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192700000009

第9章 “梦”在脚下延伸

姓名:杨喜梅

所在学校:长沙市开福区三角塘小学

从教年限:24年

最喜欢的书:《爱弥儿》《数科学的语言》

最喜欢的休闲方式:散步、看书

第一部分我的成长之路

追求教师的梦想

我出身于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家里姊妹多,父母无暇顾及,我的童年在放养式的教育中度过。这给予我很大的自由空间,也养成了我“野孩子”的性格。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我的启蒙老师是一位年长的老教师,她是一个严谨、认真的人,自然对待我们这些野孩子也要求严格,在她的耳濡目染之下,我的野性慢慢收敛了一些。经常听姐姐说她们的数学老师是多么好,她们的数学课是多么生动有趣。我却不以为然,数学课不就那样吗,一点枯燥的数字还能变出多少花样来?有一次,在经过姐姐她们教室的时候,我停住了脚步,她们正在那里上数学课,学的是简便运算。只见讲台上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在那里讲解某一个例题,生动浅易的话语,生活情境的案例,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她那专注的表情融合在抑扬顿挫的声音中,点缀在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神中,简直是一幅绝美的图画。她深入浅出的分析让我这个对数学并不爱好的人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很美好、很开心的事情。从那以后,只要一有时间,我便趴在姐姐教室的窗台上,听我心仪的那位数学老师上课,也是从那时开始,我便喜欢上了数学。更想长大以后能成为像她那样的数学老师。

这样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进入了初中的学习。初中的日子忙碌而充实,却也是人生理想的起点。有了小学阶段两位老师给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初中阶段,我的想法便有了方向。在一次全校的“我的理想”演讲赛上,我在全校一千多人面前袒露我的心声:长大以后,我也要像我深爱的那两位老师一样,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成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成为默默耕耘,甘于奉献的人梯……非常幸运的是,几年之后我顺利的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寻找教师的快乐

走上三尺讲台,望着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我知道那里的世界很丰富。也真正感到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也感到了肩上的重量。也许很多老师都有与我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当我们挑灯苦熬,精心备课,辛辛苦苦传授学生知识,却发现他们的热情不高;当我们认真投入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却发现那些调皮的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我的心一点点冷却下去,有说不出的恼火、伤心,甚至对着学生大声训斥。同时,这些孩子又能一次次地温暖我的心田。

记得有一天中午,我把班上的郑家林留在教室里改错。那是一道很简单的题,全班只有几个同学出错。他是其中之一,于是我很尽心地给他补习,希望他能有所提高。这道题我开始一遍又一遍地讲,整整五遍,他依然不解其意。我真的不知道还能怎么办,只觉得满腔心血付之东流,那种委屈、愤怒使得我对他在心里产生了“怎么这么蠢”的念头。于是,我带着一点生气的表情,对他说:“行了,你先好好想想,都是上课讲的东西怎么还不理解,给你补习你也听不进!”说完,把红笔往桌上一放,心里就像有团棉花堵着。也许是我用力太大,只见红笔吱溜就滚到地上去了。“糟了,我的红笔报销了。”于是,我赶忙站起来找,说也奇怪,明明看到掉到地上去的,怎么就找不到呢?周围的同学也在帮忙找,还是一无所获。“老师,在你卷起的裤脚上。”只见郑家林同学用最快的速度俯下身,捡起红笔递给我,我这才发现,我的裤子上已经有一大片红墨水印了。“老师,别着急,我妈妈知道怎么洗,我要我妈妈帮您洗干净,好吗?”一瞬间,我满腔的委屈和怒火都被他天真无邪的眼神冲散了,我那堵着棉花的胸口涌出一阵感动,我开始自责,他不过是个孩子,怎能去苛求他,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都不一样,再说,学会也有一个过程,怎么能这样急于求成呢?学会不厌其烦,学会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树立起信心,这才是我应该做的啊!

从那以后,每当学生调皮时,退步时,违纪时,我总是告诉自己:对学生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责备,多一分宽容,少一分苛求,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引导他们。

教师固然有着别人无法理解的艰辛,但同样有着别人无法体会的幸福!

