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02500000011

第11章 一个作家的社区生活(2)

相反,这幢楼里的声音往往模糊,暧昧,黏黏糊糊,若有若无,让人摸不清声源。一阵风呼地刮过,什么地方有几声钝重的关门声。我总是弄不明白这些声音来自楼上还是楼下,东面还是西面。一段时间,竟日都可以听到一个老头的呻吟,忽高忽低,时而振振有词,时而唉声叹气。我断定这个老头就在阳台下的某个地方。可是,一层一层地找下来,声音竟然渐渐远去,消失得无影无踪。

更深人静。但是,另一些声音开始放肆地从地底下爬出来,如同月光下横行在沙滩上的螃蟹。虫鸣蚊吟,鼾声梦呓,挂在墙壁上的几百台空调机一起发出雄壮的低吼,哪一个地方一辆轿车发动之后轻盈地滑走,一只狗呜咽似的吠了几声,一个老头几声饱经沧桑的咳嗽,如此等等。午夜时分,我多次被一些喧闹吵醒。仿佛有一些人刚刚从娱乐场所散出来,意犹未尽地坐在小河边说笑,声音清亮生脆。奇怪的是,附近并没有这种场所。有一个半夜我忍不住扒开卧室的窗帘向外张望,河边空无一人。

另一个下半夜,我突然听到厕所的墙壁后面传来哗哗的流水声。我相信那墙壁后面可能埋藏了一条下水管道,但水声之大如同流过一条河。我惊慌地盯住那一面墙,一会儿担心澎湃的洪流破壁而出,一会儿又在想,是不是某些幽灵被砌在墙壁里——现在正是它们集体沐浴的时刻?

入住没有多久,我就注意到这个女人。三十多岁的模样,头发染成暗红色,走起路来肥胖的屁股一扭一扭;因为腋下的肉太多,短短的胳膊如同两截硬邦邦的木棒晃动在身躯的两旁。她几乎任何时候都活动在社区的庭院,什么热闹都要凑上去插一嘴,像是跟谁都认识。实在没有什么事情,她就会提一个篮子坐在庭院的石凳上择菜。我在心里暗暗地将她称为“社区西施”。“社区西施”的家景不错。丈夫是跑长途汽车的司机,同时还有几套房子出租,她当然可以心安理得地赋闲在家。“社区西施”常常扯着自己的衣襟和别人探讨衣服的价格。因为不出门,社区的庭院成了她显摆新装的主要场所。她的声音出奇地大,炫耀之中仿佛要把谁比下去似的。

打情骂俏是“社区西施”的日常功课。一个秃顶的男人跟在“社区西施”背后,故作惊诧地喊起来:哇,身材真好!“社区西施”笑骂:滚远些,秃头了还这么风流!秃顶男人涎着脸说:秃头才危险,秃头有魅力呵,想不想试一试?你的那位不在家吧?“社区西施”转身举手作势要打,秃顶男人连忙躲开了。

我漫步穿过庭院,丝毫没有和“社区西施”搭腔的欲望。

为什么?我突然想问自己。

另一些女人在这个社区进进出出,许多男人装聋作哑,仿佛从来没有留意过她们,特别是在他们的太太鄙夷地撇了撇嘴的时候。怎么可能呢?

不知“流莺”这个称号源于何处,总之,这已经成了众所周知的指代。许多从事皮肉生涯的妙龄女郎在这个社区租了一套小公寓,也许是因为附近有许多家星级宾馆。社区里的“流莺”往往一口外地口音,相貌俊俏。夏天的穿着十分暴露,但服装的品味并不低。她们的年龄似乎都很小,二十上下,皮肤光洁,气质清纯,偶尔还有些“酷”——例如戴一副款式奇特的墨镜,或者蹬一双柔软的皮靴。“流莺”握着一部手机袅袅婷婷地从庭院穿过,不和任何人招呼,一副目不斜视的架势。她们肯定知道背后的指指点点,矜持是保卫尊严的一副脆弱的甲胄。

当然,这种矜持可以瞬间疾速地卸下。那天上午,一个女郎穿一套白绸睡衣倚在门边的玻璃窗上等人。我请她让一让路。女郎转身顾盼,秋水流波,柳眉粉面之间流露出训练有素的职业妩媚。的确,她们的矜持和风情是张牙舞爪的“社区西施”所无法模仿的。

