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92100000063

第63章 研究视野,观念,心态,方法(11)

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它本来就是在北大的讲稿,是先讲课,再把讲稿整理才成书的,它从一开始就是有学生介入的。所以你如果注意我的《心灵的探寻》,会发现这本书里引用了很多学生的话,反倒很少引用名人的话。与其说是我自己在讲,不如说是我在和学生的交流、撞击之中一起来完成的。所以这也构成我研究的一个特点:就是一面和鲁迅对话,一面和当代青年对话。我把自己的位置从一开始就定成是做当代青年和鲁迅之间的桥梁,像我在第一本书的前言中说的,最理解鲁迅的是当代青年。这里也有一个大的时代背景,80年代有两个响亮的口号,一个是“回到五四”,还有一个“回到鲁迅”,在经过“文革”

以后回到了“五四”启蒙主义传统;而我们的老师又正好是“五四”启蒙主义传统的继承人,所以那个时候无论是老师、研究生还是本科的学生,80年代的学生和今天是不一样的,我们有一个共同的、非常强烈的“五四”情结,非常强烈的鲁迅情结。所以我的课堂上讲鲁迅的时候,跟学生有极强烈的共鸣。那个时候讲着讲着学生就哭起来了,跟现在上课是完全不一样的,都非常投入。所以《心灵的探寻》某种程度上是和学生交流的产物,而我的几乎所有的学术著作背后都有青年学生在里面,包括后来的《与鲁迅相遇》。和当代青年的精神联系,是我的思想发展和学术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强大动力,我是很自觉地从不同时期的当代青年那里吸取精神资源的。

国:关注您研究的人大概都不会否认,文学史写作的探索是您整个研究生涯中都不曾停止的课题。无论是早年与人合著文学史著作(《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略》),还是后来尝试文学史写作的新范式(《1948:天地玄黄》),甚至到2000年左右,仍然出版《反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您似乎有一种文学史情结,这背后的动力是什么?面对当下文学史写作泛滥,文学史成为争夺学术资源工具这样的现象,您的看法又是什么?

钱:首先我要感谢你提这个问题,因为现在人们对我的关注就好像你说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论一个是比较关注我的社会活动方面,对学术关注不够;而对我的学术研究,比较关注对鲁迅周作人的研究。我自己觉得有点遗憾,为什么呢?因为我是真正醉心于文学史研究的。一个方面,“史”的研究在中国有传统,虽然“文学史”是西方传来的,但在中国史学研究中是最发达的;另外,它跟现实的关系,虽然不像文学评论那样直接介入当代的文学创作,其实是有强烈的现实关怀的,我们从来就有“以史为鉴”的传统,用我的导师王瑶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让历史告诉未来”。我把自己的任务定位为作历史的经验总结,这个经验对当代社会有非常大的意义。选择文学史研究,也和我的兴趣、知识结构有关。现代文学研究界有许多朋友都是着重于某一文体、某一作家的研究,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如诗歌研究专家,戏剧研究专家,沈从文研究专家,茅盾研究专家,等等,我的兴趣则很广泛,我对各类文体,各样风格、流派的作家都比较熟悉,而且也都有自己的看法,这就有利于结构各种关系,发现不同文体、不同流派的作家之间的复杂联系。这是适合作文学史的研究的:即使作作家研究、文体研究,也会有文学史的整体观照的眼光。

我对文学史的观照,又偏向思想和心灵的角度,所以我的文学史研究带有很强的精神史的味道。我真正感兴趣的是知识分子精神史,无论研究鲁迅、周作人还是曹禺,都是着眼于心灵史。为什么选择作家呢?因为作家最丰富、最复杂,而文学的意义又在于文学文本所呈现出来的人的精神状态、面貌比他公开言说出来的东西要复杂得多,所以从文学的角度选择文学家来作一种精神史研究,我认为是一个极佳的角度。

