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28900000009

第9章

少阴方

论云。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此以少阴标本水火阴阳之气。见于脉证者为提纲也神或在于表。或在于里。或在于经。或归于中土。俱明神机枢转上下出入之至理。故其方亦寒热攻补表里之不同。

麻黄附子细辛汤

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此方主之。

麻黄(二两)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 炮。)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歌曰 麻黄二两细辛同。附子一枚力最雄。始得少阴反发热。脉沉的证奏奇功。

蔚按。少阴病始得之。是当无热。而反发热。为太阳标阳外呈。脉沉为少阴之生气不升。

恐阴阳内外不相接。故以熟附子助太阳之表阳而内合于少阴。麻黄、细辛启少阴之水阴而外合于太阳。须知此汤非发汗法。乃交阴阳法。

麻黄附子甘草汤

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此方主之麻黄(二两) 附子(一枚 炮。) 甘草(二两 炙。)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歌曰 甘草麻黄二两佳。一枚附子固根 。少阴得病二三日。里证全无汗岂乖。

蔚按。少阴病自始得以至二三日。无下利厥逆大寒之里证。又无心中烦不得卧热化之里证。

解。而又恐过汗以伤心肾之真液。故于前方去细辛。加甘草之补中。取中焦水谷之津而为汗。

则内不伤阴。邪从汗解矣。须知此汤变交阴阳法。为微发汗法。

黄连阿胶汤

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者主之。

黄连(四两) 黄芩(一两) 芍药(二两) 阿胶(三两) 鸡子黄(二枚)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

温服歌曰 四两黄连三两胶。二枚鸡子取黄敲。一芩二芍心烦治。更治难眠睫不交。

男元犀按。少阴病但欲寐为提纲。此节云心中烦不得卧。是但欲寐之病情而变为心中烦。

可此为少阴热化之证。方中用黄连、黄芩之苦寒以折之。芍药之苦平以降之。又以鸡子黄补离中之气。阿胶补坎中之精。俾气血有情之物****其水火。斯心烦止而得卧矣。此回天手段。

附子汤

治少阴病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宜此方主之。又少阴病身体痛。

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宜此方主之。

附子(二枚 生用。)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歌曰 生附二枚附子汤。术宜四两主斯方。芍苓三两人参二。背冷脉沉身痛详。

蔚按。论云。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宜此汤。此治太阳之阳虚此治少阴君火内虚神机不转也。方中君以生附子二枚。益下焦水中之生阳以达于上焦之君火也。臣以白术者。以心肾藉中土之气而交合也。佐以人参者。取其甘润以济生附之大辛。又佐以芍药者。取其苦降以泄生附之大毒也。然参、芍皆阴分之药。虽能化生附之暴。又恐其掣生附芍成功之后从小便而退于无用之地。不遗余阴之气以妨阳药也。师用此方。一以治阳虚。一以治阴虚。时医开口辄言此四字。其亦知阳指太阳。阴指少阴。一方统治之理乎。

桃花汤

治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此汤主之。又少阴病二三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便脓血者主之。

赤石脂(一斤 一半全用。一半筛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内石脂末方寸匕。温服七合。日三服。若一服愈。

余歌曰 一升粳米一斤脂。脂半磨研法亦奇。一两干姜同煮服。少阴脓血是良规。

张令韶曰。少阴病下利脓血。桃花汤主之。此感少阴君火之热。不病无形之气化。而病有形干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此言二三日至四五日。值太阴主气之期而脾络不通。则为腹痛。脾络不通不能转输。则为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则水谷不分而为利不止。阴络伤则为脓血。石脂为山之血脉凝结而成。故治经脉之病。下节言便脓血可刺者。所以申明病在经脉之义也。

吴茱萸汤

治厥阴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主之。又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主之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吴茱萸(一升 洗。)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歌曰 升许吴萸三两参。生姜六两救寒侵。枣投十二中宫主。吐利头疼烦躁寻。

蔚按。少阴之脏。皆本阳明之水谷以资生。而复交会于中土。若上吐下利则中土大虚。

中土少阴之气而上交。则为躁。甚则烦躁欲死。方用吴茱萸之大辛大温以救欲绝之阳。佐人参之冲和以安中气。姜、枣和胃以行四末。师于不治之证。不忍坐视。专求阳明。是得绝处逢生之妙。所以与通脉四逆汤、白通加猪胆汁汤三方鼎时也。论云。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气。为厥阴专药。然温中散寒。又为三阴并用之药。而佐以人参、姜、枣。又为胃阳衰败之神方。昔贤所以有论方不论药之训也。