难忘下课时,几个同学悄悄地告诉我:“老师,我们真想喊您一声:妈妈,爱妈妈!”从那以后,他们遇到我,总是叫我妈妈或爱妈妈。

难忘教师节时,学生们用稚嫩的小手制作并不精美的卡片,卡片上写着:“老师,节日快乐……”

难忘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我很生气难过,几个学生反过来安慰我:“老师,您别难过。我们下次一定努力考个好成绩。”

这是一种怎样的感动,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加倍努力工作!……

当你用心去爱你的学生,你收获的不仅仅是讲台上那一束束美丽的花,耳旁那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您好”……更多的是一种为人师的幸福、自豪。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爱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有什么理由不去爱我们的学生呢?让我们把爱的火炬传递给学生,为爱插上翅膀,让爱在万顷碧波、蓝天白云间飞翔!

品味教师的甘甜

教师是一份奉献的职业,也是一份需要辛勤耕耘的职业。为了不断提高自己耕耘的能力,我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在长沙市首次进行“珠心算”实验时,我便利用放假的时间,积极参加培训,认真学习,圆满地完成了培训任务。多次参加市级骨干教师培训,虽然时间长(有的长达一个月),任务重,天气又炎热,但我始终积极投入,严格遵守考勤纪律,专心学习,认真思考。我积极和同行相互交流、研讨学习并参加在长沙市“校本研训一体化”活动。一次次聆听专家、教授的精彩报告,近距离地和他们接触、交流后,自己的业务素养和业务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自己的教学给予很大帮助,更加坚定自己终身学习的信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清楚地认识到:只有自己先转变,才能让课堂有改变,岁月的流逝中,不变的是人生的追求。我有一条信念:“一个人的努力,就像一条无限延伸的直线。”我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坚持不懈地努力着,我应成为给学生创造幸福童年的新型教师,成为走在新课程行动研训队伍中的一名出色的修炼者。我清楚地知道,教师永葆活力的妙法就是做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教学中,我从课堂入手,在自己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寻找最佳教学方法,努力使每一节课有质有量,有效果有活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体验成长的快乐,享受童年的乐趣。我参加市级三算实验研讨,积极和同行切磋、交流,进行课堂教学探讨,所执教的三算公开课荣获市二等奖。我积极投身课程改革,所上的研讨课《游戏公平》《辩认方向》《上下》等多堂研讨课分获国家、市、区级奖励。多篇教学案例如《图形的变换与反思》《可能性的大小》等获国家、省、市级一等奖。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就养成了一种很好的习惯,就是认真总结反思,将自己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思考与困惑不断总结与提炼,这么多年来,所写的教学札记已有厚厚一叠,所写的论文、札记多次获得全国、省、市、区级奖励。自己也在不断总结与反思中逐渐成长、成熟。如论文《也谈学生个性思维的评价》在2008年度论文评比中获市一等奖。论文《浅析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在创新优秀论文评选中获省二等奖。论文《都是教材惹的祸?——从一个判断题看新教材的变化》在省优秀学术论文评审中获一等奖。论文《用赞美的语言释放孩子的快乐》获市二等奖。论文《正确评价学生个性思维》获省二等奖。论文《正确处理教学目标预设与课堂生成关系,提高教学有效性》获区一等奖。撰写的小札记收入《新课程,新体验》一书;《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收入《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一书;《计算命题的新变化》发表在2012年第2期《小学数学教育》上;《一节丰富多样的数学课》发表在2011年第12期《新世纪小学数学》上。

实现教师的价值

不知不觉,我的教育教学生活已度过了二十多个春秋,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个日子里,我是那么地充实,那么地快乐,也许我是属于孩子们的。班上有个学生叫周金霖,比较有个性。有段时间她总是闷闷不乐,找她谈话,她什么也不说,后来,从其他同学那里得知,她和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因为一个小误会闹翻了。于是,我找到和她要好的同学,了解到具体情况,并做通这个同学的思想工作,勉励她珍惜友谊,主动与周金霖和好。之后,周金霖同学主动找我,问我是一个人的品行重要,还是友谊重要。我没有正面回答她,而是抓住这个机会,澄清她们之间的误会,并耐心地告诉她如何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珍惜彼此的友谊,学会与人和睦相处。渐渐地,她的个性没有那么强了,我们也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现在,她虽然毕业了,却经常跑到我这来,和我谈谈心,她连父母都不愿告诉的事情却滔滔不绝地说给我听。

