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082700000022

第22章 脾胃病诸候(凡五论)

一、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候

脾者,脏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气,相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盛饮食者也;脾气磨而消之,则能食。今脾胃二气俱虚弱,故不能饮食也。

尺脉浮滑,不能饮食;速疾者,食不消,脾不磨也。

二、脾胃气不和不能饮食候

脾者,脏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气,相为表里。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气平调,则谷化而能食。若虚实不等,水谷不消,故令腹内虚胀,或泄,不能饮食,所以谓之脾胃气不和不能饮食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欹身,两手一向偏侧,急努身舒头,共手竞扒相牵,渐渐一时尽势。气共力皆和,来去左右亦然,各三七。项前后两角缓舒手,如是似向外扒,放纵身心,摇三七,递互亦然。去太仓不和、臂腰虚闷也。

三、胃反候

荣卫俱虚,其血气不足,停水积饮在胃脘则脏冷,脏冷则脾不磨,脾不磨则宿谷不化,其气逆而成胃反也。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心下牢,大如杯,往往寒热,甚者食已即吐。

其脉紧而弦,紧则为寒,弦则为虚,虚寒相搏,故食已即吐,名为胃反。

四、五脏及身体热候

荣卫不调,阴阳痞隔,若阳气虚,阴气盛,则生寒冷之病。今阴气虚、阳气实,故身体五脏皆生热,其状吸吸而热,唇口干,小便赤也。

五、肺萎候

肺主气,为五脏上盖。气主皮毛,故易伤于风邪。风邪伤于腑脏,而血气虚弱,又因劳役,大汗之后,或经大下,而亡津液,津液竭绝,肺气壅塞,不能宣通诸脏之气,因成肺萎也。其病咳唾而呕逆涎沫,小便数是也。咳唾咽燥,欲饮者,必愈。欲咳而不能咳,唾干沫而小便不利者,难治。

诊其寸口脉数,肺萎也,甚则脉浮弱。

呕哕病诸候(凡六论)

一、干呕候

干呕者,胃气逆故也。但呕而欲吐,吐而无所出,故谓之干呕。

二、呕哕候

呕哕之病者,由脾胃有邪,谷气不治所为也。胃受邪气,逆则呕;脾受邪气,脾胀气逆,遇冷折之,气逆不通则哕也。

三、哕候

脾胃俱虚,受于风邪,故令新谷入胃,不能传化,故谷之气与新谷相干,胃气则逆,胃逆则脾胀气逆,因遇冷折之,则哕也。

右手关上脉沉而虚者,善哕也。

四、呕吐候

呕吐者,皆由脾胃虚弱,受于风邪所为也。若风邪在胃,则呕;膈间有停饮,胃内有久寒,则呕而吐。其状∶长大息,心里澹澹然,或烦满而大便难,或溏泄,并其候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云∶八月勿食姜,一云被霜瓜,向冬发寒热及温病,食欲吐,或心中停饮不消,或为反胃。

《养生方·导引法》云∶正坐,两手向后捉腕,反向拓席,尽势,使腹弦弦,上下七,左右换手亦然。除腹肚冷风、宿气积、胃口冷、食饮进退吐逆不下。

又云∶偃卧,展两胫、两手,左右跷两足踵,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腹中病,食苦呕又云∶坐,直舒两脚,以两手挽两足,自极十二通。愈肠胃不能受食,吐逆。以两手直叉两脚底,两脚痛,舒。以头抵膝上,自极十二通。愈肠胃不能受食,吐逆。

五、噫醋候

噫醋者,由上焦有停痰,脾胃有宿冷,故不能消谷,谷不消则胀满而气逆,所以好噫而吞酸,气息醋臭。

六、恶心候

恶心者,由心下有停水积饮所为也。心主火,脾主土,土性克水,今脾虚则土气衰弱,不能克消水饮,水饮之气不散,上乘于心,复遇冷气所加之,故令火气不宣,则心里澹澹然欲吐,名为恶心也。

宿食不消病诸候(凡四论)

一、宿食不消候

宿食不消,由脏气虚弱,寒气在于脾胃之间,故使谷不化也。宿谷未消,新谷又入,脾气既弱,故不能磨之,则经宿而不消也。令人腹胀气急,噫气醋臭,时复憎寒壮热是也,或头痛如疟之状。