我的文学史研究还有很强的生命意识,着眼点是人(作家)的生命史。比如我的曹禺研究,划分出“生命三部曲”,我在寻找一种戏剧形式的蝉变和生命流程之间的契合点,从戏剧形式入手,但最后揭示出来的是生命史。《周作人传》也是,也有很强的生命意识。虽然从表面上看,我没有写过鲁迅传,但我的书合起来实际上就是一部鲁迅传———鲁迅生命史。这就是文学的特点,文学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呈现,既是作家自身生命存在的呈现,又是他所描写的人物的生命呈现。这样一种复杂的生命状态是一般的历史所不能表达的。我曾经批评过某些历史研究,我说我们现在的历史研究有几个问题:注意历史事件而不注意历史当中的人;注意历史上的大人物而不注意小人物;即使注意人的话,也只注意人的行为而不注意他的心灵。人、生命、心灵是我追求的核心,是通过文生命意识烛照下的文学史书写学史的观照来达到这样一个认识的。这种研究是有很强的主体介入的,所以自己的心灵史在里面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呈现。

我退休以后的研究,有一个很大的转向:从文学史研究走向思想史研究,而且是当代的民间思想史。在我看来存在着两个中国,一个是正史上的中国,还有一个民间的中国。而这个民间的中国在我们的历史叙述中是被严重地遮蔽了,是一个禁区。我这些年的民间思想史研究是从研究五七年反右运动开始的,去年出了一本关于反右运动的书,接下来就是研究“文革”,再下来就是研究80年代的中国,我研究的全部是被遮蔽的中国,具有反抗遗忘的意味。

而从文学史转向思想史的研究,是有内在的必然性的。我在进行文学史研究的时候,是非常注重思想的,我不满足于对历史的一般的描述,而想从历史的研究中探讨一些更深的思想命题,甚至我还有一个野心就是将来要作理论的概括。本来知识分子对社会的最大贡献就是理论的创造,你给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新的理想或者新的批判武器,这是知识分子的最高职能。从历史中总结出某些思想的问题,这是我更深层次的追求。怀抱着这样的追求,到一定阶段,单纯的文学史研究就不能满足了,必须发展到直接研究思想史,而且是有思想的思想史。

这样的转向还有社会的、心理的动因。就是退休后突然发现自己老了,那种“历史幸存者”的感觉特别强烈,就想对自己亲历的历史,作一番清理,既是对社会、时代的一个交代,更是对自己一生作一个交代,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喜欢说的,要明明白白、清清爽爽地去见上帝。

但说是转向也不尽然,因为我是用文学研究的方式去进行思想史的研究的:依然是着重当代思想史上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的个案研究,而且切入点也是历史事件中的心灵反应、生命流程,所用的方式,还是注重细节的描述,追求现场感,依然有主体投入。这都不同于正规的思想史的研究路子,是野路子,却非常适合我。

国:我还注意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您的这些“向内转”的文学史著作在叙述形式上都是独具匠心的。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范式,这背后是否有更深层的文学史哲学思考在里面?

钱:“文学史形式研究”是我一贯高度自觉的追求,几乎每一个研究都希望在方法论上有突破,就是我要找到一种合适的研究模式、研究方法。这些书总的基本方法就是受王瑶先生影响的“典型现象”研究,但像你说的每本都不一样。比如说《心灵的探寻》,它是抓住了《野草》里面提出的几个命题,分成几个篇“心灵篇”、“情感篇”、“艺术篇”等等,它是由内到外地来揭示鲁迅的心灵的。

同类推荐
  • 打造蓝色

    打造蓝色

    读者在此打开的《打造蓝色》一书,是法国剧作家让保罗温泽尔的作品,由宁春翻译。您将走进两个法国退休工人安德烈和绿西的私密空间:听他们说话、跟踪他们的视线,发现他们的无奈、烦恼和焦虑。您会问:除了那长此以往生活在一起的习惯,还有什么能将这两个人继续拴在一起呢?您会抱有一丝的同情,而这同情将会变为柔情,因为安德烈和绿西在一个已经不属于他们的世界里维系着生存,而这世界或许从来就不曾属于他们。他们最后的救赎是梦想;然而,对于梦想,我们有义务付之与柔情。
  • 莱斯利·马蒙·西尔科小说的家园探寻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

