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60500000120

第120章

下第二十种方便下九十门明二地已上行相。于中分三。初三十句明智慧方便行。二从十种入众生下三十句明慈悲方便行。三从十种趣下三十句明悲智究竟行。就前中初十方便者。巧修正行故。初六是舍相方便。巧修六度可知。后四是摄生方便。一慈与乐。二悲代苦。三授智。四与法。二有十种乐修者。正以善巧无碍而能欣求诸行故云也。一乐胜善。二乐异严。三乐广大。四乐甚深。五乐四无量。六乐持戒。七乐慈忍。八乐明解。九乐神通。十乐听法。上辨因。后一显所成果。三有十种解脱深入世界者。谓乐修不已。能以解脱胜力令一切世界相入等故以为名。于中初以多入一。二以一入多。三一佛满十方。四示界全空。五同佛庄严。六一菩萨满一切。七入毛孔。八入众生中。九一果处遍。十一妙音满。第二有十种入众生下三十明悲方便中。初十明无缘大悲。巧会物性故名入众生性。又令众生界有所入故名入众生性。性亦名界。界有二义。一分齐义。二为因义。文中前五明相入自在。一摄事入理。次二多事入一。四摄末入本。五多界入一。后五回入化用。初一入所化器。后四入能化相。初一入随类相化。余三可知。二有十习气者。由善入物性令成串习气分。以为行因。即熏成习气也。一行本气。二成行气。三下化。四上见。五受生。六大行。七十愿。八十度。九理智。十量智。三有十炽燃者。前习因既立。能发生现行繁兴大用故名也。初二严土摄生。次二依缘成善。次二慈悲。次二行巧。后二因果。第三有十种趣下三十句明悲智究竟行中。初十趣者到行到果名为趣也。初二六度三学。次二妙智真境。次二依法成善。次二依人起行。后二成佛说法。前八趣因。后二趣果。二有十种事能具佛法者。由此十事现前。令诸佛法无不成满故云也。初二信人法。次二离过失。次二信入胜境。次二住正离耶。后二念佛信果。于此十中遂作一种。如教成就。即令佛法皆悉具足。况具十事。三有十种退失应远离者。既能具足佛法。便能修道在缘不退故云也。初四失利他行。后六失自利行。观令远离

