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93900000012

第12章 太子位,为何悬而不决(4)

除掉孔融,不能说杀就杀,他曹操可不想背负滥杀无辜的罪名。最妥当的方式就是谋杀。其要领在于周密、严谨的部署策划。尤其是像孔融这样的名士,既要杀得服众,又要杀一儆百。于是,他让新任命的御史大夫郗虑罗列孔融的罪名,这罪名还不能是一个,要多个。接着又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上书奏告孔融的罪状,当以重罪处置。郗虑很快就搜罗到给孔融定罪的证据——孔融曾扬言“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卯金刀就是繁体的“刘”字。而且,孔融任北海相时,曾召集徒众,毁谤朝廷,拥袁绍篡位,并在最近还一直与刘备保持联系。要说这罪名够大了。可曹操认为,仅此一项罪名还达不到他预想的目的,命郗虑继续搜罗。于是,郗虑又很快收集到孔融两大罪名:一个是不尊重先哲,孔融曾和祢衡互相吹嘘,祢衡赞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则回赞祢衡是“颜回复生”。另一个是不尊孝道,闹饥荒的时候,孔融教化人道:如果为父的不好,你宁肯把东西送给别人吃,让父饿死;而母亲和儿子没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后就毫无关系了。

得,两大罪名,不忠不孝。若鼻孔流血,只是火旺,若七窍流血,你死定了。实际上,仅谋反一项罪名就足以干掉孔融了,为什么曹丞相偏偏要两项罪名呢?这就是曹操的高明之处:其一,汉朝是主张以孝道治天下的。曹操的精明和诡诈就在于,以不孝定孔融的罪,不仅杀了心头之患,而且表明自己遵循孝道,维护汉室。无论从政治角度,还是笼络人心的角度,都让自己得利占理,可谓是一箭双雕。其二,将不孝罪名放在谋反罪前面,作为“主罪”,也显示自己的大度,你孔融通敌刘备,也可以不杀你,你也可以去投奔他,我曹操爱才,决不滥杀人才。但你不孝,又加上谋反的“副罪”,那你就必须处死,属于“挥泪斩”。其三,以言论治罪,也给恃才傲物或沽名钓誉者一个警示,不许妄自尊大,不许讲怪话——讽刺、挖苦、指桑骂槐绝不是活跃政治空气,而是作乱,唯恐天下不乱。在专制的政权里,你们应该是沉默的大多数。其四,这两大罪名,足可证明孔融人品有问题,背叛了祖宗,大逆不道。肉体杀掉,还消灭你的名誉,让你遗臭万年,永世不得翻身。

由此,曹操在贴满街市的布告上写道:融违反天道,败伦乱礼,谤讪朝廷,欲规不轨,虽肆市朝,犹恨其晚。这个即令行刑的布告,充分表达出了曹操的愤怒——“犹恨其晚”,杀你杀晚了,早该杀掉你了!

孔融及全家一并诛杀。孔融时年五十五岁,比曹操大一岁许。因其罪名极重,甚至直到西晋时陈寿著《三国志》,都不敢为孔融立传,成为该史书中缺少的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但孔融的言论和品格仍然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着影响。杀孔融被视为曹操“奸白脸”的污点之一。这也可能与曹操长期在中国历史上被妖魔化了有关。

当初,孔融来到许都,投入曹操阵营,曹操对他倍加推崇任用,他对曹操也是十分仰慕。讨伐董卓之时,他就曾写六言诗赞道:“郭李分争为非,迁都长安思归。瞻望关东可哀,梦想曹公归来。”当时感召和影响了一些贤士良才归顺了曹操。曹操挟天子迁许地,他也颇为赞同,继而又写六言诗抒发胸臆:“从洛迁到许巍,曹公忧国无私。减去厨膳甘肥,群僚率从祁祁。虽得俸禄常饥,念我苦寒心悲。”曹操起初曾把孔融请到自己府上做客,让曹丕、曹植等诸子拜他为文章宗师。曹丕倒是十分欣赏孔融的文辞,这对他后来写《典论·论文》受益匪浅,且论孔文“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以至乎杂以嘲戏”。孔融虽亦擅诗赋,但多以文论为主,其内容大抵为伸张教化,宣扬仁政,荐贤举能,评论人物,多针对时政直抒己见,颇露锋芒。在艺术上,文句整饬,辞采典雅富赡,引古论今,比喻精妙,气势充沛。——就其文辞的艺术而言,则是曹植所喜欢的。但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曹植对这位名儒却敬而远之了,觉得这位老夫子只尚空谈,又自命不凡,总以为自己圣儒出身,博涉多览,智慧卓异,当世豪俊都不如他,常以安邦定国为己任,但志大才疏,华而不实。自来许都后,每逢朝会,引经据典,议论纵横,滔滔不绝,满朝公卿大夫都成了陪衬,但不识时务,所提建议往往与实际南辕北辙,甚又故作高深,爱显摆,令人玄奥得摸不着头脑。

