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50800000033

第33章 小厨屋

我家西边的院落建于1985年,在堂屋的大厅,有横梁木椽子,上面写着建于一九八五年九月,这是上梁的吉日,我的大爷爷写的,他是远近闻名的书法家,写的一手好字,在横梁两侧还贴着红纸:文王问梁何日上?太公答曰今日吉。在豫北农村,建房几乎是最隆重的集体活动了,家家户户都要建房,本家。邻居都要过来帮忙,主家要管饭,好酒好肉,好吃好喝招待,那时候,还没有工钱的概念,都是互助性质的帮工,现在建房的工钱要超过了材料费。这座房屋在2005年9月返修,那年我大学毕业,跟弟弟回家,爸爸已经在家开工了,都是我本家的叔叔们过来干活,商品经济已经渗透到农村社会,记得当时没人每天100元的工钱,这次建房乡政府补助了8000多元。

我家的小厨房在院落的东侧,靠近堂屋,建于1986年,砖结构,平房顶,上面做了扎实的防水,还结实地糊了一层水泥,坚固无比,我小时候在屋顶玩耍,记得还有的梯子,父母在上面晾晒玉米,到了冬季,就把收获的大白菜,扎成捆儿,一摞摞地存放在屋顶,再加盖一层塑料布,这样整个冬天就有白菜吃了,不会坏掉。这些我白菜可以吃到来年开春。等到菜园子的夏季菜成熟时,一年的好光景就这样继续了,还有时令的瓜果蔬菜可以吃。

这厨房有20平方,内部是土坯墙壁,草泥和稀涂抹均匀,透风干燥就可以生活开灶了。在农村,过年时,在厨房还要粘贴老灶爷的年画,这大概是期盼丰衣足食、家有余粮的愿景,也是本分农民朴实的渴望。

厨房内的布置简单实用,在里面的角落是灶台,一口大锅,下面有锅底峒,烧柴禾的,附近就是储存的柴米油盐酱油醋,我小时候,特别喜欢摸香油瓶子,爸爸喜欢吃凉拌黄瓜,我剥蒜,然后拿来蒜臼,开始捣蒜,直到稀烂,为了提高效率,爸爸会在蒜臼里放少量盐,这样捣蒜,脆脆的,很容易捣碎,到了蒜汁开始渗出,就可以放香油了,爸爸打开香油瓶子,倒上少许,还用嘴巴在油瓶子上抹一下,这个印象身份深,后来我也养成了这个习惯。

靠近门的位置,放着地桌,这是农村木工简易加工的厨房专用的桌子,爸爸常在上面和面,然后蒸馒头、包饺子、擀面叶,小时候,特别喜欢吃妈妈做的饭,在灶台的旁边还有等高的储物台,上面摆满了各种斗盆,有的是发面,上面还盖着一个塑料盆,那时候,都是蒸馍馍,发面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在乡中读书时,妈妈就在这里蒸馒头,发面,然后在锅里烧水,放篦子,把切好的馒头、卷子的面模子放上面,盖上锅盖,生火上灶,边添柴禾边拉风匣儿,火苗呼呼窜起,大约半小时,谁就开了,这时候,就小火慢功,不用再拉风匣了,但还需要添柴禾,妈妈会把这个简易活交给我,我小时候,就喜欢坐在锅底峒前看炉子里的熊熊烈火,尤其在冬天,很暖和。

