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51900000024

第24章

四土各有淨穢例(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

論曰。四土淨穢。本無難者。所難在於二三。其說決擇去取耳。何者蓋其文本。出十六觀疏以心觀為宗。乃有四土各論淨穢之義。於是刊正妙宗。各為之說。霅川義編從。而去取之。由是學者。惑於多歧。率以規矩之說。而蔽宗致之旨。此其所以莫能定一也。今直取諸文旨。以斷之。雖不曲辨是非。而是非明矣。然則此經教相。唯屬圓頓。且曰修心妙觀。感四淨土。為經宗致。故此淨穢。雖有四土之別。教門言之。宜槩以偏圓之論。是則凡言穢土。即偏教因果所生。凡云淨土。即圓頓凡聖所感。惟其以圓觀感之。故一教始終。皆屬淨土隨其行位。四土不同。方彰一經宗致。唯圓唯淨也。是豈得復以小衍分極等義為說乎。宜其四明。所定諸義。皆先存通。而後趣別。或先言實證。而後約教道論之。至於復宗。莫不旨歸圓頓意。成行人。初心妙觀。良有以也。夫四明。豈不知務直說。而好迂闊哉。特以宗致之旨。有在故也。況先存諸通義。則規矩之說。抑不失之。雖欲無取得乎。苟如二師所釋。則小衍之義通偏。分極之說乖圓。既迷的旨。縱有一二合於規矩。亦無足言者。雖欲無去之得乎。故曰雖不曲辨是非。而是非自明者。斯言有當矣。

明方便土涉意生身例(十八。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

論曰。楞伽明三種意生身。凡兩出其文。初總示意生。次別列三種。文見輔行。(云云)今按宋譯。(四卷行者)亦有總別兩文。文相大同而小異。但初文以三種意生。俱時而說。若與對位文異。又前二種。則次第對地。種類一種。無別對位者。(云云)經旨蘊奧。信矣難明。姑據一家教門。隨文用義。判位進否。得以論之為三。初經旨對位。二用義進否。三法喻所歸。且初經旨者。詳究彼文。始以三種俱時。此似約橫論。至下文。又以三種之初。對三四五地。覺法自性。對第八地。則似約竪說。種類俱生。雖不對地。既云了佛證法。即是入中屬佛種類。今以意求。當是第九十地。但經文略耳。亦可舉隅而知也。所以前文三種云得無生忍。住第八地者。舉中以攝初後義。之如橫若約位。則前不攝後。後必攝前義。之如竪理而言之。三種意生。祇是三觀斷惑為因。方便感報為果。但得前前。未必後後。得後後者。必攝前前。故有橫竪之說也。經文隱略。義稍難見。管窺如此。未必其然。次論引用進否者。然經文本一。而一家用義。進否不同。或唯在偏。或專衍門。或約通教。兼被接者。(云云)蓋經旨多含。教門通變故也。今先示本經之意。次述用與之旨。如向所論。雖通橫辨。文意實以竪義為正。以約三種歷對諸地故也。豈非自三四地去正當破見思位。從趣後說。有生方便土義。故得約之以對也。然則輔行。正從通教。兼被接言者。本經之意。餘文進否者。用與之異也。今詳其旨。又有通有別。通意者。即輔行所謂。以通諸教。釋義是也。所以通者二義。一者部旨。具四教故。二者論生。通諸乘故。(云云)別意者。如玄文。則以順教道。讓圓實故。且判屬偏如輔行云。六根淨位。玄文不云。攝入三者。以觀勝故。且置不論。又意生之名。宜在教道是也。淨名則以示佛國因。約菩薩說。而三藏菩薩。既不斷惑。則非所論。故判屬衍爾。惟其文旨。進否之異。故使名相。亦出沒不同。所以玄文。以前二名。開為三種。而沒種類無作者。意以類種。屬圓故不言也。餘文若存種類。則合前為二。次約衍門釋義故也。是則約義從開。似如有四。從文牙略。還祇三種。天台巧用。雖有存略。克論經文。亦祇三種耳。然則既以種類一種。與自性同位。則不應約教異論判。若以種類屬圓。則又妨輔行之釋。以文中種類俱生。屬別接通。猶是教道故也。曰文各有意。不可槩論。然以經文所對。豈得不作同位釋之。及示玄文出沒之意。安得不以種類屬圓。輔行既釋。止觀文相。何妨三種約通別說。又如淨名疏。亦以約別十地。判三意生。即生報土。是等但可隨文而知變。不應局義而害文。苟知此理。文何以難哉。三論法喻所歸者。舊據經云。憶先所見。又曰。憶本願故。生諸聖中。以謂先曾。生而作難者。殊不知初文從喻。正喻意去之疾。次文合法。乃以本願。以合先見爾。所以本願。即期心欲生之意也。若夫釋名辨相。對位開合。具在諸文。此略論其大例耳。

