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39800000012

第12章 地理奇观(12)

“天然电磁辐射探测法”探测出周口店仍然有古人类头骨,北京猿人头盖骨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自1929年12月2日第一块北京猿人的头盖骨发现以来,前后共发现了代表四十多个个体的猿人遗骸,其中包括完整和比较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5件,它的发现把人类历史的年代延伸了好多万年,直至1995年东非人发现,北京猿人一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类。

在日军侵华的时候,北京人头盖骨因为安全因素而运往美国。在途中,这件无价之宝意外失踪,从此,中国人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北京人头盖骨的历程。如今,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因此,寻找失踪的北京猿人化石成为了长期性的全世界共同努力的任务。但北京人头盖骨的下落一直是个谜,随着多数当事人和知情人的辞世或年逾古稀,寻找丢失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的希望也愈来愈渺茫。

1999年,在北京猿人头盖骨发现70周年的时候,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高级工程师岳棋柱先生运用自己发明的“天然电磁辐射探测法”于4月和9月两次探测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得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结论:在遗址附近地下,仍有适合头骨存在环境的疏松岩层。

这对于一直在苦苦寻找着北京人头盖骨的科学家和国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即有可能在北京人遗址处有新的发现。据岳棋柱先生介绍,“天然电磁辐射探测法”是利用以下原理工作的:地球大气中存在着天然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辐射到地下时,遇到地形的变形分界处,就会有一部分回到地面,根据这些返回到地面的电磁波能画出底下电阻的柱状图,用来分析地下岩层的情况,用此种方法探测的深度可以从地下几米一直到地下几千米,并且在地质结构的纵向、横向及岩层的电性能差异方面均有较高的分辨能力。岳棋柱先生表示,用此种方法进行文物考古的探测,最大的优点是不会对文物产生伤害,因为利用的是天然电磁辐射,而不是人工电磁辐射。

岳棋柱先生两次到周口店龙骨山东部地区作探测,共在17个点上作了高空天然电磁辐射测试,较精确地绘出了地质上第四纪疏松岩层图及相应地面位置、深度范围、内部结构,此举是为了推测和研究是否还有适合头骨存在的环境。岳棋柱先生已较准确地探明了适合古人类头骨存在的地下疏松堆积层,但是否发掘还未确定。

岳棋柱先生的发现与1996年以来联合国组织专家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进行的勘测有吻合之处。法国电力公司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科学院联络组织的中法合作项目“修复北京猿人遗址”项目内参加了勘测史前堆积物范围的工作。法国电力公司提供技术援助,对遗址进行了全面的地球物理勘探,并聘请了法兰西学院教授科庞斯院士为这一项目的顾问。这项勘探的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遗址的地质构造,尤其是确定目前尚未被发现的,仍掩埋在地下的史前洞穴的位置和范围。法国电力公司在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所做的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包括地磁法、微重力法、电流法等。这些方法通常被法国电力公司用来对电站和水坝等施工基地进行地质工程勘探。微重力的探测法在国际上运用较多,比如探测金字塔的情况。但这种方法并不能保证测试成功率,一般做两次测试会有一次成功,一次失败。

“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能否找到《永乐大典》

在中华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华夏子孙们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浩淼如烟的万千典籍则承载着这一文明。而明成祖朱棣编纂的《永乐大典》则是这千万典籍中的集大成者。《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百科全书。成书于永乐六年(1408年),被称为“合千载于一时,成万千于一篇”,囊括了上启唐虞,下至明初,有关中国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地理、历史、社会、伦理、法律、奇闻、逸事等丰富资料,比起法国狄德罗、达兰贝主编的百科全书和着名的《大英百科全书》都要早三百余年。全书共2287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册,总计3.7亿余字。《永乐大典》气势之宏伟,内容之详尽,编修之精美,堪称祖国古代文化中的珍品,在人类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这样一部宏篇巨作,却神秘失踪了五百余年。

《永乐大典》有正本,副本之分。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宫中发生一次火灾,危及《永乐大典》,由于抢救及时才得以保全。嘉靖皇帝为了防止不测,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秋,下令重录一部《永乐大典》,历时6年完成,这样,《永乐大典》就有了正本和副本之分。

《永乐大典》的副本经历了明清交际时的第一次大量佚亡,清初疏于管理的第二次大量佚亡和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和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的第三次大量佚亡之后,至明国初年,中国境内仅存六十四册。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没有放弃搜寻散佚在外的《永乐大典》。多年来,许多学者通过这种渠道和方式,陆续从美国、日本、爱尔兰、英国找到《永乐大典》十二卷,再加上中华书局两次影印本收七百九十七卷,共计八百一十卷,不及原书内容的百分之四。

