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68200000046

第46章 银鱼在蜕变中阅世(2)

我们的汽车艰难地在菜市场里移动,行人用憎恶的目光回敬汽车的无礼,好不容易拐进一条挂满晾晒衣服、被单的胡同,从一溜张扬的裤子下钻过去,眼见就撞到死胡同的墙壁,哥们儿猛喊一嗓子:到了。

一套底楼的住宅,将墙打掉开成门面,一排排书架在拥塞的空间里,显然经过精心的设计安置。几幅油画呆在楠木画框里,因沉重而气势不凡。空气芳香剂漂浮着玫瑰花香型的化学改良味道,让热汗缠身的我也突然想起了风情万种的女人!在这个时候,男人都是大方的。CD版的萨克斯因播放太狠,听起书要紧!这时,我听见深切的歌声,从书架深处弥散出来。在我走向声音的发源地时,才反应过来,这是唱诗班的功课,是布道时刻对天父的赞美。莫非书店还兼有教堂的工作?走到一扇小门边,发现别有洞天,里面还有一间茶室。看见有好几十人战栗着,在一位相貌古奥的青年人的带领下.用参差不齐的嗓音,去触摸天父的魂灵。青年人流泪了,旁若无人地通感,在与空气中无法显形的管道对接。他深情地凝视天花板,如同自己的灵魂正在那涂满白垩粉的混凝土上盘桓、祈祷、聆听、飞翔,他高而宽阔的额头闪闪发光,有凡士林的光泽,他艺术家的长发在身体的晃动下流淌卷曲的清波,瘦削的手指像蜡烛,半透明!

接下来是静寂。突然安静。有人仍在轻微摇摆,仿佛尚未收回逸出自己躯壳的一些东西。等待。毫无保护地等待。终于,有人慢慢出来,走到书架边,取书展读,买上一大摞,又是一副莘莘学子的踏实模样。有的出来时,好像还不太适应过于明媚的光线,脸上的潮红尚未褪去。啊,这种潮红我好多年都没在成年人脸上看到过了。书店服务员可能觉得我是个陌生人,又不买书,还四处窥视,老是问我办不办会员证,我只好走了……这是我第一次去这家书店。第二次去,则是安了心的。当地一家行销的报纸,每周都报道这家书店将举办的活动,据说是弘扬这类传播文化的义举。我手头的报纸说书店今晚将举办音乐会。我岂能错过!

到达书店,已经人满为患,上次的那位布道者现在成了主持人,一如既往地披着长发,额头发光,不同的是佩带了一串抢眼的贝壳项链。他忙碌地帮着卖茶,l0元钱一杯。观众约有三百人,还有不少老外。男观众大都长发飘飘,8月的天气还有穿美式战靴的,女观众则慷慨地露着肉,闲闲地抽烟。我就有理由相信,这座l000万人口城市的艺术精英,差不多到齐了。

8点钟左右,几盏上千瓦的射灯开启,没有任何凉意的空间更加溽热。一个大胡子老外面带微笑坐在阶梯上,干瘦的胸骨上长满黑毛,从敞开的衬衣里观众就安息下来了。他说,这位是来自法国--巴黎--著名--先锋--音乐家……这足够了。他为观众提供的5个背景材料,就可以使晚会获得成功!先锋音乐家倒是显得很谦逊,不停微笑,一张清秀的面庞上扎满了黑得油亮的胡子。他的道具是大提琴,他提起琴弓,好像回忆着什么,只是一味地盯住地面。搞艺术的人明白,即使是一个民间朗诵者也会使用沉默来制造气氛,达到引起注意的效果。大家很理解,都是同行嘛。十分钟就过了,他好像尚未有把思维拽回到现实中来的意思。有个破锣嗓子突然怪叫了一句:“怎么整不出声音来哟?!”立即引来上百双眼睛的蔑视!大约过了二十分钟,主持人拿起麦克风,喂喂喂喂之后,说艺术家已经演奏了第一小节,是无声演奏,现在开始即兴演奏……艺术家用弓拉了一阵,觉得不过瘾,干脆直接以弹吉他的方式演奏大提琴了。或敲,或打,或捺,听众们双目圆睁,目光缥缈,沉醉在各自的世界。我看见先锋艺术家的胸毛,耷拉在弦上,被射灯镀亮,如同一把刷子。