    莱斯利·马蒙·西尔科小说的家园探寻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

    本书从思想、记忆和神话的角度出发,考量了西尔科在《典仪》、《死者年鉴》和《沙丘花园》中对文化家园、历史家园和精神家园的政治探寻,揭示了印第安人在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压迫下的生存困境和他们为了寻求文化、历史和精神的家园而做的不懈的努力,在澄清历史积淀的过程中,让印第安人小写的印第安历史浮出水面,使被消声的少数族裔群体重新步入历史话语的空间。本书通过西尔科三部小说中所呈现的印第安人对文化、历史和精神家园的孜孜以求,一方面揭示了家园背后潜藏的历史、文化和政治内涵,另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印第安人生存境遇的忧思,凸显了家园探寻的当下意义。
  • 晒晒黄沙梁的太阳

    晒晒黄沙梁的太阳

    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是刘亮程文学世界的原点。从这部诗集开始,诗人刘亮程完成了向散文家刘亮程的转变。可以说,没有《晒晒黄沙梁的太阳》,就没有《一个人的村庄》。翻开这部心灵的田园诗集,久违了的宁静会扑面而来。刘亮程亲自修订后,为精装珍藏版《晒晒黄沙梁的太阳》写道——诗歌是教人飞翔的艺术。在我心灵有可能生出翅膀的年龄,我学会写诗。我的每一个句子都有翅膀,从沉重大地的一两件小事上,瞬间获得飞升的力量。我用这些会飞的文字,承载起大地的灵,朝天上翱翔。
  • 月光下的土地

    月光下的土地

    在北方偏远的土地上,依旧坚守着文学的理想,坚守着文学的神圣领地。像他做农民的父亲默默耕耘着农田一样,他也在文学的领地里默默地耕耘,父辈们收获了粮食,而他收获的是文学和精神。从马广原身上,我感受到文学的力量,我们不必担心文学的寂灭,只要人类存在下去,文学精神就会延续。
  • 在爱的废墟上

    在爱的废墟上

    治愈万千失恋者的现象级诗集!这是一本关于自我疗愈的书,一本“心灵蜕变日记”,一本迷人诗集。读完本书,你会相信:这世上没有哪一种爱情,值得我们失去自我。“赫敏”艾玛·沃森倾情推荐的现象级诗人,作品入选艾玛·沃森读书俱乐部。登顶《纽约时报》畅销榜,美国电商畅销榜TOP2 , Goodreads选择奖作品。出版仅2年,已风靡32个国家和地区、发行64个版本,仅英语版销量已破350万册。作者露比·考尔被BBC评选为“2017年百大女性”,坐拥380万读者,单篇诗歌24万人点赞,采访视频149万次播放。当今最有影响力的Ins诗人露比·考尔,《卫报》《滚石》《亚特兰大报》……世界主流媒体纷纷称赞:“她改变了诗歌!”“Ins诗歌女王!”“百万女性的英雄!”《在爱的废墟上》的灵感源自一次痛苦的失恋。作者从向日葵对太阳的追逐得到启发,以向日葵的枯萎、坠落、生根、发芽、绽放,串连出一个女性从痛苦自轻到勇敢自爱的心灵疗愈之旅。这些诗歌多取自诗人本人或亲友的亲身经历,描绘女性的细腻情思、心灵成长,温暖中饱含力量,鼓舞了无数有过相似经历的读者。这是一本关于自我疗愈的书,一本“心灵蜕变日记”,一本迷人诗集。
热门推荐
  • 赤焰仙魂

    赤焰仙魂

    出云大陆是一个修道盛行的地方,有人只为修道成仙,有人只为得到强大的力量。赤焰城袁氏家族少主袁世明订婚之日,赤焰城被异世旭日帝国的黑衣人军团血洗。百万生灵涂炭,无数族人丧命,袁世明在家族的安排下逃了出来。最终只剩下他一个人活着,他是家族唯一存活的人,也是赤焰城唯一存活的人,更是继承袁氏家族意志的人。当袁世明得知自己的仇人之后,他选择报仇,可事与愿违,仇人强大的势力与实力让他无可奈何,加上逃亡路上,无数的巧合,奇缘机遇让他明白了只有力量强大,才能战胜仇人。由于他特殊的身体。所有力量一瞬间全都归零,失去力量的他,失去信心的他,失去一切的他,被仇人杀死,从此在出云大陆消失了
  • 他来自异时空