正当国人遍持悲观态度时,中华书局资深编辑张忱石先生认为《永乐大典》正本可能存在于现世,就藏贮于明嘉靖皇帝的永陵中。他给出以下理由:一、《永乐大典》是嘉靖皇帝珍爱之物,将喜爱之物作为身后随葬品是我国传统的殡葬风俗;二、正本失踪之时恰逢嘉靖下葬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栾贵明先生也赞同张忱石先生的随葬说,但也有专家旗帜鲜明地反对“随葬说”,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春瑜先生。

尽管文史学界的诸多学者各抒己见,互不相让,但在文物保护上却不约而同地一致,即决不能挖陵取典,应严格遵守国家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在确保陵区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有限的无损试探。于是,自然科学家们又在探典寻典的方式方法上献计献策。

岳棋柱先生试想用“天然电磁辐射探测法”来探测永陵中是否有《永乐大典》。据他介绍,如果永陵地宫中存在大量书籍,它的电阻率完全不同于地宫空间部分的电阻率,按照不同测点所获得的电阻率绘制成图形,就可以比较清晰地反映出地宫内部物体存在的情况,但是用这种方法依然不能直接判断出地宫中内部藏的是否就一定是书。

原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王谦身研究员的思路独辟蹊径:《永乐大典》万余册书籍,堆放在一起,约有四十余立方米,加上安放的排列支架约有近二百立方米的体积,如果“殉葬说”成立,那么在永陵的地宫中应该存在这么一个近二百立方米体积的“空间”,王谦身先生就是要想方法找到并证实这个“空间”的存在,一旦找到这个“图书馆空间”,那么就可以初步证实《永乐大典》正本确实藏在于永陵当中。地球物理探测常用的是地震、地电、地磁、应用重力四种方法,但这四种方法显然会损害明十三陵地下文物和建筑的安全,另外《永乐大典》是纸质,这四种传统方法对此也无能为力。所以,王谦身先生便建议用微重力测量的方法来探察永陵。如果在永陵的地宫中存在放置《永乐大典》的“图书馆空间”,那么通过微重力测查的参数变化是可以判读的。同时,王谦身先生指出,微重力探测方法是无损物理探测,不会损害陵区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更不会危害地下文物和地表建筑。

物探专家张治天先生认为,按照《永乐大典》总体积达40立方米这样巨大的物体来说,运用物理勘探方式勘查出其空间位置,应当说是没有问题的。但要确定是否图书典籍,目前还难以做到,因为纸制品目前还未发现其形成了一种专门信号。如果将其装入金属或木质器物中加以外保护,则也可勘测。目前从记载来看,《永乐大典》收录的书籍中采用了朱砂等矿物质作书写原料,由于朱砂具有放射性,就可以勘测出来,问题是《大典》究竟采用了多少朱砂?他认为这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课题。

地质矿产部河北勘测大队的有关专家认为,运用遥感技术结合磁力探测,应当可以较准确地破译《永乐大典》的存世之谜。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专家告诉记者,曾用遥感技术寻找过沙漠下的古长城遗址,也利用雷达的穿透力寻找过地层下面的东西。这在寻找矿产方面已有许多成功经验。对深藏在永陵中的《永乐大典》,要考虑到较厚的土层及砖石结构,比起探测古长城遗址在地表上有一定特征来说,探测永陵有一定难度,这还要结合具体部位的物探分析来做。

1999年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名向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局提出报告,要求用微重力无损探测的方法对明永陵进行探测。寻找《永乐大典》的序幕就要拉开,高科技能否帮助人们穿透历史的迷雾,我们拭目以待。

破解马王堆女尸“复活”之谜

在长沙马王堆“沉睡”近2200年的古长沙国轪侯夫人辛追日前奇迹般地“复活”了。

人们超越时空的界限,在亲眼目睹轪侯夫人秀美面容的同时,也对轪侯夫人面容复原的全过程产生了好奇,这运用了什么技术,真实性到底如何?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

“北有兵马俑,南有马王堆”。马王堆,长沙市东郊长浏公路北侧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山包,因史料记载为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家族的墓地而得名,因形似马鞍,又名马鞍堆。

