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64500000021

第21章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英雄

黄勇是2003年7月23日下午因救人而溺水牺牲的,这天他22岁零6个月。3天后,他的父亲满50周岁。黄勇本是为了给父亲过生日而于10天前休假探家的,但是他的父亲却在自己50岁生日那天参加了儿子的葬礼。

父亲记得,这是儿子参军以来第二次探家。上一次是2002年9月,儿子也是仅仅在家呆了十余天,中途又匆匆归队了,当时父亲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大概过了一个星期,儿子写信回来告诉父亲,党组织已经批准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怕耽误了入党宣誓而提前归队的。

尽管习惯了儿子的行事风格,这次黄勇还是走得太匆忙,以至于让父亲感到身边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空洞。面对记者,他以中年人的成熟和理智强抑着悲痛,尽可能平静地说着儿子的往事,却显然很不习惯这种追忆的氛围。他不相信黄勇就这么走了,他似乎仍在期待着一周之后收到儿子的另一封来信,告诉他另一个意外的答案。

也许,只有与黄勇一起参与了救人的几位当事人,才真切地感到黄勇的离去是那样决然、那样惨痛。他们是黄勇的6位男女同学,以及水库的管理员。

今年7月,充沛的降雨使得邵阳市松坡公园老屋桥水库的水位再次涨至最高。为此,沿大坝斜面布设的一个个涵洞开始放水减压,但没有人注意到在靠岸边的水面上出现的这几个漩涡潜伏着的巨大危险。

这天午后天气闷热,一个叫王瑛的当地青年在大坝斜面上下水洗澡,这个稍有水性的青年入水十来分钟后准备游上岸,大约在离岸两三米远的地方,突然感觉到水下一股强大的吸力把自己往下拉。他奋力挣扎着,并高喊“救命”,但那股吸力却越来越大,那一刻,他脑子里一片空白,感到了最后的绝望。

此时,黄勇和他的6位中学同学正在30米外的草地上聊天。听到呼救声,黄勇第一个站起身,并以飞快的速度冲向水边。事后,他的6位同学在追忆中都一再强调,黄勇是第一个作出反应的。待大家紧随着他冲到水边时,他已经甩掉鞋子跃入水中向溺水者扑去。

开始,黄勇从正面靠近了溺水者王瑛,一把抓住了他的手,想把他拉过来,但没能拉动。紧接着,黄勇绕到了王瑛身后,这时王瑛的身体已没在水中,只有两只手在水面挣扎着。黄勇在后面用力推着王瑛,但因水底放水涵洞形成的漩涡吸力太大,王瑛身体在水中淹没较深,未能推动。这时,黄勇深吸了一口气,猛的一头扎入水中,用双臂抱住了王瑛的腰部,用肩膀顶住他的身体,使尽浑身力气在水下将其推向岸边。此时,黄勇的3位男同学何巍、伍战强、苏霓在水边接住了王瑛的手,大家一起用力将其拖到岸上。

溺水者王瑛得救了,但也许是大家的精力过于集中在昏迷的溺水者身上了,都忽略了水中的黄勇。此时赶到水边的水库管理员唐坤雄突然看到,因为救人耗尽了力气的黄勇已无力游向岸边。正被身后的另一个涵洞漩涡卷过去。唐坤雄忙惊呼:“不得了,他被涵道的水流卷进去了,快来啊!”反应过来的同学们赶忙协助唐坤雄去拉黄勇。唐坤雄事后追忆说,当时他拉住了黄勇的手,最初黄勇的手还能使上一点劲,然而坚持了两三分钟以后,就变得柔软得没有一丝力气,在涵洞巨大的吸引力下,唐坤雄最终未能抓住黄勇柔软的手,无情的漩涡如同巨蟒的大口,一瞬间就吞没了黄勇的身躯!

