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24400000004

第4章 开卷(4)

皮带下的鸳鸯噤若寒蝉

有何独立精神可言?

我已79岁了,明日

即将随芍药与白旗一起死去

再也见不到孤山

2009.1,北京

注①:谨以此诗纪念诗人、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1890—1969)逝世40周年。

注②:琴川,即江苏常熟虞山脚下的七条小河。常熟是近代古琴虞山派之发源地,古琴有七条弦,故有此号。钱谦益与柳如是之墓也皆在常熟。

注③:柳如是(1618—1664 年) 明末清初名妓,诗人,艺术家,本名杨爱,一说杨朝,杨影怜。后改姓柳,名隐,字如是,号河东君,浙江嘉兴人。曾与东林领袖钱谦益结秦晋之好。明亡,柳劝钱殉节,在刀、绳、水三种死法中选一。钱面有难色,推说水冷,而如是则奋身欲跳入荷花池,但未遂。后钱谦益降清,郁郁而死。柳如是则投缳自尽。陈寅恪晚年失明、病足,而其名著《柳如是别传》却是以考证此古人为由,表达学人自由独立之精神。

注④:陈端生(1751—1796)清代弹词女文学家,出身书香名门,她的祖父陈兆仑是雍正进士。《再生缘》是陈端生少女时代的作品,且未完。后由才女梁德绳续完。陈寅恪晚年靠口述撰写了《论再生缘》七万字,影响颇大。

注⑤:据梁宗岱夫人甘少苏在回忆录《宗岱和我》中的记载:“那时候,挨整的人及其家属都特别害怕高音喇叭,一听到高音喇叭声,就战战兢兢,因为红卫兵经常用高音喇叭通知开会,点人出来批斗游行;而出去一次也就是小死一场。历史系一级教师陈寅恪双目失明,他胆子小,一听见喇叭里喊他的名字,就浑身发抖,尿湿裤子。就这样,终于给吓死了”。

入蜀记

噫吁嚱,山是南方的最好

侠隐二字,其本意也就是起伏

另,植物为四川的蓑衣

号古木,最美不过花椒树

我从小就在火锅中游泳

爱一个女人就相当于武装支泸①

记得1993年,我曾暗度栈道

经张良庙、武侯祠、剑阁而进入腹地

我看到经济把山水变成了推背图

一只麻雀夜袭川崖悬棺

愁空山下,船夫们满足于吃火

每个人的心态都危乎高哉

挑夫如猿猴,在社会主义的华阳国志中

闪跳腾挪。吊脚楼成为一个特务的美学终点

如今夹竹桃下,再不见蒲扇与袍哥

磨牙吮血,中国人的境界无非

通往三部典籍:《吴船录》《入蜀记》和《越绝书》

一个****说他已四万八千岁了

巴山夜雨,早年的朋友们都星散了

我又回到那家从未去过的茶馆

痛饮老鹰茶,并听一个老头鞭策高楼

哦,人无癖不可与交

如林无蛇,夏无雨、江无鲟

如一册孤本无下卷之注疏

我平生最恨之事有二:

一恨白干兑水,二恨峨眉多雾

但我却怀着大遗憾一直活着

2009.12,北京

注①:武装支泸,即“****”时,重庆与成都的造反派因互相打仗,位于两座城市之间的泸州市,就成了武斗重镇。很多造反派从重庆赶往泸州,去支援武斗,并因此死了很多人。这个事件史称“武装支泸”。

南 蛮

晨起,以昆仑冻石治“南蛮”印

铁斋痛饮老班章,坐读喻血轮

知识分子总是错误地估计形势

汇率和女色。从不懂南无大人先生

今年花前,我已四十有二。寂寞

如四十二章经,从来敌不过诱人的沉沦

野人北狩,可远眺西方的没落

尽管钱瘦铁①死时东方泛红,江南水浑

邓粪翁家住“厕简楼”。因世纪

腐烂在大街上,发出比厕所更凶的气味

这是一个没有祖国只有政权的部落

飞翔的酋长仅痴迷于闪击星辰

入夜,我只读别人从不读的书(古字)

我只爱那些治爱而不治于爱之人(孩子)

