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60500000098

第98章

第四是菩萨知诸根下明根行稠林别中。一软中上者是说器故。谓是说法所授之器。亦名钝根中根利根。谓速受名利。迟受是钝。中容是中。又受深名利。受浅名钝。中容可知。又广受少受中受亦尔。各通教理。准之可见。二先后际等者根转差别。前后根者解先后际根也。前根下增平故者解别异不别异。谓前是能生后是所生。所生若增前根即下。所生若下前根即增。相似则平。三上中下者三性差别。谓三乘性别。上者大乘。中是中乘。下是小乘。四烦恼伴者烦恼染差别。谓喜乐等五受根。随烦恼习使染故云烦恼伴不相离也。俱舍第三云。于杂染中。乐等五受有增上用所以者。何由契经说于乐受贪随增。于苦受嗔随增。于不苦不乐受无明随增故。解云增上用是根义。五随诸乘等者定不定差别。于三乘中。于世间中者此解乘非乘也。定不定熟不熟者总释。谓大乘中熟者定。不熟不定。小乘中熟者不定。转向大故。于三乘中各定者各于自乘中解脱故云一一乘等也。报定者舍者于世间中。定不可化令入道故暂舍也。此约初教大乘。许五性别故作是说。六随根转等者。顺行差别有三种顺行。一依身顺行者。根法依于六入之身迭共相转。六入展转故此释随根转也。二生灭顺行轻坏故。此释易坏也。三观行取相者释深取相。七增上等者声闻净差别。行增上障灭能成义故。望凡为行增。此释初句。次断障行成。释不可坏。八转不转者菩萨净差别。地前名转。地上不转。又前七地名转。八地已上名为不转。九三世等者示一切根摄差别。初行名始。正修方便。终成名熟。约此三时辨根差别。谓根与行俱名为共生。以行有始终根亦随尔。下结可知。第五欲六性七直心。各软中上。论云如是性入者。释不广说所由。以根等四法性相顺入故不广释也。第八知诸使下明使行稠林。使者随逐缚义。从喻名使。如公使逐贼得便系缚。烦恼亦尔。随逐众生得便系缚。十句中初四句明何处随逐。后六句以何随逐。前中四处随逐。一句约心明处。谓共非报心生不共报心生。二约界明处。欲界下色中无色上。当界起心名心相应异界相望即不相应。使即不尔。一切相应故云不离相也。论经有远入故者约位明处。乃至有顶经欠此门也。三约时明处。言无始来恼众生者。无边世界唯智怖畏如怨贼。以未曾有闻思修智。是故不灭。恒恼众生。四约行明处。禅等相违者世间禅等不能灭心随顺行。若无使随此禅等诸德即成出世。与彼出世正修相违不令得出。下明以何随逐。有六种随逐。一有不断是标也。以有不断等释也。谓以有使故。能令三有相似相续故云三界系也。此约前处以明随逐。二远时随逐由无始来使随逐故。令无量善心不得现前故云无量心等也。三一身生随逐。是标也。谓就今一身明现种随逐。下释眼等入门者是六根也。六种生集识者是依根所生六识也。同生随逐者明使于根识俱生随逐。此是现行及阿梨耶薰者。此薰本识。明种子随逐种现相资令烦恼滋茂故云开烦恼门也。论经开诸入门者。约六入等起惑处也。四不实随逐者。不得实对治故云不知对治。五微细随逐下释微细相。谓于三界九地中六入处烦恼身随逐故。以使微细不可见故名无所有。如麻中油不可现见。论经随顺者明是有也。不随顺者明其是细同此无所有也。六离苦随逐出世间行。余行不能离故云无圣道等。第九是菩萨下知生行稠林。于中八句。一身种种。明形类不同故云生差别。二由业异生。别经无此句。三住处种种。明六道不同故云地狱等也。四色相上下种种。明三界不同故云色无色界等。问既是无色。何故言色上下。答依大乘无色界中有微细色。是色中上也。想中上下亦尔。外道为无想实有细想。五同外色因种种。明类同草木依地等生故云业是由等。六自相种种。谓名色共本识生。是报自体故云名色共等。七本顺生因种种。若正应言顺本生因。从痴爱生。还顺彼故云痴爱等。八集苦谛种种差别者。现生能集未来之苦。三求众生集苦不同名种种别。言欲生者。复有乐有众生爱自身他身。心着相。往来上下界取着故。解云此是有求众生爱自界是自身。爱他界是他身。由着相故。于上下界往来故也。欲作欲受者。论经名欲受者。乐贪共取处处求故。此是欲求众生以贪及取处处追求故也。不乐等者是邪梵行求众生。小大无量释三界。无想是别举无想天。以外道取彼为涅槃故。轮转释相续。理实轮转妄为出想故也。第十是菩萨下知习气行稠林中有十。初一是因习气。谓过去所作善恶等业。彼习气与今现果。或同现起。或不同起故。云有起不起。二是果习气。道谓六道。薰是彼习。如从天来今犹鲜净等。广说道习。如大威灯光仙人所问经内应知。故云随所生等。三是缘习气。亲近众生薰。如近善人即便善等。故云随众生等。四是起作习。随所起烦恼。如数起贪等即成串习。随所作业亦有习气。如陶师之子堪修数息等故云随业烦恼。五是业习气。谓所作善等有串习故云善不善等。六厌离欲等便有串习。后易断除故云离欲等也。七中阴望现以说习气。如人现在乐修梵行至中阴中亦无欲染故云随后身等。谓在后中阴身处有前本有习也。八与果次第薰。谓随一串习于诸趣中次第受身。皆有彼习故云次第等。九世间禅因薰下释成。由彼禅中不断烦恼。烦恼牵故生于上界。犹有彼习故云久远等也。此经欠后二句。一邪正相对。谓同法是二乘解脱。以诸外道不同佛法故名为异。彼取无想以为解脱。于此邪正各有习气故名为薰。故云有实不实。实是小乘。不实是外。二大小乘相对。谓于三乘人法。随有见闻亲近。皆有习气故云也。第十一是菩萨下知三聚行稠林。论中为五。初一约种姓以分三聚。谓无涅槃法者是邪定。有涅槃法者是正定。正定中三乘各别。一向自定离此二。是不定种姓。论略不释此。论就初教释应知。二约解惑以分三聚。谓正见是善行因。三善根中正见一种。定起善业名为正定。无贪无嗔不定起善。名为不定。邪见是恶行因。诸烦恼中。邪见一种定起恶业名为邪定。余名不定。三约行业以分三聚。谓五逆中一一逆罪。定招恶道名为邪定。信等五根定招善道名为正定。不同此二名为不定。四约邪正位以分三聚。谓翻彼八正名八邪。因此以立外道邪位。名为邪定。正性离生名为正位。因此以立声闻正位。名为正定。五直约大乘菩萨得失以分三聚。言深入邪聚难转者。论经名妒吝恶行不转邪定相。谓忌他胜己。不以法施舍可化机故名为妒。悭财不施故名吝过。能生他苦名恶行不转者。谓杀盗等也。波罗蜜相违者。此中六蔽障六度行故名相违。谓妒障后三慧定进也。吝障施行。恶行障于戒忍二行。由此障故。令诸菩萨正行不成就为邪定。正定不定准释可知。佛子下通结于前三种成就可知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专属校草养成计划

