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24400000017

第17章 跨界(3)

贾科梅蒂的雕塑,那些拉得细长的人,行色匆匆地走着,犹如在茫茫世界穿过。四面八方的压力袭来后的孤独。那些微小的雕像,哪怕放在电视机上,周围就瞬间被吸进去,成为它开放出来的巨大的场。拿掉雕像,后面就是一堵白墙,巨大的场消失。这些感觉既不是从外部世界获得,也不是艺术家内在体验所致。它就是环绕在身边的存在空间展开的(一种肉身化的在世存在或者位置性在世存在)。贾科梅蒂的说法是:人在远距离之中,看起来就小拇指大。如果做广场上的雕塑,那就应该小拇指大。一个真生命者其实很轻,而死人才很重。因此,要做有生命者雕塑必须一只手就可以轻轻拿起,塞进汽车里的尺度和重量。他还说,如果想将他们丰满于世,占有空间,便越是要用刀削去躯干而紧缩它。因为占有空间不是扩大雕像而是紧缩雕像,这才会腾出更多空间。于是,越是想扩大空间越是将雕塑紧缩得细长。事实上,他的意识里有一个先于自身的空间存在,环绕人的活动和自由空间展开的场。少年时他画苹果就知道绘画不可能有原型实际尺寸,原因在于画者到实物永远有一段存在距离。这是一种不可逾越的存在距离,不是近大远小的空间透视。我们往往忽视这点的存在,而他的雕像和绘画就要体现这个不可逾越的距离存在。从油画里,他空出一大块白画布只画一个小头颅,突出他与对象的那一段无法靠近的距离。这个不可逾越的距离在战后的年代被萨特看作人的永远孤独。而贾科梅蒂却说:这些都源发于文艺复兴之前,古埃及艺术,甚至拜占庭艺术中那个向他不断涌现出来的自然。这里让我们想起文章开头,古老的希腊人如何从隐而不显的存在场境中看自然和建神庙。

从这个存在境域中讨论下去会绵延不断地谈到二十世纪直到当代艺术,特别是涉及自然与世界境域主题的画家们。今天,自然绝对不是一个关于景色的东西,而是关于我们人维持自身的存在空间,也是这个世界上,对文化,对周围社会的一个总体认识和总体呈现。特别是谈到西方艺术史将自然当对象如何去超越的问题时,总是会想到宋代的绘画里中国人不是对象性地看自然与世界的观点。这是二十世纪以后的画家应该去思考的问题:艺术要在这个生命世界中存续,就应该如大自然一般永具活力。

2014.10

李戈晔

70后画家,江苏省苏州市人,199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师从唐勇力教授。

对绘画的再认识

李戈晔

绘画是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发明文字之前,绘画就已存在,绘画几乎是伴随人类文明的产生开始的。每当看到那些古老岩石上的生动画面,我不禁自问:远古人类创造这些绘画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他们要画这些景物?并且为什么会用这种方式画?

这些问题历来就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无论时间的脚步向前迈进了多少,关于绘画本体论的种种问题总是存在。当面对一张白纸,现代人并不比古人高明多少,人类为什么需要绘画?我们在考察原始人类的生活时,最直接的资料来源就是绘画,它在文字出现之前生动地记录下人类的生活面貌,以至于尽管过去了几十个世纪,人们仍然能直观看到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诸如舞蹈、战斗、狩猎等。大量岩画、壁画的发现,帮助现在的人们一如回到过去般看到当时的生活,看到当时的悲伤与快乐。由此可见绘画具有其不可磨灭的功能性,即表现人类的生存状态和个人对社会的体验。

绘画承载着人类的情感,反映着时代的精神,同时也给予人们精神的慰藉。叔本华视艺术为摆脱人生空虚的三大途径之一(另两个途径是禁欲与自杀),而尼采则认为唯有艺术的慰藉能够拯救行走于虚无的人类。历史上很多艺术实践者更是在艺术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在创造艺术的过程中获得慰藉,比如说执着于古典美进而创作出无数优美画作的安格尔。绘画是生命中的一种精神慰藉,在绘画的过程中进入忘我的境界时,那是生命意义上最大的满足。假如没有绘画,人们缺少了多少精神上的快乐和满足,人们的精神世界将是多么的寂寞与空虚。