猪肤汤

治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主之。

猪肤(一斤)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歌曰 斤许猪肤斗水煎。水煎减半滓须捐。再投粉(****。五合。)蜜(白蜜。一升。)熬香服张令韶曰。此方合下四方。皆以少阴主枢。旋转内外。无有止息。逆则病也。夫少阴上火下水火不交则神机枢转不出。故胸满。神机内郁。故心烦。猪为水畜。肤取其遍达周身。从内而外。亦从外而内之义也。蜜乃稼穑之味。粉为五谷之精。熬香者。取香气助中土以交合水火。转运枢机者也。

甘草汤

治少阴咽痛者。

甘草(二两 生用。)上一味。以水一升。煮取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歌曰 甘草名汤咽痛求。方教二两不多收。后人只认中焦药。谁识少阴主治优。(后贤童便

桔梗汤

治少阴咽痛。与甘草不差者。与桔梗汤。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斤。去滓。分温再服。

歌曰 甘草汤投痛未瘥。桔加一两莫轻过。奇而不效须知偶。好把经文仔细哦。

述 少阴之脉。从心系上挟咽。二三日乃三阳主气之期。少阴君火。外合三阳。上循经脉。

壅遏于会厌狭隘之地也。

苦酒汤

治少阴咽中伤。生疮。不能言语。声不出者主之。

半夏(洗破十四枚) 鸡子(一枚 去黄。)上二味。内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

不瘥。更作三剂。

歌曰 生夏一枚十四开。(洗破十四枚。)鸡清苦酒搅几回。刀环捧壳煎三沸。咽痛频吞绝妙蔚按。一鸡子壳之小。安能纳半夏十四枚之多。近刻以讹传讹。即张令韶、张隐庵、柯韵伯去其涎。而破为十四枚也。旧本破字模糊。翻刻落此一字。以致贻误至今。特正之。

张令韶曰。此治少****阴之气不能上济君火也。君火在上。热伤经络。故咽中伤生疮。

经曰能环转而上达。故不能语言声不出也。张隐庵有云。人之声音。藉阴中之生气而出。半夏生当夏半。感一阴之气而生。故能开发声音。破十四枚者。七为奇数。偶七而成十四。是偶中之奇。取阴中之生阳也。鸡卵属金而白象天。肺主金主天。助肺以滋水之上源也。刀为金器。

环者还也。取金声环转之义也。苦酒醋也。书曰曲直作酸。经曰少阳属肾。一以达少阳初生之气。一以金遇木击而鸣矣。火上三沸者。金遇火而三伏。三伏已过。金气复矣。枢转利。

水气升。金气清。则咽痛愈而声音出矣。

半夏散及汤

治少阴咽中痛者主之。

半夏(洗。) 桂枝 甘草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巳。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歌曰 半夏桂甘等分施。散须寸匕饮调宜。若煎少与当微冷。咽痛求枢(少阴主枢。其气逆蔚按。少阴主枢。热气不能从枢而出。逆于经脉而咽痛。为甘草汤证。寒气不能从枢而出。

即桂枝汤啜粥之义。从中以达外。俾内外之经脉通而少阴之枢机出入矣。如咽痛不能服散。

以汤少少咽之。取其轻捷。即汤亦同于散也。

白通汤

治少阴病下利者。此方主之。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 生用。)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白通加猪胆汁汤

治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而烦者。此方脉暴出者死。脉微续者生。

白通汤中加猪胆汁(一合) 人尿(五合)上如法汤成。内猪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汁。亦可用。

歌曰 葱白四茎一两姜。全枚生附白通汤。脉微下利肢兼厥。干呕心烦胆尿襄。(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男元犀按。白通汤主少阴水火不交。中虚不运者也。用生附启水脏之阳以上承于心。葱白引蔚按。白通加猪胆汁汤。张令韶之注甚妙。令韶谓脉始于足少阴肾。主于手少阴心。生于足若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心无所主胃无所生肾无所始也。白通汤三面俱到。加胆汁、人尿调和后入。生气俱在。为效倍速。苦咸合为一家。入咽之顷。苦先入心即随咸味而直交于肾。肾得心君之助则生阳之气升。又有附子在下以启之。干姜从中以接之。葱白自上以通之。

利止厥回。不烦不呕。脉可微续。危证必仗此大方也。若服此汤后脉不微续而暴出。灯光之回焰。吾亦无如之何矣。

通脉四逆汤

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此方主之。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强人四两) 附子(一枚 生用。)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