“流莺”白天不出门,活动高峰是晚上的八点至十点。这一段时间,社区门口的水泥桥上常常泊了一些出租车等生意。一个出租车司机曾经说过一个情节:某天晚上,他从宾馆载了一个“流莺”回家。经过十字路口的时候,她竟然借着微弱的灯光阅读英语课本。她毫不忌讳地告诉司机,自己是外文系的大学生。明天要考试了,得抓紧复习功课。她们往往孤身一人,所有的社会关系都已被谎言剪断。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利用姿色、身体和性器官供养自己,她们似乎活得理直气壮。我打趣地问司机,有没有动了邪念?司机摇了摇头:问过价格,这种“流莺”不是他所能享受的。停了停,司机又百感交集地说:真是乱了。

社区里穿制服的保安知晓“流莺”的一切秘密。他们清楚每一个“流莺”半夜几时返回,有没有带人回来过夜。这些面孔黧黑、身躯茁壮的小伙子每个月收入不足一千,晚上几个人挤在单身宿舍里,性是一个迫切又遥不可及的主题。“流莺”们在眼前晃来晃去,撩得心痒难熬。姣好的面容并没有让他们产生崇敬或者仰慕,如同电视屏幕上那些花枝招展的歌星;眼前是一些唾手可得的身体,只要口袋里有钱。然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们才深深地意识到自己没有钱。

这幢楼房设有两部电梯。独自站地幽暗的门厅等待电梯,监测两个跳动变幻的红色数字如同监测高楼的心率。电梯的抵达就是拉开一个小型舞台的大幕。可以看到什么故事呢?几张木然的脸,还是一个美貌的邻居?一对亲密的夫妇,还是那几个叽叽喳喳的小学生?有时,电梯待在下面的某一个楼层久久不动,犹如一团噎住的食物。满腔怒火地从楼梯冲下去的时候发誓要痛骂一顿,看到两个情侣还在依依不舍地吻别只好蹑手蹑脚地走开。

电梯是一个人来人往的公共空间,这个狭小的方寸之地常常弥漫了一种无言的紧张。我有时很想写一本电梯社会学的小册子。一个打着鲜艳领带的绅士昂然而入,几个浑身汗酸味的装修民工就该往角落里退一步。如果有一身横肉、架一副墨镜的壮汉往电梯里一蹾,其他人将迅速地构思出某些危险的情节。一个英俊的男子与一个穿着吊带裙的女人单独相对的时候,某种微妙的较量开始了:是男人的贪婪目光灼痛了女人的肌肤,还是女人的浓烈香水呛得男人喘不过气来?许多时候,相遇在电梯里的人们完全将提防和戒意摆在脸上。我多次遇到这种情况:一个和我同时踏入电梯的人不愿意暴露他住在哪一层。他宁愿等我离开电梯之后再按某个楼层的按钮。多数人不习惯在电梯里从事闪电外交,短短的数十秒无法完成必要的交流程序。因此,默然相对是电梯内部的主要情节。这幢楼房的装修工程还没有完全结束,一部电梯内部的木板包装还未拆除。为了避免沉默的尴尬,我常常转脸阅读写在木板上的种种小广告:送牛奶的,干洗西装的,磨地板的,卖家具的,每一则广告下方都附有电话号码。

一些感觉良好的人目空一切。他们在手机里兴高采烈地谈论一个私人的话题,进入电梯时嗓门丝毫不减。他们的不屑神情总是让周围的人感到自卑。电梯又不是上司的办公室,有什么必要无声无息地缩成一团?

对于另一些人说来,电梯似乎是一个活动的迷宫。我最为经常遇到的是一个老婆婆。电梯的门一开,她不是从某一个楼道冲进电梯,就是从电梯里冲到某一个楼道上,然后满脸疑惑地问第一个遇到的人:现在电梯是往上还是往下?

