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60500000045

第45章

五释文辨相内有二。先明自分行。后彼菩萨下显胜进行。前中有三。初明行起所依。谓诸善根。善是顺理义。根是增上义。生长义。于中九句。初一总余八别。别中。一起行心坚。二高出情表。三行深难测。四生德广多。五证寂难动。六行妙无对。七取舍心息。八广行同佛。具此诸义故名尊重。第二正显行相。于中有四。一内心坚谓起愿行二念。二外缘胜谓逆顺二缘。魔是逆缘亦能成行。三行成尊重谓净苦二行。四愿成不退。第三此菩萨下明行成利益。于中安住尊重行已者结此自分行已成也。念念下正明二利。先自利中于患转离于德转增。理实通增一切行愿。约愿显者以此是愿度位故也。下明利他。由此菩萨内具实德。令外见闻皆不虚也。第二胜进行中三。初修成尊重心行。二依心修成尊重慧行。三依慧修成尊重悲行。初中亦三。先明修无碍心行。二菩萨如是下明修无尽心行。三而菩萨下双结二行。初中二。先依理起化明无碍行。二于众生数下明理事混融无碍之行。初中法喻合。问既不趣生死不趣涅槃应言不住。此二中流云何偏言不住生死中流。答远法师释云。前不趣二处是离有也。不住中者是离无也。谓生死无处名断中流。不住此无故云不住中流。今更释如东流水。不住南岸。不住北岸。亦得说言不断北岸中流。以中无别体约岸分故。若尔南岸亦得。何以不言涅槃中流。释以所度众生在此岸故。是故偏就生死而论。约彼亦得。问何以离岸无别中耶。答如于一切众生以如水之如来藏为彼岸以如波之妄心为此岸。以即波之水非动故彼岸非此以即水之波非静故此岸非彼。由此义故两岸俱存。又以非动之水即波故彼非彼岸。非静之波则水故此非此岸。非此非彼是谓中流。是故菩萨居中未尝不即则。凡小在岸未尝不即中。依此义故。菩萨是能化终是不能。众生是所化终亦无化。以中边相即能所圆融无碍思之。二理事混融中作二释。一约相。二就实。前中初句是总通于一切。心无所著下别显中。先直辨有五对十句。一上云无著者非是于一众生无著余皆有着。亦非是多离一盖。以一切俱不着故也。二益以修善不增。化令断恶不损。此望因位未成果说。三善满果起不生。惑障永尽不灭。又功德果满不生。住大涅槃不灭。此望初成果说。四纵皆成果。生界不尽果位不长。此望已成果后说。五虽如上说无增损等然此化事成益不虚。化事虽复不虚然不违前说。故亦无二。此都结前也。下释中二。初中征问。现化众生有增有损。何故乃言无二。释以生界同法界是故无增损生。灭等无倚着。释前不着一多等。后释中。先征问。设同法界岂得无二。释以法界无二故令生界亦无增损等二也。二约实释者。初句显菩萨自心无染。以有着之智不能照此无碍法故。下显无碍相。初五对中分三。初二为一。会事令融。一多无碍。初标后释。着犹置也。谓于一众生置多众生于一不增于多不损。于多置一返上可知。众生界者是如来藏也。以性通相融故得事随理而无碍。次二为一。明事已同理起尽无碍。亦一标一释可知。后一双结前二。明理事无碍。谓同真理而不失事故云不虚。现事相而即真。是故无二。下释中二。先释事同理。后释以理摄事。不增不减经云。众生界法界无二无别。即此法身以惑污故流转五道名为众生。又云。法身则众生众生则法身。法身众生义一名异。又云。若有言众生界法界有二有别者。我说彼人名一阐提也。第二菩萨如是下依无尽心修无尽德。于中二。先直显后释成。前中先依理起行后胜德自严。初显福胜。善能分别下****深。以照法原际名到彼岸。二悉分别下明外化普应。初身业普现。