下第三有十种离生。下九十句明四地已上至七地来出世间行。于中分三。初三十句明因行体广。二从十种名号下二十明行用殊胜。三从十种无量下四十显行德成就。前中初离生者是舍有为行故名离生。又得无生故名离生。又显行熟纯离生涩等过患故名离生。广释如婆沙中。又大小乘同辨离生位在见道。今此寄在四地已上出世间位。于中初二约智悲。次二就舍着。次三离惑就生。若二乘舍惑离生。不能随有亲近众生。菩萨反此。八离而不离。九不离而离。十得果不舍因。二有十种决定法者。正以离生之患能得法决定。初五自分行。一生佛种中。二入佛境界。三解。四行。五成善。后五胜进行。一住果体。二得果用。三顺果位。四同果身。五同佛住。三有十出生佛道者。于法既决。能从缘出生圣道故云也。于中初二顺人信法。次二愿善不虚。次二时处广长。次二无间普遍。后二愿行摄生。第二有十名号下二十句显行用殊胜中。初十正以实德内充。嘉名外响故云也。菩提是所求。萨埵是能求之士。以从所求名菩提萨埵。于中初四约所求菩提境为名。一总举菩提。二约过小乘。三约过因位。四约体胜殊。次二约自行为名。一惠无比。二上精进。次二约所知解为名。一能示上法于众生。二能知十方于诸佛。后二约德为名。一福高。二惠深。又如瑜伽第四十六云。一切菩萨随德假名有十六种。所谓名为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乃至十六名为法师。显扬第八。庄严论第十二皆同此说。庄严论云。此十六名皆依义立。一切菩萨总有此名。又商主天子经有五义立名。一于菩提分住持入故。故名菩萨。二入大乘故。满大智故。故名摩诃萨。三不可求法智德入故。故名最胜萨埵。四不与烦恼共住。为诸众生灭烦恼故。发精进故。故名净萨埵。五令诸众生行净道故。故名极净萨埵。二有十种道者。以名德称实遂得行解虚通故云道也。于中约增数以明十种。初一约行本。以菩萨万行皆菩提心为本故。二约实惠方便惠。亦是正助二行。三约三空定。游出三界故云道。四约四行。除四障。一业障。二嫉妒障。三谤法障。四乐世有障。亦是异求障。智论云。行是悔过等四行。疾至阿毗拔致地。五约五根。六约六通。七念中于六念上加念众生。是悲心也。八正道可知。九次第定者并是寂用双行故。是菩萨道摄。于中初禅可知。二从喜悦者是二禅利益支也。离退过者是二禅离觉观障也。三息喜悦者是三禅也。四离世苦乐者是第四禅也。见佛等明定用。并四无色定及灭尽定为九也。十力道中知欲乐。先知。后为说法现身等。余并可知。第三有十种无量道下四十句明行德成就。于中二。先总标四名。后各别显释。初无量道者。谓是菩萨智所游路无边际故。一事空。二理性。三正报。四依报。五时劫。六施设。后四是佛三业力用。净识为体。二道具者以前染净等无际限。菩萨起道之缘亦同无际故云也。约前所知十种广大。显能知集起亦同无际更无别法。三修道者对缘造行故名修道。非是见修等修。又摄论中总集修亦在地上。同此也。初三别约三无性修。一无相观中不见所执染法可着。亦不见净法可依出离。由此能令三业无失。二于无生观中。不见染分可减净分可增。以无生理实故。三于无性性观中。不见前二性为有。不见三无为无。又真如相非有体非无。上约正证智。四约后得智中。别就依他性以成修行。观唯识如幻等成不颠倒行。五作三空不离三界。为欲在中长善根故。六于教法不着。七于理中恒沙法不坏。八于真体平等。九起行勇猛。十于佛德平等不疑。四庄严道者。谓修道行互相交饰故名也。又释皆以逆行用严道。于中初五自行无染。一在乱常定。次二处小常大。次二在欲行禅。次三随有摄化行。一化乐世。二化耶道。三化犯戒救苦。九自行成满。于中三。初得法满。二为一切众生下巧便示现。三何以故下释成善巧。十因圆果满。于中三。先因圆得果。二而亦不断下明得果不舍因。三何以故下释成行相。可知