显然,这是一次准行为艺术的表演。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瑞德·奥尔巴赫提出过一个“奥尔巴赫”法则--“重要的不是你告诉别人什么,而是别人听到什么。”这个法则现在移之于目前火热的艺术领域,就很适用。这意味着表演者到底蕴涵了怎样的玄机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观众已经在这个既定的艺术形式里,琢磨出了弦外之音。对呀,想想陶渊明,不是也把琴弦拆掉了,自个儿弹奏无弦琴怡然自得吗?此时无声胜有声!在极端奢侈的旋律盛宴后,一桌忆苦饭的叮当之声就“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何况,我现在面临的场景,的的确确还是最终发出了声音的。从观众沉醉的情态分析,他们可能都听到了欧罗巴的芦笛声,正穿过塞纳河畔的夕辉。几个酷酷的女郎,已经在那里微微摇晃身子,显然是被无声的旋律搅扰得有些坐不住了。

l960年,伊夫·克莱因和巴黎国际当代艺术画廊的老板一起,在上百位艺结,指挥两个裸体模特在画布上移动。模特身上涂有蓝色颜料,从而在画布上用身体留下蓝色的痕迹。这被称为“蓝色时期的人体绘画”。在这样的美术背景暗示下,中国的函授艺术家们便把“死尸展览”、“屠杀生灵”等残暴行为,罩上艺术的光环。

支持行为艺术的论者往往指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文明礼貌用语都不太普及的环境,恐怕还没有必要建立一条比世界文明底线更高的国产化标准。但对于艺术来说,只要艺术行为是人的行为,那么,对艺术行为的文明要求就不是可有可无的,尤其是对艺术行为已经成为艺术本体的当代艺术来讲更是如此。当代艺术也必须遵守文明底线,不然,艺术不仅不可能起到贯通境界之用,还有可能导致反义。但这个貌似严肃的叙述却忽视了另一个关键的指标:艺术底线。如果说行为艺术是前卫艺术,那就必须遵循艺术的底线法则,就必须尊重艺术不是一个人为了个人化的表达而肆意滥用公众的艺术宽容和良知。作品的艺术性,自然是作品与读者共同完成的,如果艺术品引起的是人们的反感,看来这“艺术品”就不是阳春白雪的问题了,而多半有沦为垃圾的可能。但是,有的行为艺术家就干脆说,我要的就是这种“垃圾感”!垃圾自然是生活中的存在物,但“垃圾感”却不是生活的脉动。话讲到这一步,我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更进一步,文化人常常争论诸如:形式到内容、语言到言语、自由到公共性、民间到体制等等命题,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他们节衣缩食购买图书、资料,看完后又来重复比赛。其实,在生存常态下,它们可能都是伪命题。也就是说,不过是伪二元或多元对立造成的某种繁荣昌盛。这家书店的幕后主持人肯定没有这么麻烦,折腾了这么多事,要做什么,是很明确的。艺术家、观众、先锋、无声音乐,等等,其实都是他手上的硬币。