往昔的挚友们早已倦鸟各投林

谁还会捉刀反抗?——猛回头:黯然销魂

2014.7.21

注①:近代印家,有所谓“江南四铁”,即冰铁(王大炘),苦铁(吴昌硕),瘦铁(钱叔崖),钝铁(邓散木),四者得其一,即可纵横虎符,独步方寸之间。前二者殁于1927年大革命时期,邓散木死于1963年,钱瘦铁则死于1967年“****”中的迫害。传统印家宗风,似到此戛然而止。虽现当代海上印人依然人才辈出,然观其章法,能敌此四人者如陈巨来、来楚生、童大年等,毕竟不多也。我曾以用宋琴铭“铁客”自娱自号,巧在也有一铁字。后再读王冰铁之谱,重览粪翁邓散木之书,特刻“铁斋”与“南蛮“二印以为纪念。或也可以为号用,算是在无聊之时步四铁之后尘罢。

秋葵

秋葵尖如磷火的惊叫

读书人云:海畔有逐臭之夫①

电梯远得超过了

空想社会主义

不出门,即参“无门关”

政治很土,色鬼的姿势也很偏僻

辗转反侧,能令曙光弯如野猫

夏天倒挂在宫苑的屋顶上

獠牙已腐烂,惨白如一条死去的蟒

绿茶的深渊浓缩出策士的黑暗

父亲,四川盆地已化为一片“枯山水”

母亲,我的回忆将令飞禽走兽哭泣

可为何朝霞总是在打火机中熄灭?

又为何龙袍总是在缝纫机前燃烧?

弹琴、种菜、治印、凭吊?

月为云停,如单刀赴会。为何

她的皮鞭仍在我锦绣的肉体上彷徨?

即便怀疑也饱受怀疑

该禁止的是禁止本身

因救人于自救者,便无须得救

我把一切怪癖都武装起来

赞美粮食,反对宗教

迅速分解了悉达多虚构的体系

六经注我,第七经则无人敢注

那是不能被训诂的迷惘

2014.8.19

注①:秋葵,俗称羊角豆,毛茄等,南方常见蔬菜。海上句,见《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有人说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后以“海畔逐臭之夫”形容一切有特殊怪癖者。

移灯傍影,就座说诗

——略读杨典

茱 萸

空山琴愁,黝黑的少年因制度而豹变

——杨典《一九八七(一)》

杨典的诗法中,有一路擅用蛮力,无论辞章、意象、观点或机锋,先不论内在之理路,但有联想或互文,只管先揳了进来,颇有巧取豪夺之气概。譬如于《打火石》里,唐人杜甫(检书烧烛短)、日人千利休(千宗易)和西域人佛图澄并出,酒、茶和禅齐举,不仅有“春日如快刀”般的爽利,还有“地铁也反动得很”的叫嚣。这样的拼贴声色兼壮,画面奇异,有风雅也有蛮横,有山野也有城市,而在城市的来去之间,他居然宕开一笔,冒出句“人人都是向井去来”。如果不熟悉日本的俳句传统,或者没有读到诗人自己留在诗后的尾注,有多少人会留意到“向井去来”这四个字,在这样一首横冲直撞的诗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巧的是,我还真在现实中遭际过向井去来这个名字。去岁赴东京大学访学,栖身东瀛小半载,曾拣了个上好的秋朝,从旧日之江户城动身前往京都,在红叶漫山之时作了一趟关西之游。在城西岚山之北、小仓山之东,名刹林立的嵯峨野,就曾踏访坐落其间的向井去来旧居“落柿舍”。徘圣松尾芭蕉对身为“蕉门十哲”之一的去来甚是称道,曾在《伊势纪行》之跋中认为他尽致能感、忘心而闲寂无事的俳句至道。要说对日本文学的熟悉度,杨典远过于我,他在这里拈出这个名字,或有不为我识出的深心,但要说这首诗的气息甚至其诗文整体的气质,却与《去来抄》甚至整个日本俳句的闲寂易感格格不入。虽然尚有《晚风,侘寂》这样明显具有和风之情味的诗,但很多时候,杨典诗中类似的诸般元素只是一个影子,来源于借代的肉身,又成就于体认的肉身。而燃犀点烛,移灯傍影,座中是杨典的孤绝一身。