垃圾是巨大城市的排泄物。

每一天都有无数人清理抛在城市角落里的垃圾桶,一辆辆大卡车将垃圾运到郊外填埋或者焚烧。拾垃圾的人已经成为一个固定的文学意象,他们悄无声息地走动在城市暗角的阴影里。可以断定,我的如下想象肯定来自某些文学作品:大卡车轰隆隆地支起了车斗,塑料袋、饮料罐子、废旧的报纸杂志、破电视机、烂衣服、打碎的盘子和缺角的瓷砖滚滚泻下。一大批等待已久的拾垃圾大军蜂拥而上,他们手里的铁耙子开始了急促的搜索。

另一些拾垃圾的人是散兵游勇。他们单枪匹马地游荡在街道、社区,详细地侦察围墙的夹角、楼梯底下和公共楼道的边缘。很久以后我才知道,电梯里经常遇到的那个老婆婆即是一个社区内部的拾垃圾者。

我不清楚老婆婆住在哪一层。她佝偻着身子,花白头发,暗灰色的绸布衫里面似乎只有一副支棱的骨架。多数时间老婆婆都在各个楼道闲逛,仔细翻检拐角处的蓝色塑料垃圾桶。大楼里的人们匆匆地出入,眼角的余光里不断有个灰色的影子晃来晃去。那一天我清理出一大捆硬纸皮堆在房门口打算卖给废品收购站,转眼之间全都不见了。半小时后又在楼道上遇到老婆婆,她见了我远远地转身就走。显而易见,硬纸皮是她卷走了。

老婆婆的房子里一定堆满了垃圾。饭厅,厨房,桌子底下,床前,一摞一摞的废纸和饮料罐子塞满了所有的空间,酸腐的味道四下弥漫。她生活在垃圾之间就像一只蚕生活在层层叠叠的桑叶之间。每一天老婆婆都必须磕磕绊绊好一阵子才能从床前摸到门口。我曾经意外地发现,老婆婆有一个读中学的孙子——一个浓眉大眼的小伙子步履轻盈地跨出电梯叫她奶奶。一时之间我有些不适应:小伙子身上的红色T恤、带有耳机的小录音机和名牌球鞋怎么能接受老婆婆的那一双裂得像树皮的巴掌?

不久前又一次见到老婆婆从庭院里经过,突然觉得她的腰似乎又弯了许多。背部隆起来,脑袋向前俯冲,走一步拖一步,干枯的身躯摇摇晃晃,仿佛一阵风就能啪地折断。

社区的庭院里来了一队迎新的人群,门口的保安甚至破例地允许两辆锃亮的小轿车尾随而入。一个穿西装、打领带、胸口别一枝花的年轻人显然是新郎,几个跟在后面的人手里捧着首饰盒之类的嫁妆。人群之中一个女人高声喊:新娘漂亮呀!众人齐声应和:好呀!女人又高声喊:姑爷英俊呀!众人又齐声应和:好呀!楼道里响起一阵鞭炮,人群在蓝色的硝烟之中鱼贯而入。

我第一次见到这种奇特的仪式。成功的爱情事件意味了百年好合,人丁兴旺,值得人们直起嗓门大声叫好。这时肯定没有人想到,失败的爱情又有什么后果?

那一天午睡的梦境是被持续不断的警笛强行搅散的。我在床上睡眼惺忪地叹了口气:警车又来啦?当时我丝毫没有想到,另一桩死亡事件又一次突如其来地袭击了这个社区。

我是在下午出门的时候才知道出事了。又有一个人从临近大门的那一幢楼上跳下来。大楼周围再度用黄带子圈出隔离带,几个黑制服的警察还在那里忙碌。一堵人墙静默地立在黄带子外面,只有一个人悄声地指着二楼过道的一扇窗口说,那里还挂着死者的一只凉鞋。

据说这是一个殉情者。一个小伙子苦苦追求这幢楼里的一个姑娘,不知是第几次到这一幢楼里敲门?这个表情忧郁的小伙子肯定向姑娘表述过这种观点:如果无法和她的笑靥朝夕相伴,生活就没有任何意义。现在已经无从猜测,这个观点来自即兴的冲动,还是斩钉截铁的誓言?另一个无从猜测的事实是,小伙子得到的是婉言谢绝、恶语讥刺还是一扇坚固而冰冷的门板?总之,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他像一只绝望的大鸟从楼上一头栽下来,磕坏了矗立的广告牌之后摔入了路边的草坪。

奇怪的是,现场根本没有发现小伙子所追求的姑娘。抬头望去,楼上的每一扇窗口都一模一样,人们甚至不清楚小伙子是从哪一层楼跳下来的。每一个楼层都住了许多花容月貌的单身姑娘,谁又有权力逼迫她们出面认领一具血淋淋的尸体?