切·格瓦拉在《南美丛林日记》里承认:“事情就是这样的:硬币被抛出,在空中翻了几下,掉下来的时候有时是正面,有时是反面。人,万物的币的正面的机会可以有十次,我却偏偏看到了反面;反之亦然。没有什么可解释的。”其实,现实应该是可以解释的。看看诗人马拉美在名诗《骰子一掷不会破坏偶然》里是怎么说的--“骰子一掷绝不会/当正好被置于永恒的/境地……警惕、怀疑、翻滚、闪亮与沉思/全都发生在停留于/最后献身的落点之前/骰子一掷散落一切思想。”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简单的游戏,当某人用硬币跟我打赌时,我总会输。因为这个硬币的两面其实是一模一样的,这种两面图案统一的硬币,他手上有两个,他就是吃透了辩证法的大师。我的意思是说,持有这种道具的人,从来就是职业的。他们自然比切·格瓦拉世故而老练,他们往往一脸真诚地奔走在我们中间,并不时地在与你促膝谈心……故事讲完了。如今一些文化人,满世界飘满了他们呼吁文化的焦急身影,这固然无错。但我对诗人艾略特的历史观“历史的意识是一种领悟,不但要理解过去的过去性,而且还要理解过去的现存性”算是有了切身的体会。所以,在记录以往承载往事的各种文化浪潮里,我们不仅应看到休闲、闲适的一面,恐怕还应该关注这些历史的B面。由此,透明的茶水与不透明的咖啡散播起来的文化氤氲,才会是真实而且现实的。早年,作家徐迟在《二十岁人》序中说:“眼前放着这样的世界,我却’我我我我我我我我‘地活着。”历史的意识不但使人们拥有自己生活时代的烙印,而且还会感到从有文明以来民间文化就不是制度文化,但它的狡黠是很多人心照不宣的,就是说,亲情回眸与反思应该并行不悖,从而构成人们面对本土历史与现实的基本价值尺度。我想,这就是诗人艾略特的“历史意识”的一个引申:使一个文化人成为传统性的,同时使一个文化人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在时间中的位置,尤其是自己和当代的关系。

在“厚黑教主”故乡演讲

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至今膺服。如今在纸上骈四俪六的已经不再是冬烘先生(他们连话语权也丧失了),而是依靠形容词以及秩序、正义、民生、幸福感等大词的甲胄把自己包装起来的“分子”。这就像一双越擦越亮的皮鞋,贼亮贼亮的,高人说,这个作家终于成熟了。

“厚黑教主”李宗吾是自贡市人,乃我先辈。这位享誉海内外的思想怪杰,愤世嫉俗,痛恨“厚黑”,反以教主自居,这是典型的佯狂。“厚黑”之论首先是对现实中滚龙、地痞言行的总结,后来才上升为评价历史人物。有关他的研究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近几十年来,数十部研究文集、传记相继推出,却罕有出自官媒之手;李宗吾在本地留下痕迹的地方不少,但没有一处是官方出于纪念目的保留的,这让我疑心当地不少人真正获得了“厚黑”的一脉单传。

所以,在“厚黑”的策源地讲话,需要相当底气。20l2年7月,我应邀回家乡举办了两场文学讲座,写了lS条“断片”与听众共勉:

1.如果说阅读、见识是一种向外用力,而省思是向内用力的话,二力疲软、举而不坚就是当下写作界的基本情况。没有持续的二十年以上的关注与用力,写作基本上就是处于自说自话状态。写作达到的高度,与内伤成正比。

2.经历必须经过锤打、锻炼、虚构、放大、归并、蛰伏,经历才可能成为经验,而一个不具备经验的人是无从问鼎写作的。

3.不要在历史上成功的个案里(例如卡夫卡),竭力寻找与自己的血缘关系。这是偷懒者的遁词。没有深谙深刻的普遍性意义,就不会明白何为特殊。

4.没有“形式与内容”的比例关系一说。一个无法造型的人,一定是没有内容的。

5.去掉文本中所有的意识形态时间、地缘表述,让时间与空间表述回到常态。

6.就文学家而言,从来没有超拔文学之上的思想和哲学。套用克尔凯廓尔的话,一个人文本所能抵达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

7.文本里没有“我们”,只有“我”。人称代词所导航的意识形态话语,来自雄辩术和社论体,必须从文学话语里祛魅。

8.一个不懂隐喻的人,就永远不懂诗。而一个作家不懂诗,也就不懂文本美学。

9.细节从来是大地建筑的斗拱。大词写作、大词抒情必须终结。个人化的言路才能成为细节的榫头。

10.“学者型作家”应该警惕,多读未必益智。常识的堆积钝化了思考的穿刺力,这也是学者成不了思想者的深因;“才子型作家”的缺陷,在于把自己的突发性心智,误以为是世界的最高标准。所以,立志当诗人的,要少看书,读点报就够了。