歌曰 一枚生附草姜三。招纳亡阳此指南。外热里寒面赤厥。脉微通脉法中探。(一本。

甘加减歌曰 面赤加葱茎用九。腹痛去葱真好手。葱去换芍二两加。呕者生痛去芍桔须加。桔梗一两循经走。脉若不出二两参。桔梗丢开莫掣肘。

参各家说 阳气不能营运。宜四逆汤。元阳虚甚。宜附子汤。阴盛于下格阳于上。宜白通汤岂能疾呼散阳而使返耶。故倍用干姜。而仍不减甘草者。恐散涣之余。不能当姜、附之猛。

还藉甘草以收全功也。若面赤者。虚阳上泛也。加葱白引阳气以下行。腹中痛者。脾络不和也。去葱加芍药以通脾络。呕者。胃气逆也。加生姜以宣逆气。咽痛者。少阴循经上逆也。

去芍药之苦泄。加桔梗之开提。利止脉不出者。谷气内虚。脉无所禀而生。去桔梗加人参以生脉。

四逆散

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主之。

甘草 枳实 柴胡 芍药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

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

分温再服歌曰 枳甘柴芍数相均。热厥能回察所因。白饮和匀方寸匕。阴阳顺接用斯神。

加减歌曰 咳加五味与干姜。五分(去声)平行为正路。下利之病照此加。辛温酸收两相顾。

法度。腹中痛三升。去薤纳散寸匕数。再煮一升有半成。分温两服法可悟。

张令韶曰。凡少阴病四逆。俱属阳气虚寒。然亦有阳气内郁不得外达而四逆者。又宜四逆散主之。枳实形圆臭香。胃家之宜品也。所以宣通胃络。芍药疏泄经络之血脉。甘草调中。

柴胡启达阳气而外行。阳气通而四肢温矣。若咳者。肺寒气逆也。用五味、干姜。温敛肺气。

并主下利者。温以散之。酸以收之也。悸者。心气虚也。加桂枝以保心气。小便不利者。水道不行也。加茯苓以行水。腹中痛者。里寒也。加附子以温寒。泄利下重者。阳气郁于下也。

用薤白以通阳气。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我又被宠上天了

    我又被宠上天了

    小时候的夏时绵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家隔壁居然搬来了一个特别好看的小哥哥。小哥哥的妈妈又是妈妈的好闺蜜。帝冥昊没有想到,长大后的他踏上了漫漫的追妻之路。大家好,我是作者苏幼恩第1次写小说有什么不好的,请多多指教。我写小说,我是根据你们在下面评论。继续向下写,发生什么情节的。所以大家要多多评论哦!
  • 卧龙在灵界

    卧龙在灵界

    本书以凡人修仙传一书为背景,以众多武侠人物为模型,纯粹自娱自乐,不用于商业用途,想看的同学可以一起分享~
  • 镜中月(名花倾国系列)

    镜中月(名花倾国系列)

    他是赵国最顶尖最冷血无情的杀手,只为还主人的救命之恩让手下对她施暴。主人临死前让他杀了这个妖女,本以为她会施媚功求他,却没想到她那坚硬如钢的倔强个性、清淡如云的嘲讽笑容、带着浓浓恨意的眼眸……不知几时已如烙印般打进他心里,一次次错过杀她的机会,最终死在她的毒针下。是啊,他是亲手将她再次打入地狱的人,又怎么能奢求得到她的心?
  • 童话大陆纳西亚

    童话大陆纳西亚

    一位公主,一个少年,因为一次偶遇,让他们日久生情。而在这爱情的路上,有着各种各样严峻的考验。跨世界恋情,终将迎来什么样的结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斗罗之审判

    斗罗之审判

    一位少年穿越到斗罗大陆之绝世唐门,看他如何成为审判之神,审判万界。(单女主)
  • 三眼传

    三眼传

    现代西游,斗战胜佛孙悟空和三界至尊杨戬的故事
  • 甜心太冷漠:快到碗里来

    甜心太冷漠:快到碗里来

    在经过了重生的倾月,在重生时与禁欲总裁擦出怎样的火花,傅辰楚,你放开我。倾希月激动地说傅辰楚,你够了没有。却换来暧昧的语言:"小月月,我想吃你,怎么办!
  • 灵气复苏下的大明星

    灵气复苏下的大明星

    一朝穿越,袁逸发现自己把末世重生回来的老哥身体给占了。这下好了,得知平行世界在十年后要灵气复苏,末世降临。自己就只能依靠脑子里的文才,在这文娱平淡如水的平行世界来当个大明星,赚大钱,以此应对十年后到来的灵气复苏。
  • 让你人际烦恼一扫光的社交心理学

    让你人际烦恼一扫光的社交心理学

    《让你人际烦恼一扫光的社交心理学》巧妙地将心理学和社交学融合在一起,揭示了人们心理变化的规律,对社会交往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境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提供了最具实战效用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帮助你提升社交技巧和能力,了解人们外在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开创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的人生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