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98300000110

第110章

论。彼岂不能取果与果。有部答也。虽无见色等用。而有取果.与果用也

论。是则过去至世相应杂。经部难也。汝以取果.与果以为作用者。过去同类异熟因等。唯能与果不能取果。现在异熟因等。唯能取果不能与果。此即作用半有。半无。应名现在。亦名过.未。一世之中有三世故。世杂乱也。正理救云。我宗说作用者谓是取果。取果之用定在现在。自余力用并是功能。我宗然作用有无立其三世。非功能也 今详。正理若作此释。即有等无间缘现在取果违婆沙过

论。已略推征次当广破。自下。第四一颂广破。文有四节。一破用分三世。二破与有为相合。三通引二经。四破二理

论曰至时有时无。释颂上句何碍用三字 若说法自体恒有者。牒有部计也 应一切时能起作用。难有部也 汝计有用名现在。无用名过.未者。用依于体。体既恒有。用亦应然。谁碍此用时有。时无

论。若谓众缘至许常有故。牒救非也。众缘和合即有作用。众缘未合即无作用。由此作用时有时无。此救非理。即此众缘亦许常有。由何得有和合.不和合时

论又此作用至有余作用。重破也。若作用有名现在。无名去.来。此去.来.今由何作用。此释颂上句下三字。用云何也 用字两向用。向上何碍用。向下用云何也

论。若此作用至作用是有救也

论。则无为故至法名去来。此破转救也。若作用非去.来.今而得言有。即有二过。一同无为过。二建立宗过也

论。若许作用至有此过先。有部救也。即是释颂第二句无异二字

论。若尔所立至世义不成。破也。释颂第二句下三字。世便坏也

论。何为不成。有部反问也

论。以有为法至名过去。出三世不成所以也

论。彼复应说至名为已灭。释颂第三句也。若谓法体如现在有先何所阙彼未有故名未已生。后复阙何彼已无故名为已灭

论。故不许法至皆不成立。此总结也。已上破就作用分三世也

论。然彼所说至生灭理无故。第二破有为相合也

论。许体恒有至所未曾有。破也

论。依如是义至此真自在作。引颂破也。文中有三。一生灭理无破。虽与相合。体常有故生灭理无。二性.体无别破。体.性无别。体常性无常所未曾有故。第三颂结也。如文可知

论。又彼所言至如现实有。此第三通引二经也。就中有二。一通世尊说有去.来。二通世尊二缘生识此即初也。经部师云。我等亦说有去.来.今。谓曾有等名为有也。过去有因。未来有果。故名为有 又解。现有果故知过去有因。现有因故知未来有果。不同有部去.来如现实有

论。谁言彼有如现在世。有部不许也

论。非如现在彼有云何。经部反问也

论。彼有去.来二世自性。有部答也

论。此复应诘至是去.来性。若三世俱有。如何可言不是现在是去.来性。经部破有部也

论。故说彼有至非体实有。经部述自宗非有部也

论。世尊为遮至有无法故。经部述经实无。说有意也。有声通显有.无法故

论。如世间说至其义亦应尔。喻合也。如世间说。有灯前日无。有灯昨日无。说有灯无时。岂有灯耶。尔时无灯而言有灯。故知有声非唯显于有法 有灯已灭。亦准于此 既言已灭。即是无灯而言灯。故知于无说有

论。若不尔者去.来性不成。经部师云。若不如我说有曾有名有当有名有。如有部立三世有体。去.来性不成。同有体故

论。若尔何缘至而犹是有。有部引经难也。若谓去.来全无体者。何故世尊说业过去。而犹是有 故知去.来非无

论。岂彼不许至密说为有。经部通经也。过去造业之时。熏相续中有与果功能。现在身中密说已成能熏为有

论。若不尔者至过去岂成。经部反难有部也。若过去业于今现实有性。过去岂成应名现在

论。理必应尔至本无等言。经部引胜义空经所说也。若去.来眼根有实性者。经不应言本无今有有已还无

论。若谓此言至义已成立。经部逆破有部通经 有部通云。本无者。本无现在今有现在。本有今无者。本有现在今无现在 作如是救此非理也。以现在性与彼眼根体无别故。若无现世性即无眼根。此即显去.来无眼根体义已成立