绘画在安抚人心的同时也反映时代的精神特征及特定时代下的人性,这些始终是绘画的主题。没有一种艺术可以完全不计当下的文化语境,绘画更是如此,绘画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始终是反映一定生产力背景下的生产关系和与之相对应的精神世界。

当我们明确了绘画的目的与意义后,紧接着就会遇到画什么和怎么画的问题,即:以何种内容和形式来表现?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以画圣经故事来表现当时人们对宗教的信仰;现实主义时期则以现实生活题材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在中国,唐宋时期的画家以画社会风俗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富足;明清时画家画山水来表现当时文人的清高。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形式也是无穷无尽的。

独特的绘画语言是成功地表达主题的关键,而独特的绘画语言和绘画风格,需要画家不断地尝试和探索,发展自我的独特性。绘画通过色彩、点、线、面的形式语言来表达人类对世界的感受,就像写作的人通过文字来表达,舞蹈靠动作与形体来表达,音乐通过音符和节奏来表达。艺术家的绘画语言要求真诚、精到、优美,而更要紧的是要有自己的个性。

绘画语言的个性化是一个发现自我的过程,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就像世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不断试验找到自己最独特的一面,发挥最大的优势,逐渐形成独特的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任何一个绘画符号被创造,总是与画家的特定感受连在一起,而且具有生命气息。绘画语言的形式、发展、变化取决于个人对自身、对世界的主体认识与价值态度的更替。即便是那些纯艺术追求的抽象绘画,其语言也不是自我封闭的独立符号系统。语言的抽象性正折射出人对自我、对世界的“抽象”观念认识。艺术个性的形式,除了画家的物质条件外,主要靠长期生活实践与艺术实践,画家只有在这两种实践的磨练中,在发展与表现人心底奥秘的过程中,才能认识到作为艺术家的独特之处,包括自己需要有什么样的绘画语言,又以怎样的方式表达自己所获取的审美感受。

绘画语言虽然是艺术的形式范畴,但却包含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绘画语言的探索并非是盲目、任意的形式追求,材料的发现和突破也不能脱离作品内容表现这一特定的基础。画面中,不同材料的使用只有在符合创作者的个性体验并与表现内容相一致时,它的表达才可能是真的。创造性地发挥材料本身的特性并融会绘画的多种表现手法,才能大大地丰富画面的表现力。当画家在运用各种材料来表现作品的主题时,材料的特质和它在绘画中的表现特征便成了画面特有的一种存在形式。

绘画以表达人的感受为目的,其中表达的情感必须是真诚的。正如高更所说:“在绘画里,所有的感觉都浓缩了;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欣赏时按自己的想象来编织故事——而且只需一瞥——就可以让其灵魂沉浸在最遥远的回忆里;且不必搜肠刮肚,所有的事情在顷刻间都涵盖了。”

然而,当来自于理论家和艺术家的话语过分热衷于技术或准技术层面的命题,许多人包括画家把绘画的真正最本质的功能抛弃了,也就是把绘画的真正目的丢弃了,转而代之的是市场的目的,利益的目的,或是为了扬名的目的。于是绘画远离了画家的本性表达,成为矫饰的工具。放眼望去现在的绘画作品不计其数,现在的绘画展览,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频繁而臃杂 ,但真正可以感动观众的又有多少?真正表达出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内心世界的又有多少?