有一次,曹操回到家中,见曹丕写的文章被孔融作了多处批改,便问曹丕道:“诗以咏志,文以载道,你看出孔文举以何为道?”

曹丕说:“忠孝礼义信,唯仁政者道矣。”

曹操狡黠地笑了笑,而后又去看曹植在做什么。

曹植正挥毫习练屈原的《九歌》。

曹操即问:“近日你为何不向文举大师求教?”

曹植直言道:“孔大师诗文除两首六言者叙董卓作乱及献帝迁许史事,为咏史一类外,其他使我索然无趣。”

曹操又问:“为何?”

曹植答:“他胜过屈子否?让他多教化哥哥好了,我与子桓各有偏好。”

不曾想到,名满天下的孔融竟被父亲罗罪诛杀。曹植心里很沉闷,很压抑,也很惶惑。从周不疑之死到孔融被诛杀,他一直都在想:这究竟为什么?他知道,孔融是效忠于汉朝天子的,其狂傲骄纵,口无遮拦的奇谈怪论,成为总揽朝政的父王推行自己政治目的的最大障碍之一,最终招来杀身之祸。显然,正因为孔融越来越看出了父王的“所图”,就越来越肆无忌惮地与之唱反调。

说来也是,你孔融在曹丞相手下当差,如此目中无人,且蜚语灼耳,岂不是自讨苦果子吃吗?

譬如,曹操颁布一项禁酒令,说酗酒会亡国,必须严禁。是因当时是饥年,却又不得不用兵,禁酒的目的是让大家不喝酒,将粮食用来补充兵用。可孔融不干了,跳出来高谈阔论,说自古以来,亡国的还有女人,怎么不把女人一起禁了?曹操无言以对。接下来便引出他讽刺曹丕纳袁熙妻甄氏为妾,比喻成“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以为孔融学识渊博,便问“出何经典”,孔融则捉弄似的说:“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气得曹操头风病发作。还有曹操要杀杨彪,因为杨彪是袁术的亲戚,孔融当着众臣拿自己的官职来威胁:“明日便当褰衣而去,不复朝矣!”曹操只好免杀杨彪,杨彪称患腿疾十余载不出,荒老家中。然而,这些似乎并不能够成为曹操将他杀掉的理由,而只能作为曹操杀他的动机。而事实上曹操也“然以融名垂天下,外相容忍”,这就更加剧了这位孔子二十世孙的自我膨胀,更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大事小事,处处作对。而这也就罢了,但在军国要事上,他也与曹操作对,比如官渡之战、北征乌桓,郭嘉、荀彧、荀攸力主出师,而孔融却拉一些士臣发表悲观言论,这对曹操集团造成多么大的打击,也使曹操对他的妒恨愈加酷烈。实际上,孔融追随献帝,是希望世家大族的袁绍获胜,以便恢复世家大族和名士的统治地位。而宦家出身的曹操,是他这位名士所不耻的,这也是孔融敢与曹操处处作对的原因之一。而曹操居然能让这样一个人留在自己身边这么多年,虽然有出于其地位、名望的顾虑,也不得不佩服曹操的忍耐力和感叹孔融的愚蠢。