赶来收尸的是小伙子的父母。据说他们在家里接到一个电话,一个带哭腔的女声断断续续地说,他们的儿子跳楼了。电话很快掐断,小伙子父母家的电话没有显示号码的功能。估计这是一部手机,查到了号码也没有意义。只要换一张卡,一切恩怨情仇都将彻底地删除。

最终警察有没有找到答案?不得而知。

人心浮动。

两个蹊跷的死亡事件令人不安。空气之中不时飘过诡异的气息。一些住户挑头组织一场祈禳。祈禳是启动一个神秘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可以上天入地,和鬼神对话。只有寺庙里的僧人通晓这种语言。他们将祈祷鬼魂安息,不要再惊扰防盗门背后一张张无辜的脸。募捐的广告公然贴在广告栏上,社区物业管理装作没有看见。灵魂的事情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权限。

星期日上午的祈禳持续了两三个小时。僧人们头顶金冠,身披红色袈裟,在木鱼声里集体诵经。多数人丝毫听不懂僧人吟诵什么,但是,舒缓的长调隐藏了安抚人心的力量。

社区里居住了几个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他们可能是某个大学的外籍教师。这些高鼻子们常常撩开长腿走得大步流星,或者摇摇晃晃地骑一辆自行车,另一只手提了一兜的青菜。他们也在僧人周围看了一会儿热闹,然后耸耸肩走开。高鼻子拥有自己的上帝,教堂里的神父说的是另一种语言。

祈禳活动的结束是在晚上。我在阳台上看到,一个巨大的纸糊灯笼置于社区门口的水泥桥上,一阵焰火突如其来地升起,刺眼的亮光短暂地投射在幽暗的河水上。盛妆的仪式完成之后,人们就匆匆散去。没有人知道孤苦的游魂是不是在寂静的半夜光临过现场,享用祭品。

日出日落,水流花谢,日子一天又一天。

附记:近日,社区附近再度拆迁。工程队在一片民房内部发现了一堵古墙。考古专家迅速做出鉴定,这一段古墙修建于唐末,估计是闽王王审知筑的城墙。如此看来,社区前面的小河的确是当年的护城河了。于是,我站到阳台上的时候多出了一些想象——想象当年的古人怎样在城墙上听鼓角连营,看夕阳西坠?

同类推荐
  • 现代性:批判的批判

    现代性:批判的批判

    本书对十余年来活跃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的现代性批评话语提出了一系列的质疑,并且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中国学术发展的背景与方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反思和追问,并提出了重新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框架。
  • 梦想成就未来

    梦想成就未来

    本书以短论、札记、随笔、书信等形式记录了作者郭凡从事创新事业几年来的情愫与哲思,阐释了他对数贸产业前世今生的感悟与读解,蕴藏着他生命流程中的喜悦与哀愁。
  • 穿越绝地:罗布泊腹地神秘探险之旅

    穿越绝地:罗布泊腹地神秘探险之旅

    罗布泊腹地是一个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地方,它曾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而闻名于世,同时又以它作为一块尚未被人类摸清的地方而令众多的探险家为它而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本书的作者以其亲身的经历用纪实的手法向读者详细地介绍罗布泊探险的全过程,书中还附有大量的采风照片,再现了罗布泊那神秘撩人的面貌。
  • 我的快递王子

    我的快递王子

    毕业季到了,同学们纷纷北漂南下,而颇受校花关注的刘德志却选择了“日子还在继续,每天送着快递”的生活,加入了万邦快递。他与房东的养女含月、马小婵演绎了一幕幕啼笑皆非的故事。任务描写活泼生动,故事条理性强,值得一读。
  •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以诗为食粮果腹,以诗为空气呼吸,以诗下酒,以诗会友,以诗传情,最后以诗殒命,以诗殉葬。作者以文字传递一种温柔的、唯美的、无际涯的细微知觉。深信:每个人内心的曲折宛转,如若不断,终会触及那些遥远的相同的灵魂深处。
热门推荐
  • 震撼心灵的感悟

    震撼心灵的感悟

    本书收集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感人小故事,故事折射出生动睿智的生活哲理,全书分四辑,包括“真爱勿需海誓山盟”、“美好的家庭是幸福的港湾”、“伸出友爱之手,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跟陌生人握手,洗涤一下你的心灵”。
  • 那一季的海哭了