在储物台上还有几个面瓮,有的是米面,还有的妈妈浸泡的豆芽,一般在冬天,这些面瓮里放满了黄豆、绿豆、黑豆,妈妈做了很多储备,在面瓮的地步凿一个圆孔,插入一根罗敷桶,就是农村纺织用的棉线杆儿,是竹子做的,中空,可以导水流出。这些简易实用的小工具充满了智慧,也是农村生活的小乐趣。浸泡的豆子,隔夜都要换水,防止水变质,豆芽变馊。这样几个来回儿,等半个月,长势喜人的豆芽就怒放而出,妈妈会给我们做炒面,里面伴有豆芽,还有凉拌豆芽,煮面条也有豆芽。在台上还有各种小罐子,有的是油罐子,那时候,杀猪时,留下肥肉炼油,把油存在罐子里,我揭开盖子,手里沾上黏黏的油渍,看着里面油亮亮的,罐子的口颈部还有一根绳子,已经是油乎乎的了,这方面提携,罐子里还有一只长勺子,掏油用的。旁边的一个罐子,比油罐子要大许多,这是妈妈腌制的蒜茄子,通常把蒜捣碎,放盐加香油,再少量上鞋调料,把茄子切成片状,但不切断,还是一个茄子,放锅里蒸煮,少许,拿出茄子,把蒜汁抹茄子上,待凉了,放置罐子里,过几天打开罐子,味美无比的蒜茄子就做好了。这时,罐子口冒出香喷喷、辣丝丝的味道,我不禁口水外流。

靠近窗户的位置,有个煤火台,这是用砖支起来的,下面有通风口,上面的煤火洞,这煤火台烧散煤,就是把碎煤浇上水,和成稀泥,再加些块状煤炭,用铁铲子放煤火台,抽开下面的通风口,就可以使用了,冬天做饭烧火取暖都用这个,在1987年的时候,爸爸从辉县运来了煤炭,附近村民才开始烧煤炭,这对世代使用柴禾的村民来说,经济实惠,还减少了厨房的浓烟,我家也率先用起来煤炭,在那个寒冷的冬天,下了很厚的雪,即使贪玩的小伙伴都不敢外出玩耍了,妈妈把我和弟弟放在煤火台上,一人一个靠背椅子,坐在上面,她抽开火,让我们取暖,她心疼我们,怕我们脚冷,我跟弟弟带着海绵的鸭舌帽子,小手缩在袖子里,弟弟还流着鼻涕,我们在那享受着冬日的温暖。

我印象中,也是这年份,我家做了红薯粉条,先把红薯粉碎,做成红薯粉,在大锅里下,凉出的粉条,挂在架子上风干,然后纯正的红薯红条就做好了,那天家里来了很多人,爸爸热情,邀请了很多人来指导,我估计这其中,很多人也是在观摩,不一定会干,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开始下手了,我记得,爸爸在大灶台上站着,手里拿着那个有五个漏洞儿的葫芦瓢,在那里摇着,然后红薯粉,断断续续流进了大锅,在里面稍煮下,旁边还有技师在捞着,外面有人排队拿着竹竿晾晒。

这次应该做了很多,我家还留存这一大块红薯粉,使用白斗篷把水空干,知道红薯粉定型,一个又大又方的白色面块,这个面块一直在我家的茶几上,这茶几可不是沙发的配置,儿时农村堂屋大厅主桌和椅子背后的大条几,长四五米,可以房主镜子,神主牌位等。墙上还沾满了戏剧的彩印花,我小时候还认真看过,是七品芝麻官的戏剧,还有秦香莲。父母都是爱戏剧的人,大条几上还放着我家的录音机,这是很早的产品,质量跟我家的电风扇、电视机、洗衣机一样好,收录机是爸爸从安阳带来的,有收音机的功能,也有录音机的功能,家里买了很多戏剧磁带,朝阳沟、河南坠子,刘墉二下南京等,我小时候,在父母的熏陶下,也能哼出几段。这录音机后来跟着我家来到市区,在三叔的房子里,他说,屋里着火了,录音机烧坏了,我怀疑,是他拿去换钱了,还有家里的缝纫机,也被他贱卖了,不知道积累,只会挥霍的人,日子很难过好。

小厨屋的门事竹子做的,只有一个链子挂着很少上锁,地桌旁边还有一个大瓮,这个用来腌咸菜的,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这个,每年冬天收获的萝卜,就腌制起来,还有胡萝卜、黄瓜、辣椒、山姜、芥菜等,这些咸菜瓮,时间久了,就有一股子酸臭味,不过腌制出来的咸菜十分美味,大概跟汤料的配置有关系,除了巨量的食盐,还有酱油醋,还有其他调味料,这些汤汤水水在半年的腌制中,浸泡了这些蔬菜,出味后,捞出咸菜,洗干净,和上蒜泥、浇上香油,再凉拌个香菜、青椒,又是一顿美味佐餐。印象中,家里午饭才有炒菜,早晚饭都是咸菜、馍馍和稀饭,稀饭以小米粥为主,有时候是麦仁汤、糊涂汤和疙瘩汤。