曹丕、曹植对孔融的评判倒是也有一致的认知:孔融的确没有什么内政军事才能,更不要说有什么谋略了,他既是个书生气十足的文儒,又是个老气横秋、浮华交会的俗夫,不会做官,又总想当官;不会察言观色,更不会韬光养晦;倘若他只是“脾气耿直”,曹操还不至将他杀掉。糟糕就糟糕在他并没有超凡脱俗,其性格如同绝大部分的名士一样,骄傲狂妄,自以为是,目空一切。但他只是发表言论,也没有做什么值得杀头的大罪。曹操杀了他,后来曹丕却下令千金征募他的文章,如果孔融真是欲规不轨,那曹丕也不敢这样做。为什么历史上有一种声音流传至今:孔融之死,亦属自为,与其替他喊冤,不如从他的性格中找出他的悲剧发生的根源。“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他的《临终诗》倒是最后抒发了他内心的悲观与绝望。

孔融死后,曹操在邺下文人圈里进行了一番大讨论。这些文人大都识相,个个口诛笔伐,认为孔融当杀无赦。曹操明白,这只是舆论的需要,作些表面文章。但他最关注的是儿子们的态度。一次,他私下探问曹丕、曹植:融之罪当诛还是当免?曹丕说:其罪当罚,若不置死,可用其之长仿司马迁撰史著文论。曹植说:杀之可惜,不杀可恨,若他不死恐比死前更甚,量他才疏,束之高阁,岂能与史太公相提并论呢?曹操最后道出真意:汝等所说似乎都有些道理,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矣,诛他意为汝等解虑也!

曹丕、曹植听了,顿然所悟。

孔融被诛杀后,静若观火、韬光养晦的司马懿走进了曹氏父子的视野。他被曹操辟为文掾,协曹丕、曹植诸子演修文论策略。司马懿所言所行颇受曹丕青睐,而曹植对司马懿却显得冷淡,不以为然。他觉得这个人表面谦卑和善,内里城府很深,精于谋算。然而,司马懿似乎算准了什么,经常与曹丕游处。同时他也明白,自己正处在为曹操效命的“试用期”,一定要三思而行,谨慎小心,切莫乱了方寸。

《三国志》裴注记:司马懿(179—251),字仲达,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受曹操征召,为其效命。曹操逐渐察觉他有雄心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心里很是忌讳。所谓“狼顾”,是说狼头能环顾前后,进可攻,退可反噬。曹操对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之人,必会干预曹家族事。但曹丕与司马懿一见如故,非常依赖,总是回护他而得以无事。司马懿确也勤于职守,夜以忘寝,遂使曹操安心,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主簿等职。后佐助曹丕,“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与陈群、吴质、朱铄并称“四友”。这是后话。

建安十三年(208)秋,曹家父子兴兵南下,攻伐荆州。曹操这次出征把云集邺下的诸多文人名士也都带上,随军而行,旨在让他们“见见世面”,亲睹战场厮杀多么残酷无情,曹家父子打江山是多么不易。

出乎意料,曹军几乎兵不血刃就取得了荆州。

原来,得知曹操进攻荆州的消息,荆州牧刘表突然病卒,小儿子刘琮即位。说起刘表家事,与袁绍颇为相似。刘表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琦,次子刘琮。最初刘表颇宠爱刘琦,后来刘琮娶刘表后妻蔡氏的侄女,蔡氏及其娘家人都偏袒刘琮,在刘表面前尽说刘琦的坏话,以致刘表对刘琦不再看好,命他出任江夏太守。刘表死后,蔡氏的弟弟蔡瑁和刘表的外甥张允合在一起,拥护刘琮。刘琮自知不是曹操的对手,听从蒯越、傅巽等人建议,投降曹操。

不战而得荆州,曹操好不惊喜,收编降军七八万余,得水军大小船舰一千多艘。曹操还论功封赏,任刘琮为青州刺史,蒯越等谋将皆被封侯。而另一大收获是,名望甚高的邯郸淳、大名鼎鼎的才子王粲,以及音乐大师杜夔、书法家梁鹄等一并为曹操所纳。

王粲被辟为丞相掾属,赐爵关内侯,时三十二岁。至此,被称誉为“建安七子”的才俊们,皆汇聚荆州。自孔融死后,便由此以王粲居其首,其余依次为刘桢、徐干、陈琳、阮瑀、应玚。