次意业无染。后语业广说。二释成中法喻合。法中谓虽于一切法离诸欲际而不断自行之道不舍化他之行。是故依寂起行行德无尽。令前二利德相殊胜故也。言功德无尽者德广也。入净法界者证深也。合中二利可知。三双结者谓融前二心为一行故。是故形夺两相俱泯。于中五对十句。初对约行修。谓究竟是无碍心行。以入理息求故非究竟。是无尽心行以生德无穷故。以生德则入理入理恒生德是故双非。下并准此。二约断惑。谓照惑性空无可断离。异本末照故非不离。三约证理。谓由理无相非是可依。则由照此无依之理。令智圆明非是不依。四约所成。谓证理之时约染空无可舍故非世间。净非斯有故非佛法。又无染可厌无净可欣。五约位非凡少。谓得果是二乘四果等。自下第二依心修成尊重慧行。于中初句牒前起后。谓成就重心是牒前心也。修习菩萨行者正明依前修习智慧之行。于中二。初明照行入理智。二譬如虚空下理行双融智。前中初明化行无教。二自行无念。前中初五对十句。正显可知。二何故下释成。于中无受无转者。无正法可领受。无邪惑可转灭。又不纳异缘故无受。正行坚住故无转。又于上五对二乘等法而能不受。于不教正理而能不转。秤理起行而无退歇故云不退也。二自行无念中二。先正显后释成。前中行是寂灭时者牒前也。不念等正显无念。此同八地无功用行故无念也。不为十法动念。谓三时三科三位。内是正报。外是依报。内外具二。又根境识三亦得。后一就位结。以此位中虽修大愿而亦无念。下释中二。先释何以无念者。以了达诸法平等之中无有智行而能趣向所缘所成故无念也。后释何以无向者。以能向所向无二故无二亦离。故云无不二也。又此亦是释前起后。谓理行不二释前也。虽合而无二然能所宛然。故云无不二。此起后文也。二理行双融智中二。初正明理行无碍。二此菩萨下明功成德立。前中二。初法喻标起。谓无差别显行同于理行相泯也。非不成等明理同于行行功存也。此二是一行准喻中只非无此无差别之虚空。非谓有余物。是则法中非不成此无差别之正觉。非谓无别约理成等约行。此明以无成为成思之。下释中。先释无行之行。后释行即无行。又初明理不违行行揽理而成功。后明行不违理理泯行而归寂。先释初义。谓揽理之行虽万行而恒寂。此是八地之行也。于中初一句正显真理不违正行。下彰即理之行相。先自利行。二调伏下利他行。不坏因果结二行。谓不碍存故不待坏故也。下释行不违理可知。二明功成德立中有二。初于佛能等。谓三世如来皆同成此无碍之行。今亦得彼是故同也。此是总。下别辨。初显内本觉故云不断佛性。二行虽即理而造修恒起故云不坏正法。是故等佛。二于法能兴。初句总。辩才下别显有三。初兴法之辩无染。二安住下明兴法之智无畏。三不舍下明兴法之行无著。第三依慧修习尊重悲行。于中初明牒前起后。菩萨如是成就尊重智慧者牒前所成深智慧也。修菩萨行者依彼修此大悲行也。下正显中二。先总标悲行之意。谓先化令出障教化成。下化令住道。又前令出恶难得人天益。后令出生死得解脱益。二如是教下以事考心显成悲行。于中有二。初明心无异求。二但欲调伏下唯为益生。前中先直辨后释。前中先恶人后善人。谓设彼恶人各有****善友满世间。我终不为名利等故竞化为修。又释。菩萨终不于邪见恶人舍化。以彼不顾恩不得名利故。于****善人而摄化。以彼顾恩得名利故。云我不为善人得名利处修菩萨行。下释无异求。一缕是利中极少。一爱言是名中极少。少尚不为。况多也。二唯为益生中。亦先直辨。为他调者授三学。净者令断惑。度者令得果。下释中先征。何以不求己安但为益生。释云一切诸佛法如是者举佛类己。下彰己同佛。于中初化心同。二欲令下化益同