还有个学生叫方艺玮,刚转入我们班时,是一个瘦瘦弱弱的女孩。学习表现都很一般,作业偶尔有点“偷工减料”或拖欠的现象。自从一件小事情以后,她在悄悄地改变。最后成了一个学习、表现都很好的学生。那是在解答一个比较三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时(即比较57、12、29的大小),很多同学想到运用通分的方法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进行比较。但三个数,两个两个地去通分,太麻烦了。而且7、2、9的最小公倍数也难找。很多学生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只见她的小手高高举起:“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把这三个分数都和一半比,57超过了一半,12正好一半,29不到一半,所以57最大,29最小。”我为她的敏捷思维叫好,竖起大拇指,真诚地夸奖她,并带头鼓掌,同学们也为她喝彩。正是平时她的这些亮点,这些智慧,被我及时发现,并给予鼓励,她感到了学习的乐趣,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有人说: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意义在于创新。就让我们把平凡的工作当作宏伟的世界去研究,寻找教育的快乐,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二部分我的研究之旅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研究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计算能力作为小学生必会备的基本技能,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基础,因此计算教学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和计算器的逐步普及,计算中大多数人最常用的数学知识和最基础的知识也在发生着变化。今天,计算教学的目标与任务也在发生一些改变,还特别删减了一些笔算的内容。那么,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怎么教,如何在只重计算结果和只重算法探讨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如何系统把握计算教学内容,适度拓展教学目标,渗透更为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何让计算教学承载学生个体发展过程中可持续的最有价值的数学知识等,都是我们需要探究和探讨的问题。

还有关于算法多样化,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算法多样化变成“形式化”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有的教师对算法只求量上的“多”,学生展示同一思维层面的算法,教师一概叫好,而不管思维层面即质上的提升。一旦少了某种方法,教师就要千方百计牵引。有的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意图,想一些低价值、原始的方法来充数。这样一来,往往讨论一道题目就要花费10~15分钟。而且算法“多”了以后,也不适时优化。在计算时,只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有的甚至于不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

针对算法多样化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落实这一现象,我想以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个内容为载体,在这方面作点尝试。首先,我想知道学生算法多样化的起点在哪里。于是,课前我做了一个检测,共检测不同层次的16位学生,让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145×21.对于这个新问题,被检测的同学都有一种方法进行计算,即竖式笔算。最多的有5种。罗列他们的计算方法,共有15种之多。有的是把一个因数分解成几个数相加或相减,如把21分成20 1,10 10 1,25-4,30-9,把145分成100 45,100 40 5,150-5;有的把一个因数分解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如把21分成3×7;有的用的是竖式,写法多种多样,还有一个同学用的是铺地锦的方法。检测说明,学生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而且很有价值,那究竟该怎样落实算法多样化呢?教学设计中,不但要设计学生可以解决的问题,更要让学生想清、算清、说清,让学生理解、掌握每一种算法的方法、思路。做到既想得明白,又说得透彻,努力将多样化的算法做具体。

基于以上这些思考和课前检测,我设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9页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准确进行计算。

2.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算法多样化与优化,发展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理解笔算乘法中每一步的算理。

教学难点:体验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年的10月1日,我国航天事业上又发生一件大喜事,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嫦娥二号”卫星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师:其实,在“嫦娥二号”的身上有许多数学知识,你们想了解吗?比如说,我国发射的“嫦娥二号”卫星,绕月球一圈所需的时间是多少呢?你们知道吗(118分钟)?那数学问题就来了。

二、新授

1.提出问题:我国发射的“嫦娥二号”卫星,绕月球一圈要用118分钟,绕月球12圈要用多少分钟?

2.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118×12)

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用乘法吗?(就是求12个118是多少?)

