯有无明 更无余惑。二与余贪嗔等相应 无记有二。一有覆无记。二无覆无记 今此颂文。约此五品。以明俱生 欲有寻伺故于善心品中二十二心所者。夫欲界中。必有寻伺。故于善心品中。二十二俱生。谓大地十。大善地十。及与寻伺 有时增恶作者。然此恶作通善恶性。于善心中。有无不定。故言有时。善心若有。于前心品。更增恶作。成二十三 言恶作者。论有三解。论云。恶作者何(问也)恶所作体。名为恶作(答也。于恶所作事。起心厌恶。若恶若善。若作若不作。俱在其境也) 应知此中缘恶作法。说名恶作。谓缘恶作。心追悔性。注曰。于恶作事既不称心。遂生追悔。即此追悔。缘恶作起名为恶作。恶作是境。非追悔也。今名追悔。为恶作者。从境为名也。此下论文。如缘空解脱门。说名为空。缘不净无贪。说为不净。注曰。此文举例释成也。空解脱门。以定为体。今名空者。以缘空故。从境为名 不净观无贪为体。今名不净者。缘不净故。从境为名。恶作亦尔也 又见世间。约所依处。说能依事。如言一切村邑国土皆来集会。恶作即是追悔所依。故约所依说为恶作。注曰。此第二释意者。先因恶作。方起追悔。故知恶作追悔所依。今唤追悔为恶作者。于所依处。显能依事。如人依村村是所依。若人集会即言村来。是举所依村。显能依人也 又于果体。假立因名。如言此六触处。应知名宿作业。注曰。此第三释。因是恶作。果是追悔。今唤追悔。为恶作者。此于果上立因名故。如言者。如经言也。此六触处。眼等六根也。此六触处是果。宿作业是因。经言六触处是业者。亦是果上立因名也。问何等恶作。说名为善。答谓于善恶作不作中。心中追悔性。谓于先时。于善不作。于恶而作。后生追悔。名善恶作也 与此相违。名为不善。谓先作善。而不作恶。后生追悔。名不善恶作也。故此二恶作。各依善恶二处而起 于不善不共见俱唯二十者。此明不善心品。二十心所俱生也。不善不共者。不共无明也。见者不善见也 俱者。谓不善心 一与不共无明俱。二与不善见俱也 且于不善不共无明心品。必有二十心所俱生。谓大地十。大烦恼地六。大不善地二。及与寻伺 第二不善见。相应心品者。谓此心中。或有邪见。或有见取。或有戒禁取。亦有二十心所俱生。名即如前不共品说。于五见中。除身边见者。此二见是有覆无记见也 问此不善见相应心品。合有二十一。二十如前。应加不善见。何故俱言二十耶。答非见增故。无有二十一。以即于十大地法中。慧用差别。说为见故。见以慧为体。十大地法中。慧已摄竟。故不重说也 四烦恼忿等恶作二十一者。此有三类。一四烦恼者。贪嗔疑慢也。二忿等者。十小随烦恼也。三恶作者。不善中恶作也。此三类心。各有二十一心所俱生。且四烦恼相应心品。二十一者。谓大地十。大烦恼地六。大不善地二。及与寻伺。此二十上。加贪等随一。名二十一也 忿等二十一者。二十如前。加忿等一。不善恶作二十一者。二十如前。加恶作一。有覆有十八者。此取欲界有覆无记心也。谓与身边二见相应。此二种见。能覆圣道。或有痴覆。名为有覆。不能招果。故名无记。此有覆心。必有十八心所俱生。谓大地十。大烦恼地六。及与寻伺。此中见不增。应知如前释也 无覆许十二者。欲无覆心。异熟生等也。此有十二心所俱生。谓大地十。及与寻伺 言许者。依萨婆多宗。恶作不通无记。故于无覆无记心。唯许有十二。不同经部意。恶作通无记心。无记心中更加恶作故。得有十三。非所许也。睡眠遍不违若有皆增一者。睡眠通三性故。于前心品。遍有不违也。随何品有。皆说此增。谓前善中。二十二上。加至二十三。若前二十三。增至二十四。不善无记。准例应知。

从此第二。明上界俱生者。论云。已说欲界心品俱生。当说上界。颂曰。

初定除不善  及恶作睡眠

中定又除寻  上兼除伺等

同类推荐
  • 大学点睛补

    大学点睛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毗婆沙

    毗婆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招捕总录

    招捕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题袁溪张逸人所居

    题袁溪张逸人所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正一法服天师教戒科经

    正一法服天师教戒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祈灵大陆

    祈灵大陆

    沐麟风,回到家族,父亲却突然不知所踪,妹妹被同族害死。且看他如何夺回自己失去的一切。这世间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去争。一将成,万古枯。我绝不会成为别人脚下的的枯骨——沐麟风(锻体十重,修气十层,凝魄七变,炼魂,灵台,丹婴,道境,圣境,仙境,神)
  • 此生只负她

    此生只负她

    以为犯过了错也没有关系,只要被谅解就没事,所以总是这样任性着、自以为是着,期待下一次犯错也能很快被得到谅解……
  • 重生之都市修成仙

    重生之都市修成仙

    “前世今生即未了,红尘俗世可逍遥!”逍遥剑尊李问渡天仙劫失败,重生回到地球高中生时代!今生,他立誓弥补所有遗憾,重修天仙!
  • 与秦霄贤在一起的二十一天

    与秦霄贤在一起的二十一天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去陪他度过停演的二十一天,你愿意吗?(请勿上升正主)
  • 柯网之穿越命运

    柯网之穿越命运

    当命运之轮开始转动的时候,就是我们相遇的时候。女主不小白,不万能,不玛丽苏。
  • 末世十九区

    末世十九区

    新书《大师兄真的苟》已在起点签约,语言风趣幽默,爆笑剧情等你来看!末世之下,少年坚守本心,为爱而战!
  • 喜欢你是不为人知的秘密

    喜欢你是不为人知的秘密

    五年前,他是她放在心上的人,不敢靠近,只敢观望;五年后,她是他心底唯一的一抹柔软,不甘远望,只愿占有。他说,我动情太晚,希望发现时,还不算太迟。
  • 腹黑尊主太妖孽:本王要爬墙

    腹黑尊主太妖孽:本王要爬墙

    她,是古武世家的传人,因喜自由脱离世家,后魂穿异世。他,本是位面管理者,因受家族追杀掉落异世,丧失记忆。两人在命运的差错中相遇,成为欢喜冤家,他宠溺她,生活甜蜜着他却渐渐复苏记忆。他问她:“可愿意同我复仇,就算倾覆天下?”她一笑:“陪你无论干什么都乐意,覆了天下又何妨?”片段:摄政王府世子爷终于结婚了!凤琉璃招待完宾客回到新房倒头就睡,反正是个女的,为了表示友好就抱着新娘睡了。早上醒来准备叫新娘,拍了拍“她”的胸口,咦?怎么这么平?看了看“她”的身形,怎么这么高?某男终于醒来了,低沉邪魅地说:“这是哪?本座怎么在这里?”“你你你,你是男人!”久而处之,某个女扮男装的小王爷就被“大灰狼”吃掉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七宗罪之天启录

    七宗罪之天启录

    逐出宇宙的死亡骑士神秘出现的诡异系统你死我活的复仇之路爱恨情仇的生死交织是启示,还是毁灭是救赎,还是漠视七宗罪,启示录,天启四骑士。我将站在世界之巅,俯视众生蝼蚁,踩踏满天诸神,成为世界王座唯一也是永远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