所有的人都一下子呆立在岸边!待反应过来,都纷纷向大坝下方百米外的涵洞出水口跑去……

一个多月以后,来自首都的记者们在黄勇烈士生前所在的空军某团采访。由于部队方面在事后第一时间派调查组赶赴邵阳,用摄像镜头记录了对烈士遇难情况的现地调查过程,使得大家亲眼目击了那个让人惊心动魄的出事现场。镜头里,尽管水库水位已经大幅回落,然而岸边水面上几个黑洞洞的漩涡仍然令人目瞪口呆!

据介绍,摄像时水位已下降至大坝第27级台阶,出事那天的水位在第15级台阶。每隔两个台阶有一个涵洞,口径为38厘米。溺水青年王瑛当时是在第21级台阶获救的,而黄勇是在第23级台阶的涵洞遇难的。调查组的同志咨询当地专家了解到,当时吞没黄勇的那个涵洞的吸力至少为200公斤,否则不至于将一个身高175厘米的成年人吸入直径仅38厘米的洞口。

经过长140米且两次90度转弯、3级螺旋式减压槽旋转,4分钟后,黄勇被冲出了涵道,静静地泊在水渠里。唐坤雄和几位同学把黄勇移到岸上,轮流为黄勇进行人工呼吸,并及时拨打120呼唤来急救中心医务人员进行抢救,但最终未能挽留住他的生命。在医院开具的死亡鉴定书上,医生写下“溺水身亡”的结论,他们不忍心再更细地记述黄勇因巨大水压导致肺部破裂、遭撞击头部多处出血的惨情。尽管这样,据当时在出事现场料理黄勇遗体的黄勇伯父追忆,当时侄子黄勇脸上的神情非常安详,身体柔软,一点没有经受巨大痛苦和惊恐后留下的痕迹,这使得阅历丰富见多识广的伯父久久处在一种惊异的心情里。

许是了解记者们喜欢寻根问底的职业心理。空军某团的政治处主任在介绍到现场处理黄勇后事的情况时,向记者们主动抛出了一个问题:黄勇在救人的时候,是不是意识到了那种具体的危险呢?他说,在水边立着的警示牌子、涵洞水流巨大的轰鸣声,都能让身处现场的人清醒地感到去救人的危险。他想表达的是:黄勇是意识到那种特定的危险并主动作出选择的,这关乎对其英雄行为的性质的认定。但是,一位年轻的女记者的发言却令所有的人一惊,她说:人类对危险的感知并非先通过大脑,而是通过扁桃体。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揭示,人类的扁桃体有一个“恐惧源”,其感知危险比大脑快几百倍。一个人看到蛇突然跳起来,并非是大脑作出的判断,而是扁桃体“恐惧源”直接调动了肢体,这是本能。

就是说,黄勇在冲向溺水者的一刻是否意识到了潜在的危险,是根本不存在疑问的。

那几天的采访中,记者的脑海里不断设想着黄勇推着溺水者王瑛置身在漩涡附近的情形,意识告诉我:获救者王瑛事后追述中感到的那个致命的吸力,当时黄勇也必定感受到了;即便在这时,黄勇也有足够时间作出逃离的反应,他所需要做的不过是松开溺水者,向旁边纵身一跃。然而,他却作出了相反的选择。当耗尽力气的黄勇最终把自己交给盘旋着的水流时,当那令人心碎的一瞬间到来时,他的心里一定是坦然的。

也许如此,才能解释他遭受巨大创伤后所呈现出的安详神情。

英雄的壮举如同闪电照亮夜空,在一个瞬间就把最灿烂的图景呈现给了人间。即便把这一瞬间分解为一万个单元去解析,都不能释尽人们为这壮烈、壮美的景致所震撼、膜拜的情愫。为什么这灿烂的光芒是由他而不是另一个人发出?为什么面对危险是他第一个作出了反应?为什么他能如此慷慨地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人性对英雄行为内在的向往,使人们渴求着这些问题的答案。然而,从听到呼救跃身冲向水边直至牺牲,黄勇没有留下一句话,这个年仅22岁半的英雄带着安详的神情沉默着远去了,让所有的人在他留下的短暂的生命轨迹里开始了探问和追思。