    那一季的海哭了

    陶特暗恋着同桌许惜川,在座位调换之后,安然成为了许惜川的同桌,他俩的绯闻也油然而生。陶特终于主动追求许惜川,她的勇气让她收获了许惜川的爱情。然而让陶特意想不到的是,安然竟是她的亲妹妹,原来十五年前陶家为了要一个儿子所以将安然送了出去。在惊愕中,陶特与许惜川的早恋也遭到了家长的严厉批评,学校察觉之后也对他们进行了警告教育,两人以分手告终,可是许惜川却与安然走到了一起。之后方仲出现,陶特接受了方仲的爱情游戏提议,他们相约不带真情去谈一场恋爱,可方仲渐渐打破了约定,陶特却依旧无法忘记许惜川。陶特和许惜川究竟能否再破镜重圆,他们有着怎样的误会,而方仲是否又能从爱情游戏里全身而退,安然能否改变被遗弃的人生?
  • 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

    本书是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名著,虽然是一部学术性著作,但语言生动流畅,分析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因此,《乌合之众》一经问世,已被译成十几种语言。本书颠覆了人们通常对群体的认识,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让人先是惊异,后是佩服。作者层层分析,逐步推进,明确指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总而言之,《乌合之众》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中颇具影响力的著作,深刻思考群体行为并意欲有所作为的人们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 精兵1

    精兵1

    中国梦★精兵魂鏖战沙场的巅峰时刻血浓于水的兄弟情义一段不得不讲的军中往事……作者QQ:378945019
  • 愿惜

    愿惜

    单纯的青春,美好的校园生活看似如此单调,却因一人出现变得……
  • 千亿娇妻超甜腻

    千亿娇妻超甜腻

    上官铭——跺一跺脚整个c市都要抖三抖的男人。路小雪爱慕的男人。一纸契约,路小雪被父亲亲手送给了上官铭。尽管只是一场交易,最初的她却是窃喜的。然而,她怀着爱慕之心接近,上官铭却无情地羞辱于她,将她的尊严碾得粉碎,残忍得让人绝望。“你休想摆脱我,我要折磨你至死!”八年相识,七年厌恶,两年契约,路小雪终于明白,她永远也敌不过那个在七年前已经死去的女人……“我赌,漫漫余生,总有一个瞬间他会心悦我。”“现在,我赌输了。”
  • 夜少暗恋我许久

    夜少暗恋我许久

    “老婆,我又饿了!”“你给我滚,有多远滚多远的那种…不,我要离婚,马上离的那种!”白筱痛诉她被父母设计,离婚是她的人生目标!她打架,他助威。她放火,他帮忙提汽油…众人艳羡+感概:“有夫如此,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莫非…”白筱一把心酸泪:“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 永远的黑骑士

    永远的黑骑士

    林航,一个不怎么正常的高中生。黑骑士,一个不怎么正常的伴生神魂。当一个智商足足有二百五的天才高中生遇上了一个失去记忆的伴生神魂,这两者能否擦出火花,成为一个所向披靡的组合,在未来的神战中取得胜利?ps:一本比较正经的校园休闲文。
  • 萌宝1加1

    萌宝1加1

    【正文完结,番外进行中】传闻,S市权势滔天的权大boss一夜之间奉子成婚,喜当爹。传闻,权先生的妻子是一个麻雀变凤凰的故事中的幸运儿。掩盖于传闻之下,他们的日常是这样子的:“我要翻身做主人!”“做梦!”新婚夜,她醉熏熏的宣告主权,回应她的是饿虎扑食。“签字吧!我们离婚!”看着离婚协议书他讥讽一笑,抬手撕得粉碎,将她逼至墙角,“流影,你凭什么提出离婚?”“她回来了!”“怎么?你想用一纸离婚协议就将我让出去吗?做梦!”某天,女人愁眉苦脸的叹气,“哎,老公,人家说你是后爹哎!”权大BOSS怒极的吼道,“我特么是亲爹!谁再敢乱嚼舌根,我劈了他!”
  • 全世界都说是我错

    全世界都说是我错

    慕雅是专业表演院校毕业的,在光鲜亮丽的娱乐圈实在算不上突出。可是,一朝扬眉,突然的爆红让她坐上了人生的过山车,冲上顶点,又直坠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