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60500000134

第134章

第二依教进入中亦三。谓敬辞念法及至后位。就念法中。初因前尼惠照其心故令长养佛智。二一心下因思念前法后更增长悲智愿行。就至后位推求中四。初推问胜故。二为浅智疑怪。三为深智叹善。四指示所在。问何故前示嗔及耶见善财自疑。今现贪相乃令他疑。答以前二亲障菩萨道故。贪爱顺悲障行劣故。是故决定毗尼经菩萨宁起百千贪心不起一嗔等。又释善财于前嗔及耶见已为调伏。是故于此更不敢疑。指示中在深宫内者依三法度经。国是智慧境。城是神通境。宫殿是说法境。今此女人正证欲如故在深宫。往诣门者加行位终至正证三昧门也

第三善财闻下明见敬申请于中三。谓见敬请。就见中二。先见依果。后见正报。依报中。古释云。十重宝墙者是十地位。十行树者是十度行。十重堑者是十地中戒行。八功德水者是八定水盈满也。敷以觉花楼阁者后得依正体重成故也。二见正报中二。初见三业胜相。二大众下显眷属殊胜。设敬申请可知

第四答言下示己法界。于中有四。一标名显体。二若天见下辨其业用。三白言下得法因缘。四我唯下结己自分。前中离欲实际清净法门者有二义。一约自行。虽悲愿留惑示现欲处。然大智照欲则体性空名实际净也。如净名在欲而行禅等。又诸法无行经云。贪欲则是道恚痴亦复然。二约利生。谓虽留惑示现在欲。令处欲众生要当离欲得此实际清净法也。如掩提遮女等。二明业用中二。初身同器现。二若有众生下以法益生。于中有十种三昧。皆是以欲化处欲众生令得如此甚深三昧。阿梨宜者此云抱持摩触。是摄受之相故。得彼三昧也。阿众毗者此云呜口。得言教密藏之定。如是下总结。并是极位大菩萨所作非下位所知。如摄论定学中说。三明得法因缘中二。先问后答。答中先答于何所种善。后善男子下答修何等业。并可知。四我唯下结已唯知此一方便

第五诸大下仰推胜进诸大菩萨有无量广大方便。我岂能知。无尽功德藏回向竟

第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知识中

初举法劝修内。首婆波罗者此云善妙到彼岸。安住者谓得佛法身。常住供养故。又准天竺本应名摄持。或名执持摄入摄取诸善法故。常供塔者以于塔处常见法身故

第二依教趣入中略无念法

第三见敬请中。略无见敬。故云乃至也

第四答言下示己法界中四。一标名。二辨体。三业用。四结德。初诸佛常身名不灭度。因位照达名菩萨法门。二住此下显体状中二。初见佛功德身常除化众生者。但变异他心令见出殁。其实常身无出无灭。又佛月常住。但众生心水影有现灭。二开塔户下见佛法身常。以见佛体性无限尽故。以开塔者开其事相也。得定者见理性也。得妙法者得理中恒沙功德法也。三白言下明业用中。先问后答。答中二。初见此界三世诸佛。后类结十方。前中初见过去佛因果等事。二类未来现在。四我唯下结自分位

第五诸大下仰推胜进中。长者虽知三世佛不灭。然未能以能知之一念与所知之三际平等无二也。二未能即能知智住所知佛位。三知前后一切劫不能知无劫想。四虽见佛不灭不能知此佛则彼佛平等义。五如来下亦不能以染净能所平等无二。谓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六净庄严下虽照三世不能则智摄德。七成就下虽知佛未能同佛威仪。八分别下不能于法自在。我当下总结已不能坚固。善根回向位竟