兼出土教餘義例(一。十一。二十一。三十一。三十二。四十)

論曰。世界以海言。謂其廣而無際也。國土以微塵言。謂其多而非數也。或以帝網言。謂其參而不雜也。只以華藏言。謂其重重而無盡也。至以虗空言。謂其徧性無礙也。況乎聖人之示現。經教之詮量。淨穢差品。優降天殊。浩乎其不可窮也。於是有以土相而論勝劣者。有以說教而辨高下者。有於方便而論利鈍者。有於實報而論華果者。有以寂光對下三土而論徧等同異者。推是以言。其不可一槩。論一途取也亦明矣。如籤論。淨土有無三界。引無量壽經以證。但無須彌非無三界也。自有淨土。亦有男女。須彌者。如無動世界。准例以明。亦有淨土。無三界者。故知同居淨穢。上相優劣。於是見矣。又淨名疏記。論淨土開漸有無云。如香積佛國。本不開漸。亦無願可說。故聞漸驚問。自有因願說三乘。如華光佛國。自有無願而說者。是安養人。開羅漢樹。說苦空既不云願。驗土非高。以是知無願不說者。為上品也。又如輔行等文。論生方便土。有雖破塵沙伏無明者。猶屬空邊。非妙果報。有分破無明者。生彼則利。餘者皆鈍。言分破者。如記。(云云)更有雖破無明生身得忍。猶是華報。未為果報。如曇無竭所居。(云云)至於三賢十聖。皆住果報。乃借別名圓之義。又如淨名疏記。論寂光理。徧與下三土。徧同理別。所以徧同者。三外虗通之有。與太虗無殊。所以理別者。寂光之徧。內外靈知。徧而非徧。然則寂光。不異太虗。以徧同故。不同太虗。以理別故。至於曰法體恒徧。常在性無。但可推之。不可思之等。此尤妙極理致。不可不知。故今略例。此等同異。以開義端。苟得其旨。凡諸文義。皆可觸類長之也。

餘論下

論曰。一家論三千。必涉四土。故今明四土。宜會三千。但三千有事理之殊。而四土亦體用之別。言其依正。彼此該收。然則若為攝會邪。曰此亦多途。不可槩論。應先知異。然可會同。所以異者。四土則十界竪論。舉依攝正。三千乃一念圓具。依正互融。又復四土。偏圓對論。有橫有竪。三千唯約圓。示無增無減。故知法相。異義非一。此不必會也。然而三千。無可剩法。四土豈有餘義。故亦得以會通。如義編。凡數處出之義。不一端。可謂心疑辭枝也。今直以大體論之。且寂光既是。三諦三千。豈不即乎。又寂光無非四德三千。豈不具乎。是則三千。義當寂光矣。又三千有事理之義。舉理必攝於事。而四土則曰。界界轉見。土土互生。豈非事造乎。既不出一念寂光。豈非理造乎。是則理有攝事之功。而寂光亦有容土之理。其若克就下三土說。既約十界竪論。則三千義疎。所以先出異義。良在此也。以此較彼優劣如何。或問。方便用通。信如輔行所揀。其義已明。但自來因此。猶有可疑者二。一疑皆習通門。為顯為密。顯則方於化意。以二乘人。在方等會。止是密得通益。那容顯習通門。二疑在方便土。說通教者。為以何身勝應。則真中感應。義壞劣應。則土無二身。曰其初疑者。前人已釋。習有染習修習之異。以二乘於方等中。聞大覩勝。內愧外耻。有慕大之心。是即染習通門之相。而小執猶在。還不妨密耳。此粗可用不別為釋。其次疑者。若據彼土。唯有勝應。更不須餘身餘法化也。如觀音疏記及妙樂。勝兼兩處。劣唯鹿園之說明矣。(云云)縱為未習通門之機。為知故學。而說通法。其既已斷通惑。則已不同此土通機。亦何妨以尊特身說其真中感應。自是同居機教之相。何關方便邪。然則有餘感。應莫是小衍論否。曰彼既無小乘三藏可對。亦何必然。或問。若云方便用通。何以觀音義疏等文。嗔說次不次法邪。曰此有常說不常說故也。(云云)或問。實報用別。雖記有約教道說。證道必無之。言猶自難見。曰自來有言。方便用通。未為難。實報用別。姑是難。今亦例云。方便用通。猶有說。實報用別。定無說。而言約教道者。但是約此土別教教道。有破無明生實報之義。故擬之云爾。其實實報。既唯圓聖所居。豈復用別邪。或問。寂光既論三品。實報亦得論否。曰若以實報。對寂光。則寂光唯究極。實報乃分證。今於寂光。而論三品。則約事准理。亦得論之。如四明曰。以復本時。名無上報事。以復本時。名常寂光。即其義也。或問。疏約即義。以示寂光。不離三土。記釋之文。凡數徵難。用意頗深。向雖略論。更試詳釋之。記云。答中意者。正帖釋。疏文可知若爾。三尚徧有者。此徵因上。答生意言。三土質礙。寂光尚徧。況三外虗通。何得非寂光邪。文似徵而不答。然意已顯。不復別答。故更領上再徵。後答文曰。若爾虗通之有等。及答中不即便釋乃以反質。顯非同異。然乃結釋。云內外靈知。意言雖非同異。俱徧內外。當處靈知。靈知即寂。故徧而非徧。亦應更推為亦徧亦不徧非徧非不徧。故曰四句推檢如是明之。則可以融通言教。可以究顯真實也。論至於此。理雖顯然。其於上問。猶未決答。故復宗上問。以徧同理別示之。夫言徧同。則不離太虗。夫言理別。則不即太虗。不即不離。常寂之理。於是可知。因復問以為常徧邪。為有在無在邪。而答中曰。常在性無者。亦猶所謂雖一一徧。亦無所在是也。雖然猶恐學者。滯言壅理。故復更以八句。遮遣示之。亦猶義例不思議境智。後說照八句之意。(云云)古人所謂。但可作此。示不可作此會。亦其意也。或問。楞嚴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此於今四土。屬何土耶。曰經意正明。從真起妄。祇應以大覺一性。對同居剎土言之。特云有漏。良有以也。若方便實報。及反妄歸真者。所趣故經無及焉。或問。西方淨土。與唯心淨土。同異云何。謂同。則求不求。生無生別。謂異。則理復不可曰此二一致。方曰圓談。何者盖西方淨土者。事也。唯心淨土者。理也。苟以一家圓旨言之。則全理立事。舉法界。以示西方。由事達理。即西方。而統法界。此所以唯心淨土。不礙求生同居。西方不異法性也。而或者。纔說西方便須求生。一聞唯心。便謂即是。是皆偏僻之見。非所以達道者也。今謂苟得其道。無可不可。苟失其道。無一而可。難以言辨。要須自得(云云)。