王粲,字仲宣,出身名门世族,其曾祖父、祖父都曾位至三公,其父也曾为大将军何进长史。王粲十四岁时,遭遇董卓之乱,由洛阳徙居长安。著名学者蔡邕当时在朝中任职,虽时局极端混乱,但门前仍经常车马拥塞,家中宾客满座。一次,王粲前去拜访蔡邕,蔡邕匆忙起身,倒趿着鞋子出迎。众人见他年龄不大,身材矮小,却受到蔡邕如此礼遇,无不感到惊奇。蔡邕指着王粲对大家说:“这是王公的孙子,极有才识,虽年少亦学富五车,我是不如他的。”可见当年王粲已脱颖而出。不久,董卓余党李催、郭汜作乱长安,王粲避乱荆州,投奔刘表。不料想,刘表虽外貌儒雅而内心多忌,且对王粲丑陋的容貌、瘦弱的身材和不拘小节的言谈举止看不上眼,王粲一住十五年未能得到重用,心情常常抑郁寡欢。刘表死后,王粲规劝刘琮“卷甲倒戈,应天顺命,以归曹公,曹公必重德将军”。曹操十分看中王粲,他不仅文章写得好,往往提笔即成,而且见识广博,常能有问必答。曹操游观出入,常将王粲带在身边。

刘桢,字公干,博学多才,八九岁时,即诵背《论语》及诗赋数万言。投归曹操后,被命为丞相掾属。

徐干,字伟长,卓识多闻,下笔成章,性情恬淡,对为官作宦不感兴趣,投归曹操后,被命为司空军谋祭酒,后转为五官将文学。

陈琳,字孔璋,初为何进主簿,何进被杀后北依袁绍,他那篇《为袁绍檄豫州》便是代袁绍捉刀,把曹操及其祖宗十八代痛骂一通:“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 狡锋协,好乱乐祸……”曹操看到这句子犹如万箭穿心,脑袋亦如钢针在戳,使他的头风病大发作。曹操击败袁绍后,陈琳归降曹操,任其发落。曹操喝问他道:“你为袁本初作文章,倒也罢,但只可向我一人发难,再多的罪恶也是我曹操一人所为,何至于上及我的父母?”陈琳说:“当时意在营造舆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大笑,这一笑便泯去所有旧怨,当即任命陈琳为司空军谋祭酒。

同类推荐
  • 大明名相杨士奇

    大明名相杨士奇

    在明朝历史上曾有“朝士半江西”之说。据《明英宗实录》卷二六八载,明代状元、内阁首辅泰和人陈循不无自豪地对英宗说过:“江西及浙江、褔建等处,自昔四民之中,其为士者有人,而臣江西颇多,江西诸府,而臣吉安府又犹盛。”作为吉安府重要组成部分的泰和县,也是人才济济,文风鼎盛,历史上孕育出了众多人物,杨士奇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8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8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卡洛斯全传

    卡洛斯全传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一位墨西哥的黎巴嫩移民后裔。人称墨西哥电信巨头的他,毕业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第一份工作是数学老师。截止到2010年,他名下各类企业的总市值达一千多亿美元,将近墨西哥股市总市值的一半,而他的财富总额相当于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的8%。他名下的企业几乎涉及墨西哥工商业各个领域,这使他成了所有墨西哥人都难以离开的无冕之王。
  • 绝代风华

    绝代风华

    2013年度,最为女性读者热衷的精品读物!收录民国最全最完备知识女性生平事迹的畅销力作!揭开民国时期那些神秘莫测的女性们面纱下的真实容颜。讲述民国时期具有影响的知识女性,讲述其事迹、著述及影响。从萧红到林徽因,从关露到张爱玲…….阐述光鲜表面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女性故事。
  •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从牛顿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取得的伟大科学成就,再现了牛顿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科学巨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对理想坚持不懈、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热门推荐
  • 授天一柄

