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02500000033

第33章 书籍的天地(2)

因为这样,我不太愿意将我仔细读过的书籍借给他人——这就像不愿意随便在陌生人面前敞开自己一样。

阅读的确是十分个人化的一种活动。我甚至不太愿意回答他人的提问:最近读些什么书?如果我正在阅读的书目没有得到提问者的响应,我会暗暗地高兴。一个人有理由为自己独特的阅读趣味而自豪。

由于礼尚往来,也由于读书人之间的习俗,我同样得将自己刚刚出版的著作赠送他人。这时,我的心中经常掠过一些不安。我不愿意这样的赠送成为一种无形的阅读干涉——这会不会强制他人阅读我的著作?

我站立在时间之轴的某一点上。历史上已经存有许许多多的书籍,未来还将出现许许多多的书籍。我在这两批书籍之间左顾右盼,就像寓言之中那一只面对着两堆稻草而不知所措的驴子。

有时候,我把远古想象得十分辉煌。那一部伟大的典范之作就在那个时候诞生。世界因为这本书而获得了基本的秩序。现今的所有书籍不过是这部典范之作的阐发、解释、复制、回响。尽管许多作家并没有读过这部典范之作,但他们都曲折辗转地从中得到启示,接受训诫。否则,我就难以解释,为什么现在的作家能够信心十足地写出那么多的著作——他们的依据在哪里?

有时候,我又把未来想象得十分壮丽。当下的世界尚未就绪;人们难以满足的是,那一本终极性的典范之作仍然缺席。许多人已经将眼光投向了不远的未来,积极地断言这部典范之作将在何时何地冉冉地浮现。所以,现今的每一个作家都在孜孜不倦地写作,他们梦想着这一部典范之作经由自己手中创造出来。这构成了一个时代最为宏大的写作动机。

我不知道哪一种想象更为合理一些。我站在时间之轴的某一点上,我的阅读面对哪一个方向——过去,抑或未来?

一个经常读书的人生了重病,住院治疗。病愈出院之后,他对旁人说:饱读诗书,百无一用。一本书无论如何也挡不住疼痛和发烧。我总算明白了,面对坚硬的现实,书籍是一种自欺欺人的东西。

另一个并不经常读书的人生了重病,住院治疗。病愈出院之后,他对旁人说:幸亏有了那几本书,否则,我真不知道该怎样熬过病床上的时光。我总算明白了,面对坚硬的现实,书籍是一种抚慰人心的东西。

我不想判断哪一种经验更为正确,我只是记起了德里达的一则轶事。

德里达是法国最为著名的现代哲学家之一,解构主义的鼻祖。德里达的一系列著作强调符号之间的差异关系,否认符号本身具有确定的意义。因此,许多解构主义式的解读常常抹消了一个文本的固有含义;解构主义看来,文本的固有含义时时都在自我消解,文本不过是符号本身的自由嬉戏。解构主义的兴起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事变,人们声称解构主义动摇乃至颠覆了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于是,德里达也从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逐渐成为一代宗师。1992年3月,德里达和另外一些著名哲学家应邀赴牛津大学讲演。讲演结束之后,一位报纸评论员在评论之余顺便通知读者,除了德里达,所有的讲演者均已将讲演所得的报酬捐献给主办机构。这一则失实的报告让德里达大为光火。他措辞激烈地致函报纸,声称这是对他人格的侮辱。尽管这位评论员连忙惊慌地道歉,德里达意犹未尽。然而,这一场笔墨官司却引起另一些旁观者的窃笑。这些人看来,德里达为什么不洒脱地以他自己所倡导的游戏精神解构那一则失实的报告;同时,如果他人同样以德里达式的解构解读他给报纸的声明,那又会有什么样的戏剧性效果?

这一则轶事显示了哲学在日常的事务之中所遭受的挫折。可是,哲学存在的一个基本设定是不是就在于,人类不仅仅生存于日常的事务之中?

返回日常事务与挣脱日常事务,书籍的意义是迥然相异的——即使德里达这样的人也不例外。

经典的尴尬。

事实证明,许多经典并非一问世就能得到出版商和读者的青睐。经典的先锋性质常常迫使它不得不经历一段痛苦的沉默。出版商的拒绝或者读者的冷淡无疑是这种沉默的首要原因。

当然,没有理由断定,出版商必然会背弃经典之作。如同名牌商品一样,经典同样是商人的宠儿。一旦确认为经典,即使像《尤利西斯》这样的晦涩之作也可能成为竞相出版的对象。可是,一部经典的确认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些社会学家的统计资料表明,至少要横穿二十年的阅读检验而未曾沉没,这样的书籍才有可能被尊为经典。这是一个严酷的“时间差”。