11.有为文学制度而写作的人,有为自己而写作的人,我赞同为了复原一段真历史而写作。因为写作的版图就是回忆。自问:写作的目的是什么?真实回答了这个问题,你的写作去往哪里,就很清楚了。写作从来寂寞。

12.终极上说,没有“主义”指导下的种种写作,也没有私人/主流、民间/官方、体制内/体制外写作,但置身于特定时代,这些二元乃至多元并立的潮流必然会波及个人的写作,那就无须回避。大隐隐于市的“旱地拔葱”式写作是不存在的。

13.阅读和思想是一辆朝向未来奔驰的汽车,历史不过是反光镜中的镜像。过于关注过去,也很危险。

20lS年春节期间,我回家乡得到朋友口头信息:有一个退休的体制门童说了,蒋蓝的文学讲座差得很啊,他读书不多,思想浅陋。关键在于,他没有读懂大书,缺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能因为别人批评了自己就把人看扁啊。也就是说,这个城市有人天天向上,也有人在一门心思变烂!我再次嗒然若失,猛然想起了2006年搬书的经历。原载《艺术广角》2013年第3期。

同类推荐
  • 我怕没有机会,选择真正喜欢的生活

    我怕没有机会,选择真正喜欢的生活

    《我怕没有机会,选择真正喜欢的生活》刘笑嘉:“在路上,我有了大块的时间用来回味平日里的生活,记忆仿佛将生活换了一副面孔。喧闹的通通快进,宁静的变为定格画面,真正震动心弦的俱无声无息,一帧一帧,逐格展现。也许这才是生活原本的样子。只因最好的旅行,是通往自己的内心。”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徐志摩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徐志摩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读者精品——爱情小语

    读者精品——爱情小语

    庐隐实在的恋爱绝不是游戏,也绝不是堕落的人生所能体验出其价值的,它具有引人向上的鞭策力,它也具有伟大无私的至上情操,它更是美丽的象征。没有在浮沉的人海中翻过筋斗的和尚,不能算善知识;没有受过恋爱洗礼的人生,不能算真人生。
  • 四季如夏

    四季如夏

    《四季如夏》为作者的随笔文集,书中所收集的文章,都是围绕“广州”这个城市,作者作为一个“地道的”广州人描述广州人的衣食住行,趣事见闻等。选题主要针对与广州有“情缘”的读者,广州本地人、在广州工作生活过的人、热爱广州,想往广州的人。书中所描述的广州风土人情真切、温馨,相信可以吸引不少对广州充满好奇的人的追捧。地域特色明显,也是本书的一大看点,相信很多70后、80后可以跟随读者一起,追忆在自己所长大的城市里发生的童年趣事。
  • 孤独落地的声音

    孤独落地的声音

    孤独的人都是如此,明明孤独,却深深隐藏,认为那样才会不受到伤害。他们习惯用冷漠的眼睛来看这个纷扰的世界,他们躲藏于尘世的背后,淡看人间繁华。
热门推荐
  • 人面花诡传

    人面花诡传

    孤女翡翠是恶魔寨一个女奴,莫名被选为祭品,剖心之后却没有死!从此以后,一系列惊悚怪异的事情,在恶魔寨爆发了。恶魔寨,湮灭在死亡的花海中!——这其实就是一个女鬼的系列故事
  • 日本为什么失落

    日本为什么失落

    近现代日本的崛起举世无匹,上世纪八十年代更有直达世界巅峰之势。但其后日本迅速失色,失落了一个又一个十年,几成标准的美国小弟。优劣同源,成败同因,日本的惊世成就,与其相对失落,根因都在于原始斗争本能主导下的日本幽灵文化。日本幽灵体用二分,以本能特质的斗士精神为体,以意识自觉的舶来文化为用。体用二分使得日本人能够轻松取用舶来文化,从而在跃迁时代会有超级优秀的表现。但体用二分却也丢失了舶来文化的生命活性,使日本人所得终究有限,无法登顶。且斗士精神具有紧张特质,无法持久,跃迁时代过后日本人就会趋于平庸。另外斗士激情还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灵活性要求,诸种因素的结合导致日本的失落。面向未来,随着人类养生所需得到基本保障,生活情感开始浸蚀日本精神,日本精神已是希望不再,相反,中华生活精神的春天却正在到来。在中日竞争中,日本已成必败之势。但日本精神的垂死挣扎,有可能导致人类毁灭。
  • 弃女谋妃医天下