3.观察这个乘法算式,与我们以前学的乘法有什么不同吗?(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4.对于这样一个新的内容,你有办法解决吗?(有)

5.你能用几种方法准确的算出结果。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动笔算一算。再把你的算法说出来。做到三清:想清,算清,说清。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教师将学生的算法板演在黑板上。6.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方法1:口算(1)118×10=1180118×2=2361180 236=1416

(2)100×12=120010×12=1208×12=961200 120 96=1416

方法2:笔算,有4种不同写法。

方法3:转化成一位数乘法

(3)118×12=118×2×6=236×6=1416(4)118×12=118×4×3=472×3=1416

方法:表格式(这是一个非常好学的同学用的一种方法,他是受了我国明朝一种计算方法的启发而想出来的,如表所示)。

教师强调:读懂别人的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7.全班交流、反馈。

师:同学们真的很不错,有这么多不同的方法。你能不能把你的算法说给大家听呢?认真听的同学想一想,你听懂他说的了吗?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他?

8.归纳总结。

这么多的方法,每种都不一样,它们有相通的地方吗?

都是分开算。有的是把第一个因数118分开,有的是把第二个因数12分开;有的是分成几个数相加,有的是分成几个数相乘。(板书:分解、拆开。)

那拆开的目的是干什么呢?

把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转化成学过的口算乘法或一位数乘法。(板书:新→旧)这样就把比较难算的三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比较容易的口算或一位数的乘法。

师:这就是我们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板书:转化)。

优化:这么多不同的方法中,哪一种是最简洁、最方便的呢?(竖式笔算。)

思考:竖式笔算是把数怎样分开的呢?(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相加。)整理板书:竖式。

强调:竖式笔算是我们每个同学都要掌握的。

指着118×12的竖式说一说: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1)236是怎么得到的,118呢?(2)为什么236和118不用对齐?

说说用竖式的方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应注意什么?

小结笔算乘法的方法:数位对齐,分位相乘,合并相加。

三、巩固提高

反馈。订正。

过渡: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时候呢。

3.解决问题:

今年10月份,去了一趟长沙动物园新家,了解到这样一点小信息。动物园的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2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5吨食物,够一头大象吃15天吗?

352×15=5280(千克)5吨=5000千克5280千克大于5000千克,不够。

4.完成书上49页的题。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课后,为了更准确地了解课堂状况和自己的教学得失,我将课堂情况整理成课堂实录,以便进行详细的分析。

三位数乘两位数课堂实录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9页三位数乘两位数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今年的10月1日,我国航天事业上又发生一件大喜事,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嫦娥二号”成功发射了。

师:同学们真的见多识广。其实,在“嫦娥二号”的身上有许多的数学知识,你们想了解吗?比如说,我国发射的“嫦娥二号”卫星,绕月球一圈所需的时间是多少呢?你们知道吗?猜猜看。

生:一个月,15天,2天,……

师:没有那么长,其实,它绕月球一圈只要118分钟,(课件出示)还不到两个小时呢。那数学问题就来了。

(出示问题:我国发射的“嫦娥二号”卫星,绕月球一圈要用118分钟,绕月球12圈要用多少分钟?)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生:118×12.

师: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用乘法吗?

生:因为绕一圈需要118分钟,绕12圈要用多少分钟?就是求12个118分钟。

师:我们观察这个乘法算式,与我们以前学的乘法有什么不同吗?生:以前学的都是多位数乘一位数,它是三位数乘两位数。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探讨的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师:要计算这个乘法算式,你有办法解决吗?(有)

师:那你有几种方法准确的算出结果?请你们先想一想,然后动笔算一算。一定要做到想清楚,算清楚。

师: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把你的想法写在本子上,可以是算式,也可以是表格,也可以是画图。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教师将学生的算法板演在黑板上)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师标出序号。)(生和老师一起数:六种。)

师:请所有的同学认真地、静静地看一看,这六种方法,你都能看懂吗?

(生静静地看。)

师:请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和大家说一说。听的同学就想一想,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或有什么问题想问?

师:看懂了的同学,你想说就到前面来当小老师。生1:我想说的是第一种:118×12=118×2×6

118×12,用118乘2再乘6,118×6=708,再乘2就等于1416.师:你们有没有问题要问,或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那个地方为什么要乘2乘6,后面又是乘2?