多数出版商没有必要为经典的问世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考虑到资金的周转速度和难以预测的风险,他们不想贸然为可能的未来经典投资。另一方面,严酷的“时间差”又秘密地剥夺了经典作者的利益。的确,历经漫长的销售,一部经典赢得的利润可能超过许多畅销书籍。然而,这些利润已经和经典作者绝缘。今天的人们仍然津津有味地阅读《红楼梦》,可是“举家食粥”的曹雪芹又能得到什么?凡·高的名画正在以天文数字的价格出售,而这种价格又怎么能拯救凡·高于穷困潦倒之中?这个意义上,经典产生的利润和经典的创造者中断了联系。经典书籍与经济利益之间的良性循环并未使应该受益的人受益。如果只有未来的出版商充当坐享其成的最后赢家,那么,当今还有多少人会为经典的产生竭尽全力呢?

七十年代末,法国哲学家利奥塔在他那本著名的《后现代状况》之中写下了一段话:“到目前为止,学术知识已经转换成电脑语言,教师的传统角色将被电脑储存库替代,教师的授业内容也将转让于‘传统记忆库’(如图书馆等)和电脑记忆库的器械,学生可以坐在终端机前随时调用。”的确,时间的推移已经让我们看得越来越清楚——电脑已经全面介入我们所置身的这个世界,成为一种超级的控制系统。电脑为这个世界制造了许多令人惊讶奇迹,它甚至改变了知识这个概念的根本含义,改变了传统知识机构之中种种既定的配置。

这理所当然地改变了书籍的位置。

在电脑出示的检索系统面前,昔日的类书又算什么?在一张光盘的储存量面前,图书馆的形态是否还能依然如故?在终端屏幕的立体图像面前,文字还有那样的魅力吗?在电脑网络面前,许多出版物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一个兴趣“不明飞行物”的小团体曾经创办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刊物。这个小团体通过这份刊物交流种种感想。然而,这个小团体的成员分别拥有了个人电脑之后,一件意味深长的事情出现了。某一天下午,这个小团体的一个成员电话通知其他人:他们可以打开自己家里的电脑,通过网络阅读他刚刚写就的一篇论文——从此,这个小团体的刊物寿终正寝。这件事情象征了什么呢?

仓促地预言书籍时代已经进入尾声,这可能操之过急;然而,预言电脑将在诸多方面掠夺书籍的传统领域,这绝非危言耸听。或许目前还很难判断电脑可能产生的全部后果,但是,人们已经看到了一场革命的种种征兆。在这场革命的惊涛骇浪之中,书籍可能赢得什么样的地位?这是所有迷恋书籍的人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同类推荐
  • 跟穷人一起上路

    跟穷人一起上路

    这是一本关于情感的书。它的出现来自回忆,来自生命最初的忧郁,来自一个简单而亲切的名字——80后。黑天才、刘卫东、恭小兵、萨之鱼、手指、陈错、刘脏、beaidid、杨莎妮、小饭10位80后的青年,带我们一起去体验这一代人眼中的世界……没有当下,我们不可能感受到什么是未来。所谓未来,就是对生活的希望尚未泯灭的时代。让我们满怀希望,跟穷人一起上路。
  • 发现小说

    发现小说

    本书见证了阎连科自己的文学观,但同时又超出他个人文学观的阐释,重新界定了现实主义的内涵、边界和层次,也重新为文学的优劣作了独特的富有启发性的判断。利用他的理论可以非常现成地把世界文学、中国文学进行清晰的归类、判断,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可操作性,这一点是非常了不起的创新。
  • 一个人流浪,不必去远方

    一个人流浪,不必去远方

    我们有太多的挣扎和压抑想去远方奔走发泄,也有那么多不忍挥去的从前想躲起来珍藏。可是在自己还不够强大的时候,我们没有资格和勇气那么洒脱,说离开就离开。希望我们的心智能如年龄一样成熟,承担得起每一次决定后的代价。如果,旅行是为了释放,为了找到一种淡定自在的感觉,去哪里,还重要吗?一个人,不用太长时间,不必走太远,甚至不用行李,就是随着心情去走,去认识那些每天都能看见却从未走近的地方,就像到了一个全世界都找不到你的小天地。让所有包袱,统统被安静的自己消化。
  • 正变·通变·新变

    正变·通变·新变

    《正变·通变·新变》是《中国美学范畴丛书》中的一种。该书详细论述了“正变”、“通变”、“新变”这三个范畴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它们的发展演变情况。在考辨源流,评说得失中,颇多创获。该书理论水平较高,学术价值突出。
  • 视野融合与批评话语

    视野融合与批评话语

    本书所选内容分为三部分:上编侧重于文艺理论基础问题的探究,中编侧重于文学批评现状和历史的思考,下编侧重于一些当代文学现象的评论,虽不是体系严明、逻辑严密的专着构架,但其观念倾向和价值取向却是从理论到应用一脉相承。所选文章从大三的习作到博士后期间的论着,时间跨度较大,反映了作者在文学研究的天地中从蹒跚学步到健步行走的成长过程。
热门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诸天异界文明之战