1972年,这个曾被误认为是马王墓的土丘因出土一具保存了,2000多年仍较完好的女尸名扬天下。经考证,马王墓其实是西汉时期轪侯家族墓地。当墓被打开时,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具沉睡了2000多年却显得十分“新鲜”的女尸:外形完整无缺,全身柔软而有弹性,其他特征完全像刚死去的人。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历史悠久的湿尸,出土后震惊世界。此后发现的类似古尸均被考古界称为“马王堆尸型”。更让人称奇的是她装殓的华美:她的前额及两鬓有木花饰品29件,并贴涂彩金,头发编有盘髻式假发,全身包裹各式衣着、衿被及丝麻织物18层,从头到脚层层包裹,然后横扎丝带九道,上覆盖印花敷彩黄丝棉袍和“长寿绣”各一件,一共20层包裹,华贵不凡。她的随葬品多达3000件,无论是衣着服饰还是食宿娱乐用品和各种器物都足以显示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当中国医科大学和湖南医科大学的专家对女尸进行解剖时发现,这位死时50岁左右的贵夫人不仅外形完整,整个内脏都基本完整而“新鲜”。

第一个发现马王堆女尸秘密的人

年近七旬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彭隆祥教授,是马王堆女尸解剖的主刀人。对于当年的情形,他记忆犹新。

当时的他,正好40岁,是病理教研组主任,已做过200多例解剖手术。由他主刀,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马王堆女尸的发现,震惊海内外。接到女尸解剖任务后,有的人心中忐忑不安,当时的博物馆馆长侯良一锤定音:“彭隆祥,你年轻,初生牛犊不怕虎,你来主刀!”

1972年12月14日上午8时,在当时湖南省博物馆二楼靠东南的一个展厅(现在的历史馆)里,解剖开始。在手术台前的,还有神经外科的曹美鸿教授和彭隆祥的助手王福熙女士,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教授。彭隆祥教授说,自己当时非常专注,根本感觉不到现场是否有人说话,也记不起尸体气味是否浓烈。

他从尸体的胸骨上缘入刀,沿中线直至下腹,感觉古尸比一般的新鲜尸体硬一些。

胸腔打开后,他发现器官都有完整的形状,心中掠过一丝欣喜,知道上级要求的古尸病理研究任务,应能圆满完成。

当他和同事们细心保存好取出的器官,处理好供研究用的切片和一些组织时,夏教授打开了颅腔,发现只有脑膜是完整的,其他组织已粉碎如豆腐渣。

根据解剖和组织切片病理分析,彭教授当时就基本清楚了这位贵夫人的死因——人们吃饭后,一般4小时之内胃肠都会排空,而她的胃里,还残留着不少尚未消化的食物。病理分析表明,夫人生前患有冠心病、胆结石、肺结核等八九种疾病,还感染过血吸虫、蛲虫、鞭虫等。而且,她的胃内还残存有138粒半甜瓜籽。彭教授因此认为,她是在2000多年前的那个瓜熟了的夏天,吃了甜瓜后,由胆绞痛引起放射冠状动脉痉挛,以致心率紊乱而猝然死亡。

女尸出土时,身高154厘米,体重34.5千克。彭教授认为,虽然棺内环境完全密封,但在氧气耗尽之前,出现过早期腐败现象,所以身体组织有一定的损耗,加上挥发掉的水分,估计她去世时比较胖。

复原古尸面容缘自突发奇想

2002年1月11日,中国刑警学院法医系教授赵成文在江西博物馆参观一明代王墓出土文物展后突发奇想:要为朱元璋之孙——明靖王朱奠培第四夫人吴氏进行相貌复原。10多天后,500多年前的王妃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人们面前,此举立即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此时,湖南省博物馆的马王堆汉墓陈列正在筹备整体搬迁。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说,筹备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要充分运用高科技来装备新建陈列馆,对马王堆出土的文物进行更好的宣传与保护。

3月初,湖南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通过媒体得知赵教授的事迹,心头一动,立刻与赵教授取得联系,提出对2000多年前的西汉女尸进行相貌复原,赵成文欣然应允。

3月底,赵成文专程飞抵长沙,两天内收集了复原所需的基础材料。4月5日,湖南省博物馆正式书面委托赵教授对去世近2200多年的辛追进行相貌复原。

“秘密武器”巧夺天工

赵成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千年遗容进行复原,关键得益一个叫“警星CCK—3型人像模拟系统”的帮助。这个“秘密武器”,凝聚了赵成文教授大半辈子的心血。

赵成文是我国刑事相貌学的奠基人。他从1973年起开始从事痕迹学研究,可以迅速根据知情人的口述,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模拟画像。由于赵教授参与了国内多起大案的侦破,在对千年遗容复原之前,其神探的美誉早已在公安系统内部广为流传。