寸口脉浮大,按之反涩,尺脉亦微而涩者,则宿食不消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凡食讫,觉腹内过饱,肠内先有宿气,常须食前后,两手撩膝,左右欹身,肚腹向前,努腰就肚,左三七,右二七,转身按腰脊极势。去太仓腹内宿气不化、脾痹肠瘦、脏腑不和。得令腹胀满,日日消除。

又云∶闭口微息,正坐向王气,张鼻取气,逼置齐下,小口微出气十二通,以除结聚,低头不息十二通,以消饮食,令身轻强,行之,冬月不寒。

又云∶端坐伸腰,举左手,仰掌,以右手承右胁,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胃中寒食不消。

又云∶端坐伸腰,举右手,仰掌,以左手承左胁。以鼻纳气,自极七息。所除胃寒,食不变,则愈。

又云∶ 行气,低头倚壁,不息十二通。以意排之,痰饮宿食从下部出,自愈。 行气者,身直颈曲,排气下行十二通,愈宿食。

又云∶雁行气,低臂推膝踞,以绳自缚拘左,低头倚臂,不息十二通。消食轻身,益精神,恶气不入,去万邪。一本云∶正坐,仰天,呼吸天精,解酒食饮饱。出气吐之数十,须臾立饥且醒。夏月行之,令人清凉。

二、食伤饱候

夫食过于饱,则脾不能磨消,令气急烦闷,睡卧不安。

寸口脉盛而紧者,伤于食。脉缓大而实者,伤于食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若腹中满,食饮苦饱,端坐伸腰,以口纳气数十,满,吐之,以便为故,不便复为之。有寒气,腹中不安,亦行之。

又云∶端坐伸腰,口纳气数十。除腹中满、食饮过饱、寒热、腹中痛病。

三、谷劳候

脾胃虚弱,不能传消谷食,使腑脏气痞塞,其状∶令人食已则卧,支体烦重而嗜眠是也

四、卒食病似伤寒候

此由脾胃有伏热,因食不消,所以发热,状似伤寒,但言身不疼痛为异也。

水肿病诸候(凡二十二论)

一、水肿候

肾者主水,脾胃俱主土,土性克水。脾与胃合,相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今胃虚不能传化水气,使水气渗溢经络,浸渍腑脏。脾得水湿之气,加之则病,脾病则不能制水,故水气独归于肾。三焦不泻,经脉闭塞,故水气溢于皮肤而令肿也。其状∶目里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颈脉动,时咳,股间冷,以手按肿处,随手而起,如物里水之状,口苦舌干,不得正偃,偃则咳清水;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小便黄涩是也。

水病有五不可治∶第一唇黑伤肝,第二缺盆平伤心,第三脐出伤脾,第四足下平满伤肾,第五背平伤肺。凡此五伤,必不可治。

脉沉者水也。脉洪大者可治,微细者死。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养生方》云∶十一月,勿食经夏自死肉脯,内动于肾,喜成水病。

又云∶人卧,勿以脚悬踏高处,不久遂致成肾水也。

《养生方·导引法》云∶蛤蟆行气,正坐,动摇两臂,不息十二通。以治五劳、水肿之

二、水通身肿候

水病者,由肾脾俱虚故也。肾虚不能宣通水气,脾虚又不能制水,故水气盈溢,渗液皮肤,流遍四肢,所以通身肿也。令人上气,体重,小便黄涩,肿处按之随手而起是也。

三、风水候

风水病者,由脾肾气虚弱所为也。肾劳则虚,虚则汗出,汗出逢风,风气内入,还客于肾,脾虚又不能制于水,故水散溢皮肤,又与风湿相搏,故云风水也。令人身浮肿,如里水之状,颈脉动,时咳,按肿上凹而不起也,骨节疼痛而恶风是也。

脉浮大者,名曰风水也。

四、十水候

十水者,青水、赤水、黄水、白水、黑水、悬水、风水、石水、暴水、气水也。青水者,先从面目,肿遍一身,其根在肝。赤水者,先从心肿,其根在心。黄水者,先从腹肿,其根在脾。白水者,先从脚肿,上气而咳,其根在肺。黑水者,先从脚趺肿,其根在肾。悬水者,先从面肿至足,其根在胆。风水者,先从四肢起,腹满大,身尽肿,其根在胃。石水者,先从四肢,小腹肿独大,其根在膀胱。暴水者,先腹满,其根在小肠。气水者,乍盛乍虚,乍来乍去,其根在大肠。皆由荣卫痞涩,三焦不调,腑脏虚弱所生。虽名证不同,并令身体虚肿,喘息上气,小便黄涩也。