同类推荐
  • 轩岐救正论

    轩岐救正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藏山阁集选辑

    藏山阁集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History of Animals

    History of Anima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法相宗章疏

    法相宗章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刀客浮沉录

    刀客浮沉录

    一个落魄的赌鬼,有着一段不愿提及的过往。直到他遇上了一个捕蛇的老者,那段消沉的人生才勉强结束,他的江湖人生重新开始
  • 兰谱

    兰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时空历练之三国

    时空历练之三国

    被师傅扔到时空历练没有啥可拍的,但是为毛线要求结婚啊啊啊~结婚就结婚吧,可是师傅你为啥子咧让我在三国啊~·嫁给谁呢?诸葛亮?孙策?还是……某女手持青峰剑一指,相公你听谁的话!某男答道:天下忠义,孝仁…。某女似笑非笑的抱手盯着某男:说重点。某男狗腿谄媚:当然是夫人你啊~
  • 诸天黑魔法师

    诸天黑魔法师

    薛天被一本神秘的黑魔法书籍砸中,开始了他漫漫诸天的黑魔法修行。本书主人公拥有一颗极其腹黑的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奶爸之乡村带娃生活

    奶爸之乡村带娃生活

    林彦在城市找了妻子后,便不知所踪八年后,那个男人又出现了但是妻子去世就带着女儿去乡村过日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专属距离

    我的专属距离

    你是什么?当然是我的东西,不不不说错了,你不是东西,你是我的唯一。马甲是什么?当然是可以掉的东西。(注:逻辑是什么?当然是不存在的东西。)
  •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世界篇)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世界篇)

    本丛书以探求万事万物的知识为切入点,浓缩了读者应该知道的中外文史知识精华;以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资料,对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逐一展开,娓娓道来;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内容包括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文学人物、文体知识、神话传说、语言文字、俗语谚语、教育常识、新闻出版、称谓官衔、艺术、节日民俗、饮食、天文历法、山川地理、经济科技、邮政交通、竞技体育、历史知识等方方面面的文史知识。
  •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又题《七十二朝四书人物演义》,共四十卷。此书为明朝后期的作品,书中的“七十二朝”,非为七十二个朝代,而为列朝之意。小说每卷一篇,演绎一古人的故事。书中所撰之人物均见于《四书》。作者意在通过书中人物的品行从正反两方面劝诫世人,故本书不失为一部较佳的警世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