在烈士的家乡调查组了解到,在入伍前,黄勇就曾有过多次救人、扶困之举。这次救人,是其思想和行为的自然延续。

1992年4月的一天,年仅11岁的黄勇看到一个邻居小孩不小心掉进一个一丈多深、用于储藏红薯的地窖里。黄勇一边喊人,一边跳了下去,最后在闻讯赶来的大人帮助下把孩子救了上来。1996年5月的一天,15岁的黄勇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见9岁的小女孩刘小红失足掉入水塘里,还不怎么会游泳的他毫不犹豫地跳入水塘。在他拉住刘小红的手时,自己也被呛得头晕眼花,后来被闻讯赶来的乡亲们将他们一起拉上岸。黄勇牺牲后,远在广东打工的刘小红闻讯后连夜赶回家乡。在为黄勇烈士举行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刘小红站在烈士遗像一侧泣不成声。

2002年10月,黄勇与战友上街,在柳州街头帮助一个收到假币而悲叹的摆水果摊的老汉追回了50元钱。就在牺牲前7天,探亲在家的黄勇在邵阳火车站送人时,还当场制止了一个小偷在人群中的偷窃行为。

面对危险时黄勇总能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勇敢。勇敢,这个或许是时下最匮乏的人类美德,在这个名字叫做“勇”的青年身上似乎显得格外富足。然而,在亲人和战友们的记忆中,黄勇是一个身体一直较弱,且在维护飞机、除草劳动中多次晕倒的青年人。支撑他的决不是施瓦辛格式的身体条件。记者更留意的是黄勇的另一类故事,它揭示了这个青年人勇敢精神背后的更坚实、厚重的思想基础。这些故事的主题是爱。因为爱才无所畏惧,这也许是真正勇敢者的辩证法。

今年3月,战友温建勋因体育运动不慎摔伤了腿,动弹不得。黄勇每天帮着打饭、洗衣服。看着温建勋的腿越肿越大,几天没有好转,又主动提出送他到距部队30多公里的158医院检查。在医院,瘦弱的黄勇背着他到一楼挂号,二楼骨科看医生,三楼拍片,上上下下几个来回,全身都湿透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温建勋当场掉了泪。战友高苏平父母长期卧病在床,家里唯一的依靠就是挖煤的哥哥。不幸的是高的哥哥在一次挖煤中被砸伤了脚,急需筹钱治病,急得高苏平团团转。黄勇知道后,拿出200元钱对高苏平说:“我的钱也不多,你先寄回去,不够的我们大家再想办法。”在黄勇的倡导下,中队上下伸出了援助之手,都为高苏平家捐款,终于解了燃眉之急。就在这次探家时,路过桂林的黄勇想到中队的机械师曾照亮在181医院住院,专门买了一趟稍晚的火车,抽出时间到医院探望。曾说,他和黄勇平日接触并不多。