生:因为我是反过来算的,这样就简便些。

师:可不可以把2×6换个位置,大家会看得更明白吧?生1:可以,12也可以写成6×2.

师:这种方法就是把12分成2×6,先算118乘6再乘2.师:那这种方法你们还有问题吗?

生:没有了。

师:这种方法我们想清了,算清了,说清了,就属于我们的啊。给它添上一颗星吧。

师:谁接着说?

因为它有100个12,所以就是100×12=1200;有10个12,就是10×12=120;有8个12,就是8×12=96,再把所求的数加起来就是最后的结果。

生:100个12,10个12,8个12都是什么意思啊?

生:(回答)118里面有12个100(感觉不对),就是118有个10,就有……(不知怎么说了。)

师:你们听懂了吗?(生摇摇头。)不知如何解释的同学用期待的目光望着老师。

师:那老师帮忙解释好吗?

师:把118看成一个100,一个10,一个8,(师板书118=100 10 8)

先用一个100去乘12,就是100×12,然后用一个10去乘12,就是10×12,再用一个8去乘12,就是8×12,最后把三次的结果加起来。

师:还有问题吗?没问题就变成我们的方法了,添上一颗星。师:还有没有同学说?

生1:我想说第六种方法。118×12↓118×10=1180118 118=2361180 236=1416

它是把12看做10,再用118乘10等于1180,因为少算了2个118,又算出2个118是236,再用1180 236=1416.

师:你们有问题没有?

生:为什么要把12看成10呢?

生:(回答)因为12我们不方便算,10是整十数,好算一些。生:把12看成10,为什么要打个箭头?

师:写的方法有点点不理解,是吗?它只是告诉我们,10是怎么来的,是把12看成了10去算的。

(学生没问题了就给这种方法也添上一颗星。)师:还有没有同学说?

生:我想解释第二种方法。

师:哇,第二种我都看不懂呢!

生:把第一个因数写在大格子上面,每个数字占一格,把第二个因数写在大格子的右边,也是每个数字占一格。先把1乘8的结果写在右边第一个小格子里,上面写0,下面写8,上面这个格子的数是十位,下面是个位;1乘1就写0、1,然后依次类推,然后斜着加起来,依次是6,11要向前一位进1,然后是4、1,最后的结果是1416.

师:这种方法是谁想出来的?生:刘成之。

师:刘成之,你能不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想出来的?生:这种方法是格子乘法。

师:很不错,他想到的是格子乘法,刘诺亚同学又带着全班同学读懂了这种方法。其实,这种方法是我国明朝发明的一种计算乘法的方法,叫做“铺地锦”。

师:你们看懂了吗?

生:(齐声回答:懂了。)

师:看懂别人的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学生没问题了就给这种方法也添上一颗星。)师:还有没有同学说?

生:我想说第三种方法。

先不看十位的1,用118乘2,一位一位的乘,然后再乘十位的1,1乘8就写在十位的下面,然后就加起来。

师:这种方法是怎么算的?

生:这种方法是列竖式,先算118×2,再算118×1,就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的结果加起来。

(这种方法没问题了就添上一颗星。)

师:还有一种方法,有没有同学看懂了?

118≈120,120×12=1440,2×12=24,1440-24=1416.

生:这种方法,把118约等于120,用120×12=1440,多算了2个12,就减去2个12,就是24,就是1440-24=1416.

(这种方法学生没问题了,也添上一颗星。)

师:同学们真的很不错,很聪明,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

师:每种方法都不一样,这么多不同的方法,它们有相通的地方吗?

生:都有乘法。

师:算法里面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生:这些方法得出来的数都是一样的。师:那说明我们计算都准确啊。

生:都是把自己熟悉的算式用在这个计算上了。生:全都是把118和12拆开来算。

师:是不是啊,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六种方法是不是都是把某一个因数拆开算。第一种方法是把12拆成了2×6;第二种方法是把两个因数都拆来了;第三种方法是把12拆成一个10和一个2;第四种方法是把118拆成了100 10 8;第五种方法是把118拆成了120-2,第六种方法是把12拆成10和两个1.