面对杨典其人其作,我时生茫然无措之感,不止没有如往常谈别的诗人般倚马千言,倒是先勾起自家一番心事来。昔日乡村开蒙,小镇就读,既无家学,又乏良师,真是苦无根柢;及至志学之年,堪堪赶上兴于世纪初的网络诗歌热潮,此热虽已近余温时分,所幸在众声喧哗中仗着年少,也卖得不少乖巧,平白拾了一堆来自各处的鼓励,以至于在诗歌这条道上,硬着头皮走到如今。一晃十余年过去,书剑两无成,滞留学院而不能静心问学,情系汉诗而无力匡正风气,在学业上倒也入了个名门,只是多所辜负师友爱护,常有“少年子弟江湖老”“只今颠沛愧师承”之慨。杨典的诗则常常让我一扫这种自伤和暮气。他虽然感慨“今年花前,我已四十有二”,但这感慨中仍有一股蛮霸之力,在“倦鸟投林”“黯然销魂”之际尚念念于“捉刀反抗”。(句内引文均出自《南蛮》)即便那刀,只是一柄治印的文化之刃。

杨典当年算得上真正的“少年英雄”,何况其根基、眼界均优于我,当年“入江湖”时的年纪比我更小,更兼少年时所教所游俱一时俊彦,又见惯了这龙潭中浮泛起的杂鱼,而能及早退步抽身、沉潜自警。又因着琴心剑气的修养,杂学旁收的功夫,在诗中纵横驰骋,气势张狂而用心幽微,常使我有叹为观止之感。他的有些诗,我常觉得好,但具体好在哪里又说不上来——惯常拆解文本的那套手腕,经常在遇到他的时候失效——;在这点上,我或许与诗人商略有同样的感慨:他作品里“那些既不属于亮点,又不属于非亮点的东西”(商略《<;禁诗>;,以及野人杨典》)常常令我错愕,继而击节。我不知道,是它们的旁逸斜出对我构成了冒犯,还是它们的不假思索为我提供了精神放纵的理由。我习惯了在文本中搜寻精致与雅驯,杨典却每存山野大泽之思、奇峰陡出之笔,这就注定了,我对他的解读更接近“捕风捉影”。好在纵使盲人摸象,毕竟身在座中,多少也能“听风辨影”,提供一些勘察的经验。

同类推荐
  • 青鱼点灯

    青鱼点灯

    本书是《宁夏诗歌学会丛书》的其中一部,选取了作者长期以来创作的诗歌,其中多篇已在报刊发表。书稿作者西野,本名张树鹏,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诗歌学会会员。作品发表于《诗刊》《朔方》《星星》《飞天》《诗潮》等报刊。其作品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却又可从其中看到现实的影子。
  • 用情点击

    用情点击

    本书以“点击广州时政,刻录广州映像”为主线,精选了作者近十几年来在报刊、网络上发表的新闻报道、评论、纪实作品,从高校教育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的双层视角,记录和评述了广州在高等教育、政治建设等各方面的表现。
  • 人间最美是柳词

    人间最美是柳词

    他是坠入凡尘的仙子,他是放荡不羁的浪子,他是诗书满腹的才子;他奉旨填词,他偎红倚翠,他宦海沉浮,他羁旅劳顿,他孤独地走,他寂寞地哭。他很穷困,却又富有,他很卑微,却又伟大,他很惆怅,却又精彩。这就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千古词人柳永。亲爱的读者,一起读读柳词吧:抛了光阴,忘了年毕。
  • 文化界遛弯儿

    文化界遛弯儿

    《文化界遛弯儿》是学者丁东近年忆及其身边文化人物的结集,周有光、杨天石、钱理群、朱正等都在其笔下,是一本人文情怀相当高的写人小品集。
  • 青葱岁月里的那段传奇(醉美文摘)

    青葱岁月里的那段传奇(醉美文摘)

    你有没有一张再也不听的CD,一瓶混着回忆的细沙,一个流满过去的水晶球,一叠无处投递的情书?你总会有些什么的。因为你从爱的年纪过来,从爱的青春过来。本书是一本故事集,以纪念青春为主题,讲述了若干个青春故事,每个故事独立成篇,是作者对少年时代的怀念、对人生的思考,亦是不断的追寻。每一篇文章都将点亮心灵的某个角落。它们让我们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了不起的梦想。
热门推荐
  • 张教主的盗墓笔记