黄勇是一位服役仅4年多的一级士官,身后没有留下多少遗物。在这不多的遗物里难得的有几本日记,成为人们解读他的最直接的资料。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在看过黄勇的日记后,才真切地走进了他的心灵,找到了他英雄行为的思想和心理依据。空军政委邓昌友将军在看完空军政治部关于宣传黄勇烈士的报告后批示:“一口气读完了黄勇的先进事迹尤其是他的入党申请书和日记,总感到这是一个具有巨大感染力、震撼力和时代特征的英雄战士。他的过硬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反映的是这个英雄战士的外在表现;而他的入党申请书和日记,则深刻地揭示了这个英雄战士的深刻、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成长历程。读了之后不仅为之动容、自豪,更感到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英雄牺牲后留下了日记,日记里记录着闪光的思想和语言——对于这个曾在极“左”思潮风行的年代被模式化了的英雄诞生套路,记者们最初都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心。然而,这次大家面对的是一本怎样的日记啊!黄勇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年,记者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其父母辈的年龄,他们从黄勇的日记里看到是与自己儿女既相似又不完全相同、但却真实得可以触摸的生活气息和心灵轨迹。黄勇之所以保留了记日记的习惯,也有着这代人的特点:上高中时黄勇就读的是重点班,为了打好学生的作文基础,语文老师要求同学们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有时还进行检查。于是,黄勇从高中起就开始写日记,并将这个习惯带进了军营。烈士留下的日记,也分为中学时代和军营生活两个部分。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黄勇生前所做的那些好事,他的日记里一次也没有提到过。所记的更多的是一些生活小事和人生感怀,再就是很多读书笔记。这个从重点中学提前结业选择了从军的青年,保持了学生时代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几乎所有的战友都说,印象中的黄勇除了在机场维护飞机,有点空闲就是看书和写写画画。他的业务进步飞快,4年半里换了3个单位4个岗位,因为每当某个岗位出现人员空缺时,干部们心里觉得只有让黄勇去才能最快地把这个空填上。懂事、好学、热心、上进、成熟,看过黄勇日记的人都会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这个青年战士平凡、平易中表现出的不简单。

限于篇幅,让我们撷录几则黄勇日记的片段,去感受一下烈士真实的心灵脉动吧:

对中学生活的描述——

进入高中,一些同学说:“小学生太小,初中生太傻,大学生又太圆滑,只有高中生才是真真纯纯的学生呢!”又说:“高三太苦太累,高二太平太淡,只有高一才是真真纯纯的高中生活呢!”当我们这些高一同学谈笑着从高二同学身边走过,他们常是扭过头说:“他们还没尝过苦呢。”话语间却掩饰不住一种淡淡的怀念。而高三的同学呢,一扶眼镜,莫名其妙地看着我们,口中还念着不知东西南北的单词和公式。

中学时代对“追星族”的思考——

我听了“浙江数钱”的报道后,十分气愤。同时也劝大家不应过分地崇拜歌星。崇拜歌星,往往是导致对自己否定的根源,更何况这种崇拜只是对一个我们所不熟悉、只能从外表上揣摩的人而已。也许他们有的的确很“帅”,很“潇洒”,但这只是外表的东西,本质的东西才更值得我们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就在我们身边。

对待新兵——

期待多时的新战友们终于来到我们队伍之中了……一张张新面孔是如此的亲切,就好像亲兄弟一般。看到他们到来,使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刚分下来的情景与激动的心情,同时也有一种担心害怕的感觉,我想他们和我当时的心情一定很相近吧……我按照组织的要求,从新战友中带走了一位兄弟,与我同睡一间宿舍……从此以后,我就多了一名兄弟,不说师徒而是兄弟。我对自己说,一定要好好照顾他,带好他,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应认真、仔细带教。让他感觉到部队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其中有爱、有关怀、有感情、有体贴的温馨。让他放心,安心部队工作……

对待业务学习——

通过这一次的准备工作,我又偷学到一个经验。为什么说偷?因为飞机故障不在我所维护的飞机,但这种故障及排除方法我没有遇到过,所以说是偷学到的技术……回到宿舍,我翻开维护拆装本,又把分队长的解说温习了一遍,基本掌握了这件设备经常出现的问题及其排除、维修方法。这难道不是今天最大的收获吗?说真的,我好想像分队长那样,什么飞机机件、设备的性能、参数等等都能学得精透。能做到这一点,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勤学,平时要多看、多听、多问、多想,关键要多向老同志们请教,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要不怎能当“骨干”!