我家的小厨房,在农村叫厨屋,是红砖结构的方形建筑,这么多年一直静静地矗立,虽然不想高大,但寄托了多少美好的回忆,这是我对农村最直接的印象,一日三餐,而且还不止于此,还有妈妈的辛劳,爸爸忙碌的身影,这一切都是我梦里的乡村生活。

我在地桌上,还写过作业,有时候,穷极无聊,就拿着唱片磁带的盒子玩,试想这盒子是电脑,虽然当时还不知道电脑为何物,就那个盒子,模仿电脑的样子,还打字,想象着,这盒子的一片出现各种字迹和图像,我还在盒子上划了动画,一个小人过马路,我想象着,这个小人在移动,马路两侧是整齐的路灯,还有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

小厨屋一度还是爸爸跟朋友的麻将场,陈楼的宝恒大爷常找我爸爸玩,我跟弟弟小时候就会玩麻将,虽然刚记得那些牌,这副麻将是宝恒大爷的,印象中是灰蓝色,就记得白板的标识,我家的饭桌支在中间,我们坐在那里,打麻将,那时候,还不懂,这些乐趣,就胡乱玩,还不掌握玩牌的规律,宝恒大爷走过,还看着我们打牌。

今年过年回家,爸爸告诉我,宝恒大爷过世了。

“陈楼的陈手套来了,说,你不知道吧,你的老伙计上街了。”

“啊,啥时候的事?不知道。”

“他的地被加温站的水淹了,他起了大早去站上反应,等到一会儿,一句话没上来,就晕倒了,接着拉到卫生室,再转到乡卫生院,来不及了,脑出血。”

这些事由陈手套转述给爸爸,爸爸知道后,难受了好一段时间,他是重情义的人,他们老伙计有几年不见了。最后一次通话也有很多年了。这人啊,说走就走了,连招呼都没机会打。

“油田后来赔了3万元,他儿子叫箱子,你记得吧,就是那年你走姥娘家,到董庄,他拉着行李没法回家了,正好咱开着拖拉机,把他捎上,现在他干到了县公安局局长,他跟油田交涉了,最后油田又多赔了些,一共六万。”爸爸接着说。

爸爸说完,陷入沉默,宝恒大爷是爸爸年轻时最好的伙伴之一,他们有一次去外地出差,爸爸跟对方谈,回头看宝恒大爷不见了,转身找,在门后头看到了,嬉笑地说,宝恒哥,你躲起来干啥呢?这些都成为他们兄弟的谈资,1990之后,爸爸在县城胶合板厂,把宝恒大爷的女儿安置了进来,一起进去的还有二叔、三叔,还有二姑家的京文哥,也有泽聚大爷的外甥殿银,这些都是靠着爸爸的关系进来的。

宝恒大爷所在的陈楼,是附近的大村子,这里每年三月十九有庙会,有一年,爸爸带我去,还在他家吃饭,爸爸抱着我,坐在椅子上,他们说着笑着。

我在家东上学时,宝恒大爷的小儿子天九跟我姐一班,比我高一年级,我那时候,是人见人爱的小超人,跟现在我的小侄女蔚蔚一样,学习也好,所以,在高年级很多人也认识我,天九哥对我很客气。

我读初中时,宝恒大爷的大儿子的女儿跟我一个班,叫银娇,后来我问爸爸,他说,那是你天贵哥的孩子。我才知道这层关系。

爸爸说,“咱们后来离开农村,很多农村的老伙计都少有来往,有一年,你宝恒大爷还给咱打来电话,问你妈妈的病情,还问你们现在长大了吗,都干啥呢?好几次,我都想回老家,见见他们,现在一个个都不在了。”