第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知识中

初举法劝修内。光明山者彼山树花常有光明表大悲光明普门示现。此山在南印度南边。天竺本名逋多罗山。此无正翻。以义译之名小树蔓庄严山。又十一面经在此山说。观世音者。有名光世音。有名观自在。梵名逋卢羯底摄伐罗。逋卢羯底此云观。毗卢此云光。以声字相近是以有翻为光。摄伐罗此云自在。摄多此云音。勘梵本诸经中有作摄多。有摄伐罗。是以翻译不同也。观世音经中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解云等观世间随声救苦名观世音。彼经中具有三轮。初语业称名除七灾。谓水火等。二身业礼拜满二愿。谓求男女等。三意业存念除三毒。谓若贪欲等。并如彼说。若偏就语业名观世音。以业用多故。若就身语名光世音。以身光照及故。若具三轮摄物无碍名观自在

第二依教趣入中亦三。就念法内十句皆。是依前教力增修行。余并可知

第三见敬申请中亦三。初见中二。先善财见观音。后观音叹善财。前中四。初见胜依正。住山西阿者。谓据山阿面东而住。是向明之相也。二为众说法。三谛观不瞬。四作如是念下胜念熏心。于中初八句别显。后二句总结。二时观音下叹善财德中十句。初叹心胜。谓具三心。二向普贤下叹行愿胜。三欲闻下叹持法胜。四增长下增善无厌。五顺友教命。六从文殊下所依最胜。以赖彼发心故云从彼海起。又释从本觉所流故云从彼智起。七成就下叹成善根故得佛加被力定也。八离懈怠下叹求法专诚。九叹见佛成行。十智慧下叹智满圆证。尔时下敬请可知

第四答言下示己法界中二。先叹发心明授法方便。二我已下正示己法。于中四。一标名。二辨德。三显用。四结位。初中大悲者是同体悲也。又是无缘悲也故名大悲。又具三悲故名大悲。光明之行者以悲光益物故以成行。天竺本名一切佛悲密智藏解脱。解云以巧悲密摄众生故也。二教化下辨其德。于中二。初不离佛所现众生前。二或以下以四摄等成摄化之益。三善男子下明其业用。于中三。初行法立誓。二令离怖畏有十八种。三复次下令行不退。四我唯下结己自分

第五诸大下仰推中四。先推普贤愿行。二不断下行业流续。三知一切下明摄生相续。四我当下结非己分。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竟

第八如相回向善知识中

初举法观修内二。初正趣东来。二观音指示。三教其问道。初中东方来者表如相。证智开明之状。名正趣者神力速至十方诸趣。以正法摄生故以为名。天竺本云有一菩萨名不行余道。解云唯行佛道不行余二乘等道。即当正趣。谓趣正故也。梵本约遮。汉本就表。住金刚山顶者则是此光明山也。表住于如相不可破坏故也。下明动地宝严。放光雨供。来诣观音者明智就悲。亦是随化有缘示导善财。二时观音下对审指示。三汝诣下教问可知

第二时善财下依教趣入中二。初礼。二念法至后。位何故不念观音悲门。以悲不离智故。令悲深入于智海方为究竟

第三辞诣下见敬申请。前已见故但有诣敬申请

第四我已成就下示己法界。于中三。初标名。二辨义。三结位。初中十方无际名为普门。一念遍至号曰速行。二白言下辨义中。先兴三问。后还三答。一问得法之处。二问来处远近。三问来时多少。答中三。先叹深简器。唯精进等者则是善财正当其人。以根缘相称。欲为说故。二唯愿下起胜欲乐。三答言下正释所问。妙藏刹者答所从来处也。佛所等答得法处也。从彼发来下答来时久如也。亦显是远近也。二于一念下释尔许劫中行之分齐。正显速行义。三所经诸国下辨速行成修行义。谓上供诸佛下救众生。非直不废速行而成妙行。亦乃则以速行成此胜行。四乃至下结通十方。谓从东既尔十方亦然。三我唯下结己自分

第五诸大下仰推中。初一句总推。二别推。所住境界无量无坏不同正趣唯此住一金刚山顶。三别推速行。谓以法身本来满法界不待速行。四分别下推其所作。谓说法度生皆等三世无著等也。五我当下结非己分。如相回向竟