第九善法行中作七门

一以得善巧智力说法为机故名也

二来意者。大愿渐净增成力度。又(云云)

三体性者。又依摄论以后得智大悲无边智能为体

四业用者。依摄论有二种。一思择力。能伏一切正行等所对治障令不起。二修习力。能令一切善行坚固决定

五种类者。或二力如前。又有十种如前后说

六差别者。此位同第九地无碍辩力故也。以约圆教此位满后则便成佛不待余故。文内显之可见

七释文中四。一标。二辨。三结。四叹。第二辨相中二。先自分行。后胜进行。前中初总显其相有三句。初以法益机。谓能以净法除生热恼名清凉法池。二弘扬正法。谓以持辩弘显正法名守护。三弘法之益。谓以十身多劫宣化不绝名佛种不断。是故智论云。令般若流行世间则是佛种不断此之谓也。此等亦是略显善法行名。下别辨中有四。一持成就。二说成就。三问答成就。四语益成就。初中由持法不忘方能演说。故先明之。十中皆初明持体后显业用。由持法分明故云清净。依此说法故无障碍。此是总句余九是别。初四持起四辩。五由行入佛境。诸佛为说一切智甘露之法灌其心顶。持此不忘说称物机故令欢喜。六由内自证法故起同证之辩无尽。七由入同理之辩故说文义广多无尽。八由善正方言故。能异异言论名无量辩。与前何别。前据语圆义足故名正语。又是当义之语故别于此也。九能现身同佛。叹不可尽。下显业用可知。第二随所应化下明说成就中二。初正显说相。二随所应于一一下明开化无碍。前中初明所应之机三句。一随多所化熟机。二各各以彼所解言音。三各随彼根宜闻差别。下正为宣说。说称化心名不违悲。二开化无碍中。初多音开化无有障碍。二设有下以一音开化无碍自在。又前是一多。后是多一。此二无碍是一圆音。第三尔时下明问答成就者。有四义微细过前说成就。一前但云世界未显微细处自在。初假举此中一毛头一念中有无量众。二一念类余念乃至尽过未劫。三异语异问。四菩萨无怯畏言。设一切众生问尚一言答。况此少众况以多言。此明智力辩才有余自在。此在地前。得此自在者是圆教中普贤位也。若余宗未得如此。如瑜伽等说。第四语益成就者。显上所说言具义利五句。初句总。二言具深慧。三能成福藏谓受持生福。四照理周备。五能成果智。第二胜进行中二。初总标。后如此下别释。前中初牒前。谓自分行成故云安住。同下初地中安住地分。次标二利两章。二释中二。先略。后佛子下广。前中先释自净。前自分中但言于三千界现佛三业。今显过彼故云如三千乃至不可称数世界。身口可知。于一切法无碍明意业净。作佛事者明此三业所作。下释益。他谓以前自净之三业能作化他事。二广释中二。先广前自净。后摩诃萨下广前利他。前中初标数。二别释十身作五门

一辨体性者。以净法界及根本智并后得智三法为体。如文可见。又总唯境智为性。又境智双融唯一法界为性

二释相者。一一身皆先标后释。初中理无不证故入无边法界。世无不超故灭一切世。世灭理现为法界身。二理无能滞故向未来世。无不生故一切趣生。前则超世令尽此则遍世同生。三虽遍趣同生然住寂不动故云不生。四虽即生不生然彼趣中身恒不灭。此不异不生而不灭者言不及故言语道断。五彼离言身无有实状。以则是真如故。又释以真如为身。然真离相故云不实。以是理性真实故是故离实也。六离痴者体出妄染。随应者净用无碍。如日出云照用自在。七虽起应用常无来去离死。此等释成。准此定出分段生死。八非但用无来去。亦乃体无变坏。亦是缘不能阻。九非直不为四相所迁。亦乃妙绝三际。不可以已未等言而取故。十无相不碍相。通名身者皆有依止义故也