师:那这样算有什么好处?生:这样算得又快又准确。生:这样,我们都会算了。生:把今天的新问题解决了。师;怎么解决的呢?

生:拆开算的方法。

师:通过拆解的方法,把一个新问题转化成了学过的、可以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我们数学里最重要的思想叫做转化。

师:我们同学遇到新问题时,不要害怕,想办法转化成学过的、容易解决的问题。

师:在这么多不同的方法中,哪一种是最简洁、最方便的呢?生:第三种竖式笔算。

师:那竖式笔算是怎样拆数的呢?

生:把12拆成10 2,先算个位的2,再算十位的1.

师:这样的拆数,我们不用去算,一眼就能看出来,12里面是一个10和一个2,的确很方便。

师:那竖式怎么算的呢?老师来当你们的秘书,我写,你们说怎么算,好吗?

(学生边说,老师边写。)

生:先算118乘个位的2,等于236,再算118乘十位的1.(老师故意将8和个位对齐写。)

生:(齐声说)错了,错了,数位对错了。

生:1在十位上,8要和十位对齐,因为它表示8个10.不能写在个位。

(老师听从学生的意见,改过来。)生:再加起来。

师:你们都懂了啊?生:(齐答)懂了。

师:可我还有一点点不懂,236和118是怎么来的呢,你们能告诉我吗?

生:236是用118去乘个位的2得来的,118是乘1得来的。

生:(马上站起来)不是乘1,是乘10得来的,因为那个1在十位上。

生:118的后面其实还省去了一个0,它表示118个10.

师;那用竖式的方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应注意什么呢?生:先从个位算起。

生:一位一位的算。

生:进位时不要掉了。

生:进位时要记得进位,而且不能丢了进位的数。生:数位要对齐。算十位时不要对错了位。

……

师:用竖式笔算你们都会了吧。那赶快展示你的计算实力吧。

(学生练习)

134×23=

425×34=

师:老师刚才发现有同学是这样算的,你觉得他算对了吗?

生:不对。

生:数位没对齐。

生:134乘23不可能等于七百多。因为一个三位数乘一个两位数结果不可能是三位数。

师:那你知道怎么改吗?

生:134乘2个十的数位对齐,把8和十位对齐。生:结果也要改,是3082.

师:第二个呢?又错在什么地方?

生:425的十位和百位都没有去乘4、乘3.(生改正。)

师:这两个题全对的同学请举手。(只有个别同学没举手。)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时候呢。今年10月份,去了一趟长沙动物园新家,了解到这样一点小信息。

(出示问题:动物园的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2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5吨食物,够一头大象吃15天吗?)

师:你们能解决吗?动手试试看。(学生尝试动手解决。)

师:把你们的好想法和大家说一说。

生:不够。因为352×15=5290(千克)。生:不对,352×15应该是5280.

师:算的时候可要仔细哦。师:那你怎么知道不够呢?

生:5吨是5000千克,大象需要5280千克,比5000千克要多,所以不够。

生:可以估算一下。352乘10是3520,352乘5,超过1500了,两次加起来超过了5000千克,所以不够。

师:(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同学学得很不错,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我收获了三位数乘两位数怎么算。生:还多学了几种新方法。

生:学会了把数拆开,把新知识变成学过的知识。生:还知道了怎样用算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生:学会了又简单、又容易的格子计算方法。……

在认真分析课堂实录的之余,进行深刻的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关于计算教学,以前有这样的误解,总感觉它是用一种很程序化的计算来形成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甚至想:直接教给学生如何计算,学生完全可以掌握,何必花费那么多时间在尝试、思考、讨论上,结果不都还是会做几道计算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我校计算教学的研讨不断深入,我逐渐明白,在信息技术如此发展的今天,计算教学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改变,在关注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数学思维、数学方法的培养,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数学思想的渗透,关注学生后续学习的发展,让计算教学变得厚重一些。

四年级上册的笔算乘法,这个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在三年级下册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整个小学阶段整数乘法的一个总结。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应该没什么难度,也许就计算而言,教师不教,大部分学生也会做。因此,在教学中,我不再把程序化的计算作为本节课研究的重点,也没有设计各种形式的计算练习,而是让学生在不同的计算方法中,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对学生渗透转化这一数学思想。