    弃女谋妃医天下

    大婚当日惨遭新婚夫君灭门!姜云姝发誓,如有来生,定要渣男贱女共赴黄泉!中元节鬼门大开,她如愿重生,凭借一双虐暴B超和X光片的透视眼,手撕白莲,脚踏渣男,还顺便抱住了太子的大腿!奈何大腿太粗,她抱上怎么就甩不掉了?“东宫大腿是你想抱就抱的吗?”他睥睨了她一眼,“既然抱上了,还不抱紧点?”她一哆嗦,赶紧收回羞涩的目光。“女人,你的透视眼看了本宫的身子,就要对本宫负责。”他耳根微红,霸道地将她扯进了怀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银心铸剑

    银心铸剑

    独自生存亿万年的寂寥时光,飘渺的旅程上,唯有一剑铸心。
  • 迷迭花开的夏天

    迷迭花开的夏天

    三年了,不知道那个有着低沉嗓音的雷致远现在怎样了?还是那么嚣张跋扈口无遮拦么?想到这,林雅柔没由来的叹了口气。原来自己还是没有把他忘掉。仅仅是维系了大半年的恋情,那些在别人看来,仅仅是一杯酒或者是大哭一场就能解决的痛苦,于自己而言却是那么的刻骨铭心。以至于一年、两年、三年想起来仍然觉得痛,也许四年、五年忆起来仍然觉得痒。因为有太多的甜蜜夹杂在回忆里面,舍不得像擦黑板那样,擦的一干二净,就算想擦干净,也会落得一地辛酸的灰,呼吸到肺里打一个颤抖的喷嚏。迷迭香的花语是:回忆。同时它象征着忠诚。在回忆里坚持着对爱的忠诚。这就是我们相爱的意义。(讨论群:2273540,暗号:迷迭香)
  • 五行之灵

    五行之灵

    远古时代人类因为被灵兽的掠杀已经陷入即将灭亡的地步,直到行灵术的出现才使人类与灵兽的战争出现了反转。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将行灵术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加强,凶残的灵兽被大量的除杀,渐渐没了踪迹。经过了千年的时光,灵兽重整旗鼓重新攻打人类,早已习惯安逸的人类能否抵抗住古时代的霸主?故事将从世上仅剩的灵术学校-五灵学院这个充满奇迹的地方开始。
  • 摩天轮下的风信子

    摩天轮下的风信子

    风信子的花语:不敢表示的爱。黎看着星空,眼泪流了下来.
  • 在末世想活着

    在末世想活着

    末日突然降临,整个世界丧尸横行,曾经统治地球的人类,只能躲在世界的角落里苟延残喘。生物进化,地球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我们的主人公唐文只想说一句:我就想好好的活下去,谁赞成?谁反对?苏冰:我反对唐文:你?哦,那没事了。(不会写简介,萌新写作大佬们多多担待。)
  • 九朱

    九朱

    佛曰“九九归一”,吾愿世世有你。他,是一棵梓树,生长在穹山之巅,吸取着天魔两界的灵气,通体黝黑,魔性横生。她,是一株兰花,生长在宫门之外,幻想着成为天界的仙灵,含苞待放,郁郁葱葱。人人都说他是冷面神君,不懂人情冷暖,可他却总能看得清楚、算无遗策。直到那一千年里,他亲身品味、钻心剜骨,将一切都刻在他生命里,才终于知道情字分量几何。那一千年,曾是他数万年生命中极易忽略的存在,如沧海一粟,转瞬即逝。可那一千年,是她短暂一生中仅有的印记,如黄粱一梦,却刻骨铭心。生生世世,九转轮回,他们走过凡间,游过天宫,闯过魔界,却仍将彼此放在心底最重要的位置,即便也曾血淋淋地伤害过、恨恨地诀别过,一朝梦醒,仍希冀着与对方再度谋面,难以割舍,不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