论。又彼所说至体实有者。牒有部引第二经通也

论。应共寻思至作所缘境。经部两关征有部也

论。若法如意至不应正理。破前关如意作能生缘也。如识缘未来百千劫后当有彼法。或当亦无。彼既未有作用。如何能生今时识也。又涅槃性违一切有漏法生。如何为缘生能缘识

论。若法但能至亦是所缘。此述第二关与经部同也

论。若无如何成所缘境。有部难也。过去.未来。汝经部宗既说为无。如何得成识所缘境

论。我说彼有如成所缘。经部答也。缘过.未境如缘现在成所缘也

论。如何成所缘。有部未得答意重问也 或是难也。去.来既无。如何成所缘

论。谓曾有当有至当有亦尔。经部释难也。若谓过.未同现有者。何故追忆彼时。但忆曾.有之相 逆观亦尔

论。谓如曾现在至未来为有。重广释也

论。若如现有至其理自成。经部进退责有部也。若谓去.来如现有。应成现世。若体现无不同现在。则应许有缘无境识其理自成

论。若谓去.来至非散乱故。经部牒有部转计破也。若谓去.来同现在有。但现在色极微聚集。未来.过去极微散乱与现不同。名为过.未者。汝缘过.未色时不取散相。故知不是聚.散有异

论。又若彼色至乃至广说。经部条有部转计破也。又若去.来色同现在有。唯有极微散乱为异。即极微色无聚.散故应是其常。又色唯应极微聚散竟无少分。别名生灭 是则遵崇邪命者论。三同外道过也 弃背善逝至乃至广说。四违经过也

论。又非受等至已生时相。受等不成三世过也

论。若如现有至理亦自成。经部两关征也

论。若体全无至应是所缘。即有部反难经部也。若谓去.来全无体性。仍是所缘。第十三处。十九界等。此能识为何所缘

论。诸有达无至为何所缘。经部反难有部也。若谓第十三处是无非所缘境。达无十三处者。若不缘无。为何所缘

论。若谓即缘至彼名为无。破有部转计。若谓但缘十三处名为境者。十三处名是有。今言无者。此乃是拨彼名为无。非称当也

论。若又缘声至为何所缘。经部反征有部也

论。若谓即缘至应更发声。第一关责也

论。若谓声无至如何谓无。第二关责也

论。若谓去.来至其体一故。第三责也

论。若有少分至有非有境。结成经部义

论。然菩萨说至无是处者。经部通经也。有部难云。若许缘无能生识者。何故菩萨说世间所无。我知我见无有是处。菩萨既言世间所无。即是无法 我知我见无是处者。即是知见无法无是处也

论。意说他人至方观为有。此正通经也。意说。他人怀增上慢。亦于非有妄取现有之相谓为有也。此是世间所无 而言知见我于有方观为有。唯于有知见。不观无为有 故言世间所无我知.我见无是处也

论。若异此者至或有差别。经部出异经部计。不许有缘无识过。若一切觉皆有所缘。既称境知。何缘得为有为无犹豫不定。或言是色.非色。差别

论。理必应然至无上是无上。经部重引经印成也。经既言便知有是有。非有是非有。故知非有亦是识境 已上通二经竟 已下破二理也

论。由此彼说至亦不成因类。破第一理也

论。又彼所言至理亦不然。经部条第二理非也。如有部计。业现在取果 落谢过去世与果。若业过去是无。谁能与果

论。非经部师至当广显示。述经部计异有部也。经部不同有部计过去业能生当果。经部宗计。业现在时业为先故。引相续身中转变差别种子令当果生。种现在有。业是曾有。果当有也

论。若执实有过去.未来。牒有部计出不成因果过也

论。则一切时至有何功能。第一业无用过也

论。若谓能生至其理自成。第二违自宗过也

论。若一切法至能生功能。第三无因用过也

论。又应显成至有必不灭。第四同外道过也

论。若谓能令果成现在。牒救也。救云。虽一切法一切时有。然非一切法一切时现在。令法现在是因作用

论。如何令果成现在耶。经部重问有部也

论。若谓引令至余方所。牒计也

论。则所引果其体应常。第一过也

论。又无色法当如何引。第二过也

论。又此所引应体本无。第三过也

论。若谓但令至其理自成。第四失宗过也。已前诸难。正理论中皆悉有救。恐烦不述

论。是故此说至非为善说。总结有部非也

论。若欲善说至所说而说。示善说相也

论。经如何说。有部问也

论。如契经言至而说有言。经部引经答也

论。若去.来无至及离系耶。有部难也。经说去.来有能系.所系。如何说无

论。彼所生因至得离系名。经部答也 过去烦恼熏相续中有其种子。即此种子是过去果未来世因。有彼果故言有过去。有彼因故言有未来 能系烦恼。能缘去.来。烦恼有故说有去.来。非实有体 所系缚事。随眠种子断故得离系名。虽无去.来。而有去.来烦恼。及所缘事。及离染名也