在这个浮躁的现实社会,很多画家没有时间好好考虑这个问题,常常处于迷失的状态,而这正是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没有发自内心的感受,脱离自身状态的作品只能是无聊的游戏,既不能感动自己,也不能感动别人。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好的作品无不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文环境和人的精神世界,而且,千百年过去了,这些作品仍然可以感动我们。所以,这个时代的画家需要不断地体悟生活,需要有不随波逐流的勇气,需要更加敏锐和勇敢,创作出真实反映这个时代的作品。

同类推荐
  • 2010年度中国报告文学精品集

    2010年度中国报告文学精品集

    《2010年度中国报告文学精品集》主要内容包括:酿造民族葡萄酒的崛起之梦、一个晋商的博爱情怀——山西潞宝新能源集团董事长韩长安关爱灾区学生的故事、红色的“黄金”、校长把学校背上山、海外九章——一个小公司的海外发展之路、“盗猎者”日记、万盛,羽球冠军的摇篮、风卷红旗永向前——一座耄耋老矿的奋进之路等。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莱蒙托夫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莱蒙托夫

    本套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春天没有方向

    春天没有方向

    《春天没有方向》选取了树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所作的若干诗篇。树才的诗歌,全部围绕“节奏”“想象力”“活用语言”这几个核心词展开。他认为,在诗歌中,越是个人的深切体验,就越是能唤起人们内心的普遍情感。
  • 浴火重生

    浴火重生

    去冬才历冰雪苦,喜见春风入我怀。年初又弭『藏独』乱,八月奥运准时开。不意忽逢大地震,汶川惨罹亘古灾。庐舍顷刻夷平地,数万生灵化尘埃。噫吁...
  • 凭心而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凭心而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归档诸天

    归档诸天

    孤儿李方遒得到了一份归档的工作,不过这份工作不简单,归档的是人、鬼、妖、仙、神、魔······
  •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2035年,第一个全息网游“奇幻”火热登场,身为网游迷的向浅在接受了老爸老妈的秘密任务下在“奇幻”开始自己的网游生活。悲催的的事情由此发生。不就是起名时脑子抽了一下,恰巧与大神的名字组成了一首诗,不就是出生时幸运点数为10嘛,不就是不小心和大神求婚了嘛……为什么上天要赠与她一个帅帅的美男子?好吧,她就勉强收了这个美男子吧!但后面那一溜儿情敌是怎么回事啊?敢喵上我的男人就得做好接受我怒火的准备。
  • 矮男艳恋路

    矮男艳恋路

    一个极品矮男从农村到城市的传奇婚恋,一段拼搏奋斗的历程。
  • 仰天九歌

    仰天九歌

    无量师尊,肉魂分离,两者合一,强势回归。一个没有灵魂的人,是如何回归巅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陈清端公文选

    陈清端公文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陪你去看那颗星

    陪你去看那颗星

    新人初作,看到小白大大地双面偶像,有感而发的跟风之作,更新并不定时,请养肥再看~~~~~~~作为另一个世界人类造神的产物,经历了悠久的岁月,她终于回来了!告别了曾经身为男子的身份,也许会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吧。不过,好像没有那么简单呢,虽然经历长久的时间也没有淡忘人类的情感,但是,还是孤独呢……所以,当那个大叔找到我时,我想在那里我能找到我想要的吧。
  • 亡灵家族杜拉戈

    亡灵家族杜拉戈

    提杰.杜拉戈,一个平凡的名字,不平凡的姓氏,谁也不知道他背负着什么,又将要去做些什么……
  • 枕边谋婚:帝少,求不缠

    枕边谋婚:帝少,求不缠

    五年婚姻,小三上门,苏冉才发现自己结了个假婚……一层层的假象被揭穿,让苏冉支离破碎。“顾立珩,我要她还我孩子的命!”“顾立珩,我已经不爱你了!”顾立珩一步步把她困在墙角,“余生,我来爱你。”自此,南城无人不知,顾大少把娇妻宠上了天。她闹,他笑;她哭,他疼。她被欺负,他命人卸了那人的腿!
  • 神抽出奇迹

    神抽出奇迹

    这是一个奇妙的……蓝星?没有斗气,没有魔法,只有一种名叫天玄力的东西。每个人只要到了十八岁成人上高校(蓝星比大学还流批的地方),就会觉醒出天玄力,并且激活一张属于自己的卡牌。每冲破一个大境界,就有机会抽一张卡牌。不过,卡牌到底有多少张,人类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