五、大腹水肿候

夫水肿病者,皆由荣卫痞涩,肾脾虚弱所为。而大腹水肿者,或因大病之后,或积虚劳损,或新热食竟,入于水,自渍及浴,令水气不散,流溢肠外,三焦闭塞,小便不通,水气结聚于内,乃腹大而肿。故四肢小,阴下湿,手足逆冷,腰痛,上气,咳嗽,烦疼,故云大

六、身面卒洪肿候

身面卒洪肿者,亦水病之候,肾脾虚弱所为。肾主水,肾虚故水妄行;脾主土,脾虚不能克制水,故水流溢,散于皮肤,令身体卒然洪肿,股间寒,足 壅是也。

七、石水候

肾主水,肾虚则水气妄行,不根据经络,停聚结在脐间,小腹肿大,硬如石,故云石水。其候引胁下胀痛,而不喘是也。

脉沉者,名曰石水。尺脉微大,亦为石水。肿起脐下,至小腹垂垂然,上至胃脘,则死

八、皮水候

肺主于皮毛,肾主于水。肾虚则水妄行,流溢于皮肤,故令身体面目悉肿,按之没指,而无汗也。腹如故而不满,亦不渴,四肢重而不恶风是也。

脉浮者,名曰皮水也。

九、水肿咳逆上气候

肾主水,肺主气。肾虚不能制水,故水妄行,浸溢皮肤,而身体肿满。流散不已,上乘于肺,肺得水而浮,浮则上气而咳嗽也。

十、水肿从脚起候

肾者阴气,主于水而又主腰脚。肾虚则腰脚血气不足,水之流溢,先从虚而入,故腰脚先肿也。

十一、水分候

水分者,言肾气虚弱,不能制水,令水气分散,流布四肢,故云水分。但四肢皮肤虚肿,聂聂而动者,名水分也。

十二、毛水候

夫水之病,皆由肾虚所为,肾虚则水流散经络,始溢皮毛。今此毛水者,乃肺家停积之水,流溢于外。肺主皮毛,故余经未伤,皮毛先肿,因名毛水也。

十三、疸水候

水病无不由脾肾虚所为。脾肾虚则水妄行,盈溢皮肤而令身体肿满。此疸水者,言脾胃有热,热气流于膀胱,使小便涩而身面尽黄,腹满如水状,因名疸水也。

十四、燥水候

燥水,谓水气溢于皮肤,因令肿满,以指画肉上,则隐隐成文本者,名曰燥水也。

十五、湿水候

湿水者,谓水气溢于皮肤,因令肿满,以指画肉上,随画随散,不成文本者,名曰湿水

十六、犯土肿候

犯土之病,由居住之处,穿凿地土,犯之土气而致病也。令人身之肌肉、头面、遍体尽肿满,气急,故谓之犯土也。

十七、不伏水土候

不伏水土者,言人越在他境,乍离封邑,气候既殊,水土亦别,因而生病,故云不伏水土。病之状,身体虚肿,或下痢而不能食,烦满气上是也。

十八、二十四水候

夫水之病,皆生于腑脏。方家所出,立名不同,亦有二十四水,或十八水,或十二水,或五水,不的显名证。寻其病根,皆由荣卫不调,经脉痞涩,脾胃虚弱,使水气流溢,盈散皮肤,故令遍体肿满,喘息上气,目果浮肿,颈脉急动,不得眠卧,股间冷,小便不通,是其候也。

十九、水症候

水症者,由经络痞涩,水气停聚,在于腹内,大小肠不利所为也。其病腹内有结块坚强,在两胁间,膨膨胀满,遍身肿,所以谓之水症。

二十、水瘕候

水瘕者,由经络痞涩,水气停聚,在于心下,肾经又虚,不能宣利溲便,致令水气结聚,而成形 ,在于心腹之间,抑按作水声,但欲饮而不用食,遍身虚肿是也。

二十一、水蛊候

此由水毒瓦斯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常欲饮水,皮肤粗黑,如似肿状,名水蛊

二十二、水癖候

水癖,由饮水浆不消,水气结聚而成癖,在于两胁之侧,转动便痛,不耐风寒,不欲食而短气是也。癖者,谓僻侧在于胁间,故受名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混元仙路