论。毗婆沙师至便拨为无。论主先破有部后说存也

论。有异门故至多刹那故。此明教意甚深随其异门立名各别

论。有异门故至即色等灭。此时即一法上说生说灭

论。有异门故至现在世灭。此明法体虽同世别名异。未来世生现在世灭

论。有异门故至世所摄故。此明世是总名。生法有别。名生为世标总名也

论。有异门故至多刹那故。此明未来多念总名为世。生唯是一。故言世中有生。广如婆沙七十六释

论。傍论已了。已下大文第七明断离系

论。今应思择至彼已断耶。问也

论若事离系至断非离系。略答也

论。其事云何。问也 颂答可知

论曰至如是应知。于中有其两类。一谓见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见苦所断结。及一果并得。已自性断证得无为。而为见集所断遍行随眠系缚。犹未离系 二修道九品烦恼。随下.中道生。九品结及一果得事中。前品已舍其得。自性断讫证得无为。而为下品等烦恼系缚故。犹被系也 言未永断者。简已断也。若有先离欲惑入见道者。于此位中即不系故 能缘此者。简不缘也。谓他界缘等 及者。正理解云。及声兼明前前已断后后未断。皆能系义

论。何事有几随眠随增。此下大文第八明惑随增。就中有三。一明随增事。二明单缘识。三明重缘识。此下将明随增先问也 若随事别答便费多言。已下明略答法。夫分所缘境有十六。即三界五部为十五。更加无漏有十六别。能缘识十六。谓三界五部无漏。此下三行颂。明十六识对十六境多少不同也

论曰至皆容缘故。明欲界见苦。见集。修所断三位也。此各五识缘。谓自界三即见苦。见集。修所断法。见苦.集遍行能缘他部故。修道有漏善心。能缘他部故。灭.道所断唯缘自部。故不能缘也。若****修所断善心及无漏心。皆缘欲界有漏法故。无色界善不缘欲界故。一切染心不下缘故。由此欲界见苦.集。修断三法唯五识缘

论。若****系至皆容缘故。****三种唯八识缘。为欲三种缘。谓苦.集断有九上缘故。修断有漏善能上缘故。自界能缘如前可知。总有六种。无色界空处无间道修断善心。总缘四禅故。无漏苦.集类忍智等皆能缘故。无色四断不缘下故。灭.道所断缘自部故。由此唯有八识缘也

论。若无色系至皆容缘故。准前****加无色苦.集所断由斯成十 言容缘者。此容有不缘。非决定缘。论。见灭见道至十一识缘。已下明三界见灭.道所断也。若欲界者六识。乃至十者十一识缘。皆增自识。不增二者。灭.道所断不互缘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艾尔神迹

    艾尔神迹

    在浩瀚的艾尔大陆生活着无尽的生灵,这里以神使为尊,每个人在他十六岁时都有机会觉醒本源力量,沟通天地间各界神力,被送入学院学习操纵本源力量,成为受人所敬仰的神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朗朗乾坤,唯我独尊!
  • 现代神迹录

    现代神迹录

    盘古开天,那已是传说;女娲造人,那已是历史。那一段故事,已在传说中成为历史。那一段历史,已在故事中成为传说。当神话史步入现代,会经历怎样的洗礼?当现代进入历史,又会成就怎样的一个世界?本书不升级,不打怪,甚至很少谈恋爱。其中乐趣,仁者见仁!!!
  • 办公室那些事

    办公室那些事

    办公室不相信眼泪,办公室只注重结局。如果不明白办公室那些事儿,即使学富五车,也会感到怀才不遇,甚至被“赶出”办公室。在办公室的“激烈斗争”中,我们无需将别人踩在脚下,但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 英雄联盟之野路皇者

    英雄联盟之野路皇者

    平行世界。一次凑角的比赛,让武孟走上了一条他自已都没有想到的路。城市争霸赛,他力挽狂澜。从一支边缘小队,到三级联赛最大的黑马。极富激情的战术,无所畏惧的心态,武孟和队友一起,登上了世界的最高舞台。
  • 一世约离

    一世约离

    有一处安静的地方,叫做王者峡谷。有两个平凡的射手,叫百里守约与公孙离。出乎神奇的相遇,辗转反复,他们一起的步伐,令人唏嘘。虽然是同人,但是本书与王者荣耀中的背景有所不同,为原创故事。欢迎加入读者群:711360308
  • 未了世间情

    未了世间情

    一百个小故事,一百种别样人生。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人格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人格故事

    为了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爱好,这套课外读物主要包括有关成长、生命、神童、亲情、爱心、感恩、母爱、父爱、心态、美德、人格、幽默、思维、习惯、励志、真情、名人、英雄、语文、数学、名著、唐诗、地理、历史、美术、音乐、文学、电影、谜语、哲学、哲理、信仰、智慧、文明、发现、科幻、推理、侦探、战争、探险、惊险、财富、时尚、神话、民间、公主、医学、天文、寓言、建筑、名胜、海洋、奥秘、奇趣、植物、动物的故事,既有一般的故事,也有知识故事,这样,把阅读故事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就能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新课标课外读物的最大特色。
  • 校草大人请原谅

    校草大人请原谅

    “夏若莹,是我说的话不够清楚还是怎么了?”“我……我不就只是牵了一下他的手嘛,你至于吗?”“你有种在说一变”“……”“怎么不说了?哑巴了?”“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