    授天一柄

    我恨这天,硫磺飞火纵世人以为傀儡;我恨这地,藏污纳垢凝精血而成妖魔;杀手无涯饮弹毙命,地府的孟婆汤未洗尽前世的记忆便转世西牛贺州云梦郡,从此处踏上仙侠路,却看到漫天神佛虚伪的神圣之下皆为悉心竭力吸食天地灵韵的妖魔;无涯修炼云梦仙术,渡劫飞升却看到诸天已死,站在虚空黑暗中,只能看着世界腐朽,魔渡众生;既已如此,好吧——乱我心者,杀!惑我智者者,杀!觊觎我金身者,杀!阻我路之漫天神魔,杀杀杀!即使手中只剩下三尺寒铁,我也要授天一柄,挥苍穹以破混沌。
  • 无限浪途

    无限浪途

    我曾在加勒比海叫戴维·琼斯船长,也曾被伽椰子追杀;我得到过魔戒,也迷失其中;我拿了赤瞳的妖刀村雨,也被艾斯德斯千里冰封;美丽的天使为我收起了翅膀,我也为之拔剑对向了恶魔;我在无尽的世界中探寻生命的真谛,至今没有挣脱其中。世间一切万物皆可努力,唯独相爱全凭运气;从来做弱者,却多不得好活,做强者,也多不得好死。我始终记得,光明,脱胎于最深处的黑暗之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他心里的小鹿在动

    他心里的小鹿在动

    【双向暗恋】【甜虐】品学兼优清冷女学霸×不学无术桀骜男学渣“别逃课、别违纪。”鹿冉声音清冷。少年面无表情,神色桀骜冷淡,抬头看向戴着袖章的少女,声音冷冽:“你丫的管不着。”后来的某一天,鹿冉笨拙地翻墙,少年将她拽了下来。鹿冉说:“你管不着。”许迟神色晦暗,声音坚定:“姓鹿的,我告诉你,我管定了。”当两个不想干的人被命运推在一起,是新鲜的伤口还是疼痛的救赎?
  • 念念不忘,落字成殇

    念念不忘,落字成殇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我爱你,曾一不小心成为执念。
  • 龙骑士2:东方阴谋

    龙骑士2:东方阴谋

    《龙骑士2:东方阴谋》就是一部可以让我们成为英雄的作品。作者天马行空地构筑了一个人与龙共生的奇幻世界,这里有宏大的战争场景、惊险的故事情节、离奇的人物命运,我们必须插上想象的翅膀,唤醒沉睡已久的好奇心来遨游这个神秘莫测的奇异世界。
  • 亿万婚约:前妻已改嫁

    亿万婚约:前妻已改嫁

    一场阴谋,她成了害他初恋成植物人的罪人。一份遗嘱,她成了他有名无实的妻子。婚后四年,他对她恨之入骨。她独守空房,冷漠应对他的各种折磨。五年婚约结束,她以为可以全身而退时,他却给了她一段蚀骨宠爱。民政局离婚,她泪如雨下。多年后,她成了财阀大亨的遗孀,坐拥亿万资产,华丽归来。
  • 电影位面冒险王

    电影位面冒险王

    一次意外车祸,让李幼麟能够自由穿梭于电影世界中,并且能获取电影世界的人物能力和物品。我在《叶问》中拜叶问为师。在《复仇者联盟》中和钢铁侠联手迎战灭霸。在《西游降魔篇》中对决满天神佛。无数个经典的电影世界中,都有我的影子!
  • 培养小学生情操的100个感人故事

    培养小学生情操的100个感人故事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小时候的性格养成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小时候的性格养成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如果说人生是一次壮丽的海上航程,那么小学时代则是这段船程的起锚阶段,面对着不可捉摸而又神秘的未来,他们充满了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人生的起锚阶段,无论前面是布满暗礁的危险之地,还是风平浪静的辽阔海面,人生的第一步是我们踏上未来航程的最重要阶段,只有平安地度过这一时期,才能进入浩瀚的大洋去远航。
  • 紫云巅:倩影迷情

    紫云巅:倩影迷情

    家族之间勾心斗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两个家族都非常的强大。暗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暗算你的人是你最信任的人。穿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穿越之后变得手无缚鸡之力任人宰割。为了重振衰败的家族,苏倩依在古代的寻宝历程可谓是受尽了折磨吃尽了苦头。好在一切都不算太糟,谁叫无论走到哪里,她都有用不完的好运气呢?也许不只是运气这么简单?那些个倾慕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