    专属校草养成计划

    刚入学校的许念,开学的前一天就入院了,而且还是被一个全校公认的帅哥用篮球砸了脑袋。这开学的第一天就这么丧,满心期待的心情瞬间就被浇灭了……
  • 每一个感动都值得流泪

    每一个感动都值得流泪

    本书由数篇催人泪下的情感故事组成,内容生动感人,不要说我们太爱流泪,因为,每一个感动都是对生活的感恩,都足以让我们洒下一捧感动之泪。
  • 尸兄之圣战尸王

    尸兄之圣战尸王

    尸兄似乎并不像看上去那样简单。。。。。当徐自龙和徐自虎来到这里之后,过了一段安稳的日子,当尸兄为人所知之时,不由得激起了两兄弟的回界之路,当所谓的三圣器合为一体时,世界毁灭倒计时,开始了。。。。。
  • 修真界大企业家

    修真界大企业家

    穿越第一要点:别死!穿越第二要点:赚钱!穿越第三要点:赚更多的钱!看开局就需要赚一百个小目标的马融,如何一步步成为修真界大企业家。
  • 三国之我为汉王

    三国之我为汉王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刘姓诸侯王羸弱多年,无力争霸,只能眼看着诸贼将汉室江山撕的四分五裂。后世刘氏子弟偶然得一机会带着超强手表穿越回东汉末年成为诸侯王,为了中兴汉室他开始了属于他的争霸之路。
  • 金瞳神医

    金瞳神医

    偶然之下生双瞳,透视神医。看尽了天下繁华,阅遍了人间富贵。红颜独舞,唯我天下......
  • 醋精Boss从不掉线

    醋精Boss从不掉线

    人人都说,高冷靳少心狠手辣,对女人不假辞色,只有一个女人,捧在掌心里疼宠,恨不能把一切捧到她面前。可是那个女人,却不要靳少,只想要他的种!靳少:老婆,我很会赚钱,很厉害的哟。重楼:不要钱,只要孩子。靳少:老婆,你看我宽肩窄腰大长腿,还有八块腹肌。重楼:生不了孩子,没用。靳少:汪~老婆只要孩子不要我肿么破,在线等,挺急的……
  • 一生一世永爱你

    一生一世永爱你

    嘉靖二十五年,穆朝天灾不断,皇帝听从国师所言,西游沙漠荒地,暴尸荒野,朝中各方势力争夺王位,明争暗斗数载,使得国力空虚,终阉党扶持傀儡皇帝上位,掌控朝纲,以令天下……
  • 大道无极

    大道无极

    他与这王朝同岁,身怀异火,遇难成祥,却身在樊笼里,为自由,为超脱,问大道之极。(保底每日两章,一章三千)
  • 雅典人泰门

    雅典人泰门

    《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悲剧,大约写于1607—1608年。雅典富有的贵族泰门慷慨好施,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些阿谀奉承的“朋友”,无论穷人还是达官贵族都愿意成为他的随从和食客,以骗取他的钱财。泰门很快家产荡尽,负债累累。那些受惠于他的“朋友们”马上与他断绝了来往,债主们却无情地逼他还债。泰门发现同胞们的忘恩负义和贪婪后,变成了一个愤世者。他宣布再举行一次宴会,请来了过去的常客和社会名流。这些人误以为泰门原来是装穷来考验他们的忠诚,蜂拥而至,虚情假意地向泰门表白自己。泰门揭开盖子,把盘子里的热水泼在客人的脸上和身上,把他们痛骂了一顿。从此,泰门离开了他再也不能忍受的城市,躲进荒凉的洞穴,以树根充饥,过起野兽般的生活。有一天他在挖树根时发现了一堆金子,他把金子发给过路的穷人、妓女和窃贼。在他看来,虚伪的“朋友”比窃贼更坏,他恶毒地诅咒人类和黄金,最后在绝望中孤独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