    诸天异界文明之战

    文明,文明是什么?江寒对这一切很好奇。文明,是有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也就是说,有人,才有文明。文明,由人所建立,这是人类已知文明由来。可,真的是这样吗?……
  • 曾国藩的启示

    曾国藩的启示

    《曾国藩的启示》延续曾教授独特的曾氏风格,评古论今,小中见大,通俗易懂,幽默睿智,微小细节中明大道理,平实讲述中显大智慧,深合古人“文章之道”,读者定能从曾国藩通过奋斗而逆转的一生与曾教授的独到解读中获得从未有过的启示与激励。
  • 难嫁

    难嫁

    名声在外嫁不出去的她机智如狐有怪癖的她一屋子女人却守身如玉的他带着十八面面具的他胸怀天下的他迟早捅出大乱子的他……江山万卷如画,废墟焦土三尺,爱恨、生死、天下、人心,这些深潜的阴谋和累世的恩仇,谁灭了谁,谁为了谁?PS:简介无能,书名痛苦,内容保密,结局不悲。*****************************************************
  • 铭震八荒

    铭震八荒

    乔林铭是一名ktv服务员,整日异想天开,幻想着有朝一日穿越三国,直到母亲张通知乔林铭参加义务兵时,奇迹发生了。
  • 腹黑萌宝:天价宠妻

    腹黑萌宝:天价宠妻

    靳影帝是什么人?在外人看来,他冷漠不近人情,对女人完全不感兴趣。而在萌宝看来,他是这样的——“老公,那女二号罢演也就算了,还骂我。”“嗯。”第二天,那女二号被彻底封杀。“老公,你看这个视频没有?求婚好浪漫噢!”“嗯。”第二天,全球直播,他单膝跪地,对她许下永生永世。“老公,我想出去旅游,我带上宝宝,你带上我俩好不好?”“好。”第二天,萌宝被撇在家里,只留一张字条:我们度蜜月去了,你好好看家,父留。What?!萌宝忍无可忍,拿出手机打开变声器,拨了过去,“靳夜,离我的女人远点!”【男女主角身心干净,一对一,宠文】
  • 奶爸的丹药铺

    奶爸的丹药铺

    洛柳穿越混沌时期,修行万载成为主神。仙界的仙帝乃是他的小弟,上古巨擘乃是他的徒弟。盘古是他兄弟,鸿钧叫他大哥。无敌之后,游遍无数位面,风流倜傥,没有一个子嗣,可却与地球的一名女子生下了一名女儿,于是,洛柳抛弃仙界的美好生活,和女儿过上了装逼打脸装逼打脸的生活爸爸我要一个宠物,是要青龙还是朱雀。粑粑,我要玩具,好啊,你是要大罗神剑还是寒冰神剑粑粑,我要一个弟弟。emmm且看洛柳带着女儿如何扮猪吃猪。
  • 穿越空间之张氏

    穿越空间之张氏

    张子清本是末日随身流,后来机缘巧合赶上了穿越空间流,作为大清皇子府的侍妾,身份的突然转变杀的她是措手不及,末世里养成的陋习不是一朝一夕能摒除的,尤其是见到那末世里人人哄抢的头破血流的物资时,更是浑身发颤眼冒凶光!身为忠仆的丫头翠枝感觉鸭梨很大,她的主子什么时候能不绣小蜜蜂不一人吃三人的份例,而是转投后院的斗争中,那她真是烧香拜佛了!
  • 人生逆旅可回头

    人生逆旅可回头

    一本十分慢热的书,一本可以说无聊透顶的书。人生路难走,希望看书的人也不要睡着了,迷路了。(最后吧,谢谢能够看书的各位,故事可能有点慢,但是我不着急,我会一点一点地写,遗憾也得慢慢地偿还。)
  • 长命女

    长命女

    沈宛,一个才情横溢,举世无双的女子,被世人标上了名妓,小妾的名衔,又有谁知道,她也是出身书香仕宦之家,饱读诗书的女子,只是,命运让她十五岁遇到那个惊心动魄的背影,却从此逃不掉魂牵梦萦的跟随……纳兰容若,满清贵胄,皇室重臣,却有谁知道他心底对归隐山水的渴望,只有那个纤弱柔顺的女子,才能理解他心底的追求,从此一念天涯,雁书蝶梦……曹子清,江南织造首富之后,皇上身边的御前侍卫,文武双全,风流不羁,却在遇到了那个不可一世的女子后,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康熙,刚愎腹黑,拥有了天下,却在收拢人心上殚精竭虑,但他深深了解,想制约一个重大的威胁,就要先把他最在乎的东西抢过来,包括一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