    他来自异时空

    错落的时空,交织的情感,难决的取舍。孰轻孰重,一切都在运,一切都在心.......乖乖,洗个澡,却跑出个老爷爷!居然还是个极品!没办法谁让我们没亲人呢,先拐他当“舅舅”再说!哇哇,吃亏了,不单单要帮忙找什么有缘人,还要帮他搞定那些花花草草,天!为什么我就没有这种桃花运!救命啊——刚说没桃花运,居然桃花运就来了!一个是完美的穿越男,一个是钻石的富二代,我个无貌无才无财,人见没人爱、花见花不开的小丫头,怎么突然就中奖了!呃,老天耍我哪!一个不能爱、一个爱不上,简直是要我的小命!***********************************************************有些慢热,厚着脸皮求收藏、求推荐!希望各位先帮忙养一养,精彩进行时······
  • 乐翩三牵之桁谣情

    乐翩三牵之桁谣情

    夜幕,墨黑的天如同一个大窟窿,装着世间的所有事物。但其实,海天之外,还有另一番天地……一个个痴心绝对,默默的付出没有换回来什么,一次次的误会又让自己都摸不清自己的心。原来,又有多少人能分清爱、喜欢和占有欲呢。有时感觉并不是就完全正确,听听自己的心吧……乐神未定,碧沧夕菩早已是暗流涌动,一个个都贪婪地望着那最高的位置……
  • 江辰一中

    江辰一中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关于高中的故事,一个年轻热血的故事
  • 剥魂离锁

    剥魂离锁

    承载着残魂的方晨,背负着沉重致命的‘废材’使命。在每进阶一步的他,都必须冒着生命的危险。直至剥离那破败的残魂,解除那尘封的魂锁。
  • 你不用假装过得很好

    你不用假装过得很好

    畅销书作家钱饭饭强势归来,用冷静的眼光看破温暖的生活假象,直达生活的本真!作者将与你分享身边的生活故事,打开你的生活世界,让你正视自己内心的虚与空,让你看见剔除一切自己营造的委曲求全和自欺欺人假象背后的自己。一个过得很好的人,不是看上去过得很好,也不是去过一种看上去过得很好的生活。过得很好,是要与自己的内心和解,是要与这个世界和解,是要与自己的不习惯、不理解和不妥协和解,安时处顺,无忧无惧。
  • 臣服吧,王子殿下

    臣服吧,王子殿下

    上辈子不情愿放弃你,造物主让我再次出现在你面前,亲爱的王子,期待你的再次臣服,,,
  • 带着话痨重修成神

    带着话痨重修成神

    某天,凡间南部出现了一种叫主角光环的物品,使得凡间人口骤减,天庭不便管理,所以玉帝派薛紫辰(晨)下凡收回主角光环。不料……
  • 恶魔校草:我的呆萌小丫头

    恶魔校草:我的呆萌小丫头

    因一场误会,分隔多年,误会解除,仍然如同当年青梅竹马。“夏小萌,你吃提拉米苏不?”宫杣珣勺起一勺,放在夏小萌嘴边,夏小萌吃着碗里的蛋糕,转头想借过提拉米苏,不料,嘴唇碰嘴唇。宫杣珣环抱夏小萌,加深了这个吻,而夏小萌,瞪大了眼睛。
  • 与总裁迷情

    与总裁迷情

    可笑的一夜情!发生在情人节的晚上一个是采购经理,一个是集团总栽,是相亲的对象,也是上下属关系!她精明干练,风情妩媚,骨子里是一个用情专一的倔强女子!被男友抛弃后,在母亲的逼迫下硬是被拉去相亲!他,杨氏集团总栽接班人,俊逸潇洒,风流不羁,视女人为玩物,却因为母亲生前最后的一个原望跑去相亲!一夜情的对象出现在相亲桌前,错愕,惊讶,羞愧,逃避!不同的社会观不同的人生确在相同的地点有这不同的另类爱恋幸福!!~~~悲伤!!!~~还是??~~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