下第四从十足下二百门明八地已上报德纯熟行。于中分五。初二十句明手足外用行。二从十腹下三十句明内德盈满行。三从十庄严下二十明外相严备行。四从十头下七十明六根业用行。五从十行下六十明四威仪动止行。就初中。十足行用进涉表其脚足。从下为初。是故先辨。于中初二约行。一戒一进。次二约通。一总一别。次二约心。一信一愿。次二约法。一护一听。后二约德。一福一断。二有十手者行用取授表其身手。于中初四自行。一取。二与。三恭下。四敬上。次四利他。一除疑网。二拔欲泥。三济四流。四授正法。后二明二行满。一除惑病。二破无明。第二有十腹下三十句明内德盈满中。初腹者如世人腹含容不净。今明菩萨行腹。反彼说净。于中初三约戒净。一持戒心。二正护戒。三不覆过。次一约定净。谓定心无著也。后六约惠净。一断惑障。二灭业障。三纳实法。谓如食满腹之想。四悟缘起。五觉八正。六破耶见。二有十藏者。前总举其腹。今明前腹内五藏相。似有摄藏义故次明也。于中初六下摄众生。后四上摄佛果。前中初三总摄。一授解。二令行。三成德。谓成僧宝也。后三别摄三聚众生。耶定众生令得生善根者。此约菩萨为外缘力也。涅槃经一阐提人虽断善根。由佛性力故。未来善根还得生长者。彼约内因力也。后四上摄中。一摄佛十力。二摄四无畏。三摄不共法。四摄佛证智。三有十心者。前通明腹内诸藏。今别明心藏。为最胜故。五藏主故。中实故。集起故。于中初二摄善心。一勇。二勤。次二破恶心。一破恶缘。二破恶因。次二成行心。一坚。二净。上六自行。次二摄生心。一令悟。二慈救。谓梵住是慈也。后二成德心。一深。二固。第三从十庄严下二十明外相严备行。初十犹同世人服饰严身。初二慈悲严。次二愿求严。次三摄生严。后三摄德严。二有十器杖者。前既束带严身。今固执持器杖。显行能除障故。初五以顺杖破障。次三以违杖破障。如夺贼器杖还用害贼。后二成德建功杖也。第四有十头下七十句明六根业用行。先明头者以身之上故。于中初一断德深。次三福德高。次一悲德坚。次二智德广。次二摄生德。后一护法德。二有十眼者。行德净胜照了于缘故同眼也。十眼义略作四门。一释名。二体性。三诸门。上三如别说。四释文中。智论中。无常肉眼畏大风故不见他方。此经是真常肉眼见十方色故。无量寿经慧眼见真。又法眼观察究竟诸道。与此不同准释可知。此中皆从根境立名可知。后五中智眼分别事法。无碍眼见事不碍理也。普眼见五事平等。余并可知。三有十耳者如理听闻故。依闻起行故。初二离违离顺。次二弃小欣大。次二愍苦离乐。次二求佛究法。后二了俗至真。四有十种鼻者。饮嗅行香依鼻增道故云也。于中初四闻香体。杂集论唯有三种。此文有四会释可知。次三闻香表用。瑜伽等中上二界既无鼻舌两识。亦无香味二尘。此中闻非想等香者明其不无微细香等。以菩萨鼻识过人天故能了知也。后三闻出世人法香。五有十种舌者明语业自在。依之增善故也。于中初五约辩说显德。后五约顺用显位。六有十身者明身业自在。应机现形故。于中初三现凡身。次五现三乘身。后二现体用身。一用一体。七有十意者明意业自在。于中一信。二闻。三思。四修。五止。六观。七总调。八调内思。九调外境中。十明佛定。第五有十种行下六十门明四威仪动止行中。初十行者。谓发动游行故。初二能听能说。次三自调化物。次一成己净惠。次二下化上敬。后二得果存因。二有十种住者。行有止息故明其住。若小乘令住四念等。今明菩萨住。此十行初一住行本。二住行相。三住正慧。四住定处。五住戒处。次二顺人法。次二智忍圆。后一住果满。三有十种坐者。住戒有疲故明安坐。菩萨处此。而成行摄生故也。初四同世坐以摄物。后六以法坐而成德。一辨。二持。三定。四慈。五悲。六力。四有十种卧者坐亦须卧显憩息归静故云也。初二定加行。一息諠。二趣定。次一得定。后七定果。一起慈。二离悔。次二惠悟。次一如愿。后二作满。又如经中不得仰伏左胁等卧唯以右胁思明相等。今此菩萨就法以明摄用归体故为卧也。五有十种住者明智有栖止故云住也。前明能住。此辨所住。又前明身住此明心住。是故前属四仪。此约心行也。于中初四住四等。次一住六度。次三住三空。后二行位满。六有十种行者。远师释。前明利他行此明自利行。又正云前明始终方便故以乐闻等为行。今此明淳熟修故以正念等为行。又厚云。前是四威仪中行住之行。此说始终起行之行。今谓亦是前约身仪。此约心行。若尔何故前十亦有心起行耶。释此经菩萨身外事。并就内行以显其相。例皆如是故不疑也。于中初四自行。一加行。二觉法理趣。三后智顺佛。四起六度行。次四摄生行。一总举。二同事。三爱语。四利益。谓示同贪等而觉悟彼也。后二二行成满。上来总五百二十句明上第五大段十地位中相竟