第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中

初举法劝修内。城名婆罗波提者正云堕罗拔提。此云有门城。谓城有端严之门故以为名也。大天者无缚净报胜出自在故立斯号

第二依教趣入内四。初礼辞。二念法中三。初思求前法。二出生下因思得法。三得不思议下出所得之法。三渐渐下至后推问。四有人指示是伴善知识也

第三善财往诣下明见敬申请

第四尔时大天下示己法界。于中二。初授法方便。后正授己法。前中亦二。初身业。后语业身中以四长臂者四无碍解方便用也。取四海水者与法界胜流义相应。洗其面者净己应机之面。古来皆谓洗善财面。今勘梵本。以四长臂于四方处各取一海水自洗己面。是则水洗净己能对。花散善财就其所。二作如是言下语业叹机。初一句总。奇特法者世间所无故。二别叹为归摄以正道。三别叹为师护以正法。四别叹为将引至智城。五具足下结离过应机。二我成就下正示己法中三。初标名体。二显业用。三结自位。初中云网者六度行法有润益义遍覆义。喻之如云有涝漉义隐映义。况之以网。则以六度行为体。二白言下明业用中。先问后答。答中三。初教行施行。于中初积物。二教施。三类余众生。二复次下教行戒等。三如是等下总结行成。三我唯下结己自分

第五仰推中约五喻显五行。初二自利。后三利他。我当下结非己分。无缚无著回向竟

第十法界无量回向知识中

初举法劝修内。前诸位并是南天竺。今指中天竺摩竭国。道场神者欲表二义。一约因。表地上证真同于佛位。回向位终。是以成向此处。二约果。表佛临机方便现身是善巧之相。属回向位满。是故于此辨成道之处。良由五位终极各有成佛。树下现成属此位故。又神者表是智德玄密义也。然守道场神。有道场树神。有道场地神。今是地表所依心地。以心中得道为道场地。名安住者摄诸善根回向菩提。安在道场地处。住持不失要令成果。故以为名

第二时善财下依教趣入中二。初设敬辞去。二至后位处

第三一万地天各作是言下见敬申请四。初地天叹善财德。二时安住下严土摄生。三告示宝藏。四设敬申意

第四时彼地神则以下示己法界。于中五。初示体。二显名。三业用。四因缘。五结位。初中以善财宿世善根悉皆回向大菩提故。是故在此道场菩提树下。藏中安住则是菩提心藏也。今欲证地。加令总现。则一切善根皆在此处。二我已成等显法名者。以住持不失成佛决定名不坏藏。三我于下明其业用。于中十句。初一句总。谓常护者持彼所行故。下九别显。内一智深证。二满大愿。三净妙行。四出胜通。五具德力。六成坚法。七闻佛说。以守护行增是故闻佛与记之法。八下以法化。九上受佛力。四乃往下明得法因缘。于中三。初往古时处。二修习下得法增广。三于其中下更遇诸佛。皆于道场成正觉处恒作供养等。以其主当此门故也。五我唯下结己自位

第五仰推中。一常能随侍者以此地神唯道场处见佛不能常随故仰推也。二悉闻下推广闻。三深入下明深闻。四于念念下明顿闻。五一切佛影下明因出果不可坏等。六我当下结非己分。上来十回向位竟

自下从婆娑婆陀至瞿夷有十善知识。明十地位行

第一欢喜地知识内亦为五分。初举法劝修中。正云迦毗罗婆窣堵此云黄物城。则往古黄头仙人先在此处。后于此作城故立斯号。亦名寂静住处。何故在此城者表初地已上生佛家故在佛生城也。婆娑婆陀者正云婆罗婆萨那。此名依止不畏。即下文广与怖畏众生而作依止故也。天竺本婆僧多此云春也。谓表能生长万行如春时也。夜天者同初会中主夜神等。谓在于夜中耀光救物故以为名。表证智妙离众相破闇障故也。此九种夜天依梵本皆是女天表是慈悲之状也