“警星CCK—3型人像模拟系统”实际上是赵教授实战经验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据悉,此系统通过对数万人照片进行技术处理,可以组合90亿乘以1亿个人像而不重复。

“研究表明,人的面相关键取决于颅骨的形状。也就是说,只要颅骨存在,即使被毁容,也能按照一定步骤对其原貌复原。”赵成文解释说。

同类推荐
  •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恋·大千世界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恋·大千世界

    本书主要讲了自然社会的现象。大千世界,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叫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叫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叫大千世界。后指广大无边的人世。
  • 未来科技新看点

    未来科技新看点

    本套系列丛书推出10辑,主打科技牌。少年儿童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科学知识和科学热点有一个广泛的了解,这样才能激发他的兴趣和爱好。
  • 地球奇观(下)

    地球奇观(下)

    绚烂的大千世界带给我们无限精彩的同时也让人产生无尽的疑惑,比如,神秘的宇宙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是不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千奇百怪的动物和植物又有哪些特殊的习性?对于有着强烈求知欲望的青少年来说,这一个个问号时刻萦绕在脑海中。
  • 求知文库——地理中的攀登勇士

    求知文库——地理中的攀登勇士

    本书主要介绍了郦道元、徐霞客、李四光、莱伊尔等古今中外的对地理学的发展有过重要贡献的人物的生平、学术贡献,再现了人类对于地理学的认识过程。
  • 洪水防范与自救

    洪水防范与自救

    从洪涝灾害的基本知识、洪涝灾害的预防、洪涝灾害时的自救互教三个方面进行介绍,记录了读者最需要、也最应该知道的技巧,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将灾害带来的损失减到最低。
热门推荐
  • 北大授课

    北大授课

    本书是作者为北京大学不同系科授课的课堂记录,副题为“中国文化四十七讲”。与一般学术著作不同的是,它由教授和学生一起完成。课堂上北大学生的活跃、机敏、博识、快乐,体现了当代年轻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可程度,颇具学术测试价值。作者在课堂中的作用,是对文化哲学的思维路线作整体引导。此书从初版至今,已几度再版,在海峡两岸受到远远超乎预料的热烈欢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道侣是狐仙

    我的道侣是狐仙

    来自现代的朱平带着现代物品误穿到修仙世界,进去就遭遇美丽狐妹小五。天道为避免被未有的物品导致规则变化重新编译朱平和物品手机和手表组合变成时间堡垒汤锅变成先天灵宝-太皇钟登山鞋变成先天灵宝-步云踏天靴还有更多变的匪夷所思的东西天道的脑洞果然不一般大?
  • 罪后系列2

    罪后系列2

    命运的作弄永远在幸福背后我追寻着你的脚步却永远只能追寻因为我……牵不住你的手如果磨难是我们相爱的前提条件我想超越了千年的羁绊已经够了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某只烦人的狗给劳资滚开

    某只烦人的狗给劳资滚开

    劳资一个不知道在人、妖、神、阴四界之间游荡了多久的魂,一次机缘巧合,居然变成实体的了,正想好好享受这世间糖,却被一个莫名其妙的光团拉着去经营那什么转生阁?艹!……(口吐芬芳)m9(`д?)!!!!还有这只“狗”打哪来的?!赶紧给劳资拖走!!!“狗”:白白~(*^3^)/~☆汐白:……
  • 墨上梧桐

    墨上梧桐

    一朝身死,来到异世。如果上天给他一次生的机会,他还上天一个璀璨的人生。不为别的,只为寻找他所爱的人,只为保护他所在乎的人。废物又怎样,他有一颗强者的心,势必要让这大陆,风生水起。
  • 致极之源

    致极之源

    空释!英雄后代,孤独的他,能否再铸空门,让他再次站在世界的巅峰?
  • 双世邪妃

    双世邪妃

    她在见到他的第一刻这一切早已命中注定...
  • 待嫁老大遇二次元大叔

    待嫁老大遇二次元大叔

    她重生后,甘愿做一名疯疯癫癫的剩女,只为披荆斩棘,让两个妹妹过上幸福的人生。当她从50回到了30,不想妹妹们再碰上坏男人,她本想找个人帮自己,却在临近结婚被抛弃,从此不再相信爱情。当她碰到二次元大叔,完全颠覆了三观。对于妹妹们生活,她不再严加看管,而是上演了扮猪吃老虎,究竟是会养成白眼狼还是小绵羊……这个夏天,治愈系小说火热来袭,就问你敢不敢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