面对走与留——

经过部队几年的锻炼,在军营中学到了很多地方学不到的东西。常言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视部队为家,但总有一天我要回到故乡,寻找我的梦想。虽然心里面强求我继续做绿色的梦,但我又怎能说出我的心情?我有我的生活方式,也有我的追求与目标。但我不能只顾自己,要为国家着想。我矛盾过,我徘徊过。我想同学们的心意都是好的,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不能随自己的意愿。不管怎么样,总得做好两手准备,矛盾的心情如此难以决定,只能一切听从组织的安排。如果是留,我将继续努力工作,尽心尽责,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组织要求我走,我将无怨无悔。不管怎么样的变化,能在部队一天就要干好一天的工作,在位一分钟就要干好60秒。

师处理大会感言——

当兵为什么?为什么来当兵?来到部队后又不安心军营工作,违纪犯科是军人的职责吗?小偷小摸是军人的爱好吗?身为一名干部,一名党员,受过高等教育的军官,竟然会做出此事。我真不敢去想他们是如何想的,金钱对他们吸引力太大了,竟然可以拿自己的尊严去换取!……不值得啊!我只能为你们的行为感到可怜、可悲!……如果,我能成为一名军官,我应该更好地努力工作、学习,更加珍惜这一份难得的荣誉,为自己争气,为父母争光,为祖国国防事业奉献,为教导过我的人增添光彩。……不能为了一丝小利而背叛自己的人格、尊严,要为家人负责,为帮助过我们的人负责,更要为自己的生命、明天、未来负责。

对军人职业的感悟——

头上一顶不换样式的军帽,身上一套不变颜色的军服,一双大头鞋踩冰封的隆冬,一双解放鞋踏夏日的酷暑。列队,出操,跑步,操课——每天定时定次地循环,今日乃是无数个昨日的重复。单调吗?有点!贫乏吗?有点!我们虽单调一点,但我们心里有爱,我们是爱最忠诚的捍卫者,我们用热血甚至生命去铺就那条人类的爱之路,看成自己的神圣职责。我们的爱是博大的,可以用生命去维护……

写日记对一个人思维能力、意志培养所起的作用,被很多教育家所肯定。从为写作文打基础这个初衷出发,写日记最终让黄勇获得了超出一般青年的深邃思维和人文情怀。读他的日记,记者总是想起雷锋的日记,青年雷锋也是从做“文学梦”开始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的,后来他的日记被伟人毛泽东读后评价为“此人懂得一点哲学”,那是一个带着理想主义、浪漫情怀和对生活一定的洞察力的青年,以自己本真的生命状态所蹈扬出的一个新时代的人生哲学。40年之后,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黄勇以相似的生命状态印证了这种人生哲学,使人们看到“像雷锋那样”、“走雷锋的道路”的历史召唤,在以“新人类”和“独生子”为表征的新世纪青年身上得到了自然的共鸣与传承。

“看了黄勇的事迹,觉得现在的孩子们有希望!”很多中年人都发出这样的感叹。而黄勇的同龄人,则钦佩地把他当作自己做人的楷模,他们最集中的感叹是:“他的人生价值取向明确、生活态度积极,他激励我们成熟!”当黄勇的事迹传开后,在黄勇生前所在团受训的179名地方特招入伍的大学生纷纷写下自己的感言。安徽理工大学的任海超这样写道:“他的舍生取义是短暂一生的圆满诠释,只是这诠释太沉重了,让人一时无法接受。这也反映了我们人民军队对战士的培养是成功的,好铁在部队这个大熔炉中必然会炼成好钢。我深深地感到部队这所大学校对一个人品格的培养、思想的进步、意志的锻炼是其他任何培训机构都无法替代的,这也更加坚定了我扎根军营立志奉献的决心。”

在即将结束本文时,记者的脑海里再次浮现出黄勇在入党申请书里那个奇异的开篇——几乎所有的人看了那个开篇都觉得眼睛一亮:入党申请书也可以这样写吗?这是一个人内心真正的诗意啊!但有哪个作家、诗人、艺术家曾这样表达过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追求呢!为了让读者看到这生命的激情所立足的理性思考,记者想再从中撷录一段作为本文收篇:

“自从参军以后,进一步学习了党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学习了江泽民提出的‘三讲’要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时代特征,是对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我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既不图名,也不求利,而是希望在党组织的关怀、培养下锻炼成长,在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英雄黄勇,一路走好!