三相摄者有二门。一约三身。谓此中法界不实不坏一相此四是法身。不生不灭无来无去无相此四是实报身。未来离妄此二是化身。二约十身三。初约下离世间品说十身(云云)

二约胜天王经十身(云云)。三约法集经十身(云云)。四得处者有四位。一或唯地上得。如胜天王及法集经十身。此约三乘辨。二或唯地前得。如此所说。三或通二得。如下离世间十身。四或非地前非地上得。如三身十佛等果位得故。五定分齐者。若三乘中菩萨。地前必是分段之身。地上方有变易身。除回心二乘地前亦有。是故此十非彼所摄。若一乘中有二说。若摄方便言地前地上俱有变易。以一一位终至佛地故。若就自教言俱是分段。以白净宝网转轮圣王得普见肉眼等是十地菩萨故。如下文说。又如善财童子以分段身至普贤位。然并是即法门之分段故非过患也。第二广前益他者。先牒前起后。谓依此十身化导众生。句别有十。一生善。二离苦。三住乐。此上世益。四示其出路。五令其趣入。六令解俗谛。七令得真谛。八令其断惑。九令成因位。十示果令向

四叹中。初作清凉池总叹也。得佛法底释能作法池所由也。又初结叹前自分。后结叹胜进也

第十真实行中亦作七门

一释名者依言依行。成德称言行不虚故云真实。真实即行。持业得名

二次第者。行力转胜增入实智

三体性者。以后得智用为性。兼以大悲等

四业用者。依梁摄论不住生死涅槃是智用。利益凡圣是智所成事

五种类者有二。一照物机智。二授法药智。又有十智如下说

六所成者。以此位同下第十地满足相故智波罗蜜增上。余行无不皆具。是故此位行满已入普贤无边境界故。下文云。入因陀罗网法界自在成就如来无碍解脱等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祭祀村

    祭祀村

    一具被掏空内脏的尸体,一个用人祭祀的神秘村庄,到底隐藏着怎么恐怖惊叹的秘密?一个精心设计的死亡游戏,面对重重机关,他们是否能全身而退?一段艰辛惊险危机四伏的寻宝之路,历经万千险境之后他们得到的究竟是什么……
  • 与时光一起遇见你

    与时光一起遇见你

    希望有些命中注定不会因为一些小插曲而错过了。
  • 中华句典2

    中华句典2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杀出一个上古世纪

    杀出一个上古世纪

    带着属于冥界女神诺伊的祝福,陈超来到了这个秩序散落的大陆、互相争斗的四大种族,终于是在原住民的威胁之下停止了战火,开始厉兵秣马,随时准备着杀回原大陆。面对海盗,敌军,以及拥有破坏神之力的吉恩,陈超又是否能够真的,杀出一个上古世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命卡牌

    天命卡牌

    汉末乱世,却有着这样一群被称为天命师的人,他们以凡人之躯执掌着天命之力,三国杀卡牌成为了天命的承载。他们念头一动便可万箭齐发,手掌一挥就能水淹三军。越回这样一个三国,内心是放逐还是孤独,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 雪梦

    雪梦

    凌萱雪和凌萱梦是姐妹,他们会发生什么?快来看看吧!
  • 越爱你越野蛮

    越爱你越野蛮

    一对双胞胎误打误撞的进入了一个诈骗公司,却没有想到这是刘亦辰和他的好兄弟安泽轩策划好的事情,看着对双胞胎怎样收了他们这两个腹黑男
  • 妖者逆

    妖者逆

    即海这本书,写的是感情。写的是莫噬月对兰白的爱;写的是江华对叶千的真;写的是少年们各自的执着。
  • 乡村那片热土

    乡村那片热土

    一个破烂的乡村,谁又能想到会隐藏着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高才生呢?为何他放弃高薪而回到贫穷的乡村,请接着往下看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