其实,运用拆数的方法,将新知转化为旧知,在整个小学阶段运用得非常多,如果今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了运用拆数的方法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内容,如拆成几个数的和或积的形式,那么四年级下册让学生很难理解的简便运算就迎刃而解了。所谓一通百通,指的就是方法的运用。如果若干年后,学生已不记得今天这节课所上的内容,但他能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思想去解决某些问题,我觉得那是我这节课最大的收获。这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发展的需求。

第三部分我的反思之乐

追求孩子的快乐

不知不觉和新课程一起成长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这期间发生了多少事情,改变了多少观念不是只言片语说得完的。但唯有一点却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对孩子的爱。孩子灿烂的笑容直接影响着我每天的情绪,燃起我对生活的热情。因为爱数学老师,所以爱数学,因为爱数学,所以更爱数学老师,孩子们就在这种循环中幸福并快乐着。于是,总希望设计最好的课例,和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在孩子灿烂的笑容中体验数学、学习数学。记得在探讨《镜子中的数学》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大家都听过美丽动人的《白雪公主》这个故事吧,故事中的皇后有一面魔镜,它能照出世界上谁是最漂亮的人,其实呀,我们同学手中也有一面魔镜,它照出的是数学王国里最美的图形。不信,你就试试看吧……”

也许是孩子们对童话故事有着本能的憧憬与向往,也许是孩子们特别熟悉《白雪公主》这个童话故事,总之,学生的学习劲头一下子就上来了,大家饶有兴趣地摆弄着手中的镜子,爱美的女孩时不时地拿着镜子照着脸,好像自己就是那位美丽的白雪公主;调皮的男孩总喜欢对着镜子扮鬼脸;爱动的孩子喜欢在镜子前照一照;爱思考的孩子拿着一本书或其他物品放在镜前细细观察,低吟沉思……在孩子们的手中,在孩子们的眼中,手中的镜子似乎比魔镜更有威力,不仅能发现镜子中的对称现象,还会用镜子还原物体的图像,会利用手中的镜子发现部分图形的“庐山真面目”,还会帮助机灵狗如何使用从镜子中看到的时刻。

当雨过天晴,一辆橘红色的“小轿车”驶过积水的路面,停在孩子们面前,我灵机一动,向孩子们发起挑战:“谁能用手中的镜子,把汽车‘开’起来?”这下,孩子们可来劲了,有的把镜子左试试,右摆摆,一副不把汽车“开”起来不罢休的样子;有的干脆站起来,专心地摆弄;有的手舞足蹈,许是已经“开”起来了,只听他一个劲地说:“我会,我会。”那份高兴劲,真不知怎么形容;有的干脆把我“拉”过去,“老师,我开给你看”;还有的异想天开:“老师,我会把汽车变成变形金刚”,“我会把汽车变成火箭”,“我会把汽车变成‘神舟六号’”……看到这种情景,我被孩子们的热情深深打动,也被他们的奇思妙想深深震撼。“孩子们,你们是多么聪明,多么可爱呀”!我在心底呼喊着。

汽车“开”起来了,孩子们也该歇歇了。于是,我给他们讲起了故事:“机灵的猴子看到月亮掉到井里去了,急得不得了,赶紧想办法去捞,可什么也没捞到。那猴子为什么捞不到月亮,月亮又怎么会掉到井里去呢?”

“月亮根本没掉到井里,井里只是月亮的影子。”

“井里的水,就像我们手中的镜子,它能照出月亮的图像。”“老师,那镜子是什么做的,可以用水做吗?”