    混元仙路

    乡下小子叶枫,机缘巧合被一位美丽绝伦的仙女选中,步入修仙门派五雷宗。叶枫本来天资奇差,但却发现潜藏在自己体内的秘密,从此一飞冲天。在这个世界上,修真联盟,龙岛凰城,蜀山剑修……数不清的修仙门派无所不能的法宝,通天彻地的修行功法,焚遍万物的稀奇异火……娇俏的天才少女,高冷的小萝莉,温婉的掌教人妻,单纯的龙女,抚媚多姿的天狐妖女……在叶枫的修仙之路上,这些都是他不可或缺的风景。飘渺莫测的天道,如何才能证得?叶枫只知道,一步步坚定地走下去。
  • 我愿赌上所有时光去等你

    我愿赌上所有时光去等你

    “暗恋一个人什么感觉?”“一年四季不要吃饭,吃醋就饱了”“暗中守护一个人呢?”“心酸,有时想将她占为己有时,但想想,她终究不属于我一人”“如果她成为别人的...爱人呢?”“那只愿她幸福,即使她....她的将来与我无关”说道这,他眼角不禁泪流往下流。
  • 乔少的神医妻

    乔少的神医妻

    她穿越千年,成了世间仅存的一个妖。好在她有一手谋生的好医术,引得各界大佬趋之若附。“我出五千万,帮我治好旧疾。”“我送你三套别墅,加上三千万,治好我儿子的病。”……“我送你全部家产,以后我也归你管。”这个才见过两面的男人巴着她不放是怎么回事?说好了你的病的是千古难题。没有千年野人参,千年灵芝也行,再不行千年黄精也是可以考虑的。至于她?是绝对,绝对不“考虑”的。
  • 快穿之反转梦之旅

    快穿之反转梦之旅

    当一个人失去应有的感情,变得像木枷一样时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我想……她的父母会给她温暖。但她失去了记忆,也没有父母的温暖,那么,这样怎么办?很多人都相信爱情改变女人和男人,用爱情吧。好,用这个方法试试吧。……不管用,她不会爱上任何人的。难道她是个腐女还是百合?不是,而是,她说:爱情好沉重啊,自己不想要。那么,她想要什么?她说,她只要简简单单的亲情和友情就好了,尽管会有争吵,但是可以和好,永永远远,一直一直的那种。#一部渐向脑残剧横空出世……哦,念错剧本了,渐向亲情、友情的获取剧##堪称肥皂剧类型##女主多变,自己性格去哪儿了,被玩坏了##空洞,傀儡系女主#
  • 都市渣渣修真修仙传

    都市渣渣修真修仙传

    阅尽凡尘千般苦,斩尽青丝无痕泪。大道遥遥望夫路,求进万般无上道。踏奸佞宵小、策盗名暗世,必从痣而出。三千里飘渺情仇,五***恩义断肠,必市井而生。仙乃众生所往,神乃万物之始,必从一而化。As?far?as?I?am?concerned,that'snonsense!嗯,以上我随便编的,我的故事是讲述一个不得志的大学生得道升仙。
  • 真实纪元

    真实纪元

    一个虚拟的游戏世界,一场无法退出的游戏,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一场阴谋,还是……
  • 寻昇

    寻昇

    四合八荒,道起逍遥,佛居灵山,妖占南野,北冥有魔。少年自现代来,一步登是一景。修便是修邪,邪便是正。
  • 错半身

    错半身

    她,外习一身好武艺,内修一身好厨艺,心情好时,修理修理一起长大的他;心情不好时,这一身好武艺得以在他身上尽情展现。
  • 异界之月弑修罗

    异界之月弑修罗

    男主角古麟,性格内向,有小小自卑,出身于精灵族,但却出生无法使用任何灵力,被族人唾弃,但却身为精灵族候补下任族长,被自己二叔夺取族长位置!为寻找机遇,来到人族领域学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