第二时善财下依教趣入中。一敬辞。二念法十句。初一总。余九别。皆是无坏法门之德。又释以此九行入彼法门。三渐游至彼从东门入者是开明之初。入证之始故也。中城住者表离边也

第三尔时善财日没下明见敬申请中。先见内三。一推求言日没者表息地前分别智尽也。又以是夜天非昼日所见故。于闇夜方乃得见。二见彼下明正见身。古人云。城者谓初地教道。上空中住者谓证道。身如金者实德显彰也。服朱衣者表证智光明也。三于其身下见其业用。于中三。初身现星光等者闇夜摄生也。二毛孔现法以益众生。三随所经下于一毛孔中见闻菩萨教化众生。二善财见闻下设敬。三白言下申请。言一切智道者明十地是佛正因道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奶萌天后别想逃

    奶萌天后别想逃

    我是柴柒,一个出道了四年都没火的十八线艺人,但因缘巧合之下我尽然结婚了,而且还是年纪轻轻就当了影帝的路云深,谁来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此时这位表面奶狗其实内心狼狗的腹黑影帝展现出一抹腹黑的笑,柴柒,你挑不掉了
  • 战国之平手物语

    战国之平手物语

    你可以把这本书当作是——老套的穿越故事,尾张,桶狭间,上洛,天下人;一个战国爱好者的私货大放送;起点式历史文;腹黑青年成长史。QQ群:125180638,平手家本城。作者长期居住,欢迎加入围观
  • 霓虹灯下的夜色

    霓虹灯下的夜色

    幸福很简单,快乐随处见。只要你想,只要我有,什么天差地别,什么天涯海角,都不过是问一句“你好吗?”你说“很好”。
  • 太古神武

    太古神武

    一种微妙的关系,一种神武般的传奇。忽然,天地间许多察觉不到的故事,前方,到底有什么?
  • 椿是甜的

    椿是甜的

    原本平凡的她,却发现自己的身世不凡。原本高贵的他,却发现自己高贵的心,一点一点被摧毁。两人的相遇、相聚,伴着无法解脱的命运红线。不需要刻意,缘分总会让两人相聚。不幸的身世,带有不同的心理创伤;难言之隐,不知如何表达;想按计划行事,身体却背道而驰。多个不同的温馨故事,带着对人生的不平。
  • 少爷的宠娇妻

    少爷的宠娇妻

    女神级别的凌薇,在学校可是风云人物。但不知道的是,她是一个孤儿。父母因一次意外而死亡。凌薇被好心的叔叔收养,却遭到了婶婶的虐待。被表妹嫌弃。婶婶不但恩将仇报,还把叔叔送到了监狱里,凌薇独自承受所有痛苦,和婶婶断绝关系,一个人出来打拼......
  • 妃本绝色:美人何以醉天下!

    妃本绝色:美人何以醉天下!

    第一次见面,他一身绒血。那是他救了她。第二次在一起,有刺客袭击。他又是救了她。第三次终于,她救了他。从此,他渐渐喜欢上她,而她亦是。他们之间,就如同这歌。天地间有你我的缘交汇在前世和今生之间忘不了你一身的绒血回响在轮回的夜回忆的瞬间看见你的眼停留在最初和你遇见妃本绝色作者:安樱含
  • 异界我最狂

    异界我最狂

    黑暗流小说,心态不好的勿入。不是正常般的心态勿入重生异界,父母名字跟前世的父母名字一样,幻觉吗还是…不管了管他什么东西。叮系统到了系统嘿有什么用吗,系统代言人嘛?还是系统的傀儡呢?护短系统护短有功有赏滚,有什么是我护不了的短还要你吗?解除绑定,宿主确定吗确定,赶紧的,好的,正在解除绑定,1%…59%…100%作者不定时更新,可能明天,可能几天,可能几个礼拜,也有可能几个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