自下大门第六从十种观察下五百一十句答上第六因圆果满行。于中分二。初三百二十句明因圆究竟行。亦是等觉位相似。二从十种住兜率天下一百九十明现果圆满行。亦是妙觉位相似

同类推荐
  • 佛说摩利支天经

    佛说摩利支天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跌打损伤方

    跌打损伤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续廉明公案传

    续廉明公案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七十二症辨治方法

    七十二症辨治方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雚经

    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终极系列之破晓

    终极系列之破晓

    这是一篇对爱的颂歌……爱能战胜屈辱;爱能重塑信任;爱能失去一切却也能重新得到一切。灸舞失踪三年!夏宇依照遗嘱继位!不久,灸舞突然出现,却让夏宇陷入了迷惘……究竟是这个灸舞有问题还是夏宇贪恋权势?铁时空突然出现的两个灸舞,谁才是真的?而灸舞这三年又去了哪里?发生了什么?敬请期待……
  • 三世相恋

    三世相恋

    前两世你因我而死,今世我以身相许,陪你相伴一生,今世若不能与你走完一生,我便与你一同化作蝴蝶双宿双飞…
  • 高武灵书

    高武灵书

    这是高武的世界,征途是星辰大海,目标仅仅只是让人族得以生存,陈泽看着这个壮阔的时代,看着脑海中的那本书,笑了笑……
  • 倪崴正传

    倪崴正传

    不惑之年的倪崴遇到让他腻歪的事房贷儿子残疾老婆怀孕他查出得了癌症倪崴没有老白的技术和手腕他不想拖累家人所以他要跳楼所以他遇到了外星人
  • 我在你的世界里迷失方向

    我在你的世界里迷失方向

    因为有你,所以青春;我在你的世界里迷失方向!最真实的故事,写给最真实的你,还有你们!如果说,我的青春有什么值得怀念,就是和你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 神秘的关助理

    神秘的关助理

    新晋影帝言一帆和小明星在餐厅就餐,疑似有新恋情。言一帆:关助理,帮我去澄清下。关助理:好。言一帆:关助理,有人在公司偷拿了文件,你去处理一下。关助理:好。言一帆:关助理,我渴了,帮我去买份奶茶,要冰的,半糖,加珍珠。关助理:好。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关助理会的技能这么多。比如突然出现在赛车比赛上,还拿了冠军。比如公司的电脑系统被攻击,她不仅修复了还带回击的。再比如拥有一手好的医术。而且貌似关助理还不缺钱。有一天关助理不见了,言一帆又气又急的,到处找人。
  • 我每天随机一个新职业

    我每天随机一个新职业

    李凌霄好不容易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孙子,可头痛的是,该如何在不吓死孙子的前提下,让他继承自己打下的全球半壁江山呢?要不就给孙子打造个系统吧!
  • 彼岸成海待曦归

    彼岸成海待曦归

    她回来了。时隔一千年,她冥寂离回来了。转世投胎,重新回归。尘封记忆,封锁力量。当沉睡在冰棺里的肉体被唤醒时,冥寂离看着自己的转生体眯了眯眼,你说本尊都这么低调了怎么世人对她的仇恨值还蹭蹭往上涨呢?!世人:可不蹭蹭往上涨吗!我们上仙都被你带坏了!一天天的想着怎么毁了人间给您老人家报仇!真的假的?当然是真的!那天君不染遥遥站在云端上,染了鲜血的衣角翩翩起舞,他回头看向那座空城,“我不想护苍生了,我想让苍生死。”我想让苍生给她陪葬,虽然她没死,我想让苍生消失,因为她不喜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