(刊2003年第9期《军营文化天地》杂志作者郭凯、余戈)

同类推荐
  • 马云十年

    马云十年

    1999年的春节,马云在杭州的家中,站在桌子后面,连比画带说,向他的同伴进行了一次3个小时的“演讲”。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廖仲凯与何香凝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廖仲凯与何香凝

    天缘巧合结良缘、近代的广东是中国的前哨,得风气之先,孕育了许多的革命志士。廖仲恺与何香凝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对患难与共的革命伴侣,是近代中国杰出的爱国志士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廖仲恺原名恩煦,又名夷白,1877年4月23日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的一个华侨家庭之中,在家中四兄妹中行二。而比廖仲恺小1岁多的何香凝则于1878年6月27日出生在香港的一个富商之家,是其家的第九个孩子,原名谏,又名瑞谏。虽然同是广东人,且都拥有可以算作“上流”的社会家庭背景,但廖仲恺与何香凝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成长经历。廖仲恺是在美国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排华浪潮中度过童少年时代的。
  • 大医张褒佳行医之道

    大医张褒佳行医之道

    本文讲述了张褒佳一生的行医之道,为医学界付出了巨大贡献,直至去世。
  • 正说霍元甲

    正说霍元甲

    作家晨曲通过走访霍氏后人,查阅史料,以掌握的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专著《正说霍元甲》,向国内外读者详细讲述了武术大师霍元甲行侠乡里、打擂扬威、首创精武会以及与霍元甲相关的其他人和事。精武会的发展过程,其子霍东阁赴南洋创办精武会,霍氏家族渊源及后代繁衍等情况,也在书中作了详细介绍,并澄清了近年来影视作品中虚构的人物和事件。书中还附录了因电影《霍元甲》引起的诉讼始末和部分精武拳谱介绍两个章节。此书资料翔实,接近完整,是一部集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为一体的佳作。
  • 邓宝珊传

    邓宝珊传

    本书对爱国民主人士邓宝珊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讲述了他所参与的一些地区性的历史事件,如新疆伊犁起义、陕西护法运动等。
热门推荐
  • 糖橙蜜饯

    糖橙蜜饯

    宋医生:“哪里不舒服?”唐同学伸出小拇指,“这里被针扎了一下,可疼了。”宋医生:“疼,还笑得出来?“唐同学:“我一看到你就心花怒发,高兴得合不拢嘴。”宋医生:“真疼的话就去皮外科,这里是脑科,脑子没进水,没被门夹就请绕道!“唐同学:”一见到你,就感觉全身在冒粉红泡泡,这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呀?“宋医生:”看来应该去看精神科。“唐同学:”我眼睛一睁,满眼都是你,眼睛一闭,脑海全是你,这是恋爱的征兆么?“宋医生:”这应该是快精神分裂的症状!唐同学:“那应该怎么治呀?是不是和你在一起就不治而愈了呀?”宋医生:“精神科在四楼,左转,下一位!”唐同学:“你......”追夫路漫漫,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穷追不舍,就等着接招吧,休想逃过我的五指山!唐一:我这辈子不用吃糖了,因为有你,每天像泡在蜜罐里似的,太甜了!宋晨晨:唐一,你是我一生的甜蜜!
  • 悠然农家女的幸福生活

    悠然农家女的幸福生活

    我们都需要背负自己的责任,不去逃避,他们的爱情也将从这里开始。遇见你,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愿这幸福,是我们的未来。
  • 崩溃的帝国3:日薄西山

    崩溃的帝国3:日薄西山

    光绪二十四年,时艰势危,光绪再一次被推到历史的风口浪尖。在康有为等人辅佐下,他贬谪六臣、变法维新,开始了最后一次的博弈。然而,有心栽花花不开,慈禧太后抓住时机,联合顽固守旧势力,主动出击,悍然将这位开明帝王囚禁瀛台……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失败了,慈禧太后再次垂帘了,随着八国联军侵华的步步逼近,随着光绪皇帝的撒手人寰,大清王朝在“儿皇帝”的统治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苟延残喘!
  • 永宠娇妻:白总裁追妻还开挂