我看着爸爸落寞的表情,知道这些难以割舍的情义对他有多么重要。

同类推荐
  • 朕龙传

    朕龙传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突发脑干肿瘤却是惊动了真武七行宫等处八位道长和玉帝,紫薇。从此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战美国,慑日本,收台湾,吓印度,复山河,轰轰烈烈。
  • 异世歌皇

    异世歌皇

    ·谁说华人歌手上《美国最强音》只是一轮游?·谁说擂台赛华人歌手想捏就捏?·灵妖传我500年道行~!·助我异世漫漫歌皇之路~!
  • 女处长

    女处长

    中国女性官场第一文,深刻揭示女性在复杂官场鲜为人知的隐秘,一张不雅照瞬间将突然得到校长的赏识,成为处长的培养对象的姚晓木,推向了风潮浪尖,在以男性为主的官场中,她该如何处理各方关系,又该如何应对各种阴谋陷阱?
  • 看着K线乱弹琴

    看着K线乱弹琴

    杂文累计起来的,没有故事,就是偶尔想到的一些东西!
  • 少时之我是西卡

    少时之我是西卡

    重生在少女时代,与少女们一起成长的故事。友情,亲情,爱情将会交织出一个别样的故事。本人第一次写作,本书将会走温馨流。争取努力到底,绝不太监,望支持。
热门推荐
  • 弥天妖主

    弥天妖主

    夕阳下,萧瑟的背影独立江畔,唯留一地苍黄。回首浮生,只记得临摹一笔,刻下不世帝影,从此诸天万界再无轮回!
  • 剑鸣今朝

    剑鸣今朝

    这是一个发生在另一个世界的故事,那里有万万大山,无尽生灵,修士武者、圣人恶魔。现在,他的路开始了,古怪离奇出现在他身旁,艰险无比,我把他的经历写了出来。
  • 独家霸占

    独家霸占

    来自天外的修心修士即墨初,为复仇而归来的一国王后,歌声能牵动人心的超级歌后,穿越而来的蓝星少女,酸甜苦辣四部曲集合,修士人类妖魔汇聚,一如既往的宠文,宠宠宠,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吧……作者简介无能????
  • 佛法与人生

    佛法与人生

    佛法与人生是在博大精深的佛学中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和通俗的文笔向读者介绍了佛教的创建,佛教的信仰,佛教的发展等多方面的情况。本书的另一特色是介绍了佛家的修炼,其中有面壁参禅、四禅八定、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藏密功法、观音咒、和超自然的功能——神通等。还有佛家的剃度、受戒、佛事等等各方面的情况。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中国经典诗文集——论语

    中国经典诗文集——论语

    本书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是儒家思想千年经典绝学。《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 毁灭吧朋友

    毁灭吧朋友

    地球在人类的贪婪下走向灭亡,走投无路的人类想方设法迁移到距离地球两万光年的RTS4星球上,可却没有收到那里物种的欢迎,两队开始了没有硝烟的战争……
  • 天竺别集

    天竺别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时光不负等待的你

    时光不负等待的你

    这是一本治愈系的心理治疗小说,故事根据实际案例改编。王心源,别人眼中的高富帅,虽然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但是内心异常孤单。毕业那年,他得了抑郁症。在远离城市的日子里,他遇到了一位神秘的心灵魔法师。夜新欣只是导师带领下的助理心理医生,偶尔的机会认识了王心源,开始以神秘魔法师的身份为他治疗。多年以后,两人再次相遇,他虽不认识她,却莫名想要靠近他,于是两个人有了更多的交集,开始了各种斗智斗勇的故事。
  • 影后她重生了

    影后她重生了

    好不容易拿下影后就猝死了,苏朴那叫一个不甘心。谁料想重生到一位白富美身上,貌若天仙,倾国倾城,就是运气不太好,家里破产了不说,还被仇人盯上!苏朴冷哼,既然你们要在我称王称霸的路上当绊脚石,那就别怪我踩上几脚再一脚踢开了!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苏朴:谁也不能阻止我迈向大红大紫的康庄大道!【我要闪闪发亮,我要扬名天下,我要名垂青史,我要万丈荣光。——苏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