    张教主的盗墓笔记

    此张教主非彼张教主,他不在光明顶力压群雄,而是田间地头都难以征服的爱喝酒的小伙子,一次奇妙的境遇,让他跌落古墓,意外的遭遇,让他开启了别样的人生,阴差阳错踏上了寻找轩辕鼎的奇妙旅途。
  • 九凤女传奇

    九凤女传奇

    元末明初,九凤女,先后在天真道观,九凤山修道。最后是否成仙,不得而知,但后世人都尊称其为九凤仙女。九凤女始终凡心未灭。说是仙人,她一天都未曾在仙界逍遥过,更重要的是她与凡人一样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她与男主天翼演绎了一个缠绵悱恻,如胶如漆的爱情故事。如果说她是凡人,她与男主都有超越凡人的法术和功力,都通仙道,精法术。他们一生在凡界干下了不可胜数的凡人力所不及之事。她与男主一起救死扶伤、驱妖除邪,除暴安良,快意恩仇,排兵布阵,并力助朱元璋夺得天下。曾一度叱咤风云,深受人们的敬仰和爱戴。她传奇的一生章章都是吸人眼球的精彩。
  • 天上掉下了个系统

    天上掉下了个系统

    这里没有仗剑走天下,没有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也没有啥来着,忘了,要想了解,请入坑?
  • 新道传承

    新道传承

    几百年前,苏明建立,从此开始了它的扩张之路······
  • 快穿王者世界

    快穿王者世界

    穆灵露一个时空管理局的实习生。至于时空管理局要做什么,就是稳定各时空的关系。总得来说就是,管吃管住还发工资。至于穆灵露为什么会做实习生,那个不重要。
  • 圣骑之力在斗罗

    圣骑之力在斗罗

    趁着教皇比比东还未发觉自己的野心,趁着史莱克七怪还未崛起,宁瑟瞄了眼绝世仙品,默默掏出了自己的大宝剑……占尽先机的宁瑟只想说:“穿越者的快乐,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 虞美人他媳妇儿又爬墙了

    虞美人他媳妇儿又爬墙了

    (家长里短年代文+学习恋爱两把抓+发家致富奔小康)重生来到架空年代里的1983年,景莘莘不仅回到了自己两岁的时候,还和前世的美人老公做起了邻居。既然天公作美让他们提前相遇,更为了她的金疙瘩,那她就近水楼台不客气了!咋的?未来婆婆不许进她家大门?好的。她翻墙总行了吧?虞美人:我家没门?景莘莘:没门!虞美人:你能不能……景莘莘:不能!虞美人:……隔壁班才女来找美人讲题?慢着!哪道题不会放着我来!虞美人:奥数你会?景莘莘:你教我啊~虞美人:那你……景莘莘:我会了再教她嘛~虞美人:……整个吴月乡都知道:虞家小子是被景家二丫头定下的,谁也动不得!……不是说好两人一起好好学习努力奋斗水到渠成造金疙瘩的吗?怎么美人老公摇身一变,成了京城赫赫有名的虞家遗孤了?本文还可以叫《大佬住隔壁》、《一只青梅爬墙来》、《抱紧大佬的小胳膊》
  • 帝国重生之汉灵帝

    帝国重生之汉灵帝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 奇葩不是花

    奇葩不是花

    当霸气大叔遇上小萝莉,小绵羊遇上腹黑男,温柔姐遇上怪胎狼,他们能撞出怎样的火花?看一群奇葩们如何高调演绎巾帼这些那些事儿……
  • 天尊之印

    天尊之印

    本以为,穿越了,开挂了,可以风生水起,装逼了。韩渡刚开始,还觉得无所谓了,仅仅几天的时间,他发现,事实不是这样的。天罗大陆危机四伏,都是人,都是命,生死一霎那,谁也不敢大意。这个大陆不是一人的,离了他韩渡,太阳还不是一样东边升起。慢慢地,他想开了。这样不是最好吗?韩渡突然觉得,太普通的挑战不是荒废人生,而他想要的是整个天罗大陆。只有做到让强者臣服,那才是真正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