    永宠娇妻:白总裁追妻还开挂

    身世传奇的她美的不可方物。他独自在F国的商圈掀起一层又一层波浪。他没有贵族公子的脾气,但却在外人眼里冷漠无情。她柔弱像一杯水,坚强像一把利剑。再遇见你,是否还会认识我?再亲吻你,是否还对我有感觉?一切慢慢揭分晓……“我永远不会离开你。”一句誓言,终究圆了这么多年的感情纠葛回首往昔,感谢那些曾在生命里出现的人。倾辰,对你说最美的早安。“白先生,你为什么姓白不姓黑?”“跟你儿子一个姓。”“可我不想要小孩子…好麻烦!”某只男主邪笑“可这由不得你!乖乖就寝。”追妻记,小虐怡情婚后生活,宠的无法无天1v1的同时带你感受最纯真的友情,最浓厚的亲情!欢迎收藏么么
  • 世间游神

    世间游神

    这是一个为了三十岁后提前过上退休生活的预备役神仙的自传。再详细点就是,某个经常上夜班的宅男的吐槽史。
  • 婚之变

    婚之变

    我望着身边的新郎,他拥着另一条被子已沉沉睡去,不时发出均匀的鼾声,不知他有没有做梦,梦里有谁。我虽然不愿意有实质化的接触,可是也期待一个温暖的拥抱,等候一次温馨的牵手。可是什么都没有,只有挡在彼此间两条不同的被子。我望着自己身上绣着鸳鸯图案的大红喜被,止不住的伤感袭上心头。我推开被子下了床,拉开窗帘,整个小区灯火阑珊,那一盏盏不同的灯下,又都各自酝酿着怎样的伤心和怎样的幸福呢?我的脸贴在冰冷的窗户玻璃上,元旦的冷,是一种彻骨的感觉,泪水沿着脸颊沿着玻璃,无声地一滴滴滑落下来……这竟是我的新婚之夜!我竟然结婚了,就这样结婚了,这,竟是真的!
  • YG与志龙

    YG与志龙

    “阮凌灵你怎么能这样?!”“呵呵,我不会把他让给你的!”
  • 凤临天下:一世宠溺繁华

    凤临天下:一世宠溺繁华

    上一世,棋差一招,一招不慎来到莫名其妙的地方,家被灭,宝被盗,没关系家复兴,宝找回!这一世,逆天之旅由她来创。帅哥后面排排站!可谁能告诉我,这个妖孽是谁招惹来的!!“娘子,我们就寝吧!”某妖孽嘴角挂着邪笑。“我不…就寝,自己睡去吧!”某女冷笑一声,翻身将床上的妖孽踢飞!自己玩去吧,老娘不伺候!
  • 锦年忧伤

    锦年忧伤

    她叫洛微,从小父母离异,养成了孤僻的性格。在花季雨季的时候,她也躲不过爱神的那枚箭。面对温柔如水的路轩格和高傲冷漠的夏晨,这两个她同样喜欢过的男生,她会选择与谁完成幸福这条路?还是选择继续孤单终年?在亲情与爱情之间,她又会遇到哪些不为你知道过的伤痛?
  • 慢慢的学会爱上你

    慢慢的学会爱上你

    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那些纠结彷徨的情绪,那句老死不相往来的话的决绝,那次好久不见后的物是人非,之后那些千疮百孔的情感纠纷...这部现实的情感原创文学可以带给各位读者很多现实的生活感悟。如果有来生,我宁可不要经历那一段的感情成长经历,两年的爱情要用近十年的光阴去忘记,却还要在十年的生活中,心理上背负着对另一个人的感情亏欠。爱,究竟是什么?爱是包容,是体谅,是理解,是沟通,是不放弃。慢慢的学会爱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