“老师,我有办法把月亮搬到屋子里。”……

孩子们的答案并不严谨,但充满天真的童趣,无尽的遐想,智慧的火花。这正是大人们所憧憬的,也是孩子们最宝贵的。

《镜子中的数学》就这样不知不觉流入孩子们的心间,嵌入他们的记忆中。孩子们在老师具有亲和力的语言中,领略到了成功的快乐,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我常常想:我们每天重复着上课、备课、批改作业等繁琐的工作,难免有一些枯燥、单调。谁给我们的生活、工作注入活力?我想是孩子。老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课堂是师生共同向往的智慧乐园,人生殿堂;孩子灿烂的笑容,是我一生无悔的追求。

同类推荐
  • 红楼梦(青少年四大名著)

    红楼梦(青少年四大名著)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属章回体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它与《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并称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
  • 《管理学》学习辅导与习题集

    《管理学》学习辅导与习题集

    本书内容包括:管理学基础、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管理与环境、战略管理、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沟通、控制等。
  • 学生的生命与他人教育(下)

    学生的生命与他人教育(下)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学生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成为这一活动的重中之重。心理素质则是生命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是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
  • 高考作文秘诀一本通

    高考作文秘诀一本通

    本书将首先针对高考作文体材的实用程度进行分析,让备考学生分清重要的文体和主要文体之间的关系以及选择的原则;其次,将议论文这一概念进一步细分,梳理论述文、议论文等混乱又含糊的概念,使之清楚自己为什么要选择此类文体,且应当怎样选择。
  • 不交作业之七十二般变化

    不交作业之七十二般变化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问鼎纪

    问鼎纪

    敌人在哪?哪是敌人?我应该怎么对敌?是杀戮?还是宽恕?我们胜利了!可我又赢得了什么?是什么?权利?还是金钱?是荣誉还是唾弃?笑看人生的百态,哭觉世间的炎凉!
  • 中国人人格地图

    中国人人格地图

    本书以中国人的6种主要人格特征为主线,基本上介绍了全国各省人的人格特征。在对各省人人格特征的介绍中,不但深刻揭示了历史地理环境与人格特征的内在联系,还客观地评述了其人格中的优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建议。
  • 病娇女王穿越啦

    病娇女王穿越啦

    21世纪被控制的天才少女杀手穿越到了将军的宝贝女儿身上,上面还有四个妹控哥哥,天知道有多爽大哥:妹妹,谁要是敢欺负你,大哥揍他二哥:我找人教育他三哥:我毒翻他四哥:我请杀手问候他南宫冥烨:你们当我不存在吗,有我在,谁敢欺负她甜甜表示:哥哥们,南宫冥烨欺负我哥哥们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打不过………再说了,谁不知道是你在欺负他(¬_¬)
  • 绝世魔后:不灭传说
  • 送魂教主

    送魂教主

    少年无意之中得到送魂教主的传承。。从而一步步卷入是非之中,是复兴家族还是振兴送魂教,且看少年慢慢来
  • 无限小炮灰

    无限小炮灰

    一个战火纷飞世界中的小小炮灰被一刀砍进改变命运的无限世界后......怎么我还是个炮灰!?不一样的无限世界,一个倒霉炮灰将闯出怎样的一片天地?最新进展:兑换黑光病毒的云天成进入经典之作半条命世界!政府军的围捕,XEN生物的对抗,他将掀起怎样的浪潮?还有神秘人G-Man,在这个世界里他到底扮演何种角色?敬请期待,无限小炮灰第二部!
  • 一滴眼泪,一世倾城

    一滴眼泪,一世倾城

    在过去,我们爱过,恨过,笑过,同时也撕心裂肺过,在过去,在那校园中满是我们的回忆,可是随着时间,许多不想发生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我忘记了你,爱上了别人,我们痛过,恨过,又相遇了,或许我还是忘不掉你,每次看见你我总会想起些什么,没错,无论发生什么我们最终还是会在一起的对吧!没错,用你的一滴眼泪换取一世倾城!我们还是会再见的!
  • 穿越之,夫君,请叫我老婆

    穿越之,夫君,请叫我老婆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好不容易穿越到古代!好不容易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为什么有这么多困难,落儿的命运真的这么悲惨吗?遇到了他?是命运吗?
  • 孤舟独客

    孤舟独客

    新纪元1123年,人类面临灭亡。刚刚年满十八岁的方舟拜师梁山剑派,找到失传已久的潇湘简谱和妃竹剑,坐上诺亚号,前往大洋彼岸寻找新的世界。